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季羡林-季羡林之君子风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外修仪表,内修品格。为君子者,远看举止不凡,近看和蔼可亲;闻名如雷贯耳,深交魅力四射。身居高位,天下仰之;身处民间,乡邻敬之。做人到了这种境界,可以无憾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

    季羡林语录: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往往有人相交数十年,甚至天天对坐办公,但是感情总是如油投水,决不会融洽。天天“今天天气,哈,哈,哈!”天天像英国人所说的那样像一对豪猪,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天天在演“三岔口”,到了成不了真正的朋友。

    季羡林一生阅历极为丰富,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在国内,足迹也遍及大江南北,像这样的阅历,本应广交天下朋友,但情况并非如此。他确实交了一些朋友,一些素心人,但数目不是太多。他自己检查,是天生一个内向的人,因此自谓是性情中人。先生还自称生平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最不喜欢拜访人。即使是他最尊敬的老师和老友,他也难得一访。然而,季羡林并非不重视交友。只是季羡林先生交朋友,绝不追求表面的左一握手,右一点头,如鱼得水,畅游无碍,他奉行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

    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往来频繁,而注重的是心灵的默契和呼应,并不是表面上的亲近、热闹。

    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琴家叫俞伯牙,同时,他也是晋国的士大夫。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匏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越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会仰首而听。可见,荀子对俞伯牙的演奏技术是评价如此之高。

    有一年八月,俞伯牙奉命外出办事。在乘船返回,路过汉江口停泊休息时,正值八月十五,月色幽美,他闲着无事,便抚琴一曲。雅兴正浓之时,发现有人在偷偷欣赏,就把这个人请到了船上。这个人便是钟子期。

    交谈之中,俞伯牙发现钟子期不但对自己名贵的古瑶琴来历十分了解,而且对琴理十分精通,欣赏弹奏更是内行。俞伯牙想着高山弹奏,钟子期就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想着江河弹奏,钟子期就感叹“汤汤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为在此遇一知音很是激动,当时就与钟子期结为兄弟。两人促膝长谈直到天亮,还觉意犹未尽。

    临别时,二人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

    一年转眼即过。钟子期卧病在床,生命垂危,年迈的父母守在榻前伺候。临终前,钟子期只求父亲能把他葬于江边。他说:“为了一年前的约定,不能活着等,死了也要在江边守侯……”

    而俞伯牙自从与钟子期船头一别,约定一事始终挂在心头,又一个中秋将至,伯牙便伯不及待地向晋主告假,宁可因此丢去官职,也不能违信失约。

    只是,当俞伯牙到了他们相约的江边时,才知钟子期已经不在人世。在钟的坟前,俞伯牙不由放声痛哭。他取出瑶琴盒膝坐在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这个故事曾在千百万华夏子孙的内心泛起波澜,它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能像钟子期这样临终不忘自己的诺言,死后还要“守约”的能有几人?像俞伯牙这样宁可丢官也要履行自己诺言的又有几人?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所以说,真正的友谊不见得天天在一起或者经常见面,但肯定彼此会心灵相通。

    就季羡林先生本人而言,他则称师友是他一生财富。季羡林先生不止一次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话。纵望98岁季羡林的世纪人生,其实就是一部友情史,每一位师友们的点滴形象都镌刻在他的心版上。

    季羡林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因此,在同辈学人中,他写的怀念师友的文字最多,所怀念的师友先后达五六十位之多。

    季羡林生平最敬仰的4位前辈,分别是陈寅恪、胡适、梁漱溟、马寅初。陈寅恪影响季羡林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影响季羡林的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梁漱溟影响季羡林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影响季羡林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而胡乔木、臧克家、沈从文等等朋友也一直为季羡林所感念。季羡林说过,他需要老朋友,需要素心人。“在我为数不多的朋友里,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

    季羡林和胡乔木是老同学,胡乔木的职务越来越高,但对老同学季羡林的友情却有增无减。“文革”之后,胡乔木多次走访季羡林。季羡林却一次也没有回访过。季羡林说,“我是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我很怕见官。”

    胡乔木逝世后,季羡林特撰《怀念乔木》一文,追述他们相识、相知的往事。季羡林说,在他生前,刻意回避;在他去后,却不胜怀念。他回避的是逢迎,怀念的是真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被世人推崇为朋友相交的最好境界,也是季老交友的准则。事实上,君子之间的关系就应建立在道义之上,像清水一样纯净高洁,不掺杂世俗的物质利益和过浓的情分,也避免了互相之间的拉拢、利用、吹捧等,这样纯洁无私的朋友关系才能维系的长久,才是君子应遵循的。

    人生短短数十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会结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也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千金易得,知己难求。逢一知己,死而无憾。

    那么,为什么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呢?因为这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生活所带来的平淡后的宁静与幸福,“淡”是生活的味道,也是时间验证的朋友味道;最主要的是“淡”如平静的水,而不是汹涌的波涛,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有大风大浪一样的日子,能够和气、平安、健康、快乐、珍惜、信任、像水一样的清澈透明的友谊足以!

    一日一心得:

    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朋友,以一颗明智的心善待友情,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乞求得到任何回报,在朋友的世界中,多一分洒脱,多一分恬淡,这世间便多了一份愉悦,一份快乐,还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

    君子成名而不逐利

    季羡林语录: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人的一生,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过分看重名利,你就会整日绷紧神经,心浮气躁,甚至茶饭不香,活的很累。

    季羡林一生淡泊名利,把钱看得很淡,把名看得很轻,把人品看得却很重。新中国成立后,季羡林仍留在北大担任教职,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曾当选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荣誉。虽然他的各种荣誉光环满身,但他却看得异常淡泊。尤其是他主动摘掉外界加在自己头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更是被传为佳话。他说道:“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摘掉”,“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季羡林先生说:“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对这段话深表赞同。我们没有必要非把别人变成圣人,纯粹的只懂奉献而从不为自己的“傻子”是不符合人的本质特征的。先生的话能为大家所接受,也比较符合现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道德的人的正确版本。当然,在危急关头、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见到的是许多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英雄。

    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追求“名利”者变的繁多,而视名利淡泊者,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用现代人的文明说法,那叫“正确直面人生,体现人生价值”,所以在官场上,生活中,便有了溜须拍马、奴颜婢膝、人云亦云的一类人。明目张胆地干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干着只有某些领导喜欢的勾当。这一切都是名利诱惑的结果。有的人可能就此平步青云直上,有的人可能追求的方向不对,道路没有看清楚,或者贪欲过度,最后滑倒在连人身自由都失去的泥潭里。

    季羡林先生的历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成了名的人,只有不图私利,勤勤恳恳地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尽职尽责,不图回报,才能名垂青史;两眼只盯着钱,争名于朝,逐利于市,即使腰缠万贯,也只能是一只空躯壳。所以,一个人要把精神世界的升华作为一生永不松懈的奋斗目标。

    走进淡泊,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工作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人生在世,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有进有退,有荣有辱 ,有升有降,有高潮,也有低潮。如果我们认识到平淡是真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会保持心理平衡,做出明智的选择。“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就看你怎么样去运用了,这同样可以去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一日一心得:

    生命是一种轮回。人生之旅,去日不远,来日无多,权与势,名与利……统统都是过眼烟云,只有淡泊才是人生的永恒。何必去把个人的得失看的太重,又何苦去沉吟社会的不公,人情的炎凉,世态的无常呢?做任何事都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遇到烦恼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淡泊为怀,知足而且常乐。这样也不枉来世走一趟了。

    当仁不让真君子

    季羡林语录:自人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没有哪一个正人君子,给自己的小人敌人脸上抹黑,造作流言飞语,把他们“搞臭”,以取得自己的胜利。这些卑鄙的勾当是小人的专利,是小人的特长。小人如此为之,此正人君子之所以不为也。

    季羡林曾多次说过:“一个人除了为自己着想外,能为别人着想的水平达到百分之六十,他就算是一个好人。”仔细想一想,这个标准恐怕不能算低吧。如果人人都能为别人着想百分之六十,为自己着想百分之四十,天下岂不早已太平,国家岂不早就成了“君子国”,国人岂不早已成了桃花源中人。

    季羡林还说过:“我考虑别人的利益,为别人着想,我自认能达到百分之六十。我只能把自己划归好人一类。”这次季羡林不客气了,他当仁不让,把自己划归好人一类。其实,了解季羡林的人都知道,一事当前,他为别人着想,远远超过百分之六十。所以,季羡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但“不是一个不讲原则的滥好人。”他说:“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我会一反谨小慎微的本性,挺身而出,完全不计个人利害。我觉得,这是我身上的亮点,颇值得骄傲的。”能证明这一优点的最好例子,便是季羡林在“文化大革命”中,挺身而出,反对那个执行极左路线,不可一世的“老佛爷。”虽然因此遭到抄家、批斗、劳改、踢打、关牛棚等等惨无人道的迫害,但季羡林从未屈服过,并以此为荣。

    季羡林先生还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不光有君子,同时还有小人,我们自身要做一个君子,但对于小人却不得不防。所谓小人,是指那些人品差、气量小、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人。在待人处事中,谁都不愿意与这种人打交道,但不管你是否愿意,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种人,所以在生活中,千万要小心,不要轻易得罪这种人,因为一旦得罪这种人,可能会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小人的眼睛总是牢牢地盯着别人的利益,随时准备多捞一份,为此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动用各种手段来算计别人,有时候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他算计了,真是令人防不胜防,所以与此类人交往,一定要慎之又慎。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的,君子都是一些看见别人欢笑他开心,看见别人落泪他难过的人,他们本着一颗好心,总希望别人事业顺利、生活和美。就像那句歌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以他们愿意“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所谓“成人之美”,就是帮助别人完成好事,帮助别人成功。历史上,这样的君子屡见不鲜,东汉儒学大师郑玄即是其中之一。郑玄立志遍注天下经书,他曾潜心研究《左传》,并开始了注释工作。《左传》是一部用大量历史资料来解释《春秋》的史书,它对《春秋》有所补充、有所纠正,成为研究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4年之间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学名著。由于年代久远,存在文字和史实的障碍,后人不易读懂,所以郑玄决定为它作注,以方便后学者阅读。

    有一次,郑玄外出旅行,夜宿客舍,听到外面有人谈论注释《左传》的意见。郑玄倾听很久,觉得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立即跑出去和那人交谈。最后他说:“我早就想注释《左传》,尚未完成,先生刚才说的,看法和我一样。应当把我的注释稿本全部送给你。”那人就是后来以《春秋左氏传解》而闻名的东汉学者服虔。

    服虔能够完成《左传》的注释,郑玄的慷慨赠稿功不可没。此事在中国文化史上传为美谈。

    郑玄不惜出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成全服虔的事业,堪称君子。

    所谓“不成人之恶”,就是不帮助别人干坏事。有时候,对方知道自己是在干坏事,君子不会助纣为虐;有时候,对方不知道自己是在干坏事,君子不会盲目顺从,而要设法帮助他弃恶从善。

    春秋时,有人向楚平王进谗,说太子建企图谋反。楚平王不问青红皂白,命令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曾被楚平王派到太子建的封地当宰相,所以了解太子建的为人,知道谋反之说纯属冤枉,就派人送信给太子建,让他逃到了宋国。

    楚平王听说太子建逃走了,就召来奋扬,质问道:“话出自我的口中,进入你的耳朵,是谁告诉了太子建?”

    奋扬坦率地回答:“是我告诉他的。您曾经命令我:‘事奉太子建要同事奉我一样。’我按照您当初的命令对待太子,不忍心照后来的命令做,所以送走了太子。”

    楚平王说:“你违背了我的命令,还敢来见我?”

    奋扬说:“接受命令而没有完成任务,已经犯了错误。君王召见而不来,就是第二次犯错误了。所以我不敢逃走。”

    楚平王为奋扬的忠诚和敢做敢当所感动。他默思良久,叹息道:“回去吧!还像从前一样处理办事。”

    奋扬知道楚平王发布的命令是错误的,如果执行,他没有责任;如果不执行,他却可能受到惩罚。但是,他“不成人之恶”,冒着风险,坚决按正确的方式做事,不愧是君子。

    小人的做法跟君子正好相反。因为小人的嫉妒心强,看见别人欢笑他难过,看见别人落泪他开心,他们更希望别人过得没有自己好,所以更愿意成人之恶而不成人之美。

    战国时,楚昭王即位,任命囊瓦为相国,与鄢将师、费无忌、宛三位大臣同执国政。

    这一年,宛出征吴国,大获全胜,缴获兵甲无数。楚昭王大喜,将所获兵甲赐给他一半,而且每事和他商量,宠幸无比。

    费无忌对宛心生妒忌,就和鄢将师一起设计陷害他。有一天,费无忌对囊瓦说:“宛有意请客,托我来转报,不知相国肯降临否?”

    囊瓦说:“既然相请,哪有不赴宴之理?”

    费无忌又去对宛说:“相国有意在贵府饮酒,大家快乐一下,不知你肯做东道主否?”

    宛不知是计,马上说:“相国看得起我,荣幸之至!明天好了,我当设宴恭候!”

    费无忌又问:“相国来了,你准备送他什么礼物?”

    “不知相国喜欢什么?”

    “他身为相国,女子财帛是不稀罕的。据我所知,他最喜欢坚甲利兵。他很羡慕你分得的战利品,来你家赴宴,无非想参观一下罢了!”

    宛随即叫人拿出战利品来,费无忌帮忙挑选出100件最坚固的甲胄和最锋利的武器,又告诉宛说:“你把这些放在门边,相国来的时候,必问及此事,这时你就乘机献给他,如果是别的东西,恐怕他是不会接受的。”

    宛信以为真,遂将兵器和被俘吴兵安排在门内,用布帐掩蔽起来。

    次日,宛大摆筵席,托费无忌去请囊瓦。囊瓦正准备启程,费无忌说:“宛近来态度傲慢,此次设宴,不知是何居心。待我先去探听一下,相国再去,这样比较安全些,好不好?”

    囊瓦同意了。

    费无忌在街上胡乱转了一圈,踉踉跄跄地跑了回来,假装气急败坏地说:“几乎误事!我已探听明白了,宛这次请客,不怀好意,想置相国于死地。我见他门内暗藏甲兵,杀气腾腾,相国千万不能去。”

    囊瓦不信,说:“我和宛平日并无过节,他断不会这样。”

    费无忌又乘机煸风点火,渐渐把囊瓦的思绪打乱了。但囊瓦还是不大相信,又派心腹去宛家里打探个明白。那心腹回来报告说,门内果然伏有甲兵。囊瓦听后大发雷霆,马上派人去请鄢将师,商量如何处置这件事。鄢将师早巳与费无忌串通好,又添油加醋地说,宛早就想造反,谋夺国政。

    囊瓦终于相信了,大怒道:“我非宰了他不可!”他当即奏请楚王,派兵包围了宛的家。宛这才知道中了费无忌的奸计,却欲诉无门,于是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一个好端端的功臣,就这样被费无忌、鄢将师两个小人整死了。而他们出此毒计,并非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仅仅是因为可耻的嫉妒而已。

    损人利己,尚在情理之中,而且有迹可寻。损人不利己,会让受害者摸不着头脑,上当了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正是小人最可怕也最可恶的地方。

    小人无孔不入,很难防范。但是,他们最大的伎俩就是颠倒是非、挑拨离间。如果记住这句话,中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了--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一日一心得:

    “仁”指正义的事,应该做的事。当仁不让是说遇到正义的事或者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谦让,不推托,勇于负责。季羡林先生曾在文章中表示,对于违反原则的事,我们不能迁就,该做的一定要做。这种态度,就是“当仁不让”。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季羡林语录: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新生在入学报到时,拜托一位老者帮他照看行李,但办完手续后直到中午才想起行李的事情,他赶快跑回去,发现等待了一个上午的老者依旧站在原地,这位老者就是我校校友季羡林老学长。季羡林先生一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季羡林先生一生都坚定地捍卫着诚信的尊严,但现实的尴尬却总是令他叹息不已。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因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抛弃了传统首先的信义,处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只要能对自己有利,哪怕什么有失承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朋友、亲人皆可以出卖,何必为了合同上那一纸条约而弄得缚手缚脚?于是人人变得不敢以真诚对待彼此,而总是用一种狐疑的目光瞅着对方,还要虚与委蛇地笑。

    这些现实令季羡林先生颇为感慨万端,对此,他在多篇文章中提倡做人要讲信用。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唯有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并且团结在你的周围,给予你支撑。

    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拥有诚信,等于拥有一张人生通行证,走遍天下无忧;若你不讲诚信,所有的成功大门都将对你关闭。

    从小我们就读《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的牧童就是没有诚信的孩子,因为他的不讲诚信,最后导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有《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她为了自己的一时高兴,视国家安危如儿戏。点烽火,戏诸侯,兴师动众,让各路诸侯倍感受欺,不再相信烽火,最终使周幽王惹来杀身之祸。这两个故事不也正告诉我们:做人要是不诚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原则。

    俗话说:“时间如金子般宝贵。”而诚信比金子更宝贵。墨西哥前总统福克斯就以其诚实守信的品质而受到国人的尊重,他做人的原则就是两个字:诚信。正是这样的人格品质,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推销员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总统。

    一次,福克斯受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他:“政坛历来充满欺诈,在你从政的经历中有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出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谎。

    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却很有意义。”

    有一位父亲是一个农场主。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备将它拆掉。他的儿子对拆亭子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你们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可是,等孩子走后,工人们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孩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不见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孩子继续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兑现自己的诺言。”这位父亲重新召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在原来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他将孩子叫来,然后对工人们说:“现在,请你们把它拆掉。”

    福克斯说,我认识这位父亲,他并不富有,但是他却在孩子面前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学生们听后问道:“请问这位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希望认识他。”福克斯说:“他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福克斯平静地说:“他的孩子现在就站在这里,就是我,墨西哥总统福克斯。”

    福克斯接着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父亲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台下掌声雷动。

    将一座亭子拆建两次,绝不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更是为了满足一个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失信会增大交际成本,会使许多简单的事变得艰难甚至不可能。所以,一个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和支持的人,是不愿意牺牲诚信原则的。在园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对诚信的信念。

    无独有偶,我们再来看看咱们的周总理是如何树立诚信的。

    周总理曾经深入农村与一位老农拉家常。临别时,总理说:“过一段日子,我还来看你。”但是,后来的岁月总理工作繁忙,没空去实践前言,他就指派工作人员去拜望那位淳朴,憨厚的农民,老人在那一刻,流下了激动的发自心底的泪水。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在生活中,诚信是我们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方式,别小看他,正是从小事中我们才能慢慢培养起了诚信。季羡林先生提倡诚信,其实也正是在告诫那些与信用背道而驰且越走越远的人们,诚信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线,不可逾越。

    一日一心得:

    中国有句古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管你是大丈夫还是小女人,也不论身为一国之君还是平民百姓,话既出口,就当践行;“一言为重,百金为轻”我们每一个人既然承诺了对方,就要做到,这是诚信,也是你的诺言。如此才能增加自己德行的厚度,成为一个守住自己人生底线的有德之人。

    君子交友要讲信义

    季羡林语录:在宗法伦理色彩极强的中国社会中,朋友被尊为五伦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记得什么书中说:“朋友,以义合者也。”“信”、“义”含义大概有相通之处。

    季羡林先生在《论朋友》一文中这样写道:“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对于中国宗法社会中一些正确的伦理道理,季羡林先生是笃信并一直坚守的,其中“朋友有信”就是一条。季羡林先生说他虽然朋友并不是很多,但每一个都是靠得住的,这与他平日里“信”、“义”的君子处事原则不无关系。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意重讲信用,守信义。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中国古人有言:“君子以诚信为本,小人以趋利为务。”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可见,处之本,在于诚信。为人处世决不能见利忘义,不讲信用。

    首先,以信交友。朋友信服你,才愿意跟你保持友谊。这就要求你对朋友守信用。老子说:“大信不信。”意思是说,别人不相信你,是因为你不守信用。在生活中,有些人不知道信之重要,经常用虚言假意敷衍别人,久之必然失去别人的信任。这样怎么能交到真心朋友呢?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秋天。张劭突然听见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

    其次,以义交友。做人要讲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真朋友。管鲍之交传颂数千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鲍叔牙深知管仲有谋划大计、图成霸业的雄才伟略,他们共同做生意,管仲每次都要多分得些财物。鲍叔牙知道管仲家贫,并非出于贪心。他们一起办事,管仲经常惹麻烦,鲍叔牙知道这是运气不好,从不认为他愚笨;他们参加战斗,管仲多次逃跑回家,鲍叔牙知道他有高堂老母需要奉养,从不认为他怯懦。他们一起当官,管仲多次被炒鱿鱼,鲍叔牙知道这是因为没有遇到明君,并不认为管仲无能。后来,鲍叔牙将管仲推举给齐桓公,管仲才得以施展雄才伟略,助齐桓公图成霸业。难怪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交朋友时,如果见别人发达了就去趋奉,失意了就弃而远之,这不过是小人之交,是很难交到真朋友的。

    在孔子看来,交友不仅是一种人际活动,也是一种自修方法。他说:“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说明,他交友的选择对象侧重于品行方面。老是跟品德、修养胜于自己的交往,就越来越接近君子了;老是跟品德、修养不如自己的交往,就越来越接近小人了。当然,要向君子靠拢,还有一个要点:过则勿惮改。把别人的好处学到手,把自己的毛病改掉,这是最好的自修。至于名利、权位、学问等方面,跟品德、修养并无必然联系,并不是孔子考虑的问题。他所交的朋友,并非个个地位崇高,贫贱者也不在少数。只要品德好、修养好,就值得一交。如果品行不端、人格有缺陷,别的方面再优秀,也不值得一交。

    一日一心得: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之间不但需要理解,不但需要推心置腹,更重要的就是信义。人无信不立。要赢得朋友的尊重,要赢得友谊的长久请珍惜信义之道。

    以仁交心,更要有爱人之德

    季羡林语录: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不管我们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这个“人味”都不能缺少。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预见未来而不再困惑时,已是人到中年。岁月的点点过往已经化为昨日的云烟,多少痴恨已消逝,无限凄凉上心头。值得安慰的是,在人所经历的人间情感中,那点“人情味”依然保持着恒定的温度。

    季羡林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做人要有‘人味’。”从一位耄耋老人的本心出发,季老先生赋予了“人味”更多的含义,将它从单纯的情义上升到了“仁”与“爱”的层面。

    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精华所在。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仁者,人也。”其中“仁”是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宽、信、敏、惠即庄矜、宽厚、信义、勤敏、慈惠,这五条加起来即是“仁”。孔子认为只有庄重的人才不会受人侮辱,宽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拥护,讲信义的人才能得到别人任用,勤奋机敏的人办事才会有成效,能给别人以恩惠的人才能指挥别人。

    仁爱思想讲究付出、不计回报,提倡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经常抱怨别人不讲义气,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够好。托人帮忙遭到拒绝,心里就想:“这人太不够意思了!”老公或妻子一事不顺,心里就想:“他(她)太不关心我了!”上司久不重用自己,心里就想:“他太不识好歹了!”下属干活不卖力,心里就想:“这家伙太坏了!”而董仲舒却从儒家的思想出发彻底否定了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提出了“以他人为中心”的观点。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意思是:仁的要点是爱护别人,不是爱惜自己;义的要点是矫正自己,不是矫正别人。我行为不端正,即使能矫正别人,也不能称之为“义”;不把别人放在心上,虽然很爱惜自己,也不能称之为“仁”。

    董仲舒的观点,不是提倡舍己为人,更不是提倡大公无私,而是强调,好人要从自己做起,好事要从自己做起,不能强求别人。

    仁爱之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它能融化人的孤独感和分离感,它能使人与人和睦温馨,它能打破人与人心中的围墙,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人间需要每个人都永存爱心,然而这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做到永存仁爱之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

    第一,要有自爱之心。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自爱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塑造自我道德形象。

    人若没有自爱心,生命便缺乏根基,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自爱包含对自己做人的准则、人生意义、道德信仰、价值观念、人格荣辱等诸方面的理解、信奉和实行,它体现着一个人对真、善、美的珍初和追求。

    第二,要有爱人之德。一个人如果只能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是一利低层次的狭隘的爱:人只有做到爱人如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有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第三,要有利人之行。在社会生活中,“爱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甚至有“回天之力”。但是,人们之间的相爱,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语言上。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救人的性命、出于纯正之爱的行动,比在侍奉佛祖的宗教活动中献祭大象和马匹而度过一生时光要更伟大。”

    第四,要守仁德之道。儒家讲仁爱,并非让人们去爱一切人。而是教导人们要爱之以道、爱之以德。我们要当爱则爱,当恨则恨,正像鲁迅所说:“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际的道德产物,毛泽东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若对错误的东西,丑恶的现象和罪恶的人一味讲爱,就会姑息养奸,把“爱”变成了“害”。不仅失去了仁爱的价值,而且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结出过爱不义的恶果。

    那么,如何才能以仁交心,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的呢?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者与天地同在。仁心是天心,也是人心。儒家要求人们用仁德来保存做人的真心,也就是保存了天地之本心,保存了人之本心。保存了人的本心。仁就不会丢失,扩充它,就会受用无穷。人的仁心,每个人本身就具备。不必到外面寻求,反求于内,仁心自然存在,并且上合于天道。这样。天道也就在我的心中。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方老师高烧不退,透视发现胸部有一块拳头大小的阴影,医生怀疑是肿瘤。同事们纷纷去医院探视。回来的人说:“有一个叫杨红丽的女人,特地从外地赶过来看方老师,不知是方老师的什么人?”又有人说:“那个叫杨红丽的整天守在方老师的病床前,喂水喂药端便盆,看样子跟方老师可不是一般关系呀。”就这样,去医院探视的人几乎每天都能带来一些关于杨红丽的花絮,更有人讲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事,说方老师和杨红丽一人拿着一根筷子敲饭盒玩,杨红丽敲几下,方老师就敲几下,敲着敲着,两个人就又哭又笑起来。

    十几天后,方老师的病确诊不是肿瘤。不久,方老师就喜气洋洋地回来上班了。有人问起了杨红丽的事,方老师说:

    “杨红丽是我以前的邻居,大地震的时候,杨红丽被埋在废墟下面,大块的楼板在上面一层层压着,而父母的尸体就在身边,杨红丽在下面吓得直哭。邻居们找来木棒、铁棍撬那楼板,可说什么也撬不动,就说等着用吊车吊吧,天黑了,人们纷纷谣传大地要塌陷,于是就都抢着去占铁轨,只有我没动。我家活着出来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把杨红丽看成了可以依靠的人,就像杨红丽依靠我一样。我对着楼板的空隙冲下面喊:‘杨红丽,天黑了,我在上面跟你做伴。你不要怕!现在,咱俩一人找一块砖头。你在下面敲,我在上面敲,你敲几下,我就敲几下。好,开始吧。’她敲‘当当’,我也敲‘当当’,她敲‘当当当’,我也敲‘当当当’……渐渐地,下面的声音弱了、断了,我也眯眯瞪瞪地睡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下面的敲击声又突然响起,我慌忙捡起一块砖头,回应着那求救般的声音。杨红丽颤颤地喊着我的名字,激动得哭起来:第二天,吊车来了,杨红丽得救了。”

    谁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而这时正是需要他人爱心的时候,如果你可以,就不要吝啬你的爱心。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就会收获多少爱。

    做人到底拥有多少成功和快乐,这要取决于我们到底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人在爱着我们。做人最博大的自由是爱;做人最富有的财产也是爱。爱的成就无限宽广,因为它能到达一切才智难以到达的心灵彼岸。

    爱是一种活动的情感,不是静止的物体。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特殊的经验,要想拥有它,最佳办法是把它施舍给别人。诚如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爱心,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施舍给别人,这就是生命开花。”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有的人之所以对生命做不到深刻透彻的认识,总认为做人难,是因为还没有意识到爱人的快乐。人与人都是以心交心。以心换心的。爱人的心,自然会被人所爱。

    一日一心得:

    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你对他人施予仁和爱,他人才会以德报德。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显贵,唯有仁爱之心才能让你从容淡定、广结善缘。人生来便受父母之爱恋、兄弟姐妹之悌怜,情义、仁爱是最早具备的情感和德行,它最能体现人情味,其乃人性中的无价之宝,我们自当珍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