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季羡林-季羡林之长寿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能有季羡林先生这样高龄的人少之甚少。人们不禁要问:季老有什么养生秘诀?季老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我首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闻名全国。” 最后他又补充一点重要经验,就是:“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过去‘用脑伤神’的说法已经被科学实验所否定,应改为:‘用脑长寿’”。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语录:眼前有时闪出一个长队的影子,是北大教授按年龄顺序排成了的。我还没有站在最前面,前面还有将近二十来个人。这个长队缓慢地向前迈进,目的地是八宝山。时不时地有人“捷足先登”,登的不是泰山,而就是这八宝山。我暗暗下定决心:绝不抢先加塞,我要鱼贯而进。什么时候鱼贯到我面前,我就要含笑挥手,向人间说一声“拜拜”了。

    季羡林特别喜欢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季羡林经历了人生许多事情后,他感悟到了诗中所表现的心灵境界。诗的关键在一个“应”字,这个“应”字由谁来掌管,由谁来决定呢?季羡林不能知道,但他觉得反正不由自己来决定。既然不由自己来决定,那么就由它去吧。在对待人的生死问题上,季羡林非常豁达,有着洞明世事后的平和,他主张不刻意为之,顺其自然。

    季羡林常常说自己养生没有秘诀,也没有刻意的去做些什么,来使自己益寿延年,他只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自在而为,顺其自然的对待生活,对现实持接受的态度,并且对未来很乐观。季羡林这种平和、乐观的心态,从医学角度来讲,其实正是季羡林长寿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体魄更重要。

    平和是金,人只有在平和的心态下才能创造出奇迹。有人就曾根据这一点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第一个作出这种预言的,是瑞士钟表匠塔·布克。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作出了这个预言。

    在四百年前,一个钟表匠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呢?自埃及考古工作者证实了布克的判断后,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便对这位钟表匠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凭什么作出那种预言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开始搜集布克的有关资料。最后,他发现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预知那个结果的。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钟表的误差低于1/10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起初,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对金字塔的建设者,他之所以能得出自由人的结论,就是基于他对钟表制作的那种认识。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在塔·布克的史料中发现了这么两段话: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而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像,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刀片都插不进去。

    塔·布克是第一批因反宗教统治,流亡瑞士的钟表匠,他是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据说,瑞士到目前仍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性、有苛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

    可见,心态对人很重要,具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快乐生活,工作出彩。同样,心态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至关重要。有的人身体结实,体格健壮,但是心理脆弱,自怨自艾,过分忧虑,遇到一点小的挫折,是当成天大的事情,心慌意乱,生活的规律和节奏全被打乱,严重的甚至丧失自制力,影响到身体的免疫功能,最终身体的健康也因此不复存在。这种人的健康正是毁在了心态不健康上。

    什么是健康的心态呢?

    拥有健康心态的人,要具有健康的情商,应该具备美国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这本书中,提到的五种情商能力。这五种能力是: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说要关注自己的情绪,能够体察、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人管他叫做情绪觉知。第二个是要妥善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情绪化,情绪化,脱缰野马,控制不住。 第三个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能够自我调节,从不良的情绪体验中走出来。 第四个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不光是控制自己情绪,还要能看出他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第五个,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曾于1997年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等影响。因此,要健康、健美、长寿,自身的因素就成为第一要素。可见,一个人长寿与否,60%取决于自己。

    健康的心态,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达到。现代人,特别是老人可以在生活中检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提醒自己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不要对生活中不顺的事情,过分忧虑,很多时候顺其自然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也能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

    一日一心得:

    怎样才能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呢?第一,要驾驭愤怒情绪。第二个要克服紧张情绪。第三,避免急躁情绪,培养自己的忍性。第四,摆脱消极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第五,合理的宣泄,压力过大时,所以可以适当的宣泄。

    积极过好每一天

    季羡林语录:我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我的手段。前辈学人陈翰笙先生,当他一百岁时人们为他在人民大会堂祝寿的时候,他眼睛已经失明多年,身体也不见得怎么好。可是,请他讲话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工作。”全堂为之振奋不已。

    季羡林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他曾说过:“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我的生活习惯就是不停地工作,习惯。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他常常警告自己,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如果季羡林有一天工作没有什么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愧疚难安,他认为虚度时光是一种慢性自杀。所以季羡林总是把每天的生活都排得满满地,他每天早上都是四点一刻起床,简单的洗个脸,吃点东西就开始伏案写作,他常常笑称,自己的早餐是先天下之早餐。人们形容人的勤奋往往会用“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但用在季羡林身,改成“鸡闻他而起舞”更合适一些。到每天早上七点,别人开始上班的时候,季羡林已经工作了三个小时,一上午的工作已经出来了。

    对季羡林来说,每天四点多起床写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到他因身体不好住进三0一医院前,他一直都保持着这个习惯。季羡林是2003因病住进北京三0一医院。这三年多里,已九十多岁的季先生经历了心肌衰竭、左腿骨髓炎、心脏病,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可以说季羡林的一生是工作的一生,充实的工作给季羡林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意义。而在工作状态中的老人,往往活得更健康,积极工作,让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这也是季羡林长寿的又一个秘诀。

    有人说“人忙难老,人闲易老”,生活充实忙碌一些,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反而更好,不容易生病,而一旦闲下来,无所事事,许多病倒是找上门来。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老干部,退休前工作繁忙,意气风发,什么病没有,退休后在家里待上几年,反而闲出病来。

    报纸上曾报导这样一则新闻,十一长假期间,李先生一家人出去旅游,母亲因为年纪大,不想去,就留在了家里。但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他出去旅游回来后发现,独自一人在家的母亲竟像变了个人,整天闷闷不乐,后来找心理医生咨询才知道,母亲患的是“假日综合征”。李先生告诉记者,“十一”前他们一家合计着出去旅游,本来想带着母亲一起,可她嫌累不愿去。可谁知母亲没累出病来,却在家“闲”出病来了。

    为什么忙起来,身体还更好一些呢?因为工作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不能做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事情,觉得自己没有用了,生命力就会减弱,病也就跟着乘虚而入。

    所以,有时候人还是忙点累点好,太闲了会闲出病来。人在有事可作的时候,人的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都会被调动起来,免疫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都会比精神松懈的时候强。有许多人,甚至在患上癌症后,依然工作,并以工作的热情,战胜了病魔。美国人马龙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1984年,马龙30岁,她的生命仿佛走到了尽头。马龙患上了乳腺癌和宫颈癌。在过去的11个星期内,她已经经历了两次外科手术。现在,她正经受着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雪上加霜的是,疾病夺去了她的秀发、她的积蓄,还有,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能忍受更多的压力而离开了她,唯一给她留下的就是两个小男孩儿。更糟的是,医生给她下了死亡判决书:她还可以活两年,如果幸运的话,最多五年。

    尽管马龙不断地经受着身体内剧烈的疼痛和无边的恐惧,可她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躺着自怜自叹。她必须鼓起全部精力来照顾两个儿子。这就意味着,她必须得找一份工作。

    在所有的销售类工作中,马龙最终选定了男性占主体的汽车销售领域。前16次的应聘,马龙都失败了,在做第17次努力时,马龙向销售经理认真讲述了一番她对女性购车者的独特想法后,终于被当场雇用了!马龙的汽车销售生涯从此开始。

    在工作当中,马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并且工作环境中几乎全部是男性。马龙在工作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度销售人物的称号。而此时,马龙的癌症病情也得到了逐渐的控制,她的身体不断强壮起来。

    在其后的日子里,她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被提升,在做到高管的位置后,她决定开创自己的汽车销售公司。在1989年,距离马龙为了治病养家卖掉自己第一部车整整五年的时候,一间属于马龙的汽车销售商店诞生了。

    马龙真心的劳动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今天,她的癌症已经被彻底消灭,她已经成为两家汽车销售商店的老板。她的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4亿5千万美元。

    积极的心态,使马龙没有倒在癌症下,工作让她把生命的潜能全部打开,她也籍此,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病魔,重新赢回了健康。

    一日一心得:

    为什么工作对健康有好处?因为工作使人忙碌,让人不会感到寂寞、孤独。研究表明,人们无事可作时会感到不愉快、忧虑、孤独。相反忙于工作的人感到最愉快。许多热爱事业卓有成就的人感到在努力工作时最幸福。工作起到人与现实之间桥梁作用:通过工作,人们彼此接触,通过集体活动,人们得到友谊和温暖。这有利于健康。失去工作就是失去一切,它影响人的精神,使人容易患病。

    感情充沛,兴趣不老少

    季羡林语录: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伟大的人们是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息。

    季羡林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老少的人。在季羡林的散文中,常常可以体会到他深沉真挚的情感,对祖国的爱,对师长亲朋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哪怕是小花小草,在季羡林的眼中也像是寄予了生命一般,他会为它们的命运而感怀。季羡林还一直很喜欢小动物,他小时候养过兔子,后来由于工作学习繁忙没有养过小动物,直到老年时才又开始养猫。季羡林爱猫在北大是出了名的,他对猫非常之好,甚至有人笑称在他家实行的是猫道主义。季羡林是一位博爱的仁者,他有一种对世间万物的大而化之的爱。

    季羡林是一位感情充沛,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总是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以已推人,他身上有一种善良的人性,所谓“仁者无忧”,这也是季羡林长寿的秘诀之一。

    孔子曾说过 “仁者寿”,其中就蕴含着养生之道。一次,鲁哀公问孔子:“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智者乐,仁者寿。”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一生中谈论最多的是仁,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仁的地方多达158次。他在《论语·雍也》中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提出了“以德助寿”的养身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仁者”会长寿呢?仁,是一个道德概念,引入医学,为身心,为精神。西方医学认为,心理平衡是生理平衡的重要条件。精神的宁静愉悦,可以提升人的免疫功能,可以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孔子分析了人为什么不能长寿的原因,是因为“夫寝处不适,食欲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辱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处孔子说的疾病而死、服刑而死、争战而死,都与道德有关系。孔子特别强调“内无思想之患,以怡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散,精神不散。”用今天的观点来说,“仁者”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道德高尚,性情平和,与世无争,从不争强斗气;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不忧不愁,快活一生,怎能不长寿呢。

    季羡林热爱大自然,他在花草中寄予了自己的感情,在最困难的时候,美丽的大自然,让季羡林增添了对生活的留恋。季羡林的散文中有许多对花草的描写,写得非常细致传神,象《二月兰》《夹竹桃》《马缨花》《神奇的丝瓜》等。在《幽径悲剧》中季羡林写道:“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闻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季羡林喜欢养猫,小猫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每天早晨,小猫陪季羡林散步是著名的“朗润园一景”。那时,当季羡林在朗润园里散步,陪伴在他左右的便是一只猫。猫一般是不恋人的,但季羡林的猫却会跟着主人散步,而且亦步亦趋,紧随其后。每天小猫都会陪主人逛上一圈,有时季羡林累了或是遇上熟人站着说话,小猫也不走,只是在一边乖乖地洗脸、舔爪子,丝毫不会打扰主人。有一段时间,季羡林几乎每天都碰到一位手提鸟笼遛鸟的老退休工人。他们一见面,就相对大笑一阵:“你在遛鸟,我在遛猫,我们各有所好啊!”。

    季羡林对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充满爱心。二三十年前,北大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到学校报到时,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守门人模样的老头,便请求帮助照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没说什么,答应了,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守着。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待忙过注册、分宿舍、买饭票、领钥匙……这一切,已时过正午,这位新生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一路急找回去,只见烈日下那位老者仍呆立路旁,手棒书本,照看地上的行李。次日开学典礼,这位新生异常惊诧,昨天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正端坐主席台上,原来他竟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教授。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明·吕坤《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小时候,他的祖父告诉了他一个道理: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

    10岁那年,贝索斯又随祖父母外出旅游。旅游途中,他看到一条反对吸烟的广告上说,吸烟者每吸一口烟,他的寿命便缩短两分钟。正好贝索斯的祖母也吸烟,而且有着30年的烟龄。于是,贝索斯便自作聪明地开始计算祖母吸烟的次数。计算的结果是:祖母的寿命将因吸烟而缩短16年。当他得意地把这个结果告诉祖母时,祖母伤心地放声大哭起来。

    祖父见状,便把贝索斯叫下车,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祖父的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19个字,却令贝索斯终身难忘。从那以后,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诲做人。

    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可以掌握自己的性格,常怀一颗仁爱之心,对于想健康长寿的人来说,是一种比什么聪明方法都更有效的秘诀。

    一日一心得:

    《庄子.在宥》中有“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的说法,意思是说爱要广博,对万物皆因存有仁爱之心。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可以做到无坚不摧,毫无疑问那只能是“爱”。爱让人的生活变得有意义,爱自己是对自我的尊重和感知,爱他人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人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老了就得服老”

    季羡林语录: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从消极方面来讲,一想到自己的年龄,那些血气方刚时干的勾当就不应该再去硬干。

    季羡林在《九三述怀》中提到了服老与不服老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所谓服老,就是,一个老人必须承认客观现实。自己老了,就要老实承认。过去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做不到了,就不要勉强去做。但是,如果完完全全让老给吓住,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无异于坐而待毙,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能量是颇为可观的。真正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就能产生一种不服老的力量。

    季羡林身历几个朝代,忍受过千辛万苦。到老年后,他常常觉得身后的路漫长无边,眼前的路却是越来越短,已经是很有限了。所以,他从不倚老卖老,也不苟且偷安。一方面他仍旧辛勤的写作,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自己承担的社会工作有些过多了,坦言自己觉得累了。他曾经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即使在春风得意中,我也有自己的苦恼。我明明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却有时被认成是日产鲜奶千磅的硕大肥牛。已经挤出了奶水五百磅,还求索不止,认为我打了埋伏。其中情味,实难以为外人道也。这逼得我不能不想到休息。”

    季羡林深深懂得老了就要服老的道理,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已经超出了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季羡林曾明确表示过,今后再不接受来访,再不答应什么‘主编’、‘顾问’,再不写字了。但是,找他的人太多了,请他提字,写序,写专栏,担任顾问,到季羡林家登门拜访的人依旧络绎不决,其中一些人竟在门外等候四个小时,让季羡林觉得很过意不去,他太善良,还是没有办法推脱。只好赶紧请进家里来。面对这些登门拜访的人的执着,季羡林只好自食其言,委曲求全,他觉得的自己是‘马行在夹道内,难以回马’。但他的心中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他自问:“自己患了老来疯了吗?你眼前还有一百年的寿命吗?””

    没有办法像季羡林这样的名人,即使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要服老,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已。所以,他只能尽量让自己抓紧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并忙里偷闲,放松调节自己的生活。

    老年人就应该有季羡林这样的智慧,人老是客观规律,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服老是老年人明智的选择,如果不服老,还像年轻人那样逞强好胜,很容易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老马是一位退休老人,六十几岁,平时身体挺好。平时一家人很少有机会团聚,过年的时候,儿女们都回家来过年,儿孙满堂,热闹非常,老两口特别高兴。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虽然自己也很累,但老两口还是不停的忙这忙那,特别是老马觉得难得与儿女一聚,便与年轻人一样通宵熬夜打牌。第二天又早起准备一家人的早饭,这样过了好几天,到了初四晚上,大家劝他早点休息,但他还是上了牌桌。儿女们想让老爸高兴高兴,就让他连连赢牌,谁知高兴得过分,一下子滑到桌下,急送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回家团圆的喜事,变成了痛失亲人的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不服老逞强好胜造成的悲剧是很多的。人老要服老,则主要是指生活起居的具体行动上。人步入老年之后,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逐渐衰退,不能像年青的时候那样,承受很强的刺激,人的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腿脚不灵便了,视力也下降了,每个老年人都应承认这些现实。所以,在生活起居方面,特别是在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方面要服老,决不可争强好胜,把自己当成青壮年一样。进行运动健身,也要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要过度运动和劳累。

    人老就要老老实实地认老、服老,清醒冷静面对老的现实,才能使自己进入安详、宁静、平和、自然的境界,尽享幸福晚年。这是很值得每个老年人深思的。

    但是也有人说应该是“人老不服老”,其实“人老不服老”这个观点和“人老要服老”并不矛盾,“人老不服老”主要是指心理方面,要有人老心不老的心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气,不要暮气沉沉的,而“人老要服老”指的是生理方面,毕竟人到了一定年纪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不能像年青的时候那样狠着用了,要不身体也会累得要罢工了。

    一方面,老年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富有朝气和活力,热爱生活,充满情趣,不可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另一方面是要正确、坦然对待生死,正视自己的状态,承认现实。也就是说,既不能怕老,更不能畏老。老年人只要重视养生保健,生活有规律,笑口常开,适度地保持精神、饮食、运动、人与自然的平衡,就能延年益寿。

    总之,对老年人来讲,精神上不服老,而行动上要服老,做到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健康长寿,生活更美好。

    一日一心得:

    人上了年纪,是一个客观事实,服老就是承认它,这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反之,不承认,也就是不服老倒近于唯心了。现在有些老年人,不愿承认自己已经步入老龄,喜欢和自己较劲,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在逞强。真正的自强,是承认现实,但并不灰心丧气,依旧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三勤:手勤,脚勤,脑勤

    季羡林语录: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在养生方面,季羡林不太注重吃,有些说老人不能吃蛋黄,不能吃动物内脏,因为胆固醇很高,他很不以为然。他觉得首先吃得要简单,能裹腹就行,没花太多时间在吃上,把精力多放在工作。另外他觉得人的健康,心情轻松最重要,每天顾忌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会给心理增加负担,还不如想吃什么吃什么,心里没有负担,消化功能就吸收就会好。季羡林认为真正对健康有用的好习惯是三勤:即手勤、脚勤、脑勤。这三者中季羡林又认为脑勤尤其重要。

    季羡林平时出门,不远的路程,他一般就走着去,远一点他就骑自己车去,他曾经骑着自行车到大觉寺看玉兰花,季羡林在八十多岁时,为了写《糖史》,他还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大图书馆查资料。像季羡林这样的领导肯定是可以有专车的,但季羡林很少用。季羡林常说他不主张锻炼,他觉得把时间花在锻炼上,还不如花上工作上有意义。但是从季羡林的生活规律可以看出,他平时的勤于走动,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即锻炼了身体,又不耽误工作。

    在三勤中,季羡林认为最重要的是“脑勤”,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和《中国佛教史·龟兹与焉耆的佛教》。有时候他工作繁忙,要开很多会,没有完整的时间,就挖空心思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在会前、会后,甚至在会中,构思或动笔写文章。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他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季羡林就是这样,抓住一切时间,不让大脑闲着。

    季羡林在南北几个大学中都听到过有关"散步教授"的说法,就是一个退休教授天天在校园里溜达,成了全校著名的人物。季羡林不太认同,他觉得整天这样"锻炼",太乏味太单调了。他说:“学海无涯,何妨再跳进去游泳一番,再扎上两个猛子,不也会身心两健吗?蒙田说得好:‘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里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现代医学在老年人养生方面提出的“四勤”与季羡林说的“三勤”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上要尽量做到四勤,即:勤动脑、勤动腿、勤动手、勤交流。

    为什么要勤动脑,因为“大脑乃生命活动之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长寿才有可能实现。40岁以后,人的脑组织开始缩小,空隙部分日益增多,懒于用脑的人比勤于用脑的人萎缩要快。美国有人对180名修道院的修女进行用脑与长寿的研究,结果其中勤于用脑者平均年龄高达88.5岁,而且比不善于用脑者痴呆发生晚10年。我国秦汉以来3000多位著名文人学者平均寿命为65岁以上,大大超过了同代人。

    勤动腿有什么好处呢?医家认为,脚底是人的“第二心脏”。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步行是最好的运动。人体内有流动不息的血液,血液从心脏泵出,输送到全身各处,但要到达身体末端,特别是到达脚底较难,脚底因此常感到血流不足,故有“人老腿先老”之说。勤动腿,可以刺激脚底可提高心脏泵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这样脚底就不致于缺血了。

    勤动手,进行手和手指部分的运动,能使大脑得到良性刺激、有益大脑,对延缓衰老有很重要的作用。老人在生活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少麻烦别人,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自己的动手机会。

    其实不仅是老人,勤动手,勤动脚,勤动脑,再加上一个勤交流,对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是适用的。另外,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平时在家里多作一些家务,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男性在空闲时间多做家务和陪伴孩子有益身体健康。科研人员对186名年龄在20岁至75岁之间的男性进行调查,假设有两天以上的休闲时光,他们将从事哪些活动消磨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在空闲时间感到无聊和寂寞,而这和高死亡风险有密切的相关性。科研人员指出,这项研究综合考虑了统计学、健康及行为风险三种因素,结果显示,无聊会让男人沉溺于酒精、烟草以及将生命浪费在家中客厅的沙发上,也因此导致糖尿病以及肥胖等,而所有这些都会增加男性的死亡风险。

    和季羡林同一天去世的任继愈先生终年93岁也是一位长寿者。任继愈先生有一句座右铭:“怠为万恶之源”。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大多都很长寿,他们比一般人的平均寿命要高10~20岁。这些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勤于思考,勤于行动, 唯其如此,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

    一日一心得: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天地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人的身体和头脑,不是也一样吗?勤于活动手脚,身体才会保持健康,勤于活动大脑,思维才能保持灵活。

    养生无术是为术

    季羡林语录:我年届耄耋,慢性病颇有一些。但是,我认为,这完全符合规律,从不介意。现在身躯顽健,十里八里,抬腿就到。每天仍工作七八个小时,论文每天也能写上几千字,毫不含糊。别人以此为怪,我却颇有点沾沾自喜。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的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

    季羡林的高寿,使得很多人都向他请教养生秘诀。但是季羡林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授之以人的“秘诀”。他每日粗茶淡饭,从不吃补药。他从不锻炼,不去爬香山吸什么负离子,或者打这拳那拳,练这功那功。每天的运动量,不过是工作累了,在家门口的湖畔散散步。所以他对此的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来追求什么秘诀。

    季羡林主张“养生无术是为主术”,他从不刻意去做什么来追求长寿,与那些过分关注自己健康的人相比,季羡林把自己的作法叫做“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他解释说他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季羡林认为,第三点最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觉得如果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孔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海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迎入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感到满眼昏花,忧愁悲哀,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没过三天就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鲁侯是以养自己的方法来养鸟,而不是以鸟本身的饮食习惯来喂养它,这与鸟的本性不相适应,所以使鸟儿的寿命大大缩短了。用鸟的本性来养鸟,那就是让它居住在森林里,漫步在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中,觅食于鱼鳅间,与自己的同伴同飞共止,与自己的伙伴同游共处。

    可见,鸟有鸟的生活规律,如果按照人的生活标准来养,给再多的美食也起不动一点作用,相反,由于不适合鸟的生存,对它只能是一种害。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了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人的特性是什么,人适合在怎么样的环境下生存,如何养生才能保持健康,只有弄懂了这些,并遵从这些规律生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东汉著名唯物论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写到,人生皆受天长命。人生于天地,天地无为,人禀天性者,亦当无为。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自然,顺乎自然,即最上养生之道。看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就已经有了顺其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的说法,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老年人为了追求健康,看到报纸上介绍某某的长寿经验就开始效仿,看到有些药品广告上写得很神奇就大量服用,还有保健品、补品只要听说有用就买,也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这样的做法,就有些盲从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中医讲究辨证,就是说要从每个人的体质分别来对待,因此,常常需要对相对症状的两个人施用不同的药方。

    再说,养生主要还是应以自然无为的方法,即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分的担心身体的健康,不给自己定很多条条框框,如果每天要求自己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每天必须锻炼多少时间,到头来只能让人更加累心。还不如顺其自然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让心情轻松一些,人一快乐起来,身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都会增强,自然身体健康。

    不给自己定太多禁忌,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禁忌,我们遵从的应该是人体自身的生物钟,身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机能规律,这些是人类进化中形成的,人一出生身体就在按照它的规律运行,我们必须遵从人自身的生命规律。

    比如作息时间: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身体状态也会有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养生方法和秘诀,所以不必要在养生的问题上给自己定许多禁忌。束缚自己的胃口、手脚,为了健康着急上火,会使人损失生活的乐趣,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过分地在意健康,反而可能使人失去健康。健康不可以强求,以平和的心态生命,不过分的注重养生,才是养生的最好的方法。

    一日一心得:

    古往今来的养生理念无外乎:与自然协调,阴阳平衡;与环境协调,健康长寿;。生活作息顺应人的本性,处事待人保持平和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无为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

    季羡林语录:我同这些生龙活虎般的青年们在一起,他们身上那一股朝气,充盈洋溢,仿佛能冲刷掉我身上这一股暮气,我顿时觉得自己年轻了若干年。同青年们接触真能延长我的寿命。古诗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我一不服食,二不求神。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就是我的神仙。

    作为一位大学教授,季羡林有很多机会和青年学生在一起,他把年青人称为“忘年小友”,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季羡林年纪越大,他感觉与这群小友的感情越深,季羡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优点,他乐观的相信“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国家的末来都寄托在年青人的身上。作为师长,季羡林给与学生理解和爱护、诱导与教育,他对他的“忘年小友”一点架子也没有,在北大的时候,季羡林的家门总是对学生敞开着的,任何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和他讨论,许多年青人出书请他作序,他也从不推脱。

    季羡林给了年青人很多帮助,但是,季羡林认为他从接触到的年青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事物,他才是受益者,年青人身上那一股朝气,使他感到自己的一身暮气都被冲淡了很多,年轻了若干年。季羡林开玩笑的说:“同青年们接触真能延长我的寿命。古诗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我一不服食,二不求神。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就是我的神仙。”

    季羡林赞同老年人要多与年青人接触,多与新鲜事物接触,他觉得老年人最常见的现象或者灾难是自我封闭。老年人有事理广达者,有事理欠通达者。前者比较能认清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到事物的改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千万不要要求事物永恒不变。后者则相反,他们要求事物永恒不变;即使变,也是越变越坏。这一类人,即使仍然活跃在人群中,但在思想感情方面,他们却把自己严密地封闭起来了。

    季羡林有一位老友,写过新诗,填过旧词,毕生研究中国文学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为人随和,性格开朗,并没有什么乖僻之处。可是,到了最近几年,突然产生了自我封闭的现象,不参加外面的会,不大愿意见人,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高声唱歌。季羡林曾几次以老友的身份,劝他出来活动活动,他都婉言拒绝。季羡林觉得非常不解,他认为,老年人不管有什么形式的自我封闭现象,都是对个人健康不利的。所以季羡林奉劝普天下老年人力矫此弊。他说:“同青年人在一起,即使是“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的活力总会感染老年人的。”

    思想上的封闭,会让人处于一潭死水的状态,也会加速人的衰老。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会让人老得更快,而充满好奇心,则能使人变得更年轻。

    在研究中,科学家跟踪调查了数千名中老年。他们发现,步入中老年后,许多人开始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进而身体老化加剧,容易生病。而那些依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近、探索、了解新事物,这让他们兴致勃勃,衰老也来得更慢。研究人员分析,除了心理上的作用,人们在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体内会分泌某种激素,让皮肤不容易长皱纹,器官也不容易出问题。

    因此,中年后,人们可以通过多接触新事物等方式来提高好奇心,减缓衰老。

    新中国最早的建筑大师之一张开济老人有九十多岁的高寿,在他养生保健心不老的三条经验中,居然把“多和年轻人在一起”排在了第一条。他说,我国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在谈及养生和健身之道的时候,都特别强调老年人要多和年轻人在一起。生活中,张开济最喜欢的是年轻人。他说,看着他们成长,变化,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快乐使人越活越年轻,快乐使人延年益寿。老年人要多和年轻人交流,向他们学习,克服旧观念,变“看不惯”为“看得惯”,纠正“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的心态,取其所长,补己之短。有了这样年轻的心态能不越活越年轻吗?

    年过百岁的细胞生物学家贝时璋老人很喜欢喝年轻人相处,他有一群合作非常愉快的年轻朋友。他认为,老年人离退休后,要和年轻人交朋友,交“忘年交”。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头脑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多和年轻人交朋友,能使老年人萌发童心,可以调节心理,保持愉快心情,消除孤独、寂寞、烦躁、忧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绪。如果老人不与年轻人交往,性格内向,无所事事,被孤独寂寞困扰,掉入精神“陷阱”,心中有忧愁和苦恼无处倾诉,久而久之,便会憋出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来,所以经常和年轻人在一起,保持年轻人的心态,老人健康长寿还会打什么问号吗?

    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吗?那就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常常与年青人为伴,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外界的世界很精彩,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年人要想不让自己落伍,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要“与时俱进”。

    一日一心得:

    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是互惠互利“双赢”的好事。老年人可以感染到年轻人的朝气,减少生活的沉闷,还能接触到很多新事物,了解社会的发展,同时,老年人也会发现年轻人的一些弱点,缺点,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这样既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也使年轻人也受益。

    不重誉毁,荣辱不惊

    季羡林语录: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良好的心态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有益,性格平和、豁达、乐观、积极、开放,能使人心情舒畅,再辅助以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老年人可以远离病魔,百病不生。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这与人的个人意志是否坚强有关,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中即使遇到巨大的挫折,也能经受得住。

    意志坚强的人一般都比较有主见,有自己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充满自信,情绪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意志坚强者,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累,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丝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与决心,乐观向上,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这些人大都健康长寿,活到八九十岁。

    有许多老人,经历世事后看谈了很多,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他们也不介意,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人怎么可以要求自己没有缺点,要求别人对自己没有意见。季羡林晚年曾说:“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只脚的程度。”所以季羡林明白,人生就是这样,季羡林并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是誉还是毁而劳心劳神,他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越是脆弱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脆弱的人都没有强大的自我,就如同没有坚硬的外壳一样,感到自己缺少保护,他们总是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会比较敏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不安,甚至杞人忧天,因此内心的忧虑和焦燥也比意志坚强的人要强烈很多。这样的人在遇到挫折后,由于心理的防线很脆弱,往往无法承受,心理上会受到巨大的打击,自控力减弱,进而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健康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失。

    医学研究证明,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受到外界压力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搞的晕头转向,有的一夜之间“白了少年头”,有的人血压升高,有的人突发心脏病,等等。而意志坚定者,遇到外界压力时,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从容应对,泰然处之。由于情绪控制的好,没有受到大的波动,自然身体健康也就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信念和灵性是那些年龄超过100岁的老寿星在谈到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时最常提到的两点。调查所涉及的对象为100位年龄在100岁到104岁之间的世纪老人。23%的被调查者表示,坚定的信念而非基因或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使自己延年益寿的。其他被提及的因素还包括努力工作;健康合理的膳食以及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在被调查者中有61%的人声称,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不存在什么想做而未做的事情;78%的人则表示,自己并未做过任何不想做的事情。

    廖沫沙也是一位长寿者,“文革”中廖沫沙被关进监狱,造反派批斗他,他却幽默地对同台被斗的吴晗说:“我们现在成了‘名角’了,当年四大名旦出场,看的人还没有我们多。”批斗会结束后,廖老提出要吃了饭才回去。他风趣地说:“不让我们吃饱饭,你们就没有‘活把子’了。”造反派只得听从。廖老的坚强乐观荣辱不惊由此可见。他终于活过耄耋,尽享天年。

    医学家认为,坚强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坚强者,大都性格开朗,从容处世。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告诫人们:“天地万物之理,皆使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并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提出了从容养生的观念。坚强的信念可以令人精神经常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这有利于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使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心理角度说,坚强属于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坚强者,保持了一种绝妙的利导思维,这可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达到自我放松,心情愉快,有利于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战胜逆境和疾病。

    坚强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人格,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任何困境下都乐观、开朗、自信。“脆弱者易折,坚强者长寿”,前人健康长寿的经验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一日一心得:

    古人云:“意志者,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每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就是说,意志坚强者可以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保持气血的流畅,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而意志脆弱,则神怯气虚,气血不畅,抗病力弱,容易遭受病邪的侵袭。由此可见,意志坚强有益于身体健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