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天的凉爽,给了心一个干净、安静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自由思考,
思考人生的大智慧,思考世间的小欢乐。
你要相信,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徒劳的,
都不是毫无用处的,
终有一天它会让你的生命因此而灼灼生辉。
当心净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能明白: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生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由此,不管我们在享受事情带给我们的喜悦还是正处于悲伤的境地之中,都不值得沾沾自喜或痛不欲生。重要的是,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灵魂的高贵,让美德长存于自己身上。
辑一 快乐
八月一日 快乐和美德
美德可以避免困难和麻烦的发生,但快乐是不能的。想要获得快乐,必须承受这一路的艰辛,流汗、流泪甚至流血。但这种快乐往往是短暂的,容易饱和的。快乐在饱和之后,在达到某一种程度时,就会发生转变,成了受罪。别以为苦难是人生的调味品,可以激励我们前行。否则,就是大错特错了。也别以为快乐会把美德压下去,让美德变得高不可攀。所有的困难只能使快乐变得神圣高尚、刺激强烈。
那些不知道付出和收获的妙用的人们,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同时,总把痛苦说得苦不堪言的人,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快乐是无法真正地拥有的,别试图用一切手段去获取。但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难道不是吗?
快乐与幸福之中都有美德的存在,从头到尾都有。美德让我们把死亡看清,让人生充满淡定和宁静,变得多姿多彩、晶莹可爱。如果快乐之中没有这些,那快乐的光泽就会越来越暗。
八月二日 灵魂是一只空杯子
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埃。但是,世间的一切,特别是精神的本质正因为我的存在才变得崇高和伟大。偶然是有价值存在的,精神正因为这偶然而变得灼灼生辉,光芒四射。
人的灵魂是一只空空的杯子。有的人把它用净水充满,这些人是圣人;有的人用大地的佳酿把它充满,这些人是诗人;有的人在其中充满了完美的琼液,这些人就成了哲学家。灵魂中盛的东西不同,人就变得千差万别。
八月三日 快乐没有载体
我们常常是通过东西和观念来追求快乐的。因此,与快乐比起来,它们就变得更重要了。别不信,在生活中,这确实是个事实。想一想,你是不是通过财富名利来获得快乐呢?是不是觉得这些东西远比快乐重要呢?如果一个人只是通过某些手段来得到快乐,那么最终这种快乐会被这个手段所毁掉。身外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它们能给我们快乐,也能让我们觉得不快乐!等到东西毁坏的时候,快乐也就失去了。观念并不是永恒的,常常也会变化。当快乐失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常伴我们左右。
要想真正地快乐,就要努力发现快乐的真谛,不断地认识自我。只要有一滴水的存在,就能形成河流。因此河流没有真正的源头。所以那些试图想找到快乐的源头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要想找到快乐,把自己当成一滴水,汇入自己的河流吧。
八月四日 快乐不能独占
不管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也不管我们的思想怎么转变,“我”都不曾变,都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活动着,快乐着,风雅着。然而,最大的快乐是在这一切都停止之后获得的。这种快乐是一种纯粹的喜悦,是极其难得的。我们的心,只有超越了自我思维,快乐才无法被染指,所谓的经验者和观察者就会消失不见。追求快乐本没有什么错,但别想着快乐是永恒的,也别希望快乐能延续下去。只要抱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会慢慢变得腐化不堪。
在熟悉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能不去在乎对错,也不去判断对错,那么,这时,你就能收获一种全新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也别想着独占这种快乐,否则,快乐就不是那么明朗了。同样来说,如果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或者建立在碌碌无为之上的话,你所追求的快乐无非只是一种反应。快乐不是来自于一个人的心智活动。若明白了这点,就应该停下追逐的脚步了。
八月五日 喜悦来自内心
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但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其实并不多。看到自然界的美景,如朝霞满天,白云朵朵,鸟儿高飞……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未从中获得大的喜悦之感,而是错把一点点的兴奋当作喜悦。殊不知,喜悦远远要比兴奋深刻得多,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
随着一个人的年龄增长,对享受的渴望越来越强。可是,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怎么办呢?我们开始执着于权势和肉欲。本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需要谴责,也不需要想办法把一切合理化,只要摆正位置即可。否则,假如你认为这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话,就等于在否定自己的全部人生历程。
只有深入自己的内心,才能认识喜悦。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做到精致,才能体会喜悦。
八月六日 自由之心是单纯的
安静的心更容易变通,也更容易活跃,又不会特别关注某种东西。但这个状态是好的,因为不会受到书本知识和经验的约束,在认识真相的时候更能感知。因为心在此刻的洞察力是超常的,超越时间的。一颗心,只有深入了解时间的整个过程之后才能变得安静。不过,这颗心要时刻保持警醒。
在认识自由时,我们要认识得全面才行。不管自由与我们,与周围的事物有没有对待关系,都应该在我们认识的范畴中。一颗心从一种事物中解脱出来之后,并没有获得自由,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不过是一种自由的反应而已。越是追求自由,越是不能获得自由,而只有感觉真实之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由与时间无关,不管它存在了多久,都是年轻的,单纯的。因为一颗单纯之心才能看到事物之中潜藏的真相。
八月七日 快乐求之不得
对于快乐的定义因人而异。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会开心,办成你想办的事情会高兴,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会心满意足。但如果这些都没有如你所愿的话,你肯定不会觉得快乐。因此,在你眼中,快乐的定义仅仅就只是这样的。因为你关心的就只是这些东西罢了。
不论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想从某些地方获取一些东西。如果求之不得,就会一脸苦相,郁郁不乐。当然,追求想要的东西并没有错,这也不是问题所在。那么,快乐究竟是什么?它是我们能用自己的意识感觉到的吗?如果我们能感觉到的那种感觉,是快乐吗?或者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快乐的时候,会不会顿时就会觉得自己不快乐了呢?其实,快乐是求之不得的,它只会在某个不确定的时刻自然降临。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
八月八日 熄灭快感
看到美好的东西我们就会产生愉悦,这种反应没什么不对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困惑和不幸的开始。当一切美好变成记忆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试图重复这种记忆,从中获得快感。正是如此,在我们不断的重复之中,快感迷惑了我们的内心,由此真相就被掩盖了。对我们而言,要了解快感的本质和内容而非消除。
试着去熄灭快感会怎么样呢?除了自杀之外,死亡都是属于一种非自愿的行为。因此,在一个轻松的情况下,你有没有试着去熄灭快感呢?你肯定没有,因为它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一个人若是以轻松自在的态度首先把一些小的快感舍弃掉,很是难能可贵的。其实一个人的内心还是能把记忆毁灭的。人心若是不能舍弃已知,就永远无法成为一种新的东西,不能得到升华。
只有保持年轻,才能看到心理活动的真相。因为年轻,我们可以把现在的一切都舍弃,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舍弃的时候,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中播下种子,不久以后就能收获新知。
八月九日 快乐是无法被发现的感觉
快乐永远无法被头脑发现。即使你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感觉,也无法发现快乐的存在。快乐不会消失,结束的往往都是人的一些感觉。老旧的是记忆,记忆中有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并不是快乐。
就现在的你来说,你所了解的东西都是旧的。那么,在老旧的东西之中,我们能找到快乐的踪迹吗?若是能,这种快乐便不纯粹,不是真正的了。因为当我们去分辨快乐的时候,只是记忆在起着作用,是一种反应。但是,如果记忆复杂了,快乐还会有吗?而分辨快乐这件事情本身就会阻止我们获得快乐。当我们感觉到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得知快乐是不是还在了。然而真正的快乐我们能够感知吗?快乐并不是一个人记忆的产物,它们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思想从记忆中产生,即使这种思想是低层次的,也会助长冲突。一个人的思想是在受到外物的刺激时产生的感觉,但是,快乐不同于思想,是无法追求到的。
八月十日 快乐还是满足
人的一生到底想要什么东西呢?又在努力寻找什么呢?从表面来看,我们看起来是在寻找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祥和的,快乐的,是我们的避难所。所以,对每个人来说,要弄清楚自己人生的目的以及一直寻找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之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找心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里心平气和。在我看来,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这样的。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一直不停地追求着,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
可是,我们苦苦追寻的究竟是不是快乐呢?难道只是一种自我满足?快乐和满足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某种东西上获得满足,但你却不能求得快乐。我们是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想要的是快乐还是满足了,这个问题有必要弄清楚。
辑二 哀伤
八月十一日 思念之痛
对幸福的信心,或许只需要那来自远方的一瞥。除此,再不必过多。我们心头的阴云,会因为一次不期而至的相遇消散不见。
来来往往,聚聚散散是人生常见的事情,不免让人为此叹息不断。但是,莫把离散当作平常,一别之后,再见就遥遥无期。别时青春年少,再见已是白发苍苍。岁月的流逝就是这样无声无息。
花谢花会开,月缺又月圆。但是人生不同,一别之后,能否再见就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命运是难以捉摸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我们的牵挂也随之不断。
离别的时刻是痛苦的,那些曾有的记忆从今以后只有一个人独自回味。相见的人却永远在远方不可触摸。思念是一种折磨,越想越让人觉得断肠。这种滋味,无法形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思念很长,但写出来却很短。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伴随着四季的变化,思念的滋味也是各有不同。
八月十二日 崇高的灵魂
首先把自己当人看,才能把别人当人看;首先懂得自尊,才能懂得尊重他人。
面对别人的污蔑,自卫能力不强的人大部分都是有精神洁癖的人。因为这类人怕防人之心会玷污自己的精神,所以平时不会防备他人。于是,当污水泼来,他虽然心存厌恶,但只能忍受。
崇高的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并且受骗之后只会鄙夷,而不会惩罚,而那些奸诈的人则懂得从骗局中逃脱,并且游刃有余。
崇高的灵魂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根源在于他们总是选择轻信别人的话、宽容不友好之人。他们觉得人性善良,不相信会有如此的邪恶。之所以宽容,是因为他们追求精神的圣洁,不愿意与奸诈之人同流合污,不愿意因为他们的行为让自己的心境受到破坏。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以为崇高的灵魂是没有足够的战斗力的。只是他们觉得平时的侵犯都算不上什么严重的事情。他们的战斗力只在更大的场景、更重要的事情上体现。比如,若侵犯了正义,他们就会突然站起来与你斗争,这种精神和意志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八月十三日 不可思议的人生
那个充满哲思和文学气息的我突然就经历了另一个人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怦然心动把那个我激发了出来。
人生的很多事情看似平常,就像很多人的经历大都一样。但是,当你心平气和地用心思考时,你会发现人生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理解的。比如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本来陌生的两个人突然就走到了一起,慢慢地熟悉起来,渐渐地变得不可分离。
第二,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突然就变得陌生,然后分离,最后彼此都没有了各自的消息。
你是不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苏轼曾经为自己的亡妻写了一首词,在词中抒发了自己的苦痛和对妻子的无比思念。这首词虽然是苏轼写给妻子的,但却能表现每一个失去亲人的人的心情。
不管曾经有多么相爱,一旦生死诀别,我们就处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就相互不知道对方的消息了。活着的人仍然活着,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从来都不会停止。这滋味到底该向谁诉说,谁又能了解呢?我在人世,你在黄泉,我们之间永远再也不会有交集,我再也触摸不到你的身影。就这样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最终变得沉默不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此延续下去。
八月十四日 人之高贵在于灵魂
在当下,真高贵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我们看到的豪宅名车、权势名利都无非是打着高贵的名号,浮夸招摇罢了。这种高贵都是虚假的,不值得仰慕的。
人之高贵在于灵魂的高贵,而非其他外在的东西。一个真正高贵的人可以拥有权力和财富,但若只以这些来衡量自我,那就大大低估了自己的价值了,灵魂就会陷入无尽的空虚之中。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学会了表演和作秀,政治家的正义和仁慈就是其中一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娱乐已经占据精神的上风,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把严肃的事情娱乐化,把正义的事业娱乐化。如果娱乐不了,他们就想办法来戏弄严肃,戏弄正义。我们成了长舌妇,对自己的行为越来越不负责任了。
面对幸与不幸,人们议论纷纷。别人不幸之时,我们假装叹息,以表善良之心;别人幸运时,我们却在一旁说三道四,以证明自己是正直之人。同情和嫉妒成了一种丑恶的德行。人人都成了演员,已经难辨真伪了。
八月十五日 渺小的心
一颗热情的心是年轻的,是在不断学习之中的,是不接受任何陈旧的观念的。
关键是这样的心该如何产生?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颗心不能是渺小的。因为渺小的心有了热情之后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渺小。渺小的心要想产生热情,就应该在面临琐碎的事情时什么都不去做。心若是不自由的,再有热情也是渺小的。即使这颗心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仍不能改变其渺小的本质特征,那些认为自己只有在热情时才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的人的心也是渺小的。渺小的心会愤怒,也会有激情,但世界的大改变并不是一次小小的改革就能实现的。明白了这些,小小的心就能得到一个较大的转变。
然而,已经很少有人再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了。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有着很多宏大的愿望,比如过上流的生活,拥有一份伟大的事业等等。但是,在社会之中,我们的热情被种种因素压制住了。无可奈何,我们必须舍去热情去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里普通的一员。
八月十六日 悲剧和喜剧
英雄的毁灭和弱者的毁灭都是悲剧。但不同的是,英雄倒在了战场上,弱者倒在了屠宰场上。按照常理,人们可能会对弱者不屑。但其实,殊不知,英雄也有死在屠宰场上的时候。于是,英雄之死就成了悲剧中的悲剧,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悲剧和喜剧到底哪个是可怜的,哪个是恐怖的,这其中并没有准确的说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化的。悲剧不一定恐怖,喜剧也未必可怜。
人们对那些经常办蠢事的人往往比较放心。在人们对你干的愚蠢的事情放心之后,你办了一件聪明的事情。人们刚要看清这件事的时候,你赶紧再办一些蠢事,人们就又会对你放心了。这样的情况的出现,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
八月十七日 所站的地方是人生的起点
当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一些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之后,当我们变得一无所有之后,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从头再来。而这时,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健康之心,把曾经所得到的一切全都忘掉,就像当初一无所有地来到世上一样。别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知所措,也别黯然神伤,而要勇敢地行动起来,向前走去。不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着,你站立的地方永远是你生活的起点,带着自己那颗勇敢之心走下去。
这种境界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我也不例外。这种境界是无牵无挂的,只有大觉大悟和没心没肺之人才能做到,而我刚好处在中间的位置。
八月十八日 痛苦和我密不可分
之所以产生痛苦,是因为心受到了震惊。震惊之后,心就会想着安宁,又回到常规的生活之中。当我们遭遇变故的时候,心就会有大的波动,此时安定下来肯定是它的首要任务。之后,这颗心就会重新寻找一种新的东西,如工作、观念等。可是,又会有不幸发生,心又要继续去寻找。不过,这样做是没有作用的,冲动是无法带给我们帮助的。冲动是无名的产物,不管它多么的隐蔽。想要跳出,就必须了解本质,认清真相。
在痛苦的时候,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痛苦和我并不是分开的,只是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全部的个体都在受着苦。但这也是好事,我能以此察觉到痛苦的动向。我着重在强调我了,而不是爱的人。其实,爱的人只是在掩饰着我的不幸。我更愿意他能看到我的不足,想办法来弥补。没有他,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宗教里有很多教义来帮我逃避事情的真相。我常常会想,为何要否认,好好相处的话不也是一件乐事吗?在看到痛苦的时候,我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八月十九日 体验痛苦
当我们观察事物时,如果是以一颗兴趣之心,利用自然法则去看的话,痛苦以及治疗痛苦的欲望就会消失不见。一切外在的痛苦都会让我们与痛苦本身产生虚构出来的对待关系。当我知道自己是痛苦并正视痛苦时,事情的意义就会发生改变,就能体会和认识痛苦了。没有了恐惧,就无所谓痛苦。
痛苦是每个人都有的。想要认识痛苦就要分析它,全方位了解它,你有很多的选择,读书、上网、向别人请教等都是可以的。不知不觉你就会慢慢地认识痛苦了。不过,我想说的是怎样才能把当下的痛苦止息,靠知识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觉知痛苦的所有,不逃避痛苦,正确地看待它,与它相处。
我们对一座美丽的山习以为常了。它虽然很美,但人们往往只说一句“很美”,然后转身离开。不论美丑,要想对事物保持新鲜感,是需要巨大的能量的,这种能量让自己的心时时保持敏感,对事物充满热情。对于痛苦,不要习以为常,我们要了解它,与它好好相处。不要深入研究痛苦,只去体验它就好。
八月二十日 与痛苦建立亲密关系
很少有人直接与东西交流,甚至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过。但是,如果想要了解痛苦,就应该关注痛苦并与之建立起某种关系。
想了解身边的人,就必须亲近他们。但是不能怀有某种偏见,而应该是客观公正的,不带有色眼镜的。当我把精力用到你身上的时候,我必须在你身上付出爱。
对痛苦来说,想要了解痛苦,建立关系是必须的。但关系的建立不是建立在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上、一个又一个的观念上。心存杂念之人,是不能建立与痛苦的亲密关系的。所以,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念头,我与痛苦交往起来非常困难,它们一直在试图阻止我。要想亲近痛苦,了解痛苦是前提条件。
辑三 痛苦
八月二十一日 痛苦不容逃避
在他人痛苦之时,我们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迟钝,这么冷漠,这么无感呢?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痛苦。
不难得知,正因为我们不了解痛苦是什么,才会对一切熟视无睹。如果能了解痛苦,认识痛苦,体味痛苦,我们就不会对他人的痛苦袖手旁观了。一心想要逃避就是让我们对痛苦反应迟钝的原因。
当然,痛苦的重点不是痛苦本身,我们不了解痛苦才真的让人觉得痛苦。因为我们的头脑越来越迟钝,所以才选择相信那些生死轮回的学说,选择以吃喝玩乐的方式来逃避痛苦。
不过,我们并不是想要弄明白痛苦的原因,因为这是很明显的,很多时候与自己的心境和性格分不开。我不逃避痛苦的时候,我的痛苦就随之而来,我也就可以开始了解痛苦了。这时候,我的心变得警觉而敏锐,也就能觉知其他人身上的痛苦了。
八月二十二日 不要怕被伤害
我们顾虑的事情越多,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顾虑别人的感受,以至于把自己的思维束缚了。仔细想想,要想活得彻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还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实相,而不是顾及别人的感受。再者,我们为何要在意别人呢?难道是因为你自己害怕?害怕自己被别人改变?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别人说的与你的意见不同,在质疑中才能考验正确与否。当他们的观点错误时,你应该大胆地指出这种错误,而不是因为怕伤害他们而得过且过,甚至向他们屈服。
八月二十三日 徒增烦恼
烦恼没有轻重、主次之分。通晓小问题,便可把大问题弄清楚。但我们研究熟悉的羡慕、嫉妒之类的烦恼时,会怎么样呢?有人说不好的话,于是你生气;有人赞美你,于是你开心。但是受伤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你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我们常为自己设定一些形象,这是为什么呢?设定形象恰恰说明你对自己认识得并不深刻。我们总觉得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怎样。一旦这个形象受到不同声音的攻击时,我们就会愤怒,而这是在逃避真相。否则,如果看清自己的真相,别人再想伤害你是很难的。
说谎的时候被别人揭穿,那么就承认自己的谎言吧,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相反,若一直伪装,就会在听到别人的指责时愤怒无比。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建构的,只有了解实相,才能公正地看待。
八月二十四日 正义与愤怒无法并存
在每个人都想克服愤怒的时候,结果并不让人觉得满意。难道还有另外的途径?在生活中,导致愤怒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别人的讽刺、事情受挫等。一个人在愤怒时,防卫被瓦解,安全感遭到威胁。那么,如何消解愤怒呢?
你最重要的信念遭到别人的质疑时,你的反应一般都是激烈的。不过,当你明白对自己的信念不要执着时,愤怒就能得到止息。那些想要制造冲突的想法在这时就会被消解掉。要做到这些,需要毅力。在消除愤怒时,对自己要有深刻的认识。
人对不公正的事情会感到愤怒,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的成分,有慈悲。当愤怒遇到慈悲,二者能一起存活下来吗?如果心中只有恨,正义还会存在吗?即使我们对不公正感到愤怒,我们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受伤。人类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维持,离不开善良的人。有怨气的人只会带来恨意,但无法产生正义,不能与愤怒并存。
八月二十五日 痛苦普遍存在
生理痛苦源于神经,心理痛苦源于执着。因为执着,所以怕自己失去。知识和经验可以预防痛苦,然而这也是痛苦产生的原因之一。
医生可以解决生理之痛,信念可以解决心理之痛。因此,信念对一个人很重要,不管它正确与否,我们都怕失去它。传统的观念往往遭到我们的拒绝,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知识能与痛苦对抗。
痛苦是普遍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心理层面有失败的痛苦、失去亲人的痛苦等,生理层面有疾病的痛苦等。而死亡也一直在安静地等着我们。面对痛苦,我们不知所措,逃避是经常选择的一种方式。在一些宗教里,痛苦是神圣的,只有通过痛苦人们才能发现上帝。但是,不管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能从痛苦中解脱的人是极少的。
只有不带任何情绪地聆听一个人的话,我们才有可能真切地了解痛苦,摆脱痛苦。此时,我们无须欺骗和恐惧,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敏锐的。附带着,你也就了解了爱。
八月二十六日 无意识的痛苦
一种孤立、哀伤的感觉就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各种各样,得不到赞美、不得不面临死亡等,都会让人痛苦。一个人对痛苦不了解的话,心中的冲突就会不断,不幸也不会停下来。
很多痛苦是无法意识到的,也就是说是一种莫名的痛苦。那些我们能意识到的痛苦可以对治,要么逃避,要么把痛苦合理化。但是,其实那些明显的痛苦对我们而言,是难以摆脱的。
那些无意识的痛苦是早就存在的,可能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当我们承受这种痛苦时,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但内心痛苦不安,且这种不安难以消除。我们所说的止息痛苦,意思就是把全部的痛苦都止息。不管是表层的还是潜意识的,都不例外。在这之前,一颗清晰单纯的心是必须的,因为这样你才能智慧和敏感。
八月二十七日 在痛苦中前行
从生下来,我们就一直在承受痛苦。我们清楚地知道:痛苦各种各样,有高低之分。如果我们接受了痛苦,就不需要再去寻找答案,再去探索了。你关上了痛苦之门,所以执着的东西对你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东西如名利、权贵。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那么,可不可以直视痛苦,而不去想着找到痛苦的解药呢?很多时候,生理上的痛苦很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一种对未来的恐惧也是痛苦的,并且是难以解决的。痛苦、恐惧与爱、慈悲密切相连。因此,我们都要去了解。
看到周围的美好景致,我们精神愉悦,但突然也会感到一丝丝的哀伤,因为你突然想到了死亡和失望。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经济衰退、社会萧条,都会给每一个个人带来痛苦。仔细观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痛苦都在我们身边。不过,我们不能说人生没有快乐。我们常常会因生活中的各种趣事而发笑,只是次数相对较少。我们在痛苦中前行,甚至忘记了什么是爱,更不用说全心全意地去爱了。
我们忙于找解决痛苦的办法,而不去观察痛苦,索性有时就选择了逃避。其实,只要看到周围事物的真相,自然而然,痛苦就能止息。
八月二十八日 对痛苦完整理解
哀伤和自己有区别吗?痛苦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吗……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在生活中,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痛苦。有些痛苦能合理解释,可以弄清楚原因,有些则不能。因此,一部分的我就想从痛苦中解脱。这样,我的一部分与痛苦对抗,一部分想要弄清楚痛苦,一部分想逃离痛苦,想要完整地理解痛苦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想解脱,必须完整理解。不能把痛苦拆分,也不能与痛苦对立。
在对待痛苦时,很多人都是肤浅的,这与我们接受的教育以及训练有关。我们之所以要跑到教堂里,是把教堂当作避难所,想从苦难中解脱。即使避难所找不到,我们还是会亲自把自己困在一个小空间里,对一切都表示没有感觉。偶尔,我们还会借助其他来远离痛苦。这些防卫性的措施都会阻碍我们去探索、理解痛苦。
每个人都应该反观一下自我,看看自己是如何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来逃避痛苦的。或者如果没有理由,是否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刻薄、冷漠的人,期望这样能从痛苦中逃离?作为长辈,把这种状态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我们甚至都不去揭开伤口看一看。因为对痛苦不熟悉,我们陷入了困惑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还真的没有直接面对过痛苦,就像眼前的一幅画一样。
八月二十九日 倾听痛苦
快乐是什么?是值得来探讨、质疑的吗?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是快乐的,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与现在的完全不同了?文明和文化是不是全都换了一副面孔?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快乐,内心深处都有挣扎和痛苦,他们认为一切都无意义,除了功名财富之外,对什么都不满足。我们的物质确实丰富了,子女也多了,但我们并不快乐。
一个在痛苦中的人,再来探讨快乐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要做的是了解痛苦的起因,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快乐出现在痛苦之后,可是当你完全弄明白了这点,你就不会再有快乐的感觉了。所以,你必须明白什么是痛苦,或者说痛苦究竟是什么。一颗在不断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心有可能了解痛苦吗?想了解痛苦,就要欣然接受痛苦,就不能给痛苦找借口,要与它共处。
懂得倾听痛苦,才会有快乐,才能知道什么是快乐。
八月三十日 你即痛苦
若是没有第三者观察你的痛苦,你就和痛苦一样了。痛苦和你不可分割,当你不给痛苦定名的时候,你就是痛苦,你们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有没有想过,当你和痛苦合到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你不害怕痛苦,也就不必给痛苦加上标签,冠上名字。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就是痛苦的时候,你还会和以前一样会说是自己在受苦吗?不会的话,那么转变就来了。不把自己当作受苦之人,苦痛之感就不会存在。所以,有时间检查一下自我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自由行动而不去伤害所爱的人呢?爱情的双方都是自由的,一旦有了痛苦,爱就会消失不见。事实上,真爱没有痛苦,即使是做的事情对他有好处。在爱情里,不要要求对方按照你的欲望去做事情,否则痛苦就会产生,关系就会出现危机。安全和舒适不是长久的,我们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和自己的内心相悖的。
因此,那些试图给人我划定界限的人,是痛苦的制造者。为了适应另一个人,你必须压住自己的真正感觉。长此以往,这样的爱把两个人的关系都给摧毁了。这样的爱是不自由的,是被操控的。
八月三十一日 痛苦是人类共有的
人类的痛苦有差别吗?痛苦会因地域或国籍的不同而不同吗?在本质上讲,人类的痛苦都是一样的,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同样,快乐也是相同的,不分你我的。你饿的时候,你的饿是属于全世界的。你残忍的时候,你的残忍是属于所有的权贵者的。
但是,因为种种的制约和限制,在认清全人类的问题上,我们还很模糊。就像我们去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就不仅仅只是你一个人的了。如果你非要想着去占有,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痛苦。同样,这份痛苦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很抽象的理论,那就曲解我的意思了。你难道不觉得痛苦就是显而易见地存在着的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难道不是在受苦吗?不管它住在哪里,受苦的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想要了解痛苦,需要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如果和平出现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了,说明痛苦已经开始停下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