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需要那么多人喜欢你-循着内心的方向努力,不做荣誉的奴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虚荣心不等于上进心

    人们很容易将虚荣心与上进心混淆,二者给人的表面印象都是成功,给人带来的感觉都是满足,但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心理学研究认为,虚荣心是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情感。

    一个有虚荣心的人,不一定有梦想,也不一定有目标,他追求的更多是表面上的光彩,甚至不惜采取虚伪的手段,制造假象,以期得到别人的赞扬与羡慕,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产生一种自欺欺人的满足感。总之,虚荣心看重的是别人的眼,而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的人,往往自我表现欲很强,还有强烈的嫉妒心。

    而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心中有梦想,生活有目标,肯脚踏实地地奋斗,靠实际取得的成就得到别人的赞扬与羡慕,这样产生的满足感则日久而弥坚,受益终生。与虚荣心不同,上进心看重的是自己的心,有上进心的人的人生态度必然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

    举个例子:假如你有这样一个目标,过年前赚五千块钱,用它买一部手机,再买一身漂亮的衣服。为了这个目标,你能吃苦耐劳,努力工作,这就是有上进心。相反,如果你一年碌碌无为,到过年时两手空空,向别人借五千块钱,买了手机和漂亮的衣服,让别人对你有个好评价,这便是虚荣心。

    人有点虚荣心是不足为奇的,若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既守住自己的心又兼顾了别人的眼,未尝不是一种美事。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的人,上进心也难免会打折扣,但可怕的是虚荣心过强。莎士比亚曾说:“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犯错的大有人在。比如,一些年轻人为了争取面子上的光彩,千方百计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却不愿做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工作。他们热衷于揣摩领导的意图,研究上司的好恶,然后投其所好,设法博得领导的表扬。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则千方百计去掩盖,担心露丑。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有的人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愿让人看出自己家里的贫困,恣意挥霍装阔佬;有的人高考落榜或入伍后被分配去养猪种菜,就不愿见到老师和同学,也不敢写信对父母和亲友们讲;有的人当兵两三年还没有入党,依然是底层小兵,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这都是因为他们把荣誉当成了金字招牌,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虚荣心会毒害我们的心灵,稍有不慎,便会犯下错误。千万别让“上进心”成了虚荣心的借口和外衣。

    于美慧小时候家里穷,砍柴、卖菜、卖冰棍这些辛苦活她都做过,从小就形成了要强的性格,她发誓一定要走到人前去,不让人看不起。

    初中未毕业,于美慧就拿着一张招工启事外出打工去了。其实当时她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她继续学业。加班加点地干了一年,才拿到几千块钱。虽然因为省吃俭用足足瘦了十斤,但看着人生第一桶金,还是很欣慰的。

    第二年,于美慧在姐夫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检测人员。于美慧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有时甚至会连续工作24个小时。这一干就是四年,她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并顺利当上了部门主管,不过于美慧已不甘心为别人打工了,她想自己干一番事业。

    那年年底于美慧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又贷了款,利用之前所学的一技之长办起了工厂。最初因厂区靠近居民区,工艺又不成熟,周边居民的反响很大,经常上门闹事。于美慧顶着巨大的压力一边安抚居民一边想办法提高技术。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工厂的产品出厂合格率高达100%,而且市场反应良好。于美慧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因为这只是她的起步,她深知自己和工厂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现在的她已靠着自学拿到了文凭,完成了当初未竟的学业。于美慧很欣赏马云所说的那句话:“书读得不多没有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要上进就要努力奋斗,有明确的目标就有前进的方向,还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当然,还要让自己具备良好的习惯和过硬的行动力,凡事主动去做,绝不拖延。同时决断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勇敢地做出抉择,并无畏承担可能的后果,不找借口,不为自己开脱。认定了一份工作就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钥匙,只要努力克制自己,就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成功的道路也将不远了。

    2.不做第一又何妨

    很多人的人生信条是“要做就做最好”,学习、工作一路冲锋,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出国镀金、跻身精英……可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以至于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白岩松曾在《白岩松致儿子的信》中告诫自己年幼的孩子:“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你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在和自己赛跑,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第一只有一个,但如果你愿意像写作文那样另起一段,依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006年,尚雯婕的人生迎来了成功考入复旦大学后的第二个小高峰——获得超女冠军。“第一”这个名头很棒,耀眼夺目,象征着经历了血雨腥风,最终取得胜利。这个“光宗耀祖”的光环让八辈子不联络的亲戚和亲戚的亲戚如潮水般送来了春晚那种排山倒海式的贺电,也让尚雯婕感到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烦恼。

    尚雯婕就这样进入娱乐圈,但紧接着就火速经历了解约、签约、转型、失败、惨淡、待业的波折,然后再转型。然后,尚雯婕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雷母”,还被质疑整容,更有许多前辈和前辈的前辈建议她转行。她有过犹豫、挣扎,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她不甘心,当初那么努力获得了冠军,又背负了几百万的违约金,难道就这样弃甲败逃吗?

    面对如此低谷,尚雯婕对父母说:“如果这个行业不能给我一个饭碗,我就自己给自己造一口锅!”尚雯婕认为,“被动”就是等死,“主动”才能改变人生。于是,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业,开始仔细梳理自己的过往与未来。她想在一个陌生又未知的领域里站稳,还想走起来,当然最后的目标是跑起来,跑得飞快。尚雯婕总结出了三个字:靠自己。外力当然可以辅助她成长,不过,她认为自己也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最好多才多艺。于是,她开始学习创作,自掏腰包和团队环游世界去学习,去了解世界各地的创意与时尚,试图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蒙面歌王》总决赛直播前夜,尚雯婕在博客上发文《致年轻的你》,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得出“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的结论。这是她在亲身经历了“辉煌之后的低谷”后,思索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存在感与高价值”得出的感悟。现在的尚雯婕只想成为华语乐坛的唯一,唯一用时尚艺术的视觉语言为辅助去呈现电子乐背后的精神世界的唱作人。同时,她也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所有有理想、有野心的年轻人:做最好的自己,做唯一的自己!

    太过重视第一的人往往活得很累,第一的诱惑总是在眼前吸引着我们,于是,原本美好的生命就变成了劳役。现在站在第一的位置的人不一定是人生赢家,这份荣誉只是一时的风光,换不来一世的顺畅。因为时代的风向总是在转变,你的名字不知何时就会随风吹散。当你尝尽众人之上的滋味,那么下落之时感受到的可能就只剩悲凉了。

    松野明美曾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一直成长在胜负的世界中。对她来说,勇争第一,人生才有意义,所有的吃苦和锤炼都是为了争胜。退役后也还是一样,处处争强好胜,不甘人后。争第一就是她人生的全部。

    松野明美的第二个孩子健太郎患有唐氏综合征。由于先天性疾患,健太郎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发育,他哥哥数个月大时会做的动作他却始终学不会,尿不湿必须一直用,长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健太郎开始了每周5天、每天2小时的矫治。矫治专家一对一地从握手、轻抚开始,到和他说话、做游戏,慢慢地,健太郎身上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而随着儿子的变化,松野明美自身也发生了改变,她开始不介意别人会怎么看,勇敢地带着儿子出现在别人面前……

    健太郎教会了以往只懂得争第一的松野明美一个道理:人生不妨走得从容点,最重要的是按自己的步调走。要不是他,松野明美差点就错失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想取得辉煌的成就,都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有面子。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风光无限地站在聚光灯下,大多数人只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难道我们能说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毫无意义的,无丝毫幸福可言吗?

    3.不去功利地争输赢

    我们无需功利地在意输赢,要学会享受过程。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张宁,1994年就代表国家队出战。虽然一直在国家队,但很多年里她的状态都不是很理想,只能在国家队任第三单打。2004年,在她29岁“高龄”时,却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取得了奥运会单打冠军。当被问及状态如此之好的原因时,她说:“以前我是为取得好成绩而训练、比赛,现在我是真正从内心里喜欢羽毛球运动,我享受着每一次训练和比赛,所以和成功越走越近。”结果带给我们的往往是一时的情绪,而过程带给我们的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体验。把胜负看得淡一些,是一种生活智慧,尽情地享受过程才是真正的胜利,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姚明带领的中国男篮迎面撞上最为强大的美国男篮,各国的篮球迷都予以密切关注,白岩松也不例外,他回忆道:“记得在八月六号的时候,当时我和姚明私下里聊天,就谈到了这五场小组赛怎么打的问题,我还曾担心,为进前八,放三场硬仗,打美国西班牙希腊拼一会儿就算了,留全部的实力去拼安哥拉和德国,这样,我们只能看到两场好看的比赛,因此我的意思是:不为前八,而是为了打五场好看的比赛给观众可不可以?听到我的这个意思,姚明的第一反应是:‘干吗五场,也许七场呢?’接着他说:‘不会的,我们会场场去拼,老尤(时任男篮主教练尤纳斯)也不是这样的人,他都不懂放几场比赛的意思!'”

    这样,白岩松和姚明就有了一个约定,那就是男篮好好地打比赛而不去考虑结果,白岩松他们则超越胜负地去关注,不以胜败论英雄。最终,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打出了自己的风采,虽然输了比赛,却赢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尊重和欢呼。

    莫以成败论英雄,体育场上的角逐并非只是为了金牌。我们无法把握结果,但我们可以享受过程,享受成长的过程。“享受比赛”是一种境界,王治郅在多年运动生涯后领悟到要学会享受比赛过程,而不去在意最后的结果。“享受过程”也是真正的职业精神,李娜在一些比赛中明明获胜无望,但仍会不屈不挠地战斗,沉着镇定地打好每一个球,正因如此,她才赢得了无数球迷的热爱和尊敬。

    结果如何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过程中有所收获。比如,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要去参加一个业内含金量很高的比赛,别人都会嘲笑他不自量力,并且劝他尽早放弃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浪费时间做这种无用功。可是,他还是一心一意地为比赛做准备,还会提早来到赛场,仔细观察其他选手是如何做赛前准备的。比赛期间,他更注意观察别人的作品,然后仔细对照自己的以找出不足。最后,他虽然失败了,但也因此结识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从大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这已经是最好的奖赏了。

    2015年4月28日,参加苏州世乒赛的尼日利亚选手奥绍奈克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她的运气不太好,女单首轮就碰上世界排名第一的丁宁,结果几无悬念地以0比4告负。不过奥绍奈克觉得这个生日过得很有意义。

    在丁宁连下四局后,奥绍奈克拉着这位世界“一姐”走到尼日利亚教练所在区域。教练拿出一个平板电脑,两人对着镜头完成了合影,奥绍奈克满足了自己作为一名“粉丝”的愿望。“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输掉什么,每个人都知道她。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不会感到难过。”奥绍奈克说。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丁宁和奥绍奈克的合影依然在继续着。奥绍奈克还接过一位记者递过来的手机,与丁宁来了个自拍。

    尽管奥绍奈克已经40岁了,但依然奋战在世乒赛的赛场上,丁宁称赞道:“这说明她很享受打乒乓球这个过程。”丁宁透露,奥绍奈克在赛前就找过她。“她说比赛当天是自己的生日,希望能在赛场上合影留念,然后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丁宁说。

    奥绍奈克觉得:“能在这个年纪与世界第一交手,这种感觉很美妙。我来到这里,就是享受乒乓球的乐趣,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会失败,也会全力以赴去应战。因为我们会在这个努力的过程当中得到很多珍贵的东西,例如经验、教训、友谊等,并把这些东西吸收为自己的宝贵财富。摔了跤,就知道下次怎样避免;掉入陷阱,就知道以后怎样去识别……亲身体验比谆谆不倦的教诲给人的印象要深得多。如果我们因为害怕丢面子而放弃努力,那么就会与这些珍贵的东西失之交臂。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把过多的目光放在结果上,一心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时,常常会因为承受太多的压力而发挥失利。所以,与其紧盯胜利给自己加上无谓的包袱,还不如享受过程本身。

    4.不要在别人给你的荣耀里忘乎所以

    当我们获得了荣耀的时候,尤其是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好不容易才获得的荣耀,高兴的心情自然不用多描述。但是,当我们手捧着鲜花,听着他人源源不断的溢美之词时,一定不能忘乎所以。要知道那些荣耀都是别人给的,有句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你不能冷静地对待,一味地在那份荣耀里耀武扬威,忘乎所以,最后恐怕只会由喜转悲。

    李兴泽是三门峡市国税局原副局长,2001年3月,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如今他已经在监狱里度过了15个年头。谈起往事,李兴泽不禁生出无穷无尽的悔恨。“想当年,在三门峡市,我也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报纸上有我的事迹介绍,电视里有我的影像,就连收音机里也能听到我的声音,我被荣誉的光环笼罩着。可是,我却没有珍惜,在荣誉面前,得意忘形了,失去了原则,迷失了自我。”李兴泽回忆起当初自己风头正劲的时候,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都想着与他攀上关系,和他套近乎。这让他有些昏昏然,留了空子给别人钻,与他们称兄道弟,被动地结识了不少所谓的“铁哥们儿”。在他们面前,不讲原则,只讲感情,钱不分你的我的,拿来就要,一步一步走上了犯罪道路。想来,当年那些有求于他的人,其实都是在利用他。“他们是在害我呀!”“在一声声的吹捧、奉承声中,我沉迷其中,头脑一发热,做了违心的事情。不按照法律办事,幻想着人情可以大过法律,那都是痴人说梦,迟早会吃亏的。”李兴泽摘下帽子,搓了搓脸,神情凄凉。

    说到亲人,李兴泽的眼眶有些湿润。沉默了良久,才渐渐地控制住了情绪:“因为我的犯罪,给家人带来了很多的屈辱,孩子们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发展得并不好。妻子来自农村,没有多少文化。因为她家没有男孩,我在家的时候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母亲和岳父、岳母都要靠我们两口子来照顾。我这一走,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重担都落到了妻子一个人的身上。”李兴泽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妻子的劝告,“她文化程度不高,却很明白事理,时常善意地提醒我要管好自己、注意影响,交友、办事要慎之又慎,不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做。可是,我当时在兴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她的这些话,全都当成了耳旁风,认为她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要是我当时能听进去就好了,或许早已经悬崖勒马,就不会有今天悔之晚矣的结局了。”

    在别人给你的荣耀里忘乎所以很可能会造就一个悲剧的转折,使人和事由盛转衰,甚至一蹶不振;而懂得谦虚谨慎却能让人虽折不断、愈挫愈勇。无论我们获得了怎样的成就,或是有怎样不凡的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也请谨记:在获得荣耀与鲜花时,一定要懂得谦逊。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不可一世,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更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适时收敛起锋芒,沉稳地向下一个目标努力,才是长久之道。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学画,这时的梅兰芳在京剧界如日中天,齐白石说:“你这样有名,叫我一声师傅就是抬举老夫了,就别提什么拜师不拜师的啦……”但梅兰芳坚持行了拜师之礼,全不因自己是名演员而自傲。

    他学画也非常认真。那段日子,只要没有排练和演出,他就会按时到齐白石那里学画。进门先鞠躬问好,为齐白石老人磨墨铺纸。梅兰芳拜师学工笔画后不久,就已经画得非常生动了。

    两人结识以后,每逢花开时节,齐白石就会到梅兰芳家去赏花,在看到梅家开得那么好的牵牛花之后,齐白石又开始画牵牛花,几经摸索变化,牵牛花成为了齐白石花鸟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后来,他还精心画了一幅牵牛花赠予梅兰芳,题曰:“畹华仁弟尝种牵牛花数百本,余画此赠之,其趣味较所种者何如!”梅兰芳非常喜欢这件作品,一直将它悬挂在起居室里。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户人家作客,齐白石老人先到,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布衣布鞋的穿着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兰芳也到了,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被冷落在一旁的老人,忙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在座的人见状无不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一首: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有谚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真正有学识有本事的人是不会洋洋得意地到处炫耀自己的。我们这一辈子要攀登的高峰无数,获得一种荣耀就意味着我们胜利登上了一个高峰,但我们不能因此止步于这里的赞扬和掌声,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而应该把目光投向下一个高峰,去迎接新的挑战。

    5.真正的荣耀只能依靠个人奋斗争取

    在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之际,世界第四富豪艾里森应邀参加典礼。艾里森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失败者,因为你们以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荣耀感”,以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为荣,以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为荣,以在知名公司工作为荣。当然,不能说这种荣耀感是不正当的,但如果过分迷恋这种身份带来的荣耀,那么我们的境界就不会很高,格局也不可能很大。当我们陶醉于这种“身份荣耀感”时,我们其实已经被真正的强者看成了失败者。

    富可敌国的巴菲特,却有个“穷儿子”——彼得·巴菲特。彼得19岁时辍学,准备投身于音乐创作。他用祖父留给他的为数不多的钱搬到了旧金山,租了一套小房子,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然后,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为人们提供录音服务,每小时35美元。顾客断断续续地来,他一个星期只能录几个小时,赚一两百美元勉强度日。

    彼得总是乐呵呵的,从不跟父亲说自己的窘迫,也坚决不跟他开口要钱,他知道就算自己开口父亲也不会给。某天彼得正在擦洗那部破败不堪的车时,邻居把他介绍给了自己做动画制作的女婿,为一个新成立的有线电视频道做10秒钟的插播广告,报酬1000美元。很快,那个电视频道大火,这就是著名的MTV音乐频道。从那以后,彼得可以靠作曲为生了。“扩大音乐工作室的规模、租房子、结婚,购置参加活动的西装,这些都是我自己挣的钱。”彼得得意地跟父亲炫耀,巴菲特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点头。

    彼得一度想把音乐舞蹈剧《魂》做成巡回演出,但需要很大一笔钱。父亲跟他说:“你先去筹到90%的钱,剩下的10%,我借给你。”彼得专门去找一些并不认识自己是谁的机构和投资人,一旦有人对他的姓氏感到好奇,他就说自己与沃伦·巴菲特毫无关系。他宁愿大家是出于欣赏他的才能和人品,才对他施以援手的。靠着四处筹借的钱和父亲借给他的那10%,彼得策划、编写、制作的音乐舞蹈剧《魂》终于在华盛顿国家广场进行了盛大演出。

    他出了数张专辑,凭借讲述印第安原住民的剧集《500部落》获得美国电视节最高荣誉“艾美奖”。然后,又凭借为著名电影《与狼共舞》的配乐,夺得了奥斯卡奖。他靠自己的努力,为妻子和女儿在密歇根湖买了别墅,也终于有了专业级别的音乐工作室。彼得更喜欢这样的称赞:“我很惊讶,你竟然没有子承父业,但我更惊讶的是,你居然成了音乐界的‘沃伦·巴菲特’。”

    只有靠自己努力奋斗取得的成就才是真正的荣耀。就算你的家境很殷实,你也不能躺在上面坐吃山空;就算你的父母很有本事,他们终究不能护你一辈子;就算你师从名家大家,也并不代表你已经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强者能令身边的人都为他感到骄傲,但他靠的往往不是家庭、出身等给他提供的优越条件和荣耀,而是靠个人的努力。

    要取得超越普通人的成就就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光靠天分是远远不够的。一位叫罗斯金的作家曾说:“听到大家夸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我总要问:‘他努力工作吗?'”即便有过人的才干,如果不采取任何有价值的实际行动,才干也会慢慢消失,甚至变成你的累赘,发挥不了任何的作用。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如果你觉得你理所当然地会获得成功,那恐怕你只会变成全世界最愚蠢的人。你应该尽快调整心态,抛弃这种错觉,一定要知道:只有勤奋地工作才能使我们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在获得成功所要具备的种种因素中,勤奋总是最重要的一个。

    面对繁杂的工作,与其不抱怨,不如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讲究工作效率,注意整合资源及人员调配。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研究更高效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工作结束后注意总结,找出不足并想出应对方法,为下次的工作节省时间,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游刃有余。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在看不到希望、跌入谷底的时候,保持清醒和乐观。这个时候是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真才实干的。当一个人事业不如意,遭人嘲讽和冷眼,但他仍然坚持不懈,琢磨着如何战胜困难,摆脱困境,从而发现新的工作方法,为自己打开一片新天地,那才是真正的强者。

    6.何妨把鲜花让给其他人

    在职场中,荣誉的光环和丰厚的利益就像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只是,如今的我们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闷头抢菜的小孩子了。

    王欣欣在一家销售公司里当业务员,她性格开朗外向,又懂得察言观色,业绩一直不错。一次,王欣欣做成了一笔大单子,拿到了很高的业务提成,领导很高兴,又给她包了一个大红包,并在例会上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表扬了王欣欣。王欣欣对此“全盘收下”,自以为很了不起,之后也总是一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样子。渐渐地大家都疏远了她,不再配合她的工作,领导也开始从旁敲打。不久,王欣欣就不得不辞职了。

    在任何一个团队里,每个成员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做的工作也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必须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感激他人的协助,万万不可盲目地认为只有自己的工作才是决定整体成败的唯一因素,而他人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无关痛痒、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更不可在取得成绩之后目中无人。否则,等待你的必定会是“众叛亲离”的结果。这样的局面落在领导眼里,他难免会对你产生质疑,认为你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够成熟,无法担当重任。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颁奖晚会上看到获奖的艺人在接过奖杯的同时感谢一连串的人,这绝不是作秀,而是对共事者起码的礼貌与尊重,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功劳又怎么会仅仅属于一个人呢?如果你能够在获得荣誉之后向大家表示感谢,与曾经一起奋斗的战友分享头上的光环,也许更能彰显你的人格魅力,对日后的工作也会非常有利。

    1953年5月29日上午9时,希拉里与诺尔盖到达珠峰南坡,此处山脊下降,然后突然升高10米,视野里出现了峰顶。在距离峰顶不足1米的地方,希拉里突然停了下来,他用手指着前方,对向导诺尔盖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此后外界对谁是第一个登上珠峰顶的人争论不休。面对质疑,希拉里始终保持沉默,同时他拒绝宣布自己就是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只是表示两个人是作为一个团队登顶的。

    其实,不要独享荣誉,说穿了就是不要去威胁别人的生存空间,因为你的荣誉会让别人变得暗淡,从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而且“吃独食”的行为也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为下一次合作带来障碍。假如摆正自己的心态,懂得去感谢,并学会与人分享,那么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荣誉。

    “个人英雄主义”早已成为过去,今天,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处于什么环境,都无法脱离其他人对你的支持,独自完成所有的事情。如果你的荣耀事实上是由众人协力完成的,那就更不应该忘记这一点。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人分享,如请大家吃一顿,或一起去KTV唱唱歌,都能让团队感受到你的诚意。

    记住,如果一个人习惯了独享荣耀,那么总有一天他会独吞苦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