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需要那么多人喜欢你-量力而行,再要面子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没钱硬摆阔,自讨苦吃

    现今奢侈几乎成风,有钱的摆阔气,没有钱的也不能输面子,因为贫穷会让人看不起。于是,大家互相攀比,谁也不让谁。这种攀比又更加激化了一个人的虚荣心,人人都希望自己表现得最阔气,排场最大,让所有人都羡慕,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有一对恋人结婚时非要摆一摆阔气,发誓要把本单位同事们的婚礼都比下去。他们二人都是糖厂的小职员,并没有多少存款,双方的父母身体又都不太好,他们那点退休工资是指望不上的。

    新郎于是找到表妹,说他有关系可以弄到进某糖厂工作的名额,但办理一个需要3.5万元的跑关系费,问表妹有无亲戚朋友想要这份工作的,并承诺如果办不了就把钱全部退还。表妹问了身边的亲戚好友后,帮丈夫和自己的三个好朋友报了名,每人交了3.5万元。但新郎得到这些钱后,并没有用于跑关系,而是立即置办了高档家具,将新房装饰得像宫殿一样华丽。表妹等人多次向新郎追问工作的事,后来见事情没有着落便要求新郎退钱,但新郎总找各种理由推脱。

    婚礼那天,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婚纱拖地。金色的费列罗拼成的“喜”字让来宾惊诧不已,租用的轿车排着长长的队,令人连连赞叹。可是到了晚上,贺喜的人群还没散去,新婚夫妇还没入洞房,呼啸的警车就将新郎带走了。

    事发之后,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新娘只好变卖了新买的家具用来还债。面对空空的四壁,新娘坚决要离婚。一个刚刚组建的家庭就这样被虚荣和面子给拆散了。

    台湾私人宴客有多达千桌的,广州时髦的“黄金宴”,还会用金箔装饰菜肴。在中国大陆,人们对野味有着无穷的欲望。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野味的味道?但是对于那些食客来说,野生动物好不好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摆阔的需要。他们觉得将大把大把的钞票花在野味上更能显示出自己的富有和见多识广。有人曾说:“在今天的中国,钱可以随时吃掉人性。”这实在不算是夸大其词。

    他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是一位年轻的80后。Facebook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他的个人财富达334亿美金,他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但他日常出行只开着一辆1.6万美金的本田飞度,约合人民币10万元。生活中的他更是简单:风格单一的T恤、破烂陈旧的牛仔裤、阿迪达斯运动鞋,无论何时几乎都是这样一身休闲打扮,讲起话来甚至有点腼腆。

    2012年5月,扎克伯格和相恋九年的女友普莉希拉·陈结婚,婚礼低调得近乎寒酸。两人在家中后院举行婚礼,规模很小,来宾不超过百人。那天扎克伯格穿着深色西装,打着黑色领带,与身披白色婚纱的普莉希拉·陈携手穿过树荫。

    2012年,扎克伯格为慈善事业捐赠了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慈善记事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亿万富翁共计51亿美元的巨额慈善捐款中,扎克伯格的捐款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巴菲特,是最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美国富豪之一。他的女儿出生之后,夫妻俩更是捐出了99%的股份。

    当今社会,虽然贫穷容易叫人看不起,但是打肿脸充胖子只会更令人耻笑。也许,没有钱做什么都难,但也不能因为钱而迷失自己的本性,为了挣面子而去做傻事就更不值得了,就像莫泊桑笔下那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玛蒂尔德,为了一晌贪欢的虚荣,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

    如果你的工资不高,就不要贪慕虚荣四处借钱去买名牌,非名牌的东西也可以穿得很有品味;再如,若你没有钱买高档车,就不要欠债贷款换潇洒,买个便宜实用的开着也一样方便。打肿脸充胖子,风光是风光了,但是受疼的可还是自己。

    2.莫因虚荣逞匹夫之勇

    虚荣心强的人最容易陷进一个又一个困境,然后不顾一切地冒一个又一个险。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自知之明。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说明情况就好,无需勉为其难。乱逞英雄是不可取的行为,这样做和一个没有理智的莽夫没有区别。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了表现自己是多么能干、多么聪明,常常会自不量力。就像一个人本来只能扛80斤小麦,可一看别人都能扛一百多斤,为了不输面子,就硬说自己能扛150斤,然后生生地就把150斤的小麦放在了肩膀上。在别人的叫好声中,虚荣心是得到了满足,但肩上承受的痛苦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张伟大学毕业后没找到稳定的工作,租住在长沙岳麓区一家旅社里,一直靠着亲友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找工作四处碰壁之后,张伟就沉溺于网络世界里,整日只知玩电脑游戏,旅社老板3岁的儿子金宝便成了张伟玩游戏时的“观战粉丝”。

    碍于面子,张伟对家里谎称考上了公务员,收入稳定,并放话会拿30万元出来寄回老家建房子。家人信以为真,找人借了30万元,打算先盖房子,等张伟寄钱回来再还上。张伟有两个很高级别的游戏账号,市场价值20多万元,所以他毫不怀疑自己有这个能力还那笔钱。但苦于始终没有理想的出价,便耽搁了下来。不久家里便催他寄钱,拿不出钱的张伟便想到了绑架金宝向旅社老板勒索的主意。

    那天,金宝像往常一样来张伟的房间看他玩电脑游戏。等金宝进入房间后,张伟便把房门关上,用枕套从身后捂住金宝的口鼻,直至他停止挣扎。为防止金宝叫喊,张伟还将枕套塞入金宝口中,并用透明胶带缠绕他的头部,将他拖进了卫生间,打算晚上再将他转移出去,并向其父母勒索30万元。

    金宝的家人发现孩子失踪之后开始到处寻找,两次找到张伟处,张伟都谎称自己并没见到金宝。当金宝奶奶第3次找到张伟的房间时,在卫生间发现了装着金宝的纤维袋。虽然家人第一时间将金宝送到医院救治,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金宝是被捂压口鼻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的。2014年6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张伟死刑。

    总有许多人会为了出风头、争面子,为了赢得别人的羡慕,而不惜无限夸大自己的能力,以致自讨苦吃,最后得不偿失。没有本事,就不要去逞能;没有精力,就不要去应付。做事的时候最好先问问自己:“我能做好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放手去做,万不可再要面子硬着头皮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某登山俱乐部组织了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有许多登山爱好者参加。最初的一千米,大家兴致勃勃,争先恐后,谁都不甘落后;第二个一千米,一部分人开始气喘吁吁,体力明显不支;到了第三个一千米,已经有好几百人放弃了挑战;坚持到了第六个一千米时,队伍只剩下不到十个人了。他们决心坚持到最后。

    但是,在登到八千米高度时,一个人突然停了下来。他指着自己的心脏说:“我不行了,你们上吧。”之后便停止攀登,选择返回。

    后来他跟人讲起这件事时,人们都替他感到惋惜:“为什么不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呢?还有844米就能登到峰顶了,那是多么大的荣耀!老了,回想起来,也算是完成了珠穆朗玛之旅啊!”

    他却笑着说:“不,我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八千米是我攀登的最高点,我不会为了所谓的‘光荣’而鲁莽行事。如果再往上登的话,除非我不要命了。没到达峰顶我一点也不遗憾。”

    那些为他惋惜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如果因贪慕虚名而逞匹夫之勇,等待他的并不是成功,而是没有穷尽的暴风雨。

    做事要量力而行,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就要敢于放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们并不是万事皆能的全才。话一出口就没有挽回的余地,后果就需要自己去承担。一旦失利,你失去的将不仅是做成这件事的机会,还有他人对你的信任,以及你日后的发展空间。试想一下,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谁会喜欢?下次谁还会相信你,给你机会?因此,当遇到他人的请求时,不要一口答应,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事情并无大小之分,量力而行,才是王道。

    3.真正没面子的不是“抠门”,而是“月光”

    现在有一定存款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月光族”却越来越多。很多人每个月领到薪水后,逛一次商场就花掉一半,去两趟超市又刷掉余下的一半,最后连下半个月的生活费都成问题,不得不向父母、朋友申请援助。这样看来“月光族”的生活是非常不好过的,尤其是那些为了撑面子,大方请客吃饭,购买奢侈品的人,银行卡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哗”两下就没有了,剩下的日子却异常难过。

    丁卉凡是一名国内航线上的空姐。按理说空姐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然而她却也是个“月光族”。她经常是已经飞得很累了,还要忙着加飞,就连生病都不请假,为的就是能多积累点钱。可是即便奋力赚钱,她仍然摆脱不了月光的局面。

    仔细计算了支出之后丁卉凡发现,她每个月单单花在化妆品上的钱就达到几千元,服装和饰品更是高达两三千,再加上平时一些娱乐活动上的开支,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对此,她说:“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每月化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是必不可少的。我以前都还不怎么讲究,但同机舱的其他同事用的都是国际一线品牌,我自然也不能落后于她们。”当朋友建议她少买点时,她直摇头:“我现在已经习惯了,每个月都会关注这些品牌的最新消息,特别是看中的那些新品,如果看到别人在用,而自己却没有,我会感到很没面子的。”

    也许对我们来说,学会“抠门”并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情,即使我们能吃得了苦,也有那个自制力,但也容易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不好意思“抠门”。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原本聚餐的时候,都是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的,从来都不看菜价,但现在为了省钱,点菜就得挑实惠的了。这时候,你肯定有所顾虑,害怕朋友说你抠门,说你是铁公鸡,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挑贵的点了。

    不管你现在收入是高是低,都不要为了“撑门面”而将自己一次次推向“月光”的深渊,如果你不想再承受没钱的痛苦,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合理规划自己的财产,这样才不会在真正需要钱的时候张皇失措。

    放弃为“面子”而买的东西,在手机或者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你不需要的物品清单,购物的时候坚决不予购买。随着清单越来越长,你会发现,即便离开了这些东西,你的生活依旧可以继续。另外,现在的二手市场比比皆是,里面也不乏好货,只是很多人总觉得买二手货很丢人。其实只要你放下面子,耐心淘一淘,常常会有很大的收获,而且还会节省一大笔钱。当你不知道自己需要购买的东西是否正在打折促销的时候,可以上购物网站搜索,说不定还能淘到比实体店更便宜的货物,偶尔还能获得现金券,留待下次购物使用。

    处于热恋中的男女总想以鲜花等礼物,或出入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来进一步稳固情感,尤其是男性,在女友面前特别在意面子,即使囊中羞涩也不惜打肿脸充胖子。但不要认为钱花得越多越能代表对恋人的感情,把恋情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长远下去不但会令自己经济紧张,同时还会无形中给对方压力。

    摆正自己的消费心态,走出面子的误区,上班的时候早点起床,才不会因为起晚了赶时间而打车;路程近的也可以尝试着走路或骑自行车,不但省钱,还能锻炼身体;去超市购物时偶尔也可以试着乘坐免费大巴,而不是自己开车,这样既省了油钱,还绿色环保;夏天家里太热,不妨去图书馆坐一坐,既能悠闲地看书,也能免费上网,还既凉快又安静,何乐而不为呢?

    4.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儿

    《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对女婿王狗儿说过一句话:“守多大碗吃多大的饭。”意思是指有多大的本事就过怎样的生活。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虚荣的心理,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自然也会羡慕。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别人月薪两万元,你的月薪却只有五千元,你们的消费能力又有什么可比性呢?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超前消费”,成不了“富翁”,做个“负翁”也不可耻。有些人还以贷款买房这一现象来说明超前消费的时尚趋势。但是有一点可不要忘记了,贷款是要还的,而且还的比你贷的要多得多。再说了,贷款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你想贷就能贷,想贷多少就贷多少的,它与你的收入挂钩。这不跟“守多大碗吃多大的饭”还是一个理吗?

    刘婧年前买了一套房子,原本想赶着今年夏天住进去的,但是到了装修阶段一看,卡里只剩下不到两万块钱了,估计连个卧室都装不下来。这时候,同事给她出了个主意。原来同事也是才装修的房子,她装修的时候也没有钱,但是却通过借鸡生蛋的方法装好了,而且用的是清一色的高档进口材料。

    原来她选择的材料店都是本地的,可以先拿货,等年底再付款。像瓷砖、木料、家用电器等,也全部都是赊来的。反正老板知道她有正式工作,这钱也不会欠很久。加上她选择的都是些很贵的东西,老板乐得有这样一笔大买卖,可以从中赚到不少,即使要拖几个月再付款,他们也毫不在意。

    刘婧一开始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工程赶得紧一点,两三个月就能住进去了,而且还能用上高档货。但是过后她又仔细想了想,这样的方法真的适合自己吗?要知道同事的房子付的是全款,而自己的是贷款买的,每个月还贷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加上装修款,压力也太大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再三考虑之后,刘婧和丈夫还是决定有多少钱,先办多少事。先找人把地板铺好,刷墙漆这些活两人亲自做,家具之类的木工活,可以找在乡下做木工的亲戚帮忙。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可以慢慢来弄。总之,虽然房子一时半会装不好,但是夫妻俩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一点一点来,虽然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是起码压力不大,时间可以自由掌握。

    俗话说:“做事要量力而行,花钱得量入为出。”你可以贷款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可以穿着一身名牌行头,春风满面;或是戴着钻戒名表,洋洋自得;再或开辆豪车,傲视天下。这的确可以赢得一时的虚荣,但也就仅此而已。贷款还是得你自己还,将来如果还不上了,也许不得不卖车卖房,又有什么意义呢?

    “守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并不是让我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此自满,止步不前,而是让我们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我们要是想吃到更多的饭,就得想办法把自己的碗变得更大一些。只有碗更大了,我们的舞台才能更大,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5.选个“大车”才有面子吗

    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有一个经典桥段:精神失常的房地产商,煞有介事地介绍其在中国打造成功房地产产品的经验:“你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他们的口号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虽然在电影中是种反讽,但当今的中国市场,求大、求贵、求排场,确实已经蔚然成风。

    就拿买车来说,很多人似乎都存在一种畸形的消费心理。他们买车的时候从来不关注排量,只关注品牌和外型尺寸。如果现在买不起好的,宁愿多攒两年钱再买,也不愿意买一辆普普通通的车。

    王先生最近升上了部门经理,于是和老婆商量着去买车。本来他已经看上了本田的一辆飞度车,但是他老婆死活不愿意,说要买就买个大一点的,看起来比较气派。他也认为,开车上班的话,与单位里的同事、领导的车都停在一起,难免会做个比较,如果其他同事的车比自己的气派,看着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再说如果出门办事的话,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太过一般总觉得矮人一截。最后,又多花了一些钱,买了辆丰田逸致,夫妻俩人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现在的人买什么都图大、图高档,够大够档次才觉得够面子,在买车的要求上也是如此,要买就买大车。说到底,还是源于中国人的“面子意识”。例如说某某换大车了,原因竟是做业务时,车太小,不好谈,拿不到大单;有的是因为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换了大车,不换都不好意思参加聚会,所以也跟着换;再不就是说怕因为自己开的是小排量的车,被人认为事业不成功等等。

    今年25岁的小武刚工作不久,且平常花钱大手大脚,因此手里并没有存下多少钱。然而,他却计划花20万元左右买一辆轿车。“我自己是买不起,不是有老爸老妈嘛!”他直言,自己买车,就是因为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有了车,如果自己还坐公交车上下班会很没面子。

    如今,像小武这样为面子而买车的人不计其数,很多人本身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但是就算向父母伸手,向银行贷款,也要成为有车一族。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刚刚进入恋爱状态的年轻男人,总认为如果没有车去接女朋友的话,会很丢脸。

    某天晚上,一位父亲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忽然感觉眼前有个影子在晃动,睁眼一看,却见过完暑假就要上大学的儿子怀抱一摞打印资料站在自己床前。父亲吃惊地问:“儿子,学校的事情不是早就定好了吗?就在北京上啊!”

    儿子兴奋地说:“不是为上学的事,老爸,我终于为你选好车了!快看看相关数据对比一下吧,可费了我不少时间!”

    父亲一听此言,脑子马上清醒了,知道如果再坚持自己的观点,恐怕今晚都不能睡觉了,于是决定全盘接受儿子的建议:价钱在20万元以上,排量在2.0以上,还有就是必须是自动挡的。以这个标准看,儿子千挑万选的那款车还真的是很不错的。但对于有十年驾龄,一向迷恋驾驶时的操控感的他来说,开自动挡的感觉真是不够爽。更重要的是,自己那辆车还挺好的,而且如今车降价那么快,都说20万元以上的车降价空间更大,现在就着急地买了难免将来会后悔。

    但儿子说了,父亲现在开的那辆车让他很没面子,偶尔自己开出去和朋友们聚会,也丢人得很。这位父亲真弄不明白,自己那辆车虽然买了好多年了,但是各方面性能都还挺好的,也算是品牌车,为什么儿子还觉得丢人呢?面子大过天,很多人买车时甚至很少考虑个人的爱好,而是屈从大众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买给街坊邻居看的。对他们而言,车的功能不再是代步工具,反而被赋予了更多实用之外的象征意义,成了财富、地位的标志。

    说起来很可笑,可是在现实中这样的攀比现象确实处处存在。把别人比下去了,自己的虚荣心理就能得到满足。但汽车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步的工具,是为人服务的。别人并不会因为你开的是奔驰就对你敬重有加,因为你开小QQ就对你表示轻蔑。当然,如果你的确是有这个经济实力,买高档车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为了面子而让自己负债累累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6.自食其力远比啃老有面子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瘦骨嶙峋、步履蹒跚的老者,苦不堪言地背着自己的孩子,孩子身上则背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包袱,几个大包袱上分别写着求学、就业、结婚和育儿,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小包袱。这就是现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家庭的真实写照,有人用“啃老”来形容这种现象,并戏称他们为“啃老族”。

    我们身边肯定会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名校毕业,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往往尚未就业就失业了,或者在就业与失业之间不断游走。他们不愿意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不是嫌工资低,就是觉得做的工作太低贱,丢面子,所以干脆不就业。

    章越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大学毕业之后,父亲给他找了一份财务助理的工作,可是章越嫌工资太低,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于是父母又托人给他安排了另一份工作,几天后章越又嫌工作太辛苦,不愿意干。

    一来二去,换了几份工作都不太满意。在这期间,章越花的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结果他发现,父母给的钱竟然比之前几份工作的工资还要多,而且还不用吃苦劳累,这让章越越来越不想出去工作,便安安心心地做起了啃老族。

    现在,我们身边啃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曾有万丈豪情,也曾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但是现实却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刺破了他们那膨胀的理想。在美好的理想和残酷的就业现实之间,他们迷失了自己,变得眼高手低,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既然放不下那点骄傲去融入这个社会,最终只好啃老。

    其实,越是梦想触壁的时候,越应该去发掘自我的价值。与其为了所谓的面子去啃老,不如放下身段去自食其力,更何况啃老也不是件很有面子的事。一个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的人,又有何面子可言呢?

    北大学子卖猪肉、大学毕业生当掏粪工等事件,其实就是一种放下身段的行为。寒窗苦读十几年,一到大学毕业,却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这时候只好“大材小用”。他们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这反而是一种着眼现实的考虑,总比“高不成低不就”更让人踏实放心,最起码他们自食其力,不会给父母带来麻烦。

    武汉的一个小区有几名特殊的保安,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是正经的大学生,但是毕业之后却没找到工作。他们没有死要面子地端着大学生的架子,而是选择“低就”了保安这个职位。其实他们心里未尝不觉得多年苦读之后却出来当保安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可是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决定放下面子。他们说:“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能活得有尊严,起码我能养活我自己。”

    有些人因为刚参加工作工资太低,觉得很没面子,情愿辞职不干,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而且还花得心安理得,认为孩子花父母的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挣钱少没面子,难道花家里的钱就很有面子?这种人是典型的人格缺钙。

    郑板桥临终之前曾给儿子留下一张字条:“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连自食其力都做不到,算什么好汉?

    我们其实都应该牢记一个道理:花别人的钱永远没有花自己的钱来得舒心,自食其力也远比啃老有面子得多。

    7.赚小钱不丢人

    有的人宁愿饿肚子也不愿去做小生意,觉得为了那几分几厘锱铢必较,还不够跌份儿的。也有人为了守住自己的面子,不肯弯腰去做赚钱少的工作,认为那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然而一位企业家说得好:“看厕所、擦皮鞋挣钱都不丢人,只有挣不着钱的才丢人。”

    看厕所、擦皮鞋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还能增长阅历,说不定还能积累点资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还天天想着自己哪天揽个大生意赚上一大笔,岂非白日做梦?不如脚踏实地从小处开始,赚大钱才有希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西北一所大学的校门口,一名大学生到修鞋摊上补鞋,补鞋的是个年轻的姑娘,大学生满怀同情地对她说道:“你这么年轻,就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家补鞋,不觉得难堪吗?”姑娘轻轻一笑:“我有什么难堪的,破鞋穿在你们脚上,才叫难堪呢!”大学生又问道:“你以后想要做什么?”姑娘说:“我要当老板。”大学生很惊讶:“你有钱吗?没钱怎么当老板?”姑娘说:“我不正在挣钱嘛。”

    后来,这位姑娘靠补鞋积攒的资本盘下一家小店,经过用心的经营,而今已经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著名女企业家了。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大都成长于温室之中,但却都有着万丈豪情,一踏入社会就想做大事,赚大钱,不愿意听到前辈们“脚踏实地,先做小事,赚小钱”之类的说教。当然,做大事,赚大钱的志向并没有错,有了这个志向,我们才会不断向前奋进。但说老实话,社会上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并不多,更别说一踏入社会就做大事、赚大钱了。

    大多数成大事、赚大钱者都不是一走上社会就取得如此成绩的,很多大企业家都是做小生意起家的。李嘉诚起初是卖塑料花的,王永庆是卖大米的,松下幸之助是卖自行车车灯的,即使是大家崇拜的比尔·盖茨,他创业初期的第一单大买卖也不过五万美元。这说明,只有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为你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目标有多高,都得一步一步地向它迈进,才有望达到人生的顶峰。金钱需要一分一厘地积攒,而人生的经验也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所以,在赚到大钱之前,不妨先赚赚小钱,先增加阅历,积累经验。小钱赚得熟练,赚大钱的时候也就不会“手生”了。

    其次,先赚赚小钱实践一下,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当中“知己”比“知彼”更为重要,知道了自己的斤两,才能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不会走错路,误入歧途。

    再次,小钱赚久了,积少成多,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赚大钱、做大事的目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最后,“先赚小钱”还可以培养自己踏实的做事态度和健康的金钱观念,这对日后事业的稳定发展乃至你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

    有位富翁曾说“小钱是大钱的祖宗”,当你条件普通,而又没有深厚背景的时候,千万别自大地认为你是个赚大钱的人,而不屑去赚小钱,要知道,连小钱也不愿意赚或赚不来的人,没有人会相信你是能赚大钱的。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赚小钱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最终赚到大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