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纵横谈-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创作出无愧于三线建设的作品

    ◎王春才

    1966年3月21日,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彭德怀,考察正在艰难建设中的成昆铁路。3月31日至4月2日,彭总考察攀枝花(当时称渡口市),他说毛主席号召三线建设就是准备打仗。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要抢建攀钢。西南、四川三线建设项目很多,要抓住重点打歼灭战。他以军事战略家的思想,在西南三线建委工作汇报会上提出“要突出一点、一线、一片”保重点项目的措施。一点指攀枝花,一线指成昆、贵昆铁路,一片指六盘水、重庆兵器工业基地。彭德怀听了渡口市(后改为攀枝花市)建设总指挥徐驰全面汇报后兴奋地说:“干得好!旗开得胜。攀钢建设调动了千军万马,同志们辛苦了,你们少睡觉,毛主席就睡好觉了!”

    在兰尖铁矿考察后,彭德怀说:“攀枝花是个好地方,布局合理,不与民争地,钒、钛、铁、矿、石多,山水相连,渡口市建成后将与山城重庆媲美。”

    彭德怀住在攀枝花十三幢207房间,满怀豪情地在自己笔记本上写诗一首:

    天帐地床意志强,渡口无限好风光。

    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尽宝藏。

    悬崖险绝通铁道,巍山恶水齐变样。

    党尽人民无穷力,众志成城心向党。

    彭德怀在庐山被罢官六年后,毛主席请他出征三线,带动了全国人民支援三线。当年,因工作关系,我近距离多次接触彭老总。1991年张爱萍将军为我所著《彭德怀在三线》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题了词:“逆境受命气犹壮,为民为国心无私。”彭德怀不顾68岁高龄,深入攀枝花现场指导,还作诗赞扬攀枝花,提升了攀枝花的历史地位,深深感动和教育了我。

    1995年由我策划,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摄制的电影《彭德怀在三线》,把彭德怀在攀枝花的感人故事搬上了银屏。2009年我与编导钟亮带领凤凰卫视台《三线往事》摄制组,拍了10集电视专题片,记录了攀枝花与上海柴油机厂援建彭州锦江油泵油嘴厂的三线往事。开播后,全世界收看人数达3500多万人次,攀枝花电视台播放该片34次。刚竣工的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再现了攀枝花是中国三线建设龙头的历史。2015年1月,宋平同志还特地为该馆题写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馆名,按程序上报获批后即可挂牌。

    成都电视台为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蓉城先锋频道摄制了8集三线系列专题片,许多文字叙述引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的《攀枝花100问》(主编张鸿春、副主编刘胜利)一书。该书已列为攀枝花学生的教科书。

    江泽民很关心支持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工作。1991年4月,江泽民视察四川时,接见国务院三线办主任鲁大东同志,座谈推进三线建设调整工作。1993年4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为我主编的《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中国圣火》《蘑菇云作证》《穿越大裂谷》《金色浮雕》共4册,160万字)题词:“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这是对三线建设与调整工作的总结和肯定,并提出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从此拉开了宣传三线建设与调整工作的序幕。

    令人高兴与值得庆贺的是,2014年11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共党史专题资料丛书”,由陈夕总主编。其中《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分卷执行主编陈东林、执行副主编徐有威、宋毅军,我被聘为该卷顾问,全书52.5万字。为研究三线建设历史提供了重要历史文件资料。

    2012年9月18日,在湖北宜昌成立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备领导小组,2013年3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在钱海皓会长及理事们支持下,编辑出版了《三线风云》丛书,第一册63万字(主编倪同正),2013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册58万字(贵州六盘水专辑,主编余朝林)。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中国研究所等学者专家赴攀枝花、六盘水调研后撰写的论文大部分被选用。现在正在编第三册。2014年6月,研究会编印了第1期《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专辑。2014年5月建立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网,开办了学者馆,发表了1000多万字的文章。

    为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10集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贵州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支持下,1月21日在六盘水市举行了开机仪式,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进行了报道,该片计划采访数百人,将于2016年初公演。《大三线》摄制组还将同时协助国家国防科工局摄制6集专题片《军工三线》。

    2014年12月,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攀枝花成功召开了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学术研究会,还邀请全国有关省市同行出席“中国三线建设研讨会”。

    从总体上讲,宣传三线的面还不宽。但对如何评价三线建设,不忘三线历史,继承三线精神相关地方也开展了积极的工作,贵州省六盘水已成立了三线建设研究会。2015年1月23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贵州三线建设研究院,贵州省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也即将成立。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达到80多万人,并引发遵义、安顺、都匀等市也将筹建三线博物馆。重庆市江津区人大、政协讨论了成立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提案;湖北省孝感市国家级开发区正在筹建孝感市三线建设研究会。四川省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文化厅合作,于2010年帮助广安市建起了三线遗址纪念馆,现又联合发文号召四川国防军工三线单位,积极为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捐赠文物。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正在策划编辑出版《大三线》纪实史书,将由作家欧阳敏担纲创作。四川航天研究院牵头组织了三线作家凹凸创作的《大三线》长篇小说研讨会;湖北卫东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八四六厂)出版了工厂职工写的工厂回忆录《卫东记忆》一书(主编杨克芝);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组织出版了多种小三线的口述历史,并摄制了电视专题片。这些成果将三线建设研究宣传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

    保护与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当代对策

    ◎张鸿春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部署组织展开的。在1964年至1980年的17年间,国家在三线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建起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

    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和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由此形成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影响了数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前无古人的伟大经济建设活动,离我们渐行渐远。

    近年来,一些知名学者、专家、三线建设亲历者,包括攀枝花市的学者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在对三线建设文化特征和文化主流进行学术性定位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努力。经过不断的交流与碰撞,逐步达成了共识,将三线建设文化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

    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以为在历史评价三线建设的语境下,还应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看三线建设。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三线建设已不止是一场战天斗地、波澜壮阔的国防建设、工业布局调整,也不仅限于1100多个具体项目,它已经演进和抽象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概念,上升为人类经验和固化记忆。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必须“跳出三线看三线”,站在另类的视角透视三线建设,进一步反思三线建设。

    一、以联合“申遗”方式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

    在我国三线建设起步的20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提出保护工业遗产,并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如建立铁桥峡谷博物馆等,今天已成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我国对工业遗产实质意义上的保护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理念差距还相当大,尤其是对三线建设等近现代重要事迹及代表性建筑,相关专家(多属考古层面)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从而导致三线工业遗产形同关停并转、“城市污染”的代名词,遭到开发性、保护性破坏,使这个我国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物)有可能消失殆尽。

    三线建设留下了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比如攀枝花,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钒钛磁铁矿山——兰尖铁矿,有全国最大的独立煤矿——宝鼎煤矿,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下火力发电厂——503地下战备电厂,有全国最大的木材水运遗址——金沙江·雅砻江水运遗址,有20世纪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还包括大田会议旧址、仁和会议旧址、大渡口十三幢、攀枝花建设总指挥部旧址及渡口吊桥、密地大桥、老邮电所、大渡口电影院、渡口火车站、攀钢一号高炉、兰尖平硐等系列三线建设遗存。可以说,整个攀枝花布满了三线工业文化遗产(址),这些既是中国独立自主走工业化道路的最大标本,三线建设最大的标本,又是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中最具三线时代风貌的文化遗存,是三线建设这份人类记忆的最好载体,必须珍惜和保护。

    类似的例子,在全国13个省区可谓丰富多彩,不胜枚举。

    三线建设几乎是一部“断代史”,过去由于高度保密及对这一段历史否定较多,社会各界认识不一,对那段战天斗地、波澜壮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产生怀疑。所以,三线建设迫切需要一场纪念,我们需要“还他们一个尊严”。在此,我们倡导三线建设所涉及的全国13个省区积极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和智慧,将三线建设文化遗存统筹“捆绑”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广大三线建设者保留自己的精神家园。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与拯救。目前申报项目主题及申报方式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如大型文化线路项目逐渐进入评审视野,“捆绑式”联合申遗风生水起,甚至出现了跨国联合申遗的壮观现象。如2010年8月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遗成功,2014年6月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成功申遗,就是最典型案例。其中大运河“申遗”范围涉及我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相关遗产达58处。丝绸之路“申遗”更是直接牵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这些意义非凡的现象昭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新趋势,客观上为三线建设所涉及的13个省区联合“申遗”提供了借鉴和新的路径,并将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打开一扇大门。

    二、构建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

    三线建设文化作为一种当代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它蕴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及其演进过程。三线建设历史的短暂性,消失的快速性,认知的多重性,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的研究需要有紧迫感,要不断地透过历史的尘埃,去探索,去复原,去辨别。

    与此同时,由于三线建设这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大革命”这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而且两者都是前无古人的,这就使三线建设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和互相渗透性。加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和经济的高度融合,三线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位,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参照坐标。三线建设的老领导,原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钱敏同志说:“对三线建设历来有争议,毛主席在世时不敢争,毛主席去世以后争得很厉害。”这样的情形,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的自身定位和自我识别存在着非同一般的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中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透过现象看本质,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认认真真地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做起。

    鉴于三线建设文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综合考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其精神价值,对它的研究不是一项单纯的、简单的实用性研究,而是一项有关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地完成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三线建设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特色非常鲜明的综合性学科,在它的构建初期,应该按照“尊重历史、面向全国、抓好实例、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为经纬,以解剖实例为突破口,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子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

    (一)做好系统理论的研究工作

    1.三线建设史学研究

    三线建设的人文历史是三线建设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要按照三线建设领导的殷切期望——“秉笔写史,沥血著书,是所有文化学者的高尚追求”,做好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主要从以下范围入手:(1)形成三线建设编年史。三线建设历史的基本脉络及表现研究,主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理清三线建设的基本情况,掌握三线建设的基本流向和演进过程。(2)形成三线建设断代史。三线建设的个案研究,主要是从横向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三线建设的基本表现和个性特征。(3)形成三线建设专业史。各个建设领域的三线建设子学科的史学研究,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掌握三线建设文化的深度内涵,扩充三线建设学科体系。(4)形成三线建设地方史。13个省区特定区域三线建设现象及其特征研究,主要是从特定典型研究的角度,集中研究国内相关省市三线建设现象。(5)形成重点三线建设史。三线建设各主要市州进行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6)形成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个案史。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特征研究,主要是深入研究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性。

    2.三线建设经济学研究

    对于三线建设要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为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找到借鉴,找到对接的途径,主要包括:(1)三线建设前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2)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3)三线建设前和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比较研究;(4)三线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改变情况的研究;(5)三线建设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变情况的研究;(6)三线建设对三线建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改变情况的研究。

    3.三线建设行政学研究

    三线建设是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适应这场经济建设,中央和各省区都成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的调整,这种调整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建设,也对今后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的主要范围是:(1)中央和各省区管理三线建设的机构设置情况的研究;(2)三线建设时期新组建的管理机构、部队情况的研究;(3)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的状况研究;(4)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状况研究;(5)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与现在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6)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后世影响的研究。

    4.三线建设与“文化大革命”关系的研究

    三线建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造成了对三线建设不科学的历史评价,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三线建设研究的正常进行。对此的研究范围主要是:(1)三线建设起止时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起止时间的研究,二者的不同时间和相同时间的研究;(2)三线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情况的研究;(3)决策层对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4)三线建设者对“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5)三线建设地区“文化大革命”影响的个案研究;(6)三线建设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的研究。

    5.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

    “很多我们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和事,其实一直都还是存在着的现实。”学者孙晓筠在《17年大移民——三线调查报告》的开头语中如是说。三线建设是一种人类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空间地理活动,这种活动看似已“过去”,实际还存在着。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差异比较,以及对现实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世提供一种借鉴。三线建设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围应当是:(1)三线建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2)三线建设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比较研究;(3)三线建设者迁离原因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4)三线建设者迁离原发地和到达目的地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5)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人口迁徙对迁徙目的地与原发地人口结构影响的研究;(6)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大规模人口迁徙对国家、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7)三线建设时期特定的迁徙原因及其特征的综合研究;(8)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社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

    6.三线建设民族学研究

    在三线建设研究中,必须把三线建设的民族学研究作为三线建设研究的一个方向来考量,研究的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实施之前迁徙目的地民族构成研究;(2)三线建设对原住民族生态的改变及影响研究;(3)三线建设实施进程中迁入者与原住民之间的互动研究;(4)在三线建设影响下各原住民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5)三线建设者迁入目的地以后自身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6)三线建设文化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7)三线建设人口迁徙对国家民族状况改变的情况研究;(8)因三线建设而延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

    7.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

    在三线建设研究中,要把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作为对三线建设者精神风貌客观展现的重点,在突出个性上下功夫,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区域文化群落中的民俗特征及规律研究;(2)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特征研究;(3)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的饮食习俗研究;(4)三线建设区域的语言(方言)特征研究;(5)不同地区三线建设文化个案之间的民俗特征比较研究;(6)三线建设对建设区域的文化心理影响的研究。

    8.三线建设文艺学研究

    三线建设文艺学的研究,要在掌握和整理三线建设时期文学艺术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活动,为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人文动力。其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文艺史学研究;(2)三线建设文学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3)三线建设音乐收集整理与研究;(4)三线建设美术收集整理与研究;(5)三线建设民间工艺收集整理与研究;(6)三线建设作家作品研究;(7)三线建设艺术家作品研究;(8)三线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

    9.三线建设文物研究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1)研究制定《三线建设文物标准》;(2)三线建设可移动文物研究;(3)三线建设不可移动文物研究;(4)三线建设文物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作用研究;(5)三线建设文物断代研究;(6)三线建设文物价值评判研究。

    (二)基本对策

    三线建设学的学科建设是三线建设研究的基础和先导。随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着力实施的当务之急。做好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建立学科科研项目制

    一是要做好科研项目的总体规划,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综合整个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具体实际,分门别类地做好子学科的科研项目规划,并循序渐进地实施;二是扎实开展具体的项目实施,通过投入专题项目科研基金、成立课题研究专家小组、确定学科带头人、实施特定科研项目招标等方式,每年确定若干既定的科研项目,分步实施课题研究;三是形成科研项目考核验收标准,对每一个研究项目进行定质定量定性考核验收,做到对研究项目的全程跟踪与考核。

    2.建设研究阵地

    一是建立稳定的研究机构。随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关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行动起来,开展合作,形成相应的研究机制,把三线建设学真正作为一个学科进行建设,设置研究课题,扎实开展三线建设理论研究。二是建立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创办《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专刊,并在中国社科院有关刊物和有关大专院校学报上开设“三线建设研究”专栏,把三线建设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向全社会展示。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一是举办三线建设学理论研讨会,集中展示三线建设学各子学科阶段性研究成果;二是开展三线建设学学术讲座,深入挖掘三线建设学专项研究成果;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参加学术观摩交流,提高专家学者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四是开办三线建设学理论培训班,展示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培养成熟的研究团队;五是通过组织学科内专家学者开展实地调查等途径,搜集整理三线建设学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夯实基础工作。

    4.建立健全成果评价机制

    三线建设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板块,要做到对其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虽然都是“务虚”的工作,同样也需要形成完备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研究时效评价机制,考核既定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特定时段的完成进展和效果;二是建立研究创新能力评价机制,考核既定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相应学科内的内涵深化、外延拓展诸方面的成效;三是建立专家学者学术贡献评价机制,考核特定的专家学者个体对三线建设学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四是建立整体工作效益评价机制,考核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对经济社会总体的影响、促进、推动的能力和效果。

    5.推进理论成果转化

    在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研究中,一是要注重三线建设学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区域内部公众的共同心理,使其成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二是要注重研究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参照,使其成为社会和谐的人文关怀动力。

    6.加强学术人才培养

    通过聘请顾问、设立研究基金、开展课题合作等方式,吸引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三线建设理论研究中来,以提高研究成效,增强研究影响,带动研究。同时要鼓励人才转型。三线建设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三线建设所在地和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文化人才,开展三线建设文化学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三线建设所在地和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本土人才的优势,不断吸纳区域内史学界、文化界、经济界、军界等领域的非专业人士加入三线建设的研究,实施学科交叉,取长补短,学科互动,实现多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研究三线建设的格局。

    最重要的是大专院校、社科机构要上报教育部,正式将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公布,各院校和社科机构要培养一批三线建设学导师,并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使三线建设学的研究后继有人,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文物局)

    充分利用档案资料为三线建设研究服务

    ◎孔繁玲

    档案承载和记忆着人们过往的社会活动,我所在的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中央党政军群、领导机关和直属工作机构以及中央派出机构形成的,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大量档案资料。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是我们的重要职能。

    多年来,中央档案馆在中央办公厅的领导下,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有关三线建设的档案也是我馆馆藏,从三线建设的最初设想到部署实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档案资料一直得到妥善保管。

    攀枝花市是我国三线建设的成功典范,也是三线建设引以为傲的缩影。为弘扬和传承三线建设者的奉献精神,攀枝花市筹备隆重举行建市5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档案馆为了支持办好这次重要活动,对主办方的查档给予了积极支持。这次为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提供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档案文献,有些是首次以仿真扫描件形式向社会展示,其中,有1965年3月4日毛泽东对攀枝花建设钢铁工作的批示;1965年周恩来对攀枝花基地工作问题的批示;邓小平对国防科委关于解决三线基地职工福利待遇报告的批示;另外,还有李富春做出的批示,共19件47页档案仿真件。这些珍贵档案是攀枝花三线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

    此外,中央档案馆局领导对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开馆建成给予极大支持,特别批准三线建设博物馆仿真复制了19件档案资料。

    (作者单位:中央档案馆)

    多方面展示小三线成就

    ◎徐有威

    大家知道小三线、大三线实际上就是将三线建设分两块。大三线指国家投资比较重大的项目,小三线是根据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部署的在各省、区、市开展的地方军工的建设。到1985年为止,全国28个省区市共有258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30多亿产值,在岗职工30多万,所在省份分布上还超过大三线的区域。

    过去小三线比大三线的知名度低,更少人知道。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我们于2012年、2013年在上海大学连续举办了两次关于全国三线建设的研讨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因这两次会议连续召开,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013年,上海大学获得了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意味着这个研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这对于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和支持。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不到两年时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转载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家人文历史》陆续刊登了我们7篇文章。

    在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多角度广泛宣传三线建设的成就。后来,在上海电视台的支持下,我们又拍了电视片,收视率0.5,即有51万人收看了此片,重播时收视率达到0.65,就是65万人同时收看,香港凤凰卫视也投资这部电视片。凤凰卫视过去给攀枝花做过一部纪录片,影响非常大,收视率在全球达到1500万人次,引起了全球反响。所以我们不但要做研究,而且要把三线建设成果向全世界展示。

    采访过程中,我们在全国各地遇到很多小三线的员工,他们知道我们在做研究,非常激动,特别是普通劳动群众,看到我们出的一些书热泪盈眶,同时,给了我很多文物,我从中选出一部分捐给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有一块地方展示小三线的文物。以后我们会源源不断地向三线博物馆提供,一部分是展览,一部分是馆藏。现在有五六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写的论文都是小三线的,我准备打印出来送到博物馆。我告诉我的学生,你们好好写你们的论文,可以在博物馆收藏。全国各地小三线建设者们的子子孙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们爷爷奶奶的身影,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

    我们上海大学愿意和攀枝花市结盟,或者说作为合作对象,上海大学愿意全方位地与攀枝花市进行合作,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老师到攀枝花来看一看,来看看这座光荣的城市,汲取养分。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从“军工禁地”到“文化园地”——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产业开发策略

    ◎范藻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大潮中,一批国防工业单位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和江边河畔安营扎寨,它们对外均以“某某信箱”“某某机械厂”的称谓出现,驻地周围不但用铁丝网围起来,而且还有解放军站岗值勤,人们都知道这是“保密单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的缓和,中国经济建设布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它们纷纷从原来建厂时乡镇山区迁移到了大城市。今天,三线建设虽然结束了,但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仍在发挥作用,尤其在三线建设中的大型机械制造和军工企业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不少遗留在崇山峻岭中的厂区逐渐冷清,以至于无人问津,以至于一片死寂;曾经成片的房屋逐渐衰败,以至于东歪西倒;过去配套的设施逐渐残败,以至于荡然无存。

    为了维护国有资产,开发老工业基地,弘扬三线精神,保留一代人的生命记忆,将“军工禁地”转变为“文化园地”,对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产业开发可采取哪些策略呢?

    策略之一:打造红色旅游新址

    说到红色旅游,我们熟悉的有革命老区、领袖故居、战场遗址、会议旧址和先烈就义处、英雄纪念碑、革命陈列馆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提倡,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劳动模范、人民公仆、平凡英雄、革命烈士,他们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或安葬他们的地方,也被纳入了红色旅游的范畴,如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等。

    那么,遍布大西南云贵川崇山峻岭的三线建设的国防工业遗址,应该成为进行人民革命传统教育、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地方。因为这里凝结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三线精神”。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出版、余朝林主编的《三线风云》一书中,王蕾在《试述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与现实意义——以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史为中心的考察》一文里,总结了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具体打造上,要遵循以下三点,一是,总体呈现精神风貌。这就应该围绕三线精神,针对历史情况,再现当时情形,符合时代要求,令人抚今追昔。二是,具体陈设凸显行业特色。如陈列航空航天的退役飞机,两弹一星的导弹模型,常规兵器的坦克、火箭炮等。三是,厂区规划营造当年氛围。按照当年的环境布局进行打造,如张贴当时的标语口号,摆放那时的工具物品,播放当年的革命歌曲,复原那时的办公室、大礼堂、宿舍楼、俱乐部、运动场等。

    策略之二:建设生态养老福地

    据媒体报道,2012年中国60岁以上的公民有1.94亿人。而中国目前养老事业及其相应的种类、方式、设施、规模、地点等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大城市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更是一个日趋严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养老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棘手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时代的到来,老牌工业化国家率先体会到了超级城市带来的发展之痛:空气污染、住房紧张、交通阻塞、人口拥挤、安全危机以及人际冷漠。这种“超级城市”在养老方面的弊端,完全可以通过分散到广大乡村来解决。理想的养老地点,必须基本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要有比较便捷的交通保证。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非三线建设的遗留单位莫属。如前所述,这些遗留在山中水边和县乡场镇的军工企业,一是,有着配套完善、房舍坚固的基础设施,无须大量投资,只需做必要的改造和修葺即可使用。二是,这些地方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纯洁,非常适合颐养天年。三是,由于这里是重要的国防建设项目,尽管地势偏僻,但是修筑了高质量而便捷的交通干线。

    由此可见,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址适合养老产业的开发。我们应该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三线建设充实饱满的文化元素,提出深刻的生态养老理念,开发全新的养老模式,建设优美的生态养老福地。让生命的余年更加宁静而恬淡,让人生的晚霞越发灿烂而清丽,获得颐养天年的幸福与满足,从而使得美好的生命融入永恒的自然。

    策略之三:开辟学校教育空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更加广泛的空间和有效的场地。三线建设企业遗留下来的场所,有着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现存的教学生活用房,空旷的礼堂和操场,是各类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和主题教育、国防教育等的良好地方。

    目前我们各类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不能落到实处,关键还是没有合适的场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基础教育而言,地方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将这些废弃的厂房、校舍、宿舍和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用作中小学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尤其是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以此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甚至还可以引进一些企业在这里开办加工厂,既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生产能够进入市场的产品。就高等教育而言,一是和大型民营企业合作办学,办分校或二级学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二是高校自己出资,作为社会实践教育的基地,如新生的国防教育、三下乡的大本营或集散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利用这里来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三线建设企业遗留的场地和房舍,对于学校的社会实践和专业训练,能够收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首先就经济价值而言,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成效;其次就社会效益而言,整合了各种资源,避免了闲置浪费;最后就学校而言,扩大了办学空间,增加了教育场地。

    散布在祖国大西南崇山峻岭中的三线建设“遗址”,如何让它变废为宝,如何使之凤凰涅槃?最有效而又最便捷的思路就是产业开发,本文提出的策略是:弘扬它的“三线精神”,打造红色旅游新址;借助它的“风水宝地”,建设生态养老福地;利用它的“闲置场所”,开辟学校教育空间,从而实现由“军工禁地”到“文化园地”的华丽转身!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三线精神赋予四川军工文化的新内涵

    ◎钱喜笑

    人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三线建设到现在已有50年的历史,在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四川军工人秉承三线建设中形成的“三线精神”,在探索中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遵守的行为与道德规范,与巴蜀地域文化的相融合,演绎成为以“三线精神”为精髓的四川军工文化新内涵。这种文化既是当年“三线精神”的总结与提炼,也是传承与创新,更是丰富与拓展。“三线精神”在四川军工得以发展和延伸,既为丰富四川军工文化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根基,又定位了四川军工文化的新品格,同时为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三线精神赋予四川军工文化的理论根基

    四川是全国三线建设的核心和经济建设的重点。早在1964年6月,中央就已经在四川省展开了规模庞大的省级三线建设。据统计,除1964年国家对四川省三线建设投入7.44亿元外,1965—1980年,国家累计向四川省三线建设投资达414.03亿元,分别占全国三线建设总投资2052.68亿元、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总投资5261.76亿元的20.17%和7.87%。从1965年初起,四川省三线建设的大部分项目主要沿成渝、宝成、川黔、成昆等铁路干线和长江、嘉陵江、渠江两岸展开布点。同时,四川省又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和全省经济建设规划,采取了“预选厂址”的方式,即由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于1965年,对宜宾、达县、南充等地区沿铁路干线、公路、主要江河两侧20公里范围内选择厂址。派工作组到现场踏勘,调查建设条件有关资料,选定可供建设大、中项目的200多个点,并将这些预备方案提交中央各部门,作为在四川省布点三线项目的初步基础。在这种项目空间布局背景下,三线建设除在重庆、成都、自贡、渡口四个省辖市建设了“各具特点、各有侧重的工业基地”外,还在全省的11个地区、3个自治州、70个县、106个点布局了工矿企业。四川不孚重望,从2003年起,四川省军工企业首次全面实现扭亏为盈,2009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到2014年,四川军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2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500亿元。

    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部署组织展开的,是全国军民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地投入报效祖国准备打仗的情势下进行的,是在中国经济还比较困难、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鼓舞下进行的,是在“文革”的严重干扰下展开的。因此,上千万人次的参与、四百万人员的迁徙、以举国之力在数百万平方公里上的偏远贫困地区先后开工上千个项目才成为可能。回眸当年,我们的三线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和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由此而形成的“三线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由此而拓展的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四个一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空报国精神、人民军工精神等,构成了四川军工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三线精神的内涵,为四川军工文化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内容。长期以来,四川军工人把这种精神,从思想上根植于内心,从制度上固化于外形,从行动上转化成一种自觉,从精神上当作一种追求。

    二、三线精神赋予了四川军工文化的品格定位

    三线建设中,上万名专家学者、科技人才汇聚巴蜀,数十万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穷乡僻壤、深谷险滩,风餐露宿、艰苦创业,用智慧和汗水孕育出一批批振我军威、扬我国威的科技成果,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扎根山沟、献身国防的动人赞歌。长期以来,四川军工文化的爱国奉献、忠诚铸魂,维系民族尊严成为四川军工人的崇高品格。并把这种品格融于自己的血脉,体现了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当年许多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广大军工人,怀着对祖国的忠诚,风餐露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攻克一道道科技难题,顽强拼搏,铸就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日常科研生产作为为国争光的实际行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中,自觉把军工的发展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觉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融入履行社会责任中去,自觉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三、三线精神赋予四川军工文化发展的动力

    四川军工文化蕴含的是一种科学求实、顽强拼搏,推进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50多年的发展,四川军工人正是靠着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精神,夺取了“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一批重点型号军品突破关键技术,一批新型装备完成设计定型,一批先进武器如期装备部队,展现的是“载人飞船架天梯,嫦娥奔月探广寒,歼十飞机壮国威”的美丽图景;正是靠着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精神,夺取了“军工企业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行业实现扭亏为盈,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正是靠着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精神,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面对百年不遇的天灾,四川军工人不辱使命,不畏艰险,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全力抢救国家财产,挽救群众生命,确保核设施、民爆物品和国家秘密安全,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正是靠着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一批军民结合重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一批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一批军民结合型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了“打造千亿元国防科技工业”的既定目标。

    50多年来,军工人练就了特别能攻关的本领。体现在制度文化层面,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一枚火箭,一颗卫星,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个零件组成。每一个零件、每一颗螺丝钉,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艺纪律是不可想象的。体现在产品文化层面上,就是一流的战术性能,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性价比。所以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争创一流成为每一个科研生产人员的自觉习惯。

    四、三线精神赋予四川军工文化的功能定位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教化人、熏陶人,是以人为本的,是服务社会的。以三线精神为代表的四川军工文化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自身的发展。军工人正是在服从服务于大局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军工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个过程完全是自觉自律的,体现出崇高精神境界和情操。军工文化来源于军工科研生产实践,又服务于军工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军工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都需要大规模的协作配套才能完成。长期的科研生产使军工形成了大力协同、团结奋斗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而每个职工从事每一个具体部件、零件的研制装配工作,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自律,心甘情愿为整体服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也就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他们的习惯。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系统集成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大局,自觉自律也正是适应这种趋势的基本要求。

    三线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四川军工人,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激励,把这笔精神财富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并转化成一种修养,一种自觉,一种自律,为四川国防科技工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关于攀枝花工业旅游的思考

    ◎戴学锋

    攀枝花在三线建设中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当前面临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巨大困难。如现在人均GDP非常高,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低。又如第二产业比重非常高,但是第三产业比重只有20%多一点,比全国接近50%的水平差了将近30个百分点。因此,攀枝花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困难。

    攀枝花转型到底往哪儿去?一个城市是有它的文脉的,攀枝花这座城市的文脉是三线精神,这也是它未来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所以攀枝花未来的转型一定要传承三线文化精神。

    那么传承三线文化精神需要做什么呢?未来攀枝花的重点是要把三产发展起来,改善我们的产品结构,留住人,特别是留住后代。第三代大学生出去以后还愿不愿意回来呢?如果三产发展起来,会有更多新鲜血液流到攀枝花,攀枝花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那么三产里面能做什么?攀枝花发展旅游有非常好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三线建设留下来的非常多的工业遗产,它是发展旅游非常好的资源。第二个优势是它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第三个优势是它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冬天非常暖和的气候环境。在这三大优势里面,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工业遗产。说到工业遗产,其实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利用工业遗产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城市。如德国的摩尔工业区,它实现了由重工业到第三产业的巨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遗产旅游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说北京的798、四川成都的东区记忆。所以利用我们保留的这么多的工业遗产,特别是那些巨大的厂房,巨型的矿山,巨型的山洞,还有那些遗留下来的巨大的炼钢设施、洗煤厂等,它们是发展旅游非常好的资源,再加上攀枝花良好的气候,良好的空气环境,这是发展旅游从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攀枝花在五六年前开始了工业遗产旅游,但当时只是旅行社在做,做了一些到工厂去看生产、到五〇三厂看电厂如何运作等的事情。这样做工业遗产旅游是必然会失败的,但并不意味着工业遗产旅游这条路是失败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辽宁阜新是煤业之城,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之一。156个工业项目和三线建设这两大遗产是中国重要的两大工业遗产。2005年,阜新煤业破产之后,当地旅游局就找到中国社科院做了利用工业遗产带动旅游的全面规划,这个规划做完后得到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好评。在2008年时,国家对旅游业的投资只有10个亿,对阜新的投资就有1个亿,但是阜新工业遗产旅游最后并没有搞起来,为什么?因为没有广泛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只是旅游部门在做,最后一些非常好的工业遗产,如解放前的洗煤厂、20世纪80年代非常完整的建筑等,后来作为废地卖了。阜新留下来的慈禧太后坐过的大能耗机车,最后作为废品20万元就卖掉了。这说明,工业遗产旅游,没有政府部门支持,仅仅由旅游部门来做是不行的。

    因此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第一,能不能得到更高部门的支持,是能不能做攀枝花工业遗产高水平旅游规划,把即将成为遗产的工业资源保留下来的关键。第二,能不能联合攀枝花周边省市,做一个大的旅游规划。如能不能把成昆铁路作为我们重要的一条旅游线路?大家知道成昆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成昆铁路通了以后老铁路怎么做?其实可以作为慢旅游线。第三,要做工业遗产旅游一定要得到更高层次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支持,虽然工业遗产旅游仅仅是攀枝花转型升级的一个切入点,但能够对三线建设未来转型有更大的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做好攀枝花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段勇

    三线建设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建设与战略转移。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历史洪流中,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普通民工义无反顾来到祖国的腹地,用青春、血汗及生命完成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的战略大转移,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助推器,谱写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三线建设虽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三线建设中遗留下的一大批车间、厂房、设施设备都已成为宝贵的工业遗产,成为后人追忆历史不可替代的鲜活物证,为我们回顾中国三线建设的历程,总结三线建设的辉煌成就,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启示,也将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难得的契机。

    攀枝花为我国西南地区新兴工业化城市,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山城,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虽然建设时间较短,但三线建设在此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工业遗产,赋予其特殊的价值。攀枝花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就如同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一样都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都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关怀,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排头兵,也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攀枝花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制定颁布专门的攀枝花市文物保护办法,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列入保护范围,并新建一座专题博物馆,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致力于科学发展,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以此助推经济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也为全国其他工业遗产丰富的地区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工业遗产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近期还将在全国启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珍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将积极协调四川省文物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攀枝花文化遗产保护及三线建设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希望各相关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保护遗产系列重要论述,继续重视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支持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珍藏工作试点,为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事业,推动经济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文物局)

    浅谈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

    ◎周古荣

    华蓥位于四川东部、华蓥山中段西麓,渠江中游,距成都300余公里,重庆100余公里。海拔最高点1704米,最低处为206.7米,华蓥山纵贯南北,境内沟壑纵横,大小山峦不计其数。从1965年至1972年,国家先后在境内投资建成了明光、红光、华光、金光仪器厂、江华、兴光、长城机械厂、燎原机械厂等8家国营大中型军工企业,研制、生产了大量的军、民产品,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铸就了华蓥工业史上曾经的辉煌。

    为探索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模式,1978年11月,经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广安、岳池两县的1镇16个人民公社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华云工农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

    一、工业遗产的形成

    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投资比例中,包括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的重工业占90%以上,因而三线企业生产的军工产品较多。改革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和平的力量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三线企业提供的军工产品供大于求,一些三线企业根据这一变化而做出调整,由生产军用产品改为生产民用产品。换言之,三线企业实行转产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选择。在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导致三线企业搬迁的主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根据国家计划进行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主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条件下,企业发展面临的物流不便、交通成本高、职工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日益显化,这些都影响着三线企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从1991年底至2001年间,华蓥市境内的三线企业先后迁往成都市、重庆市、南充地区等大中城市周边。

    二、工业遗产的现状

    随着三线企业外迁,原有的生产设备、产品随之搬迁,当年机声隆隆、生产繁忙的景象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大量闲置的厂房和附属设施。

    三线企业除明光仪器厂厂区建筑在城市建设中被拆除,其余7个厂区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在保存下来的7个厂区中,华光、红光、金光3个仪器厂厂区产权已经转卖。在现存的厂房中,一部分租赁或出卖给中小型企业,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闲置厂房无人管理,建筑墙砖、屋面等构件多数被人为破坏,门窗等早已被人取走,厂区杂草丛生,显得十分萧条破败。

    三、工业遗产的特征

    第一,三线建设与重大历史或政治事件相关联,是中国在国内国际环境均不稳定的时期,国家做出的对中国当时和之后几十年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决策的结果。

    第二,在规模和技术上在同行业中曾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当时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三线建设由国家投资带动,将当时全国最精英的人才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内迁,建设了一批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军工和民用工业。

    第三,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产生深远影响,三线建设对于华蓥的影响巨大,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华蓥市因此而设立。

    第四,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主要特点是厂矿规模较小,位置偏僻,相对隐蔽,布点分散。这是为了贯彻“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而形成的。其构造特殊,结构稳固、与民用工业建筑有较大的不同。

    四、工业遗产的保护

    一是实施厂址原地保护。组织专业力量对境内现存的三线企业旧址进行测绘,对每个建筑进行编号登记;将保存较完整的旧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竖立保护标志,完善档案记录,建立民间保护组织。

    二是为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生动再现“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发扬三线建设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先进文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保持和彰显华蓥的文化底蕴,顺应满足新时期人们怀旧思古的猎奇愿望,丰富华蓥旅游,按照建设“旅游大市”、打造“川陕渝红色旅游”精品的总体思路,结合天池湖景区的开发建设,利用原军工企业华光厂的旧址建成华蓥三线建设博物馆。征集三线企业原有生产设备、生产产品、获奖证书、历史档案、文献、照片、音像等实物资料,辅以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平台,再现华蓥军工企业的辉煌历史。

    三是合理利用旧址,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产权尚未转卖的江华、长城、燎原、兴光等厂旧址,结合工业强市战略和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线企业遗址的作用,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华蓥市史志办公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