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社长不是军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用目标统一人心

    对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确立目标。

    ——松下幸之助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企业的目标是吸引人才的强力磁场,经营者应该找出一个最适合的目标。

    1969年7月20日,由三位太空人驾驶的美国阿波罗十一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创下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壮举。在此之前,登陆月球只是人类的梦想而已。这一次登陆月球的成功,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许多科学家和有关人士呕心沥血的结晶。

    这项伟大的阿波罗计划,是从1961年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声明开始的。当时肯尼迪总统声明:“到60年代的末期,美国一定要把人类送上月球。”从而确立了人们登陆月球的目标。由于许多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集中,最后终于通过阿波罗十一号成功地登陆月球而实现,可见赋予目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松下说,对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确立目标。领导者本身不一定要具备对该项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肯尼迪总统对于太空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并不丰富,像这种专门知识,只要有专家应付就可以了。可提出目标却是领导者的工作,这项工作除了领导者本身以外,不能靠他人来进行。目标确立之后,针对这个目标,有知识的人贡献知识,有技能的人贡献技能。各人贡献自己的专长,汇聚各种不同的知识和力量,才能获得登陆月球的伟大成就。如果肯尼迪总统未曾提出过目标,即使再有才华的人,也有无从发挥之感,各种人才的力量也会因分散而削弱了。

    所以,领导者应该基于自己的知识或体验,寻找出一个最适切的目标,不断地提示给自己的员工,使他们紧密围绕在该磁场周围团结奋进。也只有这样,企业的利润才会成倍增长,企业的效益才会与日俱增。

    委任不放任

    可以委任,但不能放任。

    ——松下幸之助

    经营者必须对任何事的成败负责。所以,他既要充分授权,又要随时听取报告,给予适当指导。

    有兴趣才能做得精巧。领导应该把工作交给有兴趣的人去办。这样做,效果往往会比较好。

    当然,如果这个人企图利用职权谋利,那么,即使他再三表示愿意承办,也不能答应他。而一旦委任后,经营者若发现他的缺点,应该立即矫正;在矫正不过来时,则应该及时更换承办人。

    换句话来说,领导可以委任,但不能放任。

    松下认为,经营者应该有任何事的最后责任都在自己的心态。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他就会随时关心交代的事情做得怎样了。虽然委任了,却不断地挂念,会要求对方适时提出报告;若发现问题,则给予适当的意见或指示。这是经营者应有的态度。

    当然,一旦委任了,就不应该过分干涉,要学会宽容,这样才能培养人才。不过,如果发现员工所为与要求不符时,则应该及时地提醒。否则无异于遗弃了自己所慎重选择的人才——就经营者来说,这是极不负责的作风。

    另一方面,如果被委任的人观念正确,他对于该报告的事,一定会详细报告。若有人以“既然交给我办,就得一切由我作主”为由而不提出报告,一意孤行,领导必须由适当的人接替被委任的人。

    人才运用的妥当与否,足以决定经营的成败,绝不可马虎。不论用人者或被用者,都应该随时提高这方面的警觉。松下认为,经营者必须随时认真地检讨,有没有切实做到适才适用。

    让员工以公司为荣

    只有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才能培养员工的向心力。

    ——松下幸之助

    只有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才能培养员工的向心力。

    松下是以个人企业的形式开创了事业,所以起初像采购工作,也全部自己包办了。因此,他常需要接触许多公司的推销员。

    这时候,决定采购与否的条件,除了货品本身品质的好坏、价钱的高低之外,推销员对自己公司的评价如何、对自家公司喜爱的程度怎么样,也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例如,“我们公司啊,问题多着哩”。这样宣扬自己公司缺点的,即使是极有名气的公司,或者货色还不错,也实在提不起劲来买他的。反过来讲,尽管是小学徒,只要热诚推介:“我们公司上下都如何如何认真……”就算货品未必十全十美,也多半会有“试一次看看”的心情,然后欣然买下来。

    或许这只是人之常情,但对经营者来说,必须有这样的想法。员工若向外宣扬自家公司优点的,一定是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反之,到处向外人批评公司缺点的,当属没有什么前途的公司了。

    员工之所以会向外部说公司的坏处,多半是因为公司对员工的训育不够。其中也许有为了发泄私人不满而说公司坏话的,但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经营者没有让员工了解公司的优点,都是因为经营者缺少让员工以公司为荣的沟通。

    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多少都会有些缺点。重要的是身为公司的员工,发现公司有缺点时,不向外宣扬,而是向内部反应,促进改善。要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经营者必须先把公司的主旨让大家都了解了。

    譬如,公司的创业动机,公司的历史、传统与使命,如何贡献社会?有什么成果?经营者本身先确切认清之后,随时训育、教导员工。

    即使是规模很小的商店,只要能把上述事项贯彻到每一个员工内心——他们不但不会在外面批评自己企业的缺点,反而比老板更会吹嘘优点——最后必会使企业业绩蒸蒸日上。

    把不满说出来

    企业不能失去豁达的风气,领导不能没有宽广的胸怀。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十分重视员工的精神状态。他邀请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受到很大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时,就会从心里产生出一股“怨气”和“怒气”,这种“怨气”和“怒气”长期积存下来,不仅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导致破坏性的严重后果。

    松下认为“怨气”和“怒气”只能泄而不能“堵”,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压制。于是,松下电器公司设计出了一个“泄气工程”。具体的做法是:在公司门口,备有一个酷似松下幸之助形象的橡胶人,专供有怨气的职工唾骂或踢打,让他们尽情发泄对老板的不满情绪。

    为了解决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日本一家著名的大企业还设置了一个完善的“泄气工程系统”。这个“系统”由哈哈镜室、傲慢相室、弹子球室、人际关系室、思想劝导室五个泄气室组成。这五个泄气室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哈哈镜室,当两个怒容满面、气急败坏的职工看到自己扭曲变形的狰狞模样,就会很不好意思,渐渐产生一些愧意,气也稍稍消了一些,脸色开始“由阴转晴”,有一丝笑意,但双方仍有一肚子的怨气。

    进入傲慢相室,室内一个吹胡子瞪眼的橡皮人,非常傲慢地看着他俩,工作人员便让他俩拿着橡皮锤子去揍这个傲慢人,以让他俩发泄还未消尽之气。

    在弹力球室,工作人员请他俩使劲拉开紧紧绑在墙上的连着强力橡皮筋的球,然后快速松开双手,球打在墙上,又立刻反弹回来,正好打在他俩的脸上。这时,工作人员笑眯眯地故意问:“痛不痛?为什么痛?”并幽默地告诉他俩,这叫做“牛顿定理”,有作用就有反作用。你去惹人家,人家就会报复你。

    人际关系室里,展示出大量人与人和睦相处、彼此关心、亲密友好的事例。俩人逐一观看后,从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和有益的启迪,心中的气几乎消尽。

    最后,企业领导人在“思想劝导室“里,微笑着等待他俩。到这时,闹矛盾的职工已提高了认识,觉得吵架是件蠢事,各自作了自我检查,两个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企业领导人看到矛盾已经解决,就对他俩鼓励一番,并各赠一份礼物。这时,他俩不但“怨气”和“怒气”全消,而且已变得喜气洋洋、笑容满面了。

    “把不满说出来”成了松下人的口头禅,也是松下公司的优良传统。因为这个缘故,松下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便多了欢乐,少了烦恼;人际关系中便多了和谐,少了矛盾;上下级之间便多了沟通,少了隔阂;公司与员工之间便多了理解,少了冲突。

    松下常常教导他的各级主管,企业不能失去豁达的风气,领导不能没有宽广的胸怀。这一切正如松下所说:从善如流,才能使企业兴旺。

    向员工展示错误

    愈是优秀的领导干部,就愈应留意自己的缺点,并且大胆让人知道。

    ——松下幸之助

    有一次,公司里有一位相当有地位的人犯了错,松下决定发给他谴责状来警告他。于是松下把他请进来,告诉他说:

    “我对于你犯的错,想发给你谴责状。如果你觉得不满,那就不必谈了,我也不浪费这谴责状;如果你认为被斥责是应该的,并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将会使你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今天的斥责也有了代价。你觉得如何?”

    这个人回答说:

    “我了解您的苦心。”

    “如果你真的了解,这样我也很愿意把这谴责状给你。”

    正说着,这个人的同事和上司也进来了。松下盼望他们能替他做见证,并希望他们也能了解他的一番苦心。于是松下说了这样的一席话:

    “你们是非常幸福的。如果有人也这样谴责我,我不知要有多高兴,如果只骂了我一声‘不像话’,而不给我多方面的指导谴责,那么以后我疏忽将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这是一次很珍贵的机会。”

    一般人往往太顾惜自己的“面子”,以为让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一件羞耻的事,尤其是让部属知道更是有损颜面。他们认为“我身为上司,如果缺点都被部属看透了,那么部属怎么会尊重我呢?”可事实并非如此。以松下个人为例,他从创业那天起,就一直让部属了解他的缺点,并且一再请求指正,可是从来也没有发现哪一个部属因此而不尊重他;他非但没有损失,事业反而更能发展。

    松下身体一向不好,常须静养,所以很少有机会叮咛员工。这时,他的部属总会替他分劳,所以身体差的缺点,也能获得部属的理解而得到弥补。

    不管是社长、部长或课长,一旦知道部属的缺点时,就应设法加以弥补,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缺点让部属知道,由他们来弥补。愈高的山,谷愈深。优点愈多的人往往缺点也愈大。愈是优秀的领导干部,就愈应留意自己的缺点,并且大胆让人知道。

    找个垃圾桶

    一个有心发展事业的人,就必须找一些能让自己发泄苦闷的部属。

    ——松下幸之助

    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石田三成,在被太阁秀吉发现而破格提拔以前,只是一个小和尚,后来太阁秀吉得到天下,他也当上了“五奉行”的高位。

    太阁将军,外表上虽然豪放,但胸中却有一颗纤细而浪漫的心灵。然而这位重视外表的太阁将军到底欣赏三成的哪一点呢?这完全是因为三成很能了解他的主人。当太阁内心感到烦闷时,三成能够注意到细节,而去迎合、依顺他,才使得太阁不能不器重他。

    我们不难想象,像太阁将军那种一生都生活在紧张战乱中的将帅,所面对生命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若不击溃敌人,敌人就会来摧毁他,所以无论举手投足,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不免浮躁或苦闷,如果没有人能了解他、接受他,作为他发泄的对象,那么他的盛怒和苦闷,就很难平静下来,当然也就很难从容地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当今的企业经营者,往往都肩负着繁重责任,如果在他们周围能够有一两位像三成这样,可作为诉苦和发牢骚的对象,那在精神上一定能获得一些慰藉作用,必然更能在平和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只有认真工作的部下,而没有一个情绪发泄的对象,那么在心情无法平衡的状况下,工作效率一定很低落,且由于精神倦怠,头脑也会变得迟钝了。

    有些人会不自觉地把工作上的压力和挫折,发到太太身上,这实在不是一件正常的现象。如果企业经营者在自己的部属中,找到一个能疏解自己心情的对象就比较好。松下的事业能如此发达,就是因为在松下周围的人能了解他,听他诉苦,发牢骚,所以松下始终能心情愉快地专心工作。

    一个有心发展事业的人,就必须找一些能让自己发泄苦闷的部属。这些部属,原则上能认真工作,同时又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最恰当。如果只是一个认真负责的部属,对你个人情绪上的平衡,就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至于能不能如愿找到这种部属,那就要靠机运了。

    抢先一步立即行动

    对的事要尽快告诉上级。

    ——松下幸之助

    激烈竞争中分秒必争,有急要事件,不可拘泥于编制或职位,要迅速行动。

    人员少的公司,会长和员工大都在同一场所工作。会长一声命令,员工就会立刻跑到会长面前来,员工也可以不时到会长那里去报告请示。这时,公司上下会有一种以心传心、一触即发的气氛,效率也将因此提高,大家可以愉快有劲地工作。但当业务扩展,员工增加之后,工作的推进及气氛,往往就充满所谓的官僚风气。

    公司规模一大,就必须有规划严谨的组织去推行工作。但往往因为过分拘泥于组织,以致公司的干部与一般员工之间的意志很不容易沟通,而使效率低下。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和社长之间一向是双行道。社长直接对职员说:“喂,你帮我做这些。”受吩咐的人都会立刻照吩咐去做。反之,员工有时也会直接对社长说:“社长,这应该是……”以此积极地提供意见。即使是新进职员也是该说的就毫不客气地说,该要求的就明确地要求。

    后来松下电器公司虽然扩大,人数增加,但那种基本作风仍然未变。当员工直接向社长报告时,如果直属上司如课长或部长有“不对我说,直接就去找社长,岂有此理”的态度,员工当然就不敢再直接向社长说了。可松下电器公司身为社长或部长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时,反而会加以赞扬:“哦,好极了,你能及时告诉社长,辛苦你了。”

    这也就是说,真正急要的工作不可拘泥于编制或职位,务必迅速处理。这样,社长才能尽快获知重要的事情,并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整体经营”,这也是松下电器公司的良好传统。

    松下说:“对的事要尽快告诉上级。”换句话说,就是千万不可失去为经营者拥护公司的精神。

    管人如同喂养鱼群

    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的没命地逃开。

    ——松下幸之助

    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的没命地逃开。

    在真真庵的水池中,约有100多条锦鲤。颜色各异,形态美妙,它们自然地分成几群优哉地游着,从屋内远眺,确实很美丽。松下常穿着木屐从房间走近水池,当他走到水池旁时不用拍手,锦鲤就会从四面八方一齐聚过来,在他附近来回游动,不想离去。它们在等他手中的鱼食。松下的手一伸到水面,鱼群就都抬头凑近,用手触摸鱼群,真是可爱之极。

    即使受到惊吓迅速逃离,只要松下不离开,鱼群过一会儿仍然会重聚回来。这是因为松下在喂食鱼饵给鱼群后,鱼群已经养成了从松下手中获得食物的习性,所以它们才会一看到松下就条件反射地游到松下身边。

    其实管人同喂养鱼群是一样的。每个员工都有优异的智慧才华,拥有吸收新知的学习能力,但如何运用这种特质,不仅是个人的自由,更是领导者的使命。所以领导者的使命就在于将员工导向正确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都必须运用亲和的力量,不断地将手中的“鱼饵”撒向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不要支使员工

    经营者不要心存“支使别人替自己效劳”的心理,而应设法使部属体会出工作乐趣。

    ——松下幸之助

    每个人都有一段做部属、诚心诚意帮助上司推展工作的职场经历。当你累积了一些工作绩效,而受到公司的提升,有了新地位和指挥他人的权力后,往往会发现得不到部属的支持与拥护。甚至你费心费力教导他们工作,非但没人感谢,还嫌你要求严格苛刻,随时想找机会扯你的后腿。

    身为一位领导者,却不能因此而消极退却,而是要充满勇气,克服一切辛苦,以愉悦的心情去处理它。否则,不但谈不上“用人”,自己的事业也无法完成。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解决用人的苦恼呢?

    从松下的从业经验来看,“用人”变成一个苦差事是在二战后的事情。在战前,社会上仍崇信封建式的道德观念,上下阶层划分得很严密。当时,松下以创办人兼社长身份所说的话,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可是,战后整个世界趋向民主潮流,劳工地位提高,劳资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舆论往往又支持劳工运动,所以形成了一股激进的势力。公司里有很多人都成了工会的成员,他们经常会反对公司的政策,使经营者都感受到了逼人的气势。这时,才使松下体会到用人的苦处。

    开始时,对于这类人事上的困扰,松下也想不出具体应付的策略。但后来,从和顾客的交往中,松下领悟了一些较积极的想法,心里才比较舒坦。他认为,用人固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把部属当成顾客,就会重视他们——顾客往往有权利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而我们却必须尽一切力量使其满意,使他们乐意购买公司的产品。

    因此,如果把公司员工或工会的成员都当成顾客看待,即使要求无理,也应怀着感谢的心情去接纳他。

    正因为有了这种想法,用人的苦恼自然就降低了。这当然只是松下个人的自我安慰法。

    松下认为,用人最好不要心存“支使别人替自己效劳”的心理,而应该设法使大家体会工作中的乐趣,使部属把工作当成自己分内的事。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用人的困扰了。

    社长不是军师

    经营者不是军师,军师只建议应该采取什么战略,但采用与否则由经营者决定。

    ——松下幸之助

    经营者的决断力是很重要的。他们的决断力如何,往往会决定企业的成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学会采取果断的手段去应对,认清什么时候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什么时候要采取果断的措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就是经营者应有的判断力,也是决断力。

    松下认为,应付变局时,最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必须不为私欲所惑,不计毁誉或不受舆论所羁绊,虚心地观察事情的真相。如果有这种纯朴的心,就能看出事物的真相,把握应有的态度。

    不过,在实际判断时,经营者不免会因为听到一些“闲言”而倍增烦恼。这些“闲言”中,可能有些是出于善意的——但是员工为公司前途发展所提的善意建议,有时未必正确。经营者必须有识别的才能,否则难免滋生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企业的经营者不是军师。军师只建议应该采取什么战略,但采用与否则由经营者决定。极端地来说,经营者只要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10位军师为你提供建议,他们的意见可能一致,也可能四分五裂,决定权完全在统帅身上,因此不会做决定的统帅必定是愚将,更不用说战胜敌人了。

    经营者果断地下决心,然后所有员工在其领导下团结一致,对企业的高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松下认为,统御的能力完全由经营者的见识而定。经营者的见识如何,将决定员工能否跟着他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