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雨季-纪念馆前的遐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盐城是我丈夫的老家,现在我公公婆婆小叔子大姑子都在盐城,所以每年要往盐城去一去,这是少不了的节目。

    到了盐城的节目也不少,请客吃饭,叙旧聊天,走走亲戚什么,再逛逛街,到公园看看,日子过得也挺快,转眼就到了离开盐城的时间,好像意犹未尽,特别是儿子,总不肯回去,也算缘份。

    早几年去的时候,还没有新四军纪念馆这一说,后来几年,听说开始准备,再过些日子去,说已经建成,对外开放了,真是很快,像一眨眼功夫,占地五十余亩的纪念馆已经平地而起了。

    两组高大肃穆的群雕,一下子将新四军指战员英勇的形象立体地推现在后来人面前,七个展厅,一一陈列出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日八年中的重大事件和主要战迹,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的李先念题写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以及两侧碑廊中一百二十余块石碑,记载了人们在许多年以后对历史的再度讴歌和回忆,还有音像馆、书画馆、军部旧址、纪念塔,等等,无不将金戈铁马,将大义凛然,将万死不辞,将力挽狂澜,深深刻印在人们心底。

    纪念馆纪念的是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丰功伟绩,距今已过半个世纪,五十年的风雨,冲刷了多少往事,五十年的轮回,磨灭了多少情绪。五十年的岁月,载走了多少记忆,五十年的历史,又给多多少少的故事划上了句号。

    可是,人们却没有忘记十多年前曾经发生在这里、发生在黄海之滨、苏北大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

    我在纪念馆,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皱纹里刻着从前的风波,在安详中埋着旧日的激烈,微微笑着的神态,或者在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尽翼毛衰?天真活泼的孩子,负担不了历史的沉重,匆也已开始了解历史,想将远去的历史弄懂一点,拉近一点,如我儿子,爬上大炮,说,这是真的大炮吗,告诉他这是真的大炮,小心眼里居然也有些小小的感叹,说,呀,这就是大炮呀,我第一次看见真的大炮,从前,只是在书上,在电视里看到,也算收获一种吧。我们在纪念馆留影,照片我一直保存着,那天我正好穿一件蓝呢子大衣,像海军的军服,也是无意为之,歪打正着,像个军人在纪念碑前立正,身后的纪念碑,无声地挺立,默默地告诉我,也告诉许许多多的人,从前,在黄海之滨的这一片土地上,曾经有无数的优秀儿女为未来而战斗。

    如今,在黄海之滨的这片土地上,仍然有无数的优秀儿女在为未来而战斗,不是吗?

    五十年过去了,我们在纪念馆前遐想,再过五十年,历史又会怎么样呢?也许,历史将会再建一个纪念馆,记录下今天正在进行着的同样激烈的战斗?

    无论建不建纪念馆,我们都不会忘记历史,这是真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