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别致的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标题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一篇文章是从标题开始的,如果标题醒目、生动,则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反之,如果标题平淡、庸俗、乏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令人生厌的,则再好的文章也无法吸引人。古今中外的很多写作大师,同时也是制作标题的高手。他们的经验,有时可以用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一名言概括:“文章的标题,像树上的果实,一旦成熟,会自己掉落下来。”这句话,是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人的肺腑之言,意思是标题是一篇文章固有的,当文章完成之时,标题就有了相当明确的方向,对文章的内容、主题、手法等就会毫不费事地手到擒来。

    对标题的要求,第一是准确,即最大程度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不能有所偏倚,更不能驴唇不对马嘴。一方面,要求严谨的文体,如公文、报道、学术论文等,一定要以准确为最重要的准则,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清楚。这类文章对标题的要求,除引起读者兴趣外(一般这种要求反而较次要),就是使人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即了解文章讨论的问题、解决的情况、问题的意义等等。另一方面,一些很难说清楚究竟讨论什么问题的文体,或者说并没有相当明确目的的文章,如抒情散文、小说,它们的解往往是多义的,而且也不是文章的任务,文章本身是以抒情或叙述见长,这种情况下,标题往往带有一种朦胧性。如“褐色鸟群”、“人面桃花”、“永别了,武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等。朦胧的长处是涵盖面广,可以相对准确地说明问题。一些论文、杂文为了引人注意,标题也可以采取旁敲侧击引起话题的方法。但是,一个好的标题所能达到的准确性应是指:(1)唯一性。即它是且仅是这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像一支笔对应一个笔帽一样,把它安到别处,就会生硬、不合适;换另一个,也都不如这个完美无缺。(2)生动性。即能极大地引起阅读兴趣,这一点相当关键和重要。例如,“舞厅·情感·仪式”(孙建敏)这样的标题就比“论舞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醒目、生动。

    要把标题写得生动,当然需要作者有足够的功力和智慧,即能毫不费力地伸手接住“树上的果实”。下面就介绍一些使标题生动的技巧。

    凝练隽永

    有些作者有独特的标题风格,就是陈列文章主要诉说的一事一物,不加评论,以达到凝练隽永的效果。如:

    王蒙:《手》、《落叶》、《树》、《无花果》、《海》、《旧宅》等等;

    玛格丽特·杜拉斯:《戏剧》、《永隆》、《河内》、《化学气味》、《房屋》、《动物》、《星》、《圆石》、《信》、《照片》、《拉辛森林》等等;

    周作人:《苍蝇》、《苦雨》、《金鱼》、《虱子》、《太监》等等。

    采用一字一词作为标题,其好处是言简意广,可以无尽地推说开去,并且给文章划定了一个大致的论说范围。采用这样的标题,内容要生动、出新、出彩,否则,容易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

    “论……”,“……散记”,“关于……”的用法

    有些文章,在主要谈论的内容外加附字,就成为文章的标题。常用的附字有:论……,谈……,再论……,我也谈……,……闲话,……琐记,……杂说,……论,关于……,……小引,我看……,……之我见,从……想到的,……一瞥,……的启示,我心目中的……,……赋,等等。

    这种用法,可见于:大家的著作,亦可见于初学者的习作。总之,运用十分普遍。其好处是:平易、准确、朴素,就事论事,如果文章内容好,可起到从低处入手层层添彩的效果。其坏处是:若运用不当,或后面内容没有跟上,就会显得平庸乏味。

    定语+名词法

    一个名词圈定范围,隽永之余,失之简略。若在其前加定语,则准确得多。若定语运用巧妙,还有可能趣味平添。如:“清明的心弦”、“四月的泥泞”、“不成样子的思念”、“我的喝酒”、“伟大的捕风”、“祖先的崇拜”、“自己的园地”、“北京的茶食”、“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科学的美好”、“人性的逆转”、“波尔多开出的列车”、“蓝色大旅馆”、“披巾的那种蓝色”、“虚构的界限”、“永不崩坏的梦想”等等。

    运用这种方法,重要的是名词前的定语,要做到准确、鲜明、凝练。

    并列式

    如果将文章所讨论的几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涉及几个事物等等,并列排放在一起作为文章标题,那么吸引人的不光是这几个单词的内容,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标题较有趣味性,试看几例:“智慧与国学”、“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洋鬼子与辜鸿铭”、“明星与颠狂”、“长虫·草帽·细高挑”、“我与地坛”、“熟练与陌生”、“我,小说·现实”、“大地,心灵”、“壳与核”、“雨珠·露珠·泪珠”、“性与美”、“小人物与大时代”等等。

    释义式与副标题式

    有的文章的标题,以一个名词起首,在冒号后面加上对这个名词的独特释义或在本文中的解释,称为释义式标题。与此相仿,有人在一句含义隽永、醒目,代表本文主旨的话后加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讨论的内容。这种写法多见于书评、札记、剧评等等。在副标题式的标题中,主标题往往是跟本文主题有关的,而副标题则跟涉及的对象,所讨论的作品、现象等密切相关。这两类标题有其类似之处,即:后面的内容都是对前面的主标题做出的解释。

    释义式标题举例:“人:一种无常的存在”、“书斋:藏污纳垢的场所”、“我的回忆:拜访教皇”、“我爹:一份其过失清单”、“批评家:杀手,还是唤醒记忆者”、“中国电影:‘第五代’之后,‘第六代’?”。

    副标题式标题举例:“说《橡皮》——介入与诱导之一”、“躯体的解放——关于张隆作品的笔记”、“圆?——写作手记片断”、“生之疲乏——读解布列松《普拉杜大街》”等等。

    问句式

    有的标题直接用一句问话,旨在引起疑问,引发下文。其长处是先引起了读者的思考,比平常句式有吸引力,立场鲜明。

    问句式标题举例:“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谁能逃避回答?——走出后现代主义”、“怎样的全球化?”、“历史需要蒋介石?”、“洗澡:公共的还是个人的?”、“我为什么写作”。

    判断句式

    有的文章直接以中心论点作标题,有的文章以一个事例、一句引言作标题。这种判断句式的标题容易引起读者注意,写作起来,也会令人从容不追,有游刃有余之感,多用于复杂的论说文。

    判断句式标题举例:“鹰和人都吃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作家就是写作困难的人”、“这不过是个开端,艺术仍在继续”、“创造即自我清除”。

    祈使句式

    这类文章有着鲜明论点,有要吁求、赞扬或反对的事物,标题本身就可起到宣扬或惩戒的作用,或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放下你的鞭子”、“归去来兮”。

    状语式

    这种标题指明事件发生的地点、意义等与本文相关的问题,并不直接指明主题,而是侧面进入。如“接近世纪初”、“写在戏剧节目单上”、“与西方作战”、“从疯狂到强劲”、“在酒楼上”、“在声音的世界里”。

    这类标题采取的方法是匡定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效果上显得虚而有致。它的主题将在本文中得到揭示,但从标题中可隐隐猜测到内容。

    除去上述所列举的标题方式与技巧外,实际存在的标题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要想列好生动的标题,就要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多留一分心,多下一些工夫,向名家学习,向大师学习。标题要从文章本身入手,从不断揣摩和练习中获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