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24个悖论-第欧根尼悖论——职场中要像狗狗一样活着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种哲学流派——“犬儒主义”,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第欧根尼。第欧根尼在人生哲学上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悖论:要像狗那样活着!他的意思是说,要抛弃一切社会约定的束缚,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安排生活。这个悖论包含有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不动心”,就是欲望不要太多,而且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应该泰然处之,不把它当回事儿。人生在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职场中的人既想多赚钱购得豪宅、名车,又想时不时的携带俊男美女外出旅游,还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名校,欲望多了,失落也必然会多,这样挫折和失败肯定不会少,如果一一较起真儿来,便会引出无尽的忧伤和烦恼。所以“不动心,少妄念”向狗狗学习,就能够优哉游哉地生活下去。

    第二是“自足自立”,就是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不要按照职场规则行事。第欧根尼认为,社会责任和规则是人与人之间约定的结果,而约定和规则意味着个人本性的丧失。他说:“人类群居在城市,似乎想要免遭外部敌人的侵扰,但是他们在城市里做出的种种可怕行为,正是他们建立城市的目的。”所以,个人完全不必对整个社会负责。他认为只有“自足自立”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而这种真正的人在当时的现实世界中实在太少了;因此,第欧根尼曾经白天打着灯笼,到处寻找所谓“真正的人”。

    第二是自由“漫谈”,就是不受拘束地发表各种言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用语言表达出这种想法的欲望,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否与流行的社会习俗相冲突。据说,第欧根尼曾经为偷盗神庙、吃人肉甚至乱伦等社会公认的丑恶行为作辩护,从而表达出“言论应该不受任何限制”这种观念。

    第四是“毫无廉耻”之心,就是“不要脸”、抛弃道德或荣誉之类的约束,类似于前几年职场流行的“厚黑学”,就是人们厚着脸皮,毫无顾忌地想于什么就干什么。第欧根尼藐视财富、名声、快乐、生命等社会公认的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大肆宣扬它们的反面:贫困、坏名声、痛苦和死亡等等社会公认的负面价值的东西。传说他曾经公然在大街上做出“像狗一样”的行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像狗那样生活”是一种反对一切社会习俗和道德约束的悖论。

    可是,像狗狗那样活着,等着主人给食物,与职场中人们工作的本性相违背。因为任何职业令人喜欢的程度取决于从业者驾驭局面的程度;任何职场中令人不快的程度取决于从业者服从规则的程度。就像打猎,单独、自由地打猎带来强烈的快乐,因为猎人自己制定计划,执行或改变这个计划,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情况和说明理由,与之相比,当着把猎物赶到你面前,找人杀死这头猎物烧好给你吃给你带来的乐趣就小得多。

    所以,说人寻找快乐躲避劳苦是不准确的,像狗狗那样摇头摆尾,故作萌态,以便换取主人送到面前的食物。所以,职场中的人们像猎人一样自己制定计划、自己追逐打猎,即便忍受职场规则,也十分享受追逐成功的过程,可见像狗狗一样在职场活着,每日安稳地喝喝茶、看看报纸,只求不被辞退,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像狗狗一样在职场活着,无欲无求的这种状态不不符合人类追逐的本性,也不符合人们通过工作满足自己成功欲望的需求。人类讨厌送上门来的快乐和成果,喜欢自己争取到的快乐和满足感;喜欢行动和征服胜过一切。不喜欢静止不动,消极忍受,与其像狗狗那样快乐而不行动。还不如宁可行动而劳苦。所以,职场中到底是像狗狗那样快乐无所追求的活着还是像狗狗那样夹着尾巴,通过摆尾乞求职场的发展?

    也有人说,职场只求目的不求手段,像狗狗那样如果能够达到发展的目的,何乐而不为?辛苦的工作,不懂得迎合上司、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怎么能够像猎人一样追逐到猎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狗狗生存法则好像也符合一定的道理,像狗狗一样可能会有损一些人的尊严,不被认可,是不是职场有那种既像狗狗一样聪明的套的上司欢心,又能够保存自己尊严?

    像狗狗一样夹尾、摆尾晋升

    历来职场都有“夹着尾巴做人“的说法。其中涵盖的法则就是:其—,缩头夹尾做低调状,就会少受他人攻击,保存自己的实力;其二,狗的夹尾收臀其实是为了进攻,“退可守进可攻”,也就是藏而不露好;其三,摆尾是要讨上司的喜欢。这个职场法则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并不是每个职场上的人都能做到,并且做得巧妙不留痕迹。

    他们的职场:

    马周是历史上唐太宗身边的大臣,他的名声虽然不如直谏之臣魏征的大,但是在唐太宗身边20多年之中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在为官上完全是个聪明人,他在进谏时比较讲究艺术,不像魏征那样直来直去,不顾皇帝的颜面。例如贞观六年的一次上书,马周反对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但他没有直接职责唐太宗,只知道跑去图凉快,政事交给皇太子,份内工作不好好干,而是以“孝”的名义来劝阻李世民:“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宣朝夕视膳。今九成宫去京师三百余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最后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请唐太宗立即颁布回朝之期,“以解众惑”。他要求李世民尽孝,李世民总不能因为这个而处罚他吧,所以只能是一点脾气没有,而且在众朝臣面前也为皇帝留住了面子“深纳之”。

    马周的聪明还表现在他对上司李世民心思的揣摩上。在《新唐书》上记载,马周的一些奏章,其中有一篇主旨是要求唐太宗孝敬太上皇。总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李建成,又用近乎逼宫的手段,从其父手中夺得帝位。父子关系在那个百事孝为先的年代实在令李世民伤脑筋,马周从这些看似小的事情上下手,为皇上解忧,从而深得李世民的喜欢,足见马周的政治眼光。

    马周虽然也会反对皇帝,但是他首先像狗狗一样顺着皇上,给李世民留住面子后用“孝”为情,用探望太上皇太远不便为理由,上司李世民不得不纳之。这样像狗狗一样摇尾不一定要多高,而是要合适,如何在上司面前摇得恰当,就是要了解上司的心思。

    另一个事例中来再次了解马周的摇层之法。时至李世民征辽东之前,下旨命马周等人辅佐皇太子李治,留在定州监察国事。李世民征辽归来,李治安排留在定州的那些得到父皇恩宠的嫔妃在李世民途径的地方迎接。李世民自然非常高兴,问李治怎么想起来这么做,李治说:“这都是马周教导儿臣这么做的。”李世民道:“这个山东人总能窥知我的心意。”马周万年不幸得了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病重前,命家人把自己这十几年来给皇帝上的奏章亲手烧掉,并说:“管仲和晏子因显露国君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显示自己才能,我不做这样的人!(管曼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不为也1)”

    马周不但像狗狗一样夹着尾巴,或者摇尾,而且他还像狗狗一样忠诚,想上司所想,处处为李世民考虑,李世民自然感念他的好。马周死后,李世民非常悲痛,对他十分思念,一度曾准备借助道术来求得相见。

    你的职场:

    官场如职场,中国有句古语叫:“枪打出头鸟”,人在职场上“强出头”是有很多危险的。因为你一“出头”,就要损害某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有可能是大权在握的,正因为他们大权在握,才会无所顾忌。所以,任何一个在职场中不管不顾想要出头的人,都必然面临许多危险。纵使一时成功,也可能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也免不了以后被人攻击。与其“出头”不如做一只会适时的夹尾、摇尾的狗狗,巧妙地在低下的头颅同时挣自己的职场利益。

    可能有人会说,如今之职场不同往日之官场,现在讲究的show自己,张扬个性,这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够为企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其实不然,因为职场中你依然要一步一步从底层做起,你的上司也拥有通常的人性,担心你超过他,不喜欢你事事直接他,你辛苦的劳动功劳一定是他的,所以,如何晋升依然取决于你的上司,只有像狗狗一样夹尾巴、、摇尾巴,才能取得上司的赏识,才能为自己增加晋升的机会,可见职场上的圆滑无非是夹着尾巴做人不得罪甚至讨好上司。

    采取夹尾式的好处很多:其一,夹着尾巴,自然受到的嫉妒诽谤要少很多,人不会趾高气扬,自然就不会得罪太多的人,你的上司也不会感受到来自你的压力。其二:夹着尾巴采取守势,所谓“退可守进可攻”,藏而不漏是图谋发展的要诀。其三:做一个上司喜欢的听话下属,若事事和他反向而为,早晚会栽在他的手里。

    但是像狗狗一样顺从、恭维、迎合并不意味着丧失掉自己的一切原则,即便上司错了也要顺从,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因为你的盲目顺从,让上司品尝了失败,晋升自然不会有你的分。记住像狗狗一样,首先你需要帮助上司成功,而不是丧失自己的一切恭维上司,只不过在引导上司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顺从、迎合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顺从、恭维、迎合你的上司,不能丢掉你的尊严

    完全像狗狗那样去顺从、恭维、迎合你的上司,没有自己的底线,是不是一定就可以真的的到上司的赏识,一定会有机会推荐你,让你得到自己的想要的晋升?事实往往不是这样,那些像狗一样巴结迎合自己上司的人,在上司心目中完全没有地位,也会让上司认为你是因为没有能力,才会如此这般的摇头摆尾。所以,如何能够迎合你的上司,还能让上司认可你的能力和实力?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获得委以重任的机会。

    他们的职场:

    一天单位发生了一起事故,一把手立即布置召开常委会,当李峻立即去通知通知二把手时,二把手不高兴地说:“这个时候开什么会,乱弹琴。”显然,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一旦传给一把手,一定会对二把手造成不好的影响。可后来一把手问李峻有没有通知二把手,二把手说了什么的时候,李峻只是模糊地回答说:“出了事故,领导心情也很沉重,没说什么。”就这样巧妙地掩饰过去了。试想,如果李峻实话实说,那么一把手一定会对二把手有意见,作为二把手的下属,李峻自然也不会在一把手那里讨什么好,而且如果事后二把手知道李峻的做法,也会对李峻有意见,那么在这个单位李峻肯定没什么发展前途了。

    维护上司的颜面,还要对上司的过失和失误不但保密还得想办法圆场,替领导解围。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司也有犯错误和失误的时候,当然在上司做决策的时候,如果有明显的失误,这时候不妨私低下善意的提醒上司,不要任由上司犯错误。一旦产生错误的结果,作为下属一定想办法替上司挽回,如果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可以为上司提供挽回的建议,尽可能帮助上司去挽回。

    最后,与上司交往要把握好时机和度。和上司的交往,是有一定限度的,就是再接近下属的上司,他也是一位上司,也有着上司的特点和共性。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同上司接触的机会,发展你同上司的关系。

    顺从、恭维和迎合你的上司首先不能丢掉自己的尊严,也就是你和上司的交往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你和上司的交往,同时获得上司的认可:

    首先,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绝不是让你去奴颜婢膝地讨好他、奉承他,对他阿谈巴结。对上司只会顺从、维护,讨他的欢心,视他为衣食父母,明知上司出了差错,也不去指出和纠正,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而且,时间长了上司明白你的这种讨好对他没有好处,就会明白你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保住你的位子,往上爬,明白你所谓的为上司效犬马之劳,只不过是为了换取某种私人利益,不是真正的为上司着想,帮助上司。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是为了了解上司的想法和需求,想办法帮助上司达成他的职场愿望,上司的愿望达成了,那么自己升值的愿望才可能实现;而且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时不时的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有助于让上司了解你的工作进展,进而了解你的实力;再者经常与上司保持接触,可以在上司需要你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想到你,这样你得到的机会相应也会多一些。

    其次,得到上司的信任,要学会维护上司的颜面。适当的保密,有助于上司对你产生信赖感。对影响上司颜面或形象的话不要传递,自己也要少说。有时候人在生气的时候容易说出一些在平时根本不可能说的话,比如会影响上司人际关系的话。作为上司心腹的职员一定要对这些话保密。

    你的职场:

    在与上司交往是,要注重以下细节,有助于你把握好和上司交往的时机与度,而且不会丢失自己的尊严:

    (1)从全天时间的选择看,你找上司谈事,最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一上班的时间。这个时候,上司还没接触其他工作,精神和情绪都处于较佳的时刻,这时去汇报工作,他会耐心听取;请示工作,他也会认真答复。注意:尽可能避免快下班时或工作一天的下午后半时去上司那里,此时,他可能因长时间的劳累而心绪烦躁,可能对你不热心,即使接待了你,也往往缺乏认真和热情,对工作对你都可能不是有利的时机选择。而且汇报工作或者与上司交谈选择上司空闲、心绪较好的时候。更不可像一只哈巴狗,总是恭候在领导的办公室门外,这样只会让领导在心中鄙视你,认为你无所事事。

    (2)上司开会时要积极发言,布置任务时要积极响应。上司主持开会,是听取大家的意见,也是他了解公司员工思想、工作水平的一个机会。他此时的心情是希望大家发言,发言就是对他的支持,主持会议者,最怕大家一言不发,使他感到难堪。讨论时积极发言,打破僵局,谈出自己看法,会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可是一味的顺从领导,没有一点自己建设性的建议或发言,也会让领导觉得你是个没有思想的员工,或者不会为了公司的发展进行思考的人。当然,你的发言要经过思考,并列有提纲,使上司感到你的发言从内容上有道理,从形式上有层次,系统而不乱,这将使他对你的印象的画板上加上一层耀眼的色彩。

    (3)有些小事可随时打招呼。在你同上司的接触中,不要太正规化了。事事都要到他的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去汇报、请示。那样也会使你们之间的关系过于严肃,也许会使上司产生对你这个人还不太了解的感觉。因为你们的活动都是在一本正经的环境里进行的。比如,当你同上司一齐上楼梯时,可以同他说:“昨天你交给我办的给某某打电话的事,已办了……”或者同坐汽车外出时,也可以在车上说说一般工作,既沟通了情况,又打破了车上的沉默。

    也不可一见到领导就卑颜屈膝,堆满了卑微的笑容,而要做到想是遇到熟人般,小事可以关心地询问,打招呼。只要做得双方都自然,才不会丢失自己的尊严,让领导小瞧了自己。

    (4)上司在玩兴正浓或手头正忙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搅他。有的人,以为工作很重要,在上司玩兴正浓时去请示工作,效果是不会好的。你不是同他理论该玩不该玩,而是要正确处理工作问题。上司在工作中,利用休息时间玩一下,也是合乎情理的。他那里象棋正“双马卧槽”,眼看将死对手。可是,你这一说话,他一走神,对方的象,飞了一匹马走了,他会高兴吗?另外,上司手头正忙,你去问工作的事情,他的思想不集中,对事情的处理也是不利的。别人和上司都会说:“你这个人太不懂世故,没有眼力,不看场合。”

    (5)区区小事不要去麻烦上司。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要掌握一个分寸,自己能克服的困难和能办的小事情,不要去麻烦上司。否则,他会感到你这个人太无主见,缺乏独立工作能力。有的人以为只有多和领导沟通,多请示汇报,就一定会赢得领导的看重。这种想法不错,但是一定要明白领导就是领导,他一定会比自己高明,如果你总是拿一些小事请他帮忙达到沟通的效果,会让领导以为你小瞧了他,只能帮着小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领导通常比较忙,也不会喜欢你用这些小事打扰他。

    (6)与上司的交往要分清场合。与上司交往,要分清场合,把握好分寸。比如,某些人在开会时,非要每次都坐在上司的身边,一边开会,一边同上司咬耳朵。大家看着会很不舒服,认为他是有意讨好上司。就是上司本人,也不见得会认可这种行为,与自己的某位下属在公众场合太过亲呢,不是一位明智的上司该有的做法。

    总之,在你与上司来往中,尽量不要掺杂其他目的,一切都保持平常心,做好自己,那么,时机和场合也就不难掌握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