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些提醒,我开头就抱定主意,决不承担编剧的工作。但是,投资方在再三劝说仍不奏效的情况下,突然问我:“你难道愿意让你的作品被别人随意删改,而最终面目全非吗”这一句话的确击中了要害。因为,此前我也听过不少作家朋友的抱怨,说他们的作品被改编者弄得不伦不类。他们对这一类的“整形高手”极度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于是,我出于对自己作品的感情,答应承担改编的工作。
2005年,我几乎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改编《张居正》。让一个写小说的人改行做编剧,这的确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因为,小说是一个集故事、人物、描写、抒情于一身的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而剧本只是一个演绎故事与人物的框架,它只有时间、场景、人物对话。尽管,看拍摄成功的影视剧让人赏心悦目,但无论如何,阅读剧本不能让影视圈外的读者产生快感。
出于一种排斥,也出于对小说的保护,我的剧本的第一稿令投资方和导演很不满意,他们甚至怀疑我过于自恋,不肯按照影视剧的规律而激发观众的欣赏欲。
终于,在与导演和几位主演的多次磨合与探讨中,我开始认识到要想让荧屏上的《张居正》与小说《张居正》一样精彩,就必须对原著的情节进行大幅度的重组与调摄。小说的精彩是通过语言来展现,而影视剧的精彩则只能通过镜头来展示。语言与镜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只能是作家一个人来完成,而镜头却是一个创作团队的集体创造的结晶。在这个团队里,作家只是链条中的一环。
影视剧的特点,是故事的紧凑以及人物的集中。一部电视剧如果人物众多,势必会冲淡剧情,影响主要人物的发挥。一切的情节与故事,都必须围绕主要人物来展开。这一点,与小说有相同之处,但比小说要求更严格。基于这种镜头艺术的属性,我在电视剧的改编中,除了保留原著的精髓以及历史的真实之外,又在情节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与增删。比之小说版的《张居正》,这部电视剧版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在叙事的节奏与情节的安排上,更符合现代年轻读者的欣赏习惯。当然;对于电视剧,小说中的一些人物的处理,如玉娘、邵大侠、王九思等,则缺乏原小说的鲜活,他们由“活人”变成了“类人”,一些主要人物比之原著也略欠丰满。不过,既然是电视版,它就只能参照电视剧来阅读。毕竟,这部电视版小说,我也五易其稿,花了不少心血。
2009年8月18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