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处世之道-圣人之道,推崇理想的人格(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内圣外王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在内成圣,发之而外为王道。儒家理想人格的实现首先是通过内省和践行——修身的途径来达到的。内省指通过积极的内心活动,使道德达到心灵的自觉化。内省是一种反思过程,即通过“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在推敲、析虑、感悟中弄清是非和善恶。践行属于人格完善的行为阶段,它把内省所得的道德观念通过实际行动贯彻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之中,把内心的心理功能释放出来,用于“爱人”、“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圣人之道,成就君子人格

    内圣外王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政治伦理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它讲究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之功。它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今天,对于重塑我们的理想人格,和培育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儒家的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孔子说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是内圣外王的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其中“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是“圣人”。然而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会释放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把这种精神上的东西实践到人民的政治生活中,或者说实践到国家的治理中,就必然会成就“外王”的事业。虽然内圣外王很难做到,但是儒家还是将其作为了最高的政治理想。内圣是内在的,外王是外在的。内圣外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继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对“内圣外王”的理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就“内圣”而言,孟子明确地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慎独的思想;就外王而言,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思想,荀子主张行“王者之政”,并强调“庶人安政”。

    孟子说过一句至今还对人们心灵产生冲击力的精粹的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所回答的是两个问题就是:“内修”和“外推”,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一是“内圣”,一是“外王”。这一思想孟子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他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他还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滕文公下》)可见它在孟子心中的分量。所谓“内圣”就是改造自我,所谓“外王”就是改造世界。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其实质就是强调道德人格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认为主体的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存在的终极依据。首先,要成就君子人格,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练,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等修身功夫,将道德实践的经验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主体逐步凝聚、积淀起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精神力量,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才能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才谈得上通过社会实践,将自我内在的人格力量外化于世俗社会的价值创造之中,最终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

    儒者必须兼备“内圣”与“外王”的品格,仅有“内圣”他不过是“隐”,仅有“外王”他不过是“官”,既有“内圣”又有“外王”才能称为“士”。所以儒士对内是修己美身,对外是良知良心,这一特点很接近近代西方的“知识分子”,西方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而且还指他们是社会的良心,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

    首先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想到达外王必须先修身已成圣,所以儒家向推崇圣人之道。宋代蔡沈在其《书经集传序》中对圣人所应具备的理想形象做了描述:“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执中,尧舜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日德、日仁、日敬、日诚,言虽殊而理则一,无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至于言天,则言心之所自出,言民,则谨其心之所由施;礼乐教化,心之发也;典章之物,心之著也;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心之德,其盛矣乎?”蔡沈认为,《书经》是圣王治道的体现与载体,其中最深层的内核,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相授相传的圣人的最高道德人格。

    儒学以圣人为理想人格,自然要人们仿效圣人。如何仿效呢?《易传·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理学家提出“圣人气象”,主旨是人们对圣人的仿效要在把握“气象”上下功夫,他们把这种功夫称作“体认”。圣人气象既内在于又超越于日常事物,“圣人气象,虽超乎事物之外,而实不离乎事物之中,是个无事无为底道理,却做有事有为之功业”。这用二程的话来说,就是“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是熟玩圣人气象,不可止于名上理会。王阳明认为:“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强调圣人气象以及对其体认的超名言性,实际上揭示了人们接受圣人人格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

    孔子推崇圣人之道,他自己也以圣人之道行之,并得到后人敬仰。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云云。孔子的弟子曾把孔子比作尧舜,宰我说:“夫子贤于尧舜。”在《荀子·解蔽》中为“圣王”下了一定义:“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因此,荀子的弟子尝歌颂他们的老师“德若尧舜,世少知之”,“其知圣明,循道正行,是以为纲纪。鸣呼,贤哉!宜为帝王”。在《墨子·公孟篇》中有一段记载:“公孟子谓墨子日:昔者圣王之列也,上圣列为天子,其次列为大夫。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若使孔子当圣王,则岂不以孔子为天子哉!”可见孔子的圣人人格在当时就能得到很多人认可。

    外王则是将圣人人格外化,成就治国平天下之功,建立理想社会。这对中国历代士人和文人都产生深远影响,这在乱世体现的最为明显,并且铸造中国人的魂魄。近代史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当时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是以国家兴衰为己任,探索强国御辱之路。青年的毛泽东就是受到儒家强烈的“内圣外王”思想的影响,并按照内圣外王的要求走出一条近乎完美的“内圣外王”之路。毛泽东精神是中华绵延几千年内圣外王思想在近现代有一次实践,是在时代大潮下救国救民的平民领袖精神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很早就开始以内圣外王的要求来磨练自己。他先从内圣开始,自觉地把完善自我道德人格视为实现远大抱负的必由之路。1915年9月27日,毛泽东致信萧子升:“吾人立言,当以身心之修养、学之研求为主,辅之政事时务,不贵文而贵质,彩必遗弃,惟取其神。”《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8页。)青年毛泽东立志以“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4页。)作为人生追求。他深信:“内省不明”则无以立身,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尽吾之性,完吾之心”的道德实践,使自己达到“内圣”的人格境界,即“发展吾之一身,使吾内而思维、外而行事,皆达正鹄”《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04页。),那种天人合一的崇高的道德人生境界。

    至于毛泽东外王之学与实践,就是他亲自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了心中理想,用实际行动而谱写的伟大篇章。毛泽东后来用一生的实践去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建设,内圣与外王在毛泽东身上个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与实现,虽然这与儒家的具体内圣外王要求不同,但儒家的这用成才与成就功业的模式确实深深的印象了毛泽东和当时的整整一代人,就是在现代也有不少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用到这种模式,因为在几千年的文化熏染中这种济世观早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中。对待儒家思想,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内圣外王思想,应该属于其精华部分,因为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两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从“内圣”来讲,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因此每个人都要积极努力,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从“外王”来讲,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还不是目的,还要报效国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化,这样上下一心,才能使国家国泰民安。这也正是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子曾经曰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智者感悟】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至高境界,表达了儒家对理想中的人格境界的一种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只有达到了至善,才能够做到止于至善,可见止于至善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但正是对这种境界的不懈追求造就了人类的伟大人格!人类的伟大,或者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伟大而勇敢的心灵,一颗追求人类尊严、追求卓越、追求万世和平的心灵!他们追求的具体内容或许不同,但他们的东西肯定是人类伟大的事业与心灵的象征,是人类走向完美所需要的美丽之花!或许他们在求追至善的道路上失败或牺牲,但们他们留给我们的将是永恒的记忆与魅力!

    我国古代的道家认为人只有成仙得道才所完美,才可以超越肉体而达到永恒与至善,至善只有神仙才能达到,所以道家注重生活的超脱,只有超脱万物,不拘于俗,才能成为至人、真人。至于怎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社会呢?道家的思想别具一格,把人类的逆向思维发挥到极致,庄子有一句名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意思是说,人们与其在世上劳劳碌碌相互关怀,相互为用,那么辛苦,干脆还不如归隐深山,回归自然,自由自在,无所牵挂,主张社会干脆解体算啦!认为社会越发达人们越辛苦,还不如“相忘乎江湖”!我国的佛家思想认为人格的至善境界是成佛,佛才是完人,理想的人,崇高到没有缺陷而无所不能的人,所以成佛是佛价值追高理想!

    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内心道德与外在行为的完美合一,它表现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内在修养,亲民是外在表现,而止于至善则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所谓“明明德”,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胜,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所谓“亲民”,即亲近、爱恤人民,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亲民”即“新民”,也就是使人民除去旧习恶染,不断求取进步。而“止于至善”,也就是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一方面表现为将自己本有的明德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照管得周匝无遗,无不妥当合理。另一方面,要“止于至善”,不仅要博学多闻,工夫上要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在实践领域也要“止于至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