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或长或短的恋爱,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心,幸福,甜蜜,欣喜,愉悦……这样的好心情才维持了没有多久,你就开始烦闷了。
你发现那个你精挑细选的男人,怎么突然就像换了一个人,自己都不认识了呢?不再有甜言蜜语,不再是嘘寒问暖,没有了大小礼物,甚至对你呼来喝去。你慢慢开始心寒,你觉得他结婚前对你的百般宠爱和立下的山盟海誓都是骗人的。
你觉得他根本就不是爱你,而仅仅是为了得到你,圈住你。
慢慢地,你想到了离婚……
对于漫长的婚姻,刚开始的阶段是一个大坎,心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上面的一连串想法,甚至会结束你们刚刚开始的婚姻。
那么为什么女人容易在结婚后产生上面一系列的心理动作呢?我们可以用下面一首打油诗来概括:
琴棋书画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事事都变更,
柴米油盐酱醋茶。
嘉利和张伟都是我的大学同学,轰轰烈烈地谈了五年的恋爱,终于修成正果,国庆节的时候邀我去参加他们的婚宴。
婚礼很热闹,男方女方的亲戚朋友都来了不少,嘉利和张伟忙得不可开交,寒暄,问候,敬酒,一刻不得闲。
我们那桌坐的都是大学一个班的同学,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从我坐的桌上远远看过去,新郎和新娘琴瑟在御,真是郎才女貌,可是等两人转到我们这一桌敬酒,我才隐约发现新娘嘉利的脸色不对。怎么说呢,含着隐约的愠怒,又透着零星的委屈。
张伟站在前面,一一跟大家敬酒,忽然发现身边少了一人,回过头才发现嘉利远远站在身后,于是冲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嘉利往前走了几步就停下来,没有再往前走的意思,张伟的脸色不好了,借着酒劲,声音抬高了不少:“让你过来听到没有?你站在屁股后面跟个木头人似的,能不能有点眼力劲儿啊!”
嘉利愣了一下,脸立马红了,扭头跑了出去。大家劝说新郎去追,张伟却意外的没有表示。等我在洗手间碰到嘉利对着镜子补妆的时候,她脸上的泪痕还依稀可见。
两个人找了个僻静地方,她开始跟我诉苦。
嘉利坦言刚才就是故意使小性子,想让张伟哄她过去,好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幸福。她说从筹备婚礼到现在,自己没少受委屈,自从领了那张结婚证,张伟就像变了个人,对自己没有从前的和声细语、笑脸相迎了,开始指使自己干这个干那个,就连结婚这么重要的场合还对自己发脾气,从婚礼开始就嫌弃她不会说话,指责她不会办事,她开始觉得自己嫁错人了。
然后嘉利就开始眼泪鼻涕的跟我回忆当初张伟对她有多好,她说没想到原来张伟的真实面目是这样的。这才刚结婚,以后的生活她更不敢想,她感觉自己就像跳入了一个火坑……
像嘉利和张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从领到结婚证的那一刻起,两个人就要开始相携几十年的婚姻之路,这也就意味着身边的这个人会是自己最亲密无间的人。在这个时候,所有的面具都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最本真的面目,最真实的性格,只有这个时候,你们才开始真正坦诚相对。
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婚前他百般谦让你,是把你看得比自己更高,多了一分距离;婚后他归于平淡,事事苛责你,是把你归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多了一分亲密。婚姻就是把爱情从天上拉回到地上的过程,因为不这样脚踏实地,又如何一起携手看细水长流?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一个李阿姨。
李阿姨年轻的时候和我妈在一个供销社上班,人长得漂亮,追求者也多。
在众多的追求者里,有一个木匠追李阿姨最殷勤,他人长得壮实,在家排行老三,人们都称他“胖三”。他对李阿姨可谓是用心良苦,每天准时接送她上下班,经常裁花布给她做新衣服,休息了带李阿姨逛公园,更是时不时的给李阿姨塞零花钱。
李阿姨被感动了,其他的追求者不管是帅气也好,家庭背景好也罢,从此统统都入不了李阿姨的眼了。后来经媒人提亲,李阿姨嫁入了木匠家。
但是慢慢地,她发现木匠并不像原来那样温柔体贴,他还有酒瘾,下班了就想喝点,两天不喝酒就要发脾气,后来有了孩子,他酒瘾越来越大,经常喝醉后将李阿姨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替李阿姨惋惜,认为好好一朵花就这么凋谢了。
一个风雪夜,在小酒馆喝醉了的木匠在回家的路上摔下了山坡,右腿骨折,不但不能做木工活,性格也变得更加暴虐,对李阿姨非打即骂。包括她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劝李阿姨离婚,但是李阿姨却从不言弃,任劳任怨地操持着整个家庭,依靠微薄的工资将两个孩子拉扯大。
三十多年转瞬即逝,李阿姨的大儿子事业有成,接父母来北京享清福,妈妈再次见到李阿姨和木匠,惊讶得嘴都合不上。
“胖三,你的腿好了啊?天哪,你瘦了啊,我都认不出你来了,都该叫你‘瘦三’了!”
“还有你,李姐,你胖了啊,这么富态了?”
李阿姨只是笑,她老公开始絮叨起来。
原来两个孩子都出去上学后,李阿姨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给木匠治病上,从镇里辗转到县里,又从县里到市里。后来木匠的腿慢慢有了起色,李阿姨每天都坚持扶着他围着镇子走一圈,镇子里的每家每户看到李阿姨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
木匠幡然醒悟,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自己不离不弃的那个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阳光,而自己却没有带给她任何幸福。
打那天起,木匠又恢复了婚前的那个木匠,戒了酒,腿也看好了,他又开起了自己的家具店,生活逐渐好转起来。每天早晨,镇子里的人还是会看到李阿姨和木匠沿着街遛达,只是李阿姨不再是扶着木匠,而是幸福地挽着他的胳膊。
慢慢地,生意红火的木匠体重减了下来,专心持家的李阿姨逐渐胖了上去。
结婚后你熟悉的那个人多少都会表现出你所不知的一面。面对变化巨大的木匠,李阿姨选择了自己去适应,去改变,生活最终步入了美好。
纵观身边众多的情侣,结婚前越是对你百依百顺的,婚后越容易带给你被冷落的不适应。每天送你玫瑰巧克力是演话剧,无休止的锅碗瓢盆才是生活。
婚姻是最真实的舞台,褪去热恋期彼此的伪装,本真的面目或许没那么理想,却极自然。就像女人的妆容,浓妆淡抹固然美丽,却也无法日日敷着厚厚的脂粉过活,那样的日子即便再美丽,也终究透不过气。
都说婚前婚后两重天,婚前是宝,婚后是草。落差固然存在,却也要看你拿什么态度去面对。是拿婚前的浪漫作为衡量婚后生活的硬性指标,还是在婚后平淡的生活中积极营造浪漫?
幸福,其实一直都由你掌控。
面对落差,愚者怨,智者变
既然婚前婚后的落差这么大,很多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如何在巨大的落差中寻求平衡?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请您耐住性子,我们有必要先来一起探讨一下另一个问题:产生深厚感情的基础是什么?
有人说是血缘,不对,有太多孤儿对把自己遗弃的父母恨之入骨,即使相见,也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有人说是性格相合,也不对,两个性格再相投的人,这辈子不相见,就永远不会产生深情厚谊;还有人说是利益关系,那就更不对,有利益关系的两个人虽然可以经常接触,却很容易局限在算计和精打细算的冷漠里。
其实,真正能产生深厚感情的基础是相处。
相处之道,时间越长感情越深。将两个人丢在一起,哪怕起初他们的性格相冲,观点相左,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契合。没有人是完全封闭的,长时间的接触会逐渐打破心理防备的坚实壁垒,慢慢从一个细小的裂缝到完全攻破戒备。你会慢慢地发现那个不爱说话的人原来是热心肠,那个刀子嘴原来是豆腐心……
相处的过程也就是了解和改变的过程。
再回到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如何在婚前婚后的巨大落差中寻求平衡?我给出的答案便是学着相处。
简单来说,不要在婚后稍不满意就想着离开,而是要站住脚,给彼此时间相处。
这里对“离开”的界定不单是指你的双脚迈出家里那道门,任何划清你我界限,打压对方,将其孤立的言语和行动也是离开。
譬如,“我当初怎么就没发现你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你真是太差劲了,我当初怎么会嫁给你的?”
“这样的日子,我真是和你过不下去了!”
……
这些言语本身就具备冷暴力,你在极力打压一个人的同时,背后隐藏的是你随时可能抽身而去的意愿,含有“要离开”的暗示。
所以女人不要总是抱怨,你不注意说出来的话很有可能就伤了夫妻间的感情,一条波纹的出现就坏了一池碧水的平静,要再恢复,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有一个嫂子,和堂哥结婚了六年,前两年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吵闹中度过的,家里的锅碗瓢盆不知道换了几遍。
我们两家离得近,每次和堂哥吵完架,嫂子都要哭着跑来我家,跟我们诉苦。问起吵架的原因,有时候都让我和妈妈哭笑不得。
嫂子是家里的独生女,堂哥和她谈恋爱那会儿,也是把她宠得含在嘴里怕化了。结婚后,堂哥天天忙工作,下班了也经常和朋友出去喝酒打牌,嫂子不上班窝在家里,也没有人陪她,所以觉得堂哥对她没有结婚前那么好了,她就闹情绪。
情绪是女人向男人抱怨的根本导火索,凡是情绪问题,都要找到发泄口。但是向一个人发泄情绪需要理由,人们常常做的,便是把不相干的小事说成大事,引起对方的高度重视,然后再迂回到自己的情绪上。
嫂子也不例外。
她经常在堂哥前脚刚进家门的时候就抛过去一个问题,问题的种类五花八门,如“亲爱的,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公,你知道邻居小张的媳妇儿今天挎的那个包包多少钱吗”、“宝儿,你猜猜你有多久没带我出去旅游了”。
刚开始的和声细语没多久就会发展成狂风骤雨:
“你心里是一点儿都没有我了,竟然连我们第一次拉手的日子都给忘了!”
“我告诉你吧,你就是不爱我了,结婚前给我买一千块的包包眼都不眨一下,现在买个两百块的你都嫌我败家!”
“这日子你是不是不打算过下去了?天天和朋友出去玩都不回家,更不要提带我去三亚旅游了!”
再过一会儿,俩人就根本不用动用语言了,直接就是身边有什么就扔什么。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将近两年,直到有一天嫂子失魂落魄地来我家,让我妈去劝劝堂哥。
嫂子哭哭啼啼了好久,好不容易才劝住,跟我们讲起来事情的原委。
本来这次他俩还是像平常一样,为了嫂子的一点小情绪吵架。嫂子想买一件真丝的连衣裙,价格比较贵,堂哥就说她裙子挺多的,劝她别买了。嫂子觉得堂哥不在乎她了,回想结婚前,她想买什么,堂哥就痛痛快快的付钱,再看看现在……
于是嫂子爆发了。
“你是不是喜欢我了?我想要一件裙子你都不买给我。”“你结婚后怎么就变得这么小气了呢。”“你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好东西是不是都买给别人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我怎么就摊上了你这样的男人。”
嫂子正抱怨得起劲,忽然耳边响起一句不愠不火的话:“既然你这么不幸,摊上我这样的男人,那就别过了,你去找好男人去吧。”说罢堂哥就走了,留下嫂子都傻眼了。
说抱怨是愚者的专利,是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发泄情绪,给对方带去你要“脱离苦海”的错误信息。女人的每一次抱怨都是将老公放在被批斗的位置,将对方孤立的结果就是感情的隔阂和分裂。
嫂子大大小小闹了无数次,却从来没有一次想过离婚,堂哥的一句话让她彻底懵了。
在我家住了几天后,嫂子自己又回了家。回去后的嫂子没有再将堂哥放在被批斗的位置上,而是真正开始学着和堂哥相处。
嫂子开始留意堂哥为什么选择下班后不回家,而是和朋友出去喝酒打牌;为什么他的假期都选择加班,而不是带自己去旅游;为什么他一回到家就躲在书房,很少和自己说话……
慢慢地,嫂子发现堂哥在家的时候喜欢泡在网上玩大话西游,她就跟着悄悄注册了一个账号,找到老公所在的区,加了他为好友,在网上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有一天,堂哥发现在网上跟自己聊得火热的玩伴竟然就是自己的老婆!
大惊之下的他反而非常高兴,让嫂子把她的电脑也抱到书房,俩人在一起打怪、升级,感情逐渐升温。
两个人相处需要彼此适应和改变,带着索取的要求和得不到的抱怨,婚后的生活不会有任何甜蜜。浪漫不是要来的,是相处之中的甘心付出化来的,只有停住脚,心平气和,才会发现平淡里开出的浪漫之花格外鲜艳动人。
那些抱怨婚后生活不浪漫的人,你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究竟是自己站在了索取的位置上,还是婚后老公没有做到婚前的给予让你恼羞成怒。
停止犯傻的举动,不要再向相爱的人无休止地抱怨,如果他正因如此而远离,请你先把双脚站牢,于不变中适应,于改变中调和,将心爱的他一点点地拉回。
别人的作秀不是你浪漫婚姻的标尺
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上面提到我嫂子对堂哥抱怨时说的一句话:“老公,你知道邻居小张的媳妇儿今天挎的那个包包多少钱吗?”
这句话其实蕴含着浓郁的攀比心理。
攀比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攀比并不一定全是贬义,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均消费,加速了家庭经济增长,甚至拉动了国家内需,似乎还有点功不可没的味道。
纵观人的一生,打孩提时代起,就开始比玩具、比衣服、比零食,上学了比成绩,毕业了比工作,结婚了比老公,有娃了比孩子……累吗?累!不比不行吗?不行!时代是前进的,观念是发展的,你不往前走大家是会推你的,所以即便你不想和别人攀比,别人也会找上你。
既然攀比之风大肆盛行,有点避无可避的感觉,我们是不是就顺水推舟、半推半就?
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你十分享受超过别人带来的满足和愉悦,那么可以在自己能够承担的条件和能力里“人道”地去比较,犯不上别人不如你,你就可劲儿地挖苦;也犯不上拿得起放不下,产生“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的心理;最重要的是,不要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
但是人们最欣赏的还是超然物外的女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种境界并非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一个懂得微笑、懂得谦让的女子,赢得的将会是别人的尊重和赞赏。
回到婚姻中来,婚姻中的攀比很容易衍生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容易增强家庭的团结协作,而人民内部矛盾就容易酿就家庭悲剧。
所谓敌我矛盾是指你在和别人攀比的过程中,矛头始终对外,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往往会得到家人的无条件支持。
而偏偏有很多人喜欢把和别人的攀比演化为人民内部矛盾,即把满腔愤慨抛向家人,将落败的情绪发泄给身边亲人,进而导致家庭失和,甚至走向破裂。
在我的好朋友中,有个女孩叫梦洁,心思比较细腻,我俩有个共同的哥们儿——磊子。
梦洁结婚一年了,她老公和大家也都能处得来,几个人一起出去玩,总是很尽兴。但是自从磊子交了个女朋友小宇,事情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小宇是典型的小女人,会撒娇,会卖萌,磊子对她是百依百顺。吃饭要把菜夹到她的盘子里,走路要搂着她的腰,小宇累了磊子要背着她,渐渐地,梦洁对小宇的微词越来越多,似乎非常看不惯她。
梦洁的老公却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就是觉得老婆对自己的态度忽然就冷了下来,跟她说话也爱答不理的。
没多久到了小宇的生日,磊子把大家聚起来为小宇庆生。开始都很好,梦洁那天心情也不错,和小宇破天荒聊了不少。就这么聊着聊着,小宇忽然就一拍脑门,从包里拿出一部苹果手机,跟梦洁说:“小洁啊,你看这是磊子送我的生日礼物,我想去贴个膜,省得把屏幕刮花了,你知道这附近哪里有贴手机膜的吗?”
磊子在旁边正跟我还有梦洁老公斗地主呢,闻言忽然扭过去头说:“咱家那旁边的地铁口就有贴的啊,你忘了?”小宇一听,连呼自己记性差。
本来大家谁都没把这件小事放心上,没想到当晚却因为这件事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纠纷。
先是梦洁跑来我家跟我哭诉,说她要和她老公离婚,我一听事情不小啊,下午还好好的呢,就问怎么回事。
梦洁说看磊子对人家小宇那么好,再看自己老公,结婚一年就没给自己送过像样的礼物,平时对自己也不体贴,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待遇。
我一听明白了,原来是磊子送小宇的那部手机惹的事儿。
我刚要拉开架势劝劝梦洁,她老公就找上门来了,看到梦洁在我家,松了一口气,他害怕梦洁大晚上乱跑再出事。
梦洁的老公要拉梦洁回家,说有什么事回家说去;梦洁就死活要闹离婚,说这样委屈自己的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
梦洁的老公眼看她是下定了心要跟自己离婚,无望地回家去了,临走前让我好好劝劝梦洁。
我拿了块毛巾给梦洁擦了擦脸,问她是不是磊子送小宇的苹果手机刺痛了她,她叹了口气,说不止如此,平时磊子对小宇有多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相比较之下,自己的老公确实是对自己太差了,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她不想委屈了自己。
听她说完,我问梦洁:“你老公在结婚前对你好不好?”
梦洁显然没想到我问她这个问题,但还是点了点头。
我又问她:“你老公最近给自己添了像样的东西了吗?”
她若有所思,摇了摇头。
于是我跟她说了下面一段话,她听完立马就想通了,收回了和老公闹离婚的想法。
我跟她说,结婚前男人对你好,是要把你变成自己人,为此他付出的后果他要自己承担。你看到一个男人手捧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却看不到他三个月吃糠咽菜的艰难。
而结婚后你已经成了他的自己人,他此时的所作所为,后果是要两个人一起承担。一个真正对你负责的男人,不会为了满足你的一个小小心愿,而让你跟着他把这个月过得紧巴巴。
举例来说,你一直想要一个钻戒,但你老公绝对不会拿出孩子一年的尿布钱去给你买那枚钻戒。
这样的男人不是不爱你,只是他肩扛着一个家庭的责任,他对你的不大方恰恰是对你的负责。而背后他自己所承担的,远远比你要多得多。
另外,不必羡慕磊子和小宇的如胶似漆,两个人在公众场合秀恩爱,不一定代表是真的恩爱,里面还包含着很大程度的缺乏安全感。因为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才会铆足了劲去作秀。
通过N多的情侣,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越是在公众场合拼命秀恩爱的,恋情持续时间越短;而那些默默关心彼此,只需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关切之情的,通常能相携白头。
小宇明知哪里有给手机贴膜的地方,却还特意选择去问梦洁而不是磊子,这当中含有非常明显的作秀成分。而且平时在公众场合两人卿卿我我,时间短了大家可能会觉得你们恩爱,时间长了大家难免都会反感。
就这样,梦洁破涕为笑,回家和老公重归于好。
没过多久,磊子约我们聚聚,说刚和小宇分手了,他提出来的。问及原因,磊子直言太累,说小宇是个太虚荣的女孩,总要求他在人多的时候表现得很疼爱自己。前段时间她非要苹果手机,磊子才刚刚度过财政危机,小宇又想要个IPAD平板电脑,不给她就又哭又闹。
大家举杯,齐声道:“去他的数码控!”
梦洁冲我会心一笑。
于平淡中甜蜜,于细小处浪漫
既然已经弄明白了婚姻就是从蜂蜜水到茶水再到白开水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白开水喝得有滋有味?
作为女人,要学着给生活加点糖,给婚姻调调味。
在婚姻里,浪漫往往就是那一小勺糖,慢慢融化殆尽,表面看不出任何不同,尝起来却有着淡淡的甜味。
可是我们为什么强调从细小处浪漫?轰轰烈烈的浪漫不是更激动人心吗?这里就涉及一个适应性的问题。
就如同刚喝了一杯蜂蜜水,再喝白糖水就索然无味,跟白开水一个味道。浪漫过了头,婚后平淡的生活就会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无法适应。因此浪漫也有度,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婚后的生活才能琴瑟和谐。
我不赞成女人为了获得带有虚荣性质的浪漫而逼迫老公为自己劳民伤财,弄得整个家怨气冲天。真正的浪漫不在乎价格上的贵贱,不在乎是否隆重,最重要的是心意。如果心心相通,他轻吻你额头,你也会欣喜一整天;若是逼迫他做违心的事讨好你,便等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得不偿失。
我爸爸有个书画界的好朋友,我见过几次,姓姜,姜阿姨也算是书画界的名人,30岁的时候她嫁给了现在的老公——一个房地产富商。婚后的她不甘于销声匿迹地做家庭主妇,经常在家聚集亲朋好友,美其名曰切磋画技。
有次姜阿姨举办聚会,爸爸带我去参加,我有幸目睹了整个聚会的过程,可谓终生难忘。
我首先被他们豪华的公寓所震慑,气派的装潢,姜阿姨大幅的画作,楼下的客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水果甜点。没多久,姜阿姨和她老公相携入场,和朋友打招呼,致开场词。
我在下面悄悄跟爸爸说:“姜阿姨可真幸福,你看她老公,这么忙还要陪她,这么久都一直搂着她的腰,没撒过手。”
爸爸没说话,只是撇了撇嘴。
过一会儿姜阿姨的老公讲话,竟然从兜里掏出了一沓稿子,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念了起来。先是感谢各位来宾百忙之中的光临,然后就开始细说自己的老婆多么的温柔贤惠,描述他们怎么认识的,婚后生活多么的甜蜜,总之就是讲自己拥有这样的媳妇是多么的幸运。
大家的脚都要站麻了,他才结束了演讲。姜阿姨适时地把脸凑了过去,她老公尴尬了一小会儿,在大家的起哄声中还是亲了姜阿姨一口。
我看了看手表,光是他们两个人的演讲就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
后来他们在人群中穿梭,一一和大家打招呼寒暄。姜阿姨的老公一直搂着她的腰,笑得很僵硬,大家主动和他说话,他才回应两句。
过了一会儿,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好幸福啊”,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只见姜阿姨小牛皮高跟鞋上的鞋带开了,她老公正弯腰给她系鞋带,于是四面八方都是羡慕之词,“好浪漫啊”,“好幸福啊”,“好恩爱啊”……
姜阿姨的脸上荡漾着满足的笑容。
回家的路上,我责怪爸爸带我去这么一个乏味而无聊的聚会,谁料爸爸说,就是因为无聊才带我去,这样无聊的聚会他参加过好几回了,这次想有个说话的。
过了几个月,有一次我忽然想起来,问爸爸最近怎么不见姜阿姨举办聚会了,爸爸说她现在有事做了,顾不上举办什么聚会了。
细问了下才知道,姜阿姨的老公在外面给一个年轻女孩买了套房子,现在整天不回家,姜阿姨正跟她老公闹得厉害呢,更无暇举办什么聚会了。
表面上看,姜阿姨是个聚会控,总是隔段时间就要举办次聚会。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姜阿姨是个浪漫控。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姜阿姨在乎的并非是聚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聚会中老公对自己表现出的关爱,即使这其实是一种作秀。
通过种种细节,可以断定姜阿姨的老公并非情愿参加这些聚会,他毕竟是做房地产的,和书画界的人没有太多的接触,能够聊得来的话题也不多。一连好几页的稿子还有两个多小时一直搂着老婆的腰,这都不是自然的举动,而是明显的作秀。
既然明知是作秀,姜阿姨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地一遍遍重复这种聚会呢?这里还是不得不提一下刚才说到的适应性问题。
做一件事情得到的甜头是你重复这件事的最佳推动力。一次隆重浪漫的“表演”带来的满足和欣喜会愈加反衬出日常生活的平淡,从而给你无所适从之感。要想打破这种局促和不适应,人们最常做的往往就是重复上一次的“表演”。
注意,这里之所以要把婚姻里较为隆重的浪漫行为称为“表演”,是因为“隆重”本身对应盛大、庄重,比较正式,含有粉墨示人的意味。如果一件浪漫的事情不牵扯旁人,而只是两人世界的话,充其量可以称为奢侈、奢华,而绝对搭不上“隆重”的边。
但是如此隆重的“表演”反而对他们的婚姻生活有害无益,她的老公也在这种变相的折磨中逃离。戴着枷锁的舞蹈再怎么炫丽也是压抑,长满小刺的花朵再怎么鲜艳也想躲避,同样,太多过于隆重的浪漫也只能给婚姻带来负担。
说到这里我想起去年去一个朋友家的情景。当时我是跟我的好友梦洁过去的,梦洁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这个朋友是她负责的那一栏的常驻作者。
那天周末,我和梦洁还有磊子几个朋友正聚在一起,梦洁单位忽然来了一个电话,她便让我陪她一起过去要稿子。
联系好地址,一路赶过去,开门的是作者的老婆,她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去,倒好茶,说她老公去图书馆还书,马上就回来。
期间我们闲聊了几句,能够感觉出来这是个非常温和淡雅的女人。不一会儿,她老公赶回来,看到我们在,一一打了招呼。然后他走过去,拍了拍老婆的肩膀,然后转过来跟我们介绍:“这是我媳妇儿文娟。”
聊完了稿子的事情,我们起身要走,他坚持要开车送我们,说正好要出去办事。临出门的时候,他轻轻搂了楼老婆的腰,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说:“我很快回来。”
事情本来是个很小的事,之所以我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那种温馨的气氛和夫妻两人自然流露的恩爱。
这里有两个细节,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第一,作老公的回来后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并主动向我们介绍他的妻子。这其中蕴含着他对妻子热情招待我们的肯定,同时也包含了他对妻子的重视和尊重,直接反应了妻子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他出门前搂了搂妻子的腰,亲吻她的额头,并交代自己会早点回来。这一系列的举动其实已经包含了他对妻子的柔情、宠爱和责任感。
这种心心相通的默契和温柔,让我煞是艳羡。
平淡中的微小浪漫就像平地里开出的一株玫瑰,芳香四溢,一朵玫瑰的凋谢往往伴随着另一朵玫瑰的盛开;精心筹划的盛大浪漫则像花店里仔细包装好的大束玫瑰,贵重,绚烂,动人,凋谢了却不会再度盛开……
浪漫是两个人的,如果你非要投入高成本展示给别人看也未尝不可,毕竟能赢得别人的一句“好幸福啊”。但是女人也要拿得起放得下,能享受直上云霄的幸福,也要经受得住味如白水的平淡。
知足常乐,糊涂是福
婚后日子越是平淡,女人越容易胡思乱想,这和一个人时间的富余程度成正比。
一个人的富余时间越多,越有闲暇去猜测和琢磨,往往就能把无的琢磨成有的,把假的琢磨成真的,最后就把好的琢磨成坏的。
我常常说,家庭是一个女人最深的羁绊。但是把精力用在家庭的同时,女人还要学会充实自己,不要在不知不觉中,让你的闲暇伤了你的幸福。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许莉,我们是一个宿舍的姐妹,高中毕业后她就和一个开文具出口公司的小老板结婚了。这么多年来,我对她的评价一直都没变过,那就是她一直在表演着一场自我虐待的行为艺术。
我还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已经怀孕了,在她老公的要求下,她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养胎。百无聊赖的她天天在网上蹲着,不是浏览各类网页,就是在群里和我们聊聊天。
后来这上网就上出了问题,她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篇帖子,说女人怀孕期间,男人非常容易在外面找女人,这下她慌了。先是来群里,跟我们宿舍的姐妹请教,问怎样才能看出一个男人是不是在外面找女人了,大家自然是安慰她,让她不要多想。
但是现实情况是她越想越多,老公回到家,她就暗地里进行各种调查,外套、裤子、鞋子全都要检查一遍,言语里还要多番试探。
当一个人抱定了对一件事的看法,即便事情并非如此,她也会把各种迹象拼凑在一起,让事情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以证明自己想的是对的,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
许莉也是如此,从她开始怀疑老公有外遇的那天起,她就下定了决心要找出老公的罪证,尽管这“罪证”是莫须有的。
她开始每天耗尽精力地偷偷检查老公的手机,翻看老公的聊天记录,回忆老公这几天来的“反常”行为,琢磨老公所说的每一句话……
最终,她决定要跟踪老公,看他在公司是不是有什么“艳遇”。
一两天过去了,许莉果然有所“发现”。她坐在公司对面的咖啡厅,发现老公上班期间会带着一个女的从公司出来,开车去别的地方,一般两三个小时后才会回来。
许莉十分伤心地认为,那个女人肯定是老公的情人,神情恍惚的她在从咖啡厅回家的路上,没有躲开迎面过来的自行车,被撞倒在地上。
大人没事,孩子却没保住。
没了孩子的许莉十分伤心,她责怪老公,说因为他在外面“胡搞”,宝宝才没有了。许莉的老公大叫冤枉,解释说那个跟他从办公室出来的女人是她的助理,他们是去和客户谈一笔生意。
许莉这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抱着对没出生就夭折的宝宝的心痛还有被冤枉的老公的愧疚,许莉不停地责怪自己,也一直想设法弥补这块裂痕。
出于愧疚,出于想要弥补的心态,许莉对老公开始格外的体贴。给老公做营养餐,帮他按摩,经常打电话到公司……
许莉的老公却承受不了她如此殷勤的照顾,冲她发了脾气。许莉吓得不敢说话,从此做什么都更加唯唯诺诺,甚至有了“低声下气”的感觉。
就这样,许莉又开始一天天琢磨,她在想老公是不是还因为孩子没了在生她的气,是不是不爱她了,是不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直到有一年我们宿舍姐妹聚会,看到她憔悴得像变了一个人,她告诉我们,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
许莉是敏感和多疑的,你可能会觉得她很傻,让幸福从指间溜走。其实人在局中,许莉恰恰是自以为自己的“聪明”能够挽救回“失足”的丈夫。
发生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原因有两点:
(1)性格问题。许莉本身敏感细致的性格注定了她对婚姻的谨慎态度,所以当她开始猜疑丈夫的时候,她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
(2)生活重心问题。前面有交代,许莉从怀孕起就辞职在家养胎,一直没去上班,也就是说,她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胡思乱想。而她的老公,也就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对于女人,工作不一定是谋生的工具,但它能够带给你一笔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一种“朝九晚五”的生活。这种生活模式分摊了你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光,也分摊了你的生活重心,更分摊了你对于生活琐事的执着。
通常女人都比男人敏感,但是这份敏感和多疑并不一定能带给你十足的幸福。反而是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经营之道往往能带给婚姻意外的浪漫和惊喜。
面对一脸茫然,询问我们为什么她的婚姻会变成这样的许莉,我给她讲了我身边一个朋友刘卉的故事。
刘卉是我朋友中婚姻非常幸福的一个,但是她并非美女,而是个体型稍胖的女孩,没结婚前喜欢傻傻瞪着大眼装无辜,你别说,这招还真让她俘虏了一个优质男。
她老公是公务员,在水利局上班,高高大大,让人一眼看去很有安全感。而刘卉毕业后因为个人爱好,学习摄影并开了一家照相馆,或许因为她独特的亲和力和不错的拍摄技术,小生意还比较红火。
有一段时间,她老公单位的几个女孩总爱跑到刘卉这里拍照,中间不停打听她老公的喜好、常去的地方、喜欢的女孩类型……
我有几回去那里取证件照,恰巧碰到,感觉那些女孩就是在无理取闹,而且非常幼稚。
刘卉却很坦然,她跟我说:“这些女孩来这里纠缠我而不是我老公,就证明我老公那里她们无处下手,这就代表了老公的态度,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而且要来的事情你是阻止不了的,不如先做好自己的事。”
果然等她老公回来,刘卉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仍然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只是顺带提了一句:“最近你单位几个女同事常来我这拍照,我给她们打了个八折,你在单位要好好和同事相处哦!”
我在旁边听着,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刘卉这样不仅没有影响夫妻感情,还提醒了老公不要和单位女同事走得太近,语气表情波澜不惊,并透着一股惹人疼爱的傻劲儿。
她老公听完笑呵呵地捏了捏她的手,爱怜地说:“知道了,傻丫头,辛苦了。”
在我看来,刘卉很懂得“装糊涂”,她明知道老公单位的那些女同事对自己老公有意思,却还在老公面前装作不知道一样,保持着在老公心中单纯可爱的形象。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生气吵闹的话,只会破坏夫妻感情,打破自己在老公心中的可爱形象,百弊而无一利。
有些事,知道并不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不一定代表你聪明。在婚姻里,一分一毫都要计较的话,就像是重拳出击,力道太猛容易伤了爱人也伤了自己;装装糊涂不代表你懦弱,它更像是绵里藏针,对方心知肚明,自然也会顺着你给他的台阶乖乖爬下来。
应用在家庭生活中,即便他和朋友出去玩却骗你说公司加班,即便他经常泡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即便他犯了错你很生气,也不妨装下糊涂。哪怕事后再和他提及,也不要当时就撕破脸大吵一番。
你给爱人一份尊重,他也会还你一份温柔,何愁婚后生活不浪漫,不温馨?
锦囊献计为浪漫
很多人就算知道了浪漫对于婚姻的重要性,了解了婚姻生活中应该避免抱怨,应该从细节做起,却不知道该如何将浪漫落到实处。
其实想要浪漫很简单,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拥有属于你的心动瞬间。
我根据个人观察,总结出下面几种方法:
1.培养共同的生活习惯
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种生活习惯的合并,刚结婚的时候,生活习惯的差异可能会被激情掩盖,但是越往后你会发现,不同生活习惯的撞击,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争吵和问题。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满头白发、携手走过的翁媪。每天的每个时间他们都有固定的作息,吃饭、散步、看电视、休息……甚至无需语言,仅靠眼神就能读透对方的想法。那相互依偎,任白发风中翻飞,携手看夕阳染红天空的身影,无疑是世间绝无仅有的浪漫。
想要拥有这样的浪漫,需要在漫长的婚姻之路中培养起共同的生活习惯。很多过来人都知道,所谓婚姻的“七年之痒”大多是由生活小事堆积出来的,而琐事纠纷的症结往往就在于生活习惯的冲突。
你想休息的时候他想看球,他想看书的时候你想看电视,你想逛街的时候他想睡觉……生活习惯反应在各种细节上,就容易引发争吵。
所以,不妨尝试培养共同的生活习惯,你会意外地发现浪漫和惊喜就在不经意间光顾了你。
具体来说,你可以定好闹钟,约他一起晨跑,享受清晨的新鲜空气;你可以在晚饭后拉他陪你一起散步,感受惬意的氛围;他喜欢象棋,你做他的业余棋友,没事杀上两盘;他喜欢网游,你就注册个账号,和他一起打怪升级……
没必要否认和排斥自己老公的习惯,学着融入进去,生活往往会多出一分浪漫和欣喜。
2.常用甜言蜜语给感情升温
害羞?放不开?怕尴尬?觉得没必要?
这些统统都不是你张不开口说甜言蜜语的借口。突破心理的那层障碍,你收获的将是惊喜心动的瞬间和甜蜜温馨的回忆。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在走极端。有的人倾尽一生时光,都在抱怨自己老公不够浪漫;有的人却死板滞涩,认为婚姻就要平淡无奇,不肯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我始终认为,甜言蜜语是最经济适用的感情升温良方,不用铺张浪费,不必心力交瘁,只要有心,你说出的每一句情话都会给平淡的婚姻带来强劲的活力。
一句“亲爱的,今天的你格外帅气”,或者“一天没有看见你,感觉有些想你”,甚至是那句经典的“我爱你”,都能够迅速提升两个人的心跳速度。
如果感觉实在张不开口,也可以采取写的形式,譬如在他出门前写一张爱心便条,“亲爱的,别忘了吃早餐哦”,“亲爱的,下班了早点回家”,将爱心便条放在他的裤兜里、文件包里,让他一整天都记得你的温柔。
3.每年抽出时间去旅行
似乎对很多人来说,婚后就围着家庭和工作转,出去旅游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两个人的旅游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够让你们被埋藏的情愫重见天日,能够重新燃起爱情的火。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婚后围绕着家庭和事业转,你们必然被琐碎的生活小事困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身陷烦琐的家务,自然无瑕去回忆当初的甜蜜爱情,也顾不上去刻意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
但是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去旅游,既定的心理暗示和特定环境氛围的影响会让潜伏的甜蜜、浪漫呼之即来。所谓既定的心理暗示是指在出门之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这次的出行肯定是美好的、浪漫的;而特定环境氛围的影响则是指所选旅游景点的特定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
举例来说,你们要去海边度假,面对碧海蓝天,心境豁然开朗的你们可能会光着脚丫在海边嬉戏,用海水将对方泼得浑身湿透;你们要去爬山,遇到陡峭的山壁,他可能会把你牵上去,让你别害怕……
这些浪漫的回忆都会成为平淡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你们珍贵的财富。
4.庆祝纪念日
在一起的第一天、对方的生日、结婚纪念日……
这些日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对婚后的浪漫无疑是极大的推动。
你可以订一个蛋糕,点三两盏蜡烛,开一瓶红酒,给对方准备一份小礼物,在这样烛光摇曳的浪漫氛围中和相爱的他重温当年甜蜜的过往,手拉手聊当年做过的傻事,甚至一言不发,只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繁星满天……
在婚姻中,这一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它更是你们感情升温的有效契机,关键看你怎么利用。
以上这几点只是我根据个人观察所总结出来的比较容易付诸实施的方法。如果有心,你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在他出门前给他一个拥抱,在他上班时给他发一条甜蜜短信,晚饭后携手在小道上散散步……
这里我要说到一个现象,仅供那些既想婚后浪漫却又突破不了心理障碍的朋友参考: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吃一样东西就一直吃一直吃,直到吃得腻到不能再腻。这期间即便有人告诉他,另外一种食物有多么美味,他也不为所动,理由就是不愿意尝试,怕新的这种食物不合自己的胃口。
事实是,如果你不尝试,就永远体会不到它的味道,又怎么知道它一定不合你的胃口呢?
婚后的浪漫也是这样,如果你想要拥有浪漫和惊喜,却又习惯了平淡的生活,不知道该如何打破和改变,那么“浪漫”就变成了“古董”——锁在玻璃柜里,看得到却无法触摸。
越是不敢打破现有的习惯,就越体味不到浪漫婚姻的滋味;越是敢于尝试,就越容易拥有无尽的欣喜和浪漫时刻。不勇敢跨出第一步,又怎么顺利到达终点?
所以,试着改变,试着给乏味的白开水加上一勺白糖,让淡淡的甜味刺激你的味蕾,让自己尽情享受浪漫的婚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