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修养——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茅盾(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谦虚做人,谨慎做事

    对学生发火不多,但也有几次。这说明我的修养还不够,还得加深修炼。

    ——张岱年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举世皆知的毛泽东的名言如此朴素,但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周易·谦卦》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恭的态度,自守德,修养其身。这是崇尚务实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训。谦虚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一个人具有特殊的魅力修养。

    毕竟,一时的成绩不代表永久,也不代表你就比别人高一筹。成绩是自己的,如果一味张扬、炫耀只会带来负面效应。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格言、警句多如牛毛。它们说的都是对待荣誉的看法,在荣誉面前保持平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不会影响到别人,特别是没有成就的人的感情。

    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与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可见,谦虚是我们人类共同珍视的美德。

    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震。据说,有一次,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出的事情。”

    谦虚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是紧密相连的。内心的平静是做人的一种高度的智慧。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

    反之,显示自己是一个危险的、十分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它会使你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显示成果、自吹自擂或试图让他人信服你的个人价值方面。而夸夸其谈、自吹自擂通常会使你骄傲自满,把荣誉当做自我欣赏的装饰品,冲淡你的成就或在你引以为豪的东西上的肯定错误的感觉。

    其实,自高自大、自傲也是缺乏智慧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稍稍有一点可怜的成就,耳朵就不灵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会走了,因为他开始自我膨胀、发烧了;自以为写了两篇文章就成了作家,演了两部电影就成了电影明星,唱了两首歌就成了歌星……

    一个人的成就再伟大,也只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之中,没有什么不是渺小的。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你不应该过于看重它,因为它已成为你的历史。不要留恋你的影子——哪怕它很辉煌,它毕竟只是虚无缥缈的影子而已。要知道,当你望着你的影子依依不舍的时候,你正好背离着照亮你的太阳。

    天地之间,万物共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就好比,妲己美,却狠毒;褒姒美,却忧郁;飞燕美,却瘦弱;玉环美,却肥胖。再美的人从某个角度说都有她的丑,甚至有时美之所在也就是丑之所在。因为美本来就是相对的,它和丑共存于统一体。自我感觉美好的东西或许在别人眼里丑陋不堪,此时非常美好的东西彼时亦会一钱不值。

    更进一步来说,就是“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我不好洁,谁能污我”。美与丑、洁与污、善与恶、邪与正、阴与阳、长与短等都是相互转化并相互制约的,有美就有丑,有洁必有污。因为假如没有丑和污就没有美与洁,美丑洁污是比较衬托才看出来的。这样的依托转化,那么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就可以超脱自然一些。

    或许,你所自鸣得意的事,正好是受人奚落的短处,就好像口袋里装着一瓶麝香的人,不会到十字街头去叫嚷让所有的人就知道自己口袋里的东西,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说明了一切。

    有一位朋友对谦逊曾经有过深刻的体验。在被提职后的几天里,他与朋友聚了一次。朋友们都不知他被提升的消息,他很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而且,他与另一个朋友都是被提升的候选人。同为候选人,他和这个朋友之间当然有些竞争,现在的结果是他得到了提升,所以他极想向大家宣称自己被提升而那位朋友没有。可话到嘴边,他隐隐觉得有个声音在说:“不,千万别说!”于是他只淡淡地笑了一下,只告诉大家自己被提职,没有提及另一个朋友未被提升之事。因为他明白,这事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说出来反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伤害朋友的感情,自己在心里庆祝一下又何妨呢?

    真正有雄心壮志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的,他不会等待着去享受荣誉,而是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正如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所谆谆告诫的:“绝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况且,让事情更糟的是,你在得意时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见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他对于那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谦虚做人,还必须凡事都做到心中有数,自己有本事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即使成功也不骄傲。因为你不被重视,你不显山露水,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顺利,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独立、坦然、自律,也就很容易走向成功之路。而成功后更要保持谦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具备谦虚的心态,才能谨慎处理各种问题,这样就能避免因为疏忽大意产生严重的后果。

    正所谓“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现代社会里,人们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业绩,然而维持谦虚的姿态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有必要。

    为此,我们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学会尊重别人。韩愈说过:“是故圣人一视而仁,笃近而举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不分贵贱长幼,所以我们要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更不能歧视和侮辱对方。

    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不要骄傲自大;另一方面要善于把自己放到大环境中去评价,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所以要保持谦虚的心态。

    当然,真正学会谦逊是需要实践的。这是件很美的事,因为你在平静轻松的感觉中会立即获得内心的充实。如果你的确有机会自夸,那么,尝试着去尽力抑制住这一欲望吧,那将使你受益无穷。

    知识比财富更有价值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

    ——俞平伯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的民族。有人甚至说,犹太人在家中打个喷嚏,全球的富翁都得感冒。那么,犹太人凭的是什么?

    答案是重视知识。在每一个犹太家庭中,孩子刚刚懂事,母亲就会拿出犹太民族的智慧圣典《塔木德》,滴一滴蜂蜜在上面,让孩子去亲吻书上的蜂蜜,并告诉他:“书是甜的,你要爱书。”

    犹太人认为启蒙教育越早越好,很多犹太儿童三四岁时便开始接受各种教育,每个孩子走进教室时,都会受到大家热烈的鼓掌欢迎,以让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待孩子再长大些,父母就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父母就会耐心地引导孩子:“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实在答不出来,父母就会直接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知识。知识是别人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知识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逃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失去它。只要有它,就有一切。”

    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知道这样一则故事:

    一艘轮船航行在大西洋上,船上坐着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智者)。闲来无事,人们侃侃而谈,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不可开交。最后,贫穷的拉比也加入了进来,他说:“我觉得要论财富,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

    富翁们也没拿他当回事,心说,你一个穷鬼,吹吹牛罢了。谁知过了几天,在一片险恶的海域,一群海盗无情地袭击了这艘船,他们杀死了船长,然后将富翁们引以为豪的财富全部洗劫一空,所有人都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后,因船长已死,也无继续航行的资金,这艘船只得停在了最近一个港口。曾经的富翁和拉比依次下船,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谋生。

    这位拉比因为拥有渊博的知识而被当地人所器重,做了当地人的教师,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和尊敬。而那些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富翁们,却只能干些体力活艰难度日,朝不保夕。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对那位拉比说:“你那天说的话真对。再多的财富,也有可能在一夜间失去,而一个有知识的人,却会永远富有。拥有知识,等于拥有一切。”

    拥有知识,等于拥有一切——以色列的崛起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期,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游历过圣经中“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巴勒斯坦后,以无比辛酸的笔调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首当其冲……这是一块没有希望、令人沉闷的土地。”但如今,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贫瘠、资源短缺,而且敌国环伺的以色列,不仅早就成为了世界级的工业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遥遥领先,而且在诸多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被视为整体国民发展度较高的国家。这些,都是重视知识的必然结果。

    以色列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嗜书如命的民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图书高达数千种(不包括教科书和再版书),所有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都会读一本书。在以色列,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共有4000多所。全国700万居民中,办借书证的读者就有100多万……

    当然,在读书求知方面,我们中国人也不逊色,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士更是数不胜数。

    茹女士原为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现在已经自己当了老板。她认为,女人必须学习,不断在精神上有所进取,相貌一般的女性明白自身的缺陷,所以应该特别注意发掘自己的个性美,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和修炼,借助读书美容,是可以实现的。

    茹女士原来的办公室里有三男两女,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个女孩。那女孩长得确实很漂亮,她也因此占尽了便宜:若论能力,论业务,她样样不如茹女士,但一遇到涨工资、评职称和休假的机会,样样都是她的。

    面对这些不公平,茹女士没有说什么,她只是暗暗地读书学习,报名参加了英语班、计算机班等,她很清楚自己的“硬件”不足,只有靠“软件”来补了。

    两年后,茹女士从原单位辞职,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在那里她从一名职员做起,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在一次谈判结束后,对方的老总邀请她共进午餐,后来,那个老总成了她的丈夫。他说那天她在谈判中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态度,不凡的谈吐以及优雅的举止深深地吸引了他,当时他觉得她是最美的女人……

    茹女士的“美”,无疑是多年读书赋予的,可见读书可以让女人美丽,也可以让女人幸福。茹女士的经历留给女人们一个启示:今天的女性美已经远离过去的繁琐和艳丽,而向着简单和个性化转移了,用文化造就自己,用文化“装扮”自己,比眼花缭乱的服饰和化妆更有内涵。

    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

    知识是永恒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华美外衣,会让女人永远美丽。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增强自己的生存之本,就要在知识与能力上永远富有竞争力,要在社会变革中,与时俱进,适应生存环境,取得人生成功,就要具有终身坚持学习之毅力。

    爱心照亮别人也点亮自己

    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享受者或为肉体,或为心灵。人既有肉体,便不能没有肉体的享受。我们不必像禁欲主义的清教徒之不近人情,但是我们也需明白:肉体的享受不是人类最高的享受,而是人类与鸡豚狗彘所共有的。人类最高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哪些才是心灵的享受呢?就是真善美三种价值。

    ——朱光潜

    一位哲学家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有很多,有一个学生说:“一颗善良的心!”那位哲学家赞叹地说:“你在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话,因为有了善心,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够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亲切的家人,可爱的朋友。”那么,善源自什么呢?

    生命有时就像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寒冷与悲痛。但是,人间却充满了温暖与光明,它让你心中的寒冷化为温暖,让悲痛化为力量,让人间到处充满了爱的踪迹,让生命中的真挚与宽容绽放光芒。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都是肉长的,经不住人性的感化。在感人至深的故事面前,我们往往都是被打动,打动的正是我们那颗善良的心。正因为这颗善心的存在,人间多了关爱与帮助。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关爱老人,爱护小朋友,秩序井然,充满了爱心与温暖。茫茫人海中,大家都是陌生人,但由于我们的一句关爱、一句问候或一个小小的帮助,我们就变成了未来的朋友。车来车往,来去匆匆,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面前,我们同样会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只要别人遇到困难,处在困境中,我们决不会袖手旁观。因为人性本来就是一个“善”字。怎能不去帮?怎能视而不见呢?其实,有时一句小小的关怀与呵护就会感化一颗冷酷无情的心,一句小小的安慰与鼓舞,就会燃起别人对生命的希望与渴望的火焰。

    一天傍晚,拜伦在单行道的乡村公路上孤独地驾着车回家。在美国中西部小镇上谋生,他的生活节奏就像他开的老爷车一样迟缓。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地熟悉,他可以闭着眼睛告诉你什么是什么,哪里是哪里。他的老爷车的车灯坏了,但是他不用担心,他能认路。天开始变黑,雪花越落越厚。他告诉自己得加快回家的脚步了。

    他差一点没有注意到那位困在路边的老太大。外面已经很黑了,这么偏远的地方,老太太要求援是很难的。我来帮她吧,他一边想着,一边把老爷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轿车前停了下来。尽管他朝老太大报以微笑,可是他看得出老太太非常紧张。她在想:会不会遇上强盗了?这人看上去穷困潦倒,饿狼一样。

    他能读懂这位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太太的心思。他说:“我是来帮你的,老妈妈。你先坐到车子里去,里面暖和一点。别担心,我叫拜伦。”老太太的轮胎爆了,换上备用胎就可以。但这对老太太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拜伦钻到车底下,察看底盘哪个部位可以撑千斤顶把车顶起来,他爬进爬出的时候,不小心将自己的膝盖擦破了。等将轮胎换好,他的衣服脏了,手也酸了。就在他将最后几颗螺丝上好的时候,老太太将车窗摇下,开始和他讲话。她告诉他,她是从大城市来的,从这里经过,非常感谢他能停下来帮她的忙。拜伦一边听着,一边将坏轮胎以及修车工具放回老太大的后车厢,然后关上,脸上挂着微笑。老太太问该付他多少钱,还说他要多少钱都不在乎。

    因为她能想象得出如果拜伦没有停下来帮她的话,在这种地方和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帮这老太太忙是要向她要钱?拜伦没有想过。他从来没有把帮助人当作一份工作来做。别人有难应该去帮忙,过去他是这样做的,现在他也不想改变这种做人的准则。他告诉老太太,如果她真的想报答他的话,那么下次她看见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去帮助别人。他补充说:“那时候你要记得我。”

    他看着她的车子走远。他的这一天其实并不如意,但是现在他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一路开车回家的心情却变得很好。

    再说那老太太。她在车子开出了将近一英里的地方,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咖啡馆,就停车进去了。她想,还得开一段路才能到家,不如先吃一点东西,暖暖身子。

    这是一家很旧的咖啡馆,门外有两台加油机;室内很暗,收银机就像老掉牙的电话机一样没有什么用场。女招待走过来给她送来了菜单,老太太觉得这位招待的笑容让她感到很舒服。她挺着大肚子,看起来最起码有8个月的身孕了,可是一天的劳累并没有让她失去待客的热情。老太太心想,是什么让这位怀孕的女人必须工作,而又是什么让她仍如此热情地招待客人呢?她想起了拜伦。

    女招待将老太太的100元现钞拿去结账,老太太却悄悄地离开了咖啡馆。当女招待将零钱送还给老太太时,发现位置已经空了,正想着老太太跑到哪里去的时候,她注意到老太太的餐巾纸上写着字,在餐巾纸下,她发现另外还压着300块钱。

    餐巾纸上是这样写着的:“这钱是我的礼物。你不欠我什么。我经历过你现在的处境。有人曾经像现在我帮助你一样帮助过我。如果你想报答我,就不要让你的爱心失去。”

    女招待读着餐巾纸上的话,眼泪夺眶而出。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想着那老太太留下的纸条和钱。那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为钱犯愁呢?下个月孩子就要生了,费用却还完全没有着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为此担心。现在这下好了,老太太真是雪中送炭。

    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她知道白天他也在为赚钱犯愁。她侧过身去给他轻轻的一吻,温柔地说:“一切都会好的,拜伦,我爱你。”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我们不禁合起双手感谢上苍赐予他生命;当我们感到人生可贵时,又不禁合起双手向苍天祈祷生命的延续。其实,我们无权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我们可以选择生命的轨迹。任何轨迹都有起点,那么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起点呢?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守住心中的那份善良,让它永驻,并世代相传。在人生的旅途中,请带着善良上路,因为善良就是你生命的守护神,她会为你带来幸运、友爱和人间最美的祝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