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经典1-工艺美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先秦时代的工艺

    1.陶器

    我国在距今1万年左右发明了陶器,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之一。虽然现在我国尚不能详知发明陶器的途径,但陶器的发明却绝非偶然,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陶器质地松软,具有明显的吸水性。其种类包括生活器皿、生产工具、随葬明器、工艺美术作品及建筑材料几大类。

    ①著名的彩陶和黑陶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经营农业。陶器的产生与之紧密相连,故中国古代有“神农耕而作陶”的传说。在新石器时代,它几乎无所不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生产中用于收割的陶刀、狩猎的陶弹丸、捻线制纱的陶纺轮、鞣制皮革的陶锉。生活上,从烹饪、饮食、汲水到储藏等,陶具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有陶哨、陶埙、陶鼓、陶响球等乐器,以及反映原始宗教内容的女神塑像、动物塑像等。此外,陶器还广泛地用于随葬的明器。

    陶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实用目的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过程,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陶制工艺品,从而使陶器无可争辩地享有造型艺术先驱的称号。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便是世界船形彩陶壶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由于烧造工艺的差异,陶器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像青海大通出土的人物舞蹈纹盆、甘肃秦安出土的人形彩瓶、河南临汝出土的鹳鱼石斧图陶缸等,均是不可多得的史前艺术珍品。

    此外,还有大量模仿动物造型的实用工艺器皿,如仰韶文化的船形壶、鹰鼎、葫芦瓶,大汶口文化的猪鬶、狗鬶、兽形壶,马家窑文化的人首器盖,红山文化的女神塑像,良渚文化的水鸟壶等等。在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堆放着数千件陶塑雕像的窑穴,种类繁多,件件古朴生动,令人惊奇。

    到了距今4500年左右,由于采用了轮制技术和密封陶窑技术,陶器的颜色从以前的红色为主而变为以灰黑色为主,质量也大大提高,出现了一批空前绝后的黑陶精品。如山东龙山文化的蚕壳杯,漆黑油亮,陶胎仅厚0.3毫米~0.5毫米,在器表和柄部还刻出纤细的纹饰和不同形状的镂孔。其工艺技术达到了古代制陶术的顶峰。

    在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陶器的另一分支,即建筑用陶。如在良渚文化中发现有火候不高、且形态很不规整的建筑用砖,胎心黑色,表皮红色,代表着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发明。后来在中原龙山文化的淮阳平粮台城址又发现有用灰陶制成的陶水管。

    ②弥足珍贵的刻纹白陶

    夏商周三代已进入青铜时代,但陶器依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水平的有原始瓷和硬陶,它们以高岭土制坯,经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它的吸水性已经不十分明显,其性质已接近后来的瓷器。特别是商代晚期的刻纹白陶,也以高岭土为原料,质地坚硬,器表周身刻有与青铜器相同的花纹。图案精美,造型秀丽,颜色皎洁细腻。刻纹白陶属于礼器,所见有簋、鼎、尊、杧等,数量很少,大都集中于当时商王朝的国都——安阳小屯。

    这一时期的建筑用陶出现了三通陶水管。西周时出现了陶瓦和圆形瓦当,它们标志着人类建筑形式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③走向专业化的制陶业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商业的发达,陶器生产更加集中,也更加专业化。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广泛使用的是灰色陶器,除当作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大量用于随葬。在长江以南则流行印纹硬陶、灰陶和原始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也大相径庭,表现在陶器的种类和装饰上也差异很大。到战国末期,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陶器中开始逐步出现一些共同的因素。

    春秋时逐渐出现了陶制的方形、长方形薄砖。至此,建筑用陶的基本门类已大致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战国时,列国流行半圆瓦当,上面均模印有生动的花纹图案,区域色彩很浓,如燕下都的饕餮纹、齐临淄的树木双兽纹、秦咸阳的云纹等。此后,这一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2.先进的青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最初人们利用天然铜块制成工具和装饰品,后来人们发现在冶铜时掺入一定比例的锡或铅,可以大大降低其熔点、增强其硬度,由此便产生了青铜。青铜熔点低,熔液流动性好,便于制作容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其制作规模之巨大、造型之精美、做工之精致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①青铜文化的全盛时代

    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史传夏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后来九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国宝。

    全盛时代的青铜器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晚期所出土的文物为代表,已具有一定的铸造水平。除去刀、锥、铃等小铜器外,还有戈、戚一类兵器,爵、角、斝一类铜礼器;但这时铜器的胎很薄,器表也大都朴素无文。

    商代中期的青铜器以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代表,年代大致在仲丁至盘庚迁殷以前。铜器出土较多,其中礼器有鼎、鬲、簋、觚、爵、斝等,而胎质一般较薄,只有单线条的花纹带。但其中像郑州发现的高达1米的杜岭方鼎,则需要相当高的制造水平。

    晚期以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为代表。这个阶段的中期最富有特点,以河南安阳妇好墓所出铜器为代表,有很多新的器类,器形也更丰富,礼器一般较厚,花纹繁缛,并开始出现铭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司母戊大方鼎。它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千克,器形庞大深厚,鼎的腹部有兽面纹,有首无身,狰狞可怖,腹壁内铸有“司母戊”字样,脚部刻有蝉纹,线条简洁。司母戊方鼎集中表现了殷商时代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

    ②带铭文的西周青铜器

    西周定都丰镐。随政治中心的转移,青铜工业的重心也随之西迁。这一时期的青铜手工业继承了殷商的传统,属于青铜时代的盛期,青铜器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增加。西周中期以后,国力渐衰,青铜器的形态和组合随之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青铜礼器中的酒器减少,列鼎和编钟开始出现,簋、盈、匝、剑产生。

    此时青铜器的表面流行比较简朴的带状花纹,最常见的是窃曲纹、重环纹和瓦棱纹,显得朴实舒畅。由于发明了焊接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西周铜器精品有陕西淳化出土的大铜鼎,高122厘米,为迄今所见的最大的西周铜器。

    西周铜器的珍贵价值突出地反映在铭文上。从西周早期便开始出现长篇铭文,如小孟鼎铭文达390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多达494字。其他铸有重要铭文的还有利簋、何尊、史墙盘等。这些铭文记载了当时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外,铭文还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③铜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依据地域可分为:以三晋为代表的中原区、以齐鲁为代表的海岱区、以燕为代表的北方区、以楚为代表的南方区和以秦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其中以秦、楚两地的地域色彩最浓。秦承西周传统而自成一家,楚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发展很快,随着国力日盛,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此时的铜器反映了这一社会趋势,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进入中国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这一时期,铜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铜器形态的变化和新工艺技术的产生上。分铸法进一步发展器身和附件单独制模,焊接法普及,用方块模印法印铸的花纹兴起,导致蟠螭纹流行,铜器表面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如四川成都出土的水陆攻战铜壶、山西长冶国墓出土的错金银铜壶等均属此类工艺中的杰出代表。

    这一时期的冶铜成就还反映在用失蜡法熔模技术铸造铜器上,如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和铜鼓等,均运用失蜡法铸出极纤细精巧的主体蟠螭纹,层次繁杂,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的乐器主要有编钟、编镈、铙、铎和锌于。尤其是信阳楚墓的钮钟和随县曾侯乙墓的编钟最为完整且规模宏大。每钟可发两音,音色纯正,其中心位置12个半音齐备,这些青铜乐器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时期的乐律学。日常用具中最能反映工艺水平的是带钩和铜镜。战国时铜镜的制造以楚国最为发达。兵器中的精品当推吴越一带,如吴王夫差剑、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剑均做工极佳,至今锋利无比。

    3.玉器

    玉器是以天然玉石为材料雕琢加工成形的工艺品。中国在世界上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①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在新石器时代的诸多原始文化遗址中均有精美玉器,其中以辽西一带的红山文化和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最为引人注目。

    玉璧 龙山文化在良渚文化的贵族大墓中盛行用玉器随葬,最多的一墓竟达200余件,种类包括玉琮、璧、钺、镯、冠状饰及鸟、鱼、龟等20余种。这些玉器制作精良,造型复杂,雕琢手法以阴线刻为主,包括浅浮雕、半圆雕、镂空和圆锥等。尤其是由细如毫发的阴线组成的繁密图像已具有浮雕的效果。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美的玉器,每件玉琮上均有神人兽面像,体现了原始的图腾崇拜。

    同一时期,北方的红山文化也出土了一批淡黄和绿色的玉器,种类有龙形玉玦、钩方形佩、三连璧、鱼、鸟、鸮、蚕等,雕刻粗犷简约,别有一番风味,尤以玉龙最为引人注目。地处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也曾出土有玉铲、玉旋玑、玉臂环和玉制人面。

    总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已初步蕴含了宗教、道德观念,并与政治、权力和等级身份发生了密切关系。

    ②夏商周的平面玉雕

    夏代二里头文化中多次发现有玉制的戈、刀、钺、圭、璋、瑗和柄形器,显然大都是由兵器和工具演化来的,在工艺制作上已相当精美。

    商周时期的玉器多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无论器形、图案,还是工艺,都比夏代有明显进步。有代表性的是仿铜玉簋、跪坐玉人、阴阳两性合体玉人等。商周时期的玉器有大量形象极生动的动物玉雕,造型精细准确、形象逼真,通身饰隐起的双勾纹。商代晚期出现俏色玉器,如安阳小屯出土的玉鳖,以紫褐色玉皮为背甲,四肢、腹部则为白色,构思精巧。西周中晚期的玉器已形成另一种风格,造型冼练夸张,线条流畅自然。

    总体而言,夏、商、周三代的玉器以浅雕、浮雕等平面雕居多,但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圆雕占有一定比重。其中河南安妇好墓出土的10余件玉雕人像,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③精致的战国玉器

    从春秋晚期开始,玉器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玉器上的花纹由简单向繁密的方向发展,并流行隐起的涡纹,器物显得圆润丰满。战国早期的代表作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玉佩。它全长48厘米,宽8.3厘米,由13片镂空的各种形式或图案的玉片及24个圆环、半圆环或方扣连接而成。此佩纹饰均用隐起阴线琢法,起伏自然,顺着纹理,琢工精巧妩媚,是迄今发现的多节活动链状玉佩中最长、最精美的一件。

    体现战国玉器高度工艺水平的是战国中、晚期的玉器,其代表作有辉县固围村魏王室墓出土的大玉璜、平山中山国王墓出土的青玉带钩等。魏王室墓出土的大玉璜中有7块美玉、2个鎏金铜兽头,以铜片贯联起来成为一器,呈弧形,全长20.2厘米,玉质温润。色白而泛浅灰,是精美的和田玉。中间一玉微曲似折扇形,上侧琢一回首垂尾卧兽,口部钻有一个小孔,便于穿系,下弧一鼻穿孔,供系玉佩用。此中心玉与其左右的扇面形玉琢有变形蟠虬纹饰,成为龙身,其外两侧为玉龙首,龙首口含鎏金铜虎首,虎首口衔有着卷云饰纹的椭圆形玉,图案匀称饱满,琢工细腻精巧。

    战国时玉器玉质优良,王侯多使用和田玉,玉质细腻温润,光泽晶莹,青白色较多,偶见白玉。

    4.原始瓷器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前期人们就烧制出了瓷器。但在先秦时期,瓷器处于首创和初级阶段,故称为“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均施青釉,所以也称作“原始青瓷”。由于它具有比陶器更优的性能,因而很快受到人们的喜爱,使用范围日益广泛。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地点遍布大江南北。常见的器形有尊、罐、簋、豆、盘、缽、碗等,原料加工不精细,质地也比较粗糙。胎色以灰和灰白色为主,少数为青灰和酱色,不够稳定。在器表的釉下大多都拍印或刻划花纹,主要有云雷纹、网纹、方格纹等。商、西周时期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春秋时期逐渐流行了轮制的方法。江南地区,特别是浙江一带是原始瓷器的主要生产区域。此时多采用原始的龙窑。

    战国时原始瓷器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之一,使用更加普遍,生产规模和产量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江苏、浙江、江西和山西一带发现的瓷器的质量较好,原料经过加工处理,质地较细腻,胎多呈灰白色。釉层薄而均匀,多呈青或青黄色,少数呈淡黄色。多以S形纹为饰。成形工艺均采用陶车拉坯成形法,所以器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烧制中心仍在浙江一带。

    5.漆器

    中国有着悠久的漆器制造史。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彩漆簋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包括一件朱漆木碗、五件木胎漆筒和几件漆绘的彩陶片,距今约7000年。在良渚文化的大墓中还发现了髹漆的棺椁和镶玉珠的漆器。《韩非子·十过篇》记载,禹舜时做食器,流漆墨于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夏商周三代,漆器更为普遍,工艺技术也大有长进。在夏代二里头文化大墓中曾发现了殉葬用的漆匣,后陆续出土了觚、缽、鼓、盒等漆器。在河北藁城河西遗址,发现有商代前期贴饰压花金箔的薄板木胎雕花漆盒、盘的残片,器表饰朱红的浮雕式黑漆花纹,有的还镶有绿松石,工艺精巧,色彩华美,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

    西周时流行在漆器表面镶嵌蚌壳一类装饰。如河南浚县辛村卫国贵族墓曾出土了一件漆器,上有磨制的小蚌条拼嵌的花边图案。最能代表西周髹饰工艺水平的是北京琉璃河燕国贵族墓出土的一批木胎漆器,种类繁多,器表均髹饰彩漆图案,镶嵌有蚌壳,其中有一件觚的器表饰线浮雕花纹,贴有三箍金箔,并镶绿松石。

    春秋时漆器工艺的突出变化是,已有少部分漆器使用了金属附件。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墓出土的一件漆器残件上绘有人物、花鸟等细线图案,构图严谨对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作品。

    战国的漆器门类齐全,数量大增,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战国漆器的工艺已获得很大的进步,花纹色彩华丽精美,而且许多种类前所未闻,其中以胎骨和装饰手法进步最大。此前,漆器主要是厚木胎,从战国中期开始大量使用轻巧的薄板胎,以适应卷制各类筒形器皿。这就大大减少了雕木成型的困难,提高了生产效率。此时还出现了精美的高浮雕、圆雕等漆器,体现了雕刻艺术与漆器制造业的结合,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高浮雕漆器。

    特别重要的是,战国中期出现了使用“脱胎法”制作的夹纻胎漆器,有轻巧牢固、漆液渗透性能好、粘附力强、造型稳定的特点,这标志着战国髹漆手工业的巨大进步。战国漆器工艺成就还反映在镶嵌技术上,有的漆器表面贴饰着被剪成各种图案的金箔。后来出现了“扣器”,即在薄板卷木胎或夹纻胎器的口缘镶加金、银、铜箍。同时,漆器上还装有铜辅首、金属盖钮等附件。此时图案花纹取材广泛,以龙凤、鸟兽为多,笔法流畅,如长沙出土的“狩猎壶”,图案夸张大胆,用色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金银器

    金银器是以黄金、白银为原料加工制造的器皿和饰件。金银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制作极薄的金银箔,又可拉成细长的金银丝,适于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和器皿。中国很早就用金银制作各种器物。

    我国最早的金器产生于商代。在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均有金器出土。其中商殷中心区域出土了金片、金叶、金箔等饰件,而离这一区域较远的区域则出土了金臂钏、金耳环等。其中金臂钏用锤鍱法制成,两端锤成扇形,再弯成环状;金耳环一端锤成喇叭口状,一端锤成尖状,整体弯成圆形。

    商代晚期的金器主要出土于山西楼后兰家沟,属于商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结合体。这里出土了三件金珥形器,其中两件大小相同,另一件较小,都有一粒串珠,一端尖卷如涡纹,另一端较平,伸出一条细丝尾柄,尖部折上呈乙形,造型奇特。

    战国时代,金银器皿制造工艺发展迅速。金银日用品和装饰品成为贵族和上层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的金银器皿,主要发现于洛阳金村周墓。这里是战国末期周王及其附属臣子的墓葬。出土的金银器皿包括银杯三件、银盒三件、银铫三件,银卮一件。在长江流域,则以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黄金器皿为代表,包括金盏、金匕、金杯各一件,金器盖二件。

    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重达2150克,是目前已知的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盏身为直口、浅腹、圆底,腹外有两个对称的环耳,底部有三个倒置状的凤形足。盏盖圆顶中心有一圆形提手,盖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外卡,与碗口正好扣合。盏身、盏盖面铸有精细的蟠螭纹和云纹。

    秦汉时期的工艺

    1.陶明器和釉陶

    ①殉葬陶俑

    自秦代开始,烧造陶俑以供社会上层人物丧葬之需的风气日盛。秦始皇兵马俑可谓登峰造极。在已发掘的三个俑坑中排列着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武士俑7000余具、战马100余匹,其数量之大,形体之巨,制作之精,令人折服。这一布局严谨、气势磅礴的庞大军阵既展现了秦王朝军队的编制、兵种和装备,也体现了秦军“坚甲利兵”、“勇于攻战”的精神。这批陶俑的制作程序十分复杂,需按不同的部位翻型、粘接套合并雕刻成形。在这些武俑、战马的表面还绘有不同颜色的彩绘,这一切充分显示了秦代艺术的写实风格以及当时陶器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汉代贵族也大量用陶俑殉葬,规模、数量之巨依旧十分壮观,在西安、咸阳、徐州等地均发现随葬有数千陶俑的王侯墓。这些汉代陶俑身高仅60厘米,周身先绘以白色颜料,再用朱、黑两色绘出五官、发髻、服饰等,造型端庄秀丽。在西安市以北的阳陵发现了汉景帝刘启的陶俑丛葬坑。

    ②陶明器

    秦汉时期开始流行在墓葬中随葬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陶明器。最初仅有谷仓、炉灶,后来扩展到几乎无所不包,如高楼宅院、农田、陂塘、井栏、碓房、猪舍以及各种人物、家畜、家禽等等,有的还在器表绘有精致的彩色花纹,其中不乏艺术精品。如成都出土的说书俑、济南出土的彩绘杂技组俑等,造型洗练夸张,表情俏皮生动。

    ③彩釉

    汉代制陶业的一项突出成就是釉陶的发明。釉陶的烧成温度在80℃上下,肉胎是砖红色,由于釉料中含有大量氧化铅,故又称“铅釉”。汉代釉陶的釉色多为浓厚的黄色和绿色,釉层清澈透明,色泽莹亮光滑。釉陶不宜实用,多用于随葬明器,器形多为仿铜礼器、动物俑像等等。釉陶的精品当推甘肃武威擂台汉墓所出的一件高达1.05米的五层绿釉雕镂院落模型。

    釉谷仓秦汉时期人们日用陶器基本继承了战国以来的灰陶传统,并且愈来愈具有统一的风格。

    秦汉以来,流行圆形瓦当,其上涂模印花纹外,还印有文字言语,时代特征十分鲜明。

    2.铜器的最后繁荣期

    秦国在铜器上继承了战国时秦国的传统,铭文字体亦大致相同。最能反映秦代铜器制作水平的莫过于秦始皇陵出土的两辆彩绘铜车马。每乘车均驭四马,各有一铜御官俑,其尺寸取自真实车、马、人的二分之一,结构十分复杂,由三千多个部件组装而成,除青铜外还使用了少量金银饰件。车厢内外绘有变形龙凤、云纹,制作装饰极为精巧华丽。此外,在秦兵马俑坑还发现了大量的秦代铜兵器,其表层大多作了铬盐氧化处理,以增强合金抗腐蚀的能力,这在世界科技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成就。

    汉代铜器中礼器、兵器锐减,生活器皿剧增,而且形制和类别有很大变化。主要器类有鼎、锤、壶、钫、釜、鍪、礁斗、灯和熏炉。特别是一些器物定型后便固定下来,如酒樽、博山炉、僬斗和洗即是。日常用具中最常见的是灯和熏炉,尤其是灯的式样极多,且不乏精品,如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的“长信宫灯”,广西合浦出土的“凤鸟灯”,甘肃武威出土的“十二枝灯”,山西朔县出土的“雁鱼灯”,贵州兴仁出土的“蟠龙连枝灯”,江苏邗江出土的“错银铜牛灯”等。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汉代用铜制作的兵器主要是弩机和镞,度量衡类有尺、量、权,兵器类有钟、钲、铎、铃。汉代制铜镜的工艺十分先进,与战国不同的是,在镜背多铸铭文。总体而言,汉代铜器注重实用,纹样朴素简约。但王侯贵族多用镶金的铜器,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鎏银蟠龙纹壶和鎏金银镶乳丁纹壶等均是汉代铜器中难得的精品。

    新莽时的铜器与秦代相似,以度量衡较多,但复古之风极盛,青铜器大都质地精良,制作规整。

    秦汉时期,数种与汉式铜器发展有完全不同风格的边地青铜文化,也已发展到盛期。

    中国青铜器到东汉末年已接近尾声。魏晋以后,铜器已基本被各类其他种类的器物取代,惟铜镜依旧流传下来,至唐代仍有不少新的工艺品种产生,如螺钿镜、金银平脱镜等等。作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具,铜镜的生命一直沿续到清代。

    3.承前启后的秦汉玉器

    秦汉玉器继承了战国传统,但在器物的种类和组合上又有较大的改进。汉玉讲究雄浑豪放,极有气魄。具体还表现在器表隐起处常用细如毫发的阴线雕饰以增强立体感。另外,汉玉中高浮雕、圆雕和镂孔的表现手法增多,抛光技术也大有长进。汉玉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礼仪用,即“六瑞”,包括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第二类为葬玉,如玉衣、九窍塞、玉含和握玉;第三类为装饰品,如玉佩;最后一类为浮雕和圆雕的艺术品。汉玉中的精品有汉元帝渭陵附近所出土的镂空羊脂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等圆雕,广州南越王墓所出土的角形玉杯。

    东汉时玉器琢刻精益求精,如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王座屏上雕刻有复杂的龙纹等花纹,器形优美,刻镂精工,是当时游丝刻的代表作。

    4.发展成熟的瓷器

    ①瓷器成为独立的手工业

    镀金银竹节熏炉秦汉的原始瓷器不少,但与战国时的瓷器存在着明显差异。器型以仿铜礼器为最常见,饮食器很少。这时期的制作工艺不及战国时期的精细,两者在工艺传统上看不出直接的承袭关系。上虞东汉中期稍后的窑场遗址是名副其实的瓷窑。可见当时陶、瓷彻底分家,瓷器成为一个新的手工业部门。

    ②东汉晚期瓷器臻于成熟

    东汉晚期,瓷器终于摆脱了原始状态,成熟的瓷器被烧制出来,即青瓷器。这一时期的瓷窑遗址主要发现于浙江,尤其以上虞最为密集。上虞联江帐子山发现的丽座龙窑比较典型。所出土的瓷器表明,东汉晚期成熟瓷器的质量比原始瓷器的质量有较大提高,但无论在造型、装饰技术和内容等方面都明显存在着原始瓷器的烙印,尚未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5.风格统一的漆器

    西汉前期,漆器工艺在战国和秦代漆器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时的漆器已不像战国时那样各地风格迥异,而是风貌渐趋统一。漆器生产数量增多,质量提高,不但制作精美,而且造形和髹饰方面有不少创新。

    从胎骨看,汉代漆器流行木胎、夹纻胎和少量竹胎;就器形而言则与战国相似,但也创造出了新器形。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的数百件漆器,设计精巧华丽,大小相差悬殊。

    在髹饰技法上,汉代大大发展了战国时已出现的针刻技法,并发展到在针刻花纹上加上朱漆或用彩笔勾勒,乃至填绘金彩,使图案更加醒目。西汉中期,贴饰于漆器表面的金箔花镂刻精细、形象生动,并与金银扣,箍、彩描漆相结合,构成一种异常华丽富贵的工艺。此时还出现了这样的漆器:在器顶、盖上镶金银花叶,以玛瑙、琉璃珠为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箍,其间用金银箔嵌贴出镂刻的人物、神像、鸟兽,以彩绘云气、山石等为依托。安徽天长县汉墓出土的双层银扣彩漆奁、月牙形双层盒,江苏连云港出土的长方形、椭圆形盒,均为此类漆器的精品。

    6.持续发展的金银器

    汉代,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进步,金银器制作技术得以持续发展。两汉时,金银器制作的方法繁杂精致,工艺水平很高,标志着汉代金银器工艺已经脱离了青铜器工艺的传统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逐步达到了成熟阶段。

    两汉时期的金银器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出土。江苏盱眙南窑庄窑藏中曾发现金版、金饼及金兽。金兽出土时盖在装有金币的铜壶口上,重9000克,含金量达99%。金兽作蜷伏状,两前肢置于颔下,颈部戴三轮项圈,额间有一环钮,周身饰有圆形花纹。江苏刊江甘泉二号汉墓中,出土了金泡形饰、质形饰、品形饰、王冠形饰等。这些金器做工极为精细,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北方出土的如中山王刘靖墓中的掐丝金龙,采用了锤鍱、焊接、掐丝等多种工艺,富丽堂皇。

    三国至两宋时期的工艺

    1.陶器

    ①低温釉陶

    由于瓷器的逐步普及,制陶业呈明显的衰败景象。日用器皿大大减少,陶制明器仍十分流行,但质量已大不如汉代。这一时期在江南流行一种塑有楼阁人物的陶罐。在北方地区,低温釉陶器已具有较高水平,品种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多色釉,为后来的唐三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陶塑艺术以北朝的为最美,它在继承汉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佛教艺术养分,注意神态的刻画,形式也丰富多样。种类有文武官员、男女侍俑、伎乐俑、驼、马和镇墓兽等。

    ②唐三彩

    在汉代以来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著名的“三彩”陶器。唐三彩以白色粘土为原料,用含有铜、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最后形成斑驳不一的美丽彩釉。唐三彩以黄、绿、白、赭为主,蓝、黑色甚少,但极名贵。其中以黄、绿、白三色最常见。

    唐三彩制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主要用于生活用具,俑主要作装饰,包罗万象,是唐手工业中品种最丰富的。

    唐代盛行厚葬,三彩明器便应运而生,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开元时达到高峰。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属骆驼和马,用马陪葬的较多。三彩马体态健美,强壮有力,姿态惟妙惟肖。西安唐墓中出土的两件骆驼载乐俑是三彩骆驼中的珍品,体现了唐代统一繁荣的盛世景象。

    唐三彩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上的许多地区都有出土,这足以证明它在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高度发达的瓷器

    ①发展中的魏晋瓷器

    魏晋时期,成熟瓷器发展很快,北方还烧制出了白瓷器。

    南方由于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瓷器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作为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的浙江的烧瓷业十分兴盛,同时,江苏的制瓷业也发展迅速。太湖的宜兴在东吴、西晋时便烧制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西晋统一后,制瓷业迅速普及,并在南朝初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陶区域。

    南方瓷器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其中圆形器都是拉坯成形,胎壁厚薄一致,造型规整。在西晋时还流行将瓷器塑成动物形象;另一类是专供随葬的明器,东晋以后逐渐减少。

    瓷器的原料都采用当地瓷土,加工精细,胎多呈灰色,坚硬致密。其中浙江金华一带的瓷窑中,出现了施釉前先在胎体外表刷一层化妆土的作法。化妆土制瓷法在东晋时得以普及,这对扩大原料范围和烧瓷区域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釉层均匀,多呈豆青和淡青色,少量的为深灰和黑色,光泽好。装饰技法有刻、画、模印、贴花、堆塑、镂孔等,内容十分丰富。但在东晋、南朝时较多地使用了褐色点彩的装饰技法,同时,受佛教艺术影响,刻画或浅浮雕式的莲花纹逐渐流行起来。这时窑炉和烧制技术较东汉后期有了明显的改进,从而彻底摆脱了瓷器的原始性。

    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因此瓷器手工业兴起较晚。其中从北魏延兴四年至太和八年(公元474~484年)的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青瓷唾盂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到东魏、北齐时期,北方制瓷业开始发达。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白瓷。范粹墓中首次发现了北朝时期的白瓷,造型与北方同期的青瓷大体一致。胎呈白色,较细腻,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施乳白色釉,光泽很好。虽然此时白瓷仍处于初创阶段,但它预示着瓷器手工业进入了全新时期。

    ②全面发展的隋唐五代瓷器

    隋唐五代时期,瓷器手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区域不断扩大,除原有的地点外,湖南长沙望城、江西景德镇、河南巩县、河北曲阳等地也开始烧瓷;以前的上虞窑、湘阴窑等相继进入盛期,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越窑、岳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窑等各具特色的名窑。

    这一时期瓷器的质量显著提高,工匠们进一步掌握了原料的性能,使烧出的青瓷晶莹光亮,黑瓷深沉光润,白瓷也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南方以烧青瓷、北方以烧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格局。

    青瓷器是这个时期的大宗产品,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亦有生产,但风格迥异。在众多青瓷窑中,浙江越窑烧制质量最好,代表了当时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其他各窑也不乏精品,如唐早期的长沙窑,大胆采用在釉下以褐、绿色绘画花纹的方法,为青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白瓷是这时北方生产的主要品种,最有名的首推河北的邢窑。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类较多,造型朴实无华,有粗、细白瓷之分。除邢窑外,河南巩窑也很有名。

    与此同时,还有绞胎瓷器问世。绞胎瓷器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泥相互混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形。这样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焙烧,便成了绞胎瓷器。

    ③高度发展的宋代瓷器

    宋代的瓷器工艺高度发展,“宋瓷”成为闻名世界的工艺品之一。它不仅品种齐全,而且名窑遍及全国各地。宋朝为掌握著名窑场而为皇族贵戚专制高级瓷器,建立了官窑,由此形成宋瓷中民窑和官窑的不同风格。宋瓷品种从釉彩上可以概括为青、白、黑、彩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因产地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貌。著名的窑场有汝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景德镇窑等。宋代工匠已掌握了多种烧造技术和装饰技法,如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烧出的器物的釉色变化非常丰富,常显现“银星斑”、“兔毫斑”、“鹧鸪斑”、“玳瑁斑”等美丽斑纹。景德镇窑工在透明釉中加少许铁,烧成著名的“影青器”。此时,中国瓷器制造方法传播到东、西各国,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蜀锦、宋锦交相辉映

    从三国到两晋,四川的织锦业非常发达,居全国领先地位,当时成都织造的经线起花的彩锦色泽美丽、花纹新颖,织造技术已达到成熟的地步,被誉为“蜀锦”,名扬天下,另外还出现了加金锦等新品种。南北朝时期丝织物中出现了纬线起花锦,较经线起花有很大进步,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多的花纹和宽幅的织品。

    唐代时纬锦非常流行,并且发展了经纬线互相融合起花的新技术,为中国织染工艺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丝织的品种极为丰富,以缭绫、红线毯、织成锦等最为繁华。唐代纹锦以花鸟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如联珠团窠纹、鸟会瑞草、散点小簇花、写生团花等,由于受佛教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

    宋代最有名的锦有两种,一种是四川产的蜀锦,一种是苏、湖、杭州等产的宋锦。二者皆为精品。宋锦采用一种精密细致的“三枚斜纹地”,经线分面经和底经两重,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经用有色熟丝,纬用多种色彩的练丝。以底经作地纹组织,面经作纬线幅长的“结接经”。这种结构继承了唐以来的纬锦织造技术,用彩纬加固结经,形成纬三重起花。宋锦的织造过程完全体现了中国本民族的风格,因而显得严谨规范。

    4.玉器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急转直下,这显然是这一时期战乱不止、经济萧条的直接后果。

    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作为工艺美术的玉器业很快复苏并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与西域各国交往的加强,往西域一带输出的玉料激增,反过来直接刺激了玉器的生产。这时的玉器品质精良,色如羊脂,技艺精湛。种类有羽觞、飞天、杯、璜、镯、带板和哀册等。唐代玉器的花纹大量涌现出花鸟、人物、走兽的内容,流行缠枝花卉、葵花、飞天、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实能力大大提高,可谓形神兼备。这些显然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不无关系。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表示官位高低的玉带板和一些新饰件,具有实用价值的玉制容器增多。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和金镶白玉镯均制作精细,金玉相互衬托,愈显高雅富贵,可谓隋唐玉器的代表作。

    北宋初年,金石学兴起,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古玉的收藏和考证。随着文人花鸟画的流行,玉装饰题材成为玉器的另一特色。

    青玉狮5.漆器

    ①东吴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漆器业急剧衰败。这与当时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瓷器业兴起的打击。1984年,安徽马鞍山市出土了一批东吴漆器,其中一件一色漆凭几,器表处理相当考究;另一件锥刻戗金黑漆盒盖,在稠密的云气纹中添加了人物和珍禽异兽图盘;还有一件黑、红、黄三色相间的犀皮耳杯。此墓中还出土了一批反映社会风情和历史故事的彩绘漆画精品,如“宫闱宴乐图盘”、“季札挂剑图盘”、“童子对棍图盘”等,图案设计精美,生活气息浓厚,写生手法不凡,增强了油彩的运用。这批珍贵的漆器弥补了该阶段漆器工艺发展的缺环。

    在西晋至南北朝的300余年中,随着佛教的流行,出现了使用夹纻法制作的佛像及用氧化铅调油作画的密陀绘技法。

    ②繁荣的唐代漆器

    漆器的主要品种在唐代已基本齐备,特别是实用漆器已十分发达。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出现了雕漆,它标志着中国漆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漆器首次出现了用刀进行雕刻的手段,漆层也突破了装饰的功用,突破了历来的平髹、勾填、彩绘、镶嵌的范围,开始迈进浮雕艺术的领域,并很快形成了一支独立的门类,走向了繁荣。此外,能反映唐代髹饰工艺水平的还有堆漆、金银平脱、螺钿等。

    堆漆即使用稠漆堆塑形成凸起的花纹。这一技法始于西汉,至唐已发展成为一种风格。金银平脱是唐代漆器中最豪华富丽,而且又最盛行的一种技法。唐代花纹镂刻极为精美,成为当时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另外,平脱和金属器的发展兴盛互为依托。五代时,平脱仍盛行不衰,宋代以后迅速衰落。

    螺钿在唐代十分流行。它也属于平脱,但使用的原料是裁割出图像的贝壳,其上再施线雕,然后在漆面上拼镶出图案花纹。唐代风行螺钿铜镜,如洛阳出土的人物花鸟螺钿铜镜,用贝壳拼贴出人物仕女、珍禽瑞兽和山石树木,整个构图恬静祥和,一派盛唐气象。

    ③风格突变的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的风格发生了突变,流行一色漆,颜色以黑为贵,其次有紫、朱等色。一色漆,即通体只用一色,质朴无纹,故又名“无纹漆器”。正因为没有纹饰,往往以形取胜,宋代一色漆的造型与瓷器相似。一色漆的胎骨使用了圈叠法,这是从薄片屈木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工艺,是漆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革新,优点是不易变形。

    螺钿为宋代漆器的重要品种之一。螺钿有厚薄之分,由此形成两大类。自五代宋初上溯至西周均系厚螺钿,宋代苏州瑞光寺黑漆经函是宋初厚螺钿的代表作。薄螺钿始于北宋,已具有很高水平。宋代继承前代的堆漆传统,如浙江瑞安慧光塔北宋识文经函的外函用漆灰堆出佛像、神兽、飞鸟、花卉,并嵌以小粒珍珠。花纹外的漆地用金色绘出飞天、花鸟等图案。

    宋代雕漆仅有两件可信实物,即“醉翁亭剔黑盘”和“婴戏图剔黑盘”,均藏于日本。剔犀漆器在南宋墓中亦有发现,是用两三种色漆在胎骨上有规律地轮流涂刷,待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再用刀剔刻出图案花纹,这时在刀口断面上便会显露出层层不同的色彩,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

    6.金银器

    ①金银器的繁荣时期

    唐代是中国金银器生产的繁荣时期,这在器皿制造上尤为突出。唐代设立“金银作坊院”,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集中到一块,使他们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唐代中外交往频繁,具有悠久传统的中亚、西亚金银器也对中国金银器物的制造产生了影响。因此,唐代金银器的制造技术发展迅速。

    唐代金银器大量采用锤镍技术,还出现了切削、铆、大焊、小焊、两次焊、掐丝焊等工艺。唐代金银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碗、盘、碟、杯、壶、盒、铛、炉等。器物大量采用流线、圆弧式的造形方法,显得大方、活泼。唐代金银器的纹样繁缛,许多器物采取满地装,富丽堂皇。

    唐代金银器中刻有文字,据此可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早期,器物种类以碗、盘、杯、盒为主,形状不少是多棱、弯曲的,器壁较厚,纹样中的图案内容主要是歌舞、狩猎,植物纹以忍冬、葡萄为主,动物纹以飞狮、天马、独角兽、犀牛为主。在中期,总体而言,器物变化不大,纹样中鹿、鸿雁、蜂蝶、绶带乌更多。晚期的器物种类增加,器形多鎏金银盘高圈足外撇,呈喇叭状,花口器流行。纹样以折枝、团花为主,局部分单元布置,留出较多空白,盛行用细碎线刻出小花作边饰。唐代金银器前期体现出中亚、西亚的风格,中期完成了中国化过程,晚期进一步发展。前期的金银器制造中心在北方,晚期南方工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与北方的不同风格。

    ②华丽精细的宋代金银器

    宋代金银器制造业在技术上又有发展,其制作和使用范围已不局限于皇室和贵族。南京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一批金银器中的心形金饰极为精致。它由两个椭圆形的金片合成,加以镂空、錾刻、掐丝手法,使器物玲珑剔透。江苏省溧阳小平桥出土的鎏银盘,盘内锤出瑞果图案,呈高浮雕效果。另一件乳钉纹鎏金银盏器的壁为夹层,外壁饰乳钉,类似青铜器。

    宋代的金银器除了装饰品、生活用品之外,较多的还有银塔、舍利瓶、佛像、佛教寺院用品。

    辽代的金银器皿多仿造唐代器物,但也有银鸡冠壶、金银面具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器物。辽代的金银装饰品很发达,辽宁省朝阳辽墓出土的鎏银片带由数万件方形银片组成,每片以缠枝纹为地,组成了高浮雕的童子游乐图。赤峰辽墓还出土了精美的银鎏马具。西北的夏王朝的金银器工艺与两宋有密切关系,但器皿制造得较为粗糙。

    7.宋观赏性刺绣发展成熟

    宋朝的印染技术以蜡缬、夹缬及绞缬三种技术为主,并且兴起了多色染缬。后来又创出浆水缬和药斑布,印染工艺达到更高水平。刺绣工艺也有长足进步,唐出现了刺绣佛经,宋代的刺绣技艺更加高超。

    宋代刺绣分两类:一类是仿绣书画,以供观赏用;一类是实用性刺绣,用于衣服装饰。前者作为观赏性的刺绣已臻于成熟,内容由唐时多绣装饰性绘画转向仿摹名家书画,风格注重写实,以追摹原作的笔墨线条、色彩浓淡和风采气韵为能事。

    刺绣工艺以绣线丝理表现物象,除画面景象外,绣工更具美感。如传世宋绣《瑶台跨鹤图》,运用多种针法以表现不同的内容:衣服和山石用擞和针,竹叶用齐针,飘带和鹤用缠针,云彩和房屋局部轮廓及衣着局部加盘金及钉金,地板用编针,又借色绣来表现景物层次,地都染成浅棕色,天空部分加染蓝灰色。像这样灵活的技法在宋代以前是见不到的。这些刺绣工艺技法的运用都是以增强艺术效果为目的的。

    8.玻璃器高度发达

    在宋、辽、金时代,我国的玻璃烧造业已相当发达。玻璃器皿的广泛使用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独特的装饰作用。

    这一时期玻璃烧造业的发达,首先表现为烧造地区分布广泛,其次表现为玻璃器皿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玻璃瓶、玻璃葫芦瓶、玻璃葡萄、玻璃花瓣口杯等。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造业还未受到阿拉伯工艺的影响,所制玻璃多属高铅玻璃,主要由铅、硝、石膏混合烧制而成。如定县塔基出土的玻璃葫芦,含铅量高达70.04%。这种玻璃的特点是“色甚光鲜,质则轻脆”,所以多用于装饰陈设。

    元明清时期的工艺

    1.陶器

    紫砂陶器是一种质地细腻的无釉细陶器。所用原料属于高岭土一石英一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较高,颜色有赤褐、淡黄和紫黑等色。紫砂器初创于宋代,明中叶以后盛行,其中以茶壶最受欢迎。此外,用紫砂制作的雕塑和其他工艺品也很有魅力,如玩具类的香合、花杯、辟邪、镇纸等小件器物。明代一些民间巧匠制作的紫砂工艺品极其珍贵,后代多有仿制品。

    陶胎琉璃器是以铅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烧制而成。一般采用二次烧造,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再经低温釉烧而成。明代为琉璃制作的大发展期,超过以往历代。建筑用琉璃器遍及皇家宫廷、院落、陵墓、宗教庙宇、佛塔供器等。其代表作为明代洪武九年在山西大同市内雕刻、建造的琉璃九龙壁。除建筑用琉璃外,明代宫廷还烧造各类琉璃器皿。

    明中叶以后在晋南一带还流行一种具有特殊装饰效果与独特民族风格的日用器皿——法华器。其胎质与琉璃一样,釉的配方也大致相同,但助熔剂是硭硝。山西所产的法华器,一般为小件花瓶、香炉、动物等。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器一般为黄绿两色,法华器则以紫色和孔雀绿为主,并缀以黄、白、孔雀蓝等花色,艺术效果十分独特。

    中国陶器是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陶器的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釉陶并进而发明了瓷器,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瓷器

    ①元代青花瓷

    瓷器工艺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陶瓷艺人在釉彩、纹样、造型及题材处理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景德镇自元以来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制瓷技术超过了前代。元代烧成的青花瓷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新成就。青花瓷以钴料在未经火烧的坯体上绘画图样之后,施一层透明釉,放人窑中,在高温下一次烧成,釉下呈现出蓝色的花纹。器形多样,胎质呈白色,较为细腻,釉色白中泛青,纹饰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

    青花莲池水禽图壶

    ②明代永乐白瓷

    景德镇在明代很快昌盛起来,窑场急剧增多。为了满足宫廷之需,明初在此设立御器厂。明代最具成就的瓷器是白瓷。

    白瓷器以景德镇窑烧制的薄胎瓷和福建德化窑烧制的白瓷最有特点。薄胎白瓷始制于明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4年),胎质细密,薄至半脱胎程度,可光照见影。釉纯净、均匀、柔和悦目。到成化时期更胜一筹,胎薄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程度。德化窑产的白瓷质地细腻,透明度高,釉色光润明亮,纯白如凝脂,在光照下,隐现粉红色,因此被人称为“釉油自”、“象牙白”。

    ③明清彩釉

    明清时代,白瓷和青花瓷又有发展,但最突出的特色是颜色釉丰富多彩,配料和烧成技术更为先进,出现了许多精品。

    清代的白瓷多为生活用具,釉色白中微微泛青,装饰题材普遍采用花卉,也有的以八仙和诗句为饰,艺术效果很好。

    青花瓷在此时备受重视,成为生产的主流。康熙时期(公元1662~1722年)是清代青花瓷烧得最好的时期,色调纯蓝,层次分明。花纹题材丰富多彩,除山水、花鸟外,还有以文人风尚和各种文艺作品为画面的内容。

    单色釉瓷是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乌金釉、紫金釉、茄皮紫釉等。其中高温铜红釉备受推崇。其胎质细腻,呈白色,釉鲜艳而匀润,有的还饰有暗花云龙纹。清代以康熙时期的郎窑红和豇豆红最为名贵。

    彩绘瓷器是明清时的重要品种。它有单彩和多彩之分,又有釉下彩和釉上彩之别,还有的将二者结合使用,极为丰富。其中计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影响较大,颇有典型性。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器。其器形有罐、碗、杯、印盒等。图案内容有花卉、鸟虫、树木、人物等,画面幽雅别致。斗彩瓷器到清代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纹饰布局和色彩使用等方面均有创新。

    五彩瓷器属釉上彩,也有的釉下配饰青花。器形有瓶、罐、盘等,装饰图案布局满而密,色彩突出红色,浓艳华丽,题材以龙凤、云鹤、鸳鸯、鱼藻等最为常见,还配以山石等,生动可爱。在色彩上发明了釉上黑彩和蓝彩,增强了画面效果,再加上金彩的使用,显得富丽娇艳。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瓷器,亦名“古月轩”瓷器,系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而来。其色彩瑰丽,画面有较强的立体感,艺术效果颇佳。珐琅彩瓷器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用瓷,是专用来玩赏和祭礼的供器。

    粉彩瓷器是集五彩、珐琅之长而创制的。其画面色彩浓淡不一,颇有凸凹立体之感,色调柔和,淡雅,不像五彩那样艳丽。粉彩瓷器以雍正时期的水平最高。粉彩不仅有白地,而且还有红、绿、黑等色。

    3.漆器

    ①雕漆、戗金工艺

    元代漆器较前代有很大进步,工艺更为成熟,这主要表现在雕漆和戗金两大工艺方面。

    雕漆是在器胎的表面厚厚地涂上漆,趁其未干时,下笔雕刻花纹,最后烘干,再打磨。其中以张成和杨茂的剔红最为著名。张成的剔红作品有两件,一件是《观瀑图剔红盒》,另一件是《栀子花剔红盒》,杨茂的作品也有两件,一件是《观瀑图八方盒》,另一件是《花卉纹漆尊》。二人的作品均收在故宫。

    戗金是用刀在漆器上刻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填入金粉。元代作品中的花纹较前代更繁密,整体上给人富丽的感觉。当时著名的艺人有嘉兴的彭君宝,代表作为《双鸟纹经箱》和《人物花鸟纹经箱》,都存于日本。

    ②漆器工艺达到顶峰

    明代漆器工艺发展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品种、技术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出现了总结漆器工艺技术的专著和一批能工巧匠。

    首先表现在漆器的髹法上,明代将多种髹法结合使用,富于变化,绚丽多姿,超过了之前任何朝代。比如堆漆,明代在花纹堆起后还要用刀雕琢,雕琢之后,再在花纹上或贴金,或髹色漆。雕漆工艺也获得很大发展。螺钿工艺方面,以薄螺钿为代表,发展到了顶峰。明代漆器工艺达到顶峰,还表现在出现了古代惟一的现存的漆艺专著一《髹饰录》。

    4.染织工艺

    ①元代先进的织金技术

    织金技术是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花,使织物呈现金属光泽。元朝编立“系官人匠”,在弘州设纳石矢局,从事织金业。

    元代的织金技术以织金锦为代表,显示了染织技术的最高水平。织金锦又称石矢,原产波斯,包括加金锦和加金缎。1970年在新疆元基出土的长金锦和捻金锦织物,经纬密度为65×40根/平方厘米和52×48根/平方厘米,足以显示元朝织金匠人的高超技艺。而日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紫地印金缠枝莲袈裟完全表现了元代织金制物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风格和技术。

    ②元代的缂丝工艺

    缂丝工艺主要用于缂织皇帝御服、帝像和艺术品。在元代,由于喇嘛教盛行而增加了佛像内容。产品栩栩如生,绘画作品与之无法相比。法国巴黎收藏的元代缂丝《三世佛》大轴也是这时织造的。元代缂丝的风格粗放,组织增密,用金量多,画幅增大,往往用数轴拼合。如《仪凤图》,画幅长达5.5米,内容是百鸟朝凤。

    ③清代的丝织工艺

    清代丝织工艺在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地方体系。其主要成就表现在织绵、刺绣和缂丝三种产品上。

    清代在北京设立织染局,在江宁、苏州、杭州设立织造局。江宁主要织造云锦,苏杭主要生产宋锦。

    宫廷刺绣产品种类丰富,皇室服饰、官员朝服、乘舆仪仗、室内装饰等都有种类不同的刺绣装饰品。其风格特点是豪华富丽、精致工巧。

    缂丝主要产在苏州。清代苏州织造局负责采办缂丝。缂丝技术得以提高,幅面增大,应用更广,如服装帐幔、座垫椅披、名人字画、仙佛神像等,都采用缂丝作品。

    ④四大名绣

    清代民间的染织业发达,刺绣已经商品化,从而推动了各地民间刺绣的大发展,尤以江南民间刺绣水平最高,出现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四大名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的手工艺品,苏绣艺人能用40多种针法、1000多种花线绣出形象逼真、光彩夺目的艺术珍品。苏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如“白孔雀”、“金鱼”、“小猫”、“滕王阁”等。其中双面绣“小猫”最为生动。苏绣包括欣赏品和日用品两种。此外,清代苏绣还出现了双面绣,能在一次刺绣过程中使绣品具有两面完美的刺绣效果,是刺绣中的精品。

    湘绣起源于湖南长沙近郊,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清代后期形成独具风格的刺绣体系。其特点是擅长表现走兽,富于写实气息;追求刻划形象的逼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劈丝细若发丝,且经加工后不起毛;针法以参针最具特色,可点染阴阳浓淡,形成色彩渐变的效果;配色以灰及黑白为主,素淡雅致。

    蜀绣是四川省成都地区盛行的传统刺绣工艺。在魏晋时就与蜀锦并称,在清代自成一体。其特色是采用本地软锻彩线,厚重鲜丽;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产品多以生活用品为主,也有装饰品,富于诗情画意,又自然淳朴。

    粤绣包括广绣和潮秀。其特点是:多用马尾毛、孔雀羽刺绣,配色讲求明快华丽,并喜用金线作轮廓线,花纹繁茂,色彩富丽;常采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以及佛手瓜果一类题材。最主要针法为擞和针、套针和拖毛针。清代中期后,粤绣大量出口,渐现异国风味。

    5.金属工艺

    ①金银器

    元明清三代的金银器制作中心在长江中下游,许多器物的时代、民族、政治、宗教色彩较浓。元代器物继承发展了宋以来锤鍱出高浮雕式纹样的装饰技法。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的金饰件还在锤出的高浮雕缠枝花果上,进一步雕镂细部,极富立体感。器物种类中增加了很多的陈设、文房用具。

    明清时代更注重金银器的华美、实用,制作巧妙,工艺精湛。明定陵出土的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用二龙戏珠饰于冠顶,轻盈华美。清代还有许多用于典章、祭祀方面的金银器物,并在金银器上出现点烧珐琅或以金掐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

    ②景泰蓝

    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原来叫做“铜胎掐丝珐琅”,因发展于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又以宝石蓝为主色,所以被称为景泰蓝。

    北京景泰蓝造型优美,花纹细,色彩鲜艳,早已形成了深厚、庄重、华贵的独特风格,博得了海内外的赞赏和喜爱。它不但在明清两代宫廷广泛陈设,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制作一件精致的景泰蓝产品,一般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等37道工序。

    ③清代珐琅工艺全面发展

    清代宫廷的工艺继承明代景泰蓝的传统,在其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乾隆年间,珐琅工艺水平达到顶峰。珐琅工艺技术及珐琅釉色均有增多,创造出粉红、翠绿、黑等新色,使珐琅色彩更加丰富多彩;铜胎制作厚重,镀金光亮,釉面光滑,没有沙眼气泡,质量上乘。珐琅工艺的应用范围很广,大到家具、佛塔,小到鼻烟壶、文房四宝等,都可用珐琅制作。

    清代珐琅工艺的杰出成就是引进西方珐琅技术并加以改造后,采用中国传统瓷器的器形与纹样,创造出的中国独特的画珐琅与錾胎珐琅。由这两种工艺制作的珐琅器器形匣重端庄,纹样精致典雅、色彩含蓄秀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乾隆后期,宫廷工艺衰落,珐琅工艺流传到民间,产地有北京和广州,主要产品是景泰蓝和铜胎珐琅,多用于出口。

    ④铁画

    铁画,又称铁花,是用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画的传统工艺,由明代铁匠汤天池创造。铁画借鉴了中国画的笔法布局和民间剪纸、木刻、雕塑等多种工艺品的艺术特色,把绘画和工艺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黑白分明、端庄稳重、苍劲古朴、豪放潇洒的独特艺术风格。

    制作一幅铁画,要经过稿、剪、砸、烧打、上漆蜡等步骤,最后上框成画。铁画品种有小幅的风景花鸟、大幅的屏风等。

    6.雕琢工艺

    ①琢玉工艺

    元明清三代的玉器手工业高度发达,形成了几个重要的玉器生产基地。其中以苏州专诸巷最为著名。此时,受文人书画的影响,出现了碾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玉器,工匠们在玉器上镌刻名家款识,追求文人雅趣。清乾隆时用玉极为普遍,琢玉工艺达到空前的高峰,其精工细琢的程度远远超出元、明两朝。

    这一时期,一些富有立体感并容纳多种琢玉技巧的大型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有元代的《渎山大玉海》和乾隆时期的《大禹治水玉山》。前者重达3500千克,形态古朴,气势宏伟,雕刻花纹融粗放精巧干一身,尤其是在俏色方面颇为独到,可谓划时代之作。后者高达224厘米,重达万斤,为迄今所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最大的玉器,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②牙雕

    牙雕是雕刻工艺的一种。明代前期,雕刻工艺大多集中在宫廷,以贵重材料的雕刻为主;中期,民间雕刻工艺大大发展,一般材料取代了贵重材料,出现了牙雕的新风尚。

    牙雕艺术品及其他工艺品在当时有官方和民间两种,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明代较有名的牙雕作品有象牙雕送子观音像、象牙雕荔枝螭纹方盒。

    在清代造办处的如意馆供职的象牙雕匠主要来自江南与广东两地,从而形成了两大流派。江南派代表人物为嘉定派竹刻名家,他们中的大多数能书善画,既刻竹,也雕刻其他材料,如象牙等,风格清新奇特,气韵生动。代表作有象牙雕山水人物方笔筒、罗汉渡海图臂阁、松鼠葡萄笔洗等。广东派的牙雕风格以纤细精美为特征,象牙制品以雕刻镂品活动象牙球著称。代表作有象牙灯、象牙席等。

    玉雕白菜清代中后期,宫廷工艺衰落,民间牙雕开始兴起,两大派技法也流落到民间。

    7.家具

    明代家具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明式家具。它以造型见长,安定、简练、质朴,线条雄劲而流畅,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清朝时,内务府造办处设有木作坊,专门按皇帝要求制作家具。清廷多仿明代式样,但又出现了新的作法、造型和装饰。到乾隆时期,形成广东和苏州两大流派。清代家具显示出用料精良、造型新颖、制作精细的特点,除了绘画、雕刻外,还广泛吸收漆艺的装饰手法等。嘉庆、道光以后,宫廷家具工艺水平逐渐下降。到清末,民间家具开始兴起,出现了“京做”、“苏做”、“广做”三大地方特色浓厚的家具体系。京做直接继承清宫廷家具的风格,但不及其豪华;苏做产于苏州,固守明代家具传统,风格稍变;广做产于广州,受西方影响,品种增多,作品系列成套,雕刻繁缛,保持着中国的传统风格。

    8.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是富有民族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剪纸题材大都是家禽、家畜、农作物、花鸟、娃娃、戏曲故事、吉祥图案等。除了贴在窗上做窗花,还可用来做墙花、顶棚花、喜花、灯花和各种绣衣底样。

    中国剪纸分单色和彩色两种。彩色的绚丽多彩,单色的朴素大方。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各地民间剪纸的风格也不同。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陕南多是点彩剪纸,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河北蔚县的剪纸艳丽中包含着秀美,尤其以戏曲人物窗花最有特色,而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剪纸主要用来做绣花底样。内容丰富、花样繁多的民间剪纸,已成为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

    9.泥塑、面塑

    泥塑来自民间,古代就有做俑人殉葬、塑佛像供人膜拜、捏玩具供人玩赏的风俗。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是全国最著名的泥塑品种。

    “泥人张”由天津张明山所创,源于清代,世代相传。其泥人形象逼真,神采各异,具有生活实感和独特的风格,形成天津传统工艺的一绝,因此被誉为“泥人张”。张明山传世之作有“惜春作画”、“黛玉抚琴”、“张敞画眉”等,现藏于故宫和颐和园。

    无锡惠山泥人约有400年历史。它色彩鲜明,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民间特色。惠山泥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作为礼品和摆设的传统手捏泥人,称为“细货”;另一类是大批生产的印模派玩具,俗称“耍货”。闻名中外的泥人“大阿福”是惠山泥人中最有特色的作品。

    面人是用彩色糯米粉作原料捏成的小型人物,全国各地都有从事面塑的艺人。传统面塑起源干民间过节时制作的“喜馍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民间艺术品。

    许多面塑艺人擅长做戏曲人物、佛像及民间故事和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色彩明快。大的约1米有余,小的只有1厘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