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亭依石壁而建,在气势雄奇的千人石北侧,亭不大却精巧端丽。它用石料仿木结构造成,四方形,挑檐灰顶,雕镂图案细致耐观。亭内两方石碑,上面分别刻了吕洞宾和陈搏二位仙祖画像。外侧石柱刻了两副对联,一写:“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更留踪”,另一写:“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道教味道浓郁,惹许多游人抄录留念。
亭名由两位仙人而来,还有一个遇仙故事。说古时候有一位樵夫到虎丘来砍柴,他看见亭里有两位老叟默默对弈。他做活累了,就把柴担放下,把扁担往地上一插,在棋盘边看起棋来,兴味盎然地静静观完一局棋,一位长白胡子的老叟头也不抬地对樵夫说:“时候不早了,你该回去啦!”樵夫听了,下了亭台,一拔那扁担,却见扁担早已朽烂。他急忙回到家,可怪了,家里村里设有一个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那些人是谁。他惊骇,便去祠堂查家谱,一页页翻过,谱牒上果然有他名字,但那是好几辈子以前的事了。他恍然有悟,原来他遇到的两位老者是仙师:吕洞宾和陈搏老祖。这正是仙家常讲、百姓中也流传的话:“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自然是传说,但它却成为二仙亭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中了解中国道教的意味。亭为清代嘉庆年间修造,造亭的是仁和人王世陛和他弟弟日桂。
游人坐在二仙亭正好可观赏千人石。千人石和剑池是虎丘最可观的自然胜物。剑池边一块南北向倾斜的巨大岩石,广约二亩,中间两处凸起,峭如刀削,上面平坦。后人传说这千人石为千人列坐听讲经处。晋代僧人生公曾在此传经,石壁上尚可见“生公讲台”、“千人坐”等刻字。唐诗人贾岛有诗咏“千人石”,道是:
上涉千人坐,低窥百尺松。
碧池藏宝剑,寒涧宿潜龙。
人说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为求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可看他这二十字的五言绝句却十分自然,景物入眼,脱口而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