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智慧-代序 孔子的成功学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非常感谢诸位的光临。

    大家知道我今天的演讲题目吗?——是什么?对,孔子的成功学。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讲成功学,不是应该讲拿破伦·希尔的成功学,应该讲卡耐基的成功学吗,孔子那时候能有成功学吗?

    成功学这个名词是近代出现的,但是关于如何成功的学问,却是古以有之。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套成功的方法。路子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有做学问成功,有因战功成名,有做建筑的,有做期货的,走的路不一样,但都是想要走向成功。

    什么人是最成功的人?对世界影响最大,影响世界时间最长,最被人尊崇的人,应该说是最成功的人。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是谁?符合这些条件的,有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创立佛教的释加牟尼、有创立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的耶苏等人。在这些人中,谁最伟大?

    我认为是孔子。

    为什么说是孔子?

    一是因为孔子的影响最长久,两千五百多年了,现在乃至将来还将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他影响的人也最多,中国、朝韩、日本、东南亚诸国,而且漂洋过海,影响世界。

    说孔子比其他几个人伟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孔子没有神化自己,他一直是把自己做为一个人,来影响着别人。其他都神化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披上神化的光环,靠自己所创造的宗教的神秘力量来控制人;而孔子并没有神化自己,而是做为一个人,从一个贫家子,成为诸候座上卿;一介布衣,成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还有做的比孔子更成功的吗?没有。那么我们要想成就自己,自然是要跟最成功的人学,学习孔子的成功学。

    有没有不想成功的?都想成功。是很想成功还是想成功。是很想成功,那么一定急于知道孔子的成功学是什么。

    那么孔子有没有成功学,他的成功学到底是什么?

    孔子有成功学,而且是最优秀的成功学,可以帮每个人成就自己。

    严格意义说,孔子的成功学不应叫成功学,应叫成人学。成功学是技巧性的,追求的成功是金钱、地位的拥有,一个身价千万的老板,一个高官厚爵的官员,外观显赫,然而他的心灵、精神的境界未必幸福。真正成功的人,应该是事业有成,人生幸福。从这个意义上,孔子的成功学叫成人学更合适。

    成人学就是成就每一个人的学说,不但使人事业有成,而且人生美满幸福。

    想不想要这样的成功?

    今天我就给大家交流这样的成功学:孔子的成功学就是这样的成功学。

    有人说了,你要讲孔子的成功学,而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都是治人学,“半部论语治天下冶嘛。不错,孔子的成功学在所有的注解《论语》的书中,大都解为治人学,为什么呢?

    要讲清孔子的成功学,我今天要讲三个问题:

    荫孔子的成功学为什么会变成治人学?

    荫古人把成人之学变成治人之学的方法是什么?

    荫孔子成人四学是怎么变成治人之学的?

    第一个问题、孔子的成功学为什么会变成治人学?

    有人急于知道孔子的成功学是什么。孔子的成功学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四个字:文、行、忠、信。

    有人一听,非常失望,这四个字啊,是《论语·述而篇》第25章的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冶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文,是文献知识;行,是行为规范;忠是忠心;信是信用。

    这样的解释是封建时代的解释,不是成人的学说,而是治人的学说。

    孔子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子以四教冶,是说孔子教给学生四种学识。哪四种学识?文行忠信。

    文,是成名学,或者叫名声学,是研究如何拥有才能、展示才能,从而被社会认可,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一门学问。

    行,是处事学,如何待人接物,是研究如何使人举止适宜、言谈优雅、心灵纯洁、行为得当的一门学问。

    忠,是修养学,或者叫修心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该做之事的一门学问。忠字怎样写?心口如一,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做。修心学使人达到一种境界,孔子说他七十岁才达到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都是对的,这多幸福。忠,就是这样一门学问。

    信,是知人学,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这一门学问最实用了。孔子这一门学问教你知人,使你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也就是说,文行忠信这四种学问分别是:成名学、礼仪学、修养学、知人学。这四种学问,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必需学问。

    考察成功人土的成功轨迹,都是因为有意无意地遵循了这四种学问。

    这四种学问相辅相承,缺一难以成就完美的人生。任何成就一番伟业的人,他必定是有意无意地运用、实践了这四种学说。

    做一个人,需要言行合宜,义利兼顾,行事得体,追求完美,这就需要行学。

    要成就伟大事业,必须自觉自愿地去做去学,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自己,这就需要忠学。

    为人处世,对人必需有一定的研究,一定的了解,使自己能够知人识人,才能有良好的社会交际,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知人识人这门学问就是信学。

    如何拥有这些才能,拥有了这些才能,还得使人知晓自己,重用自己?如何使人知晓自己重用自己呢?

    孔子有成名学“文冶这一门学问,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可以使人知晓你,从而重用你。

    有人会说,你说的不对。所有的《论语》注解都不是这样解释的。

    的确不是这样解释的?

    我所说的是孔子的成功学,是真孔学,是孔子本来的学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注解,是后人曲解了的孔学,是治人学。

    《论语》中还有治人之学和成人之学两种学问?有。俗话说:“半部《论语》得天下冶,有人又说了,不对不对,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汉以前,《论语》中的孔子学术还是帮助普通人成功的成人之学,汉以后,经过后儒有意曲解,《论语》变成了治天下的治人之学。

    因此赵普说“半部《论语》能得天下,另半部《论语》能治天下。

    赵普真的是这样说的吗?是啊,不是我杜撰。

    半部《论语》

    有人就感到奇怪了,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冶这种说法。“半部《论语》得天下冶的说法是不是杜撰?不是!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冶的来历说起。

    “半部《论语》治天下冶这个典故,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身上。

    宋太祖赵匡胤取得天下,巩固政权,赵普是出力最大的人物。在宋朝,赵普一生三次做宰相,这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是不是赵普有渊博的学问?不是,他熟读的书,只有《论语》这一本。

    宋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以对答。宋太祖乾德初年,发生过一件最使赵普难堪的事。宋太祖选用了乾德这个年号,认为前人都没有用过。赵普称誉叫好。大臣卢多逊说:“王衍在蜀,曾有此号。冶一查书,确实如此。宋太祖用毛笔涂赵普的脸说:“尔怎得及他!冶——做为一个宰相,你的学识怎么比得上他呀。

    赵普是不是真的没有学识,《宋史》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冶意思是说赵普小时候喜欢学习做官之术,没有什么学识。

    “寡学术冶是学术很少,学术少不等于没学术,赵普有一本书读得非常熟,非常好,那就是《论语》。

    宋太宗时,任用赵普出任宰相。有人给太宗进言说:“赵普学识浅薄,没有什么学问,只读过一本《论语》。

    宋太宗就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冶赵普也不隐瞒,很坦诚地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按照字面意思的理解,赵普的意思是说:我所有的学识,确实不出《论语》一书,我当年用其一半学识帮太祖夺得了天下,现在将用其一半学识辅佐陛下您治理天下。

    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冶之说的来历。记载在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一书中。

    赵普说“昔以其半冶,“今欲以其半冶。“其半冶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没有读完《论语》,只学了一半,或是说没有认真领会《论语》,只领会了很浅的一半内容呢?还是说《论语》的学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得天下的学识,一半是治天下的学识?

    《论语》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是《论语》只读了一半。那么,赵普的话只能做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赵普没有把《论语》读透,只参透了一半学识,他用这一半学识过去帮助宋太祖平定了天下,现在还用这一半学识来帮助宋太宗治理天下。也就是说这半部学识既可得天下,也可治天下。

    另一种理解是说,赵普的确只读了《论语》一本书,而且把这本书读透了。他用这本书的一半学识帮助太祖取得天下,现在将用另一半学识帮助太宗治理天下。也就是说《论语》中既有得天下的学识,也有治天下的学识。

    不管哪一种理解,都说明《论语》中有“得天下冶的学识。

    也就是说,《论语》既可以用来得天下,又可以用来治天下。

    赵普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治太平冶,《论语》学说可以辅助人得天下,也可以辅助人治天下,我们把辅助人得天下的学说叫“成人之学冶,把辅助人治天下的叫“治人之学冶。

    “成人之术冶是孔子本有的学问,“治人之术冶是为了便于封建专制统治而有意曲解来的学问。

    孔子的成人学术是怎样演变成治人学术的呢?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两个历史事件说起。这两个历史事件,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冶之前,《论语》还是其“得天下冶学术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之术;汉武帝“独尊冶的儒术,就是变成曲解后的治天下的治人学术了。

    坑儒与尊儒

    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孔子学说的《论语》与儒家学说一起,经历了多次被推崇、遭贬斥的境遇。后人一般认为:凡乱世必反孔,凡治世必尊孔。好像孔子的学说真是治理天下的治人学说。

    孔子学术真的是治理天下的治人学说吗?不是!

    有两个对比强烈的历史事件,使我们认为真正的孔子学说并不是治理天下的治人学说。

    这两个历史事件:一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二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焚书与坑儒相继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第一年焚书,紧接着第二年就是坑儒,活埋了很多儒生,对儒家学说的打击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几乎使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绝迹。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历史记载的原因非常简单,而且奇特。

    公元前213年的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排酒席,宴请大臣。博士仆射周青臣当面颂扬始皇,称其“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冶,“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冶,“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冶。说秦始皇是神,是圣,统一了天下,废除分封诸候,设立郡县,使百姓安居乐业;自古及今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功绩。

    对秦始皇的这种评价,现在来看也不过分。

    有人听不惯这种说法。博士齐人淳于越不以为然,认为周青臣是阿谀逢迎的小人。淳于越劝秦始皇分封皇子,说殷周都是由于分封而存千年之久,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丞相李斯反对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冶建议禁止私学,规定“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冶。李斯劝秦始皇焚《诗》《书》等百家语。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颁布了焚书令,使儒家学说几乎绝迹。

    第二年,紧接着发生坑儒事件,活埋儒生460余人。史书记载的原因也很奇怪,说是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用侯生、卢生等方士求仙药。侯生、卢生没有求来仙药,就说秦始皇“刚戾自用冶,“专任狱吏冶,“贪于权势冶,说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任用酷吏,喜欢集权专制。因此他不配求得仙药。侯生、卢生等人逃了,秦始皇逮不住这些人,就逮了许多儒生,活埋460多人,其余发配边境。

    有人说焚书和坑儒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其实这是一件事,就是为了灭绝孔子之术。

    为什么这样说?

    这两件相继发生的意在灭绝孔子学说的事件,所记载的理由都很奇怪。淳于越劝秦始皇分封皇子,也是为秦王朝江山考虑。他说:“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冶“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冶,一旦有事,谁来救助,说如果发生大臣篡权之事,无以自救。完全是为秦王朝的长治久安考虑。

    秦始皇不愿听,不听就行了,为什么要焚绝《诗》《书》等孔子之术呢?有人说坑杀的不是儒生,而是方士。而其长子扶苏劝秦始皇的话,明明是说这些人“诵法孔子之术冶。他说:“诸子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恐天下不安。

    况且焚书也焚了吧,为什么对儒生也要赶尽杀绝呢?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世上灭绝孔子之术。因为书焚了,人还在,照样可以传授,可以再写出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的是什么?烧的是“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冶的书,坑的是什么?坑的是“诵法孔子之术冶的儒。这说明孔子的学术,并不是应和集权统治需要的治人学术。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灭绝孔子之术。

    然而,为什么在一百年后汉武帝又独尊“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冶呢?在这一百年中,孔子之术为什么能摇身一变,由封建帝王坑杀的学说变为独尊学说的呢?

    同样是一家之学,同样是封建集权,一个是坑烧,一个是独尊,为什么对孔子之术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

    是封建统治的需要变了,还是孔子学术变了?

    如果说是封建统治的需要变了,秦王朝的集权统治需要与汉王朝的集权统治需要有什么不同?没有。都是需要愚民、专制。

    就算有,而汉专制政权初建的半个世纪里,也是尊奉黄老之学,排斥孔子之术的。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代,开始设立五经博士,尊崇儒学呢?

    有人会说,这是由于汉朝初建,经过秦未农民起义、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但是,任何一个朝代的初建,都是百废待兴,何独汉初?

    这就是说,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封建帝王集权统治的需要并没有改变。

    变了的是:孔子学说。

    既然封建统治的需要没有改变,那么从“焚书坑儒冶到“独尊儒术冶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孔子的学术被人改变了,变成能应和封建统治需要的学术了。孔子学术由不是服务专制统治的学说,变成了服务专制统治的学说了。

    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孔子之术不是治天下的治人之术,而是帮助人成就伟大事业的成人之术。

    为什么这样说?

    如果孔子之术是治人之术而不是成人学术,它很难在先秦时代成为显学,就不会有无数人追随学习。

    在春秋战国时代,不是集权专制,统治者对学术的要求不是一家独尊,而是百家争鸣。因为那时没有科举考试,不是通过考试来做官的,而完全是靠个人能力。任何一家学术能不能为人们接受,主要是看你的学术的真正价值,能不能帮助人建功立业,成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被人们自觉接受。

    孔子学术必然是助人成就事业的成人之术,才会成为显学的。

    而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成人之术是得不到统治者赏识的,统治者只欣赏治人之术。

    孔子的学术,是如何由成人之术变成治人之术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呢?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个大转折。

    经历焚书坑儒这一重大打击后,特别是汉朝建立初年,也是排斥儒家学说而尊奉黄老,儒家学者知道,不能应和专制统治需要的学术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学说,改变自己的学术思想来应和专制统治的需要,完全将孔子学说改头换面了。

    我们看董仲舒提倡的“天命神授冶“三纲五常冶等学说,已经完全不是先秦时期的孔子思想。《论语》中孔子的成人之术,也就变成了治人思想。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历史现象来佐证,在汉朝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或说革命运动,都要反孔子,拆孔庙、砸孔像、烧孔书。影响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而在汉朝前的陈胜吴广起义,没有反孔,而是尊孔,有很多儒生参与,孔子的七世孙孔甲也做了陈胜军的博士。

    可以说,汉武帝时代是个分水岭,在汉武帝之前,孔子之术不是帮助统治者治人的治人之术,而是得天下的成人之术;而在汉武帝之后,孔子之术变成了治天下的治人之术。

    承载孔子学术思想的《论语》,也就有了两种解读:一是助人成就事业的成人之术,一是治理天下的治人之术。

    《论语》中孔子的学识就变成了既能“得天下冶,又能治天下。因此也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冶和“半部《论语》得天下冶的说法。

    这样,《论语》中就有了两种学识,一是可以助人成就事业的成人之术;一是可以助人治天下的治人之术。

    秦始皇焚书坑儒,烧的就是这“得天下冶的成人学说,那时候这本书肯定不是“治天下冶的治人学术。汉武帝能独尊儒术,尊的是“治天下冶的治人学术。如果不是把“得天下冶的成人学术解为“治天下冶的治人学术,统治阶级不会独尊儒术。

    现在存世的对《论语》的注解,都是治天下的治人之术的注解,而不是成人之术的注解。《论语》中孔子的成人之术是否失传了呢?

    没有!孔子的成人之术还存在于《论语》中。

    《论语》由成人之术变成治人之术的书,后人只是对《论语》的章节进行了曲解,而不是消毁。因此,《论语》中孔子的成人之术,还存在于《论语》中。

    可以这样说:古人在读《论语》时,说的是治人之术,行的是成人之术。不说治人之术,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不行成人之术,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大凡成就自己伟大事业的人,其人生轨迹都是实践了文行忠信四学的人。

    千百年来,对《论语》的注解,只是“治天下冶的注解,是后人为了应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为了保存《论语》这一本书,对《论语》的章节进行了有意的曲解,掩盖了《论语》中孔子的成人之术。

    我们只需对《论语》进行发掘,进行解秘,对《论语》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发现,就可以找到孔子的成人之术。

    第二个问题:古人把成人学变成治人学的方法

    前面我们说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学说由不是应合统治需要的学术变成了应合统治需要的学术。孔子学术也由成人之学变成了治人之学。

    把数量庞大的儒家经典全部由成人学说变为治人学说,是一项大工程,这项工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说容易,是只要将先秦以前对儒家经典注释之书全部销毁,对儒家经典重新注释。

    那么,前人是如何把孔子“成人学冶变成“治人学冶的呢?

    为了保存承载孔子学术的《论语》这本书,汉成帝的老师张禹将《论语》记录的章节打乱编排外,还重新注解,来改变人们对原来章句理解。主要运用四种方法:一是更改本义;二是更换本字;三是变更句读;四是变更句义。

    古人这样做有两种涵义:一是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一是为保存记载承孔子学术的《论语》这本书。

    这四种方法前面都应该加上一个词:故意。应该是故意更改本义,故意更换本字,故意变更句读,故意变更句义。

    前两种是在单个字词上做文章,后两种是在句子上做文章。我们分别举例来说明。

    第一、更改本义

    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很多意义,有本义,有引申义,有假借义。如果我们用现代的常用义来读古文,望文生义,就无法理解古代章句的真正涵义。

    古人为掩饰“得天下冶学说,故意不用本义注解,而用引申义注解,就掩盖了孔子的真正含义。

    弟子孰为好学

    这句话在《论语》中共出现两次。鲁国国君哀公与鲁国的掌权者季康都问过孔子这句同样的话:“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冶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先进篇》):季康问:“弟子孰为好学?冶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历来人们解释“好学冶是“爱好学习冶。认为鲁哀公与季氏问的就是:“你弟子中谁爱好学习?冶孔子说他的弟子中只有颜回爱好学习,但是死了,现在弟子中没有发现爱好学习的人。

    这就使人困惑了: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竟然只有颜回一人爱好学习?另外七十一贤竟然不爱好学习,怎么会被称为贤的?

    其实是人们对这章的理解有误。“好学冶在这里不是“爱好学习冶,应该是“传承学业冶的意思。

    世上的文字一般是表音符号,如英语。而汉字是非常独特的表意符号,即使我们不知道字的读音、意思,也可以从字形看出字的本义来。这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能传下来的主要原因。

    如小大放在一起,我们就知道这是尖。一头小一头大嘛。不正放在一起组成的字是“歪冶,不好组成一个字是“孬冶,田力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字是“男冶,指在地里下力的人。

    那么女和子放在一起组成的字是什么意思呢?

    “好冶就是一个会意字。但不是说女子好,男子不好。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古代造字的时候先是男人造的,表示贬义的字很多都是用女字旁,如奸、妓、嫉、妒等字。后来有个女人掌握了造字的权利,就造出许多表示美好意义的女字旁的字来,“女子好也,少女妙也。冶实际上这两个字并不是这种组合的表义。我们写“妙冶字怎样写,不是先写少再写女,而是先写女再写少,意思是女少最妙。古代主要是体力劳动,自然是女人少了妙。

    这个“好冶也不是说女子好,男子不好。“子冶在古代指婴儿,“好冶从女从子,指女人生了孩子。女人生了孩子,可以传宗接代,因此“好冶的本义是传承。女人生了孩子,能传宗接代,此事自然是美好的。“美好冶之意是由“传承冶引申出来的。

    有人会问了,你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不会只有颜回爱好学习,那么七十二贤只有颜回一个能传承孔子的学术吗?

    我们看孔子是怎样评价颜回的。

    孔子说:“颜回不就是上天派来帮助我的吗?对于我讲说的内容没有不宣讲的。冶(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死时,孔子哭得非常悲恸,有人就认为他哭得太恸了,有违常情。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为谁悲痛呢?孔子痛哭着说:“天伤予!天伤予!冶“天伤予冶,就是天要灭我的学术啊。

    孔子为什么这么悲恸?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学说没有人能完整地传下去了。

    果然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人人都认为自己传的是真孔子。其实谁也没有把孔子完整的学说传下来。

    为什么说孔子的学说只有颜回能完整地传下呢?为什么其他弟子无法完成这个使命,那么孔子的学说又是怎样传下来的?我们将在“孔学传人之谜冶和“《论语》成书之谜冶中详细阐述。

    我们回头再说“弟子孰为好学冶这句话的解释,如果说这是前人故意将“好学冶错误地注解为“爱好学习冶,你相信这是前人故意的吗?

    只是用“好冶字的本义来解释,人们可能还不会信服,认为这不过是猜想。

    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冶这句话的两个人的身份是什么?二是问这句话时孔子有多大年纪?

    鲁哀公是鲁国的国君,季康是鲁国的重臣。这样身份的人却只是关注孔子弟子中“谁爱好学习冶这样低级的问题?

    显然不会!

    我们再看问这话时孔子有多大年纪。

    孔子两次回答的话中都提到颜回“不幸短命死矣冶,说明鲁哀公和季康在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冶这句话时,颜回已经死了。

    颜回死时孔子多大年纪呢?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冶《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年二十而生伯鱼。那么伯鱼死时孔子七十岁。根据《论语》记载,颜回死在伯鱼后。(《论语·先进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冶)

    也就是说,鲁哀公和季康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冶这句话时,孔子至少七十岁了。

    面对满腹学问,七十多岁,老态龙钟的老人,作为一国之君的鲁哀公和一国重臣的季康,怎么会只是关心孔子“弟子中谁爱好学习冶,而不是他的学术谁能传承呢?

    鲁哀公与季康关心的应是孔子的学术谁能传承,绝不会是关心孔子弟子中谁爱好学习。

    张岱年先生讲过一个故事,熊十力有次见到陈毅后大哭。陈毅很吃惊忙问怎么了,熊十力老泪纵横地说:“到现在,我的学术还没有人能传承下去啊。

    对一个有学识的老人来说,有合适的传人才是最大的事啊!国君和大臣关注的应该是孔子学术的传人。

    现在看来,把“好学冶解释成“爱好学习冶,这种理解很明显不合情理,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点破。

    不在其位

    比如《论语》中记载孔子这样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第二次紧接着的是曾子解说这句的一句话:“君子思不出其位。

    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在其位冶是“重视那个职位冶。“在冶是在意、重视的意思。“谋冶是尽心竭力地想办法。

    这句话是说:“不重视自己的职位,就不会尽心竭力地想办法尽好职责。

    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位感到有没有无所谓,还会看重它、尽力去做好吗?不会,老想着的是跳槽。

    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冶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君子的思想不能超出他的职位冶,而是说君子想的是不要被免黜了那个职位。

    出就是罢黜,如“出妻冶就是休妻。你不看重自己的职位,就不会尽力做好自己的职事。你不做好自己的职事,就会被人罢黜你的职位。被人休了,这是很丢人的事。因此曾子说,君子要考虑的是什么?是不能让人免了职位。自己不干可以,但不能因没有能力干好让人免了。

    一个人只有看重自己的职位,才会努力尽好自己的职责。北京优秀售票员李素丽说过一句话:“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冶“谋其政冶就是用心做事。如何才能使人用心做事呢?只有让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多重要,知道这个工作对他自己来说有多重要,只有引起他的重视,他才会用心尽好自己的职责。才不会因失职而被免除职务。

    这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冶与“君子思不出其位冶的真正涵义。

    “治天下冶是如何解释的:不在那个位上,不要管那个位上的事。君子的思想不会超出他的职位。

    这种话谁最爱听?在位上的人。在位上的人自然希望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都不能干涉。这样多好!于是就把孔圣人这句话解释为“不在那个位上,不要干涉那个位上的事。冶自己就可以胡作非为了。

    现在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冶认为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会考虑什么问题。真的是如此吗?一个体制完善的社会,应该是脑袋决定位置,应该是能力决定位置而不是位置决定能力。

    这是治天下的人所希望的,于是就这样理解,然后就可以用圣人来约束管制打击被统治者,为自己的不学无术开脱。

    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解呢?这种理解是如何被人们认可的呢?为什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可以被人们认可呢?

    古人采用更改本义的方法来注解,完全改变了孔子的原意。古人更改了“在冶字的本义。

    古代“在冶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从土从丶,土上一点,就像刀上一点表示刃,土上一点表示存在于这个地方。

    另外还有一种从才从土,字形表义是幼苗刚刚出土,人们对新生命总是爱怜、关注的,因此“在冶的本义是关注,重视。

    后来这两种写法只采用第二种写法,而古人将其“关注、重视冶的本义也湮灭了,只表示在某地存有的意思。

    《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冶在这句话中,第一个“在冶字的意思是“关注冶,第二个“在冶字的意思是“在于冶。

    如果说第一个“在冶字的意思是“在于冶,心如何能“在冶那里呢?只有心“关注冶,才能视而见之,听而闻之,食而知味。

    古人更改本义,一是为应合统治者需要,二是为保存《论语》一书。

    以上举的两例都是在《论语》中重复出现的章节。我们发现,《论语》中有些章节重复出现,古人为什么会犯这些最低级的错误?而且这些重复章节的注解的错误也非常明显,为什么古人不点出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古人有意为之。

    女子与小人

    《阳货篇》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是则不逊,远之则怨。

    一般注解多认为这章反映了孔子对女人的歧视。是把“与冶理解为连词“和冶,而“与冶在本义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赐与也。

    如果把“与冶按其本义“赐与冶解,这里理解为“嫁与冶。这句话就是孔子的择婿观。“唯女子嫁与小人为难养也冶,近不得远不得。

    孔子非常重视择婿,《公冶长篇》1、2章与《先进》6章都是记载孔子择婿。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冶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复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择婿的标准是看人的品质,而不看重家产权势。“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冶章所言,正是孔子择婿的标准为什么只是看人的品质的原因。若嫁与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近之,骄横无礼;远之,还心系女儿。近,近不得,远,远不得。这才是真正的难相处。

    第二、更换本字

    古人为了掩饰《论语》章节的本义,采用了改字的方法。更改一字,就使人们对《论语》章句的理解进入歧途,从而掩盖“得天下冶的学术,变成“治天下“学说。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篇》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传统理解都是说季文子凡事考虑三次才去做,孔子听说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三思冶和“再思冶有多大的区别呢?孔子怎会计较那一思呢?多思少思,因事而异,事有千思百思的,也有一思便可的。孔子在“三思冶和“两思冶上较真,未免有些幼稚。

    其实,不是孔子幼稚,而是古人有意为之。“三思冶是“三施冶,是“三拱手冶。“思冶当为“施冶。这里指施礼。三施,双手合十,举起拜三拜。《说文解字》:“再,一举而二也。冶双手合十,举起而拜两下。引申为两次,这里是本义。

    季文子每次和人辞别,都拱手三次为礼,孔子听到了说,依礼两次就可以了。不论是《周礼》还是《仪礼》,所提到与人辞别时都是“再拜而行冶。《乡党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冶也是再拜。

    季文子拜三次,依礼当拜两次。我们从“再冶的“一举而二冶,也可知“三思冶当为“三施冶。

    因为说的是礼,孔子才会计较三次和两次。如果是思考,三思和再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做为礼来说“三施冶和“再施冶就有本质的不同了。礼注重的就是小节,多施一下或少施一下,就完全变味了,来不得任何一点不同。

    人们现在奉行的“三思而后行冶并非孔子的意思。孔子说:“再,斯可矣。冶后人敢于改孔子的话而用(当然,曲解的排除在外),独这一句。也足以说明孔子说的“再冶不是指两次思考。

    这章的意思是:季文子告别时举手合十拜三拜,孔子听说了,说:“举起拜两次,这就可以了。

    现代人不行古礼,看不出“三思冶为“三施冶,情有可原。古人天天都是“再拜而行冶,会看不出“三思而后行冶应为“三施而后行冶?能,但是看透不能说透。说透可能就没有《论语》这本书了。

    子贡贤闲

    《宪问篇》29章记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治天下冶的解释是:子贡喜欢批评人,孔子说:“子贡,你做到贤了吗?我是没有时间啊。

    按照这样的解释,孔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只要你做到了贤,你就可以指责人。你子贡还没有资格,却去指责人;我孔子是有资格,只是没有时间指责人。

    孔子的意思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咋想也不会这样说啊。这是后人用了第二种方法,故意更改本字。他们改了一个字,什么字?“贤冶字。

    这个“贤冶人的“贤冶字本来应该是空闲的“闲冶。

    孔子听到子贡说别人坏话,就说:“子贡你真有闲时间啊,我就没有这功夫。

    孔子说“不暇冶,没有有闲时间,正是针对子贡的“闲冶。

    改一字,就变成“治天下冶的学说了。只有贤人才可以对别人指手画脚。何为贤人,自然是当官的人了。

    你平民百姓怎么能是贤人呢?言外之意就是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这就变成“治下下冶的学说了。

    “得天下冶学术是顺应人性,张扬人性,助人成功的学说;“冶天下冶学术是钳制思想、束缚人性的学术。

    古人更改本字,使孔子成人之学变为治人之学,并不是为了淹没孔子学说,因此所有更改皆取同音字,就像现在的“通假字冶,有心人只需稍稍用心,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本义。因此赵普才能读出“成天下之学冶和“治天下之学冶来。

    第三、变更句读

    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后人读书的的时候自己断句,古代叫句读。断句不同,对句意的理解也就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左。

    这就为曲解孔子思想提供了很大方便,断句不同,一句话的意思也就完全不同。《学而篇》记载:“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冶做君子吃饭不能求饱,生活不能求安,君子自然就会少。若断句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冶就变成君子在吃饭上没有什么要求,饱就行;生活上没有什么要求,安就行。

    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篇》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冶曰:“敢问死?冶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非常明确地表明自己不相信鬼神。

    子路问能否侍奉鬼神,孔子说:“不能事奉鬼神,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冶言外之意,别说没有,即使有,也该鬼来事奉人,“人焉能事鬼冶?

    对于死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不知道,活着怎么知道死的事呢冶。言外之意就是人们所说的阴间的事都是假的,活着是不能知道死后的情况的。

    孔子是无神论者,否认世有鬼神的。墨子批评孔子思想,其一就是说他否认鬼神却提倡祭祀。

    而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是宣扬有神论的,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是上天派来统治百姓的。如果按照孔子的回答,是明确反对相信鬼神的,封建统治的统治思想根基就发生了动摇。

    不相信世有鬼神,人们不再耽于幻想,而都积极进取,勇于竞争。那么人人都会想“诸侯将相宁有种乎?冶,世上将有多少陈胜吴广,封建秩序如何统治?

    只这一句,就决定《论语》这本书不能在世上传播。但是把它变成“治下下冶的学说,就能够容忍了。如何变为“治天下冶的学说的呢?故意更换句读。

    后人就把这句话断句为: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冶曰:“敢问死?冶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回答就变成了“还没有事奉好活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呢冶“还不知道生,怎么能知道死呢?

    这样理解,孔子就没有反对事奉鬼神,也没有否定所谓的鬼神地狱。

    这就变成了“治天下冶的学说了。

    真的没有人看出来吗?肯定不是!而是看出来了也不说。古人故意用这种简单的错误,来告诉后人:前人很多注解是有意为之,里面藏有深意。

    越是简单的错误,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论语》的编著者就是怕人们看不出来,不但错误简单,而且有意把这样的问题在《论语》中两次重复,苦心孤诣,就是为了警省后世读者。

    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传统的注解都是这样断句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冶一般是这样翻译的:“花言巧语,神色虚伪的人,很少有仁德啊!

    “仁冶是什么?仁表示的是一个完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仁是人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们知道古代的“上冶写作一长横上一短横表示上,一长横下一短横表示下。仁从人从二,这个二就上。仁的本义是上人,高人,完人,没有缺点的人。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自相矛盾。为什么?因为仁表示的是一个完人。每个人的缺点都不相同,因此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都是针对弟子的缺点而回答的。有时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缺点也不一样,因此孔子在回答同一个弟子不同时候问仁,回答也不相同。

    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真诚,不虚伪。“巧言令色鲜矣冶就是不巧言令色,不巧言令色就是仁。

    孔子在《论语》中还有另外一章相似的论述。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冶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冶自然也就有仁。在皇侃本中,这一章“仁冶前有“有冶字。也就是说这章是“巧言令色鲜矣,有仁。

    这一章在《论语》中也一字不错地出现了两次。这句话一字不错地出现了两次的目的在哪?可以说这错误非常明显。也是为了用错误的注解来提醒读者。

    提醒什么?就是提醒《论语》“治天下冶的注解背后,是“得天下冶的学术。

    闲小德

    我们再举一句:《子张篇》记载这样一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说的意思是:大操行不逾越,克制小行为,无论在家在社会都要这样。

    这样的话,对任何人都是一种约束,大家在平等地遵守公共的约定。

    而统治阶级是不愿意受一样的约束的,因为他们总要做一些令人不齿的卑鄙行为。

    他们为了给自己解脱,便于自己的统治,就把这句话另外断句。就断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冶意思就变成“重大节操只要不超越界限,生活小节上稍有出入倒是可以的。

    只要你不反朝庭,贪污一点、腐化一点这些小节是可以的。

    谁有“小德冶?当官的才有小德。百姓是没有小德。百姓有作风总是就是大问题,做官的有作风问题那是生活小节。

    什么是“治天下冶学术,为当官服务的思想是治天下的学术。

    第四、变更句义

    在文言中,由于句子精练,如果没有语境,有的句子可以做不同的理解,古人就利用这一点呢,来注解《论语》章节,曲解孔子的意思,把“得天下冶学说变成“治天下冶学说。

    文言不用连词,相连的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并列句,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句,还可以理解为承接句……

    如《八佾篇》第19章记载: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冶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冶,可以看成并列句。君最喜欢这样的理解,因为这种解读君臣是不平等的。臣则会把这两句读成因果句,只有“君使臣以礼冶,才会“臣事君以忠冶。

    同样是因果句,还可以理解为前因后果,也可以理解为前果后因。

    如大家都熟悉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冶多理解为: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把“有朋自远方来冶当因,而“不亦乐乎冶是果。这句话也可以把“有朋自远方来冶当果,把“不亦乐乎冶当因,这句话就可理解为:有朋自远方来,不就是乐吗?为什么朋友愿意从远方来?因为乐。既可以理解为朋友乐来,也可以理解为因自己乐之因此而来。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只有自己天天快乐,才有会朋友来。

    文言中代词很多,指代不同,句子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冶这一章可以读出两种意思来。“其冶既可以指代当官者,也可以指代百姓;“其冶既可指代自己,也可指代别人。

    文言还有个特点,就是省略较多,省略部分更是可以根据需要补充,补充不同,自然理解也不一样。

    如《八佾篇》第18章记载: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在这句话中,“人以为谄也冶省略了宾语,完整地说应该是“人以(之)为谄也。

    这个“之冶指代不同,意思就完全相左。当“之冶指代的是“尽礼冶这一行为时,就成了“治下下冶的解说,孔子是批评人们事君不尽礼。认为这是孔子感叹人们把“尽礼冶之人认为是诌媚之士。译为“事奉君主,如果完全按照礼数,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是谄媚。

    如果认为这里省略的是“礼冶这个名词,这句话就变成“得天下冶学术了,就是批评人们对待上司不能奴颜婢膝、低声下气。是批评人们把谄媚当做对待上司之“礼冶,对君主或上司奴颜婢膝,低声下气。翻译过来是:孔子说:“事奉君主完全按礼,人们认为(这礼)就是低声下气。

    那么孔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自然是反对对上司奴颜婢膝,低声下气的。《宪问篇》子路问事君时,孔子说:“勿欺也,而犯之。冶不要欺骗,可以冒犯。“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冶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事奉君王,完全按照礼数,人们认为这礼就是谄媚。冶孔子是批评人们对待上司奴颜婢膝,低声下气。

    再如《子张篇》记载: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释。一种是“官做了,有余力就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冶一种解释是“官做好了就去学习,学习好了就去做官。冶官做好了就去学习的不多,学习好了就去做官的,在中国比比皆是。“读书皆为稻粱谋。

    这两种解释,都使人眼向着做官。这就形成了官本位思想,使人们只看重官位,不看重学识。只有这样,才便于统治啊。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官做的好,就是有学问。学问做得好,就是做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冶有学识,同样可以造福一方。

    正如《为政篇》所载: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冶孔子说:“《书》上说:‘孝啊,真正做到孝,就使兄弟同心,政令施行。爷我教学传道就是从政,难道非做官才是从政?冶意思是孝悌能使政令施行,教人为学也是从政,与子夏的话意思是一样的:“做官做得好,就是学问;学问好,就是为政。

    “治天下冶学说是永不会选用这种解释的,因为这种解释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读书人不再以做官为荣,而以造福世人为荣。专制统治就不太容易统治了。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开科举考试,看到那么多鸿儒都赶来应考,大笑说:“皆入我毂矣。冶专制统治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能存异,不为我用,我必杀之。

    举一反三

    我再举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原话是这样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冶在所有的注解中,都是这样注解的:“举一个角告诉他,他不能由此推想到另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冶孔子举一,学生不能反三,孔子就不再教他了。如果真是这样,孔子只怕很难成为大教育家。

    专制的人最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总喜欢将罪过推到别人身上。

    其实孔子在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举一,学生不能反三,我就不再重复举的“一“,原因是我举的“一冶没有举好。“不复冶不是“不再教他了冶而是不重复所举的“一冶。如果你举好了“一冶,任何人都能反三。

    今天我们所举的例子,会感觉这些错误非常明显,古人会看不出来?看得出来。那么为什么所有的注解都不这样理解呢?我们说了,古人是故意如此解释。一是为统治者接受,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存《论语》这本书。

    越是简单的错误,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论语》的编著者就是怕人们看不出来,不但错误简单,而且有意把这样的问题在《论语》中两次重复,苦心孤诣,就是为了警省后世读者。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书要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字面意思,一只眼睛看到字背后去。冶可以说,古人说的是“治天下冶的注解,用的是“得天下冶的学说。很多伟人,都是参透了其中玄机的人。

    我们欣逢盛世,能够畅所欲言,终于可以大胆地揭秘《论语》,寻找孔子“得天下冶的学术了。

    “得天下冶的孔子学术,是一门适应中国人的成功。找到“得天下的半部《论语》冶,并非用来建立新政权,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让每个人在自己事业的领域中,取得自己的事业天下。

    后人是如何将孔子的成人之术文行忠信变成治人之术的呢?成名学“文冶是如何变成文献知识的?修养学忠是如何由从心所欲变成忠于一君的?信是如何由一门知人学变为诚信道德的呢?孔子的真正四学思想与传统认识有什么不同呢?

    第三个问题:如何从现行《论语》读出孔子成人之学?

    《述而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冶文是成名学,行是处事学,忠是修心学,信是知人学。《论语》近五百章,都是阐述这四学的。而古人用更改本义、更换本字、变更标点、变更句义四法,把《论语》章节从成人之学变成了治人之学。

    那么,我们现在如何从现行的《论语》中读出孔子的成功学呢?

    非常简单,就是同样运用古人把成人之学变成治人之学的方法,从《论语》中读出孔子的成人之学来。我们称这四法为:定字义、定字形、定标点、定句义。

    如《学而篇》中有这样一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从中读出做人的规范《弟子规》,这属治人之学。

    现代译文多为: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谨慎、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就学习文献知识。冶(李泽厚《论语今读》)

    我们知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上章文字中,只有信、行、文三个字,独缺“忠冶。我们可以用“定字形冶的方法,找出其本字来。里面有没有发“忠冶音的字呢?有,“泛爱众冶之“众冶,可以通假为“忠冶。

    文中对“信冶有界定,是“谨冶;“忠冶有界定,是“泛爱冶;“文冶有界定,是“以学冶。就是“行冶前没有界定,那么用“定标点冶之法,改变标点,标点放到“行冶后,“行冶就有了界定,是“亲仁冶。

    这章就变成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忠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再利用定字义、定句义之法,确定“以冶为凭借,“学冶为“学识冶,“以学文冶就是凭借以上孝悌、信、忠、行的学识成名。

    这章内容就变成了:孔子说,“做人要出入孝悌,谨慎而知人,泛爱而修心,亲仁而做事,剩下要干的就是凭借这些修养学识成名。

    这样就使古人掩藏的成人之学拨云见日。

    《论语》所有的章节,都可以用读经典四法做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读经典不仅是知道圣贤说了什么,还能打开智慧,提升思维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孔子的成功学为什么会变成治人学,是怎样变成治人学的,及如何读出孔子的成功学。关于孔子的成功智慧,如孔子的成名智慧、孔子的知人智慧、孔子的教育智慧、孔子的家教智慧、孔子的忠恕智慧、孔子的养生智慧、孔子的为政智慧、孔子的管理智慧、孔子的营销智慧等内容,只能在以后的机会中一一与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2007.07.29讲于河南省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