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哈佛情商课-延迟享乐让成功人士更加成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先别急着拿未知的礼物

    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情。

    ——巴斯德

    现在很多公司会和自己的员工商量薪水的发放情况,一般情况下,公司给员工两种选择,第一种,每月按时将工资总数额发放给员工,第二种,则是每月留下工资总额的10%,这部分工资被称为预留薪金,预留薪金会到年底一起发给员工,选择第二种发放方式有一种好处,那就是如果你在这一年中,完成了公司的各项任务,预留薪金将会在年底的时候双倍发放,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种工资发放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双赢,公司可以因为这部分预留薪金而留住员工,员工也可以通过预留薪金,让年底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其实就是一种公司对员工的情商管理,公司的意思其实也是告诉你——延迟享乐往往能带给你更好的结果。

    成功人士延迟享乐的法则

    不知道读这本书的你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账,如果你不花掉手上的“一份钱”,那么第二天钱就会变成双倍,一块钱变成两块钱。但是如果你花掉了手头的钱,那么,第二天你就只能得到不变的“一份钱”。

    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这样两份账单:

    账单1:

    如果今天拥有的是你没有用掉手上的钱,那么

    第1天拥有的是1元

    第2天拥有的是2元

    第3天拥有的是4元

    第4天拥有的是8元

    ……

    那么第30天拥有的是536870912元

    账单2:

    如果你属于“今天钱,今天毕”、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群,那么30天后你拥有的财富是:

    第1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第2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第3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第4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

    第29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第30天拥有的财富是1元

    在数学上,这种几何递增的结果无疑是恐怖的,时间越往后,前面所积攒的力量会被发挥得越大。

    如果我今天给你100万,或者是第一天给你1元钱,第二天给你2元钱,以后每天给你前一天两倍的钱,一共30天,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直接选择这100万,但是事实上如果你选择了第二种,你最后将会得到536870912元钱,这将是之前财富的500倍。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掌握别人的命运,也不能掌控这个世界的主流趋势,但是我们能掌握当下的行动。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采取何种行为将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做往往会比事情本身更为重要。要抵御住100万的诱惑,不仅仅要看清眼前的利益,更多的时候要懂得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你的所得所失,成功并不取决于你过去或是现在所处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你在通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中完成必须做的事情的意志有多强。

    对于一个高情商的人来说,不管靠什么谋生,往往比一般的人更具有忍耐的力量,厚积薄发,懂得用韬光养晦让自己的价值沉淀,就像上面第一份账单一样,懂得用积累和忍耐让自己的价值在等待中疯狂地飙升。

    延迟的礼物:目标+激情=充实

    实验者给学前儿童出示一个包裹起来的礼物,并惊喜地说:“看,我在这发现了什么!这是给你的一个礼物!我在猜想它是什么东西呢?我把礼物放在这儿(放在儿童的右侧,且儿童刚好够不到的地方),当你完成了这个拼图你就可以拿到礼物了。”接着实验者开始描述这个“马戏团的拼图”,并帮助儿童完成拼图任务(4分钟内结束)。在儿童做拼图游戏时,礼物仍在儿童的视线范围内。当拼图完成后,实验者忙于整理自己的文件纸(90秒)。如果在完成拼图任务后的这90秒的延迟期限内,儿童没有自发地去拿礼物的话,实验者就放下手中的文件纸,告诉儿童:“好了,你现在可以拿礼物了。”在整个拼图的4分钟时间以及在完成拼图后的90秒延迟时间里,实验者要记录被试者所有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和身体行为。延迟分数包括4个标准化的行为指标:延迟时间;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指向礼物的身体行为;打开礼物时的延迟行为(立即打开,或回幼儿园的路上打开,或把礼物放到柜子里带回家)。对礼物延迟满足行为的测量反映的是儿童抵制不去拿礼物以及打开礼物的冲动控制程度。

    一个神秘礼物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把你厌恶的“今天”变成你向往的“明天”呢?

    神秘的礼物固然充满了诱惑和享受,但是就像调查里的孩子一样,成功与否并不依赖于你的过去和现在,更多时候依靠的是你对于未来的坚持。成功的人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他们愿意去坚持那些未能成功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停地想去拿未知的礼物,在很大意义上是消费掉了自己的“明天”。这份实验里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不停地想去拿礼物的被调查者,并没有真正的“明天”,他只能在消磨自己明天的目标和今日的激情里,看着别人的幸福生活自怨自艾。不要急着把未知的礼物拿到手,就是对明天最好的憧憬和愿望。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需要进行长远的规划,等待时机,这样才可以收获更多。随着时间的积累,那些你孕育的心理力量往往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像知识、经验、人际关系、感情,甚至命运,都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长远计划。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艰苦不仅仅是建设罗马的一砖一瓦,而是那井井有条的设计图纸。

    成功的人往往有一种品格——守信,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让他们信任你并心甘情愿地帮助你。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影响他们,然后在建立信任守则的基础上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目标。

    这就是人生管理学上很著名的“延迟享乐效应”。要想比别人更加成功,你不得不拥有的一个能力便是拥有延迟满足自我欲望的能力,抵御未知的神秘礼物只是抵御人生重大诱惑的一部分,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需要沉淀和积累更多的东西。

    一步步地去实现明天的梦想,很多时候会比沉浸在今天的娱乐中更加快乐,所以,不管你现在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要想用情商控制自己的人生,就必须从抵御未知神秘的礼物的诱惑开始。

    忍耐是积蓄力量的过程

    忍耐是涌起希望的技能。

    ——瓦福纳德

    有一句箴言很多人都烂熟于心,这句话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家都知道要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穷追猛打,却独独忘记了忍耐。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被人误解或者困难重重的情况,如果这时我们不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逆流而上,那么结局只可能两败俱伤。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往后退一步,忍耐一下,积蓄力量,那么结局会截然不同。

    忍耐不是退却,而是厚积而薄发,为了更好地规划,也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

    培养忍耐力

    哈佛情商课中,培养忍耐力被视为提升情商最重要一课。忍耐,是对困境的忍,是对不公的忍,更是对他人的忍。要想成事,就先得忍受风浪的摧残,忍受自己的不足,忍受他人的攻击。

    古人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成为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一定要能忍耐住上天对你的考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但凡成功者,均善修“忍”功,拥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忍耐力,这种忍耐,是一种魄力。而缺乏忍耐力者,他们经不起挫折和逆境,忍受不了别人的指责,这只会导致自己故步自封,情绪失控,生活或失落或愤怒,却独独缺乏快乐。

    米开朗基罗曾言:“被约束的力才是最美的。”但是被其言约束呢,还是靠他人约束呢?显然都不是,只有自我约束的力量才是最美的,即自我忍耐。约束自己,既能让自己避免犯不必要的过错,又能提升自己的情商。情商高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力量,因为失控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表达观点,也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

    情绪有着本能的特点,如遇到困难时的失落,面对攻击时的反抗,得到赞美时的得意忘形等,但如果你要成为芸芸众生中不平凡的那位,你就应该懂得抑制这种本能冲动,做一个能忍善忍之人,这忍的关键,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的忍耐,让你的性格得到了更好的磨砺,也让你的性格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特别”的总统,之所以说是特别,除了因为他是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总统,美国历史上的“伟大解放者”,更是因为他出身于贫寒卑微的鞋匠家庭,在当时注重出身的年代,其入主白宫可谓前无古人。但是他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绩,那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关于林肯的一两个例子。

    林肯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一生,除了鲜花和掌声之外,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22岁的时候,因为经营不当,经商失败。23岁的时候,他竞选议员,却意外落败。24岁的时候,他再次经商,结果还是失败。两年之后,他的情人意外身亡。情人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几乎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但是在29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出现在竞选州长的演讲台上,可是依然失败了。10年后,林肯决定在国会众议院中连任,再次竞选,没想到也失败了。46岁的时候,他参选参议员,结果还是失败,一年之后,他参选副总统,更是失败。两年之后,他又一次站上了演讲台,参选参议员,结果还是失败了。

    这么多失败经历的打击,或许很多人早就放弃了,可是林肯没有。他之所以一次一次在失败后站起来,就是因为他学会了忍耐。忍耐,不是妥协,不是放弃,而是为自己积蓄更多的力量。

    林肯当上总统之后,经常发表演讲。在一次演讲中,一位小伙子递过来一张纸条,林肯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两个字:傻瓜。林肯不但没有恼怒,而是十分和蔼地说:“我经常收到匿名信的,通常的匿名信都是有正文,没有署名,可是这封信只有署名,却没有正文。”林肯说完这些话,台下的人都笑了。林肯则丝毫没有受到打扰,而是继续他的演讲。

    林肯并非大智大慧之人,也并不是拥有什么过人之技,他的成就,可以说是归功于他过人的情商,其中首要因素是忍耐力,对困难的忍耐和对他人的容忍。

    事业的成败依赖于情商的高低,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又取决于对情绪控制的成败。控制情绪的方法不外有二:一为抑制冲动,二为调节情绪状态。培养忍耐力,即是控制自己的本能冲动,等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后,心平气和了才能更好地调节情绪。

    人言“冲动是魔鬼”,这魔鬼一旦冲破理智的束缚,就如脱缰的野马,祸害蔓延,就将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生活和事业受挫。一个人一旦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那么你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将功亏一篑。在冲动情绪中,愤怒的级别又是最高的。哈佛情商专家认为,控制愤怒情绪是情商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缺乏忍耐力,爱发脾气之人,不仅是在向全世界展现你的品行是如何不佳,而且人人都会渐渐疏离你,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跟一个火药罐做朋友的,可真谓是损人而不利己的双重损害。

    释放你的心灵

    哈佛的一位心理医生曾给他一些容易发怒的病人做过一项卓有成效的治疗。他让这些人到一艘轮船上,然后一一写下最近让自己发怒的事,每张纸只能写一件,然后到船尾将这些纸片一张张扔进海里。这些人写下的无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孩子上课迟到,丈夫晚归,邻居吵着自己睡觉等。经过这次“治疗”后,根据这名心理医生的记录显示,这些病人的愤怒情绪好转不少。

    把让自己生气的事情一一写下来后扔到海里面,看上去就是一个很小的游戏,却能起到如此神奇的治疗功效。看来我们真的压抑得太久,我们真的需要一个释放自己心里的负能量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毕竟没有人是圣人。要不折不扣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确实很难,但我们却可以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上面心理医生的例子便是一种极好的方法,适当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愤怒因子从机体内排除出去,让自己的体内洋溢着正能量因子,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除此以外,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也是培养忍耐力、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陈秀英曾经说过:“幽默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主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现代人,特别是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必备的品质。”

    英国首相威尔逊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在一次演讲中,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刚刚进行到了一半,台下的捣蛋分子终于按捺不住了,于是高喊:“狗屎!垃圾!”

    这个声音在异常安静的环境里非常刺耳,台下也开始议论纷纷,但是威尔逊却丝毫没有受到这个声音的干扰,他急中生智地说:“先生,您别着急,关于您说的环保问题,我马上就会讲到的。”话音刚落,全场的人都为这位聪明机智的首相鼓掌。威尔逊告诉我们,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威尔逊的幽默及时为他排除了被打扰的郁闷心情,一切也就转危为安了。

    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的人皆处于社会的某一位置,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存在着生手与熟手、上级与下属的对比;生手并不愿永远被人教训,而下属也希望能上进,这诸多不甘变为理想的现实的途径有很多,而幽默就能使人在工作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使人能够有效地克服障碍,豁达而大度,赢得他人的喜欢和信任。许多人都喜欢幽默,尤其是现代生活中强烈的节奏、严肃的重负、少得可怜的沟通更令人喜欢幽默那种使人坦然、轻松面对世界的特性;喜欢在自己的工作中从幽默的角度来审视人生;喜欢与那些浑身焕发出夺目的幽默光彩的人共事、交往。当一个人能忍、善忍时,他的力量已经再不断继续,情商也变得更高,离成功也就越近。

    业余时间决定你的人生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如果我们一天能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那么一个星期下来我们就有7个小时可以用于看书,一个星期下来大概就能看一本200页左右的书,一年有52个星期就能看52本书。但是,很多人都把这一小时的时间花在了打牌、看视频、“偷菜”上面,所以一年后,有些人满肚子的墨水,而有些人满肚子的空虚。一小时竟能产生这么大差距,这正是时间差异往往造就成功的最好证明。

    工作时间以外,你都在干什么

    哈佛有一条著名的理论:人与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一个人成功与否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

    一个人的成功,很多时候离不开“时机”。善于把握时机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善于创造时机的人,可以更成功。那善于创造时机的人诀窍在哪里?应该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分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我们都知道,提升情商的关键一点是管理自己、激励自己。高情商的人,能在某一瞬间把握住机会,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他们能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时间表,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一个人,在包括智商等各项硬件条件相差无几的前提下,他们能达到的高度却总是相差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时间的控制。

    2000年,《新华周末》报道了一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时我国城市居民每天的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闲暇时间为6小时6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2分,另有2小时21分时间为家务劳动时间。以百分比计算,工作时间占21%,闲暇时间占25%。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了1个多小时,达到了每天时间的1/3,但平均耗费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接近4小时,“打发”了自己近一半的闲暇时间。

    2的67次方减去1,最后的结果是质数还是合数?

    这道数学题现在看来似乎不难,但是在一百多年前,却把全世界的数学家都难倒了。有人甚至觉得破解这个数学题的难度并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们绞尽脑汁地计算和猜想,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但是都失败了。大家开始觉得这是一道没有人能解开的谜题。

    可是在1903年,一个人解开了这道题。那是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数学年会上,来自德国的数学家科尔,将这道题解开了。他并没有采用多么复杂的演算,把193、707、721和767、838、257、287,两组数字竖式连乘两次,结果相同,由此证明,2的67次方减去1是合数,而不是人们怀疑的质数。大家都极为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科尔并不是一位研究数论的数学家,这只是他的兴趣爱好罢了。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记者询问科尔计算这道题是不是用了很长时间,科尔表示自己计算这道题只用了三年里的全部星期天。

    而在北京,也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一位国内知名作家,被记者问到他发表了五千多篇颇有影响力的作品,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这位作家却说:只是二十多年来的全部星期天。

    现在,回到开头的哈佛“成功理论”,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时间的差异是体现在你如何分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上,真正成功的人是在你闲着的时候忙着。对这一观点再进行细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抽出晚上空闲的两小时时间,用来读书、思考、参加有意义的谈论等以充实自己,那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未必会一下子变得多么成功、多么厉害,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我们能够肯定的——那就是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今天人们的闲暇时间大概有7个小时,抽出不过是相当于我们闲暇时间2/7的2个小时来做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事情,看上去真的不难,可是真正能付诸行动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不过是千分之一罢了。难怪人们常说成功者永远要比空想家少得多。当我们看到成功人士的光鲜亮丽,往往只会注意到他们那闪闪发亮的劳力士金表或是香车豪宅。殊不知你在看电视剧捧腹大笑的时候,他们还在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是忙里偷闲,人家是闲里偷忙。绝大部分人的成功都在于——他们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当我们怀着佩服的眼光为成功者善于把握时机喝彩时,却忘了其实我们也能做到。如果把时机拆开来解释,那就是时间和机会,只有时刻等待,时刻勤勉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机会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

    厚积薄发,你能比别人更成功

    巴尔扎克是有名的多产作家,一生耕耘不止。临终之际,医生告诉他来日无多。当时巴尔扎克尚未完成巨著《人间喜剧》,他便问医生:“我要完成这部书,我还可以有半年的时间吧?只要半年。”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又问:“居然6个月都不行,那6星期呢?”医生还是无奈地摇摇头。巴尔扎克说:“6天,我只要6天,这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多写个提纲,顺便将已经出版了的50卷校订一下。”

    中国的家长们普遍更信赖智商,所以他们培养小孩子画画、弹钢琴,为的就是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右脑,脑袋开发的比较多,智商应该就会比较高了吧。但是想想巴尔扎克的例子,他的成就是否仅仅因为他拥有比普通人更高的智商吗?这并不见得。他连死亡都不惧怕了,却惧怕自己的小说不够时间写完。他只活了51岁,但就是在并不算长的时间中,他写下了囊括91部小说的巨著《人间喜剧》,堪称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成功秘诀,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这是因为他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对他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机会,他把握了这些“时机”。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忙碌了,要吃饭、要睡觉、要工作,所以真的是抽不出时间来多看一本书了。但是,让我们扪心自问:难道真的就没有时间了吗?

    其实仔细算算,我们还是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减少一点发呆的时间,减少一点抱怨的时间,减少一点看韩剧的时间,减少一点打麻将的时间,减少一点打游戏机的时间,时间便渐渐积累起来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当别人把时间浪费了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说句俗话,时间是公平的。利用时间,用“付出”一词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我们无论是在发呆还是在学习,均是度过了我们的时间,不同的是,结果并不相同,与其抱怨“今天很无聊”,何不让自己没有时间去做这种无谓的抱怨?

    1903年,数学家科尔解除了一道困扰数学界多年的难题,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即“2的67次方减1的结果一定是合数”。这是科尔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论证后才得到的结果,很多人跑来问他:“论证这个猜想,你花了多少时间?”大家都猜想着这肯定是花了科尔巨大的时间和心血的,不料科尔淡淡地回答说:“这三年的所有星期天。”

    和科尔一样,我们也拥有无数的星期天,无数的业余时间,对于这些时间,我们却总是在思考怎么打发。对于宝贵的时间,我们所抱的心态却是将之“打发”掉,这是件多么愚蠢的事。这种错误,在情商高的人看来,是绝不能容忍的。

    聪明的你赶快行动起来吧,利用越多的业余时间,我们就能离成功越近,或者更加成功!

    失败时别急着成功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俾斯麦

    在一生中,人总会遇到挫折,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会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命运不会抛弃你。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华。中国有句俗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说明失败中蕴含着成功的因素,失败后仍有希望走向成功。

    人生中总会有失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无边无际的路,那么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大石头小石子,阻碍你前进的步伐,磨砺你柔嫩的脚底板,随时可能把你绊倒。没有人从不失败。这话听起来实在太简单,却是至理名言。没有哪个人是随便容易就可以成功的,他们都是要经历一些挫折磨难,来磨炼他们的意志。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暂时的失败能使他们找到其中的原因,从而改进自己追求成功的方法,达到最终的成功。

    乔丹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但是,在高中时代,乔丹因为身高的原因被校篮球队淘汰了,当时的乔丹身高不到一米八。在乔丹的篮球生涯中,他有9000个以上的球没有投进篮筐里,也输了300多场比赛。有26次,全球队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结果他失败了。他的生命中有无数次的失败,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放弃。正是因为这些失败,他六次拿到了NBA的总冠军,五次获得了MVP,成就了他篮球史上的传奇。

    我们大多数人曾固执地认为,这些光芒耀眼的人物在成功之前总是走得一帆风顺,好像他们总能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经历过了无数次的跌倒与挫折,甚至比我们常人经历了更多次的失败。这些成功人士曾经面临的失败,说明了一个道理: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失败是人生成功的基础。面对失败的情况,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就要首先正视人生中的失败,把在人生中遇到失败当成是必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厚积薄发,寻求走向成功的通道。

    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

    遇到失败并不可怕,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确,人的一生中都将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应当勇敢地面对困难,依靠自己的决心与毅力战胜困难。在失败时,也不要立即急着爬起来想获得成功,不如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当前为什么会遭到失败,为了避免下次再遇到失败,哪些方面需要作出改正,才能使自己以后的路比较平顺。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失败了无数次,使用了近一千多种材料去做灯泡的灯丝,他的助手已经没有耐心了,对爱迪生说:“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难道还要继续吗?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笑了笑说:“还不是时候,这也不能算做失败吧,最起码通过这一千次,我知道这一千多种材料是不能做灯丝的。”最后,爱迪生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进行了六千多次实验的时候,获得了成功。

    就像是那只驴子的故事,当驴子掉进深坑的时候,农夫本想把它埋掉,就在用铲子向坑里扔土的时候,驴子将身上的土抖掉,然后垫在脚底,结果驴子自己走出了深坑。并非所有掉进深坑的驴子都一定死掉,就像并非每一次遇到失败你都会永远地失败下去。驴子面对失败——掉进深坑无法爬出来,自己的主人也往它身上填土想让它尽快地死去,但是它并没有心急火燎地想要克服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而是冷静地思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困难为力量,借着迎面而来的挫折——土,帮助自己跳出了深坑,化解了困难。由此可见,没有绝对糟糕的失败,只有绝对糟糕的应对失败的方法。失败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失败后,仍然我行我素,不知道吸取教训,不去探究失败的原因,从而去克服那些失败的因素,那么迎接你的将是又一场更加惨痛的失败而已。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其实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富。失败是财富和时间的试验剂,如果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个试验剂的话,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你取得未来的成功。但是,在面对失败时不要着急,不要急着想要获得成功,而是要冷静地分析目前的情况,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厚积薄发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压力管理,造就动力的最好武器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安静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贝弗里奇

    现在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压力真的很大很大……”的确,买不起房子,吃不起猪肉,养不起孩子,看不起病,最后还要死不起……现代社会上没有人不知道压力这个词了,可是压力真的是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的人能造就把压力变成造就力量的武器,而运用得不好的人,压力无疑就是自杀的凶器。

    一个情商高手,必定也是一个管理压力的高手。

    压力一直都在

    就像俗话所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或是缘于生活,或缘于亲友,或是来源于自身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现代社会人口众多,资源却是有限的,激烈的斗争让人产生了压力;快速的社会节奏,紧张的生活进度,让人非常有压力;物质的丰富充裕伴随着人们欲望的不断膨胀,也一样让人产生了无限的压力……所以压力是无处不在的,无孔不入的。

    经历过高考的人必定至今仍记得当时遇到的压力之大。在重重的压力之下高考成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但如今从过来人的角度来看,高考又似乎变得不那么难了。这个认识的转变与知识无关,与我们的情商有关。高考除了考我们知识,考的还是我们对压力的管理。

    在压力之下,人们往往容易情绪失控,然后出现脾气暴躁、坐立不安等一系列的状况,而这正是提升情商的大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都不懂得释放自己的压力,管理自己的压力,于是患上了心理疾病。从心理学上分析,当人们处于压力之下时,他们更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所谓“饮鸩止渴”便是这个道理,当困于饥渴的压力时,即使毒酒也能成为解渴良药,并无视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和代价。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例子:供房的压力大,很多人情绪崩溃,去赌或者借高利贷,结果是毫无疑问,只能适得其反。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为一群测试者提供了两种彩券,并要求他们做出选择。这两种彩券中,一种奖券是奖励人数较多,但奖金很小;另一种则是只有一张彩券有奖,但奖金很高。科学家提前告诉受测者,前一种彩券中总奖金远远高于后面一种,然后让受测者来做选择。科学家进行数据统计后,对这些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面对更多压力、情绪不佳的受测者,大部分选择了孤注一掷,即选择后面一种彩券;情绪平稳的人,则选了第一种彩券。

    这一实验证明,当人们处于压力之下时,他们对于摆脱不愉快的情绪更加迫切,希望能在短期内得到一个好的效果,这样一来反而成为了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情商的矮子。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比如病人在情绪失控时会逃避治疗,甚至私自逃出医院去攻击其他人,还有一些人为了减轻压力寄情于毒品和性。情商高的人尚且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情绪失控,更何况是情商低的人。由此看来,压力对于一个人情商的提升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真是如此?

    善用压力

    尽管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但我们依然无法避免压力,我们唯有选择以正确的方法面对压力。人们有一句口头禅“有压力就有动力”,那我们要如何把压力变成动力,又要如何管理压力呢?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样,水能为害,亦能为利,庸人治水以堵,智者治水以导,这就是区别。面对压力同样如是,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伟人善于利用压力,能人善于适应压力,庸人只会逃避压力。这句话中,点出了三种人对压力的不同态度,即利用、适应和逃避。

    压力能逃避吗?如上文所说,逃避压力不过是饮鸩止渴,逃避压力者,在之后将会面对更大的失败和压力。至于适应压力,这就像适应环境一样,环境是不可能来适应你的,只可能你自己去融入环境,及时地针对环境对自己进行调整。古人为什么能活得比现在的人悠游自在,因为他们比我们更能拿得起放得下,顺其自然其实是适应压力的一种方法。而高情商的人,会选择利用压力,化压力为动力,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自然是后者为上,这正是哈佛情商课中极有效的压力管理。

    那我们究竟要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呢?简单地说,是凭借压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下面一个有名的实验:

    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人员将一个小南瓜以密集的铁圈箍住,以测试南瓜长大所能承受的压力。起初,实验人员认为这颗小南瓜最多能承受500磅(相当于226.8千克)压力。但在第一个月中,这颗成长中的南瓜承受的压力就达到了500磅;到了第二个月,记录显示是1500磅。当承受力超过2000磅的压力后,这颗南瓜居然撑开了铁圈的压迫。于是研究人员又给南瓜加固铁圈继续记录数据。最后,南瓜是在承受了5000磅压力的基础上才破裂的。当实验人员切开南瓜来观察的时候,发现这颗南瓜已经不能食用,南瓜周围长满了坚韧的密密麻麻的纤维。实验人员又观察了这颗南瓜的根部,结果发现它的根向各个方向伸展,以尽可能地吸收养分,其总长度达到了8万英尺。

    一颗小小的,原本又硬又脆的南瓜,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迸发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更何况是我们呢?只要我们能好好管理压力,一定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压力面前,我们也可以借此充分挖掘自己的能量,永不退缩,这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当面临压力,无法躲避的我们,不妨当成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并且勇敢地去面对,化压力为动力。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压力面前首先垮了斗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