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哈佛情商课-让高情商解决负面情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记录——把眼光放远一些

    我要微笑着面对整个世界,当我微笑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对我笑。

    ——乔吉拉德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不会把眼光局限于眼前的情景,鼠目寸光是愚蠢的行为,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眼前利益。这是因为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路,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走得更好。年轻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用远大的志向来激励自己,并为此付出辛劳和汗水。就像美国的一位作家唐·多曼在他的著作《事业革命》中所说的那样:把眼光放长远是踏上人生成功之路的一条秘诀。

    很多后来成就了大事业、取得了大成就的人,都是在年轻时期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志向、远大的抱负,几乎都是将自己的愿望和其他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其他人的,像周恩来总理在年轻的时候发出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陈胜在做佃农的时候就发出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慨叹;而苹果公司的前任CEO乔布斯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也和他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

    就是因为有着长远的目光如此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在哈佛的情商课堂中,培养长远的目光并坚信它,也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课。

    远见,指引成功

    什么是长远的目光呢?这就是在你心中浮现的关于未来的情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画面。然而很多人关于未来的图画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根本没有想过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当然会导致日后的碌碌无为,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就是讲的这种情况。对于未来独到的眼光能够指引你更好的前进。

    哈佛大学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每当在讲到关于远见卓识的作用时,都会非常感慨地提到拿破仑·希尔——《成功定律》一书的作者。

    拿破仑·希尔从事对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他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大师,是他创建了成功的哲学,提出了十七项成功原则。他持久的热情和本人的成功过程,鼓舞了千百万人,所以他被人尊敬地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拿破仑·希尔的本人成功历程,也非常值得人深思:是对于未来卓越的眼光最终造就了他的成功。

    在1908年的时候,一个叫做拿破仑·希尔的年轻人去拜访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钢铁大王卡耐基。卡耐基不愧为人际关系学家和可敬的导师,在与希尔交谈过后,很快地发现了希尔身上的潜质,就向拿破仑·希尔提出可以给他一个机会,用自己私人的关系带着希尔拜访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的高层人士。不过卡耐基表示,要有这个机会必须答应自己一个条件:希尔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必须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研究成功人士的成功哲学当中去,并且除了为希尔写介绍信和带希尔拜访这些成功人士之外,卡耐基不会给拿破仑·希尔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

    这样的条件如果是一般人听到的话也许不会答应,因为这20年时间是无比珍贵的青春时光,正值希尔年富力强的时期,也许好好利用的话能为自身创造出很大的利润。一文不取地为这位富翁工作20年,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吃了大亏的。但是拿破仑·希尔的想法是不同于一般人的,他的眼光很长远,看到了20年之后的成功景象。很多年之后当希尔回忆起往事,他提到了当年的想法:之所以不像一般的人认为的那样,觉得为全国最富有的人无偿工作20年太吃亏,是因为自己看到了为这位富翁工作的光明前途。而如果想有不可限量的前途,就必须为这位富翁工作,虽然要吃亏,但是也值得。

    而拿破仑·希尔的最终结果就像他预期的那样,获得了远比他应得的回报多得多。在他接受了卡耐基的建议后的20年中,卡耐基带领希尔拜访了美国包括罗斯福、福特、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0多位成功人士。经过深入地研究,拿破仑·希尔终于写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八卷本著作《成功定律》,他本人也变成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拿破仑·希尔就是因为拥有长远的眼光,才能忍受长达20年的无薪劳动,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现代人生活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都变得空前复杂,要想成功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好的方法。如果能破除重重复杂而纠缠的迷雾,对未来的发展有着独特而清晰的认识,那么就一定能走在同时代人的前列,最终获得成功。

    要想拥有高明的远见,就需要有和常人不同的胆识。其实远见和一个人的出身、职业都没有关系,一个有远见的人可以是大学校长,也可以是货车司机,可以是国家总统,也可以是普通小职员。远见是正确思维的产物,并不是天生的。远见是一种可以培养出的本领,可能受到以往的经历、当前的压力、经验的缺乏、所处地位的影响。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如果要想对于未来有着明智而准确的判断就需要站得比别人高一点,因为要决定一件事情,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在工作或者经营的时候,比别人先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创新的观念和自己对于未来的构想,先思考再做事,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机遇,才能最先采取行动,最后取得成功。中国古代的大政治家范仲淹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天下的道理是相通的,这句话不仅可以应用于政治,对于个人的发展、企业的经营也同样有效。就是说要比其他人先一步地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和构思。

    放眼长远,能忍一时

    能不能真正做到放眼,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这个人能不能忍一时的不快,吃一时的亏,为了长远的目标懂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在商界就流传着很多历代相传的谚语,比如“为了明年多得利,宁愿今年少受益”、“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等。就像历史上的越王勾践一样,为了越国的长久利益,甘心情愿为奴为婢,卧薪尝胆,终于等到了灭亡吴国,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的总统,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在位期间,他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领导南北战争的胜利,他卓越的功绩就说明他的目光长远,知道如何领导好一个国家。同时,林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长远的目标,他无论对待谁都是非常宽容的。在他被暗杀的那一天,他签署了一道赦免令。因为一个擅离职守的士兵被判死刑,他觉得那位年轻人在地上比在地下对国家更有益处,所以他赦免了士兵。还有一位叛军,请求他释放自己,因为叛军发誓效忠自己国家。林肯也毫不犹豫批准了,而那位曾经的叛军变成了国家统一的支持者。不止这样,林肯对自己的政敌也是非常宽容的,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试图和政敌做朋友,他应该去消灭他们才对的。林肯笑着说,“我不正是这样做吗?和他们做朋友,使他们不再成为我的敌人。”

    这就是睿智的人所想所做的,为了长远的利益,用宽容化解仇恨。

    当你对未来的情况有了自己的估计,看到了未来你想要的情况时,你就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就算要忍一时的屈辱,就算要走很多很多的弯路,也要坚持下去,才能实现你的愿望,证明你对于未来的判断是正确的。毕竟,你的明天都是由一个个今天所造就的。在职场生活中,就算有时候需要吃一点小亏也没关系,古往今来的事实不断证明,很多时候当下吃亏,未必就是坏事,有时候损失蝇头小利反而会换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小不忍则乱大谋”,切不可鼠目寸光,而是要像那些眼光长远的智者那样,低调做人,主动吃点小亏,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奋斗,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self-talk——发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马登

    在古希腊时代,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的门楣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人最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有人问大哲学家泰勒斯一个问题:“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泰勒斯答道:“认识你自己。”是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认识自己是最难的。能否正确地认识你自己,明确你自己的兴趣、好恶、能力、欲望等,并把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作为在职场奋斗和追求之中,决定了你之后是否能取得成功,能否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能否实现人生价值。

    是的,只有正确认识了你自己,并加以引导,才能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认识你自己

    在哈佛商学院的情商课堂中,有一位教授每次开始讲课,都会先跟学生们讲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

    庇比斯城的人民得罪了天神,天神十分恼怒,就降下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女妖怪来惩罚庇比斯城的人民。斯芬克斯狮身人面,上半身是一个美女,下半身却是狮子,她的背后还长着翅膀。她就蹲在庇比斯城必经的道路上,向庇比斯的过路人讲一个谜语,如果过路人猜不出来就要被吃掉:“是什么东西在早晨的时候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的时候用两只脚走路,而晚上的时候却用三只脚走路,而且当这个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他的力量最弱、速度最慢的时候?”面对这个深奥费解的谜语,过路的行人没有一个能猜中的,全都被吃掉了。

    这时,一个聪明又勇敢的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情,主动要求会见女妖。见到了斯芬克斯之后,俄狄浦斯回答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人。如果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那么在早晨的时候,他还是个婴儿,用四肢爬行;而到了中午,他就长成了一个壮年人,可以用两只脚走路;而到了人生的晚上,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年人,需要借助一根拐杖行走,所以是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也因为羞愧坠崖而死。

    每当讲到这里,教授就会感慨地说:“‘斯芬克斯之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可是人还是最难了解自己。因为人是很难看清自己的,所谓‘当局者迷’。可是只有真正地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缺陷所在,了解自己内心对于生活和事业的真正的需求与渴望,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中明确自己的方向,领悟生命的要义,感受生活的真谛。人生的路崎岖坎坷,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也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在面对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忍耐下去,不觉得懊悔,活出自我。”

    教授告诉学生们,如果一个人想在一生中有所建树,首先就要好好地了解自己。人最难了解,最难战胜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如果你能认识自己,你就能变得非常强大,充满正能量。

    事实上,很多上过哈佛情感课程的年轻人,后来在社会上都很有成就,据他们回忆,这与教授提醒和要求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己,包括认识生理上的自己、心理上的自己和社会中的自己,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自我定位。然后从自我的定位出发,在生命的旅途中,找寻自己的方向和适合的东西,这样才能在面对一次次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最佳的自己。

    找准定位,变得更强大

    一个人同时养了一只猴子和一头毛驴。有一天,小猴子玩得很高兴,在主人家的屋顶上蹦蹦跳跳,显得很是活泼可爱,主人一家被逗得很开心,纷纷夸奖猴子的聪明灵巧。毛驴看到了这一场景,很羡慕,也笨拙地爬上主人的房顶,可是还没等它跳一下,主人家的房顶就已经被毛驴踩坏了。主人十分生气,不但把毛驴赶了下去,还狠狠地用皮鞭抽了它一顿。被打的毛驴感到十分委屈:“为什么我和猴子做了同样的事情,猴子能受到夸奖,而我却受到了鞭笞?”

    故事中的毛驴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如果它没有选择像猴子一样在屋顶上表演杂技,而是在磨坊里安心地干它的活,也是能获得主人发自内心的赞赏的。这都是因为毛驴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定位的缘故。而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缺少努力,而是像故事里的毛驴这样,认不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错的路上走了很久终于导致失败。

    那么怎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呢?从哈佛读书回来的一个学生讲述了老师教授的这样的方法:拿出一张纸,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状态、家庭背景、理想目标、特长、缺陷、朋友社交关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前需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列一个详细的表格,在认真地思考和仔细地分析过后,详细地填写,对自己做出尽量全面和详细的评估,然后确定自己将要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按照表格上的内容,随时提醒自己,纠正自己的偏差。当然这个表格里的内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你自身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重要的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不适合做什么?我想做什么?”用清楚的答案指引自己前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将来要从事的事业,不能只按照自己想做什么做选择,还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比如一个身高比较矮的人想成为篮球明星是不太现实的,而一个哑巴是不能成为歌唱家的。

    对自己有个宏观和微观的把握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控制自己的想法。因为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需要把自己的军队控制得进退有度;一个集体要想强大,就需要把自己的团队控制得井井有条;而一个人要想强大,就要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要想控制住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因为已经认清了自己,明确了自身要奋斗的大概方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在行动的时候为自己定下一个准则,利用这个准则来强制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因为在活动的进行中,我们的行为会时不时地被各种外界的影响所左右,使我们坚持的目标和行动准则有所动摇,甚至坍塌。所以我们要警钟长鸣,冷静理智地对待自身的目标和行动。

    在获得了对自己的清楚认识,获得了在行动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思想控制力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必需的条件:树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和一个短期的目标。这也是认清自己的目的——明确自己行动的目标。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行为才有了意义。不过树立目标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对于目标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为之付出努力,还有的人经常换自己的目标,这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老话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所以我们一定要确立一个清楚的长期目标,只有有了清楚的长期目标,我们才有努力的方向,避免盲目地行动。长期目标可以是今后想做什么职业、到多少岁有什么样的成就赚多少钱,也可以是这一生要做出什么大事。总之,长期目标应该是你觉得这辈子最想干的事情,而且凭借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一定达得到的目标。

    但长期目标只是一个总的指引方向,也许对于平时的努力活动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作用。路要一步一步走,所有的大事都是靠点滴踏实的努力积累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确立近期目标。比如今天一定要完成多少的工作;一个月之内工作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早晨起来跑步要花费多少时间等等。用这样必须达到的短期目标鞭策自己、督促自己,这也是我们培养和增强自制力的重要方法。

    其实除了职业生涯中需要认清你自己之外,感情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幸福,除了在工作中需要取得比较好的成就,家庭也必须幸福。为了自身的幸福,需要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适合什么样的对象,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对方一起生活,对方是否能够接受。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再开启一段感情,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走弯路,伤害自己,最后也伤害了别人。

    记住,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你自己。

    心理暗示——让潜能无限爆发出来

    每一天,我们都以每种方式,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

    ——爱米尔·库埃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有着无限的力量和潜能,你想要激发它们,可是却总是无法让自己的力量和潜能真正地释放出来?这是因为你找不到那个可以爆发的点。这就像是在打拳,怎样让拳头准确而有力地打出去,是很重要的事情。也许,一种心理暗示,能帮助你的拳头正确地挥出去,有效地打击到想要攻击的目标,而不是像栽在绵密里一样,挥空拳,徒劳无功。

    哈佛的一位著名心理学教授在讲到心理暗示的时候,告诉大家:每个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当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迫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因此,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有强弱之分,但是心理暗示效果的好坏(正负)无法由人的显意识控制,也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觉得这对你好不好,你已经受到心理暗示了,而且这种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无法逃避。这不仅是人的一种本能,连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学习、危险的躲避习惯等,也都是由于心理暗示的作用才得以实现。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自我暗示——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遇到困难时,人们会安慰自己:“快过去了,快过去了。”这样能够适当地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那种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自我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人们的挫折耐受能力,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暗示,让你趋近成功的神奇力量

    为了成就你自己的目标,你也需要学会使用心理暗示,使之达到你希望的目标。一个高情商的人,能利用心理暗示成就很多事。由于心理暗示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所以哈佛的情商课程的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心理暗示调整,这不但包括自我心理暗示,同时也包括对他人的心理暗示。在哈佛的情商课堂中,老师每每讲到心理暗示的神奇作用时,都会提到一位哮喘病人的故事:

    一个人外出旅行,他是一个患有哮喘病的人。在旅途中,夜已经深了,他决定找个地方住宿。半夜的时候,他的哮喘病忽然犯了。胸口的憋闷让他只能坐起来,可是发现还是无法缓解,他感觉自己已经快要不能呼吸了。就在这个时候,因为无助,他不断用手探索着什么,突然他的手碰到了窗户,他心想窗户打开,或许可以缓解自己的症状,于是他开始用力开窗户,可是这个窗户似乎是被固定住了一样,就是打不开。胸口的憋闷快要让他窒息了,无奈之下,他一下子把窗户打开了,不过是用自己的拳头,他丝毫感觉不到手的疼痛,只是觉得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他的症状很快就得到了缓解,过了好一阵子,他终于好了,于是继续回去睡觉。第二天,他醒过来,想起了昨天的事情,本来想要为自己昨夜打破窗户向旅馆的人道歉的,没想到自己房间的窗户丝毫无损,就在他感到奇怪的时候,他发现墙上的那只挂钟外面的玻璃全部碎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打破的并不是窗户,而是墙上的挂钟。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故事中的哮喘病人就是在发病时无意中使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迅速制止了疾病的发作,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在患有疾病的人中,如果能做好积极地心理暗示,保有积极的心理状态,那么对于自身疾病症状的减轻和治疗,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心理暗示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有效,如果你能熟练地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那么还可以帮助你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在事业的进程中,助你一臂之力。

    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而且也能帮助到别人。聪明的你一定从中看到了些许端倪,要想获得成功,心理暗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怎样自我心理暗示

    要想达到你所追求的心理暗示的目标,你需要自我提醒,自我提醒是一个心理暗示的最好方法。当你刚刚经历了失败的时候,心情肯定十分沮丧,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提醒自己,如果灰心丧气,那么成功更加不会属于自己;当你面对复杂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心情十分烦躁,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提醒自己,只有安静下来,才可以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当你因为做错了一件事情,十分后悔,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提醒自己,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把注意力放在下一件事情上。

    不断地自我提醒和自我暗示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在悄然改变,遇见失败不会再气馁,遇见问题,不会再烦躁,遇见后悔的事情,也开始专注下一件事情了。没错,心理暗示就是这么神奇,它甚至可以彻底改变一个消极的人,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无畏者。

    吉克在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学生,尽管他每次都拿着最漂亮的成绩单,可是他总是无法在别人面前尽情地把自己展现出来。在读大学的时候,只要有什么活动需要他去参与,他就会打退堂鼓,因为他害怕自己会把事情搞砸,更何况是在高手如云的哈佛,他就更加不敢发言。他的经济学导师看着这样的吉克,便把吉克约了出来。

    “亲爱的,你是不是害怕发言?要知道,你可是哈佛的学生,怎么会害怕发言?你要知道虽然你拿着最好的学历,但是这样腼腆的性格是会在你以后的求职中充当一个绊脚石的。亲爱的,你不能这样下去了,你要学会发言,要知道你是最棒的。”

    这让吉克觉得老师看穿了他,他的脸红透了,点点头,表示承认。

    导师在吉克走后给他发了一封邮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帮了吉克的大忙:亲爱的,任何时候都要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能!

    这对吉克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帮助,后来,只要是有发言的场合,吉克都会坚持参加,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他已经在心里对自己进行了自我暗示:“我能,我很棒。”这样不断的心理暗示帮助吉克在他后来的哈佛生涯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因为有了这样大的变化,吉克在后来的毕业应聘过程中,成功地被纽约最好的一家投资银行录用,后来他在里面做到了仅次于全球总裁的位置。后来吉克回忆说,因为面试的时候他不断地对自己说:“吉克,你是最棒的!”是他的心里暗示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

    自我提醒的神奇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吉可的例子看出来,正是因为他不断提醒自己,我很棒,我可以,才使他有了后来的成就。

    不断自我提醒,就是反复的心理暗示,所以自我提醒是实现心理暗示的最好方式。在自我提醒的过程中,你会自动地采取有利于自我目标实现的行动,摒弃阻碍目标实现的行为。这样的话你就会觉得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或状态越来越真实,离你的预期也越来越近,从而通过心理暗示,将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察觉——随时警醒自己的情绪

    思想一旦觉悟,就不会再瞌睡。

    ——托马斯·卡莱尔

    你会不会在很多时候,为自己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语后悔不已?你会不会后悔为什么有时候自己不冷静下来,而对别人乱发脾气呢?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很愚蠢,随时让一些负面因素打击到你?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控制住负面情绪?其实,我们之所以为了一时之快,任由情绪像脱缰的马一样狂奔,是因为我们不能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

    我们知道,情绪有很多种,能叫得出名字的有愉悦、快乐、悲伤、惆怅、不舍、嫉妒和愤怒等,还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口的复杂情绪。这些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从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情商的管理,情商低的人很可能就让自己的情绪去决定行为。假如情绪是现实中的一个人物的话,那么情绪就是穿着高级时装的骗子。情绪能够伪装,还告诉我们,我们是有多么糟糕,我们是多么生气,让我们狠狠发泄一通,然后面对烂摊子,后悔不已。

    为什么情绪很难被觉察

    有科学研究表明,婴儿三个月大就能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能知道别人是否悲伤。这说明,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可是为什么我们就很难自我觉察情绪呢?

    在了解这个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人为什么会有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其实是来源于我们的基因,它之所以会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存下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绪在中间的作用是很大的。无论是文化,还是社会法则,都需要我们用情绪去表达,来获得别人的理解。比如说,在一些南方国家,如果发生了葬礼,人们就要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可是在英国的话,这种大哭就是一种歇斯底里。所以,不同的环境下,情绪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的。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条件下,人们自然就会很难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就算知道了,例如有些人会说“我现在很伤心”“我现在很生气”等,他们也会给自己负面情绪找上各种借口,从而使得这些负面情绪堂而皇之。

    为负面情绪找借口,就会产生情绪上的转移,这样对周围其他的人和事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像今天你被老板无理取闹地大骂一通,当时的你知道老板是得罪不得,你就会压抑着自己的怒气,然后你以为自己忍忍就过去了。可是没有合适的方式去疏通自己负面情绪,愤怒只会积压在体内,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的情绪。很可能,一转头你就会抓住自己下属一个小失误不放,大声斥骂他。你心里会这样解释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是对工作负责认真,是对下属一种教导。这样在边斥骂下属的时候,边心安理得发泄出在老板那里积压的怒气。

    还有就是,有些情绪被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制约着,就像现在明明就是抱有“嫉妒”、“恶毒”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由于受到约束,就会把这些情绪转化为“自卑”、“伤心”,一些更容易起到保护作用的情绪,然后连自己真实的动机都不知道。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提起自己治疗过的一个病例。一位贵族妇女收到一封匿名信,说她的丈夫和他的下属有染。这位妇女知道,这封匿名信其实就是她一位女仆为了报复她而杜撰的。为此她还询问过自己的丈夫,并且获得她丈夫的极力否认。尽管知道这事情是假的,她还是整天对自己丈夫疑神疑鬼的,并且还一病不起。后来,经过精神分析发现,其实这名妇女对自己的女婿产生爱慕之情,在心理上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罪感,所以潜意识中希望自己的丈夫出轨,好让自己觉得好受一些。而那名妇女,也一直不知道自己爱上了女婿,还以为自己对女婿的感情是出自于丈母娘的爱护。

    弗洛伊德病例中的妇女就是察觉不出自己情绪变化,然后把这些情绪压制在潜意识中,通过另外一层方式发泄出来。而那位妇女之所以把对女婿的爱慕转化了,就是因为社会和道德规范约束着她,她连像自己承认的勇气都没有。当这种不合理情绪受到个人不恰当的压制,就会寻求其他的出口,变成一种人们可以知道的形式。例如,那位妇女产生的内疚感,使得她潜意识希望自己丈夫有外遇,好让她继续保护和克制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觉察自己情绪、觉察自己真实意图,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害怕承认真实的自己存在各种缺点。

    如何察觉情绪变化

    有时候,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活出自我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一旦知道自己一个怎样的人后,周围的群体和周围的环境很可能会接受不了。这样,我们就要把握好尺寸,既不要让自己的野性横行,也不要丧失了自我。作为全球享有很高声誉的哈佛,在录取新生时候,也是非常看重学生能不能够把握好这两方面的平衡。所以,情绪察觉就有利于我们看清自己本质,平衡好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契合。

    苏珊是一位单身母亲,在她生下孩子的第三个月,她的丈夫死于一场车祸,她因此变得十分消极,每天以泪洗面,甚至连自己刚刚三个月的孩子都不怎么理会。她和丈夫的感情十分深厚,两个人在大学里就恋爱了,毕业之后两年在神父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丈夫的死给她很大的打击。她整日里抱着丈夫的照片和衣服,默默回忆以前的事情,整个人也瘦了一圈。就这样又过去了三个月,她的孩子病了,要不是她的父母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恐怕孩子也将离开她。正是因为这件事,苏珊彻底醒悟,她决定要把自己和丈夫的孩子抚养长大。于是她养成了每天记录自己情绪的习惯,她用天气来形容自己的情绪,比如说晴天就表示心情很好,阴天就表示心情很差,她也试着减少每天思念丈夫的次数。就这样又过去了一年,苏珊发现自己已经很少思念丈夫了,而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苏珊十分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点一滴的,终于她摆脱了负面情绪的影响,并且还结识了一位新的男朋友。

    苏珊的例子说明了,不论人们被自身情绪困扰到什么地步,只要能够自我察觉出情绪变化,有意识地去改变这些负面情绪,就能获得重生。要做到这点,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制定一个表格,一个时间段形式的表格。然后再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录下自己每时每刻的心情,记得就算再微小的情绪变化,也要记录在案,这会养成你一有什么情绪变化就会马上意识到的好习惯。最后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把自己笔记本上的情绪变化,记录在表格上,然后回顾一下自己哪些情绪是必要,哪些只不过是发泄,这时候就要对自己十分真诚,最后写下一两句话的总结。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不用再需要这些表格,就能慢慢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

    当自己一察觉到情绪的出现,假如是负面的,你就要自我分析一下,这样做必要吗?或者说,这样的情绪,是不是隐含着自己另一个诉求?通过这些认识,你就会慢慢管理好自己的情商。

    成就——做一件成功的小事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黑格尔

    哈佛大学极具权威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相比起我们应该获得的成就,我们基本是半醒着,因为我们只是利用了身心资源其中的一小部分。广义上来说,人们习惯于这样活着,还有几大可能性和潜能都没有被完全利用到。”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付出的劳动,在获得的结果上都是由天不由人的。也许,只要心态平和,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很可能在这样的想法下,还会得到意外之喜。但是,假如是带有消极的认命态度,则是不可取了,因为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可以走多远。

    成功第一步:确定目标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项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他们找来一些在各方面条件都相差无几的年轻人作为志愿者。例如,他们在智力上、学历程度上、家庭背景上都差不多。他们先测试这群年轻人在目前是否有了明确的目标,其中27%的人说没有目标;60%的人选择目标模糊;10%的人表示他们虽然有目标但还是比较短期的;只有剩下3%的人有着明确又长远的目标。

    调查完后,这群年轻人也回到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就这样20多年后,哈佛重新找到这群年轻人,询问他们现在的生活现状。

    原来3%有着长远又明确目标的人,在这20多年里坚定不移地向着他们的目标努力,现在的他们几乎都成为各自领域的成功人士,其中还有一些是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社会精英;

    原来10%有着短期目标的人,他们在每个阶段实现着自己的短期目标,现在已经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而大多数的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原来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平凡普通地生活着,没有什么杰出的成就,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继续过着没有目标的生活,生活也很艰难,也常常认为他人的成功来自于幸运,并且抱怨社会的不公,也抱怨自己没用,有的甚至自我怨恨。

    显而易见,这个来自哈佛的跟踪调查,说明一个问题,要想成就一些事业,智商学历背景并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哪怕只是一个短期目标也好。

    1952年7月4日,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女人进入太平洋,试图游到对岸的加州海岸,如果她可以成功的话,那么她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人,她的名字叫费罗伦斯·柯德威克。

    这一天,冰冷的海水冻得她不停地发抖,雾也很大,就连护送她的船只都无法看见,好多人都在注视着她,大概过去了15个小时,她的身体已经开始发麻了,她预感到自己不能游下去了,于是就叫护送她的船只拉她一把。她上了岸,她的教练却告诉她,其实他们离海岸只有半英里了!她十分诧异,竟然只有半英里!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沮丧,让她放弃的不是寒冷,更不是疲劳,而是因为她看不到目标!这是她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失败,又两个月过去了,她成功地游过了这个海峡,因为她知道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目标马上就要接近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有目标和没有目标到底有多少差距,如果有目标,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一下,那么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如果没有目标,那么半途而废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人在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已经能给自己定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目标了。还躺在襁褓中的婴儿,如果乐于一直被人抱着走的话,那婴儿一定学不会走路。如果婴儿只满足用简单的笑和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的话,那日后一定不会说出清晰的词语。

    不管你是一个毫无进取心,只想懒散度日的人也好,还是一个无欲无求只追求心灵平和的局外人也好,设立目标这一项,永远都是在每个人的生活议程上的。而我们所说的目标,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也不是能济世救人的伟绩,却是每个人在生活中碰到的。例如,今天你打算要背上20个单词,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你就可以在自己的词汇库里增加了140个单词量。当你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自己的个人成就表里小小地勾上一个钩。想想,如果你刚开始设立的目标只是能够读懂手中那篇很多生词的英语文章,但是一个月后你就有了将近四万个单词在你头脑里盘旋着,难道这不是一项成就吗?再回想一下,你当初看到一篇满是生词的阅读文,那种挫败感是不是很折磨人呢?就因为你设立了一个小目标,并且坚持下去,最后完成一项增值自我的成就项目,你就打败了那些烦人的挫败情绪。

    决心加毅力,让成功更进一步

    确立自己目标,这只是第一步。如果,因为自己的目标太高,在往目标方向前进时候,就停住脚步,转而立另外的目标,那么不论你的目标是多么高尚,也是难以成事的。

    在智商对于成功方面的管理上,毅力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令人赞赏的毅力,就算天资再差人一等,这个人也可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因为,对于有着坚韧之心的人,他们对待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顽强的,他们凭着自己的毅力,一步踏着一步,由一点点的小事,最后获得最大的成就。

    也许很多没有耐力,没有持之以恒决心的人,他们连设立自己的目标也是“假大空”,例如“我以后要成为全市的首富!”“我要让我的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设立这些比较“高端”的目标,自然比没有目标好,但是有没有想过,由于目标太过空泛,会令自己在实行的时候,感到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你自己会首先失去动力。因为设置的目标实在太过遥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在实行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这会令你慢慢失去对目标的热情。所以一个有毅力的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设立一个非常“高大”全面的目标,他们很可能先设立一个小目标。例如,像学习好法语,没有毅力的人就会设立,我要达到能和法国人轻松交流的目标。一个有毅力的人,则会先放弃这个最终目标,而是设立这个月我要学100个法语单词。当他在一个月之后,发现自己真的领会了100个法语单词,就会感到非常开心,学习法语的信心也会大增,然后他继续持之以恒,攻克一个个小小的目标,直到最后他已经不知不觉地会流利使用法语了。而之前那位一开始就认定自己要把法语学得很流利的人,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件小事的乐趣,慢慢地他开始觉得学习法语的目标是多么遥远,再加上他并没有一颗坚毅的心,所以他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同样道理,在哈佛的课堂上,每一位教授对待学生,也是这样的要求。一开始,教授不期望学生能一下子就领会到自己课程的思想核心,但是他们每堂课下都要求学生去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者要求读完几本著作,到了课程要结束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做出一篇很有学术气息的论文,检验他们是否真的学会了自己的教义。哈佛教授们知道,每个人在每一天,成长一丁点,日后他们就必定能够完成自己远大的目标。

    休格·布莱克在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任何正式教育。但是有着非一般毅力的他,坚持每一天都挤出一定时间去国会图书馆学习,就在那段时期,他博览群书,学习到一切有关法律文献、政治和哲学之类的知识。这令很多人觉得不解,布莱克又不是律师,也不是政客,为什么数年如一日天天去读这些简直浪费时间的书籍呢?布莱克不管他人的目光是如何,就算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他也坚持去图书馆学习。后来,他凭着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智慧,登顶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问一下自己,你会不会像布莱克一样,就算工作再忙,都能够坚持去图书馆学习?很可能没有毅力的人,坚持了三天之后,就再也不踏足图书馆了。可是,布莱克知道知识能够积少成多的道理,他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在每一天每一次的学习中,他都能获得新的知识,他都比昨天的自己懂得更多,他每一天获得最大的成就是比昨日的自己进步了。就这样的日积月累下,布莱克不但改变了自己受教育的程度,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获得巨大的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