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感谢折磨你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道路上,每一次辉煌的背后肯定都有一个凤凰涅槃的故事,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折磨原本就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生命,也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折磨中茁壮成长。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想要变得更强,必须经过折磨。人也一样,只有历经折磨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人生,永远只能在折磨中得到升华。学会感谢折磨你的人,你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学会感谢折磨你的人

    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依靠捕鱼所得的钱,“渔王”积累了一大笔财富。然而,年老的“渔王”却一点也不快活,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极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倾诉心中的苦恼:“我真想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其他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学会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是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

    是啊,渔夫的儿子从来都没有经受一点挫折的折磨,他们怎么会获得成长呢?

    智慧语珠:

    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雪的花朵,无论如何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温室的花朵注定要失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折磨的过程,学会感谢折磨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能够领悟成功的真谛。

    生活在折磨中升华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并不是一个幸运儿,不幸的生活却促使他成为一个永远的抗争者。家道中落的松下幸之助9岁起就去大阪做一个小伙计,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得15岁的他不得不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过早地体验了做人的艰辛。

    1910年,松下幸之助独自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一名室内安装电线练习工,一切从头学起。不久,他诚实的品格和上乘的服务赢得了公司的信任。22岁那年,他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检察员。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挑战。

    松下幸之助发现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经有9位家人在30岁前因为家族病离开了人世,这其中包括他的父亲和哥哥。当时的境况使他不可能按照医生的吩咐去休养,只能边工作边治疗。他没了退路,反而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疾病,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与病魔斗争,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内心也越来越坚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患病后松下,希望改良插座得到公司采用的愿望受挫,使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插座生意。

    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一个一夜之间成功的公司,创业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飞涨,而松下幸之助手里的所有资金还不到100元,困难可想而知。公司成立后,最初的产品是插座和灯头,然而千辛万苦才生产出来的产品却遇到棘手的销售问题时,工厂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员工相继离去,松下幸之助的境况变得很糟糕。

    但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创业的必然经历,他对自己说:“再下点工夫,总会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坚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工夫不负有心人,生意逐渐有了转机,直到6年后拿出第一个像样的产品,也就是自行车前灯时,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走出困境的松下电器公司所面对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一系列汹涌波涛的开始。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销量锐减,库存激增。

    日本的战败使得松下幸之助变得几乎一无所有,剩下的是到1949年时达10亿元的巨额债务。为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松下幸之助不下50次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其中辛苦自不必言。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击垮松下幸之助,他以94岁的高龄,向人们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心理上、道德上成长起来时,他才可以长寿。他之所以能够走出遗传病的阴影,安然渡过企业经营中的一个个惊涛骇浪,得益于他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并能坦然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的折磨。松下幸之助说过:“你只要有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逆境或顺境,坦然的处世态度,往往会使人更聪明。”

    智慧语珠:

    没有经过风雨的禾苗永远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没有经过折磨的雄鹰永远不能高飞……这就是自然界告诉我们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切事物如果想要变得更强,必须经过折磨。人也一样,只有历经折磨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生活,永远只能在折磨中得到升华。

    感谢折磨你的人就是在感恩命运

    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不顺心事,你要保持感谢的态度,因为唯有折磨才能使你不断地成长。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人生是不平坦的,但同时也说明生命正需要磨炼,“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正是这种敲打才使它发出光来,因此,燧石需要感谢那些敲打。人也一样,感谢折磨你的人,你就是在感恩命运。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弗雷斯从13岁起就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弗雷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当有汽车开进来时,弗雷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

    弗雷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弗雷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踏板凹陷得很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弗雷斯给她把车清洗好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弗雷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弗雷斯忍无可忍,不愿意再侍候她了。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弗雷斯深受震动,多年以后他仍不能忘记。弗雷斯说:“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应该如何对待顾客,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慧语珠:

    学会感谢那些在工作中、生活中折磨你的人。唯有感谢,你才能领悟到折磨对你的价值所在。

    折磨迎来新生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上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德山禅师在尚未得道之时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日复一日地诵经苦读让德山有些忍耐不住。一天,他跑去问师父:“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日破壳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母鸡的羽翼只能提供让小鸡成熟和有破壳力的环境,你突破不了自我,最后只能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听后,满脸迷惑,还想开口说些什么,龙潭说:“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就说:“师父,天太黑了。”龙潭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就把蜡烛熄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啊!即使我不把蜡烛吹灭,说不定哪阵风也要将其吹灭啊!只有点亮心灯一盏,天地自然成了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成了一代大师。

    鹰是世间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在40岁时,它如果要继续活下去必须经历一次痛苦的重生。

    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开始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触到胸膛。它的翅膀也开始变得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飞翔都显得有些吃力。

    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开始一次痛苦的重生——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卖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就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经历了一次再生。

    如果40岁的鹰选择逃避,那么等待它的就是生命的枯萎。它唯有选择经历苦痛,生命才得以再生。重生与成功的道路上注定会荆棘密布。

    智慧语珠:

    人生道路上,每一次辉煌的背后肯定都有一个凤凰涅槃的故事,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折磨原本就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生命,也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折磨中茁壮成长。

    冲出自己编织的“心理牢笼”

    一个人在他20多岁时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10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遭受冤屈,在监狱里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75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

    牧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您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牧师。

    牧师长叹了一口气:“可怜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对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万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区区10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您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50年!”

    一位公司职员,一天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看该怎样治自己的病。他一口气读完了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他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明白,自己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呆呆地坐了好几分钟。

    后来,他很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他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外,自己一身什么病都有!

    他非常紧张,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认为:“医学院的学生们,用不着去医院实习了,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诊断治疗,然后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起初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一分钟跳140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万分恐惧,最后他认为,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自己没找到罢了……

    他走进图书馆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却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监禁,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心去找医生。一见到医生,他就说:“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有害膝盖积水症。”

    医生给他做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字就递给了他。他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取药。赶到药店,他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

    他很惊奇地望了药剂师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照这样做了,一直健康地活着。

    智慧语珠:

    很多时候,一个人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往往很简单,那就是他们陷入了自己所编织的“心理牢笼”中不能自拔。

    如果你渴望成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所编织的“心理牢笼”困住。

    反击别人不如充实自己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刚开始拓展事业的时候,经常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举办一些成人教育班和座谈会。

    某次的活动里,来了一位纽约《太阳报》的记者,他后来在报道中毫不留情地攻击卡耐基和他所热爱的工作。

    这对年轻气盛的卡耐基来说,不只是一桶泼在头上的冷水,简直是一桶恶臭难当的馊水。

    卡耐基看了报纸,越想越恼火。这些文字侮辱了他的人格、他的理想,以及他全心全意专注的事业,根本是这个记者在刻意扭曲事实。

    气急败坏之下,卡耐基马上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委员会的主席,要求刊登一篇声明,以澄清真相。

    是可忍,孰不可忍?卡耐基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让犯错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几年之后,卡耐基的事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他不禁为自己当时的幼稚行为感到惭愧。

    因为,他直到这时才体会到,当时气冲冲地发表自己的文章,想要借此昭告天下、澄清事实,但是实际上,看那份报纸的人也许当中只有1/10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那篇文章的人里面可能有1/2会把它当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1/2会在几个礼拜之后,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刊登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呢?

    经过一番思考,卡耐基的处世态度更为成熟,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面对别人的批评指教,你可以回敬同样的“礼数”,这也许会使你的怨气得以宣泄,但是却不会让你有更好的名声。因为,当你反击对手,平反自己时,你还是同一个你,根本没有一点进步:喜欢你的人依然喜欢你,不接受你的人还是不接受你。这就像生气地把一块大石头丢进海水里,只会有一瞬间的水花,转眼却又风平浪静。

    智慧语珠:

    多充实自己,你就会像一座山一样,慢慢高过所有的山,甚至高过空中的白云,这时,也许对别人的折磨,你只会有感激的想法了。

    向折磨说一声“我能行”

    挫折并不保证你会得到完全绽开的成功的花朵,它只提供成功的种子。饱受挫折折磨的人,必须自己努力去寻找这颗种子,并且以明确的目标给它养分并栽培它,否则它不可能开花、结果。

    一个农民,只上了几年学,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二亩薄田。在他18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佳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改革开放后,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村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3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大雨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3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二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可谓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忧劳成疾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6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不久他就四处借钱买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做废铁卖。

    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但是多年后他还是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一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曾经有记者这样采访他。

    记者问:“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借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我们在埋怨自己生活多磨难的同时,不妨想想这位故事主角的人生经历,或许还有更多多灾多难的人们,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困难和挫折算什么呢?向折磨说一声“我能行”,自强起来,生命就会站立不倒。

    智慧语珠:

    面对挫折,只有自强者才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而如果一味地想着等待别人来帮忙,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遭遇不顺利的事情时,坐等他人的帮助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向折磨说一声“我能行”。记住:永远可以依赖的人只有自己!

    把别人的折磨当成前进的动力

    你曾经被你的老师要求抄写生字10遍吗?你曾经被你的教练要求跑1000米吗?你曾经被你的上司训话吗?你曾经被你的顾客抢白而无言以对吗……生活中的折磨无处不在,你是怨天尤人,忧虑度日,还是接受折磨,更加奋勇前进,这取决于你的选择。记住,你的选择会决定你的命运。

    把折磨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使自己经受折磨的雕琢,最终走向成功,才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美国的一所大学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它逐渐长大时,能抵抗多大由铁圈给予它的压力。当初实验员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4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就承受了4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0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1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开始对铁圈进行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

    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4000磅的压力,到这时,瓜皮才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产生破裂。研究人员取下铁圈,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打开南瓜。它已经无法食用,因为试图突破重重铁圈的压迫,南瓜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提供向外膨胀的力量,南瓜的根系总长甚至超过了8万英尺,所有的根不断地往各个方向伸展,几乎穿透了整个实验田的每一寸土壤。

    南瓜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变得更加茁壮,人生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夸大了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折磨的力量,其实生命还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只要你想,你就能开发出更加惊人的潜能。

    智慧语珠:

    在多难而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健康的心,需要绚烂的笑容。折磨是一所没有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沙漠里也能找到星星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很热,她没有人可聊天,周围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太难过了,写信给父母,想要回家去。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

    读完后,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惊讶不已。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的、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让人着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常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她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沙漠里的星星终于闪光了,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也终于出版。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圣经》上说:“上帝关了这扇窗,必会为你开启另一道门。”消极者会说:“我只有看见了才会相信。”而积极者会说:“只要我相信我就会看见。”积极者采取行动,消极者静止不动。同样的半杯水,消极者说它只有一半,积极者说它已经满了一半。因为,积极者往杯里倒水,消极者从杯里取水。

    斯图尔特·米尔曾说过:“一个有信念的人,所发出的力量,不下于99位心存兴趣的人。”如果你拥有坚定的信念,即使面对孤独、寂寞的折磨,你也可以转化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环境,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写出《快乐的城堡》。

    智慧语珠:

    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像信念那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成功辉煌还是黯然神伤,全在于你保持着什么样的信念。信念是决定我们潜能发挥程度的关键,有信念在人生之路上为你牵引,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困境,你都能克服。

    抱怨生活之前,先认清你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不顺,在面对折磨时,在你抱怨生活之前,先问问自己,你认清你自己了吗?

    一个女孩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因为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女孩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说。

    女孩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

    “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

    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

    最后,父亲让她啜饮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

    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

    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

    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们倒改变了水。

    智慧语珠:

    父亲的教导方法是高明的。一个人总会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灵受到折磨。这个时候,如果你一味选择抱怨,也许只会让生活变得更糟。因此,在抱怨之前,先认清自己吧。或许,你就能找到改变境遇的答案。

    学会必要的忍耐

    对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在《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憷。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他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很难受,但相对还好对付,然而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受了。当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变法失败以后,被押到菜市口去砍头的前一夜,说自己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几个人能体会其中深沉的痛苦。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拿“观察家”卢跃刚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吗去?”

    现在大家都知道俞敏洪是千万富豪、亿万富翁,但又有谁知道俞敏洪这样一类创业者是怎样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呢?他们在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屈辱、憋闷、痛苦,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获取与他们今天一样的财富。

    智慧语珠:

    百忍成钢,人生就像一个磨刀的过程,忍耐好比磨刀石。当心性修炼得清澈如镜,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时,那就是我们历经千锤百炼的刀已炼成。

    坚持,折磨之后就是成功

    刘易斯曾是美国俄亥俄州的拳击冠军,那年刘易斯18岁,身高159厘米。说起那次夺冠的经历,至今对他一生都有影响。对手30岁,身高179厘米,是连续三年蝉联全州拳击冠军,人高马大的黑人拳击手。他的左勾拳令人闻风丧胆。当主持人宣布刘易斯出场挑战他时,全场观众给刘易斯的嘘声,比给对手的掌声还多。

    果然不出观众所料,刘易斯一上场,就被老练的对手一次次击中,牙齿也被打掉了半颗,满脸是血,却拿对手毫无办法。

    中场休息,刘易斯对教练吉比说,他想中途退出比赛,与其拿鸡蛋碰石头,不如拿鸡蛋去孵只鸡。“不,刘易斯,你能行,你不怕流血,你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深信你的实力。”吉比教练一个劲地对着他大喊。

    接着比赛时,刘易斯就豁出去了,他感觉到身体已不属于自己,任对手雨点般的拳头落在身上,发出空洞的响声,他的灵魂飞出流血的身体,一个劲地说:“坚持,我能坚持!”

    终于,对手或许累了,或许是面对刘易斯的顽强开始胆怯了,他终于熬到了决胜局,开始了反攻。汗水、血水流满了全身,模糊了刘易斯的双眼,用意志去击打,左勾拳、右勾拳、上勾拳,一记又一记重拳,朝着眼前模糊的身影击去。

    “是的,刘易斯,你能行!”他给自己打气说。在最后一刹那,他跟前有无数个高大的影子在晃动,他想,中间那个不晃的影子一定是他,便对准那一个最后一击……

    当教练吉比抱着他又唱又跳,裁判举起他的手时,他才发现自己赢了,对手倒在台上。

    智慧语珠: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这些折磨,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折磨之后,你就会看到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