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智商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那么情商掌控的则是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情商隐藏的秘密。一个人具备高情商,他的生活就更有效率,更会运用自身的智力获取丰硕的成果。相反,情商低的人,驾驭不了自己的情感,不能集中精力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导致走向失败的田地。
情商从哪里来
美国一家著名的保险公司曾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且在每个推销员身上花费了1万美元的培训费用,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推销员在工作后的第一年,就有一半人辞职了;到了第四年,这批人中辞职的比例竟然高达三分之二。
为了改进招聘工作,找到符合公司要求的员工,该保险公司聘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里格曼,希望他能为公司今后的招聘工作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接受邀请后,塞里格曼教授对保险公司的1.5万名员工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是公司安排的智商测试,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安排的乐观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有些新员工尽管在智商测试中表现平平,甚至不及格,但在乐观测试中却相当不错。马丁·塞里格曼在接下来跟踪调查中发现:乐观者的推销业绩比悲观者的要好得多:他们第一年的销售业绩比悲观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
塞里格曼教授经过分析后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乐观的员工在推销失败后,并没有将失败视为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是将其看作暂时没有成功。因此,他们会屡败屡战,争取成功。只有在一次次的拒绝面前始终都能保持乐观的人,才可能永不放弃,并最终成为优秀的推销员。于是保险公司采纳了塞里格曼教授的建议,将乐观测试作为该公司录用新员工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
乐观测试其实就是情商测试的雏形,这项测试在保险公司取得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与情绪有关的素质对人日后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情商?“情商”一词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比德·拉勒维和约翰·迈耶于1990年提出的概念。当时引起了一场人类智能的革命,并引发了各界人士旷日持久的讨论。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将这个名词推向了大众。
简单来说,情商就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其英文名称为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情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产生感情,促进思维的能力。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他人宽容的能力。
康农来自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是一位议员,在刚上任的时候就受到了其他议员的嘲笑:“这位从伊利诺伊州来的先生口袋里恐怕还装着燕麦。”他们这么说是在嘲讽他身上的农夫气息,而这样的嘲笑让他很难堪。不过,当时他并没有情绪失控,而是很平和地说道:“我不仅口袋里有,而且头发里也有着草屑呢,西部人嘛,难免会有些乡土气的,不过我们的燕麦和草屑,却能长出最好的苗来。”
康农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在受到讽刺后,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顺着对方的话,做了很巧妙的回答。这之后康农逐渐闻名全国,被人们称为“伊利诺伊州最好的草屑议员。”
从康农的事例可以看出,情商是一种情绪管理的能力。美国前总统布什说过:“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情商高的人,他们管理自身情感的能力就比较强,与人相处起来就会相对融洽。反之,情商低的人,则代表一个人会经常情绪化,容易大喜大悲,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显得很紧张。
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大动肝火,结果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有的人则泰然处之,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人类的情绪体验是无处不在的,这些情绪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情绪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尤其是随着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情商的高低甚至成了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
成功点睛
情商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一个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很难成功。因为太容易情绪化会让一个人丧失理智,从而作出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如果,想要在未来有所成就,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提高情商的办法。掌握和利用好这门艺术,会让你受益无穷。
探知情商的秘密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笨蛋15年后会变成什么?”答案是:老板。
这个答案是否让你觉得匪夷所思?其实不然。笨蛋是常规意义上的智商不高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高情商,哪怕他智商不高,也一样有可能成功。太多证据表明,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不管是恋爱、人际,还是个人命运。
到底情商里有什么隐藏的秘密?
泰德·卡因斯基是一个智力超群的人,他16岁考进了哈佛大学,20岁从哈佛毕业后又在密歇根大学求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学业到达顶峰后,他加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加州大学任教。虽然泰德·卡因斯基智力超群,但是,他在求学期间从来没有培养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期间同学们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他不同任何人交往,大家送他一个绰号“哈佛隐士”。
泰德·卡因斯基在制造炮弹方面有特殊才智,可惜在社交方面却成了低能儿,由于长期的压抑,最终让他心里异常,结果,这个高智商不但对社会没作出什么贡献,甚至用自己研制的炮弹杀死了3个人,伤了22个人。
从泰德·卡因斯基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商对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性。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专业能力,80%取决于人际关系。这里,专业能力主要靠智商来获取,人际关系却要靠情商来维护。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而情商是决定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曾经有一项调查,对全球近500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分析,调查发现成功者的卓越表现大多和情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一个以15家全球知名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表明,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主要差异在于情商。
如果说智商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那么情商掌控的则是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情商隐藏的秘密。一个人具备高情商,他的生活就更有效率,更会运用自身的智力获取丰硕的成果。相反,情商低的人,驾驭不了自己的情感,不能集中精力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导致走向失败的田地。
提高情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控情绪。人的情绪起伏是有定律可循的。20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塔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病人因为头痛、精神问题每隔23天或者28天来一次医院。后来23天被称为“体力定律”,28天被称为“情绪定律。”
人的情绪高低一般以28天为一个周期,你要大致知道自己的情绪波动规律,这样在面对低潮期时,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渐锻炼自己的情商。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商,可以做以下这个测试,它也是微软招聘的情商测试题;
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某个车站,这个时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交车,其中一个生了重病,生命垂危,需要马上去医院;另外一个是曾经救过你性命的医生,你连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心仪已久的异性朋友,这次错过他(她)后,你们就不会再有机会相见。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你的车里只能坐下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境,你会怎么选择?
很多人会纠结在三个人的选择中,认为哪一个都是最应该载的人,从而浪费了时间。高情商的人则会这样决定:自己下车,让医生开着车送老人去医院,自己陪着心爱的人在雨中等公交车。
到此为止,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同时懊悔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这就是情商的奇妙之处,它能在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影响认知的效果。茫然的情绪往往会打断正在发生的认知行为,而情商能将所有情绪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最好的作用。由此来讲,情商是一个人想要成为精英的必备条件。
成功点睛
人每时每刻的精神行为,都有可能对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你的人生是一辆全速行驶的列车,那么,情商就是它的动力,甚至决定着它的方向。想要成功,就要学会提高自己的情商,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积极的精神力量,都蕴藏在一个人的各种情绪当中。
高智商不等于成功者
《阿甘正传》里的男主角阿甘,是一个从小就有点行动不便的男孩,小的时候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因为他的智商测试分数只有70分。但是他凭借执着、勇敢的个性,最终成了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是却向大家展现了这样一个道理:智商的高低和成功不能画等号。
一个拥有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就会取得高成就,拥有这项能力固然令人高兴,但是,让你的人生走向高峰的决定性因素是情商。如果一个智商高的人不能适应社会,不懂得人际关系,那么依然会是一个在生活金字塔底苦苦煎熬的人。
安东尼三岁能背诗,五岁开始被要求认字,并自学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程。七岁时两天就能看完一部小说,接受智商测验后,发现安东尼智商为150。这在常人眼里,就是所谓的神童。
上学后,安东尼的成绩一直很出色,但是不太遵守纪律,与同学也合不来。高中期间,他因为和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后来,无论父母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上学,最后去汽车修理厂当了一名修理工。安东尼的故事告诉人们,高智商的神童不代表未来就会成为精英。
科学家曾经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由智商决定的。为此,他们发明了各种关于智商的测验。最早的智商测试开始于1904年,当时法国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委托专家研究公立学校低能儿童的管理问题。委员会成员比纳与另外一位医学家西蒙合作研究,制作出一套测量儿童智力高低的问卷,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科学量表。
之后,为成人编制的测验表也出现了,并在西方逐渐普遍应用,掀起了一场智商测试的热潮。各种测验表相继问世,智力测验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最终,智力测验的分数开始决定一个人是否属于弱智或者天才,决定着人们能不能进入名牌大学或者当军官等。
智商测验出现了百余年,智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这个问题开始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嘉纳对“智商决定命运”提出严厉批评的同时,开始研究智商以外的能力。他着重提出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为情感智商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铺垫。
逐渐被神话了的智商测试开始走下神坛,《钟形曲线》一书的作者曾说:假设一个人参加智商测验,数学只得50分,也许说明他不适合去当一名数学家,但是如果他的梦想是自己创业,当参议员或者赚钱,那么并非没有可能,影响人一生成败的因素实在太多。
高智商并不等于成功,平凡的智商也许让你在社会上同样“如鱼得水”。达尔文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一个平庸无奇的小孩,智力比一般人要低下。”但是达尔文最终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美国报纸上曾经有一则报道轰动一时:一位从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跳河自杀。按理说,名校博士应该会拥有不错的人生,但是这样高智商的人才却在社会生活中被淘汰了。这位博士毕业后在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工作,三年多时间老板和同事对他几乎没有多少印象。只知道这个人很孤僻冷漠,从不与人主动沟通。然而在校期间他却是老师们的口中能力出众的高材生。
导致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位高智商人才并没有与之匹配的高情商。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处理个人情感和他人情感的能力。情商可以决定一个人运用智商的能力,只有智商和情商“联袂登台”,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成功点睛
社会上成功和卓越的人,一般来讲都不是那种满腹经纶却不谙世事的人。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合理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才能放大人生的成功。高智商不一定成功,低智商不一定就会失败,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根本因素在于他掌控自身和他人情感的能力。
不懂情商,你就out了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情商为人们的成功开辟了一条道路。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原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由此可见,情商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那么,情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如果想要提高情商,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第一,自我认知的能力。
古希腊德尔斐城的帕提农神庙里,镌刻着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是神庙里唯一的碑铭。其实,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不过苏格拉底这里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在社交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说某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个自知之明就是对自我有一个明确合理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同时也包括对身体、情绪、个性、气质、优点、缺点等的认识。有些人不能坦然面对自己身心的缺陷,总是逃避,就会出现认知障碍。也有些人过分夸大自身优势,盲目乐观,也是属于自我认知能力较弱的表现。
高情商意味着一个人自我认知能力强,如果这项能力弱的话,就会影响你的情商。
第二,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自制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没有自制力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情商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制,顾名思义就是要约束自己,看似不自由,但是,为了获取最终的自由,人必须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
一个间谍被地方官员抓获,他就立刻装聋作哑,任凭对方怎么诱问,都没结果。后来,审问的人故意很生气地说:“好吧,算了吧,看来从你这里是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你可以走了。”一般来讲,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情绪外露,甚至可能转身离开。
但是,殊不知这只是敌人的一个伎俩,如果你走开,说明你的聋哑是装的,这个间谍没有走开,相反,依然一动不动站在那里,仿佛还在被审问,就这样,间谍的生命保存了下来。
这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控能力的作用。在关键时刻,这种能力可以拯救自己的性命。追求自由无可厚非,但是生活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只能戴着镣铐跳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就是如此。所以,想要拥有高情商,就须学会这种跳舞的方式。
第三,自我激励的能力。
中国人从小就会被灌输一个观点:要争气。其实这种争气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自我激励。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学会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没什么大不了,告诉自己一定会做出成绩,这种自我暗示就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想成功。这个观点看似荒谬,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你思想上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功,你当然不会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你的平庸或者失败。所以不要总是抱怨,感叹命运不济,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水滴石穿,辅以实际行动,相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
第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商里有一个内容看似与己相关性不大,但是却同样重要,那就是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有没有眼力见儿。一个不懂得体察他人情感的人很难在社会上做出成绩。人是社会性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从老祖先那会开始,就懂得群居来应对来自自然和其他野兽的危险。既然是社会性的,人就不仅需要了解自我,也必须懂得他人,这样,在人际关系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人际交往的能力。
上面一点已经提到人际关系。情商的最后一个内容即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事实上,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和微妙,不少人坦言: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展现自身才华的可能。
情商归根结底在于与人合作的能力,不管是自我认知,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还是识别他人情绪,其实都是为能与人和谐相处提供帮助。如果,到现在为止你还不懂情商的本质含义,那么,这真的是你人生的缺憾。
成功点睛
每个人的情商可塑性都很高。从现在开始,让情商为你开辟一条通向成功的新途径。你可以通过调整自我,成为一个情商高手。只要你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多体察他人的感受,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放开其他观点的束缚,那么,成功离你就不再遥远。
卓越从情商开始
一个心理学家应邀为某校的中学生作职业辅导。对成绩最好的学生,心理学家说:“你最好坚持学术研究,将来当个教授、律师或者在华尔街工作。”对成绩普通的学生,他说:“天哪,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将会成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小布什当时就是成绩普通的学生)。”至于那些马上要被退学的学生,心理学家问:“你还没成为世界首富?能不能卖我一些你公司的股票呢?”
这是一种令人深省的辅导方式。
在美国有一句话很流行:“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有人研究了1940年哈佛大学毕业的95位学生到中年时的成就,发现在校成绩较高的不一定成就就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不一定比他人更高。而另外450名背景较差的男孩(其中三分之一智商低于90),他们中年以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智商并不成比例,而且部分人做出了相当大的成就。
由此可见,无论你现在处于何种境地,不管你智商是否足够高,都有可能提高自我,卓越从提升情商开始。有人会问,这么推崇情商,它到底有什么功能?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
假如你拥有了高情商,你就会有效调解自我情绪,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忧虑、愤怒抑或恐惧,并且能轻而易举驾驭它们,甚至利用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句名言所说: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假如你拥有了高情商,你就会利用这种能力,重新分配你的注意力,将其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从而一举攻破,不受繁杂情绪的影响。
假如你拥有了高情商,你就会驾驭好人本身的欲望,让其顺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领会到他人的意愿,根据实际调整应对方式,最终聚拢人心。
那么,要想获得高情商,该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知道人生的原动力就是情绪,消极的情绪对人的影响很大,处于情绪低潮的人容易迁怒于周边的人和事,所以,要想获取高情商,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控情绪。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位学生,在实习期间因为一时冲动,砍死了同班同学,而他的理由竟然是,他追求的女生是被害者的女友,就是因为妒火中烧,导致他走向罪恶的深渊。这类悲剧我们该怎么说,难道是他的智商不够高?很明显,他欠缺的就是卓越的情商。
如果案例中的这位学生,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先把人的情绪分个类。大致来讲,愉悦的体验有快乐,积极,兴奋,满足,惊喜,热忱,自豪,如释重负等;不愉悦的体验有失望,痛苦,折磨,羞耻,自卑,愧疚,仇恨,忧郁等。它们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人生就是由这些正负两方面的情绪构成的。
情商就是管理这些情绪的能力,当你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平和冷静,给自己几分钟,让这种情绪逐渐平息,在心里要意识到,它们是必然存在的,但只是一个过客。如果是积极的情绪,就学会感悟和体验,告诉自己,人生很幸福,因为能够有这么多愉悦的体验。如此暗示,就会在你的行为模式中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平静而有能量。这是你在人群中想要获得成功的基础。
获取高情商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为他人着想。当然,真正高情商的人明白,其实为他人即是为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乎他人的身心感受,这样你才能得到他人的回报。
高情商是在人群中,不断磨炼出来的,积极投入社会,永远保持上进的心,是高情商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想要卓越就从提升情商开始,让我们一步步走进来,有了高情商,你就会拥有自己的气场,而强大的气场是你造就影响力的内在原因。
成功点睛
在社会中生存,一般人都会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身心健康,另外一个是有所成就。而这两个愿望都与情商密不可分,身心健康需要你掌控好自我感受,摒弃大喜大悲;有所成就则需要你体察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扶摇直上。那么,从现在开始锻炼你的情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