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文章总还是得写,理论也还是要理一理,创作谈仍然是要谈谈的,要不然,这世界就无声无息,也太单调乏味。
那么,谈什么呢,自然是谈自己想谈的。你有思想,就应该有东西可谈吧。思想从哪里来,我想,大概只有从生活中来吧,至少我是这么感受的,写作十几年,这也许是我最深最真的感受。
我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作《暖冬》,事情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听来的。那一次开会,有个工会干部在会上说了这么一件事,在冬天的时候,快过年了,市里送温暖,经费有限,每个系统只能选一位老劳模,某系统定了一位老工人,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将慰问金送上门去,便请老工人到局工会等候,老工人一大早就赶到局工会,一直等到将近中午时,送温暖的人才赶到,因为一上午要送好些温暖,加之路上又堵车,误了时间,这样,局工会就准备一顿中饭,花去四五百元,也算一点感激的心意,皆大欢喜,送温暖的钱装在一个大红纸包里,数额是一百元,文化水平不高、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工人拿了这钱,十分激动,真正感受到了温暖,回到家里,趴在桌上写了三封感谢信,一直写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寄给领导去了。听了这事情,心里真是有些想法,但仔细辫辫,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却又说不清楚,我便将这个真实的故事写成一个小说。
这事情能说明什么呢,说明生活的原汁原味吗,但是为什么生活中的这段故事可以写小说,生活中的那段故事却写不起小说来呢?
问题就在这儿,生活中的故事,在进入你的头脑时,已经经过过滤,这个至关重要的过滤器,就是你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把握。
对生活你有了你自己的想法,也许你可以动笔了,对生活你若没有什么想法,或者,你所有的想法,和别人的相差无几,你还是缓一缓再动笔不迟,至于你的想法,是很清晰,能一二三四五对生活作结论、下判断,这也挺好,若是你对生活的想法并不很明白,有些含糊,我想这大概也无妨,因为生活本身,常常也是含含糊糊,多面多义多重性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