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绝招-传奇与诗的良缘——读聂鑫森笔记小说《诱惑》及其他笔记小小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元洛

    当今这个日益物质化世俗化的花花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实在太多,稍一不慎就可能迷途不返。在顶礼过古今中外真正堪称经典的小说作品之后,当今的小说能够“诱惑”我的却实在太少。不过,新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聂鑫森的笔记小说《诱惑》,却使我一卷在手,欲罢不能,如同晤对一位快谈美论令宾主尽欢的胜友,拥有一方沁人心脾而尘俗顿消的清凉。

    作为文体之一的“笔记”,本来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北宋的宋祈曾首先以《笔记》作为书名,而渊源自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的笔记小说,明清两代颇为兴盛。鲁迅划分清代小说为四大流派,其中的“拟左派”的代表之作,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二者为人美称为清代笔记小说的双璧。近半个世纪以来,笔记小说的创作颇为寥落,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当代名家笔记小说”系列,可说是笔记小说的老干虬枝绽放的新花。

    聂鑫森这位三湘之子,本来的身份是新锐诗人,大约在不惑之年改换门庭,摇“笔”一变而为老成的小说家。他的笔记小说将“传奇”与“诗”结为美满的姻缘。“传奇”不必多说,他的作品大都取材自古城湘潭,他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故老传言,如同山水画家胸中多的是云山谿壑,他的心中多的是奇人异事与畸人逸事。尤为可贵的是,他能以一支生花的诗笔或浓浓的渲染,或娓娓道来,呈现出与其他作家的笔记小说不同的异彩。

    鑫森无论是叙说故事或刻画人物,笔端总是流溢着偏于浪漫的诗情。《镖头杨三》写的是名镖师杨三为富商运粮去贵州,时逢荒年灾月,路遇劫富济贫的强人,出于救民于饥寒水火的菩萨心肠和不断送自己一世英名的英雄豪气,杨三弃粮车而自刎。在残阳如血之中,本是读书人后来被逼上梁山的沙风里放声大哭,感于杨三的侠义,“将匕首猛插胸间”而和杨三同归于尽,在不归路上结伴偕行。《酒龙》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一位军人龙子雄的颇有些龙虎之气的英雄故事。《强盗》留影的是三个铤而走险的男女以及他们的情仇爱恨离合悲欢。如果说上述作品读来叫人热血贲张,那么,《桃花井》和《清波曲》那爱情故事的浪漫传奇,就会使你婉转低问了。

    鑫森本色是诗人,何况他创作的是篇幅短小的笔记小说,因此他更着意于取法诗的结构,力求开篇引人入胜,结尾余韵悠长,主体则波澜起伏而多不写之写,如音乐中的休止符,戏剧中的潜台词,绘画中的留白,刺激读者在欣赏中去积极地参与艺术的再创造。两位品位高下有别的卖风筝的艺人,是《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的主角,小说的结尾只有寥寥一语:“蓝天是公正的。”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虫手”是专门侍养蟋蟀的里手,小说《虫手》的开篇写道:“在古城,凡可在职业名称后带上一个‘手’字的,那准是有绝活·的人。”如此开头,当然叫人心痒难熬,必欲一知究竟。鑫森的笔记小说大都只写人物生命史上的一个片段,纷繁的社会生活的一两个场景,前因后果,去脉来龙,常常是若隐若现,甚至略而不计,留下许多和大片的空白让读者想象。他深谙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又颇得现代文学之“召唤结构”与“空筐结构”的奥妙。例如《黑窗帘》反复渲染的是一栋红砖小楼的“黑窗帘”,以及想象中的妙龄少女和现实生活中的龙钟老妪,如梦如幻,不,如魔如幻,强烈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想象。

    《诱惑》一书,还有其他的笔记小小说,礼赞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人性与人情,赞美的是有奇才异能而特立独行的人物。鑫森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娴于绘事,精于赏鉴,于他的斗室书斋中挥笔不休。远离世俗的蜗角浮名蝇头微利,古道热肠而又闲云野鹤,难怪他的笔记小说写得如此当行出色。他本人就是这种小说中的人物,不知会有哪位笔记小说家为他挥笔一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