科学育儿0~6岁-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儿童培养的要点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聪明、伶俐。但怎样的宝宝才算聪明,聪明是指什么呢?又怎样培养宝宝的心智呢?

    聪明,即是智力高。智力是一种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六个基本因素。各种智力因素既发挥自己的独立作用,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聪明的智力超常的儿童大多具有以下特点:

    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

    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

    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

    认识事物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进取心强烈,勤奋,有恒心。

    目前衡量聪明的标准是检测智商。这种智商一部分取决于遗传,另一部分取决于采取适当措施培养教育儿童,儿童的智力是可以明显提高的。

    如何培养和发展宝宝的心智呢?据儿童教育家指出,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外,有若干因素会影响宝宝日后心智的发展。主要包括:

    需要学习语言;需要认识生活环境;需要发展想像世界;需要学习做人做事;需要认识人生;需要培养智慧;需要培养幽默感。

    对宝宝的培养而言,这7大需要,每一样都重要,缺少任何一样,将造成人格上的缺陷,心理上的不平衡或不健康,而这一切都要从孩提时抓起。

    满足这7大需要的最有效方法,是从小培养宝宝学习、阅读的兴趣。

    智力结构及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这六种能力组成了智力结构的六要素。

    在智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它主要是由创造性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组成,但也离不开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操作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作为基础并与之相融合,智力的创造性是无从谈起的。

    创造力是人最佳智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人智力水平和发展前途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弄清楚了什么是最佳智力结构和自己宝宝的智力特点之后,在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时,就该有的放矢了。孩子在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着自己的智力。教育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正确的教育可使孩子的智商大大提高。

    是不是在任何时候实施教育,都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不!很多动物实验都证明,动物在出生后某个年龄时期,学习掌握某种技能比其他时期要快。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学习某种技能的关键期,或称敏感期。错过这个时期,则难以掌握这种技能。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有类似的现象。

    研究证明,孩子各种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切不可失去时机。例如某些关键期为:

    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言语环境中,这个时期孩子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相反,在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

    4岁前是孩子对图像、近、高辨认的最佳期。

    孩子在5~6岁时掌握词汇的能力发展最快。

    孩子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至5岁半。

    因此,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恰当的良好的早期教育,孩子的学习效果就好,其智力也会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另外,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还须注意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有的宝宝本来智力发展很好,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规定宝宝每天做多少数学题,背几首古诗,练几小时琴……给宝宝提出不恰当的、超负荷的要求。这样,学习成了宝宝的沉重负担,进而使宝宝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结果,宝宝的智力不仅得不到充分发展,甚至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有的宝宝智力较差,若得不到父母的耐心教育和鼓励,也可能自暴自弃,失去信心,以致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智力结构的要素

    创造力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过程:它包含认知问题的存在、穿梭于各种资料或讯息之间,逐渐形成一项构思,寻找解答的途径,直至达到最后成果。下面,我们从不同的方向作进一步的探讨。

    以成果认定创造力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贝尔发明了电话,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带动了社会改革。从这个角度来看,以革命性、创时代性的成果认定创造力,则创造力仅止于卓越天赋的少数人。

    然而,从孩子的立场来看,当他做了一个全新尝试,完成了一件新奇而独特的工作或成果,就已是展现了十足的创造力。譬如,在未经师长的指导下,孩子经由自己玩游戏的尝试,将蓝色和红色搅在一起,结果他发现了紫色,对大人而言,这不算什么,但在孩子的眼中,这是一个神奇而又难忘的大成就。

    以过程特质来认定创造力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造力的特质可经由过程中呈现出来,而并不一定要由最后的成果来论断。如此来说,则每一个人都具备着创造的潜能。创造性的过程,可有各种不同的渠道,如思考、说话、游戏、写作、歌唱、实验……而愈低年级孩子的表现,愈倾向于着重过程而无意于成果。我们常可以看到孩子画得很开心,画完之后就跑开了,但一件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往往是透过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而产生的。

    创造力需通过练习才能展现

    创造的潜能必须适当的练习,才能流畅无阻地展现出来,否则潜能仅止于潜能。不论是写作、绘画、音乐、舞蹈、运动……任何具有优异禀赋倾向的人,如果没有加上练习、培养创作所需之技巧,最后所有的创造力只能无力表现了。

    七种代表创造力的能力

    好奇心

    在平常的生活中,好奇心强的孩子更具创造力。

    变通性

    当遇到挫折时,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会做各种不同的尝试。

    想像力

    能将熟悉的事赋予新意义及新功能,将看似不相干的事加以联系,产生合理的关系。

    敏锐性

    不死板,不墨守成规。

    自信、自重

    可引导他单独做事。

    原创力

    一个能表现创造力的孩子,较会反应和表达他对事物第一瞬间的惊喜或是特殊而有趣的念头。

    洞察力

    有创造力的孩子心智活跃,会以游戏方式探寻各种可能性。

    怎样训练宝宝的创造力

    美国麻州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亚曼比尔,提供下列4项技巧,供父母训练宝宝的创造力参考。

    戏剧方式

    假装不能用语言沟通,必须通过哑剧、手势及脸部表情传递彼此信息,可假扮在饭店、机场或公园里人的生活百态,而且给宝宝一叠纸、铅笔或蜡笔,画出对方演出的情节。

    小小的私人画廊

    让宝宝了解他画画只是自己可乐在其中,而非取悦任何人。这样,宝宝较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自由展示出来。在他的房门上挂黑板或画架,可以让他自由创作、捕捉灵感。

    自制不花钱的礼物

    鼓励宝宝在送礼物给人家时,自己动手做。这种礼品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宝宝自己制作显得特别可贵,对宝宝很有鼓励意义。例如,可鼓励他写下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及各式儿童玩具等。

    玩小大人家家酒

    让宝宝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设宴请客,演习款待客人的礼节等。

    在生活中,孩子原创力的表现是极其丰富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可展现优异创造力的人数,却逐渐减少。为什么呢?专家研究显示:创造力的高峰点出现在4~4岁半,进入小学后便急剧下降。这或许是因为学习压力,以及繁重的课业,抑制了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适当的环境,正确的练习,才能使宝宝的创造力继续成长。

    家教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在智力结构中,创造力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如果创造力是一种遗传性人的潜能,环境就是一个极大的变因,环境可以加强创造力的发展也可以抑制创造力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是一个关键因素。研究者研究成人的创造力,发现儿童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对一个人的创造力颇为重要。而孩童期的创造力更是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凡是创造力较强的宝宝,他们的父母在教养态度上大多数是民主的。宝宝们有较多独立自由生活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而这些家庭都有共同点:尊重宝宝的发问和思考。一般在民主、和谐、欢乐的家庭里,家长对宝宝的好奇及好问都会很乐意地接受和对待。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家教环境呢?首先,家庭的气氛要和谐。充满笑声的家庭,是聪明宝宝成长的沃土,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心理放松。尤其是对于大脑正在发育中的宝宝们来说,可以使他们思维开阔,头脑反映灵活,提高创造力。和谐的家庭,可以培养宝宝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韧不屈的性格,健康放松的心理,灵活开阔的思维。

    融会贯通的知识

    一位慈祥的妈妈,在教自己宝宝数数,“12345678……”宝宝看着妈妈的嘴随和着。多次练习后,宝宝流利地唱着数“1234567……”妈妈以为宝宝会数数了,满意地笑了。客人来了,妈妈把宝宝介绍给客人,“给叔叔数个数吧。”宝宝流利地唱数一遍,博得客人的赞扬。当客人伸出3个指头问:“这是几个?”宝宝却摇头了,回答不出来。妈妈也茫然了,心想:“宝宝为什么不会说呢?”

    上述例子给我们每一位家长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问题,教宝宝学习知识怎样才最有效?如何使宝宝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水平上,而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

    要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对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结果和对前人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宝宝来说,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即把原有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经验体系。通俗地说,就是宝宝通过学习,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是懂得“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智力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自己的经验用于分析、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如上述例子中,“1234567……”就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宝宝学会唱数,从某种程度上就学到了数数的知识。而客人伸出来的3个指头,则是要把数的知识用来数指头,这就是智力活动的表现。这就说明: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所升华的能力。但智力和知识并不能等同,掌握了知识,智力就同步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智力不仅与掌握知识的多少(量)有关,更与知识的质有关。那种只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的知识,不会成为智力结构的因素。只有融会贯通的知识才能成为智力结构因素。

    知识和智力的关系表明,家长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忽视宝宝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味去搞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把知识和能力、智力等同起来看待,认为学到知识,能力和智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这也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宝宝学东西、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宝宝积极思考、开动脑筋。注意教会宝宝动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宝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宝宝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宝宝知识积累和智力开发并重的过程。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将宝宝培养成人。

    那么家长有必要了解一下有才能的儿童应具备什么品质。

    天才儿童形成的三大因素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个天才,那么天才究竟从何而来,天才儿童的形成需要哪些因素?

    良好的先天素质

    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的某些特点,它是由遗传型与胎儿期母体环境形成的。研究表明,营养会影响胎儿和宝宝脑细胞的数目。营养不足可以造成脑细胞数目低于正常的数目。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人的智力发展。

    大量研究发现,宝宝生来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天赋素质,它是天才发展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是决定条件。例如有些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生来就对某些问题非常敏感,到三四岁时就有了惊人的创造和成就。

    但优良素质并不意味着必然成才,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证明,有了良好的素质,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充分实践的机会,也就会成为平常的人。应该说,良好的先天素质是天才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环境和教育则起决定作用。

    对儿童智力早期的鉴别和针对性教育对天才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发明家在某方面的优异能力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大诗人王勃10岁能赋诗,大诗人李白“五岁通六甲,七岁观百家”;近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4岁阅读大量书籍,9岁入高中,14岁入大学。这样的事例不乏其人。

    能力的早期表现为早期鉴别儿童能力水平及教育提供了可能。如果教师在学生开始接受教育时,就努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注意到某个学生很聪明,发现他具备某些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有计划地帮助他培养兴趣,启发他的才能;如果儿童较早地显露出某种超群的才能和兴趣,教师就应给他创造更多的条件发展这方面的才能和兴趣。

    研究表明,环境和教育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幼年时期影响最大,这就说明,对儿童智力特点的早期鉴定和针对性教育对天才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实践活动是天才儿童成长的摇篮

    作为脑的机能的智力是在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不同的活动积累了不同的能力。实践活动不断向宝宝们提出要求,并把它变成宝宝的一种需要。因此,它推动着宝宝们去努力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能力也得到了高度发展。专业性活动对宝宝提出特殊要求,同时就发展了他们的特殊能力。

    天才儿童所具备的四种能力

    品质通过对许多天才儿童的测查和追踪研究表明,他们较之一般儿童有较高的智力,在他们的智力结构中显现出四种最重要的能力品质。

    观察问题的敏锐和机警

    聪明的儿童敏锐地注意对他来说是新鲜的事物,并能注意到细节。在课堂上听课总是全神贯注,绝不分心,随时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洞察力在一切领域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对人的观察,既能看到一个人的缺点也能看到他的优点,能很快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良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因人而异,一般说,聪明的学生总是能比较容易记住他们用得着的材料,能够把学习新材料和对它们的运用结合起来,从而毫不费力地记住。天才儿童有时也可能表现出学习得很慢,但不一定是他的记忆速度差。这可能是做事谨慎,习惯于考虑各种细节,他可能想到多种可能和含义,因而需要更多的时间选择他认为是很准确的答案。

    独立的思维能力

    天才儿童有高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较好的发展逻辑关系并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他们经过考虑能预见事物的后果;可以判断他自己或他所在集体所做的实际工作能否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他常常把自己的工作与其他的工作进行比较做出判断,能够找出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4名天才儿童所作的研究表明,他们对图形知觉推理正确反应率、数学概括推理正确反应率以及类概念分类正确反应率比一般儿童都高得多。

    创新能力

    物质生产和人类关系方面的进步都有赖于个人的创造能力,这也是天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当儿童复述文艺作品、绘出奇特的图画、唱出与众不同的调子、朗诵韵律不合的诗歌时,再与同龄儿童之间进行现量的比较,都可以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上述各种能力在绝大多数天才儿童身上都有所表现,而且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过,每种单独能力的表现程度则有所不同。

    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哪一种适合幼小的孩子呢。作为家长,在开始家教的同时,应了解宝宝的特点。

    倾听——蹲下身来,和宝宝平等地进行心灵沟通俗话说:大人有大人的事,小孩有小孩的事,各自都在为自己的事而忙碌。实际上也正是这样,在大人的眼里,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爱好、动作往往很幼稚可笑,然而它却是孩子眼中最美好的世界,是他们的乐园……孩子在不断地接受知识的同时,也特别渴望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尤其是父母。

    和宝宝谈话,最重要的是耐住性子认真听。宝宝的语言逻辑性差,再加上想像力丰富,所以常常说上半天,既无主题,又词不达意,但却滔滔不绝,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这种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静静地听,即使不明白他们说什么,也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很多宝宝只要有人肯听,他们就有兴趣讲,这是训练宝宝自我表达的最好的机会,让宝宝痛快地去讲吧!

    用这种方式与宝宝沟通,不但能促进宝宝的思维、想像、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及开朗的性格,让父母了解宝宝,让宝宝发展自己,这真是一举多得。

    聊天——另一种可以促进智能发育的方法

    每一个宝宝都渴望沟通,而和宝宝谈话、聊天又恰是灌输知识的最佳途径。

    一家人都忙碌了一天,晚饭后一家大小坐在一起闲聊,做父母的可以一边休息,一边讲几个有趣的益智小故事,或是几道动脑筋小游戏大家一起玩;还可以大家一起编故事讲,看谁讲得最好;也可以一家人手拉手一起去散步,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数星星。给他讲各种天文知识,一起看灯,讲电的知识,一起看汽车,讲一讲汽车为什么会跑;也可以在送宝宝上学或回家的路上,给他讲各位伟人的故事,或是让宝宝讲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个时候,宝宝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他们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很快就掌握了许多知识,开发了大脑。在这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宝宝们除了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外,还能感受到很多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像家庭、和谐、温馨、关怀、爱……而这些,不但有益于宝宝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思维

    在家庭教育中,要鼓励宝宝提问,这样能够开拓宝宝的思维。有的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爱提问题,到四五岁的时候,提问更是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有的问题离奇古怪,连父母也想不到,很难回答,往往被问住了。有的父母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信口开河,或者斥责宝宝“走开,没功夫”,而不予理睬。

    爱提问题,是宝宝的共同特点,一般来说,越是聪明的宝宝越爱提问题。因为宝宝提的问题,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求,包含了宝宝一定的思考、想像、分析和判断。宝宝特别爱提问题,证明宝宝好动脑筋。并且将父母作为最可靠、最有权威的百科全书来看待。所以,家长要正确对待宝宝提出的问题,对宝宝的求知探索欲望悉心加以爱护。具体而言,家长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试试。

    支持和鼓励宝宝提问

    入学前宝宝的提问,是一种不自觉的学习方式,家长对此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宝宝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进行各种教育。家长要认真解答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力求回答得生动、具体,使宝宝从小就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

    让宝宝知道父母也不是万能的

    有的问题很难回答,或者家长自己也弄不明白,不能随便搪塞过去或胡乱回答。可以告诉宝宝,自己暂时回答不出来,等请教了别人或查找书籍、资料后再回答,让宝宝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奥妙和疑难,有的连父母也解决不了,以此激发宝宝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对一些怪问题的回答要干脆、利落、要讲究方式有时宝宝故意提一些怪问题,目的在于难住家长,然后和父母讲条件。对这种提问,家长回答时要干脆、利落,不要让宝宝的小聪明得逞。还有一些问题的回答,要讲究方式,不要弄巧成拙。

    对宝宝的提问要给以引导启发

    宝宝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想到了就提出来问,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对这些提问,哪怕家长已经知道了答案,也不必急着告诉宝宝,而是启发宝宝先思考。在给宝宝解答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教给宝宝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使宝宝学会独立思考。

    对宝宝爱提问、善于提问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引导宝宝从爱提问发展到会提问、会思考,家长在解答完宝宝的问题之后,还可以向宝宝提问,引导宝宝更进一步地思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妈妈领着宝宝在马路边散步,也经常可以听到妈妈不让宝宝触摸电插座,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幕,但如何对宝宝说,其效果却大不一样。

    “宝宝,千万记住,一定不要摸电门。”“为什么不许?”“危险。”“为什么危险?”“因为电会伤人,甚至有时会把人电死。”“知道了妈妈,我知道了。”

    在同样的场合,另一位妈妈也许会这样说:“宝宝,不许触摸电门、插头。”“为什么不许?”“不许就是不许,你这孩子真不听话,再不听话,看我不打你。”“不许就不许,但你要告诉我为什么?”“你这孩子真烦人!”

    第一个妈妈对孩子的问题,尽量给予他满意的回答,孩子与妈妈交谈时,了解了妈妈限制自己行动的理由,同时也明白不听妈妈的话时,会导致何种后果。并且,在一问一答之间,不知不觉便能够有条理地说话,也学到了做人应该要讲道理。

    而第二位妈妈呢?她对于孩子的疑问,一概拒绝作答,只是用恐吓的方法来限制孩子的行动及服从命令,孩子不明道理,只是盲目地服从。日子一久,孩子也懒得问理由了,会变得毫无思考及判断的能力。

    所以说,妈妈平日与孩子谈话时,只要稍微用点心,便能使孩子变得聪明,如果像第二位妈妈那样,一点都不肯用心,不会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

    如何运用夸奖

    要多夸奖宝宝

    宝宝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大人更为强烈,但也更为脆弱,特别需要家庭、老师和朋友们的赞扬与肯定。

    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差,老师认为他“弱智”,并让妈妈把他领回家去。爱迪生的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但她相信自己的孩子,说:“我的孩子不是弱智,他是个天才,只是你们不懂罢了。”在妈妈不断的夸奖、鼓励下,爱迪生终于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同样的,一个孩子经常被人称赞:“你真聪明”,他自己慢慢也确信自己很聪明,这样他就真的能变得聪明。许多名人的妈妈,在他们小时候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运用了这种暗示,刺激了孩子的头脑。

    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父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你真笨。”孩子接受了这种暗示,就真会以为自己很笨,本来正在发展的智能,也受到了阻碍,而真的越来越笨了。

    要巧妙的夸奖

    夸奖和鼓励,是一种积极促进的信息,能促进孩子的自信心,并引导他,向更高目标前进。

    例如大人教孩子写字,孩子的笔画尽管歪歪扭扭,但你应该鼓励他:“好孩子真棒!你已经会写字了,真是聪明的好孩子!”这样夸奖,孩子一定会很高兴,很有信心地写下去。

    再比如孩子认10个字只说对了6个,如果父母批评不好,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失去再学习的兴趣。但如果称赞他,那么孩子就以为6个是父母所期望自己能达到的水准,以后便把6个作为努力的标准。但假若父母的回答是:“这一次的生字一定很困难了,你一定用了很多时间去认了。”孩子因为父母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努力,兴奋地回答:“是呀!爸爸妈妈,是很难,我认了好多次,还是没全记住,下次我一定要争取一个字也不错。”

    所以说,巧妙的夸奖,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激发孩子上进的引导方法。但千万记住,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发自内心和诚恳,虚伪的表情或夸张的语言是很容易被孩子发觉的,那样恐怕就会弄巧成拙了。

    要会运用间接的夸奖

    小明常常不爱收拾自己的玩具,有一天他玩完后又忙着去看电视,玩具摆了一地,路过厨房,他听到妈妈对爸爸说:“小明可乖呢,帮我洗菜,擦桌子,而且还很爱看书,这几天又能说好几个新的英语单词了。要是他能改改乱扔东西的毛病,那就更好了,咱们的小明就更乖了。是吧?”

    小明听到妈妈夸奖自己后,心里特别高兴,想起摆在地上的玩具,他马上回去收拾起来,摆放整齐。

    父母这种背后的、间接的夸奖,会使孩子感到一种真正被夸奖的感觉,因为这种不是面对面的夸奖,表示父母并不是在讨好他,而是一种很客观的评价。这会使孩子意外地奋发,而使自己的能力更为提高,自信心更加增强。

    过度的夸奖,反而会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对孩子采取“与其责骂,不如夸奖”的教育方式,目前已为很多人接受。的确,根据大量研究,夸奖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长期坚持能使其获得乐观向上的性格。

    但夸奖也应有限度,如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无原则的或过度的夸奖,不但对孩子无好处,反而会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基奈特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孩子过度受到赞赏时,会由于怕暴露了自己的不值得赞赏而感到不安。”这样的结果是不会使孩子变聪明的。另外,过度夸奖,还会导致孩子任性、骄傲情绪的发展,做一点小事就期待着别人的夸奖,难以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放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智力下降

    有一些父母在“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的思想影响下,凡事都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不经常关心孩子的事,放任他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将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安的现象。时间长了,会养成粗暴自私、懒散任性的性格。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采取放任式教育的孩子或生活在放任性家庭的孩子,其智力会逐渐下降。因为一向生活在自由自在环境下的孩子,一旦遭遇困难和危机,就会尽量设法逃避,选择容易的路走。长此下去,其自信心必会逐渐丧失,智力也会逐渐下降。

    所以父母无论如何都应该安排一些时间与孩子相处,多关心孩子的生活。

    父母完全让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他的自主性当然是对的,然而他毕竟只是孩子,所以仍应给他适当的管束。父母视孩子的能力、脾气与个性,给予他适当的帮助,再以本身的见识、经验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也是必须的。但是,仍然应尽可能在孩子的一般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称赞、多鼓励的教育方式。

    使孩子成才的最佳教育方式

    为了教育孩子,父母不知花费了多少苦心,但是心中依然充满种种的疑惑。

    “父母一味娇宠孩子,将使孩子变成社会败类。”因有如此发人深省的警句,于是有人强调严格的斯巴达式即支配型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斯巴达式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这种教育方式也有缺点,因为同样也有“太严格的教育,使得孩子离家出走,误入歧途”的经验谈。此外,关于斯巴达式教育亦有人提出“如果能给孩子一些温暖和慈爱,亲子间的对立情形,不就无从发生了吗?”的说法,这种见解颇值得为人父母者仔细地反思。

    其实,各种教育方式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那么,有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方式呢?其实大家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曾有人说:“教育无捷径”,事实上,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及个性差异,因此没有一种教育方法能够适用于每个人。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金科玉律,都只能作为参考。

    父母不应无条件地将所有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均奉为准则,依照这准则教育孩子,而无视孩子的情绪反应和需要,这一点务请慎重考虑及注意。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好能够配合孩子的不同需求与情绪变化,并相信孩子,同时能够多尝试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此才能弹性地处理亲子间的问题。

    无论是斯巴达式(支配型)教育、放任型教育、娇纵型教育还是过度保护型教育,都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那么,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概括地说,教育孩子应该从环境、父母本身和孩子三方面入手。做父母的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其健康成长的环境,如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做到疼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粗暴。自己以身作则,做个合格父母,并注意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做到既是孩子的严师又是最好的朋友。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本着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孩子品德培养上,从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善良而坚强的性格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经常保持快乐的情绪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孩子智力培养上,注意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抓住各年龄段的智力发展特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注意对孩子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体育运动上,培养孩子养成运动及锻炼的好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并应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此,您的孩子就会顺利地茁壮成长,在您平凡的家庭里,才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的孩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