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人们健康的杀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它是目前人们最容易患的一种疾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是一种对人们生活有着巨大影响的疾病。
目前,医学技术逐渐发展,高血压不但能预防,还可以治疗和控制。假如患者及时就医,按照医嘱服药,是可以降低血压的。这样,就可以降低脑中风和其他心脏性疾病的发病概率,还能让患者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发病群体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就会提高。在更年期前,女性得高血压的概率要比男性低一点,一旦过了更年期,女性得高血压的概率就会很快上升,甚至超越男性。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另外,高血压发生的原因还与个人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通常来说,摄入越多的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得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越大。
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健康都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很多人却对高血压的一些知识不了解,有人觉得血压稍微高一点,没什么大碍,不值得担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资料表明,只要人体的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分别降低9mmHg和4mmHg,那么得脑中风的风险就会降低36%。所以,对于血压稍微高的那一点,我们不要采取放任的态度,一定要引起重视。另外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很多患者认为通过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下来了,就可以不用吃药了,假如血压又升高的话,就再吃降压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通过服药让血压降了下来,并不能说高血压就已经治好了,只能是说药物起了效果而已。一般来说,患了高血压是要长期坚持吃药的,血压稳定下来后,也不能停药,但可以适当地减少药量,避免因停药出现血压又升高的情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患有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就能有效地降低其危害性。假如出现停药时的不良情况,是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的,这样,反而对血压的稳定有不利的影响。此外,高血压仅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是不行的。如果患者态度积极,那么对病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反之,只会增加病情。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人,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因为血压的调节和情绪有很大关系,生气、过喜、过悲都有可能导致血压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能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高血压的形成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现在其诱发的因素具体有哪些仍然不得而知。但是人们一致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让血压失去自调能力而导致的。对流行病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得出:对发病起主要作用的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和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另外,内分泌、体液肾脏也对发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外界环境以及自身所受到的打击能够让情绪不稳定、精神紧绷,以致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血管猛烈收缩,精神失常,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由于细小动脉不停止地收缩,容易造成小血管无法传输营养,再加上脂类也无法流通,慢慢地就会造成小动脉硬化。这样,可能会导致血液无法流通到内脏器官,特别是肾的血液供应不足。由此所产生的肾素会加剧阻碍血管的血压的流通,更加让全身的细小动脉快速收缩,导致的结果肯定是血压增高。同时,也让全身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加剧,慢慢地血压就会有升无降,最终导致血压一直居高不下。
一方面,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还有很多。一个原因是心脏泵血的能力突然变强,让心脏泵出的血液增多。另一个原因是大动脉硬化,当心脏泵出血液的时候,它无法扩张。所以,当心脏泵出的血流经比较狭窄的空间时,血压就会升高。这就是老年人易患高血压的缘故了,因为老人的动脉粥样硬化让动脉壁变厚和变硬了。其他原因还有:其一,全身小动脉的不正常收缩。其二,血液循环过程中,液体容量增多。这是引起肾脏疾病的因素之一。肾有问题时,肾脏的功能就会失调,此时,体内多余的钠盐和水分就不能及时排出,这样,循环血液的容量就增多了,血压自然也就增高了。
反之,假如心脏泵的承受力不足,血管扩张或者是体内的液体供应不足,都能让血压降低。以上所说的因素基本都是关于通过肾脏的调节功能以及神经自调系统来调控血压的。
另一方面,根据平日生活的角度来看,年龄大、膳食中盐的摄入量和体重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
1.年龄: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几率也会越大。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是呈正相关的,另外,过了40岁的人,比较容易患高血压。
2.体重:胖的人容易患高血压。
3.遗传:患高血压的人中有一半左右是有家族史的。
4.环境与职业:身处噪音的生活或工作环境,或从事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都容易患高血压。另外,农村中的高血压发病率远远低于城市。
5.食盐:吃太多盐的人,也是很容易患高血压的。每天摄入的食盐少于2g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非常低,每天吃的食盐在3-4g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为3%,每天吃的食盐在4-15g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为33.15%,高于20g的人,发病率为30%。
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指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高血压,大概占90%左右。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目前很难根治,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一般所说的高血压基本都是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病:知道血压升高的原因,大概占5%-10%。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一定要经过检查发现其并不是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归类为“高血压病”。针对继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是进行病因分析和治疗。另外,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等手段控制或治愈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程较短,血压增高明显,病情进展很快,但也有部分是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突然加剧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医学上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级。
通常,在医学上认为最佳的血压水平应该是120/80mmHg 。
高血压1级: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140—159mmHg和90—99mmHg上,在这个时候,患者没有明显的病变症状,仅仅是血压升高而已。
高血压2级: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160—179mmHg和100—109mmHg上,在这个时候,机体可能有明显的症状,如左心房肥厚、心脑肾异常等一些人体器官发生病变,但此时,机体并没有什么变化,器官功能仍起作用。
高血压3级: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大于180mmHg 和110mmHg,这个时候可能心脑肾各个器官都有了病变情况,如:心力衰竭、脑出血、肾衰竭等发生病变,此时人体器官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任何时候都可能很生命危险。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病的原因包括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另外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甲状腺疾病、药物多发性大动脉炎,药物影响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甘草,神经紧张等也有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因。有的继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做手术来治疗,如嗜铬细胞瘤,有的是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而采取其他治疗方法的,如:由于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合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所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另外还有一部分的继发性高血压不管通过手术或是介入方法都不能治愈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长期服药,以此来控制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的表现
在平时的生活中,由于高血压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出现,因此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是在发病的时候才获知自己患了高血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高血压症状,有些患者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或症状不是很明显,只是在偶然的身体检查或者其他原因时发现血压升高。其症状可能跟血压升高的程度没有什么联系,可能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或衰弱引起的。有的人血压比正常血压水平高不了多少,但有很多症状;而另外一些人呢,血压虽然比正常血压水平高很多,但其症状却不怎么明显。
由高血压引起的常见症状有:
头晕: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有些是阵晕,通常是在蹲下或起立时才出现的;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让很多病人都很痛苦。头晕时,会令病人觉得头部很不舒服,影响思考和工作,对周围所出现的事物也没什么兴趣。严重者还会出现类似高血压危象等目眩的症状。
烦躁、心悸、失眠:绝大部分患高血压的人内心都比较急躁、遇到事情容易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容易兴奋。经常心悸、睡不着,大多数都是很难睡着或者早早就醒了,睡不好、容易做噩梦和被惊醒。导致这些情况出现,其中部分原因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出现紊乱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头痛:头痛也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一般都是接二连三的钝痛或者是剧烈的胀痛,严重者会感到头就好像要爆裂般的剧痛。这种症状通常是在早上睡醒时出现,起床后多走动或者吃完早餐后症状就会慢慢地减轻。头痛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太阳穴或者后脑勺。
出血:较少见。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闹动脉硬化,使得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其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流鼻血,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见血等,严重者为脑出血。据调查显示,在很多鼻出血的病人中,大概有80%都是患有高血压病的。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的高血压患者并不会出现这种症状,或者是这种症状不太明显。但其随着病情发展会慢慢地加剧。因此让人觉得很苦闷,这也就成为督促患者前去医院就诊的一个原因。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很难集中,近期记忆力衰退,经常忘记最近做了哪些事,但是对于遥远童年的记忆却很深刻。
肢体麻木:手指、足趾经常没有知觉,或觉得皮肤表层有虫子在爬,或背的肌肉有酸痛、酸胀感。有些患者的手指不听使唤,但经过适当治疗后,情况会好转;若觉得肢体经常有麻木感,时间又长,且经常出现在某一肢体,如手指,并且伴有浑身乏力、抽筋等症状时,就应该马上到医院去检查了,预防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如中风。
总之,当病人突然有状况不明的头晕、头痛或上面所提及的其他症状时,就要想到是不是得了高血压病,并立刻进行血压测量。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不大于140mmHg(18.6kPa)与和90mmHg(12kPa),也就是说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的称为临界高血压。
在检查血压是否正常时,一定要经过多次测量血压后才可判断,并且其舒张压连续两次的平均值均大于或等于90mmHg(12.0kPa)才能够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单凭一次血压升高是无法证明患了高血压的,需要一个时间段去观察。医学上,按照血压升高指数的不同,把高血压分为3级:
高血压1级(轻度),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140~159mmHg和90~99mmHg之间;
高血压2级(中度),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160~179mmHg和100~109mmHg之间;
高血压3级(重度),其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10mmHg。
因为高血压很难与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分辨清楚,所以,为了准确检测出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仔细谨慎。
一、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要把两侧的血压进行比较、确定。
用比较高的一侧的血压数值。假如在比较两侧血压时,发现其差值>20mm汞柱的话,那么说明较低的一侧可能是某一部位血管的收缩度过大,造成血管变窄。
2.观察颈部、腹部是否异常等,这样就能够把继发性高血压排除。
3.利用一些眼部检测仪器观察视网膜的变化情况。因为一旦视网膜动脉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身体内的小动脉异常,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硬化的程度越深,表明心脏要承受的压力越大。
4.身高、体重和腰围。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是患高血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民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做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看有没有其他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二、高血压病人的常规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血尿常规。假如有血尿、贫血等症状出现,那么就应该想到是不是患了肾性高血压,或由于高血压病的原因,让肾功能严重受损。
2.血生化。假如有肝肾功能、血钾、血钠、血脂、血糖等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就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会让医生更加确定给病人用什么降压药;而进行血糖血脂的检测,能更好地了解是否有心脑血管病以外的并发症。
3.心电图。能够较好地了解病人的心脏是否受到高血压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可进一步选作以下检查:
1.动态血压24小时监测。这项检查既能如实地反映出血压在各个时间段的情况,还能很好的反应血压在一天内所发生的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2.超声心动图检查。这项检查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是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主要是对人的三大器官:心、脑、肾有很大的影响。
一、心脏:高血压能让左心室肌壁逐渐肥厚,引起心力衰竭,严重的话,还可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血压一直都很高的话,心腔扩张就会显著,最后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大脑:高血压会使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中风、脑出血和脑梗死。
三、肾脏:高血压会导致肾动脉硬化,对肾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引发尿毒症。以上所提到的疾病,往往是要到严重时期才能发现一些症状。医学上把高血压患者的这些重要器官受到的损害,称为高血压三期。
之所以会引起这些并发症,主要原因还是高血压让主动脉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对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各种严重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通过改变人体重要器官的正常运行,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从引起并发症的具体因素以及表现上看,可以归纳出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
高血压危象:此病在高血压早期、晚期都可能出现。酷热、寒冷、紧张、停药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动脉出现强烈的痉挛情况,从而导致血压骤升。此病发生时,伴有头痛、目眩、心烦、呕吐、气急以及视线不清等严重症状出现。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性极大。高血压合并肾衰竭大概占10%。二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肾脏功能的受损会引起高血压病情加剧。在疾病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遭到破坏,导致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身体内部出现紊乱,最终导致自体中毒,出现尿毒症。
脑血管病:主要有脑血栓、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又叫中风。说到中风,几乎人人都会谈之色变,这种病来得很急,很容易导致死亡。即使不死,也会瘫痪。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厉害的一种,它发生的几率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正相关。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硬化程度较大,再加上一时的情绪不稳定,那么病人的血压就会突然升高,脑血管就会破裂。这个时候,患者会昏死过去。这就是中风。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长期的高血压能够让动脉粥样硬化。而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器官发生病变的一种特殊而有常见的类型。
高血压心脏病:患有高血压的人的心脏会发生变化,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和心腔扩张就是高血压心脏病。这种病是因为血压持续过高,无法抑制所导致的,危害性极大,会有性命之忧。
高血压脑病:此病一般都是发生在重度高血压患者身上。临床表现主要有:头阵痛、呕吐、意识涣散、精神错乱,严重患者可能有昏迷和抽搐情况发生。
容易引发高血压的因素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很难根治。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特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的5%。那么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呢?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因素等,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1.肥胖。胖的人比较容易患高血压病,患病概率是体重正常者患病率的2~6倍。肥胖还容易引发很多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体重问题。
2.地区差异。在不同地方居住的人群的血压水平是不同的,如: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在北方地区居住的人群的收缩压的平均数远高于南方地区,因此,患病概率也比南方高。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3.吸烟。长期吸烟能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4.性别和年龄。在35岁之前,女性患高血压的概率比男性低;35岁之后,就反过来了,女性患高血压的概率高于男性。但不管男女,年龄越大,越容易患上高血压。
5.遗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很多学者、专家觉得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的。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那么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大概占一半。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有遗传,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肥胖也有遗传性。
6.其他因素:引发原发性高血压的其他原因有体重和口服避孕药等。
7.职业。不同职业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不同,通常来说,从事脑力劳动或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群患高血压的机会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要高很多,而城镇居民患高血压的概率也比农村居民的要高一些。
8.饮食。摄入过量的食盐、酒精、长期过量喝咖啡,饮食中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高热量食物、饮食中钾和钙摄入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都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9.精神刺激。整天精神都紧绷的职业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患高血压的较多。另外不良的精神刺激、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性格等因素也有可能对血压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上述所提及的引发高血压的因素都是很常见的,除了年龄我们无法掌控外,其他的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疾病,因此要根据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
容易引起高血压的生活细节
小细节,大健康!生活中一件小事就有可能破坏人的身体健康环境,使人生病。高血压的发生和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重视。
洗澡
很多高血压意外都是在患者洗澡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舒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身体触及冷热水时,血压很容易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洗澡的水温要适宜,洗澡时间也要控制好。
洗头
很多人在洗头时,身体都是站立、上身向前倾,这种体位对于那些没有疾病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很大的危害。这种体位能让心肌耗氧量增加,前倾的幅度越大,危险性就越大,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发作,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所以,患有此病的人在洗头的时候,最好的做法是请别人帮忙洗头或采取仰卧位洗头。
性生活
研究证明,在进行性生活时,由于情绪激动、能让心跳加快、血压有明显升高的迹象。所以,高血压患者过性生活时,动作不能过急、过激。通常来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中度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必须要在服用药物的前提下控制好性生活的次数,不能过度;重度高血压患者,不能过性生活。通过治疗后,情况有所减轻后,再咨询医生能不能过性生活。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过性生活,避免出现意外。
排便
蹲下排便时,因为腹部的压力增加,血压就会突然升高,心肌耗氧量也会加大。尤其是便秘时要屏气用力,血管收缩,由此很容易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发生脑血管意外。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厕所里发生脑卒中,轻者昏迷不醒、偏瘫,重者造成死亡。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平时饮食中要多吃粗粮。蔬菜,多喝蜂蜜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另外,每天要及时、定时排便,避免便秘。
极度兴奋
人在情绪不稳定,如:大悲、大喜等时,都可让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加快。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生气发怒,忌过悲或过喜。
看刺激性强的电视
人们在观看紧张、恐怖以及悲伤情节等画面时,血压很容易升高,心率也会加快,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和脑血管等意外。所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看电视时,应选择一些轻松的、娱乐度较轻的电视节目。
突然扭动头部和颈部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都有颈动脉硬化的症状。假如突然扭动颈部的话,很容易地就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或者是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造成急性脑栓塞。因此,得这种病的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切记不要突然扭动、活动颈部,以防发生意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