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处世之道-学无止境,体悟人生的永恒信仰(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内容关乎“行”的善恶好坏,所以要“致良知”,这样才能行善行,这一思想被明代的王阳明所推崇和发展,形成新的儒学理论。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即行,不行仍是未知”,可见在未行之前要有善良的、正确的、符合人性的良知为准备,才能做到行为的正直无私。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学宗旨。”良知”来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解释格物致知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向外穷理以求得知识。王守仁不同意朱熹的解释,他将《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结合起来,说“致知”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王守仁的良知比孟子的良知意义广泛,除个人知是知非的内在主观的道德意识外,也指最高的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照王守仁的说法,良知对于善恶的辨别,是一种直觉的认识,并不是一种道德的判断,就是说,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并不是经过思考而得到的命题。王守仁以良知为衡量一切真假善恶的标准,认为良知对于一切事物,如同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王守仁在给邹守益的信上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日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送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他又对门人陈九川说:“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还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尚书》说“知难行易”,程颐说“知先行后”,王船山说“行先后知”,孙中山说“知难行易”,但不管有多少差异,最终都要归结到知行合一上来。”知”要解决的是个深度问题,“行”要解决的是个程度问题,知行合一就是这深度和程度的完满结合。

    在实际的生活中,行动往往要比学知识更难,做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中庸》记载孔子所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意思是说,君子的道理有四条,我孔丘一条也不能做到:第一,我要求做儿子的应该尽孝道,但反求我自己侍奉父母却不能尽孝道。第二,我要求做臣子的应该尽忠心,但反求我自己奉事君主却没有尽忠心。第三,我要求做弟弟的应该恭敬,但反求我自己服侍兄长却没有做到恭敬。第四,我要求做朋友的应该要有信实,但反求我自己却没有能先对朋友做到信实不欺。平常的道德,要着力实行,平常的语言,要谨慎地说。所言所行或有不足之处,不敢不尽力奋勉,所言所行或尚有余力,也不敢说尽做绝,要留有余地。口里讲的话,要顾到身体所行的事;身体所行的事,要顾到口里讲的话。如果言行一致,岂不可称是忠厚笃实的君子吗!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中写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这是一首教子诗,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做学问要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由于“行”比“知”难,同时行要落实到实际,所以儒家对“行“更为关注。孔子教人非常注重实践。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学问的躬行。荀子也十分重视行在认识中的作用,论述了知、行关系,他《儒效篇》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行包括认识,高于认识。儒家德育认为,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孔子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力行近乎仁”。朱熹也指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强调知是行的基础,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讲“良知”,并不是一般地讲认识论。”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这个“行”也不是一般的行。他讲“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地讲认识和行为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地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主观的意念活动就是“行”,抹煞了知行界限,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论的“知行合一”说。另一些哲学家,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把朴素辩证法思想运用于认识论。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观。清朝儒学家颜元说得更明确:“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道德实践是高于道德说教的。所以说,要想做一个儒家的智者,必要先做一个儒家的“行”者。虽然儒家的思想博大精深,但是如果脱离行为实践这一环节,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空话。我想一个儒者,应当是一个学者,更应当是一个社会中的“能”者与智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