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衣食住行-周恩来帮助食堂改进做窝窝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就回到自己家里和大师傅一起试验改进做窝窝头,每试验一次,总理就尝一次,直到比较好吃为止。

    总理笑着说:“就按刚才排队的次序很好,你们要不买,我也不买。”

    周总理向来都很关心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就餐的饭菜质量问题。他经常在吃饭时间,深入到机关食堂,有时转转、看看,有时就排队买饭菜,和工作人员一起同桌吃饭。

    1958年7月的一天中午,周总理来到机关大食堂吃饭,买了一个7分钱的西红柿豆腐和一小盘凉菜、两个馒头,走到一张桌子旁边坐了下来。他边吃边和同志们谈话,询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做什么工作。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周总理更是经常到大食堂吃饭,了解伙食情况。有一次,总理在大食堂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时,听到同志们反映面粉掺红薯的窝窝头做得不好吃,他就回到自己家里和大师傅一起试验改进做窝窝头,每试验一次,总理就尝一次,直到比较好吃为止。总理还到机关食堂去介绍做窝窝头的新方法。

    还有一次,周总理要习仲勋和他一同到机关食堂吃饭。总理排队买了几个窝窝头和素炒白菜,他们与工作人员一道吃。总理边吃边问食堂的情况,还注意大家的脸色和健康情况。回来以后,总理对习仲勋说:“我们要关心群众生活,机关食堂的主食和副食都差,看上去每天热量是不够的,必须设法改善群众生活。”根据总理指示,机关食堂搞了生产基地,自己动手,种地、养猪、磨豆腐……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这个办法,迅速推广到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机关食堂,对渡过三年经济困难起了很大作用。

    有时周总理还到人民大会堂职工食堂就餐,同志们看到总理来了,都让他先买,可总理笑着说:“就按刚才排队的次序很好,你们要不买,我也不买。”总理每次都是买点青菜、萝卜之类的素菜,买几个馍馍或窝窝头,和职工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谈。当总理把掉在桌上的窝窝头碎屑捡起吃下,把菜碗剩下的汤喝下时,大家心里顿时升起钦佩崇敬之情。

    1960年4月下旬,正值中印两国关系十分紧张,周总理为了进一步巩固祖国的西南边疆前往印度进行会谈。有一天中午,周总理由他的住处突然来到我驻印使馆,这时使馆的同志正在吃午饭,大家看到周总理来了,都很高兴。同志们心想周总理白天谈判,深夜还要举行记者招待会,为革命操劳,十分辛苦,想给总理做点可口的饭,正忙着要做饭时,他却早已端起桌上的一碗面条,和大家坐在一起吃起来了。周总理这种平易近人,同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使在场的同志无不感动。

    (马永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