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艺考-第58章 补 习(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见到了陆校长

    与家长们分手后,我又折回到行政楼6楼,想直接去找找陆明伦校长。校长办公室的门紧闭着,敲一敲,没有人。一位拿着文件夹的女老师走过来,打开校长办公室的门,把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我赶紧迎上去问:

    “请问陆校长出差去了吗?这两天都没见人。”

    “你找他有什么事?”女老师警觉地看了我一眼。

    “我是市教委的,找他联系点事,昨天还给他打过电话。”我想此时不采取点非常手段,是永远也找不到陆明伦的。

    “哦,陆校长平时没在这边办公。”女老师神情缓和了些,“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老院那边。”

    “老院就是明德书院那边吗?他今天在不在?”我问。

    “是的,他今天应该在。”女老师答完走了。

    原来陆校长有两处办公室,这边办公室是对外的,平常不在这边办公。我为刚才显出的急智有些得意,这两年明德中学牛得很,校长可是大忙人,不打市教委的牌子,怎么找得到人呢?

    我来到明德书院,老院子仍然安静地坐落在绿树丛中,上百年来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都是这个娴静安然的样子。我推开虚掩的门,踩着磨蚀了的青石板往里走。

    “站住,这里是领导办公的地方,闲人免进。”刚才没注意到旁边有个值班室,此时一个门卫走出来拦住了我。

    “哦,我是陆校长的亲戚,跟陆校长约好了的。”此时如果打市教委的牌子,他肯定要查验工作证,我就另换了一个身份。

    “是约好了的吗?”门卫有些怀疑地看了我一眼。

    “约好了的,约的上午十点。”我说。

    “去吧,陆校长在西厢房里。”门卫不好应证,只得放我进去了。

    绕过一座假山,走过一个小桥,就到了西厢房门前。那木门上半部分雕花镂空,镂空的部分装上了花纹玻璃,木门上有两幅发亮的铜环,我试着拿起铜环敲了敲。

    “请进。”里面一个老者的声音传出。

    我轻轻推门进去,见一位年近六旬、面容清瘦的老人坐在中式的大书案后面,书案上堆放了几大叠书籍资料,一个古色古香的木质台灯发出柔和的光。

    “陆校长,您好。”我自我介绍道,“我是市农机局的,我姓夏。”

    “哦,小夏,来请坐请坐。”陆校长从材料堆中抬起头来,慢慢地摘下老花眼镜。

    “陆校长,我老家是云P县梓杞镇的,您在那里当过知青。”我套近关系说。

    “是的,是的,你也是梓杞镇的?”陆校长显然来了兴致。我正要在书案前的木椅上坐下,他站起来说“这边坐,这边坐”,把我让到右边的一套大沙发前,用纸杯倒了杯茶给我,然后自己也端了茶杯坐过来。

    我说出卢哥的名字,陆校长还记得,说就是那个成天打着光脚板、挂两条长鼻涕的男孩。陆校长还说出了生产队长、大队会计、会唱山歌的王二娘等一大堆人的名字,我倒是不认识,只有一个劲地点头。没想到陆校长也记得我母亲,那时公社组织文艺宣传队,陆校长会拉二胡,经常到小学排演节目,跟学校老师都混熟了。陆校长对村里很有感情,说三十多年了,很想回村里看看。去年他们那一批有十多个知青,组织了个返乡团回梓杞镇,看老屋,吃刨猪肉,探亲访友,蛮有意思的,可惜那次他到BJ开会去了,没有去成。

    叙了乡情,套了近乎,我就说陆校长,我听过您的讲话,我女儿在您学校读书,六月份就要高考了……我把莲儿的情况和参加补习的想法说了一遍。陆校长笑着说:

    “参加艺考很好啊,我年轻时喜欢拉二胡,可惜没有人栽培,不然可能也成个大师了。”

    说到莲儿补习的事,陆校长感到有些为难,他说:“学校办补习班是道红线,市教委查得很紧,明德中学不能违规。”

    他顿了顿,问莲儿的班主任是哪个,说下来后给贺方进讲一下,像夏莲这样的艺术尖子,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和培养。

    有陆校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又聊了些别的事,我忽然想到陆校长上次的讲话,就感慨地说:

    “陆校长,高考还是很磨人哟,不仅磨孩子,还磨家长。”

    陆校长平淡地说:“高考是每个孩子成长都要经历的过程,要说磨人,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多了。”

    陆校长说他十六岁下乡,在农村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没有吃的,把上山挖野菜掺和包谷面煮来吃;下雪天不敢出门,踡在床上抱着猫儿取暖;一次他打柴滚下山坡,还差点丢了老命……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回头来看,那段艰苦的生活,也是他一生的财富。因此年轻时受点磨炼并非坏事,可以让孩子尽快成长和坚强起来。

    陆校长谈到现在社会上对高考有许多诟病,说高考唯分取人,不重素质教育,“一考定终身”,甚至有所谓的专家把高考批为残害青少年的罪魁。他说:

    “毋容置疑,高考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但千百年来中国都是这么选人,让‘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为中华文化的繁衍延续选拔人才。”

    “高考是需要完善,但不可全盘否定。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更好的选人机制,如果不进行高考,难道又要回到****时的推荐选人,那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

    说到后来,陆校长有些激动,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他的经历就是对否定高考的最好反驳。陆校长也提到明德中学是全省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学校,他们正在探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相信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我们的教育考试制度将更加科学完善和公平公正。

    陆校长的言谈就像他作报告一样,总是那么不偏不倚、顺理成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