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安逸的城和一条繁华的街
中了西街的毒,只因为,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如是表达他对“碧莲峰”的喜爱。彼时,阳朔属于偏远的岭南地方。据说,连南飞的雁飞至岭南都要北返的,可见岭南地处偏远。而作为岭南一部分的阳朔,定然是好的,否则,也得不到诗人如此青睐。
西街只是阳朔县城内一道长不过几百米的古老街道,早几年的名头远不及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它就那样一直默默地,像一条旧了的缎带,铺在阳朔城里,在将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里,成为再普通不过的路。
有时候,我在想,一条街的命运,有时候也竟如一个人,要经受过痛苦、忍受无奈与寂寞,也许,你会想着,大概就应该这样平凡一生了吧。却不想有一天,一个偶然的事件,命运就此改写。
这条西街,自它诞生起一千多年来,原著民们的“可为生意可为耕”让它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的风貌,而且有几家小店经营与支撑着一条街上居民的日用品及其它商品需求。
所以,西街人也呈现了双重的面孔:半是城里人,半是乡里人。
20世纪70年代,是阳朔,更是阳朔西街的命运的分水岭:阳朔正式对外开放,西方游人的脚步,第一次踏上了这个位于中国西南版图上最美的地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后,来到阳朔,才发现奇山秀水之中,隐藏着一条精致而迷人的小街。
于是,这条还保持着原汗原味的古朴老街出现在了西方的旅游指南上。
想来,工作之余想找一个地方放空、发待甚至放纵的感觉,可能,东西方人之间的思想大抵是相通的吧。终于20世纪80年代,陆陆续续赶来的西方人,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了隅全新的休憩港湾。从此,“西街”的繁华景象便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很多洋人也纷纷来到这里旅游,甚至,在这里恋爱、结婚、定居。更不可思议的是甚至每年来这里居住或闲游的外国人,已经相当于当地常住人口的三倍了。
阳朔西街无庸置疑地成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有大大小小的街道中,外国人最密集的一条街。因而,这条街也因此以本土之地而充满着异域风情而出名。
西街也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外语角”,这里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中国之最。为此,旅游界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国旅游业中的阳朔现象”,中国的“地球村”。
在中国,应该再没有哪个地方的中西方文化,如此水乳交融般和谐地存在着了。
西街上的饭店、餐馆、网吧、酒吧等等,几乎几首全部都是中西合璧的,在阳朔西街的每一个角落,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对照,从老板到服务员到街边的小摊大妈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里已经没有地域的差异了,闲散、悠闲的生活,让很多到这里旅游的游客久久不想离去。
于所有的外来人而言,游览阳朔西街完全成了一种生活体验——在浓浓的乡村氛围中,流淌着的却是纯正的小资情调;在随处可见的朴素的民风里,包容着的,却是令人惊讶的国际元素。
糍粑与米粉、正宗的意大利咖啡、西餐、茶馆、古老的中国画、最前卫的休闲风尚、国语、英文、法语、意大利语乃至西班牙语……
种种看似不可能的元素,揉合在这条岭南小街里,催生出一个外人看不透的、走近了便不想离开的氛围。
西街的人们——不管是外国人或者本地人,应当说是一群不折不扣“生活者”;这里的一切都为任何路过的人构筑了最休闲的氛围。
因此,来到西街,只要带上在百忙中想读而没有时间细读的书、想听而又没有环境情绪听的CD(不带也无所谓,反正西街上绝对有您喜爱的东西)、想穿而没有恰当场合穿的衣服、想爱而没有机会爱的情绪,邀上最亲近的朋友,关掉手机与电脑,要一杯咖啡或茗茶,便能在美景与音乐中,给自己一段无与伦比的美丽并与惬意的时光。
阳朔西街。
一条一条街,一条不长的街,一条风情万种的街,更重要的,她是我必须抵达的地方。
散落在阳光里的西街
寻找心理的乐园
一直以来,我都是把最喜欢的东西,最珍贵的部分,放在最后。
此次的阳朔行,也是一样。
千里迢迢,本是奔着西街而来,也住在西街附近,却只花了一个白天去逛西街,其它的白天,我都背着相机往外面跑了。
抵达阳朔时,已是凌晨一点。
我独自一人站在离西街不远的叠翠路上,拎着行李,心里有隐隐的惆怅。给打电话过去之前订好的老班长旅舍打电话过去,告诉前台女孩我所在的位置,以及标致性建筑后,她叮嘱我,站在那里不要动。
没多久,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丢丢地跑了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抱歉,让您久等了。”
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自己就在旅馆附近兜转,再找找也是能找到的。
她接过我的行李,我说自己来,她执意要帮我拉箱子,于是也就由她了。
到达住的地方,放下行李,已是凌晨两点。
办理完入住手续,走出旅舍,来到叠翠路上的姐妹啤酒鱼大排档,一个人,略显孤独,疲惫的双腿并不影响我的味蕾,点了当地的啤酒鱼(鲤鱼),四十块一份。
传说中的阳朔啤酒鱼最大特色源于做鱼时的两大绝招:一要在阳朔,用漓江水煮;二要选用新鲜的漓江活鱼,一般用鲤鱼、毛骨鱼、剑骨鱼、竹鱼、桂鱼等,这几种鱼肉质鲜嫩、味醇甜,经啤酒焖煮,色、香、味全,那可不是一般鱼能媲美的。
啤酒鱼属于民间大众菜,吃的是一个氛围,所以,吃啤酒鱼,一定要去各处的大排挡。当然,在宾馆、酒店吃也是可以的,可能口味并不差没什么不一样,但气氛还是有差别的。有人曾经试图把啤酒鱼烹调技术发扬光大,推出外地,但人们品尝之后,感觉无论如何做都比不上在阳朔吃的味道。大概就是“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了。
吃啤酒鱼,自然不能没有啤酒。
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凌晨三点,喝着啤酒,吃一份啤酒鱼,很奇特的经历。
吃好喝好,我就回酒店补觉去了。
我住的这家旅舍,不但有男女混住的宿舍,单人间等等,还有楼顶还有帐篷宿舍可以住,且她就在西街旁一条巷子里,闹中取静。
只所以选择这样的宿舍,是因为看安妮宝贝的《莲花》时,文章开头有一处描写,同屋的陌生男子起身……
因为住处紧邻西街,加上西街是需要晚上去各种店里逛逛才能体味其中真意的,所以,除了抵达后的第一个白天而外,其它的白日里,我都往其它的景区跑。只有晚上回来,再踱到西街,吃饭、泡吧。
漓江是必去的。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流经阳朔,在梧州汇入江,全长437公里。沿河两岸山美、水美,像一条美丽的青稠带,蜿蜒曲折,哺育着桂林一方水土。
常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想必,漓江也拥有不少的功劳。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享誉,而这里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更是成就了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尤以漓江两岸从桂林至阳朔83公里迷人的喀斯特地貌更是这个地区的典型代表,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岸边多滩,岸边多滩,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烟雨雾缭绕……
泛舟漓江时,听摇船的师傅说,因为天气的不同,漓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如果赶上阴雨天,漓江两岸漫山云雾,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因此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而我去的时候,是晴天,欣赏到的全然是另外一幅美景:两岸群峰美丽的倒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说得真是一点不差。
漓江本身就是一幅山水画,青山是它的骨架,秀水是它的血液。
漓江而外,我还去了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遇龙河的风光,无法让人忘记。在遇龙河载我漂流的当地筏工告诉我,游过遇龙河就不想游漓江了。我想这一番有偏颇的言论中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遇水则有桥,这句话在我日后去过的许多地方里都得到了映证,而彼时,我特别留意地记住了遇龙河上顺筏飘流时遇到的三座桥:富里桥、金龙桥以及遇龙桥。
遇龙河上遇龙桥,在行船中悠然、绝妙。泛舟河中、随波逐流的心境,大抵就是这样吧。
遇龙河两岸,伴随着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山峰形态各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服,每一道河湾都被夏风浸染,绿竹掩映,水草摇风。只可惜,由于我游走时,雾重,没有见识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遇龙河周边的风光依然令我我觉得如痴如迷,我躺在河中慢慢漂流着的竹筏上,在久违的悠然的自然风光中,静静的去感受旅行的快乐。
据说,在阳朔骑行是必不可少的。遇龙河之后的一天,我花二十块钱租了一辆山地跑车,骑行游览了十里画廊。
果然,不管是在省道上,还是在乡间小路上,处处可见踩着单车的游客。
踩着单车,我经过了图腾古道、蝴蝶泉、大榕树、聚龙潭,在阳朔的山水之间,道路两边是绿绿的稻田,那种感觉,是很轻松很自然。骑累了,就停下来看看阳朔的山和水,田边吃草的水牛、黄牛,听听阳朔的风,轻轻的吹……
图腾古道,是十里画廊的第一个四A景区,建设在一个挨着山的地方,有一些草棚草屋,有两个展览古物的展览馆,与宁波河姆渡博物馆相差实在太远了甚远。图腾古道的野人已经不野了,这群中越边境迁来的一百多个野人,代表着图腾时代的文化,其实,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是一群演员了。
离开图腾古道,我没有太大的惊喜。我继续骑行到蝴蝶泉。
第一次见蝴蝶泉,是N久以前朋友来阳朔旅游时拍过的一张照片。那种照片一直摆在放在电脑桌上,所以,我见到蝴蝶泉的外景,并不觉得陌生。
出了蝴蝶谷,我怕自己精力跟不上,便没有进入大榕树景区了,而是选择直奔聚龙潭。
聚龙潭,是个好地方,挺荫凉的。小心你的单反哦,这里的岩洞,有时候,还会下中雨般的滴水的。一开始进岩洞就要乘船进入,聚龙潭是一两百米的水路,数百米的陆路,上下台阶等等,中间与许多行程的钟乳岩的景观,甚是好看。地理知识,我知道的不多,反正,挺好看的,算是大开眼界了吧。
走出聚龙潭,我看见阳朔的夕阳,又圆又红,像一个美丽的乐园。
散落在阳光里的西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北京的早晨,我会用“忙碌”。六七点钟人们已为一天的工作开始奔波,走到街上已经人潮涌动、车子飞奔。悠闲地坐下来吃几个包子或者喝一杯咖啡简直就是奢侈,你总会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看到路上拥堵的车辆更会感到头痛,在地铁上被挤来挤去更是要命。
而阳朔的清晨则显得格外宁静,在阳朔会让你会忘却时间,因为,在那里你看不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人人生活得都很悠闲。来到这里一下子感觉放松了许多。
第一回逛西街,由头逛到尾,走在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上,看着街道两旁两层高的砖木结构的楼阁,不知怎么的,虽然很热闹,却仍然觉得它是充满了青春文艺范儿。
不同的人们,怀揣着不同的心情,聚集在这个传说有艳遇的地方,做着各自的梦,与身边的熟悉的朋友,与身边陌生的朋友,一起跳舞,一起歌唱,追赶着懒散的时光。
以前,我绝对无法想像这样的景象:一个小县城里,有一条小街道,空间局促,却有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茬又一茬,不亦乐乎。
放眼望去,除了人,便是两旁的各种店铺,与其说这里卖的是文化衬衣、帽子、衣服、特产,不如说卖的是一份散闲的心情。
而那些在网上被炒翻了天的各式饭店、咖啡屋和酒吧,与其说供人们得到身体的休息与放松,不如说是心灵的休憩所。
西街最多的要数酒吧了,而酒吧只有在晚上去才能体会得到其中氛围。
所以,白日里,我大多在逛各种商品小店。饿了去吃饭,累了拣家咖啡馆或选一家茶馆。
街边到处都是卖银饰的小商贩,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很是那样吸引人。本以为这里的东西会很宰人,但去了才发现价格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昂贵,反而觉得比北京的价格还要合理很多。
当然,在这里,没有两下子砍价功夫,还是不行的。
所以,人们对于阳朔西街那些琳琅满目的小物件儿的看法也是不那么一样: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则说这里的小店太吸引人;而如果买到了不经砍价的物品,则会说这里“被严重的商业化”云云。
所以,如果你是个砍价高手,老板就会用最低的价格把东西卖给你。
因为西街是地球村,所以漫步其中,若你有心,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外语教练中心。
如果你足够开朗大方、不怕和陌生人说话,便大可在任何一家餐饮就餐时,或在酒吧喝酒时,再或者点上一杯咖啡消磨西街的下午时光时,就可以去和邻座的外国人聊上几句。
只需会说:“hi”或者“hello”,便能与他们聊上,而不会像其他地方得到一个白眼或者爱理不理。
西街的老外很多,他们大多喜欢泡吧,他们会在酒吧暗淡的灯光下几个人聚在一起开心畅谈或和酒吧主人聊聊旅途心得,在这里和老外交流是学习英语的最直接方式。无论你来自哪里,在西街,你会感觉到家的温暖。
在这里,不分国界,大家都是一家人。
不长的一条街,如果走马灯地逛,一个小时用不上便逛完了;而作为一个细节控,我觉得,我会在这一家家各各不同的店里流连个三天三夜。
是啊,那么多店,格局、装修、出卖的东西都有所不同。
逛到累了,我便随便踱进了阳朔西街三十二号:地球村咖啡馆。
随便点上一杯香草拿铁,选个临窗的位置坐下,再一打开相机一张张地欣赏照片。
晤,这张构景不好,左重右轻了;啊,这张好好看,拿回去能参加单位的摄影大赛了,一准能拿奖;哇,这张里面居然无意中拍到了一只慵懒的猫咪……
再或者,细细品着苦而回甘的咖啡,听着店里如水流淌的轻音乐,望着熙攘的路人,想到我居然真的就在了阳朔西街的某家咖啡馆里,喝着咖啡,享受着世间最浮华表相下的静谧与美好。
就这样,热的咖啡凉了,时光变慢了,也就不想离开了……
我想,来的这里的人们,大抵都会如我一般,对这里有丝丝缕缕的留恋。
这里,也许是你的初恋;这里,也许是恋人浪漫的小窝;这里,也许会使多年不见的好友找到相见如故的感觉;这里,也许会是失恋者忘却烦恼的港湾;这里,更会是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步履匆匆的人们,百般想投奔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抵达的地方。
而明园咖啡店是不能不去的,这里据说是阳朔最好的咖啡店,许多游客将它当做必到的一站。就像在北京的猫眼一样,不大的小门脸里,点上一杯饮料或一个皮萨,然后便静静地翻看店里常客写的各种字。
而明园咖啡店更夸张,店里供客人抒发心情的笔记,已经写到一百多本,如果多年后看到自己在某年某月的留言,会不会也有些感慨。虽然时间在变,可我们从未曾停止,去寻找一个关于幸福的答案。
点了一杯咖啡,便静静地翻看客人们的留言。
有情侣写的,我似乎能从那并不好看的笔迹里看到发自内心的浓浓的爱;有苦涩的暗恋者独自来到这里排遣忧伤写下的,心里便有点隐隐的忧伤;还有好朋友一起写下的,并且相约以后一定要一起再来……
于是,我提笔,写下了一串字:西街,如果有一日我够从容你还温婉,我便再来找你,跟你一起细数流年。
这就是西街,一个让你忘却烦恼,收获快乐的地方。和北京的南锣鼓巷多少有一些似曾相识。但在这里,看诗情画意的阳朔,东边的漓江,南边的碧莲峰,走过横贯东西的西街,徘徊万年的山和百年的街,你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西街每天都会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在这个地球村里不期而遇。
当然,在西街美食诱惑是无法抵挡的。
桂林米粉是最实惠的早餐,米粉加上卤肉浇头也不过两三元钱,可丰盛程度却堪比自助餐。酸豆角萝卜、干酱黄瓜再加各色调料任君选用,还有紫菜汤随时让你添。
午饭吃什么,是到需预定的“原始人烤鸡”,还是去名字很无厘头的“没有饭店”?是再尝一遍份量极其豪迈的啤酒鱼呢,还是十分滋补的莲子桂花羹呢,再或者是阳朔凉粉?
总之,样样对我胃口。
我也本着不错过一样美食的态度,当夜色将降未降的时候,窜回西街,挨个尝个遍。
夕阳西下,西街迎来最热闹的夜晚,路上挤满了各色摊贩,找个糖水铺,喝杯绿豆沙再来碗清补凉,清甜滋润。“莫老馄饨”可遇不可求,龙须面细如春雨,馄饨皮薄到透明,外形华丽味道鲜美,远胜知名饭店。西街的夜市,居然是这样“卧虎藏龙”的所在。
今夜,热闹是西街夜的
西街的夜
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写到独自在夜晚散步,听到树上蝉鸣时,他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从此喜欢这句话,喜欢这句话的超然、闲散和寂静。
它让我这么多年来,身处热闹之中,却依然能自己取得内心的平静,然后抽身而退。
就像对西街夜的迷恋。
第一回逛西街,由头到尾,我觉得它是一条青春文艺范儿十足的地方。不同的人们,怀揣着不同的心情,聚集在这个传说有艳遇的地方,做着各自的梦,与身边的熟悉朋友,与身边陌生的朋友,与星星,与月亮,一起跳舞,一起歌唱,追赶着未知的下半夜,还有明天。
今晚,我一个人来到了西街,为买醉,为艳遇,为暧昧,为逛街。在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并未让独行穿过西街的人觉得孤独、寂寞、拥挤,我认真的看着每一家店铺的外面,注视着西街的样子。无疑,夜幕下的西街,是阳朔的最亮点。
沿着青石板路走在大街上,两边无数的咖啡馆和小酒吧在暧昧的夜色中散发出诱人的风姿,暗淡的五光十色中,伴随着爵士乐的旋律和三三两两的酒客,喧闹却和谐的气氛与繁星点点的夜色融为一体,显得更加和谐。
异域风情,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在这里,随意走进了一间酒吧,或在街沿上摆着的两条长凳和一张长桌子,随意坐下,没人招呼你,你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走进门去,两边的墙上是一个攀岩场地,地下铺着厚厚的海绵。原来这个酒吧是一个攀岩爱好者的集聚地。
酒吧的主人爱好攀岩。好多游客结伴在那里攀岩,玩得很开心。而我,因为是一个人,反而在这种可以放开来玩乐的时候,拘谨了。
我心里生出一丝感伤,并没有在这家店多停留,而是又回到了街上。
夜色中,街沿上,可以不说话,静静的喝酒,也可以随意的和其他酒客聊天,以酒会友,也可以以攀岩为题,赌酒作乐。
难怪每个地方的酒吧街都会被人们说成是充满艳遇的地方。
西街就是一条中国与外国、旧代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相交汇的中轴线,正是因为这么多各异的元素在这里碰撞并且交融,使西街弥散着一种奇异的魅力。建筑是旧式的,在旧式建筑外面却挂着西洋味的酒吧招牌,霓虹灯在夜晚一起闪亮,霓虹灯下行走着红蓝绿女,并肩接踵,熙熙攘攘。坐在酒吧中的多是洋人,或者打扮入时,举止大胆的年轻中国人,大抵是一些80、90后了。
夜晚的西街繁华并迷乱着,使洋人忘记这是在中国,仿佛置身一个他们自己自以为的故乡,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西洋——柴火烤的比萨、怀旧的英文经典歌或者火爆摇滚乐、德国啤酒、水牌上用粉笔写出的菜谱全都是英文的。他们坐在酒吧中肆无忌惮地谈笑风生,在街边开怀畅饮,随后歪歪斜斜地走在西街。他们就是风景,西街的风景,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和异国风情。更多的游客,只是在西街路过,睁着好奇的双眼,亲眼看一看洋人街的洋人。看到了阳朔西街,夜的西街,开尽繁华,开尽喧闹。人群接踵而来,不为什么,只是看风景,以及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西街只属于夜晚,在夜晚盛开,如同昙花的情结,迷醉在夜晚,在变幻的霓虹灯下,在喧闹的街头,盛开,在午夜,而在黎明到来之前,定会凋零。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太排斥灯红酒绿的场景,我甚至会走进去点一杯鸡尾酒,或者干脆要一瓶啤酒喝起来,却从来不喝醉,只到微醺。
酒,就像感情吧,掌握度,实在是太重要。
走进菲林,男孩女孩,V8,爵色,地球村,顶尚,壁虎等酒吧,最终在喜鹊稍作休息,听人两个美女唱了几首歌,喝了两瓶酒,然后,又出来街上,再转到骑士酒吧停留了下来,一进酒吧,那振颤的音响效果有种把衣服给蓬松起来的感觉,看美女帅哥唱歌、喝酒、跳舞,女孩子穿着花裙子,穿着拖鞋,穿着牛仔短裤,穿着白色休闲衬衣,一个比一个跳得卖力、投入、使劲。在舞台上、舞池里,尽情的扭腰、甩头、晃手,没完没了的摇摆着自己的身体;舞池外围,有三五成群围着拼酒,大声的叫喊着。
由此可见,西街,在大概的意义上描述,就是一条酒吧街吧,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无数个酒杯里的泡沫,随屁股扭动速度而加沸腾,膨胀,升温……醉人的酒吧,醉人的西街。
当然,也有单身一个的男孩或女孩坐在某个角落,独自拿着一瓶就在喝,那直勾勾的眼神像是等待艳遇的到来。
当自己置身于西街时,会不自然地想起艳遇的传说。
十二点,告别了酒吧,在回旅店的路上,醉意朦胧,路过一间咖啡馆时,看见两位老外一言不发的坐在门边上喝酒,还唱着大概是外国民谣一类的歌,甚是好听。我的脚步放慢,慢到有足够的时间听他们唱。直到那歌声细成一条丝线,再断裂。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回头时,才发现在我写这篇游记时,我的阳朔行已经遥远到快要记不清细节了。
不过这样也好,离得太近,感情正是太过浓冽处,那时候写出的文字,恐怕失之矫情。
惟有这时候,将忘未忘,写下的字,记录下的记忆,才是最近人心的。
最近流行这么一句话——“要么不读书,要么不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在路上。”我很庆幸自己,不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身体走在旅行的路上,逃避现实也好,寻找旧梦也好,总之,旅行中匆匆邂逅的美,总是让人沉醉其中,后来又留恋不已的。
因此,我的心情一直在阳朔的山水之间徘徊,留恋,就像那温暖的阳朔西街。
寻找心里的乐园
一直以来,我都是把最喜欢的东西,最珍贵的部分,放在最后。
此次的阳朔行,也是一样。
千里迢迢,本是奔着西街而来,也住在西街附近,却只花了一个白天去逛西街,其它的白天,我都背着相机往外面跑了。
抵达阳朔时,已是凌晨一点。
我独自一人站在离西街不远的叠翠路上,拎着行李,心里有隐隐的惆怅。给之前订好的老班长旅舍打电话过去,告诉前台女孩我所在的位置,以及标致性建筑后,她叮嘱我,站在那里不要动。
没多久,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丢丢地跑了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抱歉,让您久等了。”
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自己就在旅馆附近兜转,再找找也是能找到的。
她接过我的行李,我说自己来,她执意要帮我拉箱子,于是也就由她了。
到达住的地方,放下行李,已是凌晨两点。
办理完入住手续,走出旅舍,来到叠翠路上的姐妹啤酒鱼大排档,一个人,略显孤独,疲惫的双腿并不影响我的味蕾,点了当地的啤酒鱼(鲤鱼),四十块一份。
传说中的阳朔啤酒鱼最大特色源于做鱼时的两大绝招:一要在阳朔,用漓江水煮;二要选用新鲜的漓江活鱼,一般用鲤鱼、毛骨鱼、剑骨鱼、竹鱼、桂鱼等,这几种鱼肉质鲜嫩、味醇甜,经啤酒焖煮,色、香、味全,那可不是一般鱼能媲美的。
啤酒鱼属于民间大众菜,吃的是一个氛围,所以,吃啤酒鱼,一定要去各处的大排挡。当然,在宾馆、酒店吃也是可以的,可能口味并没什么不一样,但气氛还是有差别的。有人曾经试图把啤酒鱼烹调技术发扬光大,推出外地,但人们品尝之后,感觉无论如何做都比不上在阳朔吃的味道。大概就是“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了。
吃啤酒鱼,自然不能没有啤酒。
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凌晨三点,喝着啤酒,吃一份啤酒鱼,很奇特的经历。
吃好喝好,我就回酒店补觉去了。
我住的这家旅舍,不但有男女混住的宿舍,单人间等等,楼顶还有帐篷宿舍可以住,且她就在西街旁一条巷子里,闹中取静。
只所以选择这样的宿舍,是因为看安妮宝贝的《莲花》时,文章开头有一处描写,同屋的陌生男子起身……
因为住处紧邻西街,加上西街是需要晚上去各种店里逛逛才能体味其中真意的,所以,除了抵达后的第一个白天而外,其它的白日里,我都往其它的景区跑。只有晚上回来,再踱到西街,吃饭、泡吧。
漓江是必去的。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流经阳朔,在梧州汇入江,全长437公里。沿河两岸山美、水美,像一条美丽的青稠带,蜿蜒曲折,哺育着桂林一方水土。
常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想必,漓江也拥有不少的功劳。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享誉,而这里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更是成就了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尤以漓江两岸从桂林至阳朔83公里迷人的喀斯特地貌更是这个地区的典型代表,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烟雨缭绕……
泛舟漓江时,听摇船的师傅说,因为天气的不同,漓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如果赶上阴雨天,漓江两岸漫山云雾,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因此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而我去的时候,是晴天,欣赏到的全然是另外一幅美景:两岸群峰美丽的倒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说得真是一点不差。
漓江本身就是一幅山水画,青山是它的骨架,秀水是它的血液。
漓江而外,我还去了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遇龙河的风光,无法让人忘记。在遇龙河载我漂流的当地筏工告诉我,游过遇龙河就不想游漓江了。我想这一番有偏颇的言论中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遇水则有桥,这句话在我日后去过的许多地方里都得到了映证,而彼时,我特别留意地记住了遇龙河上顺筏飘流时遇到的三座桥:富里桥、金龙桥以及遇龙桥。
遇龙河上遇龙桥,在行船中悠然、绝妙。泛舟河中、随波逐流的心境,大抵就是这样吧。
遇龙河两岸,伴随着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山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服,每一道河湾都被夏风浸染,绿竹掩映,水草摇风。只可惜,由于我游走时雾重,没有见识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遇龙河周边的风光依然令我如痴如迷,我躺在河中慢慢漂流着的竹筏上,在久违的悠然的自然风光中,静静的去感受旅行的快乐。
据说,在阳朔骑行是必不可少的。遇龙河之后的一天,我花二十块钱租了一辆山地跑车,骑行游览了十里画廊。
果然,不管是在省道上,还是在乡间小路上,处处可见踩着单车的游客。
踩着单车,我经过了图腾古道、蝴蝶泉、大榕树、聚龙潭,在阳朔的山水之间,道路两边是绿绿的稻田,那种感觉,是很轻松很自然。骑累了,就停下来看看阳朔的山和水,田边吃草的水牛、黄牛,听听阳朔的风,轻轻的吹……
图腾古道,是十里画廊的第一个四A景区,建设在一个挨着山的地方,有一些草棚草屋,有两个展览古物的展览馆,与宁波河姆渡博物馆相差甚远。图腾古道的野人已经不野了,这群越边境迁来的一百多个野人,代表着图腾时代的文化,其实,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是一群演员了。
离开图腾古道,我没有太大的惊喜。我继续骑行到蝴蝶泉。
第一次见蝴蝶泉,是N久以前朋友来阳朔旅游时拍过的一张照片。那种照片一直摆放在电脑桌上,所以,我见到蝴蝶泉的外景,并不觉得陌生。
出了蝴蝶谷,我怕自己精力跟不上,便没有进入大榕树景区了,而是选择直奔聚龙潭。
聚龙潭,是个好地方,挺荫凉的。小心你的单反哦,这里的岩洞,有时候,还会下中雨般的滴水的。一开始进岩洞就要乘船进入,聚龙潭是一两百米的水路,数百米的陆路,上下台阶等等,中间许多行程的钟乳岩的景观,甚是好看。地理知识,我知道的不多,反正,挺好看的,算是大开眼界了吧。
走出聚龙潭,我看见阳朔的夕阳,又圆又红,像一个美丽的乐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