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生气-微明四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两强只有以互补取代对抗,才能并存。

    两强并世,惟有互补取代对抗,才能双赢。

    这就是隐秘的高明(微明)。

    收放之间、强弱之别、兴废之举、予夺之争,

    无不饱含着执着与放下、满足与无穷、减损与增益之道。

    归之一句话就是不折腾。

    【核心提示】

    张不可久,强不必恃,举不必喜,得不可乐。此乃造化消息盈虚之机。柔性的东西有一种内在的韧性,弱性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防护性。但看出个中奥妙的,即称之为“微明”。

    微明四法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今本第三十六章)

    将欲拾(翕)之,必古(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古(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古(固)予之。是胃(谓)微明。弱胜强,鱼不脱于潚(渊),邦利器不可以视(示)人。(帛书本)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收敛;张,展开。将要收缩歙合它,必定先伸展扩张它。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要削弱它,必先使之强大。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要废弃它,必先成就它。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是谓微明。这就是所谓“隐秘的高明”。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微,这种高明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

    这本来是老子从自然社会现象中发现出的四种造化消息盈虚之机,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辩证思维方式,他从反面告诉人们,张不可久,强不必恃,举不必喜,得不可乐,物极必反,势强必弱。

    然而,还有很多“高明”的人,却能穿透老子的内心,指出老子这是在教人权术,是教统治者搞阴谋。而针对反对这一观点的人,他们则批驳是在替老子辩护,让人百口莫辩。

    权术不等于阴谋。古人说: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又说:阴谋,兵谋也。阴谋原指用兵的谋略,由于兵者属阴,故称阴谋。后人多用为贬义,多指暗中谋划做坏事,做见不得光的事。而权术,本为权变之术,后多用为统治者运用权力的手腕。今人仍有不少人认为,凡是统治者的政治就是权术,就是阴谋,实是眼界不高之故。此二者不可等同。汉代名相陈平年青时学黄帝老子之术,一生多献奇谋,一生多建奇功,及封为户牖侯时,曾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一个学老子之人自陈阴谋乃道家所禁止的,自己犯了此禁,不会有好报的,因为多阴谋者必多阴祸,故他死后二十余年,他的儿子因事遭罪弃市而国除,尽管当年高祖刘邦与他剖符赐封时许诺“世世勿绝”。

    不过,反过来又表明了老子实在高明,因为他总结出来的这些自然天道的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社会人生,而且适用于为政治国,其理颇具有广泛的普遍性。

    柔弱胜刚强。柔胜刚,弱胜强。这同样是从天道自然中发现的规律。柔性的东西是难以折断的,弱性的东西是难以消灭的。柔性的东西有一种内在的韧性,弱性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防护性,面对强大的压力,它可以选择避开压力和锋芒,因而得以保存。有时候,越强大的力量对这些柔弱的东西反而不在意,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因而得以长久。所以说,刚强者,危亡之道也;柔弱者,长安之道也。以强大自恃的人,必然遭到强大的对峙;两强相争,必有一伤。所以古人讲,一山难容二虎。所以现代又有一个新版本: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两强只有以互补取代对抗,才能并存。

    柔弱能胜刚强,表明合乎宇宙大道的规律,才能够生存取胜。老子一贯崇尚水,而水是这个世界里最柔弱的物质,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制服水。然而,就是这个最柔弱的水,战胜了这个世界里最刚强的一切东西。比如山,比如青铜,比如铁,比如人,这些貌似刚强的东西,在水的长时期侵蚀下,都不得不消失败亡。再如刚强的男子汉,也禁不住女性的柔情似水而会沉溺于安乐窝中,从而慢慢消磨掉精神、力量,是故,常人称“女人是祸水”,再度表明水的力量,柔的威力。

    鱼不可脱于渊。道理最简单,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万物都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环境变了,不得不跟着变,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最简单的道理也许最不引人注意,最简单的道理也许最有启迪。鱼儿脱离了渊,必然自取灭亡。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潭一样,人也离不开社会,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的道理,人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与人相处,与人相处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而想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必须要懂得宇宙大道的规律、原理和法则。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很多人也在此二字上大作文章,为什么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有人说,圣人、赏罚、权柄、柔弱为四大利器,有人说,治国的手段就是利器。这些都属于过度阐释。如果以今天的情形而论,道理浅而易见。当今一个国家最厉害的杀伤力最强的“利器”是什么?不用说,核武器。请问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会把它拿出来给人看吗?老子那个时代固然没有核武器,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比如楚国的云梯、连弩等,都让别国望而生畏。这些利器都属于不可随意示人的。有了宝物,有了成绩,有了功劳,不必炫耀,还是深藏不露为好,忘记它们更好。

    老子在本章所讲的,也给我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四种办法,后人也将它称为谋略,这是一种对敌的办法和谋略。这也就是宇宙大道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任何事物、任何生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对敌方针就可以采取和利用这种转化,甚至于促使这种转化加快速度,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老子之所以伟大,也就在于他能在复杂的天道中发现隐微之明,能于复杂的自然社会中发现奥秘之理。高明啊,老子!

    【核心提示】

    为什么要无执?两手空空,想执什么就可以执什么。因此,只有放下,才能有执。

    无执乃握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今本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坏(培)或撱(堕)。是以声(圣)人去甚,去大,去楮(奢)。(帛书本)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楚简本)

    本章老子是以无为之旨,讲“无执”。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取天下”,是夺取天下;“为之”,占有天下。“不得已”,即做不到。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帛书本作“夫天下神器也”。古代中西方都有“神器”,所说是无形以合之神物。比如“东皇钟、伏羲琴、轩辕剑、神农鼎、盘古斧、崆峒印、炼妖壶、昆仑镜、昊天塔、女娲石”就被合称中国古代十大神器。老子不以这些东西为神器,他是把整个天下作为神器。“天下”,本即普天之下,但中国人的天下观,有时候泛指世界,有时候又具体指以中国王朝为中心受其直接支配的区域。区别于四方。“不可为”,不可谋求。“不可执”,不可占有。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谋求者必然遭到失败;占有者最终会失去它。学者们一般把“为之”“不可为”“为者”都理解为“治理天下”的意思,有的甚至还把“不可执”理解为不能玩弄天下。其实都有偏差。老子本义,“取天下”就是“为之”,后面的“为之”,是占有它,把天下据为己有,是两个层次。所以才有“天下(神器)不可为、不可执”,这里“不可为”就是不可谋求夺取天下,“不可执”的“执”就相当于前一句的“为”,意思还是不可占为己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想把天下据为己有,那是万万不行的。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行,是前进;随,是跟随;歔,是哈气使温暖;吹,出气使降温;强,是强壮;羸,是虚弱;挫,一作培、载,培土增高加固;隳,同堕,毁坏、摧毁。结合这些动作,“物”当解为“事物、事情”。这一句紧接前文“为者”“执者”而来。为什么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呢?原本凡事都有走在前面的,就有在后面跟随来的;有人鼓劲,有人泼冷水;有人想强固,有人想削弱;有搭台的,有拆台的。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奢、泰,都是指过分。不过各有侧重,甚是指做事过很,奢是指生活过贪,泰是指态度过傲。这些都是圣人要去掉的东西。

    去甚,去奢,去泰,分别对应上章“守雌、守黑、守辱”,为人处世,修身治国都要讲求韬光养晦,不要凭个人的喜好,一意偏执,要考虑到天下公有,人们秉性、爱好各个不同;要顺乎自然,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会春满园,真正的自然是百花齐放。因此,最重要的是葆有一种体道合道的心态,放弃一切偏执,敢于舍弃,才是真英雄。人的一生能执的东西就两只手的容量。

    【核心提示】

    一枝花里可以看到春天,一滴水里可以看到大海,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

    握少知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今本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灵),浴【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致之也,胃(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胃(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胃(谓)神毋已霝(灵)【将】恐歇,胃(谓)浴(谷)毋已盈将恐渴(竭),胃(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夫是以侯王自胃(谓)【曰】孤寡不(),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帛书本)

    一个“一”字,让人充满了联想。“一”到底是指什么?有人理解为“德”“一者冲虚之德也”;有的认为“一”是气,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会合之气。很多学者坚持认为,“一”本来就是道。那为什么老子不直接说“昔之得道(德、气)者”?否则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与读者捉迷藏?可见,老子在此当另有深意。

    看起来,“天得道以清,地得道以宁,神得道以灵,谷得道以盈,万物得道以生,侯王得道以为天下贞”,这很好理解,很通俗啊。其实不然。

    《黄帝四经》:“一者,道其本也,胡为而无长?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何以知一之至,远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驺化,少以知多。夫达望四海,困极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万言有总。万物之多,皆阅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罢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抱凡守一,与天地同极,乃可以知天地之祸福。”

    又说:“夫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正畸。前知大古,后达精明。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观之大古,周其所以。索之未无,得之所以。”

    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一以驺化,少以知多”“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

    《说文》:“得,行有所得也。”可见,“得一”,乃“握少以知多”之意。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古代那些能握少而知多的人懂得:天握少知多,因而清明;地握少知多,因而安宁;神握少知多,因而通灵;谷握少知多,因而盈满;万物握少知多,因而生长;侯王握少知多,因而能端正天下。

    其致之。致,极致,尽。意味着另一种极端。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无以,不得已,不得止,没有办法。帛书本,各句前都有一个“胃(谓)”,今本无。谓是认为。天没有办法清,担心即将分裂;地没有办法安宁,担心崩废;神没有办法通灵,担心消散;谷没有办法盈满,担心即将枯竭;万物没有办法生长,担心即将灭亡;侯王没有办法高贵,担心即将失败。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可见,高贵是建立在卑贱的基础上的;崇高是以卑下为基石的。正是通过正反两种的对比,才顺理成章得出这个结论。一种观念是,握少而知多;一种观念则是惟恐少了,天不得清会裂,地会崩,神会散,谷会竭,万物会灭,侯王惟恐不高贵而失败。其实天道是崇尚知足的,卑下的,知足而足,处卑而高。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孤,是幼年丧父(母);寡,是丧夫或丧妻;不穀,是不善,没人养。这些都是一般人很厌恶的情形,但侯王却常常以此自称,难道这不是以贱为本吗?

    故致誉无誉。是故,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无誉之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琭,是有光泽的样子,珞,则是没有光泽。玉形琭琭,非常珍贵,石形珞珞,为人所贱。但修德之人,不愿意琭琭如玉,而宁可做为人所贱的珞珞之石!

    老子告诉人们一条修德的原则,握少而知多,这是合乎天道的。“一”虽然少,但“一”是一切的本源,也是当下的起点,把握着“一”,一件一件地去做完它,不必贪多,不必求全,不必一步登天!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工夫到了,滴水可以穿石;只要顺乎自然,滴水可以成海。不要做表面文章,与其像美玉一样外形光彩亮丽,不如本质上如柱石一样,有着充裕的内心。你高贵吗?是因为有所谓的“低贱”衬托出来的,要知道,“孤家寡人”是一个群体衬托出来的,并非显得你高人一等,鹤立鸡群,而是你自己把自己置身于卑贱的对立面。想到这里,你怎能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你怎能不有势单力薄的危机感?你怎能不对所谓的“低贱”俯首道谢呢?最高的荣誉不必贪求,宁可没有荣誉,因为自然大道本来平平常常,哪有什么荣誉!真正的德性是不需要别人羡慕、获得称赞的,你要不够德高望重,别人称誉你德高望重,你不惭愧赧颜吗?坦然一些吧,姿态低一点,欲求少一点,你做得怎么样,天知道,地知道,别人也知道。一枝花里可以看到春天,一滴水里可以看到大海,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

    【核心提示】

    境界要高,为人要平,路子要宽。长久的要妙就在这里,高了、平了、宽了,何必要那么多名与货,何必在乎得与爱?

    多藏必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今本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帛书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楚简本)

    老子反复申说无欲的益处,坚持他的“四不一没有”基本原则。本章的意旨其实在其他一些篇章都阐述过,这里只不过是集中地阐述其中的辩证关系。

    老子的教导,真的像水一样,自然,清澈,贯穿到底。然而,这些像水一样的不言的教导,天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人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人们把名声看得过于重了,把财物看得过于重了,把得看得过于重了,把爱看得过于重了。名誉与身体哪一样亲近呢?当然自己的身体与自己最亲近,若是没有了身体,要名誉名声有什么用呢?

    身体与财物哪一样最贵?当然身体宝贵,生命只有一次,而财物繁多,数不胜数,也不可能全数得到,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孰重孰轻,自不待言。更何况区区一个身体、一次生命怎么可能拥有天下的财物呢?

    得与失哪一样更有害?有得必有失,无得则无失,欲得和得都是有害的,失去了也许可惜,但或许还是摆脱了一种烦恼。要想得到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付出就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而要想没有就简单得多了,我不要,我就没有,我没有任何东西,我就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不付出代价也就没有困难了。

    过分的贪爱必定导致更大的耗费,不仅耗时、而且耗神。人类自从有了理性和意志以来,就产生了情感,因为理性使人类自身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类,是一个需要普遍联系的整体,而“爱”的情感就是把个人与个人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对等原则,只有彼此相互的爱,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光是你爱我,而我不爱你,是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而爱,则必须要有一定的付出,即我付出我的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如果光想要别人来爱我,而我任何东西都不付出,那是任何爱的回报都得不到的。所以要想去爱一个人,或者是爱很多人,就要付出代价;而过分的爱,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因此要懂得,保持住一定的爱就行了,如果需要更多的爱,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更多地收藏必然要导致更重的损失,在第三章里老子就说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所以多多地收藏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就会有人来偷盗,就会有人来抢劫,就会有人甚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你消灭,从而使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属于他自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了。因为大道无私无欲,所以天和地并不收藏什么,并不去偏爱什么,并无意得到什么,更不会去考虑什么名誉,所以天长地久。天和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是因为它们创造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故而能够长时间生存。

    所以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而能够生存,不正是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吗?故而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获得利益了。

    荣毅仁曾经说过一句箴言: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就是境界要高,为人要平,路子要宽。

    这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立场都是相关连的。有人就认为这个世界上“钱”是最美好的,它可以买到一切的一切,而许多人又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并不能买到一切,尤其是人的感情。所以,一旦你占据了钱财,你最终会失去它;而没有占据钱财,也就无所谓失去了。占有他人感情也是同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感情,是双方心灵的感应,若是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对方,或是强迫对方对自己产生感情,或者占有对方的感情,都是办不到的。

    长久的要妙就在这里,高了、平了、宽了,何必要那么多名与货,何必在乎得与爱?

    【核心提示】

    回心向内,体会原本富足,这才是永远的富足。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今本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帛书本)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翻开典籍,只见天下“有道”“无道”,几乎成为古人议论批评时政得失的一条核心标准。

    天下之道是什么道?世道,世道清明则有道,反之则无道。国家统一,权力集中,社会稳定,人际和谐。这四条标准一般被认为是天下有道。老百姓一言蔽之,即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几乎又成为“天下有道”的代名词。

    天下有道一词源于老子。意即治理天下顺乎天道,自然无为。

    走马以粪,走是使马奔跑,一说“走马”是战马。粪,多有争议,一说让马去耕田;一说让马去肥田;一说让马去播种。粪的本义是粪除,《说苑》转引孟子的话说:“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此外,也作“粪肥”讲,《韩非子》云:“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有人说,原始的施肥方式就是将动物停留在田中,让它直接给大田施肥。这种方式在大田收获之后当然可以,那么在大田有庄稼的时候怎么办?可见,肥田说亦不贴切。话说回来,不管是耕种还是肥田,都表示马已经不用在战场上了。所以,“走马以粪”,就是马放南山,让马去种地。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就是战马。天下纷乱,马都被征召上前线,怀胎的母马,也只得在郊外生产。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三句的意思都差不多。罪、祸、咎都是指不幸,凶事;欲、足、得,都是指贪欲、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之足,是以知足为满足。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时常是快乐的,乐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才是永恒的足。这也是“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天下有道,国泰民安,战马退回田野,耕种农作。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祥和之图。天下无道,战乱不息,怀胎牝马,只得生于郊野。这是战争给人带来的莫大的不幸。为什么会有频繁的战争?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统治者永远也满足不了的贪欲,欲壑难填。当然光有贪欲还不能肆意掠夺,手中还要有强大的权力,而权力来自于哪里?权力是天赋的,但是天赋的权力并不能让你为所欲为,必须合乎天道,否则就是逆天而行。是故,恩格斯说,贪欲和权力是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最大罪过莫过于有贪欲,最大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罪咎莫过于掠夺占有;由此看来,能回心向内,体会原本富足,这才是永远的富足!老子正是想在贪欲和权力这两大杠杆中求得一个平衡,以什么来维持平衡?以天道!天道的本源是富足的,知道天道,就是要知道天道的富足,不能强求为个人所有,要顺乎自然,顺势而为,顺势而得,知足常乐,乐在知足。当然这种知足,不是要你假装富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图发展,而是要知道体会这种满盈的感觉,极为自在而可贵!

    老子讲话,往往是“三段论”,第一段提出天道的原理,第二段,或列举有违天道的事实或现象,第三段,以天道作结,以证人道。这构成了老子道论、治国、修身三位一体的思想格局。

    【核心提示】

    在老子看来,万物生长靠大道。道大概就是起着这么一种“光合作用”。

    知止无穷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今本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唯(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谷(合),以俞甘洛(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谷)之与江海也。(帛书本)

    道恒无名,朴虽细,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楚简本)

    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老子不这么认为,在老子看来,万物生长靠大道。道大概就是起着这么一种“光合作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对这句话的理解颇有分歧。关键在断句,今本这种断句,是说道是无名的,“常”字无意义。其实不当。正确的断句,我认为应为:“道,常,无名,朴,虽小”。这里涵盖了道的三种质的规定。第一是常,就是恒久长在;第二是虛空无名;第三是朴,就是原始自然。这是为下文铺垫。它虽然小,天下却没有东西可以役使它。因为,仅仅讲道无名,是不足以使天下无法支配它的,必定要有“常”“朴”这两种更本质的属性。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当今的侯王如果能遵循大道,万物都将自己归附。“宾”,宾附、归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就如同天地乾坤、阴阳之气,和合相感,云行雨施,自降甘露,而人民不必去想方设法使它自然均谐。“民莫之令而自均”,有的人理解为,不必去命令人民,而人民自然调和。这显然有误,这里“民”是主语,而不是侯王。令而自均,令天地所降甘露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前面几句话都没有新意,都是老子在前面的章节里曾经反复强调申述过的,道是永恒的、自然的、客观的存在,天地万物任何人包括统治者都应当遵循天道。从这句开始,老子提出“知止不殆”的新命题。

    始制有名,就是开始制定了一些人为的规定,“有名”,就是人为的规定。那么,人为的规定既然有了,也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

    知止,可以不殆。殆,在这里只能理解为危险,而不能再理解为疲惫。第四十四章也重复过这一命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能够知其所止,这样才能免除危险,长盛不衰!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譬如大道之流布于天下,也好像山川深谷的水流归大海一般。这里,老子打了两个比方,譬,犹,都是比如的意思。有些注家把“譬”字漏了,把这两个并列的比喻理解为道和天下的关系,就好比山川深谷与江海的关系。有的则把“譬”字理解为“要比喻”,人为地添加了一个“要”字。说到底都是误解了这句话,把它当作单独的一句。这样的话,这一句话与整章的关联就疏离了。本章第一句话是说明道因为有三个特性,故天下不能臣,意在希望统治者能相信大道、谨守大道。接下来是讲,如果统治者能够谨守,并且做到知其所止,则会长盛不衰(知止不殆),最后打了两个比方,进一步解释知止不殆。可见,本章的主旨并不是讲道与天下的关系。实际上,这后面的两个比方都是用来说明“知止不殆”的。老子是希望统治者能遵从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顺应自然,知其所止,才能没有危险,长盛不衰,这就好比大道之流布天下那样,江河水之流入江海那样,永远也没有穷尽了。

    【核心提示】

    老子教人看问题不要片面,刀的一面是锋利的,但其另一面却是钝的;减少自己一部分利益,有时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损益有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今本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勿(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夕(亦)议而教人。故强良(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帛书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用非常简洁却又非常深奥的一句话概括了关于宇宙生成的原理。多少年来,无数学者和读者都在试图理解这句话里的涵义,也引起无穷的纷争。其实,如果就字解字,只会越解越复杂,越解越困难。有时候深奥的道理不一定要道破,含蓄一点,更有韵味。同样的语言,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正像道本身一样,道破了反而会索然寡味。说句客观的话,从这句话里,我们是无法得出什么是道的,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什么是道生一。就算知道了,还有一些天问,就是道为什么生一、为什么只生一、为什么不直接生万物?这些天问恐怕是永远也无法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解释的。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就体现了老子之道生生不息的精神,这就够了。所以,跳出争执和纷扰,保持这句哲理的原始意味,让每一个人都各自从中去体悟,不是更好吗?

    综观众多注家的解释,我觉得林安梧先生的理解更有丰韵,他说:“大道之生,浑沦为一、‘不可言说’‘不可言说’,分裂为二、转为‘可说’;既为‘可说’,参合天地、成就为‘说’‘说’必有指,指向对象,构成‘万物’。”这就等于把从道到万物的创生过程形象地揭示出来了。

    因此,我们不必执着于到底是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我们只要理解道生生不息的旨归就是为了万物之和,天下之和就够了。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作用在和,所以后世认为阴阳的作用也就体现了道的作用。很多学者把“负阴抱阳”的“负”,理解为“背负”“负载”,或者“背靠”,其实是不妥的。好像是万物在抱着阴和阳这两个东西一样,实际的情形恰好相反,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有阴和阳两个对立面,怎么会反过来是万物“抱”着这两个东西呢?感觉万物和阴阳是可以分离的。“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依附”“抱”和“负”同义,也解作“依附”“冲气”,就是阴阳二气互相冲激。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万物是依赖本身的阴阳二气作用互相冲激以达到调和、和谐存在的境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世上有很多被人们认为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存在,而孤、寡、不穀,都是人生不幸的遭遇,常人所厌恶的,但是王公们却用来自称。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懂得处卑处贱的道理,懂得损益盈亏的道理,天道无私无亲,不会只偏爱那些喜欢美好的人,同样也会关爱那些不幸的人。至于幸与不幸,是相比较而言的。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损,益,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易经》里有个《损》卦,损者,毁也,坏也,伤也。艮为山在上,泽为水在下,艮上泽下,山下有泽。山下的泽水日夜长流不息,不断侵蚀着山体,破坏着山体,毁坏着山体。其实,我们现在也知道,水对山体的毁坏是经常见到的,山上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水流的冲刷使山体不断剥落等等,都可以称为“损”。这是一幅自然之景象,周文王将它挂出来,并从中悟出,山下有泽之“损”,乃自然之规律,山体虽然遭到一些毁坏,但这对于山体是有好处的,它使山体去掉了一些不好的东西,累赘的东西,促进了山体的新陈代谢。而国家,就犹如一座山一样耸立在泽水上,泽水就是人民;有了泽水,整个山才能郁郁葱葱,繁衍生化各种动、植物,有了人民聚集在山的周围,国家也才能发展壮大,生气蓬勃。虽然泽水对山体有一定的毁坏,伤害,但并不意味着人民会毁坏国家;而国家的建立,是由很多具体的人在组织、操作,这些人当中,当然是良莠不齐的,鱼龙混杂的,就犹如山体上不好的东西,累赘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必须要靠泽水的冲刷,才能让我们去除掉这些东西。如果依靠自然之规律,当人民毁坏掉一些不好的下层官僚时,我们就应该感到庆幸,这就是“损”的真正意义。《易经》还有“益”卦,紧接着“损”卦。其义相反。损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损益,盛衰之始也。万物都有损有益,损之可能有益,益之可能反而有损。这就是辩证法,老子教人看问题不要片面,刀的一面是锋利的,但其另一面却是钝的;减少自己一部分利益,有时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此句的“人”一般都理解为古人,这是古人教给我的,我也用来教别人。老子不会人云亦云,但对古人,他始终抱有一种敬重。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本指勇武有力,古人言:“良医不能救无命,彊梁不能与天争。”这里用作“刚愎自用”,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一员名将,但时人称其“为人彊梁”,在镇守荆州期间,自恃城池守固,不听劝阻,出兵北伐,结果死于非命。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强梁者不得其死”的例子。教父,帛书本作“学父”,教和学相通,教父,教示他人的诫条。刚愎自用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作为教示他人的诫条。

    天道持平,不偏不倚,这样方能生生不息,损之有益,益之有损,别人认为不好的事物,只要合乎天道,我干嘛不能择而用之?居人之所恶,或许能获大益;矜强自持,必遭祸殃。同样的道理在第十五章也有论述: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代善于遵道行事的人,对于微观世界幽远而深厚的道无不能融会贯通,其知识高深得让人不可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凡事预防着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踌躇疑惧就像害怕四周有敌人一样;恭敬庄重就像去做客一样;鲜亮光明就像能融化冰雪一样;治理邦国淳厚朴实,心胸开阔有如高山峡谷;混然一体有如江河浊流。谁能让这浑浊停止,安静下来使它慢慢澄清?谁能让这安静而又长久,然后推动起来使它慢慢生长?保持这个道的人不想要万物的满盈。

    凡事预防着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踌躇疑惧就像害怕四周有敌人一样;这句话可以从《诗经》里面得到论证。《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说,恐惧害怕呀,就好像来到深深的水潭边,就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也就是说,在自己一生的进程中,尤其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总有高山低谷,还会如同行走在薄冰上,所以要学会恐惧害怕,要小心谨慎,要考虑到后果,要看得广、看得开;要一分为二,要辩证地看问题。因为只有恐惧才会促使一个人有更多的思考,才能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能躲躲闪闪,回避问题。因为无论怎样回避问题,总有一天会无处回避的,而要直面解决问题。不如此,便不能懂得自我勉励的真正含义。

    恭敬庄重就像去做宾客一样;这就是孔子所描述的君子的形象,严肃庄重而恭敬。这个恭敬不只是指对待长辈、领导,它包括一切,也就是对万物的恭敬与尊重。

    鲜亮光明就像能融化冰雪一样;这句话实指热情待人,要想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不热情是不行的,就要像那太阳一样发出光和热才能融化冰雪,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若是待人冷若冰霜,怎么会有人喜欢呢?

    治理邦国淳厚朴实,这与孔子所说的“恭己”“正南面”“躬稼”一样,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不要玩什么花头来引诱老百姓,也就行了。

    心胸开阔有如高山峡谷;这就是形容为道者心胸要宽广,能够容纳百川,容纳一切。

    混然一体有如江河浊流。这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总发挥。谁能让这浑浊停止,安静下来使它慢慢澄清?谁能使其安静而又长久,然后推动起来使它慢慢生长?谁都不能!这就是宇宙大道。宇宙大道就是这样混混沌沌无法澄清的,就是这样运动着而无法安静下来的。保持这个道的人不想要万物的满盈。正因为他们不会满盈,所以能够概括万物而时时都有新的成就。如果一旦满盈,那就是“物壮则老”了。

    所以,有一种境界叫“花未全开月未圆”。全部的乐趣就在这个将成未成,将达未达的过程中。拥有这样一种心态,会有无上的享受。

    【核心提示】

    什么是天下太平?什么是和谐社会?就是三个字:不折腾。为政者不折腾,老百姓则不生气。

    不折腾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今本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亨(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帛书本)

    治大国若烹小鲜。生鱼为鲜,生肉为腥。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好比烹小鱼一样。言下之意是不要不停地翻动它,小鱼经不起几下翻动,鱼肉就会碎了烂了,有过烹饪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在夏商周三代时期,饮食是与政治观念和等级制度紧密相关的。《尚书·洪范》列“食”为“八政”之首,其呈现的社会功利取向与价值观,颇具有“明贵贱,辨等列”的显而易见的“礼政”内容。但是,把它和大国治理联系起来,却未必是所有人都懂的。大国看起来人员众多,幅员辽阔,事务繁杂,不懂大道的人生怕遗漏了哪个角落,生怕忘记了什么人群,会导致这些被遗漏被遗忘的地方、人群对政府产生离心离德,不归王化。于是便总喜欢找些事来做,好像这样可以使他不忘记中央政府,好像这样可以体现中央政府的存在和权威。其实,很多时候这样做,就是穷折腾,折腾老百姓,也折腾自己。老子以烹小鱼的道理来诱导统治者,其意有二:

    第一,要旨就是要告诉统治者,不要穷折腾、瞎指挥,要顺其自然。

    其次,老子以烹小鱼的道理来证大国治理,也是要告诉统治者,大国算什么,就好比我烹一条小鱼一样简单。这就是大道行简。治理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举重若轻。这也正是大国风范、大国气派。治理大国,正需要这种大国气派。然而,仍然有人不相信,常常以“国情”作说辞。确实,大国有大国的特殊情况,把治理大国与烹小鱼相比,也未免玩笑了点。其实不然。接下来老子就阐释了为什么大国治理与烹小鱼是一样的道理。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凭藉自然天道来君临天下,什么鬼都神不起来。

    是啊,大国不同于小国,大国最怕的是乱。遭遇乱世是国君和百姓共同的大不幸,所以才有人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

    然而,大国为什么会乱?在统治者一方来看,他们或以为,国家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鬼都有。在老百姓一方来看,鬼不出在民间,而出在庙堂之上。古代有神论认为,鬼神皆是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阴盛而生者为鬼,阳盛而生者为神。倘若统治者遵循自然天道的原则来君临天下,就不可能产生乱世,阴阳各正其位,也就不会产生鬼神作祟。有道是:乱世出厉鬼,疑心生暗鬼。太平时世,鬼神自然安息;内心明净,不生暗鬼。不是因为没道德,社会才乱,是因为社会乱,才没道德。国家政治清明,一切自然而然,国家政治昏乱,就会有奸臣和忠臣之别。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不是鬼不灵了,而是鬼之灵不作怪不伤人了。不是鬼之灵不作怪了,圣人也不伤害人了。有人说,圣人是体道之人,本来就不伤害人啊。是的,帛书本作“圣人亦弗伤也”,无“人”字。意为圣人也不会受伤害。圣人亦指统治者。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两不相伤,指鬼不伤人,圣人也不自伤。德交归焉,两种德都归根于道。两种德或指阴、阳两德,阴德是指鬼,阳德是指统治者(圣人)。

    烹鱼之法与治国之道,其事虽异,其理却同。治大国者,不以异政乱民心,不以私智乱国政,而要以“无事”取天下。国有道而民有德,则必然国泰民安。民之在国,犹如鱼在大海一般,若能回归大道,自由自在,其性必复归于天然。治国者若能如烹鱼之法,知阴知阳,知进知退,知火候之机。以道德化民,以中和之道治国,则民物之理相通,民物之情自知。随宜顺理,国无论大小,则治之皆不难也。故在圣人眼里,无论天下万国,治之则如烹小鱼那样简单容易。

    韩非子说,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可见,老子倡导的政治不是糊涂政治,而是快乐政治。快乐就是不折腾,不折腾就是不滋事,不扰民。心安鬼自宁。操之过多,民无所措;操之过急,伤人过多。

    从烹小鱼想到治大国。这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称得上真正的“见小曰明”“知微为明”。

    老子关于不折腾的论述还有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今本第五十七章)

    以正之(治)邦,以畸(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才(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滋)(昏)。人多知(智),而何(奇)物兹(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帛书本)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楚简本)

    以公正的方法治理国家,以奇巧的方法用兵,以不生事端的态度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就凭这样:天下的忌讳越多,人民就越是贫困;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越混乱;人们多有技巧,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法律命令条文越是繁多具体周密,盗贼也就越多。所以圣人说:“我自然无为,老百姓就会自然转化;我爱好清净,老百姓就会自然公正;我没有什么事,老百姓就会自行富裕;我没有欲望,老百姓就会自然朴实。”

    治国以正,用兵以奇,拥有天下的法子是讲究不折腾。老子的思想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由此可见一斑矣。这样的智者怎么会是一个阴谋论者呢?

    社会上禁忌越多,越束缚人们的手脚,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老百姓岂不饿死?今天的权力寻租不就是一个新鲜的例子吗?凡政府有禁令处,反而成为执行者的财源。人们拥有锐利的武器干什么?自卫。像今天西方很多国家都允许民众拥有自卫的手枪一样,是因为社会暴力事件太多,新闻画面里经常出现枪手闯入某校园,枪杀无辜师生。黑社会的壮大,莫不跟手中的凶器有关。法令条文越繁琐,民众动辄触犯法律,被关进牢笼的“罪犯”当然就越多。老子列举的这些事实完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往往只看中了其中的一面。

    作为统治者来说,或许也是在现实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了防止民众,所以颁布众多的禁忌、规定细密的律令条文。殊不知,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根子却在统治者身上。所以老子来了个直击要害,他以圣人的口气对统治者说:你顺应天道,老百姓怎么会不自然转化呢?你不折腾,老百姓怎么会不公正呢?你不生贪欲,老百姓怎么会不纯朴实在呢?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番教诲,相信哪一个统治者听了,都不免脸红心跳,无言以对。原来,我才是一切罪孽的渊薮啊。

    统治者不折腾,老百姓则不生气。

    老子之用心原来都是为了我们百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