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士大夫:沈从文与汪曾祺-附录2:汪曾祺年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20年,一岁,3月5日(夏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傍晚,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父亲汪菊生。

    二伯父早亡,无子,应立嗣长房次子汪曾炜。但因二伯母喜欢汪曾祺,经协商,两人都过继给二妈,一个是“派继”,一个是“爱继”。

    1923年,三岁,生母杨氏病故。

    1925年,五岁,入高邮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

    1926年,六岁,秋,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从三年级起,汪曾祺的算术就不好,一学期下来勉强及格,语文却总是考全班第一。

    1927年,七岁,二伯母去世。

    1931年,十一岁,8月26日,高邮发生特大水灾。高邮湖湖西圩破,里运河堤高邮段缺口十多处,仅挡军楼一处就死亡、失踪一万多人。

    1932年,十二岁,暑假,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读书。

    1935年,十五岁,暑假,初中毕业。秋,考入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6年,十六岁,继母张氏因肺病去世。

    1937年,十七岁,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并辗转借读于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以及盐城临时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因战争而打乱。汪曾祺就这样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荸荠庵里避战火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在这个小小庵堂里,汪曾祺只带了两本书: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小说选》。他翻来覆去地看这两本书,燃起他对文学更浓厚的兴趣。他自己认为:“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7月,父亲汪菊生第三次结婚,所娶任氏为汪曾祺的第二位继母。

    8月20日,祖父汪嘉勋去世,终年72岁。

    1939年,十九岁,夏,由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他所以不远千里奔赴昆明,就是冲着西南联大中文系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著名学者。

    1940年,二十岁,正式拜见了景仰已久的沈从文先生,写出了平生第一篇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上灯后各式人物的活动。这篇习作在沈先生指导下几经修改,便成了后来的《异秉》。

    1941年,二十一岁,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

    1943年,二十三岁,因体育不及格,英语成绩也不好,补学一年。

    1944年,二十四岁,补考过关,但当局要求这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必须作美军翻译官,为陈纳德的飞虎队当一段时间的翻译,随军去缅甸作战。汪曾祺因故没去,依然没有获得毕业证书。为生活计,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起的“中国建设中学”里当教师。

    1945年,二十五岁,八月,中学由观音寺迁往白马庙,在此与同为教师的施松卿相识,建立了恋爱关系。

    1946年,二十六岁,秋,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民办致远中学做了教师。期间创作了《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

    1948年,二十八岁,离开上海到北平与北京大学外语系助教的施松卿会合。临时借住在北京大学,失业半年后,在北平历史博物馆找到工作。

    1949年,二十九岁,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三月、五月随军南下,在武汉被留下来参与接管文教单位,后被派到第二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四月,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的一种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与施松卿结婚。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三十岁,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秋,调离北京市文联,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民间文学》编辑。

    1956年,三十六岁,创作的剧本《范进中举》获得北京市戏剧调演京剧一等奖。

    1957年,三十七岁,因在黑板报上向单位领导提意见受到批评。

    1958年,三十八岁,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

    1959年,三十九岁,三月,父亲汪菊生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1960年,四十岁,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但北京一时无接收单位,暂留农科所协助工作。

    1961年,四十一岁,春,到农科所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创作出著名小说《羊舍一夕》,经《人民文学》编辑部派人调查后,《羊舍一夕》得以在该刊发表。年底,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

    1963年,四十三岁,《羊舍一夕》改名为《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第二部作品集。

    1964年,四十四岁,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执笔改编的同名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受到高度评价,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领导人观看后,登台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

    1968年,四十八岁,京剧《芦荡火种》中的精彩唱词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京剧《芦荡火种》被列为样榜戏,毛泽东对京剧《芦荡火种》的修改加工先后发表过许多指示,其中一条即是把剧名改为《沙家浜》。毛泽东不无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1970年,五十岁,京剧剧本《沙家浜》全文发表于1970年第六期《红旗》杂志。

    5月21日,首都百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拥护毛主席五月二十日发表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汪曾祺因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名字也上了《人民日报》。

    1977年,五十七岁,因“四人帮”的牵连受到审察。

    1979年,五十九岁,小说《骑兵列传》在《人民文学》发表。

    1980年,六十岁,小说《受戒》在《北京文学》十月号发表,立即引起文艺界高度重视,《文艺报》、《北京文学》等纷纷发表评论。

    1981年,六十一岁,一月,《异秉》在《雨花》发表。四月,《大淖记事》在《北京文学》发表,并于同年六月被《小说月报》以及此后的《新华月刊》杂志转载。该作品荣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1年度“《北京文学》奖”,这一年应高邮县人民政府邀请,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访问。这是他自1939年离开高邮后的第一次回乡,受到地方政府和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与接待,这给汪曾祺以安慰与鼓舞。从此,他以家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散文写作愈加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中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1982年,六十二岁,小说《王四海的黄昏》、《故里杂记》、《皮凤三楦房子》、《鉴赏家》、《晚饭花》、《八千岁》、《故里三陈》等纷纷发表,《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1984年,六十四岁,这一年发表的作品不足十篇,数量不多,但小说《金冬心》、《日规》及散文《沈从文的寂寞》仍引起读者、评论界的注意。散文《老舍先生》获1984年度“《北京文学》奖”。

    1985年,六十五岁,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晚饭花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六月,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

    1986年,六十六岁,秋天,又一次回到故乡高邮。

    1987年,六十七岁,四月,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云南访问。《汪曾祺自选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九月,《寂寞和温暖》在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十月,应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之邀,赴美国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活动,历时三个月。

    1988年,六十八岁,三月,论文集《晚翠文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九月,《茱萸集》由台湾联合出版社出版。

    1989年,六十九岁,一月,《北京文学》与台北《联合文学》采取同步行动,同时出版汪曾祺作品专辑。

    1990年,七十岁,中国文学出版社的《熊猫丛书》出版了英文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集《晚饭后的故事》。

    1991年,七十一岁,五月,《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十一月,《汪曾祺自选集》易名为《受戒——汪曾祺自选集》由漓江出版社再版。

    1992年,七十二岁,四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十月,《汪曾祺小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十二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七十三岁,这一年是汪曾祺著作出版最多的一年,计有《菰蒲深处》、《榆树村杂记》、《塔上随笔》、《老学闲抄》、《汪曾祺文集》等众多小说集、散文集出版。《汪曾祺文集》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第一版三千套一销而空,两年内连续重印三次,后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1995年,七十五岁,春,应台湾《联合时报》邀请,赴台参加“两岸三边文学问题座谈会”。十二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七十七岁,五月,赴四川参加文学笔会。原定五月上旬来南京接受江苏电视台《大写真》编辑的电视采访,然后再到浙江参加一个文学活动,但五月十二日深夜突然发病,吐血不止,连夜送入友谊医院抢救,经诊断为因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而造成的弥漫性出血。五月十六日十点三十分终因抢救无效而不幸去世,终年七十七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