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教故事-心态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的心境、情绪如何,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生命是短暂而美好的,那我们就应该快乐地生活,享受人生;好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去体验人生,与生命接轨,去拥抱生活。

    快乐与痛苦

    龙山禅师对于禅学参悟颇深,他在每天开悟信徒时都要感叹:“快乐呀!人生真快乐呀!”他的此举感染了全寺的僧众,人人都能拥有快乐的心态。

    但有一次他生病了,在病痛中不断地叫喊着:“痛苦呀!真痛苦啊!”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他的叫喊声,十分不满,一个出家人有病怎能老喊苦痛呢,当即责备了龙山几句。

    龙山却笑着问道:“健康快乐,生病痛苦,为何不能叫苦。”

    住持便把有一次龙山自己掉进水里,差点淹死仍然面不改色,视死如归的经历复述了一遍,继而责问他原来的那豪情何在,还有平时都讲的快乐又跑到哪里去了?

    此时,龙山对住持说道:“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却说痛苦呀、痛苦呀!那请问到底讲快乐和讲痛苦何者正确呢?”

    住持听后无言以答。

    快乐与痛苦究竟如何、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心态去看待世间的事物。我们不可能时刻强装快乐。珠不知,在痛苦的经历背后,往往更能体味出快乐的真谛,也会懂得更珍惜快乐的时光。

    顺其自然

    禅院里的草地上枯黄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可是,小和尚便要求师父撒点草籽。

    师父说道:“不用急,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随时就好!”

    过了不久,师父便买回了草籽,叫小和尚去撒。可是,在撒草籽的时候起风了,以至于一边撒,草籽一边飘。小和尚觉得十分可惜。此时师父发话了:“没事的,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的,一切随性!”

    可是,在草籽撒上之后,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立即向师父报告。师父却说,小鸟是吃不完那么多草籽的,来年这里定会有小草。你就随意好了。

    一日晚上下了场大雨,小和尚听到雨声,总担心草籽被冲走了。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看到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心里非常伤心。师父见状,便劝慰他草籽被冲到哪里,便会在哪里发芽的,随缘即可!

    过了不久,禅院里便是一片绿色,没有撒草籽的一些角落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小和尚见此场景,显得异常开心。师父点头说道:“一切随意吧!”

    整个过程中,师父都在追求一种顺其自然,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并没有刻意去强求,因为他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身残心圆满

    从前,有一个学人对于如何向盲者、聋者和哑者宣讲佛法十分不解。他认为,盲者看不见佛尘的挥动,聋者听不见妙法的讲解,哑者不会言表。

    于是,他特地去请教一休禅师。

    禅师听后,便叫他行跪拜之礼。在学人拜起时,冷不防拿起柱杖打将过去,只见他猛然退后。随之哈哈大笑道:“你不是盲者,那快到我面前来吧!”

    学人于是向前走了几步。此时,禅师又发话了,“你不是聋者!”

    过了不久,禅师对着学人说道:“这下你会了吧?”“不会。”他回答异常响亮。

    停了一会儿,禅师更大声地说:“你也不是哑者啊!”

    那个学人听完恍然大悟。

    学人虽然不聋不哑也不盲,可他心地不明,那与盲聋哑者又有什么分别。殊不知,盲者能听,聋者能言,哑者能见,他们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并保持一颗明镜一般的心,一样能洞察世间万物,参悟佛法。

    谁束缚你了

    神光禅师性情旷然,博览群书,在受法得度后隐居于司空山一带,四处游走,居无定所。

    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了禅师,便向他请教解脱烦恼的办法。禅师马上问到底是谁束缚了他。

    那人苦恼了,沉默了许久,心想确实没人束缚自己啊,于是回答“无人”。

    禅师听后大笑一声,说道:“那还要求什么解脱呢?”

    那人听完终于得以觉悟。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细察一下,确实没有理由。没有理由的束缚自然是无解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会逐渐脱离烦恼与痛苦。

    解铃还需系铃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被苦恼所充斥的人,他听说佛能帮人去除苦恼,便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佛。出其意料之外的是,佛陀却告诉他能真正让他获得解脱的是他自己。

    那人十分的不解,因为充满苦恼的便是自己,如此自己又怎能获得解脱呢?于是佛陀对其予以点化:谁放进去了心中的苦恼和困惑,就让谁取出来。而一个人的苦恼往往是自己莫名地充塞进去的,因而只有他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任何人的苦恼都缘于自身,由于自己的一种执著,加之对世事的好胜,莫名的苦恼在心中无限的增加,最终,整个人都成了苦恼的载体。自我解脱吧!朋友。轻轻松松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心量的神变

    有一人对于为何心量有大小之分非常困惑,于是,他便去请教古灵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的诉说后,便叫他闭眼默造一城。一会儿,他于心中建造了一座城垣。接着,禅师又叫他闭眼默造一根毫毛,不久,一根毫毛便出现在他的心中。

    二者造毕,禅师问道:“城垣、毫毛均由你心所造,毫毛体小,那是否用了你全部心思去造的,还是只用了其中一部分呢?”

    “全部。”他回答得异常干脆。

    继而,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造大城垣和小毫毛用的是同一颗心,说明心量是能大能小而又非大非小的!”

    心量有大小之分,关键在于所抱的是何种心态。心量大,你的天地就宽;心量小,你的处境就窄。转变心态,自身能够很好地控制心量的大小,行事方可游刃有余。

    活得快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人每日总是愁容满面,心里被一些莫名的烦恼充斥着。他们想寻找活得快乐的妙方,于是同去请教觉真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们的诉说后,逐个寻问每个人心目中的快乐源泉。答案分别是金钱、爱情和名誉。

    禅师听后表情异常严肃,对他们说道:“以此种心态怎能寻得快乐,即使真正拥有了三者,烦恼照样会伴随你们左右的。只有在拥有三者后能很好地利用,才会获得快乐:用金钱去布施,在奉献中拥抱爱情,将名誉为大众服务。”

    三个人终于在禅师的一席话中悟知了。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求一些虚幻浮华的东西,而莫名地增加心中的烦恼,终日郁闷得很。如果能超越这种观念,必可悟得禅机,使得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并能在禅中领略无尽的快乐。

    不留平常心

    从前,有个学僧十分用功,时刻打坐念经,并且心无杂念,但始终不能开悟。心中充满着困惑。

    于是,他带着这个困惑去寻问禅师,禅师二话不说,只是交给他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让他去把盐倒进装满水的葫芦溶掉,那样就能开悟了。

    那学僧照办,但怎么也不能将盐块在满水葫芦中溶掉,以至对自己开悟的信心大大降低。此时,禅师出现了,拿起那葫芦,倒掉了一些水,轻轻一摇,那盐块便很快溶于水。

    然后,禅师教育那学僧凡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弹琴,弦过紧会断,太松又出不了声。只有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真正悟道。

    修行之方式有多种,不必一定出家入寺。只要有心,就能在自身所处环境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只要有心,就能在生活中处处得到收获。

    负担

    从前,两个年轻的和尚在赶路途中遇到一条大河。

    在岸边,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为过河踌躇着,一看有两和尚准备过河,便向其寻求帮助。

    于是,作为师兄的智光二话没说便抱起那女子过河,上岸后,立即将其放下继续赶路。在整个过程中他是一言不发,甚至是不动声色。

    而师弟智原看在眼里,却嘀咕在心里,终于质问师兄为何冒犯佛中色戒,抱那女子过河。

    殊不知,心中有佛,佛中以仁为本,助那女子过河更是体现佛中之“仁”,可是智原却始终将那女子记于心,可谓真正的“负担”。

    地狱与极乐

    一个将军在拜访白隐禅师时,向其请教世间是否真正存在佛门常说的地狱和极乐,假如可以的话,想在禅师的带领下,亲自去体验一下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于是,禅师立即用异常恶毒的话辱骂他,将军在惊讶之余仍保持沉默,终于忍无可忍了,操起一铁棒大骂禅师狂妄无礼,并往禅师身上打去。禅师在躲过将军的铁棒后,向他揭明此便是所谓的地狱。

    此时,将军急忙下跪道歉,以求得禅师的谅解。

    白隐禅师立即又对将军揭明这就是极乐。

    其实,天堂地狱处处存在,甚至就在我们的心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心去领会。可以说,我们的心,每天都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来回往返着。

    上天不负有心人

    曾经,一个僧人寻问赵州和尚,狗是否有佛性,赵州回答了一个“无”字,但在当时赵州并没有参透为何是“无”,于是不分昼夜进行参究,无论何时,都是专心致志地守着这个“无”字。终于,苦心人,“佛”不负,他省悟了佛祖的玄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想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因而人们应该抓紧时间,不断地去探索新知,逐渐地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或许其中会有一些艰难险阻,但只要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不断地付出之后,皇天必将不负有心人的。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是一味的痴心妄想,而不采取实际的行动,终将难以达到成功的彼岸。俗语说得好,“万事只怕有心人”。在经过一番风寒彻骨之后,迎来的必是扑鼻的梅花香。

    心满意足

    大智禅师饱读诗书,年轻时四处游历,知识丰富,道行高深。晚年居于洛阳的慧林寺中。

    有一次,一位学者慕名前来问禅,言词十分谦恭,可是神态中却有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倨傲。

    待学者落座后,禅师便提起茶壶为他沏茶,但禅师对注满茶水的杯子视若无睹,一个劲地往其中倒水,以致茶水四溢,水流了一桌。

    学者见状,立即阻止禅师再倒水。此时,禅师方才放下手中的茶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心就如同这只杯子,装得过满。要我说禅,必须将它倒空才行。”

    学者于言下有省。

    我们的心往往是在超负荷运转着,自然心灵也得不到轻松。身体的肥胖只是带来形体的不便,心理的压力产生的却是生活中的苦恼和忧郁。要想更轻松愉快地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必须去除心灵不能承载之重。

    说究竟法

    佛光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都慕名跟他学禅。

    一日,他把所有的弟子都叫到跟前,向他们讲了一则故事:

    以前的人们都是用纸糊的灯笼点蜡烛照路的。有一次,一位盲者在拜别朋友后,天色已晚,朋友便给了他一只灯笼。

    开始,盲者谢绝了,他心想,无论明暗,对他不是一样么?但在朋友的一番劝说下,他领悟了,如果不提灯笼,别人有可能会撞到自己。

    于是,他便提着灯笼上路了。可是还没有走出多远,就迎面被一人撞了个正着。

    盲者生气了,骂道:“看你怎么走的,难道没看见我手里的灯笼吗?”

    路人却说:“不是啊,你的灯已经熄了。”

    盲者听完,心平气和地说道:“老兄,是你心里的灯灭了呀!”

    盲者点灯,照亮别人,更是照亮自己。在此,盲者能够见到自身的本性,一切都不假外物;而那位路人却是眼虽明,心灯已经灭了。

    泥中莲花

    从前,日本那些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他们都没有出家的资格。无之禅师是贱民出身,可他一心皈依佛门,便通过假冒士族之姓,当了和尚。

    由于他对禅学参悟颇深,并且德高望重,后来便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但在举行就职仪式的那天,有人在法场道破了他的真实出身。

    没想到在庄严隆重的仪式上发生了这种事情,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整个法场一片沉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大家都为无之禅师捏了一把汗。

    但禅师丝毫没有显得惊惶失措,而是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泥中莲花。”

    说完,在场的人便是一阵喝彩声,那人也无言以对,实在佩服禅师对佛法领悟的精深。由于他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殊不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并且能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知,定能揭开真理那神秘的面纱。

    自己的住处

    赵州禅师身为一代名僧,在禅学参悟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他一生中总是行脚四海,云游八方,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他能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一日,他行脚到了云居禅师那里,云居禅师见他年龄这么大了,还以四处云游度日,实为艰苦。便劝说他找个长居安身的住处。并且建议他去山前那个古寺,虽然有点荒废破旧,但只要一经修整即可居住。

    赵州听后,不以为然,却反问云居自己怎么不去住。云居禅师一下子无言以对。

    一个人真正的住处应当存于内心。如果能够不为外物所动,心中的佛性坚如磐石,那才是真正找到了灵命的安身之所。我们也应该不断在社会中接受磨练、坚固自己的心,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地去面对。

    不变应万变

    从前,道树禅师经过多方筹资后,终于建了一座寺院。旁边是一座道观,可里面的道士却不希望这里出现寺院,于是每日都会变一些妖魔鬼怪,想以此吓跑寺里的僧众。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一些年轻的僧人确实被吓跑了。但禅师丝毫不为所动,一住便是十几年。最后撤离的反而是那些道士,他们已经将所有法术用尽,却对禅师无用。

    后来,有人特意去请教禅师取胜的秘诀。禅师沉默了一会,仅以一字作答:“无”。

    那人听后十分不解,心想“无”又怎能取胜呢?

    禅师继续说道:“法术固然有限、有尽、有量、有边;但无法术却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的。因而以‘无变’自然能胜过‘有变’了。”

    那人终于有所省悟。

    我们受到惊扰的无非是自心,只有“无心”,才能免受打扰。但人们往往难以放下世俗之心,整日也就被一些莫名的烦恼困扰着,郁闷得很,总在郁郁寡欢中度日。只有不为身外事物所牵引,才能轻松快乐地去享受生活。

    风中的幡

    慧能禅师身为一代得道高僧,他经常行教化于世间。

    有一次,只见两个僧人在幡下面争论不休。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所以是风在动。”另一个听完,马上辩驳道:“不对,没有幡动,怎知风在动呢?分明是幡在动。”二人争得面红耳赤,一直没有结果。

    禅师便走上前去,对他们说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二位的心在动啊!”

    心安心静,世间便是安静的;心急心躁,世界就是纷杂的。一切的一切均是由心而生差别而存在的。如果迷惑于外物,争吵不休,无论输赢如何,还是迷惑其中不知所以。因而,必须离开这些繁琐的分别,让自己的心回归自然,才能体会到那种返朴归真的魅力。

    丹霞烧佛

    一日,丹霞和尚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大雪纷纷,天气寒冷,丹霞就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非常震惊地斥责道:“该死!你怎么能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和尚用木杖扒了扒灰烬,从容不迫地辩解道。

    “木刻的佛像哪里会有舍利子?”纠察师奇怪地问。

    “对啊!木头做的佛像当然没有舍利子。既然如此,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边说边把佛像投入火中。

    烧掉了顶礼膜拜的敬畏,烧掉高山仰止的瞻慕,留下那颗烧不掉的平常心平淡度日足矣!

    天地有春夏秋冬,日月有阴晴圆缺,此用自然之道;功名利禄,福罪祸骞,皆人事之规则。对于以上的一切淡然视之,全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万物,必将达到返朴归真的崇高境界。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山乡下时,有一日看到一群群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来山上的寺院在晒藏经。传说晒经之时,如果风从经上吹拂而过,吹到了人的脸上,能够去病除灾,增长智能,因此,闻风而来的人纷纷涌向山去。

    一休禅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说道:“我也要晒藏经!”说完就袒胸露肚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许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为然,议论纷纷,觉得很不像话,这样实在太不雅观了。山上寺院的院主也跑下来劝一休不要如此没有僧人的威仪。

    一休禅师便认真解释道:“我是在晒藏经呢。你们晒的藏经是死的,会生虫,不会活动。而我晒的却是活的,会说话、会干活、会吃饭,有智者应该明白哪一种藏经更珍贵!”

    人们心里往往对事物有一种莫名的执著,正如众人执迷于晒经祈福。与人开示,必须要从人心中的执著入手,让人达到对人性的彻底领悟。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日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要领,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面前来!”

    灵训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禅师轻轻地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听后,心中大悟。

    世间本为迷途,每个人都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生活也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因此,我们必须找回自心本具的长青之树和不老源泉,才不会被世间种种诱惑所束缚。

    棉絮说法

    从前,有一个禅者看到一棵古松长得枝繁叶茂、盘曲如盖,就决定栖息在上面,人们都叫他为鸟巢禅师;自从他在那树上栖息后,又引来了许多鹊筑巢在他的周围,神态自在驯顺可亲。因此,人们也称他为鹊巢禅师。

    禅师身边有一个侍者,名字叫会通,已经跟随他很长时间了,但有一天,会通突然要向禅师辞行,禅师便问他将要去什么地方。

    会通一脸的委屈,回答道:“我是为佛法出家的,可是师父从来不对我垂临教诲,所以我打算到其他地方去学习佛法。”

    听完,禅师笑了,接着说道:“要说佛法,我这里倒有一些。”

    会通立即问道:“请问师父的佛法是怎样的呢?”

    禅师不言,只从身上所穿的衣服里拈出一丝棉絮,“噗”地一声吹向了他。

    会通顿有所悟。

    人们往往难以从别人的身体动作中有所领悟,却总是需要别人的言语点拨。其实,无论是言语点拨,还是施为运作,人们都可以从中获得开启自身潜能的钥匙。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以自然为师,以自心为师,相信能够在各方面大有收获。

    亲近花的梵唱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他照例采花去寺院供佛,碰巧遇见元德禅师从法堂出来,元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死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静的心呢?”

    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如何才能保持花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就易凋谢!”

    禅师说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调运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非常欢喜地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元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膊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非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心清静了,处处都可宁静。在修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心静。只有在心静的基础上进行修为才会有所造诣。否则,自心不宁,即使是身处深山石寺当中,心中也被尘世的喧嚣所扰,难以在修行中有所作为。

    盐酱禅

    一日,马祖道一禅师派侍者送了三坛酱给弟子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收到三坛酱后,立刻鸣钟集众上堂,拿起拄杖指着酱坛,对大众说道:“这是老师道一让人送来的盐酱,你们若有人能说出什么来就不打破,否则就打破!”

    一寺的学僧大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百丈禅师见大众无语,便用拄杖把三坛酱都打破了。

    侍者回到马祖禅师那里,马祖禅师问道:“你把酱送到了吗?”侍者点头称是。

    马祖禅师再问道:“百丈收到我的盐酱后,有什么表示?”

    侍者回答道:“百丈禅师收到盐酱后,就集合大众上堂,因没有人道得,就用拄杖把酱缸打破了。”

    马祖禅师听后,哈哈大笑,对百丈夸赞不已。

    后来,马祖禅师带了口信给百丈禅师,希望他将修行的近况不时地写信回来报告。

    百丈禅师在回函中诚恳地报告说道:“老师!谢谢你的关心,自从将酱坛打破以后,三十年来,弟子从不缺少盐酱。”

    马祖道一禅师非常满意,特别再写了八个字送给百丈禅师,这八个字为“既不缺少,分些给人。”

    盐酱在这里指的是禅者的本心自性。只有随时保持对本心自性的清醒认识,才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误入歧途,相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青梅子

    吉州耽源山应真禅师原来是南阳慧忠国师的侍者。

    有一次,耽源禅师正提着篮子往方丈室走,慧忠国师就问他:“篮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耽源禅师回答道:“是青梅。”

    慧忠国师又问道:“你盛那么的青梅子做什么用?”

    耽源禅师回答道:“供养诸佛菩萨用的。”

    慧忠国师问:“那么青的梅子,尚未成熟,吃的时候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

    耽源禅师自然地说:“所谓供养,只是用以表示诚意罢了。”

    慧忠国师责备道:“诸佛菩萨不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你还是供养你自己吧!”

    耽源禅师说:“我现在就已在供养。心、佛、众生都无差别,何必那么计较?国师你呢?”

    慧忠国师说:“我不供养。”

    耽源禅师反问道:“国师为什么不供养呢?”

    慧忠国师回答:“我没有梅子。”

    青梅子指的是尚未透达的心,其心中还有着有佛可求和有佛可供养的执著。心中无片尘可得,任运自然,不造作,是为真供养;不为外相所束缚,不为常规所拘泥,整合因缘,随缘就势。

    骨裹皮

    有一个学僧在寺旁看见一只乌龟,若有所思,就向大随禅师请示道:“众生都是皮裹骨,为什么乌龟却是骨裹皮呢?”

    大随禅听后并不作答,随手将自己的草鞋脱下,覆盖在乌龟背上。

    宋端禅师因此特为大随禅师做了一首偈颂,颂云:“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佛灯禅师也跟着做了一首偈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宝峰禅师更明显地指出:“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颂云:“掷金钟,辊铁骨,水东流,日西去!”

    人生在世,都有好奇之心,凭此好奇心,求知则可,悟道则远。悟道者凭的是一颗平常心,一切当从平常心处体会才好。可是在平常里,却有一不平常的原则,缘起性空!禅者在参禅时,一旦明了这一切,那么佛道、禅心、解脱,均在其中了。

    顺其自然

    石霜禅师德行高深,对禅学有一定的领悟。

    一次,福州罗山道闲禅师特地去拜访他。两人见面后,道闲禅师便说道:“心的灵知灵觉已现,却往往会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了。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到底该怎么用功呢?”

    “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掉。”石霜禅师回答得十分干脆。

    道闲对于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于是,特意又以同样的问题去请教严头全豁禅师。

    严头禅师回答道:“那狂妄之心该止时便会止,顺其自然好了,管它做甚?”

    顺其自然,说来容易做却难,常人往往会为着世间的浮华琐事而强求着。殊不知,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自己迷心于外境,深陷于物流的泥潭。只有一切顺其自然,万事不去强求,才能获得适意的人生。

    出门就是草

    庆诸禅师混迹长沙浏阳陶家坊,早出晚归,人们对他不了解。

    后来,有一位僧人从洞山禅师处来,庆诸问:“洞山有什么话开示你吗?”

    僧人说:“盛夏之后,洞山上堂说;秋初夏末,兄弟们有的去东面有的去西方,但必须往万里没寸草的地方去。”过了一阵又说:“请问万里没寸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庆诸禅师问僧人:“有人答话吗?”

    僧人说:“没有。”

    庆诸禅师说:“为什么不回答‘出门就是草?'”

    僧人回去告诉洞山禅师,洞山说:“这是能聚集一千五百名徒的高僧的话。”

    因为这次庆诸禅师的妙语出众,众人请他住持师院。

    草,在禅语中指烦恼。“出门就是草”说明到处都生长着草,世俗生活中处处都有烦恼,要到没有寸草的地方就必须从眼前开始锄草。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是境随心起,只有达到心静,才能寻找到无草的净土。

    本来是佛

    有一位僧人问希运禅师:“谁是佛?”

    禅师说:“你的心是佛,佛就是心,心佛没有区别,因此讲心就是佛。如果离开了心,再也没有佛。”

    僧人继续问道:“如果说自己的心是佛,那么达摩从西方来传授什么东西呢?”

    希运禅师说道:“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中国只是传授心佛,直接指出你们的心本来是佛,心与佛没有区别,所以称他为祖师。如果直接了悟此意,就会顿时超越三乘教法中的所有一切品位。本来是佛,不假修成。”

    佛与心是一体的,佛即心,心即佛,二者没有区别;而这个心就是自性,就是每个人的自我。这也要求人们重视内心的本性,不断地去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品位,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更好地去享受美好的人生。

    心中的灯

    唐代的法演禅师在一天夜里同他的三个徒弟打着灯笼走路,忽然刮来一阵风吹灭了灯笼。法演禅师立即问随行的三个弟子:“风吹灯灭,你们现在的心境如何?”

    法演问话的意思是说,灯火是黑夜走路不可缺少的工具,现在灯火没有了,你们靠什么继续走下去呢?禅师常常用所悟的禅机来启发人生的道理。

    三个徒弟在法演的启发下,各自说出了自己的心境。其中以佛果圆悟所说的“看脚下”最能符合法演的心意。

    “看脚下”这三个如此平凡的字眼却说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走路照明的灯灭了,从人们的心里讲,就要重新燃起一盏灯——这盏无形的灯时刻在提醒你,要注意脚下,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迈出去,不要被石头绊倒,不要被坑洼崴脚。

    “用心”,就是心中要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这盏灯亮起来,才能照亮生活之路,使迷茫的人生清澈明亮,人活着才有真实的意义。

    信念真诚

    晋代从印度来的一位奇僧耆城,在中国的洛阳住了许多年。

    在他即将回印度之前,召集众徒道别。他说:“我就要离开你们回国,走前有几句话想对大家说。希望你们‘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怒;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

    徒弟们听了,认为是老生常谈,很不以为然。其中一个叫竺法行的徒弟说道:“希望大师告诉一些前所未用的话,像你刚才说的那首偈语,连八岁小孩都能背下来,这可不是我们对得道之人所希望的啊!”

    耆城笑着说:“八岁孩子虽然能背诵,可活到一百岁不去履行,背诵又有什么用呢?人们都知道尊敬得道的人,却不知道履行能使自己得道的法则,真是可悲!我说的虽然是你们耳熟能详的道理,但做起来可就不简单啦!”

    徒弟们听了,都面现愧色而低下了头。

    禅的世界也可以说是信念的世界。当我们的行动、思想能达到无阻无碍的时候,那信念的光芒就会在我们面前闪现。一个人就会身心明澈、任运自在了。愿人们生活的世界里,都有一颗信念真诚的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