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友爱才能收获友谊
对朋友付出其实是在做情感储蓄,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动用它,但它却会使你的内心感到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可以加深彼此的情谊。
友情的基础是互惠。不可否认,商人之间友情的基础,是利益上的互惠;挚友之间友情的基础,是心灵上的互惠。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错误地把友情的基础建立在利益的互惠上,这样的人交友时,总考虑对方能有什么利用价值,与之交往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当对方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提供便利时,便与之形影不离,仿佛情深义重;而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遇到麻烦时,便推诿责任,退避三舍,甚至落井下石。这实在是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愚蠢。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在向别人表明:他是多么无情无义,又是多么无耻。以后当别人与之交往时,必然会小心提防,以免他故技重演。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且严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把友谊之情理解为知心的倾诉,情感的宣泄,温暖的安慰,愉悦的同享,希望的共勉,疑虑的消解和劝告的真诚,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给予我们以情感的寄托。
我们给予朋友的,必须是友爱。我们对给予的结果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又要尊重对方。如果我们给予的方式,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给予就丧失了它的意义,结果也必然不愉快。比如,长辈为了晚辈好,才指出晚辈的错误,但如果过分,就会变为辱骂,得到的结果是敌意和反抗。朋友、同事也常因过激的言辞带来怒目相向,从而破坏了和谐的关系。
给予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的给予是世故的,与真正的友谊无关。为了讨好别人而露出笑容,虽然你也在表达亲切,但因为缺乏真诚,而显得生硬、勉强,令人厌恶。同样地,心中有所要求,才给予对方好处,对于真正的友谊没有实质益处,甚至会因更多的渴求,而变成贪婪的操纵。
无论给予的内容是什么,不外乎使用语言、姿势、表情和行动为手段。给予的行为态度,会影响给予的内容和品质。古人尚且不食嗟来之食,不礼貌、不尊重的赏赐,对方即使接受,也不会感激。要注意平常的言行态度,因为它也是我们给予的一部分。
1.主动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
当一些同事或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袖手旁观,主动上前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然后,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在有些时候,你只是付出一句问候的话,也会令对方感动和信心倍增。
2.多赞美朋友
积极发现朋友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加以赞扬,就是一个崭新人际关系的开始。赞扬的要领是心里想到时就马上说出口,也就是要及时。你不必担心自己的赞扬会被朋友看成嘴甜、讨好朋友。
当然,你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赞扬朋友。这里需要你发自内心地赞扬,真诚地表白,让对方知道你此时的心情。当你学会真诚而坦率地赞扬朋友时,你就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在交往中要知道别人的需求
对朋友真诚地感兴趣,要留意朋友的需要,找出他需要什么,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样,在你方便的时候,可以帮对方一点小忙。只要他感受到了你的热心,在你遇到困难时,他就会帮助你排忧解难。
你不妨记住:“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如果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无法跟朋友愉快相处,无法跟朋友正常进行沟通,工作进展可能会变得缓慢。另外,你也无法和周围的人发展更深刻、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交际箴言
事实上,愿意为朋友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一定会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任。记住,当你向朋友付出的时候,不仅仅是帮助了朋友,同时也会提升你的价值。
准确找到交际的切入点
在交际中,一个好的切入口对交际的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是否愿意成为朋友或什么时候能成为朋友,刚开始接触的4分钟至关重要。那么,在开始接触时,怎样成功地找到交际的切入点呢?
1.抓住交际的最初4分钟
当你新到一个地方,与素不相识的人见面,必定会给对方留下某种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由来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姿态、仪表、服饰、语言、眼神等方面,进而在自己审美的基础上留下的零碎、肤浅,却非常重要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下,第一印象往往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关键作用,而人的第一印象就形成于初次见面的最初4分钟。
2.努力寻求亲近和认同
一个人是否招人喜爱,要看他能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看他怎样恰到好处地适应别人的情感需求。
(1)关心他最亲近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亲近的人,如果从关心他最亲近的人入手,往往能事半功倍。
(2)在他心中建立“同胞”意识。“同胞”意识也就是亲情意识。人们对自己人都格外亲切和照顾。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建立起了“同胞意识”,以致后来关、张二人对刘备忠贞不渝。在交际的开始阶段就与对方建立“同胞意识”,能使对方把你当自己人看待,你们的关系也能急剧升温。
(3)助他一臂之力。热心地帮助他人最能博得别人的好感。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样被帮助的人会对你感激不尽,以后你有事时也一定能得到他的鼎力相助。
(4)温暖的对待他人。朋友或同事之间吵架了,谁也不理谁,这段时间是交际的冰点。假如有一方能首先打破僵局,向另一方表示歉意,就会使对方在惊愕和愧疚中认同他,从而化敌为友。交际的冰点就成了成功交际的切入点。
3.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人们在交往中都有几种共性心理,如果能针对人们的心理采取适当的交际方针,对症下药,就能取得满意的交际效果。一般人们都有被赞扬心理、成功心理、炫耀心理、自信心理、年轻心理、共趣心理、尊敬心理、好胜心理等共性心理,而把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做为交际的切入点,是交际活动取得成功的捷径。
(1)赞扬法。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适当而真诚的赞美能激发人们积极的情绪,使人更愿意与欣赏自己的人交往。
(2)激励法。人人都希望自己努力完成的工作受到肯定,这种成就心理如果能得到激励,就能引发他的感激和报偿心理。因而在交往中,把握住这个人性特点,你能很快走进别人的心。
(3)求教法。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自豪的感觉,那么采取向他们求教的方法是个很不错的交际切入点。
(4)欣赏法。人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或认定的事情往往抱着打死也不更改的心态,他们不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指正。所以,如果你对他喜爱的事情表示赞赏,那么你就能很快与他打成一片。
(5)降岁法。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青春、有活力的一面。所以,在交际时采用降岁法能满足人们的年轻心理,从而打开交际的方便之门。
(6)投合法。人们都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找到与他人的共同爱好,就容易找到交际的切入点。
(7)问候法。尊敬他人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在交际中,主动问候他人就是最便捷、最简单地表达敬意的交际行为。
(8)退让法。适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明智地做出退让,很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好胜心理,从而也能让对方产生一种被尊重的心理。
交际箴言
当你在社交场合遇见陌生人,你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4分钟,很多人的生活因此而改变。
多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
在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里,女人往往会和与自己地位相仿的人打成一片,但是你往高处走,就要学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互动。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女孩,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她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
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是谁。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女孩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女孩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俩人竟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她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她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指引,却给了他自信。她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女孩成为她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她成为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她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女孩,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她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结交有益的人。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能转换一个人的命运。
年轻的男女都能直率地表达崇拜英雄的心意。可是年纪一大,就以为不可不将这种心意隐藏起来。但是隐匿崇拜英雄的心意是错误的。应当与你所崇拜的人亲近,这才是良策。这不但能使对方感到高兴,而且会鼓励你,增加你的勇气。
怀特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小乡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的新雇员。16岁时他便决心要独树一帜。27岁他当了管理所所长。后来,先是西部合同电信公司经理,接着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
当他的儿子上学就读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
你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太庸俗。但请别误会,把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不可耻。朋友与书籍一样,好的朋友不仅是良伴,也是我们的老师。
大多女性朋友之所以在交际中失意,就是因为不善于和前辈交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兰西的陆军元帅福煦曾说过:“青年人至少要认识一位精通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顾问。”
萨加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共事。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不少女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很值得自慰。因为在与这样的人交往时,能产生优越感。
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能促使女人变得更加成熟。
交际箴言
要与伟大的朋友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伟人们的卓尔不群,而在于你自己容易忐忑不安。
主动寻找“伯乐”
“我已经在公司待了三年,老板却还不晓得我的才华在哪里?在他眼里我好像只是一个花瓶,真令人沮丧!”
“我拼了老命在替公司赚钱,主管却天天看我不顺眼,不是抢走我的功劳,就是把我的功劳平分给大家,真令人泄气!”
……
为什么女性朋友会面临这么多不如意的状况呢?
为什么女性在主管的眼里就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为什么女性的工作机会和受赞扬的程度会差男性很多?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状况是存在的,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恰恰是女性天生的性格或外在教育所形成的观念,毕竟,不是每一个主管或老板都有性别歧视,但大多数的女人却总是习惯了被动,习惯了等待,习惯了默默无闻!
如果你一味地孤芳自赏,觉得自己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不懂得主动向老板或主管推销自己,积极表现出自己的才能,那么,你最终所获得的不但不会尽如你意,甚至还会对你的事业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
小雨是从事企业标志设计的,她从自己的设计中总能够获得足够的满足与自我肯定,所以,她在工作时一向努力,常常为了一个设计几天几夜地泡在工作台上。
不过,小雨是一个偏于内向的人,非常不善于表现自己,只会默默地做许多工作,甚至是一些对她来说引不起任何兴趣与激情的工作;在老板面前,她也不愿意主动显露自己的特长与才华,更不会努力去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公司的每次成功,老板总会认为,这是整个设计部努力的结果,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小雨作为总体设计人员所起到的作用。
在这样愤懑的情绪之下,小雨向老板提出了辞职。
在老板询问她原因的时候,她心中积压了好久的不平终于倾泻而出,她把自己的能力、才华和自己对公司所做出的贡献向老板和盘托出。
在讲述的过程中,小雨的情绪虽然有些激动,不过,由于她一向内向的性格使然,所以她的语言并不是特别激烈,且条理分明,恰到好处地让老板了解到了她的立场。
所以,老板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不但以高薪挽留住了小雨,还在两个月后正式晋升了小雨的职位,让小雨终于能够心甘情愿地留在公司了。
从小雨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味被动地等待他人的发现是多么愚蠢的想法!特别是对于你的主管乃至老板而言——他们的头脑中不知有多少事要考虑,有多少关系要处理,你勤恳的工作态度他们固然不会完全视而不见,但若指望他能够切实明白你的真正需要,肯定你的敬业精神,那可能就是天方夜谭了。最关键的是,你的事业之路也会因为这个你主动寻找的“伯乐”而走得更为平坦且顺利!
阿玲是公司的新进职员,自进入公司的那天开始,她就一直默默地干着份内的和份外的工作。
早上,别人还没到,阿玲就已经开始打扫起办公室,然后,在同事们面前的办公桌上,各放上一杯她沏好的茶或咖啡,而办公室里的那几个人竟然也渐渐理所当然地消受起了这样的服务,很多需要跑腿的活儿都扔给了阿玲。
晚上,当其他人飞快地奔向电梯回家的时候,阿玲却不言不语地开始收拾一天下来凌乱的办公室,然后再坐下来加一个班,完成当天的工作或为明天的任务做准备。
这样的工作安排是辛苦而忙碌的,但阿玲并没有因此跟人到处抱怨,或向主管告状,她知道,自己作为新人,有些闷亏是必须吃的。不过,这并不代表阿玲就甘愿就此沉默下去,她一直都在寻找能够适时表现自己的机会。
这一天,公司召开一个业务会议,老板在会上提到了一个关键数据,但现场所有人都一头雾水,没有人知道这个确切的数据。
就在这时,阿玲不慌不忙地发言了,不仅将数据阐述得准确清晰,更加进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看法,结果,阿玲赢得了所有人的佩服,更赢得了老板赞许的目光。
事实上,这是阿玲辛苦了一个晚上的成果,早在昨天开会的时候,她就听到老板提到了相关的问题,她因而知道这个数据对公司相当重要,而很多人又并不清楚,所以,她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且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阿玲就此成为了老板心目中踏实肯干的优秀员工。
没过多久,老板提拔阿玲做了这个公司里重中之重的设计部主任。阿玲后来居上升职成功,踏实肯干和适时表现自己为她打造了坚实的事业根基。
当你们在现实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跌宕起伏,在事业上冲刺拼杀时,其实早已不再需要恪守古老的惯性定势了,你应该尽情地发挥自己内心的潜能,学会并善于去当一个主动的人——主动表现、主动要求、更要主动寻找你事业上的伯乐!
交际箴言
一个人固然能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天地,可是没人赏识你,那还有什么用呢?我们一定要得到伯乐的赏识且要去主动寻找伯乐展现自己,让人们发现自己,这样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