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季羡林-季羡林之生活哲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在给予我们丰厚的恩赐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无法回避的烦恼与痛苦。虽然,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但我们每一个人是可以选择怎样去生活的。正如季先生那样,无论贫困还是富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孝悌之道不可忘。因为有亲人就有快乐,有亲人就有希望,有亲人就有温馨。

    孝悌之道不能忘

    季羡林语录: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我们还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确实已经淡化了。不赡养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有所闻。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

    自周秦至清,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以孝治天下”。“孝”是旧时伦常名教体系以及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旧时统治者用以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同时,“孝”也是儒家倡导的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数以千年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所以,季老说,“孝”字我们是不能忘的。

    季老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多人的心灵早已被金钱和利益占据,他们的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去赚钱,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可能多的利益。而完全忘记了“孝悌”为本的人性之道,忘记了赡养老父老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忘记了虐待老人的事是不允许的。季老说,孝的概念在当今这个社会中逐渐被淡化了,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

    的确,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的人都已将“孝”抛诸脑后了,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这样那样不孝的事情发生,让人痛彻心扉。

    2005年1月17日,山西某市纪检委宣布了一项特殊的处分决定,对王某4个有党籍和公职的子女分别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警告处分。社会各方对她的这些不尽孝道的子女行为给予了一致的谴责。

    2004年4月,王某的老伴曾某去世,风烛残年的老人倍感孤独,但人生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到了老人身上。2006年11月,已是肺癌晚期的王某因病情加重,被3个女儿送入本地医院就治。12月份,一直陪护老人的大女儿因为要参加村里的党员会议,便将母亲托付给了两个妹妹。随知,两个妹妹没坚持两天,便在医院消失了。老人独自一人躺在医院里,无人问津。

    老人和老伴一生共养育7个子女,而且每个子女的家离医院很近。因为没有照顾老人,所以,医院只好挨家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但每个子女接了电话都说要来医院照顾老人,可是几天过去了,医院=还是每见老人子女的身影。12月中旬,弥留之际的老人躺在一个素不相识的村民家里,在当地村委会的调解下,老人的7个子女就“如何赡养老人”召开了“家庭会议”,但后来因为意见不合,“家庭会议”宣告失败。第二天,老人就过世了。

    对于老人孤苦离世,子女们一个个都很“理”。三儿子是所在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他的解释是:“母亲住院期间,我去北京了。女儿大学毕业,想留在北京工作,这么重大的事情怎能不管?”大儿子不是王某的亲生儿子,出生两个月后被抱养到家抚养,母亲住院期间,从未探望过一次。二儿子是被认为“最应该尽孝”的,因为分家时,他不但得到了父母的老宅,还在父亲退休时,顶替了父亲的工作,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但母亲被送到医院后,老二只送过一次饭,倒过一次尿。

    后来,此事,村传乡、乡传县,引起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2006年12月,所在市的纪检委牵头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对这7兄妹的不孝之举进行了调查和取证。2007年1月,市纪委及调查组宣布了对其中有党籍和公职子女的处分决定:给予大儿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三儿子、大女儿党内警告处分,二儿子行政警告处分。

    2007年8月26日,江苏的某媒体又报道这样一起虐待老人的事情:

    家住江苏的李某和年迈的80岁老父亲长期生活在一起,2007年8月26日这天,他因为琐事和老父亲争吵了起来。后来,老父亲因行动不便要去堂屋方便,李某看到父亲老弱病残的样子,而且想到他什么事情都帮不了自己,还老责骂他。于是,气不打一处出来,便随手打老父亲一个耳光。在老父亲的责骂下,李某又夺下老父亲的拐棍对其进行殴打,还将一盆自来水浇到父亲身上后离开,致使老父亲全身多处皮肤挫伤。因李某的父亲患有冠心病,在外伤及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下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于次日死亡。

    这是社会中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父母,他们将孩子拉扯养大已经不容易了。可是,到最后老了、行动不方便了,就遭子女的嫌弃,最后甚至还招致子女不可理喻的“毒手”,这不能不让人寒心。

    季老说,老人是社会的一大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为人子女者和社会的照顾。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老了不中用了,就嫌弃他们、虐待他们。要知道我们小时候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没有他们的抚养,我们是活不下来的。现在父母老了,子女来赡养,就不说是报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数子女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负担起这个任务来吗?这对于我们迫切要求的安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人子女者三思。

    一日一心得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赡养老人、孝顺老人也是国家法律的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只要是为人子女者的就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自己的老人,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而且,不能因为任何借口和理由而遗弃和虐待他们。

    爱情实在点为好

    季羡林语录:如果一个人不想终身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致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的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真是何苦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都喜欢将爱情作为创作的源头,认为爱情是神秘的,是神圣的。在季老看来,他也并不否认爱情的纯真、纯洁性,而且他也相信那种真挚的、永垂不朽的爱。关于这点,季老说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就是一个例证。

    梁祝的爱情初始见于唐代的《十道志》和《宣室志》等,那时尽管文字比较简略,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到了清代,俞樾的《茶香室四钞》援引的《祝英台小传》又更详细地道出了故事的全部细节:东晋有个女子名叫祝英台,小名九娘,她出身在浙江虞富家,“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想要为她择偶,她却推辞说,女儿应当出外游学,去寻找真正的贤士。于是女扮男装,自称“九官”,云游江湖,路上遇到会稽(今绍兴)人氏梁山伯,两人惺惺相惜一同到江苏宜兴善权山的碧藓岩下搭建书房,刻苦读书。他们同窗而眠三年,可梁山伯竟然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子。三年学满之后,祝英台叮嘱梁山伯,要他务必在指定日子里去祝英台的家里,他会让自己的父母把其妹妹“九娘”嫁给他。祝英台说的“九娘”其实就是自己,她这是在暗示梁山伯自己要下嫁于他,做他的妻子。

    但梁山伯却因为家贫自卑,不敢前往,后拖过了约定的日期。于是,祝英台父母就跟富豪马家订下女儿的婚事。后来,梁山伯当了鄞县的县长,赴任时途经祝家,就向祝家的家仆打听“九官”这个人,谁知家仆说家里只有“九娘”,并没有“九官”这个人。直到这时,梁山伯才恍然大悟。于是,他便以同窗之请为由,恳求相见九娘。可是,祝英台却以罗扇遮面出来向梁山伯作了一揖,仅此而已。梁山伯追悔莫及,思念成疾,竟然不久就病死了。

    第二年,祝英台下嫁马家,出嫁时她要求迎亲队伍绕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凭吊。抵达时祝英台就在梁山伯的墓前痛苦失声,也许是有感于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真挚感情,大地忽然之间裂开,祝英台于是坠入墓穴和梁山伯化作蝴蝶飞散而去。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巅峰,它很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男女的那种纯洁忠贞、至死不移的爱情。但季老觉得像他们这样的爱情虽是纯真,但在当今的社会中它应该“俱往矣”了。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情还是实在点为好。他认为“人间的正道”如果不想终身独身的话,还是应该恋爱结婚为好。但是别在恋爱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了,别让两人整天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卿卿我我,弄得最后两人神魂颠倒不说,还蹉跎岁月,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这就不应该了。

    2007年12月29日晚10时,一个叫姜岩的31岁女白领,因为丈夫有了第三者想要离婚,于是,从北京远洋天地的24楼跳下自杀身亡。她的自杀是一次“有计划”的行为,姜岩曾在网络的帖子上说,自己知道丈夫背叛的真相后,就开始计划两个月后的死亡。那时,她关闭自己的blog空间,仍保持更新,记录心情与生活。两个月期限到后,她重开blog空间,然后等待死亡。 2007年12月27日,姜岩吞下了300片安定。后因为家人及时发现,姜岩被救醒。姜严出院后,姐姐在她家陪了她一整天,后她又趁姐姐休息不注意时,将客厅的窗户拉开跳了下去。姜岩死后,她的姐姐在博客中说,姜岩将这自己的婚姻看得很重,也付出了很多,比如自己省钱供丈夫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等等,她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将爱情看得太重,所以,才选择了这么决绝的方式。

    季老说,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将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在当今的社会中,季老比较认同大散文家蒙田在《论友谊》中的爱情观:“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蒙田对爱情的看法,虽然有过偏激的一面,但也不能否认它存在的合理性的一面。为此季老说,我们都不应该在爱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应该把多余出来的用在事业上,这是为自己,也是为家庭,为国家,为世界。

    一日一心得

    人活于世,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我们不能将其当成人生的全部。要是那样的话,就容易让自己走上极端的不归途,让亲者痛,世人叹。

    夫妻需要宽容和理解

    季羡林语录:互相恩爱,互相诚恳,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出以真情,不杂私心,家庭和睦,其乐无垠。

    对于婚姻和生活,季老认为夫妻之间居家过日子,只有相互谅解才能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否则,婚姻很快就会走到尽头。季老18岁时在父叔之命和媒妁之言下,和妻子彭德华结婚。彭德华是地道的济南人,文化程度只念过小学,能认识的字最多也只有千八百。季老旅欧十年,妻子从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这是因为她认识的字不足以用来给他写一封信。妻子是“大字不识”的妇人,季老是学术界的泰斗,对于这样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两人的结合,世人也许会说,他们的婚姻质量肯定没有保障。但事实却与此相反。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季老说:“自己家庭生活的黄金时期是夫人彭德华1962年从济南来到北京,一直到1994年她永远离开这一段时间。”他说:“我们家和睦相处,你尊我让,从来没有吵过嘴。”季老和夫人的婚姻并没有因为他们学识上的差异而分崩离析,相反地,他们过的是相敬如宾和相濡以沫的幸福的和谐生活。季老爱他的妻子,妻子在他的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曾在回忆文章《我的妻子》中这样说道:“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这足以表明季老对妻子的爱和怀念。由此,很多人不禁会问:“季老和夫人的婚姻生活是靠什么来维系的呢?因为他们两人的差异太大了。”这应该说更多地是归结于季老和夫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吧。

    季老婚后,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原因,前后有十多年的时间和妻子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十多年的时间,这对于任何一对夫妻来说,都是一个大的考验,期间两人若是不能相互信任,相互宽容和理解,恐怕十之八九的夫妻都会因此而分道扬镳。但季老和妻子在时间的考验下,不仅没有结束婚姻,最后反而厮守在了一起。他们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夫妻之间的信任、宽容和理解。

    季老曾说:“夫人彭德华年长我4岁,她一辈子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小说,也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套玩意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没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语言。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他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实,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德华应当榜上有名。”

    季老对于妻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的爱和情在长期的相濡以沫中也达到了极致。他们的婚姻不是轰轰烈烈,但在宽容和理解中惺惺相惜,他们你敬我,我敬你的幸福婚姻,也足以羡煞世人。

    李肖梅是一名小学教师,是4岁孩子的母亲。丈夫是一公司职员。4年前,李老师与现在的丈夫认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人就领证结婚。李老师和丈夫之所以领证结婚,那是李老师为了圆父亲望女成家的一个心愿。李老师在和丈夫结婚前一个月和男友分手,父亲患病在身整天牵挂的就是女儿的终身大事,恰在这个时候,李老师在亲属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她为了不让父亲替自己操心,于是就闪电地和丈夫结婚了。结婚后,李老师发现丈夫对自己和孩子,即不关心、体贴、照顾、又不喜欢交流、没有一点家庭责任感。而且夫妻之间很少说话,李老师曾好多次尝试和丈夫沟通,但都以沉默收场,慢慢地李老师就开始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新欢。于是,一次她背着丈夫打开丈夫的电脑,发现丈夫常常在网上和一个女子聊天,而且语言有些暧昧。于是,她一气之就跑回娘家住上了半年了。在这半年里,丈夫从没有主动来电问候。看到丈夫冰冷的表现,伤心失望之余,她想着干脆离婚算了。

    婚姻的维系是需要夫妻两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宽容和谅解的。两人生活在一起,如果不能相互信任、宽容和谅解,那等于同床异梦,婚姻哪能持久。“百年修得同船度,十年修得共振床”。如果仅仅因为一段小小的误会,就结束了一段婚姻,那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作为成年人,在面对婚姻时,需要谨慎,在维持婚姻时,更需要两人的宽容和谅解。

    一日一心得

    在婚姻生活中,宽容和谅解可以润滑彼此的关系,可以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扫除彼此间的顾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同时,宽容和谅解也有助于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它能像明澈而柔润的调剂一样,使两人相融相知。“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懂得宽容和谅解的人才是聪明的。

    苦中有乐,其乐亦融融

    季羡林语录: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人如果失掉快乐,那就意味着,他同时也已经失掉了希望,失掉了生趣,失掉了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想让自己过得快乐幸福一点的,但实际上“不如意的事情是十有八九”,人生总是苦乐参半。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幸福和快乐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不愉快时,需要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角度变了,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也会随之改变,这样或许能让自己开朗一些。面对生活,我们得学会放弃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得学会让自己在痛苦中寻找快乐。

    季老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他即使身陷厄境,也会积极地对待生活,积极地对待人生,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可以说他不曾消沉过。那么季老每当遇到不好的处境时,是用什么的方式来改变呢?就是用“幽默”。季老说人应该幽默一点,幽默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和达观心态的体现。幽默的语言可以让严肃的环境变得轻松,幽默的说话方式,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你的看法。

    钱文忠教授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季羡林先生平常是很幽默的,只是不常说笑而已。有一次,季羡林先生说起早年往事,说自己的叔父在只剩几个救命钱的情况下,居然还拿着那几个救命钱买了两张彩票,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中了头奖。钱教授说季羡林先生当时大笑着说:“文忠啊,这样的事情一辈子能遇到一次就不算少了!”在季老幽默的打趣下,钱教授也禁不住大笑起来。

    季老的幽默不仅体现在他和人的交谈上,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季老曾在一篇讲长生不老的文章中说道:“我有时候认为,造化小儿创造出人类来,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没有人类,世界可能要比现在安宁祥和得多了。可造化小儿也立了一功:他不让人长生不老。否则人人都长生不老,那我们今天岂不可以和孔老夫子同坐在一条板凳上了,可以在长安大戏院欣赏全本的《四郎探母》,那是多么可笑而不可思议的场景啊!”

    看到季先生的这些幽默的文字,我们会顿感轻松。可深思的那些语句之后,其实,你又会发现他的这些幽默的浅显的语言是蕴涵着厚重的人生智慧和洒脱的处世思想在里面的。幽默渗透出的是看透世事的逍遥与乐观,是即使困难再多也不让烦恼缠绕自己的洒脱心境。

    大多数的文人也都非常幽默,除了季先生外,钱钟书先生也是个极其幽默的人,他的幽默透着睿智与冷静。曾有一位外国朋友读了《围城》之后非常喜欢,想登门拜访,但钱先生却在电话中跟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难道还非要和下蛋的母鸡认识一下吗?”这话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其实,人生总是在祸福中,在读《庄子》时钱钟书先生曾说:“人生虽不快乐,但不悲观。忍受人生痛苦、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生精神的力量所在。”所以,无论怎样的人生,乐观最重要,信心最不可缺少。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更能说明,生命总会各有各的快乐。

    苏格拉底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非常不便,但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你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苏格拉底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那人又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 啊!进门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 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 畦的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苏格拉底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乐乐的。那人揶揄地问:苏格拉底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 ,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对于客观环境,你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只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客观环境,只有这样,才是解决问题。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一个人能不能活得快乐,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欣赏自己,自己是否肯定自己。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肯定也截然不同,对待天气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

    一日一心得:

    有首古诗写道:“但愿此心春长在,须知世上苦人多。”现实中真的是有许多人感到自己活得很辛苦,生活中没有一点乐趣。正因为世人心中无“春”,所以才无快乐可言。其实人生是快乐的。只不过快乐深藏于心,不容易为人所发现而已。

    让家庭充满快乐与温馨

    季羡林语录: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家,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面,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爱情誓言,君行千里、倚栏望月的相思情怀,都定格在家的背景之下;家,是一道港湾。它让我们躁动于碌碌尘世的心灵得到小憩。它风平浪静,你可以在此酣眠;它布满阳光,你可以尽享天伦。所有的祝福、问候和牵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意义的佐证。

    人人都盼望有个温馨家庭。幸福的家庭能带给人心境舒畅、喜乐开怀及疗伤作用。在外不论遇到各种挫折或不如意事,只要回到家就深感释怀安慰,这就表示你拥有一个温馨又可爱的家庭,一生中必享受人生,乐在其中。

    季羡林先生与妻子彭德华恩爱有加,家庭和和美美,真不知道羡煞多少人!那么,季老先生维护家庭幸福有没有什么“秘诀”呢?季老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名叫《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或许这就是答案。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单职工还是双职工,白天在政府机构、学校、公司、工厂、商店等等五花八门的场所工作劳动。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会付出巨大的力量,应付错综复杂的局面,会见性格各异的人物,有时会弄得筋疲力尽。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哪里事事都会让你称心如意呢?到了下班以后,有如倦鸟还巢一般,带着一身疲惫,满怀喜悦,回到自己家里。这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有父母的,向老人问寒问暖,老少都感到温馨;有子女的,同孩子谈上几句,亲子都感到温馨;夫妻说上几句悄悄话,男女都感到温馨。当是时也,白天一天操劳,身心两方面的倦意,间或有心中的愤懑、工作中或竞争中偶尔的挫折、在处理事务中或人际关系中碰的一点小钉子等等,都会烟消云散,代之而兴的是融融的愉悦。总之,感到的是不能用任何语言表达的温馨。”

    “你还可以便装野服,落拓形迹。白天在外面有时不得不戴着的假面具,完全可以甩掉。有时不得不装腔作势,以求得能适应应对进退的所谓礼貌,也统统可以丢开,还你一个本来面目,圆通无碍,纯然真我。天下之乐,宁有过于此者乎?所有这一切都来自家庭中真正的温馨。”

    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幸福而温馨的,经营一个家庭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敷衍塞责可能会带给家庭消沉、杂乱及死气沉沉,令人感到不愉快。那么如何才能经营出一个充满快乐与温馨的家庭呢?

    第一,身为父母应以身作则,必须树立良好模范。

    为人父母,要远离一切不良嗜好,谈吐温文有礼。身教与言教更是孩子们的一面镜子。若不,家庭成员就会有样学样,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当败坏风气渐渐滋长在家庭成员时,久了就根深蒂固蔓延在他们心中,快乐也慢慢地遥不可及。

    第二,孝道发扬光大,就能拥有一个温馨美满幸福的家庭。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是不可能敬爱别人的。乌鸦犹知反哺、羊羔尚且跪乳,不知孝顺父母和长辈的人,简直禽兽不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生父母不孝顺,死去何劳哭鬼神?”让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善待父母!“百善孝为先”,只有我们孝顺父母,子女才会孝顺我们!

    还有就是夫妻关系及对家庭的责任,双方都必须付出爱心,摒弃自私心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注重家庭成员关系,好好营造一个温馨家庭。若以藐视或欺压手段相对,这一定造成鸡犬不宁及杂乱家庭;更可悲的是各走各的阳关道,相对也视若无睹,家庭破裂,后果必以悲剧收场。

    因此,培育一个温馨的家庭非得胶尽脑汁不可、也要有牺牲小我的精神。一切的付出决不会是白费,苦尽甘来才是心中的盼望与喜乐。

    一日一心得:

    季羡林先生说:“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

    唯有节俭惜福的人才有福

    季羡林语录:一米一饭都来之不易,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可曾想到这每一粒米都是大自然阳光雨露的馈赠?

    季羡林先生的儿子曾说:“我父亲过分节俭,我们帮助他整理家务,他不许我们用自来水拖地刷厕所,我们只好用楼前的湖水,姐姐干脆把大件衣物拿回自己家洗。父亲节电成癖,不同意我们买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一家人在屋里聊天,他也会进去把灯和电视关掉……”季羡林先生一生节俭,生活消费的核心更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遮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钱文忠曾说:“季先生唯一吃的零食是花生,他拿个布口袋把花生挂在写字台上。他坚定地相信全世界最好吃的东西是花生。所以任何人去,都是一把花生。”

    季羡林先生主张以不变应万变。他觉得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每个人的审美眼光和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无论你多么尽心竭力地打扮,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审美喜好。这方面,季先生是个完全自由的人。一年四季,他永远是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只简单的手提包,若十年一成不变。

    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节俭更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节俭不可以不提倡。同时,节俭也是惜福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著名的学者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李叔同说:“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吃,而是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李叔同的一生可谓是时时处处都十分注重自身对福气的珍惜,他的衣食住行十分节俭,甚至到了粗劣的境地,他对精美的东西总是极力排斥。他的早餐仅是一大碗白粥。中午也只是一碗饭和一碗大众菜。唯恐吃不完造成浪费。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进行劝诫。倘若看见客人吃完饭后碗中还有饭粒,他便会特别生气地训斥:“你有多么大的福气?竟然如此糟蹋粮食!”不仅如此,如果有客人将冷茶倒掉,他也同样加以呵斥。由此可见,弘一法师是何等的惜福。

    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一点一滴都要珍惜,它不仅是物质上的价值,更是心灵上的价值。懂得惜福,我们才会尊重每一个事物,尊重每一个生命。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与寒酸、小气不可同日而语。寒酸让人感觉志短,小气让人感觉猥琐,节俭却让人感觉到一种淡泊的从容。真正节俭的人,在不该付出时,绝对寸金难舍,“一毛不拔”,而在应该付出时,他能大方得让你瞠目结舌。

    季羡林的节俭北大人所皆知。他对自己苛刻到惊人,“连家里拖地的水都是从湖里打上来的。”而钱文忠却说,其实季羡林先生也是个很慷慨的人,可惜这点很少有人知道。钱文忠说:    “至今为止,北大接受的最大一笔捐赠来自季羡林先生。”解放后的季羡林是一级教授,工资、各项补贴加稿费,每月收入约有千元,他用来买了很多古字画。后来,他把收藏全部捐赠北大,“仅仅古字画就有462幅,包括苏东坡的《御书颂》,董其昌、仇英、祝枝山的画都在十幅以上,此外还包括大量古砚、寿山石田黄、田白、善本、自己所用家具、毕生积蓄的稿费,甚至他捐到连自己的图章也捐掉了。”钱文忠感慨说,这些古董,价值难以计数。

    有句古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如果等到一切都挥霍尽,才去想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你只能在回忆里去咀嚼那份悔恨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节俭,这便是居安思危的好作风。

    古人说:“不需要的东西,就算只花了一个铜板也嫌太贵。”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可是现代的人只顾着工作,除了工作他们还会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乱花,会做这种事的人,真是不节俭。

    古人说:“别买你想要的东西,而要买你所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常常有一些人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如果那一些人破产了,一旦贫苦,他们就可能为做出一些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事情,由此可知节俭的重要,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节俭。

    一日一心得:

    人生欲壑难填,勤俭节约让我们懂得惜福,也更加珍惜自己当下的拥有。少一些攀比,从而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的境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所以富足不忘艰苦,勤俭节约。幸福既来之不易,又是十分短暂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格外珍惜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