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4页。

    [2]《辞书》,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5—4706页。

    [3]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4]“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the order of nature)最早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提出。狭义的自然秩序基本上等同于自然规律,指不以人类意志而存在和转移且必须严格遵守的永恒不变的自然运行机制和律令。而广义的自然秩序则被赋予了更深厚的哲学和伦理色彩。它与广义的“人为秩序”相对,是一种脱离了社会强制力、专门性法规和传统习惯标准的秩序。亚当·斯密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这种“自然秩序”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将之大胆应用于解释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其后,西方学者从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角度认识秩序,如李普塞特、韦伯、库恩等人对社会秩序的探讨,把社会秩序看作是社会凝聚的方式、社会关系的意向内容、规范行为调适社会的体系等等。

    [5]“活力论”(vitalism)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派别,产生于人类诞生以来对生命起源与本质追问的回答。对于生命现象一直有两种相反解释,一种便是还原论,认为生命的构成与非生命没有本质区别,生命的活动可以用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定律来解释。另一种则是活力论,也称生机论,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理学和胚胎学的科学发现为其论证,认为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存在着截然的界限,并且有着其特殊的运动规律。19世纪的活力论指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用超越物理化学过程和科学分析范围的各种生命力(life-force)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观点。新活力论(neo-vitalism)则是以不同方式设定某种不可认识的生命力(如生命冲动、对生命的渴求等)作为解释生命现象甚至一切事物的原则。

    [6]参见Ackermann,R.Mechanism,“Methodology and Biological Theory”,Synthese,Vol.20,1969;Bronowski,J.,“New Concepts in the Evolution of Complexity”,Synthese,Vol.21,1970;Carlo,W.E.Reductionism and Emergence,“Mechanism and Vitalism Revisited”,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Vol.40,1966,pp.94-103.;Emmeche,C.,S.Koppe and F.Stjernfelt,“Explaining Emergence:Towards an Ontology of Levels”,Journal for 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28,1997,pp.83-119;Hein,H.,Mechanism,“Vitalism and Biopoiesis”,Pacific Philosophical Forum,Vol.6,1968b,pp.4-56,1968b.

    [7]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5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0页。

    [9]马新福:《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法律机制》,《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0]刘雪梅:《论法治秩序与中国乡村社会法治秩序》,《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1]纪宝成:《论市场秩序的本质与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蔡文辉、李绍嵘:《简明英汉社会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13]席酉民等:《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中国管理创新大会会议论文,第104页。

    [14]丁烈云:《危机管理中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5]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16]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0页。

    [17]同上。

    [18]F.A.Hayek,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p.162.

    [19]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8页。

    [20]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1]同上书,第39页。

    [22]同上书,第19页。

    [23]同上。

    [24]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25]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9—20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27]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28]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301页。

    [29]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30]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32]同上书,第56页。

    [33]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34]张世鹏、殷叙彝:《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3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36]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37]Manuel Castells,The Power of Identity,Malden(Mass)an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7,p.470.

    [38]Rob Shields,Lefebvre,Love and Struggle,Spatial Dialectic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pp.154—155.

    [39]参见董慧《空间、生态与正义的辩证法——大卫·哈维的生态正义思想》,《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时空动力学视阈下资本与权利的空间交错》,《哲学动态》2011年第5期;《当代资本的空间化实践——大卫·哈维对城市空间动力的探寻》,《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40]Yiftachel and Hedgcock,“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The Planning of An Australian City”,Cities,May,1993.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42]同上书,第67页。

    [43]同上书,第55页。

    [44]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45]Richard J.Bernstein,Praxis and action:contemporary philosophies of human activit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1,pp 70—71.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47]王锐生、陈荷清等:《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48]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50]同上书,第85页。

    [51]同上书,第108页。

    [52]同上书,第119页。

    [53]董慧:《身体、城市及全球化——大卫·哈维对解放政治的空间构想》,《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5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59]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62]同上书,第286页。

    [63]同上书,第294页。

    [64]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65]同上书,第4页。

    [6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67]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6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69]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70]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1]笔者认为,社会活力是一个辩证性概念,社会的“活”是在与“不活”相对应之下突显其积极意义的,并且社会活力是活而不乱的、辩证的活力。参见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72]笔者认为,要警惕社会活力的“异化”问题,为了避免活力成为与人类社会相对抗、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力量,将活力引向善的方向,需要对社会行为进行理性约束与控制。参见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74]同上书,第79页。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76]David 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Oxford:Blackwell,1989,p.344.

    [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8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82]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and Richard York,“Ecology The Moment of Truth-An Introduction”,Monthly Review,No.3,Aug.2008.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84]John Bellamy Foster,The Ecological Revolution:Making Peace with the Planet,Monthly Review Press,New York,2009.p277.

    [85]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86]August Comte,System of Positive Policy or Treatise on Sociology,London:Burt Franklin,1875,pp.239-240.

    [87]周怡:《社会结构:由“型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88]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89]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90]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91]Parsons,T.1942b,“Propaganda and social control in T.Parsons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Second Edi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4.

    [92]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Wiley,1964,pp.273-280.

    [93]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9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95]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96]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74页。

    [97]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98]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99]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81页。

    [100]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1]李培林:《关于社会结构的问题——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02]吴方桐:《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103]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104]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05]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06]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07]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08]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09]同上书,第160页。

    [110]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1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87页。

    [112]“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中国社会阶层加速分化”()。

    [11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114]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15]陆学艺、宋国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16]郑杭生、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17]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118]郑杭生:《透视当代社会结构,促进中国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19]郑杭生、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20]李庆华:《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因素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1]笔者在《社会活力论》中提到社会活力的“两重性”,活力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积极性是反映活力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肯定价值和意义的一面,能够推动社会向真、善、美方向发展;消极性表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障碍,不利于社会团结与稳定,比如社会混乱、无政府状态或法西斯主义。参见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122]郑杭生、郭星华:《试论社会控制的度》,《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123]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124]同上书,第146页。

    [125]同上书,第147页。

    [126]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1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129]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曹卫东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57页。

    [130]董慧:《现代性批判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塑》,《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9期。

    [13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13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33]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134]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Wiley,1964,p.92.

    [135]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Wiley,1964,p.221.

    [136]陈振昌:《论交往的变迁与工业文明的起源》,《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137]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139]陈振昌:《论交往的变迁与工业文明的起源》,《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140]同上。

    [141]白春阳:《全球化视野中的“交往”理论初探》,《天府新论》2005年第3期。

    [142]鲁鹏:《社会活力的制度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43]王锐生、陈荷清等:《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1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15页。

    [1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9页。

    [146]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147]同上。

    [148]同上。

    [149]韩民青:《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50]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51]韩民青:《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52]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153]韩民青:《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54]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155]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156]同上。

    [157]董慧、欧阳:《社会活力:中国道路的动力机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3期。

    [158]鲁鹏:《社会活力的制度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59]朱力:《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160]刘奔:《交往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6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162]王锐生、陈荷清等:《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163]董慧:《现代性批判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重塑》,《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9期。

    [164]罗素:《权威与个人》,肖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9页。

    [165]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66]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167]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2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168]N.莫塞利茨:《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赵晓力译()。

    [169]同上。

    [170]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理论学习》2000年第12期。

    [17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172]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173]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174]如黄玉捷将社会整合机制从内容上分为认同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制度性整合。见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75]参见朱前星《和谐社会目标取向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选择与整合机制建构》,《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176]何爱国:《从“单位人”到“社会人”:50年来中国社会整合的演进》()。

    [177]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178]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179]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80]杨凤城:《新的民族国家整合——新中国头三年历史的宏观审视》,《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181]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学海》2005年第1期。

    [182]何爱国:《从“单位人”到“社会人”:50年来中国社会整合的演进》()。

    [183]董慧、欧阳康:《社会活力:中国道路的动力机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3期。

    [184]刘鹏:《论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的重构》,《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185]何爱国:《从“单位人”到“社会人”:50年来中国社会整合的演进》,()。

    [186]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187]吴志军:《1976~1982:新的宏观历史叙述——以社会整合为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1期。

    [188]黄玉捷:《我国社会整合机制重构》,《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9期。

    [189]邹和平:《农村社会整合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4期。

    [190]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1]杨凤城:《新的民族国家整合——新中国头三年历史的宏观审视》,《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192]吴志军:《1976~1982:新的宏观历史叙述——以社会整合为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1期。

    [193]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学习论坛》2003年第7期。

    [194]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95]在迪尔凯姆的思想中,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基本上是同一个含义。他毕生关注的领域就是社会整合,其实也是社会秩序。

    [196]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97]杨凤城:《新的民族国家整合——新中国头三年历史的宏观审视》,《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198]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199]郑杭生:《试论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200]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李冠福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201]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李冠福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202]比如滕尼斯的共同体社会、涂尔干的有机团结的社会、韦伯的理性的社会、贝克的风险社会,实质上都指向建构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一共同的主题。

    [203]比如韦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2013.11.13),第9页。

    [3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8页。

    [384]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布莱特·克拉克:《财富的悖论:资本主义与生态破坏》,张永红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38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86]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387]同上书,第112页。

    [388]同上书,第105—106页。

    [389]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藏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390]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39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39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董金玉译,《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

    [393]同上。

    [394]迈克尔·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昌敦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395]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396]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397]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398]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399]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400]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40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页。

    [402]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254页。

    [403]同上书,第250页。

    [404]参见《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综合报告》译者序,赵士洞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概念框架工作组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张永民译,赵士洞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406]Simmel G.,“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In K.H.Wolff(ed.)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50,p.413.

    [4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408]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409]衣俊卿:《现代性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410]同上书,第299页。

    [411]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Introduction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Preface by Michel Trebtish,Verso,London,New York,1991,volume I,p.87.

    [41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41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曹卫东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57页。

    [414]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415]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16]同上书,第5页。

    [417]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418]Arnold,M.,“Culture and Anarchy”,in Stefan Collin(ed.)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869],p.199.

    [419]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载《文化研究》第1辑,高炳中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420]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42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422]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0页。

    [423]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4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425]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哲学动态》1995年第2期。

    [426]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427]李淑梅:《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关系的哲学思考》,《南开学报》1997年第5期。

    [428]王雅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29]冯鹏志:《论知识经济背景中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趋向》,《桂海论丛》2003年第1期。

    [430]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431]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第5期。

    [432]郎友兴:《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纲》,《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433]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434]王印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5期。

    [435]西方社会理论史中,长期存在两种观念之争,一派认为社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另一派则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4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437]同上。

    [438]哈丁最早在1968年《科学》杂志上发表《公地悲剧》一文,形成公地悲剧的理论。

    [439][德]魏伯乐、[美]奥兰·扬、[瑞士]马赛厄斯·芬格主编:《私有化的局限》,王小卫、周缨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40]J.Rawls,A Theory of Justice(Rev.Ed),Harvard University,1999,p.3.

    [441]殷冬水、周光辉:《利益表达平衡: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不公发生逻辑与社会正义实现方式的政治学分析》,《江汉论坛》2013年第2期。

    [4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4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444]胡锦涛:《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28日新华网(—12/18/content_ 10524481.html)。

    [445]《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2002年7月2日,人民网。

    [44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447]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2006年8月14日人民网()。

    [448]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4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450]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451]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452]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4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454]潘泽泉:《理论范式与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4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3页。

    [456]托夫勒:《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457]叶泽雄:《社会理想论纲》,《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58]胡塞尔:《欧洲哲学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9页。

    [459]张明仓:《让哲学回到日常生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4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461]同上书,第247页。

    [462]张明仓:《论意志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

    [463]张明仓:《论意志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