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是手足-半个世纪的承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法国《老人周刊》的记者伊莎接到主编比尔的指派,让她去北部的坦尼小镇给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一百二十二岁的索菲娅太太做一个专访。

    次日,伊莎几经辗转到了偏远的坦尼小镇,见到了鹤发鸡皮的索菲娅太太。索菲娅太太无儿无女,五十年前,她的先生去世以后,她就孤身一人生活在他先生留下的那所大宅子里,静静地安享晚年。

    索菲娅太太虽然身体还很硬朗,但半年前已经完全失去了语言功能,只能从她脸上的微笑可以看出她对伊莎到来的欢迎。

    伊莎专访没做成,却在坦尼捕捉了一条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她了解到,一直承担着索菲娅太太的所有开支并照料她生活起居的希尔律师一家,居然和索菲娅太太非亲非故。要知道希尔一家这种额外的义务是从他爷爷那辈子就开始了,至今已是半个世纪。这真是个比长寿老人本身更有新闻性的题材。

    伊莎问镇里的人:为什么希尔一家要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呢?镇里的人告诉她,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从他们记事的时候开始,希尔一家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负责着索菲娅太太的一切。

    强烈的好奇使伊莎来到了希尔家里,希尔的父亲,七十岁高龄的老希尔面对着伊莎的提问讳莫如深,他说:“没有什么原因,如果说一定要有什么原因的话,那就是主的安排。”伊莎知道老希尔是个基督徒,如果他执意不说,再问也没有结果。

    于是她来到了希尔的律师事务所。风度翩翩的希尔律师接待了她。寒暄以后,伊莎直接就问:“希尔律师,想问一下,为什么您的家族和您自己一直要照顾非亲非故的索菲娅太太呢?”希尔律师倒是很坦承,他说,从懂事起,他就问过他的父亲,为什么他们家要像儿女一样负责着索菲娅太太的一切呢?但父亲告诉他,这是主的安排,只要索菲娅太太活着一天,希尔一家就要照顾她一天。

    希尔居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答案只有在老希尔身上了。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个家族历经三代照顾一个孤寡老人,也太匪夷所思了。这背后一定有世人难以觉察的猛料。伊莎决定先回报社,将自己的打算告诉报社的主编比尔。

    比尔非常支持伊莎要深挖索菲娅太太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报道的想法。他说:“这件事的背后一定非同寻常。照顾老人,并给老人提供一些经济上的资助,不足挂齿;但历经半个世纪的时间,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我们先将希尔一家的事报道出去,看社会上的反响如何,再决定怎么做。这件事一定有卖点。”

    《老人周刊》关于希尔一家历尽半个世纪照顾索菲娅太太的报道轰动了法国。大家才知道世界上最长寿老人的背后居然有这样一段爱心佳话。一时间报纸纷纷转载,希尔家族一下子在法国出了名。

    不久后的一天,比尔亲自和伊莎来到了坦尼小镇,他们再次走访了镇里的人,面对他们刨根寻底的询问,人们还是说,早已习惯了将老希尔和索菲娅太太视为一家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希尔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从他们一记事,事实就摆在这里。

    比尔和伊莎哭笑不得。他们相互打气:这里面一定有隐情。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是因为时间久远,这件事无从查起。

    但他们决定将这件事继续报道下去,接下来的《老人周刊》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希尔家族对索菲娅太太所做的付出。在《老人周刊》的重磅出击下,一家又一家的报社和电视台也相继走进了坦尼小镇。希尔一家成了仁慈和爱心的化身。

    伊莎没有放弃她的调查。这天,她突然灵机一动。会不会索菲娅太太和希尔一家有什么血缘关系。她将想法告诉比尔,比尔告诉她,这也是个方向。于是伊莎想方设法调来索菲娅太太体检时的个人资料,可是资料上的血型等项目和她掌握的老希尔的资料根本对不上。

    伊莎又想到了另一个方面,索菲娅太太和希尔家族之间有没有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呢?她为自己这一想法而激动。试想:一段非凡的爱情经历,并通过子孙延续半个世纪,这是一个多么打动人心的报道素材。伊莎打电话将疑问告诉了希尔,希尔想了想告诉她,索菲娅太太和他爷爷相差了二十岁,绝不会有什么浪漫故事发生,而他的父亲更是和索菲娅太太差半个世纪,情感上的纠葛更是无从说起。

    当伊莎将结果告诉比尔,这桩事后面实在没有什么隐情可以值得报道时,比尔也泄了气,他说:“那就让我们把他们一家当圣人来理解吧!”

    这年的春天,《老人周刊》帮索菲娅太太操办了她一百二十二岁的生日。全国各地的贺卡和祝福像雪片一样飘来。法国总统也给索菲娅太太发来了生日贺电。在伊莎给索菲娅太太一字一句地读着总统的生日贺电时,一头银发、稍做淡妆的索菲娅太太脸色红润,在摄像机前显得那样安宁和慈祥。

    可到了晚上,伊莎却意外地接到了一个消息,老希尔在看电视上索菲娅太太的镜头时,由于激动,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老人周刊》决定把老希尔当作社会道德典范来宣传,并联合多个老人社团准备为老希尔在坦尼塑一座雕像,来彰显老希尔及其家族的爱心及对社会公益道德的影响。

    老希尔的死好像对索菲娅太太打击不小,她也没能度过这个冬天。这天,她忽然哆哆嗦嗦地将自己穿戴一新,在大宅子里艰难地踱着步,闻讯而来的希尔将其扶到床边躺下,索菲娅太太突然拉住希尔的手,将怀里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发黄的文件递给了希尔,竟喃喃地吐出两个字:“谢谢!”便咽了气。

    第二天,世界各国的媒体头版消息: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索菲娅太太去世,享年一百二十二岁又一百六十四天。

    《老人周刊》为了造成更大的轰动效应,想把索菲娅太太的隆重葬礼和老希尔的雕像揭幕一起来办。伊莎来征求希尔的意见时,希尔将索菲娅太太交给他的文件递给她,说:“不要违背了希尔家族的本意,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基督徒,否则他们在天上也不得安宁。这份文件就是你们要的希尔家族半个世纪以来照顾索菲娅太太的背后隐情。”

    伊莎接过这份虽年代久远,但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文件,一看全明白了。原来,五十年前,希尔的爷爷和索菲娅太太签订了一纸合约:合约里约定由希尔一家来照顾孤苦伶仃、无经济来源的索菲娅太太余生,索菲娅太太晚年所需的一切开支由希尔一家来提供。作为回报,在索菲娅太太死后,她的那座大宅子由希尔及其子孙来继承。

    当然希尔的爷爷怎么也不会想到,合约签订后,七十岁高龄的索菲娅太太又活了五十多年。

    《老人周刊》出人意料地挖到了这一离奇猛料,关于索菲娅太太和希尔一家的种种报道和讨论充斥着版面很长一段时间,其中有一篇标题是《半个世纪的承诺》的报道中写道:希尔一家为索菲娅太太这么多年的付出折合现值,足以购买六座像索菲娅太太的那种宅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