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刺猬,不可远也不可近
下属和上司之间关系的最佳距离是有一个尺度的,太远了你可能得不到上司的重视,太近了也可能因此为自己招来祸端,正如过冬的刺猬,离得近了怕扎着,离得远了又怕冷。所以,聪明的下属总会掌控好自己与上司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
生活中存在很多的误区,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有人觉得如果自己和上司的关系比较亲密,上司也必定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自己。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关系会让下属忘记上司就是上司从而对他不够尊敬甚至肆意妄为,而上司也可能因为你过多的知道他的事情而感到一种威胁,这种时候你得到恐怕就是上司的冷眼相待了,如果他一点情分都不念的话你很可能就会被炒鱿鱼了。
卫慧和自己的女上司于萍在年龄上相差不多,兴趣爱好上也惊人的相似,很多时候上司都会让卫慧陪自己一起去逛街购物,时间不长两人的关系就变得非常要好。私下里总是姐妹相称。
办公室里总是人多嘴杂的是非之地,卫慧和上司于萍的亲密关系很快就在整个公司传的沸沸扬扬。于萍毕竟是经理,知道在外企最讲究的就是上司和下属的私人关系。于是,她想慢慢的疏远卫慧,可是卫慧对此却全然不觉,最终为自己惹上了麻烦。
一次,于萍正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客户,卫慧敲门进来后没有注意到有别人,就冲自己喊道:“老姐,今晚咱们去吃西餐吧,我知道有一家新开的酒店非常不错哦。”于萍的脸当时就阴沉下来,严厉地说道:“上班时间你干什么呢?我是你的经理!”卫慧这才发现宽大的沙发里竟然坐着一个瘦小的男人,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挽回了。
后来,卫慧被调到了清闲的宣传科,当然也没多少晋升的机会了。
原来,与上司关系密切不一定是一把保护伞,相反还可能因此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恐怕这些都是卫慧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吧。身为职场中人,当然要保持与上司的良好关系,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你都应该记住:上司就是上司。
和上司关系太过亲密,也可能引起同事们对你的误解。虽然领导对你的赏识很重要,但是需要共同协作的同事对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人也许没有得罪领导,可是却常常因为同事们的排挤而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正所谓“众怒难犯”。
曾荣在青岛的一家公司做销售,由于两年来的业绩一直名列前茅被经理提升为销售主管。做销售的曾荣性格外向大方,很善言谈,加上经理又是同一所学校的师哥,两人经常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有一次两人正吃饭的时候,突然听见隔壁有人说话。原来是两个同事正在议论他们。“你说曾荣该不会对经理有意思吧?”“我觉得时经理对曾荣比较有感觉吧,要不怎么会提拔她做主管呢。”“可是,公司明文规定员工之间是不准谈恋爱的啊,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可是我也觉得曾荣的业务做得虽不错,只是现在就当主管未免早了些。”“我看主管的脾气最近是越来越大了呢,最好销售业绩下降,有他们好看的到时候……”
本来俩人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听到别人的议论才知道什么叫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不用说两人什么食欲也没有了。
后来,俩人刻意保持距离,可是还是流言不断,最后,曾荣只能放弃了主管的位子。
曾荣的同事不管时出于怎样的心理,嫉妒也好,好奇也罢,其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和领导走得太近,让那些好事之徒有机可乘。可是机会毕竟是自己给的,即使落的个不好的下场也怨不得别人。
下属和领导的关系就好像古代大臣与天子的关系,睿智的大臣总是时刻提醒自己:伴君如伴虎。不管皇帝对自己如何器重,如何嘉奖,他们都会对皇帝毕恭毕敬,一旦自己拥有太多的权利和功劳,他们甚至寝食难安,于是他们或者选择适时隐退,或者把自己最亲近的人放到皇帝身边,为的不仅仅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更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现有的一切,他们知道皇帝能够给予他们这一切,也随时能够收回。当职场里的你能够一样睿智的时候,你也可以拥有的更多。
沟通箴言
与上司保持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才能建立最和谐的职场关系“不远”能让上司知道你,“不近”让上司没有机会放弃你,最适合的距离也许就是最好的沟通。
同林之鸟,让领导离不开你
同林之鸟来源于《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同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是如是。”因此,后人多用“夫妻本是同林鸟”来比喻夫妻容易轻易离合。其实,在我看来,夫妻关系除了法律的制约,还有人情世故的维系。相比之下,下属和上司之间似乎更容易“伺明早起,各自飞去”。借用一句不恰当的话:地球离了谁也都会转。上司觉得你能力不错,你觉得这家公司待遇福利也还可以,于是就成就了上司下属的关系,一旦其中任何一方不想再维系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就很可能戛然而止。
在这个供大于求的职场里,如何让原本就是同林之鸟的上下关系变得牢固一些,让上司离不开你,就成了做下属的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和上司之间保持牢不可破的关系不仅需要上司在工作能力上对你的认可,也需要上司在情感心理上认同你,所有这些都需要你会和上司进行沟通。
每天都提早来到办公室会让上司觉得你足够重视这份工作,一旦接到任务,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有时候工作可能很难,有时候会需要加班加点,这时候也要告诉老板,‘有我在,一切没问题’。另外,不要过于执着,份内份外的工作最好都能毫无怨言的接受。这些都是比较具体的事情。而另外一些相对抽象的沟通对保持领导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直接恭维或是背后赞美,不让上司没面子,不参与议论、传播不良言论等等。
Mary是一个和上司沟通的职场高手。她的秘密武器就是倾听。原来,研究过心理学的她知道心灵上的认同往往更能让人产生依赖,她总是利用这一秘密武器来让上司离不开自己。
身为秘书的Mary不仅要在工作的大大小小事务上随时为领导导航,就连倾听领导的苦水也成了她工作的一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领导和自己秘书谈话的最初内容都包括自己的创业史。很多时候Mary都会觉得与其说是倾诉辛酸血泪史,不如说是炫耀。可是,不管怎样,想要在这里呆的更久,就必须能够忍受这些,最好还能化被动为主动。当经理说完自己当年如何被别人欺骗了的时候,他又说道:“其实,我当时就是阅历太少了,而且相信别人总多于相信自己。”“可是,您也是一个相当有智慧的人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您一样了解自己,理智的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的。”Mary感慨道。
后来,经理和Mary的聊天中她也总是很少发表自己的言论,更多的时候都在倾听,偶尔的点头或者一两句中肯的回应总让两个人的谈话在愉快中结束。上司因此也更加信任她。
领导很多时候都会有很多压力,如果领导选择你倾诉,首先就可以肯定你已经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如果恰恰你又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那么领导就很难离得开你了。
也有一些作为下属的人用自己愚蠢的方式把自己与上司的这种脆弱的关系毁于一旦,这样的时候除了后悔惋惜,你也只能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再聪明一点。
赵玉的上司平时总爱和下属开个小玩笑,无伤大雅又调节气氛。办公室里的员工也都知道领导好说话,可是他们从不主动开领导的玩笑,偶尔也只是拿同事开涮。大家心知肚明,上司就是上司,拿上司开玩笑就等于玩火,玩火必自焚啊。可是,小高却不是个聪明的主。
这天,经理换了一身西装,大家都夸经理精神、气派。可是,唯独小高想搞个幽默,就随口说道:“经理,看您这一身,质地倒是不错,可这颜色怎么看都有点像老鼠呢。”绝对是一黑色幽默,因为同事们都没有反应。试问,谁敢有反应呢?
赵玉似乎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了,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很长一段时间,经理都不搭理他。赵玉心说,原来还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啊。
赵玉的幽默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对象选的不对。如果是说一个同事像老鼠,同事一定会反驳,但是不会有损彼此关系。可是,领导怎么会允许下属对自己如此不敬呢,到了领导这儿玩笑就升级了,不是开玩笑的说了算,而是听玩笑的“自以为是”了。
如果你能让领导感到离不开你,那你就有了更多的筹码,但是赢得筹码是需要有会和领导沟通的真功夫的。
沟通箴言
一个让别人感到离不开的人是拥有巨大魅力的,而要让别人有这种感觉并希望维持这种关系,没有足够的做事做人方面的实力恐怕是很难办到的。
狐假虎威,最要不得的错误
狐假虎威的故事到底是要表扬狐狸的聪明还是要说老虎的愚笨呢,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真正的职场中,没有哪个扮演“虎”的角色的领导是如此愚笨的,也没有哪个扮演“狐狸”角色的下属会有如此的聪明。倘若你觉得自己自己够聪明,能够成功的“借用”上司的权威,那恐怕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才华横溢,你的领导又不是嫉贤妒能之辈,对你而言已然算是一种幸运。倘若你还肆无忌惮借用领导的光环,让领导讨厌甚至感到你的威胁,那你将为自己致命的错误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司总部召开紧急会议,我的上司辛经理来不及做具体交代,临走前就扔给我一句话:“你先做代理经理帮我处理好公司的大小事务,我一直很相信你,你是知道的。”
“代理”二字我当然明白意味着什么,况且公司的副经理还在,怎么也轮不到我一个小小的助理全权负责啊,我心里很是纳闷。可是,既然经理交代下来,我当然不能让公司在这三天里出任何的事情。
第一天,公司运转正常,一切都很好。可是,第二天事情就来了,原定今天来报材料价格的张总和王总都到了。可是,事情却不像平常一样顺利,因为张总这次报的价格明显比王总高,而他之前一直是我们的供应商。我当时真的很气愤,真想告诉张总人是不能这么做的,而且我知道即使经理在这也会和我一样气愤的,可是我忍住了,因为自己并不是经理。虽然副总和我一样都准备和王总签合同,可是签合同之前我还是给经理打了一通电话,结果经理的答案是:合同暂时不要和任何一家签订,总部这边有些变动。
幸好我打了一通电话,要不然和哪一家签了合同也都是不对的,即使有副总的决定到时候也难保他们不会把责任都推到我的头上。
后来我总是不断告诫自己狐假虎威的狐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故事中的“我”无疑是难得的聪明,向别人施与权利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想体会的,否则就不会有每个士兵都想做将军这样的话了,可是,他却忍住了自己作为人的本性的贪婪,及时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职场中的“狐假虎威”往往会让领导觉得下属太过贪婪,野心太大,甚至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对于这样的下属,绝大多数的领导是很讨厌的,因为他们不能容忍你冒犯他的权威。而这样做的下属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往往得不到领导欣赏的同时也会让同事甚为恼火。
陈好是老总的秘书,虽然办公室里本就关系复杂,可是她却混的如鱼得水,三年了一直稳坐宝座。本来负责前台接待的张云和她搭不上半点关系,可是最近却受不了她了。
张云本来只负责接待外部的客户,老总的事情都是由陈好负责,小到泡杯咖啡大到陪同老总谈判参加会议。可是,最近陈好老是对张云颐指气使,甚至让她给自己泡咖啡。张云觉得陈好把自己也当成老总了,甚至行驶老总的权利,享受老总的特权。
后来张云实在忍受不了就给老总写了匿名信。结果,陈好被老总狠狠批了一顿。原来,老总早就发现自己的秘书似乎太把自己当回事,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还想要干预自己。就拿前一次的人事任免,陈好就对自己任用一个男职员很不屑一顾,其实老总早就知道他们俩人私下有些矛盾。
老总早就要好好教育一下陈好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次张云的揭发充其量只是一个导火索。
权利总是使人欲望膨胀,陈好无疑就是如此。如此聪明的人却忘记了自己虽“万人之上”,但头顶上毕竟还有一个老总,结果也只能是成为别人引以为戒的例子。
领导能够给你很多权利,但不会给你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权利,一旦让他觉得你野心太大,甚至“狐假虎威”,你可能会一无所有。所以,请时刻记住:狐假虎威的错误犯一次你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沟通箴言
骄傲自大的人总是不讨别人的喜欢,相比之下将给予自己一切权利之人不放在眼里的人恐怕不仅仅是让别人讨厌,很有可能还会因此失去拥有原来一切的权利。
化解尴尬,能让领导赏识你
每当我们遇到尴尬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能够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化解我们的尴尬,挽回我们的面子。将心比心,领导也是普通人,在他们陷入尴尬境地之时,若是你能挺身而出,巧妙的化解领导的尴尬,相信一定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试问有谁会不喜欢为自己解围,及时挽回自己面子的人呢?
能够及时化解领导的尴尬固然很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做不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不当面或者背后揭领导的短儿,甚至不见证领导的尴尬之时,或者不主动让自己把领导推入尴尬的境地。
解放战争时期,张作霖可谓国民党军的一员猛将,他不仅有足够圆滑的交际手腕,而且有一套严格的治军纪律,为此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也难免有遇到尴尬的时候。
有一次,张作霖在给日本“友人”题词后,竟将最后的“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少写了一个“土”,变成了“张作霖手黑”。当时有两个手下站在旁边,其中一个看到大帅的笔误后,直接来了一句“大帅,墨字您少写了一个土。”简单却又过于直率的一句话顿时让张作霖陷入尴尬境地。这时,另一位下属却非常机灵,及时化解了大帅的尴尬。
“混蛋,你懂什么!难道大帅会犯这么低下的错误吗?大帅这叫“寸土不让”,大帅怎么能将轻易就将‘土’拱手相让呢?”
不久后,让张作霖陷入尴尬境地的下属被调离了,而及时化解大帅尴尬的那位下属自此成为张作霖身边的红人。
同样都发现了领导的错误却由于不同的处理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正体现了及时化解领导尴尬的独特妙用。
很多时候,由于下属的害怕担当或者逃避责任而让领导陷入尴尬境地,领导的怒火可想而之。一个不能在关键时刻救领导于水火的人,领导或许会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我们都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为别人挡子弹的勇气。可是,一个把领导主动推进火坑的下属,领导恐怕是不会容忍的。
林军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任职宣传科的宣传秘书。一天,他的顶头上司——宣传科的项目经理安排他做一个宣传策划方案,主打产品就是即将上市的太阳能。
经过整个宣传科所有人员的讨论并一致通过后,项目经理把方案的初步拟定工作就交给了林军。经过几天奋战才终于完成,可是方案到了上级主管那里被全盘否定,林军还为此被狠狠的批了一顿。
林军觉的自己真是委屈啊。于是就告诉上级主管,方案的拟定是大家一直讨论的,也是项目经理点头认可的。结果,气头上的上级主管竟直接叫来了项目经理,还当着林军的面责问到:“听说这个方案是经过你认可的?你再仔细看看这也算是方案吗?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是要退休了。给你三天的时间拿出让我满意的方案,否则你就别干了……”
林军还没有从主管的批评中缓过神儿来,一走出办公室,项目经理就狠狠的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前先动动脑子!”
林军的逃避责任把自己的顶头上司陷入尴尬的境地,上司当然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两面夹击的滋味一定不好受。倘若林军主动揽下责任虽说被上级批了一顿,但毕竟不会再挨顶头上司的骂。退一步说,即使他将责任推给了上司,上级对他的批评也不能收回了。
懂得承担责任不让领导尴尬的下属一定是对领导有足够的忠心,也必定是一个能够成大事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有忠心有才能的下属领导又怎能不给他更多的机会呢?
及时化解领导的尴尬,有时只需要你的一点小聪明,有时可能需要你的一些承担,但不管怎样,作为下属能够主动化解领导的尴尬对你而言即使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必须的。
沟通箴言
规避风险是人的本能,可是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能通过缜密的思考来衡量风险的孰轻孰重。如果化解领导的尴尬能让得到领导的欣赏,即使承担一点风险又有何不可呢,毕竟代价总是存在于收获的背后。
谨言慎行,不和领导有矛盾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相处的时间越长矛盾往往也会积聚越多。长期处在办公职场里的人,有时难免会和领导产生矛盾。矛盾可能是由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领导引起的,但无论如何,和领导有矛盾甚至得罪领导对你而言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在职场中拼搏多年的人都知道和领导保持融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伴君如伴虎”的比喻可能过于严重,但是和领导有了矛盾甚至得罪了领导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你有可能因此在工作中不被重用,也可能就此失掉这一份工作。
所以,做个职场中的聪明人,时刻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尽量不要让自己和领导产生矛盾。一旦和领导有了冲突,彼此之间有了矛盾,作为下属的你也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去化解矛盾,重新为自己赢得领导的赏识。
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志强意气风发,充满抱负,一心要在新的职场生涯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他的很多意见往往被领导认为是行不通的。在又一次王志强的意见被领导扼杀在摇篮当中的时候,王志强一时气愤,竟在会议上和领导吵了起来。从那以后,王志强发现领导对自己是越来越冷淡。他并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化解领导的矛盾。
后来,王志强主动向自己大学时期的人际心理学教授请教,终于按照教授的指导化解了和领导的矛盾。
教授告诉他:首先,自己要先放下对领导的成见,多从自身的方面找找原因。真诚的对待自己的领导。每天早上,你可以主动和领导打声招呼。如果领导已经不再计较,肯定会对你热情回应。如果领导依然冷淡,就说明你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努力。这时候,你可以选择主动和领导当面谈谈,化解彼此的矛盾。你可以告诉领导:“上次是我太莽撞了,我回去细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考虑的确是不够,又制定了你的方案拿来给您看一下。”这样,既巧妙的规避了问题本身,又表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和你道歉的诚意。其次,以后在职场中一定要学会谨言慎行,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此后,王志强明显感到领导对自己没有了敌意,甚至更加信任自己。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王志强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主动去化解和领导的矛盾,最终赢得了领导对自己的再次信任。他的做法无疑是可取的。
倘若你和领导之间有了矛盾,而你却一味的对领导抱着敌视甚至处处对着干的态度,只能证明一个问题,你不想干了。如果不是,你就应该学会主动化解。人们总说恋人中的两个人在吵架后先转身的那个是天使。其实,下属和上司之间有了矛盾后也是一样。当你和上司有了矛盾,主动积极的化解更能显示出你的修养和风度,更何况领导的级别本身就在你之上,虽然并非从属关系,但你怎能奢求一个掌握着你“升杀大权”的人放下自己的权威主动和你化解矛盾呢?大部分人不但不会嘲笑主动低头的人,还会欣赏这个人的气度,这也正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去年的一个夏日,很久没有联系的好友孔森来电话邀请路飞吃饭,路飞欣然前往。一见到意气风发,一脸喜气的孔森,路飞就知道肯定有好事分享。果不其然,孔森告诉路飞自己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不仅待遇可观,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路飞也很为好友高兴,连连祝孔森大展宏图。
后来,俩人也经常聚到一起,大部分时间都是孔森在向路飞讲述自己“职业发展”的情况。不到半年的时间,孔森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升为副经理了,为此他们还专门庆祝了一番,看到孔森有些“得意忘形”的大谈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路飞打心眼里替自己的朋友高兴。那时候,路飞经常想:这小子,还真是前途无量啊。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的3月份孔森突然告诉自己辞职的消息,这让路飞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原来,一次会议上公司总经理提出一个案子,本来是应该他们部门负责的,于是孔森就直接接下来了,全然没有听到经理当时正在找各种理由推脱。虽然最后总经理还是指定由其他部门负责完成,但是他和经理之间再也不能在一起融洽工作了,因为经理觉得孔森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两个月后,孔森不得不离开公司。
孔森所在部门经理的为人处事我们暂且不去评论,他因无视上司而将其得罪的后果真的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领导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谨言慎行避免矛盾产生,倘若已经产生,不妨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巧妙化解与领导之间的矛盾。
沟通箴言
没有所谓的时光机所以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回转,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谨言慎行将其发生概率降到最小,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化解,真诚的态度人人都能感觉得到。处理和上司的矛盾同样适用。
避重就轻,关心领导的技巧
这里的避重就轻不是要你回避重的责任,只捡轻的来承担,而是说很多时候你要学会回避要点,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举个简单的例外,如果你的朋友因为一件事情心情不好,而你又不能帮他解决这件事情,这时候的你如果执着于这件事情本身恐怕只能让你的朋友更加难过,相反的,若是你选择谈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来转移朋友视线的注意力,你的朋友也许会更好过一些,而事情在相对明朗的心境下似乎更容易出现转机。
作为下属对领导的关心更能让其对你产生好感。但是下属和领导毕竟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因此关心领导的时候更应该知道避重就轻。
刘爽是一家公关公司的总裁秘书。中国向来讲究:在其位,谋其政。因为职位的关系,刘爽不可避免的经常要和领导聊天,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刘爽在听领导的侃侃而谈。但是,因为刘爽知道领导的压力也很大而且能够让领导充满自信的工作也是分内职责,于是在领导偶尔向刘爽吐口水的时候,刘爽总是会避重就轻的给领导以关心。领导对此很受用,于是也更加喜欢刘爽。
有一天,领导对刘爽说:“性格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可是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性格对一个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让人在组建家庭时少走弯路,还能为一个人在成就事业时倾注一臂之力。”
就在刘爽一时还不明白领导为什么说这些话的时候,领导已经开始将他当年的创业史了。当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一起开了一家出版社,策划了几本书,先期投注了一笔钱,可是后来出书计划却流产了,他们的心血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当时自己受不了这个打击,变得消极沉闷,甚至不愿与人沟通。在后来的出书计划上他也尽量事事亲为,朋友的很多意见他从不听取,可是出版的书还是没有成功,为此没过多久出版社就解散了。
虽然知道是自己的错,可是他不愿承认,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苦闷之中。
刘爽这才明白领导为什么会说之前的话,于是她对领导说道:“当时的您肯定很痛苦,但您应该很快就走出来了吧,要不然也不有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了。”
领导笑着说:“是啊,当时的我太年轻了,心高气傲,阅历又浅,总是过于相信自己,这个缺点无疑毁了当时的出版社。”
“每个人都会曾经历过失败,重要的是您现在很成功啊。您对下属的宽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们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其实大家都觉得很愿意跟着您干事呢。”
领导再一次笑了。
刘爽和领导聊天时总是以领导现在的成功作为出发点,无疑是一种避重就轻,可是正是这巧妙的方法让领导体会到了刘爽对自己真正的关心。
很多时候,领导在诉苦水尤其谈到自己从前的错误或者缺点的时候,并不是让你告诉他当时的自己到底有多么的愚蠢或是不堪,如果你不能体会到这一点,抓住领导的小辫子不放,对领导的关心很可能不但没有得到领导的好感反而让自己因此失“宠”于领导。
曹海滨在一家公司做办公室主任刚刚半年,可是每每拿自己的薪水和其他公司同等职位的人相比较时,总是觉得自己的薪水少的可怜,为此甚至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可是,有一天领导和自己闲聊时竟然谈起他当年的一次跳槽经历,这一度让曹海滨心里很不安,他怀疑领导是否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领导告诉他说,当时他因为觉得公司前景不好打算跳槽,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恰好职位适合,他也就全心投入面试之中。历时两个多月,参加了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每一次面试都让自己觉得那一职位向自己靠近一步,于是对待原来的那份工作再也没有以前用心。可是,当领导准备放弃原来的工作决定一切从新开始的时候,世界500强的这家公司竟然没有录用他。而他到现在也不知道原因。领导话还没有说完,曹海滨就感慨道:“您到现在还不知道原因?要是我一定会去问个明白!怎么能让自己这么不明不白的就被“枪毙”了呢?再说您每一次面试完的感觉不都是很好吗?”
更让领导感到不能理解的是,接下来曹海滨又说道:“不用说,您肯定在原来的公司也呆不下去了吧。”“结果确实如此”,经理有些无奈的回答。
可是,曹海滨不久也离开了公司。其实,领导这次的谈话并不是让曹海滨来看自己的笑话,只是想提醒他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定力,切不可“朝三暮四”,可是曹海滨完全没能明白领导的苦心,最后只能走了领导的老路。
事例中的领导无疑是一位难得的好上司,可是曹海滨的自作聪明却让自己失去了这份工作。难怪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要选择灭亡,那没人能拯救得了他。
真正的关心出自真诚发自肺腑,领导自然能感觉得到,再加上巧妙的避重就轻之道,你肯定能和领导产生心灵的默契。
沟通箴言
做每一件事都要讲究技巧,关心领导也不例外。学会避重就轻,让你的领导感受到你真诚的关心来自理解,也来自尊重。永远记住:沟通源自真诚,也需要技巧。
忠心而待,要拥戴你的领导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跳槽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很少有人能和几十年以前那样一辈子坚守一个岗位,大部分人总是在不断选择。可是从公司的发展来考虑,人员的频繁变更无疑弊大于利,于是很多大的,拥有先见之明的公司往往很注重员工对自己的忠诚度,他们在从外部招聘和直接提拔公司内部一步步走上来的员工之间,往往会选择后者,即使面对内部员工有些不如外部人员的时候很多也是如此。由此,对公司,对领导的忠诚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下属,要想得到领导的提拔,且不论你能力如何,对领导的忠心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忠诚、拥戴你的上司,主要表现在工作上主动负责,并且不以此作为要求回报的筹码。一份事业的成就,需要对此忠诚的人,也需要够聪明的人。一个对上司忠诚的人是难得的,一个既聪明又忠诚于自己上的人更是难求,所以展示你的忠诚上司一定会厚待于你。
小帆所在的公司人事更替非常的快,大多人似乎只是走马观花的走一下过场就在公司里消失了。尽管如此,小帆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经理助理的位子,即使经理都换了好几任,她这个助理却一天又一天的成了公司的老员工。
近来小帆的经理又走了,新的经理马上就要来了。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听说新经理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耍“狮吼功”。有的又说新经理听说好像很有作为,年纪很轻,肯定精明又爱表现,以后有咱们的“好日子”过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之前的经理如何如何的好。就在这时,总部的人事主任走过来对大家说:安静一下,现在我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新经理。
小帆一看新经理的确年轻帅气,不过似乎也不缺少中年男子的成熟老练。不知道他刚才有没有听到同事们的议论,但他只是简简单单一句:“以后就要和大家一起工作了,现在彼此都不是很了解,但相信我们会合作的很好。”接着就走进了办公室,没过几分钟小帆就被叫了进去。
“你以后要做我的助理,所以我想我们彼此之间应该更快的了解一下。”经历直截了当的对她说。小帆点了点头。
“你对之前的经理怎么看?”经理问得如此直接让小帆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但毕竟有些经验,她稳了稳心神说:“我觉得不管是您还是之前的经理,大家即使做事的出发点或者方式不同,但目的确是一样的,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经理似乎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就笑着问道:“你和他们一样也对我很好奇吗?”原来刚才同事们的议论他都听到了,小帆心想:深藏不露,果然不简单。于是她谨慎的答道:“我当然也很关心您,但是我的角度是怎样更好的配合您的工作,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我没有兴趣知道。”
“难怪你一直在这家公司做事,不错,我很欣赏你,好好干。”经理微笑着说。听到经理的夸奖,小帆当然没忘记再一次表达自己的忠心。“谢谢您的赏识,能在您这样一位明理明智的上司手下办事,我感到很荣幸。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后来两人的确相处的非常愉快,配合的也很好。
小帆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她对事不对人,对每一任领导都是忠心的,忠心于公司的事业就是对上司的拥戴,不管上司是谁都没有什么差别。
相反,如果你对你的上司,你的公司不够忠诚,那就等于自掘坟墓。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可是利欲熏心下的人往往容易忘记这一点。
李文华在一家商务公司做业务主管,由于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公司业务蓬勃发展。这让一家对手公司很是忧心。终于,他们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主管业务的李文华,以公司副总的高位和优厚的物质待遇为条件,希望李文华把公司的机密透漏给他们。李文华经不住诱惑出卖了自己的公司。可是,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公司垮了之后去投奔新东家的时候,他们却翻脸不认人。“对不起,李先生,由于公司老总很担心您会再一次出卖我们公司,所以我们不能兑现之前对您的承诺。很抱歉。”
李文华气愤不过就和他们吵了起来,结果却只能是身败名裂。
对于卖主求荣的家伙从来都没有好下场,李文华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事业中,需要决策的大事毕竟只占少数,更多的往往是那些需要具体操作的小事,因此只有少数人需要智慧和勤奋,更多的人则需要忠诚和勤奋。
沟通箴言
对领导的忠心,不仅仅关乎一种态度,更是一个人人格品质的体现。即使阴险狡诈之人都会希望自己的手下对自己忠心耿耿,作为领导更会欣赏拥戴自己的人。
公私分明,区分生活和工作
每个活着的人都在生活,而生活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诚然,一个人的工作和他的生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但是,真正的智者一定是一个知道公私分明,把生活和工作截然分开的人。
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尽可能的不要把生活中的私人情绪带到工作中。作为领导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是一个把公和私分开的人,尤其你可能和你的上司比较谈得来,私下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私下里,你们可以朋友一样的平等相处,但是一旦回到了工作上,你必须认清他是你的领导,你对他要像其他员工一样,尊敬,拥护,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能和上司成为朋友当然很好,但是要维系好这样一份复杂的关系就需要一个人足够的睿智了。
夏小敏和公司的直接上级杜婵是大学校友,当夏小敏知道自己的学姐竟然是自己的上司时,夏小敏真是喜出望外。有学姐在,自己的日子一定比较好过。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有一次,夏小敏没有完成学姐交给他的任务,作为上司的学姐甚至当面点名批评了她。还有在分配任务时,杜婵也绝不会因为小敏是自己的学妹就把比较轻松的任务分给她,相反夏小敏觉得自己的任务比其他人的还要困难。很多时候,小敏都想不明白,可是事实既是如此,她觉得自己也没必要依靠这棵大树了,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敢有半点马虎。每当自己有些成绩的时候,上司学姐也会表扬她,但小敏也看不出与对别人的表扬有半点不同。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听同事们说学姐杜婵好像就要出国进修了,部门经理的位子也就空了出来,公司会提拔谁呢,小敏和其他人一样心中充满疑惑。
一天学姐杜婵竟然把小敏叫到了办公室里。“小敏,对不起,这段时间你是不是觉得挺难过的,觉得我这个学姐太不近人情了吧。其实,我当然也很在乎你这个学妹啊,可是我更愿意看到你快速成长。我就要走了,以后在公司好好干!”
后来,夏小敏接替了学姐的位子。当知道学姐极力推荐她时,她才明白学姐的一番苦心。原来学姐不希望小敏过多的依靠自己不去努力所以故意疏远她,甚至给她安排更多更重的工作来锻炼她。她也不希望同事的闲话影响小敏的前程所以从不让人知道她是小敏的学姐。
小敏暗自庆幸自己当时虽然没能理解学姐的苦心,但却“遵从”了学姐公私分开的意志,小敏也暗自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位聪慧不失宽容的学姐。
夏小敏的学姐真的给她上了很好的一课,让夏小敏真正懂得了生活和工作的截然分开才是职场人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公和私不能分开的时候,往往容易得意忘形,若是不能翻然悔悟,及时觉醒,后果恐怕是非常严重的。
杜鹃和自己的上司玫瑰非常谈得来,不仅工作上配合默契,就连生活中也有很多共识,比如在衣服的品位上。有一天,两人竟然在公司里撞衫了,由于上司玫瑰比杜鹃大几岁,同一个款式的衣服在他们两人身上称得上各有千秋。更衣室里两人嬉笑了一阵,玫瑰叫杜鹃“小妖精”,杜鹃也笑称她为“老妖精”,相互之间各得欢喜。后来,两人经常周末的时候一起逛街,喝茶,渐渐熟稔起来。
办公室里流言四起,大家甚至传说两人关系有问题。玫瑰到底是经理,认识到这一点后决定疏远杜鹃,可是杜鹃却对此浑然不知。一天,杜鹃敲门后没看见有人,就对玫瑰说道:“老妖精,今晚去伍佰的演唱会怎么样,我可是好不容才托朋友弄到的票哦。”其实,玫瑰当时正在接待客人,此人正坐在宽大的沙发里。玫瑰觉得尴尬极了,就忍住怒气对杜鹃说道:“你这是干什么呢?没看到我有客人在吗?没事就快点出去!”杜鹃这才知道自己闯下大祸。
后来,玫瑰对杜鹃越来越客气,直到杜鹃被调离原职。
如果杜鹃早一点知道公和私需要分明对待,她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或许工作上她还能和上司配合密切,而生活中也多了一位闺蜜。
人人都希望生活能不被工作打搅,工作能让生活更加如意,可是不能和领导做到公私分明,你就不会有顺心的职场,生活也一定没有想象中如意。
沟通箴言
每个人都知道和领导的公私分明需要睿智的头脑,睿智的头脑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睿智,你可以选择公私截然分开,领导只是你的领导,而不会成为你的朋友。
自我剖析,了解领导的看法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陈凯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陈凯。”不记得是哪部电影里的话了,但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台词。是啊,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除非是不想承认。可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
职场里,对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无疑是职场中的老大,你的领导。一个人经过深刻的自我剖析后才能全面的认识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这也是你了解领导对自己看法的前提。当然,了解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了解确切的明白自己哪些是要继续发扬的,哪些是有待改进的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领导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形象,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菲菲在公司里不算最聪明的,也不是最能干的,可她却是最善于总结的。她常常通过自我剖析,结合平时的总结去了解领导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试着改进自己,让自己更符合领导的要求。
平时有什么疑问的时候,她总会向自己的上司请教。菲菲的上司是个50岁上下的外国人,看到菲菲向自己请教时还时不时的记记笔记,感到很欣慰,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孙女在努力的学习,于是总会尽可能多的教给菲菲一些东西。由于俩人在这过程中各有所获,领导得到受人尊重的满足,菲菲得到受人重视的喜悦,因此上下关系很是融洽。
一个国外的领导,他们大部分一相情愿的认为,我对你坦诚,所以你也会对我坦诚。可是,一旦他发现你对他不够坦诚,他不会再给你第二次机会。菲菲深谙外国领导的价值观念。所以,当有一次领导直接要求菲菲接手一项工程的时候,菲菲知道会很吃力但还是答应了,因为她知道这是领导的信任。可是,工作完成后领导却没有升菲菲的职,于是菲菲直接向领导挑明。本来把菲菲看成只知道埋头苦干老黄牛的领导现在才发现菲菲的另一面,但是他不得不满足菲菲,因为她的要求并不过分。
尽管如此,菲菲还是和上司相处的非常融洽。
就因为菲菲了解自己,知道上司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工作中才能做到有退有进,取舍得当。
同样的,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一定不会真正的了解自己,当然也无法洞悉领导对自己真是的看法。这样的情况无疑不利于一个下属与上级的有效沟通。
王冰是个典型的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多时候还非常的自大,总是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因此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领导也不例外。
在一次会议上当王冰的提案又一次被当掉的时候,王冰觉得自己忍无可忍,于是直接问领导为什么。领导只能和颜悦色的对他说:“你的提案没有足够的可行性,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我看你还是再回去修改一下。”这时候,王兵自大的习气又上来了,只听他骄傲地说道:“我觉得自己的方案很有可行性啊,如果是某些人没有自信去做好,那就让我来完成好了,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领导其实早就对王兵的自大颇有意见了,现在王兵又如此,就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那么有信心,那就交给你来做吧。”
王兵的案子本来就不切实际,加上在会上又把所有人都奚落了一通,于是没有人肯积极配合他的工作,而且大家也都明白领导其实也有意看王兵的好戏,只有他自己蒙在鼓里,于是谁也不帮他。
结果可想而知,王兵的方案宣布流产,领导也借机辞退了他。王兵仿佛觉得自己上了领导的当,但是一切又怨得了谁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王兵其实是上了自己的当,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不知自己也不识他人。
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不难,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就难了,而要知道自己领导对自己是怎么看的就更难了。只有一个清醒认识自己、全面剖析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样子。比起知道领导的想法,不断改变自己恐怕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唯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和领导相处的更好,不是吗?
沟通箴言
有人说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和领导沟通也是一样,只要你足够的想和领导达到最好的沟通,你就一定能够做到。
严于律己,不谈论领导隐私
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个空间里会有很多自己不愿告诉别人或者不便告诉别人的事,我们称之为隐私。法律上有对侵犯别人隐私权进行制裁的明文规定,道德上也有对别人的隐私禁止谈论或者传播的潜在约束。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认识到,谈论别人的隐私是素质低下,修养不高的表现,严重时还可能触犯法律。
职场中我们当然也没有权利谈论领导的隐私,不仅是因为法律或是道德不允许,也是因为领导的意志关乎到我们的前途,因为自己的一时好奇就断送了大好前程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要严于律己,绝不谈论领导的隐私。
对于相貌一般的刘晓能够从公司的一名普通文员一直上升到总经理助理的位子,大家都感到很纳闷。其实,刘晓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无非就是得到领导的信任,而得到领导信任的方法就是从不谈论领导的隐私。
刚毕业刘晓就找到了这份工作,她很珍惜,也很努力的干好。可是,就在她努力的想要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时候,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流言蜚语的漩涡中。原来,慢慢熟稔起来的同事在无聊的时候,总会聊一些私人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涉及到领导的隐私。对此,刘晓不认同。
她总觉得自己从不希望别人背后议论自己的隐私,因此她也绝不在别人背后谈论他们的隐私。更何况每天的事情好多,忙都忙不过来。于是,每每同事们有谈论起领导的为人啊生活啊如何如何的时候,她总是总不开口,若是有不识趣的同事问她:“刘晓,你是经理的文员,和他接触也最多,你有什么高见呢?”刘晓要么只是笑笑,要么干脆一句:“抱歉,我对经理的生活并不关心,不过我更关心他给我加薪。”再后来,刘晓实在懒得应付的时候,就干脆趴在办公桌上睡觉。
正所谓隔墙有耳,领导早就对那些喜欢背后议论的员工“恨之入骨”,在一次被经理遇个正着的时候有几个同事就被经理直接开除了。
从不谈论领导隐私的刘晓也因为得到领导的信任一度被提升。
刘晓的做法无疑是职场中人的最明智做法。
领导只是普通人,不要奢望他们会有足够宽大的胸怀来容忍员工对他的隐私指指点点或者议论纷纷。聪明的下属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从来都是严于律己,决不谈论领导的隐私。谈论领导的隐私,无异于自毁前程,但总是存在不自知的下属“勇于”挑战权威,成为后人吸取经验的“典范”。
尹茜本来和自己的上司魏伟相处的一直不错,大家工作上配合支持,合作的比较愉快。可是,最近上司魏伟对自己越来越冷漠,这让尹茜很是不解。公事上没问题,私事上大家也没什么交集啊。百思不得其解,尹茜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朋友不愧为职场高手,终于为尹茜找到了答案。
“最近工作上有得罪你的上司吗?”朋友问?
“没有啊。我们一向配合很好的。”
“最近办公室里有没有关于你上司的流言蜚语呢?”
“哦,想起来了,大家好像在议论上司的妻子出轨的事。可是我并不知道这件事啊,更不用说和别人讨论了,再说我也没心思关心这事。”尹茜一脸无辜的说到。
“你说自己不知道?那我问你,最近你有没有和你们上司单独相处啊,我指的是下班时间。”朋友一脸好奇的问,在尹茜看来好像还有点“幸灾乐祸”。
“恩,前几天上司是有稍我一段路了,因为公车比较挤嘛,可是我们都只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了。”
“你再好好想想?”
“哦,我想起来了”尹茜恍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好像说过他妻子和自己的上司勾搭在一起的事,可是,我并没太在意啊当时,而且很快就忘了。”
尹茜这才明白就因为自己无意中知道了上司的隐私,而恰恰这个隐私又在传播,这让上司怀疑到了自己的头上。
“哎,这种事没办法,你也只能自认倒霉。”朋友指点道。
尹茜无意中做了某个好事者的替罪羊,由此可见即使仅仅知道领导的隐私都是这样的后果,更不用说真的去传播了。
谈论领导的隐私要不得!
沟通箴言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背后议论,领导亦是如此。严于律己,绝不谈论领导的隐私,既是你做人的最起码的素质问题,也是你赢得领导信任的基本保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