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阁上望见了碧池如眸、竹树成帐的孺子亭公园,人们下了阁,大都到那里去流连休憩。
公园内一泓碧波映衬着蓝天白云。湖岸相望有两座纪念古人的亭子。一亭纪念西汉人梅福,由于南宋一位皇帝颁他一个封号,叫“吏隐真人”,明代在南昌任知府的卢廷选便建了一座亭来纪念,取名吏隐亭。
《汉书》载有梅福的传,他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在南昌做过县尉。他的事迹极略,但列传里刊载了篇幅很长的奏疏,慷慨激昂,引经据典,指责专权的大将军,向皇上大谈为王之道。看他那样不避忌讳,把生死置之度外:“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在西汉混乱的末世,芝麻小官的一点愚忠不如泡沫。王莽篡汉以后,梅福改名换姓,在岱山梅岭隐居。后人感念他的正直清白,仍然给他一点纪念。
公园以之命名的孺子亭,是纪念东汉末年另一位清流人物。他叫徐稚,字孺子,南昌人。徐稚生在比梅福时代更严重的乱世,他看出汉王朝“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采取了坚决归隐态度。尚书令陈蕃仰慕徐稚“德行纯备”,“角立杰出”,向皇帝上疏极力举荐,甚至皇上也打算“蒲轮聘稚”,但徐孺子避开不就,直到以一个百姓身份活到七十二岁去世。他名誉高,朝野敬重。陈蕃后来到豫章来做太守,他原本是当时清流领袖,平时根本不接待宾客,可他命人专门预备了一副床铺,只在徐孺子先生到来时才摆出来用,他睡罢再悬挂起来。这一个风雅典故后来被青年才子王勃引用,写在那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里,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千五百年之后,徐孺子先生的远世子孙徐樟,为了祭祠先祖,在垂柳成阴的南昌西湖南岸修造了这座亭,命名为孺子亭,当地百姓叫高士亭。因为这一带景色佳美,观览游赏的人很多,它成了南昌一处著名的风光名胜,称为“徐亭烟柳”。近些年旅游业大兴,城市人口增加,人们更珍惜绿地清池,湖岸的孺子亭声价更高,南昌的这处大公园也便用孺子亭来命名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