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旁观的学生或者起哄嬉笑,或者冷眼相看,或者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刚刚入学的男生,看着这以强凌弱的一幕,渐渐涌出了同情的泪水,忍不住愤怒地吼了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高个子男生朝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声望去,原来是个身单力薄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那个新生向前走了几步,用含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
高个子男生看到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愣住了,羞愧地停住了手……
愤怒出诗人。第二天,那个身单力薄的新生将自己连夜赶写的一首小诗,署名“无畏者”,贴在了学校的《文学创作园地》上:
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新生
我们不挺身而出,
因为我们不是新生;
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女人,
我们不挺身而出,
因为我们不是女人;
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老人,
我们不挺身而出,
因为我们不是老人;
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弱小,
我们不挺身而出,
因为我们不是弱小;
假如有人用暴力奔我们而来,
到了那个时候,
还会有人为我们挺身而出吗?!
这首题目为《假如不挺身而出》的小诗,在校园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从那以后,学校里反抗暴力、主持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帮助弱者的行为也日益增多,见义勇为逐渐蔚然成风。
患难识朋友。两个新生在爱与善的基础上,在正义与勇敢的基础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莫逆之交,奋力拼搏在出类拔萃的道路上。
当时那位被殴打的不屈少年,就是日后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那位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无畏少年,就是日后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