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你拿什么养活自己-职业规划,早点看清自己的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认识自己才能规划未来

    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早在11岁时就留学美国,但他起初却并不是学计算机的。

    1972年,李开复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而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终于,在大学第二学年时,李开复决定转系。这个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到一个名气低落的专业的决定,对于当时一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影响还是很重大的。

    但是,李开复毅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在当时看来仅仅是听从了内心声音的决定,却成为了改写他一生轨迹的转折点。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由此可见,认识自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有选择性地“知彼”,从而规划未来的方向,明确具体的实施细节。

    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识也在不断改变。随着经历越来越丰富,心理成长不断延续,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会变得更加深刻、全面和充分。智者做人总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以自己的才能为基础,懂得过犹不及的辩证法则。认识自己,不仅仅是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性格气质有所了解,同时也是对自我修养、处事方式的把握;能够对自己各方面做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评估,不掩饰,不溢美。

    “世界上最幸福的莫过于工作正是我所喜爱的事”,这句话被无数年轻人奉为最理想的状态。在当今就业危机的形势下,这甚至被当作痴人说梦般不可企及。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被问及以后准备做什么时,很多尚未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脸茫然。他们几乎从未过多地考虑过课堂下、校门外的生活,对自己未来之路没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划。他们会说:“我好像没有最喜欢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正确认识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工作生活,都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可以说,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改造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增强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产生自我改造的内动力。另一方面,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熟稔于长短,长而发扬、短而收敛,做到不卑不亢,自信而不失容纳之怀。

    漫画家蔡志忠曾经说过:“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其实,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顺利发展,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否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岗位。

    信中立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潮涌先生1993年担任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年薪过百万美元。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在入行之初的选择和规划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在回忆起当初进军华尔街的往事时,汪潮涌笑言自己是“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他知道自己如果到华尔街跟那些银行家们谈股票、债券,一个初出茅庐的MBA学生,对方根本就不会把自己当回事。所以他突出了自己的特长:他的长处在于一方面在清华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的数量分析基础,另一方面在于用电脑做差异模型、做统计学模型以及概率分析等。

    正因为汪潮涌认识了自己的“长板”,所以得到了职业生涯的一张镀金的入场券。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若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那就很容易脱离现实,守着幻想度日,终日怨天尤人,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终究一事无成;可若是把自己看得过低,那又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易自暴自弃,本来可以干得很好的事情,也会因为怯于尝试,与好的机会失之交臂,落得个抱怨终生的后果。

    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自己,面对成功不忘乎所以,遇到挫折不灰心丧气,这样才能在人生奋进的道路中不自夸、不沉浮,客观而理智地规划未来,以一颗饱满的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2.让职业规划帮你节约时间成本

    2009年,林芳在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不久,就留校任教了。念书时,她没有对职业生涯做过多考虑,但她凭着对校园生活的熟悉而惯性地认为自己应该喜欢教学,觉得教师这一职业也许会很适合自己。

    然而林芳没有认识到的是,教师的工作中包含有大量的理论研究,而这正是自己所不擅长的。她本想努力适应,希望可以有所改变。但三年的教书生活,最后让林芳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无法胜任教师这份工作。

    随后,林芳列出了自己对于工作最喜欢和最不能接受的因素,从中发现自己尤其喜欢跟人打交道。于是,林芳把目标定位于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实践,她终于得到了一个初级人力资源的职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林芳感觉越干越顺手,且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一年后,部门经理离职;她接替经理职位,并一路升迁。

    憧憬未来,所以不断努力。在前面未知的人生旅途中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度过,是摆在每一个未涉世者面前的心灵问卷。

    那么,这份问卷的答案就是: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所谓职业规划,就好比一次旅行,出发前必须设定好行走的路线。这样既不会错过梦想已久的地方,也不会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却到达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景点。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也许最终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但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无疑是事倍功半的。如此说来,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了解职业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以最低的时间成本找到适合每一个人发展的职业之路。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选定人生方向,为奋斗提供具体的行动策略。一般来讲,职业规划是通过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而确切地定位个人职业的方向、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可以说,只有真正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才代表着个人的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不管是求职跳槽、还是晋升加薪的过程,我们心里都应该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这些是否恰好能在工作上获得满足。

    当今人力资源界对人才的类型作了形象的区分:即“一”型人才、“I”型人才、“T”型人才、“H”型人才、“十”型人才,其中纵线代表专长,横线代表知识面。

    “一”型人才:指的是各方面的知识都懂一些,知识面较宽,但却不具备某方面专长的人才。

    “I”型人才:指的是知识面较窄,整体素质缺乏,可精通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

    “T”型人才:指的是不但有某一方面比较精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具有相当广泛的包括合作、沟通等通用能力的人才。

    “H”型人才:指的是不但有两方面或者更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且综合素质较全面的人。

    “十”型人才:指的是不仅知识面很宽,而且还在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还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我们可以对照着上述分类,对自己属于哪类人才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扩大谋职的胜算,也有利于确立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如果偏离了自己职业规划的轨道,再诱惑的工作或职业,我们都应该有勇气对它说“不”。

    相比之下,很多人因为不能拒绝“高薪高位”的诱惑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即使获得了一时的既得利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失去了长远发展的机会。这看似缩短了获取眼前利益的时间,但从整个人生历程中来看,时间成本的扩张是显而易见的。

    若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么最好的源动力就是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和所从事的工作高度契合起来。如果一个人对什么是合适自己的工作,怎样才能获得合适的工作等基本问题缺乏了解,那将会在今后的社会、职场发展中逐步被淘汰。

    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并非是一纸文凭,更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提高自身修养,为今后能把自己所爱所长和社会工作相结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应及早地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提前了解一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目的地在这些方面多为自己储备知识,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职业实践活动,炼就所需的从业能力。

    3.冷门专业也可成为“金饭碗”

    19世纪中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大金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淘金。当时的人们,就像大象几年前蜂拥而入股市中一般,都认为只要参与进来,就获得了发财的机会,淘金热情极为高涨。

    在这一大群的淘金者中,有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他本来也和人群一起来到加利福尼亚准备淘得一桶金,但到达当地后才发现,山谷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寻找金矿的人都苦于没有水喝。

    于是他突发奇想,放弃了淘金,转而向这些淘金者卖水。他用淘金的工具去挖掘水源,从远方引来河水,然后经过过滤,再挑到山中卖给那些淘金的人。

    大家都耻笑他,说他太没出息了,大老远地跑来卖水。可是,正是这个“傻子”,却在很短的时间里,赚取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而那些淘金的人,却都一无所获,很多人甚至还因此丢掉了性命。

    这个少年凭借独辟蹊径的“冷门”而大发其财,他就是美国巨富——亚默尔。

    即使在“淘金热”的背景下,卖水这一“冷门”也有可能成为“金饭碗”。可见,所谓冷门热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转化之中的。

    那么,对于当今社会中被关注最多的专业与就业的问题,冷热之分更非按照传统意义去发展。在最新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显示,本科就业排行榜前10位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排在第一位的是地质工程,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了100%。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专业以98.6%的就业率并列排在第二位。在主要高职高专就业率排行榜中,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排在首位。

    此外,《蓝皮书》还推出中国大学毕业生“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其中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位列其中,这些专业是近年普遍招生人数多、报考火热的一些专业。

    由此看来,冷门专业也能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金饭碗”。小雪的就业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四年前的高考,小雪因为数学发挥失常,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武汉大学,却被调剂到了一个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专业——档案学。

    刚入学时,小雪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档案学”难道就是“档案袋”?或者就是“人事档案”?档案学在小雪及其家人的印象中是神秘的。

    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小雪发现档案学其实很适合心思缜密而又讲究条理的自己,加上老师对档案学专业的前景介绍,小雪开始对本专业有了兴趣和信心,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了定位和规划:利用自己对文字的偏爱和档案学的专业特点,向大型企业文秘职位或档案管理岗位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小雪利用课余时间选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学位。

    转眼间毕业在即,昔日最受女生青睐的新闻、法学等专业的就业率竟然跌到了全校倒数几名,那些专业的学生们不得不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很多单位的文秘岗位看中了档案学专业在资料存档和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手持冷门专业的小雪,求职之路倒是一路绿灯。凭借着诸如双学位的王牌优势等,小雪最终在通信行业的龙头“华为”中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

    所谓“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本身就是相对的。各行各业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急需各种专门人才。这种需求的变化,反映到高等学校专业上,就出现所谓“热门”与“冷门”的情况。然而“冷”与“热”并非永远一成不变,这时的“热门”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一时“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

    另一方面,由于“冷专业”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集中,所学者不多,但又因为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所以往往“冷门”专业的就业率反而更高。

    因此,对于工作的选择不能简单地从“冷门热门”出发,而是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特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所学专业只是最基本的素养背景,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85%是人,15%是铁。”如今用人单位不再看重求职者的单一技能,而更看重综合素质,包括品行、态度、人际关系技巧等方面。因此,新人们必须在职业生涯中不断主动“打磨”自己,修炼自己的“85%”。

    4.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恰诺·帕瓦罗蒂,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曾感叹地说:

    “我的父亲,一位面包师,在我几乎刚刚记事的时候就开始教我学习唱歌。我被不断鼓励要刻苦练习,培养嗓子的功底。后来,在我还上师范学院时,一个专业歌手收我为徒,我便一直不间断地学习着唱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师范学院毕业时,我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

    我父亲这样回答我:“卢恰诺,面对两把椅子,你只能选择其一,否则你只会掉在两个椅子之间的地上;而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

    “我选择了歌唱。但在起初的七年里,我不断地承受着失败的痛苦。后来终于有一次,我获得了正式登台演出的机会。此后我又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

    选择之所以艰难,就在于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有句谚语经久流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逐两兔者必失之。因而,鲁迅先生为了更充分地实现人生价值,毅然弃医从文;爱因斯坦把小提琴作为业余爱好,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领域里漫游。

    诚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我们选择哪条途径、采取何种形式,也许都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但当站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面临选择时,我们的双腿只能同时选择一个方向去走。不少人常常面临左右为难、摇摆不定的职业取向,他们恨不得分身有术,一条腿迈进这边、另一条腿迈向那边,这显然是极不现实的。此时,我们应该深刻地审视自身情况后再做出选择——什么才是我们所不能放弃的?而这不能放弃的一个,就应该是追求和营建的职业平台。

    另一方面,就像著名媒体人杨澜所说:“决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拥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也就是说,今日的选择,将决定明日的未来;也可以说,此时的放弃,决定了彼时的拥有。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

    三个人一起学画。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时遭遇了挫折。第一个人被老师训斥说:“你简直不是学画的料!”于是,这个人改行学雕塑;

    第二个人卖画时被顾客百般挑剔,说他“没有名家之气”,作品简直是“涂鸦之作”。可这个人脾气很硬,根本不理会流言蜚语,依旧故我;

    第三个人比前两个更悲惨,不仅卖不出画,还被老师训斥得狗血淋头。他一怒之下,从此弃笔,不再画画。

    十几年过去了,第一个人成了有名的雕塑家,每天都有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第二个人成了有名的画家,独具一格的画风使他名扬天下;而第三个人则过着庸庸碌碌、默默无闻的生活。

    第一个人的放弃使他成为了雕塑家,第二个人的坚持成就了一名画家,而第三个人的选择让自己的半生一事无成。可见,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无论何时都要明白做事情的后果,就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浪费更多的时间。

    学会选择,才能进取;学会放弃,才能轻松。有所选择必然有所放弃,所有的计划与目标不可能都实现,要主动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或目标。特别是想法很多的时候,就会左右为难,理想不止一个,就像脚踩两只船,又想到河北,又想到河南,心猿意马。这种多项发展计划同时展开的现象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是没有,但往往顾此失彼,结果得不偿失。

    对于现在的毕业生而言,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在从业选择上没有自主权。人才市场开放后,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了。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世界都可以供我们选择,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无所不能。

    即将跨出校门的你,也肯定会面临不同的诱惑、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但不管我们如何选择,都要牢牢记住上面那个“三人学画”的故事,抱持这种信念: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的,而我们现在的抉择,将决定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邓亚萍是乒乓球运动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冠军和金牌的获得,还在于一系列的“角色转换”:从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到英国剑桥大学博士,从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项目专家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助理。虽然她在不停地转化中挑战着自我,但她的每一次选择都只专心于一条发展之路,达到一个目标后再向另外一个目标前进。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当时不论是年龄还是球技都处于最佳时期的邓亚萍,竟不顾各方的竭力挽留,坚决要求退出国家队,到清华大学读书。

    对此,邓亚萍在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能一辈子都生活在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光环之下。当时,我可以有很多选择,即使不留在国家队,也还可以去海外打球,或者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去经商赚钱。事实上,当时也有不少人就是这样劝我的,认为我只凭当时的名气就足够吃一辈子了,何必再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读书呢?的确,实现人生价值的路有很多,但那样的选择不是我的性格。我在问自己,如果退役后不当教练,而是走向社会的话,我还能做什么?我还会做什么?这就是我要求自己去高校读书的理由。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乒乓球以外的东西,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邓亚萍的确是不平凡的,她没有被头上的光环照得头晕目眩。就像她自己所说,在通往“罗马”的条条大路上,她只选择了一条能让一个人在社会上更多体现生存价值的路。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道路再多,一次也只能选择一条。我们要记住:决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拥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

    5.劳而无功,可能是你选错了方向

    有一匹马和一头驴是很好的朋友,它们都被豢养在城西的一家磨坊里。一个拉车,一个拉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一同去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从西天取经回来了,它重到磨坊去见驴子朋友。驴子听了老马谈起那些在旅途中遇见的神话般的境界,一脸惊异的表情。

    驴子羡慕地说道:“你多厉害呀!走了那么遥远的路,我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摇摇头说:“其实,与我每天向西域迈进一样,你在这里一步也没有停止过,我们走的距离大体上差不多。不同的是,我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最终一个广阔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你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被蒙住了双眼,所以再怎么走,也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故事的道理显而易见,没有方向的人,永远都只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就像磨坊里的那头驴子一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定一个道理:天道酬勤。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在讲求效率的今天并不适用。现实中很多人的勤奋并未换来成功,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努力,也可能被他的毅力和精神打动,但我们仍然要说他是个失败者,因为这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这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可是,对于毕业生而言,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多数都是迷茫的,很多人宁可花更多的心思去购买衣服,也不愿想想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而这恰恰是影响自己未来幸福和命运的。而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潜在的不利。之后,当他们发现那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时,就会选择跳槽,接下来又开始重复最初的情形。如果问到他们为何频繁的跳槽,听到最多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没有什么方向,只希望在跳槽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工作。”没有明确的选择,无异于徒劳的瞎折腾,其结果往往离目标越来越远。

    毕业生在步入职场之前,就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具备广阔事业发展空间的行业。低头拉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抬头看路,职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做对了选择就等于在起点上赢了他人。

    美籍华裔作曲家谭盾,是个优秀的音乐家。1999年,他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2001年,他又凭借为电影《卧虎藏龙》作曲而一举夺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2008年他也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首《拥抱爱的梦想》。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他在决策上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先机,他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目标,这也让他的人生从平庸到不凡少走了很多弯路。

    年轻时的谭盾很喜欢拉琴,但他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了生存只能依靠在街头拉小提琴赚钱来养活自己。在街头拉琴与摆地摊做生意一样,必须赢得一个好的地盘才能够赚到钱,地段差的地方显然是没什么生意的。幸运的是,谭盾与一位黑人琴手联合,一起争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好地盘,那就是银行的门口,那里每天都人潮汹涌……一段时间之后,谭盾赚了不少的钱,他和黑人朋友告别,而选择到音乐学府进修,他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提升音乐素养与琴艺当中。在学校里,他无法像在街头拉琴时那样赚很多钱,可他的眼光更长远,因为他有自己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十年之后,谭盾无意中路过自己曾经“演出”的那家银行门口,他发现昔日的黑人朋友仍旧在那里拉琴赚钱,而他的表情也如当年一样,满足而陶醉。黑人琴手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谭盾,异常兴奋地停了下来,拉着他的手问:“朋友,你还好吗?好几年不见,现在你在哪里拉琴?”

    谭盾向黑人琴手说出了一个知名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

    谭盾淡淡地说:“还好了,生意不错……”

    黑人琴手不知道,十年后的谭盾早已不是那个街头卖艺的路边歌手了,他已经成了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与谭盾一样,那个黑人琴手也一直在很努力地拉琴,只是他把所有的努力都付诸在保卫自己那块赚钱的地盘上;而谭盾选择了进一步深造,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去努力,正是这种选择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谭盾用他自己的事迹告诉世人,勤勉和努力固不可少,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罗曼罗兰曾说:一只鸟能选择一颗树,而树不能选择过往的鸟。一棵树被鸟选择是必然的,而哪一棵树会被选择则是偶然的。职业就像一棵树,它不会选择人,只有人去选择职业,或者说去适应某种职业。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选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刚毕业的时候可能很难一下子做出完全正确的选择,但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方向。也许,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宽阔的余地供我们选择,甚至在遭遇职业困境或是刚刚起步时,我们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决定,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有志者,都会取得成功的。不管怎样,把握有效的选择权,把自己的职业路径逐渐导向一个正确的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你在职场的选择余地才会越来越大,职业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最终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6.目标越多,实现的可能性越小

    有一位大学生,在刚刚毕业时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过去了,他却还一事无成。于是他决定去向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讨教讨教。

    专家了解他的来意之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一把水壶,对他说:“先去帮我烧壶水吧,咱们泡杯茶暖暖身子,再慢慢聊。”

    专家的工作室设在一个大山里,条件简陋,屋里只有一个小灶,没有柴火。于是年轻人先去外边找了些柴火抱回来,又接满了一壶水,放在灶上烧了起来。

    但由于年轻人准备的柴火太少了,没过多久就烧完了,可水还没有开。不得已,他只得又跑出去继续找柴火。可回来后,那壶坐在炉灶上的水几乎都已经凉了,还得重新烧。

    这一次,年轻人学聪明了,他没有急着去点火,而是继续去找柴火,等柴火准备得差不多了,才开始点火烧。可是由于水太多,烧了半天还是没烧开。

    就在年轻人为此有些不耐烦时,专家走过来拿起水壶,倒掉了壶里的一半水,重新放到了炉灶上。剩下的水没有几分钟就烧开了。

    专家问年轻人:“明白了么?”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专家又接着说:“起初因为柴火不够,所以壶里的水一直烧不开;可是后来柴火有了,水又太多,还是很难把水烧开。其实,我们只需要两杯茶水,所以倒掉半壶水,我们很快就能喝上热茶了。”

    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在连声道谢后便回去了。后来,他把自己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划掉了许多,只留下了最核心的那个目标。同时,年轻人又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各种专业知识都通晓于心。几年后,他基本上实现了自己最初定下的全部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目标太多,可能事事半途而废;删繁就简,从最核心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设定目标一定要简单明了。如果目标太多、太杂乱以至于超出我们的个人能力,必然会难以实现。这个过程就好像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一样:当物体不在焦点上时,影像就不够明朗,看起来一片模糊;可是一旦对准焦点,影像就会变得十分清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全神贯注地聚集在一个目标上,才能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彼岸。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学子也是一样,目标太多,往往很难实现。对于整个人生而言,我们的确需要战略目标,但前提是一定要对自身的资源作整体评估。有了清醒的认识,从最核心的目标入手,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下面这个例子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足以说明核心目标的重要性。

    小柯毕业后做过贸易,主要涉及生产计划、跟单以及部分外销。由于公司是一般的国有企业,工资不高,干了两年后小柯觉得很没意思,照这样发展下去,八年也没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就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在新公司工资虽然高了一些,但目前公司是外资代表处,业务主要是和江浙一带的小型制造企业打交道,负责采购和出口物流。小柯觉得公司很小,管理上不规范,薪资福利上也没什么空间。工作半年后,他曾经咨询过某职业顾问机构,但由于设定的目标过于脱离实际情况,结果在新公司做了一年多也没有实现半点工作计划。

    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小柯着急了——他远大的理想可是开自己的贸易公司,如今在这个弹丸之地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不行,得重新规划未来。于是他又想出了两招新的短期规划:辞掉老工作,找一家待遇更高的新单位,然后再与职场朋友联系,业余时间搞产品销售代理赚取外快。同时,准备利用积蓄开个小卖铺,让老爸守店面,又能多捞一把。这样大干三年,就能把开公司的资金积攒出来,三年后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计划一定,小柯就着手实行了。由于他有经验,不出半个月就找到了一家新单位,待遇比以前高了许多。然后又与朋友搞起了销售代理,又将老家的老爸老妈接来开小卖铺。这下可热闹了,不出一个月小柯忙得团团转,又要按时上班,又要与销售客户联系,又要经营小卖铺。下班时间几乎没有半点空闲时间,有时正与客户谈销售,老爸突然打电话说要进货。有时忙得焦头烂额,竟然在客户的电话中说起小卖铺的事。

    结果不到三个月就出问题了:小柯由于过于紧张,饮食休息不当,身体垮了;小卖铺不经常去,老爸经营得一塌糊涂;新公司老板要求很严格,小柯总是拖延任务,后来被炒了鱿鱼;销售代理因为抽不出时间与客户面谈,几乎没效果。

    即使这样,小柯还想继续撑下去,但事与愿违,心力交瘁的他无论如何也吃不消了,只好停下来养病。小柯本想“一箭三雕”,结果是工作丢了、身体垮了、外快跑了,到头来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果,于是不得不重新来过。

    兼顾太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目标越多,实现起来的困难越大。对于小柯而言,既然在贸易领域里游刃有余,完全可以专心做贸易。收入偏低只是暂时的,只要慢慢积累经验与资金,时机、条件成熟了自然就有发展。但急功近利的他设定了“面面俱到”的计划,三年的目标企图一年就实现,又怎能不栽跟头!

    如此,在制定目标和规划时,要懂得选择与放弃。找出自己的核心目标,也可以说是自己的核心欲望,就是我们最想实现的。一旦设立出核心目标,并全力以赴朝着这个目标去做,那么就更容易实现最终的人生目标。一旦核心目标实现了,其他目标也就会跟着相继实现。

    7.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年轻人,穷得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然而在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梦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在那时,好莱坞有将近500家电影公司。这位年轻人带着自己为每一家公司量身定做的剧本,按照先后路线排列好名单顺序,前去一一拜访。但走了一个遍之后,却被500次地告知不会聘用他。

    虽然被百分之百的拒绝了,可这位意志坚定的年轻人没有丝毫灰心。他稍事调整,便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走回第一家,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可是很不幸,第二轮他依然遭到了500次拒绝。接下来的第三轮,结果仍然没有丝毫改变。

    很多人都劝他别再浪费时间,干脆放弃得了。可这位年轻人还是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次行动。终于,在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表示会先看一看他的剧本,让他先把剧本留下。

    几天之后,年轻人得到了通知,那家电影公司的老板请他前去详细商谈。然后,这部电影终于有了投资方,而这位年轻人被邀请担任男主角。

    男主角的名字叫席维斯·史泰龙,而当我们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球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不轻易确定核心目标,一旦确立,就一定要坚持走到底。即使遇到挫折,只要有耐心和恒心,就一定可以挺过去。“一条路走到黑又何妨,最黑的地方才接近光;一条道分叉又何妨,只要坚持最初的方向。”

    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没有坚持,就注定要失败。很多人在生活中整日忙碌,似乎没有一刻让他们休息的时间,但往往却总也取得不了任何显著的成效。究其原因,想必就是做事浅尝辄止,刚刚上手去做这件事,而心里却又开始惦记着下一件事。企图面面俱到,但最终只会两手空空。

    浅尝辄止的人之所以会显得异常忙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定目标,这无疑是对生命与资源的最大浪费。人生短暂,精力与时间都有限。我们应紧紧把握住自己独有的优势和志在必得的方向,凭借永不放弃的努力,执著而专注地干下去,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坚持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先生是最赞赏“一条道跑到黑”精神的。即使已经是最后一个,但依然坚持一步一步跑到终点、跑完全程。这样的人在比赛中也许不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却是最能给身处困境的人带来鼓舞的。

    只要设定好目标那面“红旗”,就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方向走下去。这一点无论是在规划未来之路上,还是在已经初涉某一领域工作方面,无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玖龙纸业老总、靠废纸回收起家的全国第一女富豪张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自己成功的认识只有两个字:坚持。

    张茵就此进一步解释说:“企业最关键的是要定好位,要坚持。你做错一单生意没问题,但不停地更换项目可就很麻烦了。要说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做房地产、做金融股票都很赚钱,很多人就改行去做,但我们没有。到了香港后,我一开始就非常关注纸业,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做这一行。”

    与此相对比,以洗衣机发家的山东小鸭集团,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盲目的大规模扩张与并购。从洗衣机到热水器、冰柜、空调、灶具,从家用电器到ERP、电子商务、纳米材料,小鸭的范围似乎越来越多元化,视野也逐渐打开。

    一度投入数亿元巨资,并置购了很多与主业无关的资产,大量现金固化,多年难以消化。结果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小鸭电器背上了盲目多元化的沉重包袱,终于被压成了“病鸭”。

    外国有句谚语说:“滚动的石头不生苔。”无法固定一处、一直滚动的石头上是不可能长出苔藓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转行不聚财。在跳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当今社会,并非每一次的重新选择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改变计划时,务必慎重考虑。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会轻言放弃。愚公锄锸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然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礼遇。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惊人的韧性,只要把它挖掘并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和渡不过去的难关。

    沿着一条道往下走,是一种恒久的坚韧。为了实现某一预定目标,人们往往容易心浮气躁、火烧火燎,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轻浮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保持着自己的步伐,这就是一种恒久的韧性。它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能勾起人们长久的怀念,才能永远地发挥作用。

    对于刚刚涉世起步的毕业生而言,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也并非矫枉过正。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般还都尚未有雄厚的资本积累,无论是财力还是能力。由此,在职业规划的前两年,就应是“厚积”的过程。只有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才能在职业生涯一开始走得稳,从而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踏出一条更宽广的大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