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活常识必读-常见病的自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面容识病方法

    1.脸色发黄。脸色黄如橘皮而明显,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脸色深黄明亮,并伴有全身皮肤发黄是胆道堵塞的症状;脸色淡黄无华,大多是慢性肠胃病、消化不良或有肠道寄生虫。

    2.脸色发白。面色苍白无华,嘴唇与指甲也呈淡白色,这是由于贫血或外伤失血、咯血、吐血较多的缘故;面色苍白浮肿,多见于肾病,面色苍白,双眼无神,神情萎靡,则可能是神经衰弱或长期受精神刺激的缘故。身体局部皮肤变白且与周围肤色有明显界限,是“白癜风”的症状。

    3.脸色发红。面色发红且伴有目赤,喉痛红肿,多为外感风热,若午后出现此类症状则是阴虚内热;两颊紫红,口唇较晦暗,这种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人;若每天午后两颊绯红,并伴有低热、干咳,夜间还有盗汗现象,多是肺结核病的症状。

    4.脸色青紫。面色带青紫多为疼痛、淤血或小儿惊风所致;若患有癫痫病,脸部也会出现青紫。

    5.脸色晦暗,多为久病、重病患者,这种晦暗一旦突然变得两颊泛红如妆,被称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一般是死亡的预兆。除此之外,患有慢性肾炎、月经不调等症,除面色晦暗外,唇边及眼圈还会出现明显的晦暗黑缘。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癌患者,即“肝病”患者,症状之一是面如烟熏,更为晦暗。

    观舌识病的技巧

    舌头因与脏腑气血、津液及经络相连,所以一旦身体患病,舌头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1.舌体胖嫩,一般是由于慢性营养障碍。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引起的,也可能是因结蒂组织增生,内分泌功能减弱或水代谢障碍而表现出舌体胖嫩。

    2.舌头增大,病人可能患甲状腺机能低下或肢端肥大症。

    3.舌头上有芒刺,一般是患猩红热、重症肺炎及其他引发高烧症状的疾病。

    4.舌头僵硬,运动不灵或偏斜,说话不清。常是脑血管破裂的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5.舌上味蕾丛聚在一起,形成沟脊。这表明患者长期缺乏维生素。

    6.舌头伸出震颠。说明患者神经衰弱,久病体虚,酒精中毒或甲状腺机能亢进也有此症状。

    7.舌苔变厚,多为肠中腐败有机物增多,此外还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8.舌质干燥,是腹泻失水,阴虚火旺的缘故。

    9.舌面有咬伤疤痕,多是癫痈病患者发病时造成。

    10.镜面舌,舌头光滑像是镜子,没有舌苔。轻则是营养不良,重则为体液亏乏。如:患者久病会出现镜面舌并兼有绛色,这就要防止出现败血症。

    此外,舌苔的颜色也有助于辨识疾病。如:

    1.舌苔薄白,色淡红、活动自如,这是身体健康,内脏无病的正常舌象。

    2.舌色淡白,无苔,表明气血虚弱。

    3.舌色苍白、光滑无苔,表示体质虚寒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

    4.舌呈红绛色,多为体内热盛有炎症。

    5.舌色青紫,多为缺氧。

    6.舌尖、舌两边散布圆形红色小点,表示肠内有蛔虫。

    7.白苔,多为寒证。

    8.黄苔,多为热证。

    9.舌灰、黑苔,如非饮茶或吃水果染上的颜色,多为危重里热症或寒湿症。

    10.舌尖红,是心肺积热症状,多见于失眠、感冒、肺炎患者。

    指甲识病方法

    俗话说“十指连心”。通过查看指甲表面的变化,不仅能知晓身体的营养状况,还能及时发现身体的内部疾患。

    1.指甲表面出现竖条纹,是缺乏维生素A的表现。

    2.指甲内出现絮状的自云或白点。可能是肠道内出现了问题。

    3.指甲淡白无华,无亮光,是虚寒的症状。

    4.指甲苍白无血色,是贫血的征兆。

    5.指甲表面出现横纹,是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的一个症状。

    6.指甲柔软不坚,是消化不好、营养不良的表现。

    7.指甲表面平坦,凹陷或呈匙状,无光泽而且脆弱,表明体内缺乏氧气及患有缺铁性贫血,此种症状指甲常见于肺心病患者之手。

    8.指甲表面条纹明显而且素乱,并呈深褐色,多半是脱水的一种表现。

    9.指甲表面呈青紫色,一般为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10.指甲部分脱色,或全部脱色,表明身体新陈代谢素乱。

    五官异常与疾病

    人的五官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出现异常,尤其是中老年人面部五官出现异状,就表示可能已患土某种疾病了。

    1.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了,这是肝功能衰弱的标志。

    2.嗅觉越来越不灵敏了,这是肺脏功能衰弱的标志。

    3.嘴唇感觉迟钝了,这是胰脏功能衰弱的标志。

    4.耳朵不灵、听不清声音了,这是肾脏功能衰弱的标志。

    5.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了,这是心脏功能衰弱的标志。

    牙痛识病方法

    引起牙齿疼痛的牙病主要有龋齿和牙龈炎,但也可能是因为牙髓病、根尖病和牙周炎引发的牙疼,这些都应引起注意。

    1.龋齿(蛀牙)有酸痛感,病牙上已看到被蛀出的小洞。

    2.牙齿磨损症。由于长期咀嚼及饮食习惯等原因,会造成牙齿的过度磨损,牙本质暴露,出现酸痛症状。

    3.楔状缺损。长期选用毛硬头大的牙刷,且又采取用力猛刷的刷牙方法,如横刷法等,结果造成牙齿的颈部呈楔状,遇冷、热、甜、酸等刺激时产生酸痛感。

    4.酸蚀症。长期在酸雾弥漫的环境中工作,牙齿受到酸的腐蚀而脱钙,当碰到刺激物时牙齿也会有酸痛感。

    5.隐裂。一般来讲,人们的牙齿在咬到硬物后有一个明显的酸痛感觉,但如果是忽然感到这种酸痛,则可能有牙齿隐裂现象。

    口味识病方法

    1.口香:多见于糖尿病重症。

    2.口甜:多为脾胃湿热或年老气血不足。

    3.口苦:多为肝胆有热、胆气蒸腾。

    4.口咸:多见肾虚患者。

    5.口酸:多为肝热或脾虚。

    6.口淡:多见脾胃虚寒或病后脾虚。

    7.口臭:多为消化不良,食积或胃热。

    8.口辣:多为肺热壅盛。当发现口味异常时,应及时向医生说明,及早治疗,并适当调理。

    粪便识病方法

    大便的颜色、形状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1.看大便的颜色。健康人的大便呈棕黄色。如果大便颜色是白色或灰白色,则表示有胆道梗阻、胆结石、胆道肿瘤的可能。如果大便颜色是白色黏液状,则有可能是慢性肠炎、肠息肉或肿瘤。如果大便颜色是鲜红色,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外层沾有鲜血,量少,并伴剧痛,便后疼痛消失,是肛裂症状;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可能是内痔出血;若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则有可能为肠息肉或直肠癌、结肠癌所致。直肠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烂组织,结肠癌的血便特点为鲜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如果大便颜色是暗红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患肉和结肠肿瘤。正常人进食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等食品也可能会出现暗红色大便,这要同病态区别开来。如果大便颜色是黑色,犹如马路上的柏油,这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窦炎、肝硬化等症状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是,食用过多的肉类、动物血、肝脏、菠菜、口服铁剂、活性炭等,粪便也可呈黑色,应加以区别。

    2.看大便的形状。如果大便呈稀水样,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引起的腹泻。如果大便为食糜样,常见于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果大便呈黏液状,常见于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如果大便呈细条、扁平带状,说明直肠或肛门狭窄,多见于直肠肿瘤。大便一侧有沟纹,表示直肠或肛门有赘生物,应警惕直肠癌。

    乳房的自我检查法

    乳房自我触诊,可以了解乳房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乳房疾病。其正确方法如下:

    先直立位,对镜子高举双臂,观察乳房大小、外形有无异常,乳头、乳晕、乳房皮肤的结构有无异常变化。

    仰卧位,用对侧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平放在乳房上检查,以发现异常增生及肿块。切忌直立以手指捏拧,以免造成误诊。

    然后,用左右手交叉触扪腋下及锁骨区淋巴结有无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多少,大小如何,可否活动,有无粘连,有无红肿疼痛。不要把妊娠或哺乳期的副乳腺当作淋巴结肿大。

    平时注意内衣上有无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定期自我检查乳头有无溢液。检查时,应取半坐位,用手沿乳晕和乳头根部,顺时针方向按压,如有溢液时,需了解溢液的性质。

    乳房自我检查最好在两次月经之间,每月进行自我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乳房肿块,对防治乳腺癌有重要价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