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精粹版4:放弃是一种选择-释放生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的开始

    要想达到目的,首先确定方向。

    ——卡尔·弗雷德里克

    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

    这里的人从没有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他就走出了这片大沙漠。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某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个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沙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立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冰点消融

    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华盛顿

    约瑟夫是一个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尽职尽责的铁路公司调车员。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

    一日,约瑟夫不小心把自己关在了一辆冰柜车里。他在冰柜车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可全公司的职员早已下班给老板过生日去了,根本没有人在。约瑟夫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心想,冰柜里的温度在-20℃以下,如果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找开冰柜,发现约瑟夫倒在里面。他们将约瑟夫送去急救,但他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而约瑟夫竟然给“冻”死了!

    其实约瑟夫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一向不能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那天恰巧因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敢相信”使他连试一试的念头都没有产生。他彻底被自己打败了。

    悲观者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勇气。如果把人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战胜不了自己所造成的。

    一生中,人们可能战胜过很多人,可人们却经常被自己打败。人们之所以会放弃机会,不是别人要自己放弃,而常常是自己主动放弃机会;人们停止奋斗,不是别人阻止了自己,而常常是自己主动停下来;甚至,人们不想再活下去,也不是别人不要自己活下去,而是自己对生命失去了热爱。

    所以,人活着就不应该悲观。只要有勇气面对,人生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相信自己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6年前,威廉·赫伯特经营着一家服装店。他虽然过着平凡而又体面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是他理想的生活。他家的房子不大,也没有钱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的妻子并没有抱怨,很显然,她只是安于天命而并不幸福。

    但赫伯特的内心深处变得越来越不满。当他意识到爱妻和他的两个孩子并没有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心里就感到深深的刺痛。

    但是今天,一切都发生了的变化。现在,赫伯特有了一个漂亮的新家。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担心能否送他们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学了,他的妻子在花钱买衣服的时候也不再畏畏缩缩了。明年春天,他们全家都将去澳洲度假。赫伯特过上了真正的生活。

    他说:“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6年以前,我听说在底特律有一个经营服装的工作。那时,我们还住在克利夫兰。我决定试试,希望能多挣一点钱。我到达底特律的时间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与我面谈还得等到星期一。晚饭后,我坐在旅馆里静思默想,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憎。‘这到底是为什么?’我问自己:‘失败为什么总属于我呢?’……”

    赫伯特不知道那天是什么促使他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取了一张旅馆的信笺,写下几个他非常熟悉的、在近几年内远远超过他的人的名字。他们取得了更多的权利和工作职责。其中两个原是邻近的农场主,现已搬到更好的地区去了;其他两位赫伯特曾经为他们工作过;最后一位则是他的妹夫。

    他问自己:什么是这5位朋友拥有的优势呢?他把自己的智力与他们作了一个比较,他觉得他们并不比自己更聪明;而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的正直、个人习性等,也并不拥有任何优势。终于,赫伯特想到了一个成功的因素,即主动性。赫伯特不得不承认,他的朋友们在这点上胜他一筹。

    当时已快深夜3点钟了,但赫伯特的脑子却还十分清醒。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深深地挖掘自己,发现缺少主动性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并不看重自己。

    赫伯特坐着度过了一夜,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从他记事起,他便缺乏自信心,他发现过去的自己总是在自寻烦恼,自己总对自己说不行,不行,不行!他总在表现自己的短处,几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现出了这种自我贬值。

    终于他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话,那么将没有人信任你!

    于是,他做出了决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二等公民,从今后,我再也不这样想了。”

    第二天上午,赫伯特仍保持着那种自信心。他暗暗以这次与公司的面谈作为对自己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验。在这次面谈以前,赫伯特希望自己有勇气提出比原来工资高750甚至1000美元的要求。但经过这次自我反省后,赫伯特认识到了他的自我价值,因而把这个目标提到了3500美元。

    结果,赫伯特达到了目的。他获得了成功。

    戒酒女人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

    1901年,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其塔市出现一个古怪的老妇人,她手持利斧,口中唱着“我是基督精兵”。她走到杰姆彭斯酒馆的大门前,挥动手中的利斧说:“我要把你们这些酒鬼救出地狱之门!”于是,她冲了进去。谁敢抵挡这个古怪的女人呢?人们都从后门溜走了。酒馆老板躲藏在桌子底下,眼见玻璃柜子、窗户门板、酒瓶酒杯都被她用利斧乱劈一阵子。几分钟后,已经糟得不可收拾。不错,在娜逊足迹所至之处,就像是小飓风降临一般。然而她竟是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女人之一。

    这女人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纸都竞相刊载她的消息,称她为“反对饮酒的主宰”、“禁酒的先驱”。她的行为令许多人深表同情,终于,在17年后,政府也真的颁布了禁酒令。

    为什么娜逊要和酒馆作对呢?当然她是有充分理由的。她的家庭因为威士忌酒而破产,她的丈夫因为饮酒过多而死亡,不但没有遗留给她一文钱,反要她扶养婆婆和孩子。起初,她希望借祈祷使堪萨斯全州的酒店倒闭,常常把一架旧风琴放在马路边酒馆的门前替酒馆主人的灵魂歌唱祈祷。可惜这方法太迟缓了,它仅能使少许酒馆倒闭,而全城的新酒馆却又增添了不少。她逐渐明白自己的计划失败了,于是决定更改方法,借助武力,持了利斧来酒馆捣乱。

    她自己明白,这样的行动是违背法律的。但她同时也认为开设酒馆不合适,何况20年来这里原是赞成禁酒的地方。她曾经被人打倒,被脚踢,被鞭子抽,被木棍袭击,她的骨骼折断,差不多送掉了老命。但她却永远不会害怕,痊愈后依然坚毅地继续着禁酒的工作。有人主张把她捉进监狱,她就在狱中时常歌唱祈祷,使监狱长见了头痛。有人把她带到法庭,她勇敢地替自己做辩护人……

    尽管娜逊在世时因公开演讲获得过许多钱,但她将钱全部赈济了穷人,并且还建造了一所房子,专门收容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们。她死后,感激她的人很多。在堪萨斯有一条铁路叫娜逊路,记号就是一把斧头,这是当地人为纪念她当年禁酒的功绩而命名的。

    黄金与鲜花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悲欢贫富亦复如此。

    ——斯宾塞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得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六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快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堂。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庭变得更富丽堂皇。

    五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这儿找到黄金之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的人用勤劳去采集。”

    打盹儿的渔夫

    快乐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

    ——阿博都

    一个衣衫寒伧的渔夫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在拍照时吵醒了他。旅游者说:

    “天气这样好,您今天一定打到很多的鱼。”渔夫摇摇头。

    “您觉得不舒服?”

    “我的身体棒极了。”渔夫舒展着四肢。

    游客显出困惑的表情:“那您怎么不去打鱼?”

    “我已经打过了。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了二十几条青花鱼,我甚至连明后天的鱼都打够了。”

    游客激动起来:“但是请你想一想,要是您每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您就能捕到更多的鱼,那么不出一年您就可买辆摩托,两年就可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了渔轮,有朝一日您还可以建一座冷库,盖一座薰鱼厂……您可以坐着直升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你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捕大马哈鱼的权,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需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

    游客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呛着了的孩子:“然后怎么样?”

    “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望大海。”

    “我现在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照相机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快乐的真谛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前挂了一块招牌,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洞。

    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看见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到自己想寻求的东西。

    有一天,丹尼丝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放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旁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人进来,也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她礼貌地将自己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她,告诉她,自己是个正直的人,绝对无意偷她的包裹。并且他觉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将门关上,走出珠宝店。

    丹尼丝十分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别人如此的震怒。后来她领悟到,这个人和自己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其实,外在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态度不同罢了。

    过几天的一个早晨,丹尼丝一醒来便心情不佳,觉得这世界是多么枯燥,想到这一天又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度过时,不禁感到愤怒、无助。当她挤在车阵中缓缓向市中心前进时,她满脸怒气地想:为何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他们开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没资格在高峰时间开车,这些人的驾照都该被吊销。

    后来,她和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丹尼丝心想:“这家伙认为他开的车大,一定会直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候,卡车司机将头伸出车窗外,向她招招手,给她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在丹尼丝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她的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

    这位卡车司机的行为使丹尼丝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依旧,不同的是人们的态度。

    思想的魔力

    人与动物真正的区别,在于他内在的、无形的力量和价值。

    ——泰戈尔

    一个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最奇特的故事。这个故事足够写一本大书,不过长话短说,现在信徒都知道基督教信心疗法的创始人艾迪太太。

    可是在当时,艾迪太太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抛弃了她,和一个已婚妇人私奔,后来死在一个贫民收容所里。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不得不在4岁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儿子的下落,整整31年都没有再见到他。

    她生命中戏剧化的转折点,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林恩市。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着的时候,突然滑倒了,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过去。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使她不停地痉挛,甚至医生也认为她活不多久了。医生还说既使是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的话,她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

    躺在一张看来像是送终的床上,艾迪太太打开她的《圣经》。她读到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就对瘫子说:‘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赦免了。起来,拿着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她后来说,耶稣的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太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枚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地好了起来,以及怎样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也许你现在正对自己说:“这是在替基督教信心疗法传道。”不是的,但是人们活得愈久,愈深信思想的力量。

    最好的时刻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

    十月革命之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经济处于困难时期。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那时任教育部主任。一天,一位小学女教师来访,她带给克鲁普斯卡娅一张图画,上面画着一个三角形,形内有一个圆,她说对这个图画感到困惑。克鲁普斯卡娅问她要求学生画些什么,女教师回答说要求他们画自己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克鲁普斯卡娅研究了良久,也弄不清楚。于是她决定亲自去问问这画的作者。可是女教师告诉她那位学生已经离校很长时间了。

    但是终于她们找到了那个男孩儿,在一个非常低矮的,非常潮湿的,非常阴暗的小草房里,他正在照料卧病在床的母亲。那位面色苍白的母亲告诉克鲁普斯卡娅:她的丈夫在十月革命中牺牲了,她替别人洗衣服、打短工来供她唯一的儿子读书。经常没有吃的,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还是总欠下房租。女教师问她的学生那幅画的含义时,那男孩指着草房里唯一透光的三角形天棚说:每天太阳出现在那里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刻。

    克鲁普斯卡娅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回到办公室里,撰写了一篇提议,交给苏维埃中央委员会。文中写到:“由于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接触许多的贫民,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一个,就应该想到还有成千上万的这样的人们。他们的父亲和丈夫为苏维埃政权而献身,而现在我们的政权却还眼看着他们忍受着饥饿和苦难。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的国家里,还有比太阳出现在天棚的三角架里更加美好得多的东西!”

    后来,这项建议转到列宁那里,列宁极为重视,并授权中央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烈士家属生活委员会”,并对剥削人民的奸商、投机商们处以极端严厉的惩罚。

    不久以后,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苏维埃号召人们参加伟大的卫国之战。尽管独生子女是可以免征入伍的,但前面提到的那位母亲却坚决要把儿子送上前线。她流着泪对劝说她的人讲:“我的丈夫为建立苏维埃而战死,我的儿子要为保卫她而战,因为苏维埃是我自己的政权!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把我送进医院;当我饥饿的时候,她给我黑面包;当我没有地方住的时候,她给我房子;当我没钱送儿子读书时,她给我们助学金。现在,当她需要人去保卫的时候,我要把我最好的献给她!”

    巧遇的启示

    人的价值惟有与他人相照,才能衡量出来。

    ——尼采

    伦博朗以前常为很多事情而忧虑。可是,1934年春的某一天,伦博朗正走在韦伯镇的街上,有一幕景象使他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虑。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10秒钟,可是在那10秒钟里,他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事情,比他过去10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

    伦博朗在韦伯城开过两年的杂货店,他不单是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借了债,花了七年的时间才还清。他的杂货店刚在前一礼拜六关门,当时他正准备到工矿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当时伦博朗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突然之间,他看见迎面走来了一个没有腿的人,坐在一个小小的木头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旱冰鞋上卸下来的轮子,他两手各抓着一片木头,撑着让自己滑过街来。伦博朗看到他的时候,他刚好已经过了街,正准备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上来,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头车子翘起来的时候,两人的眼光遇个正着,他对伦博朗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气真好,是不是?”他很开心地说,当伦博朗站在那里看着他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富有:自己有两条腿,能走路。伦博朗顿时对自己的自怜感到羞耻。

    伦博朗对自己说,如果他缺了两腿还能够这么快活,这么高兴,这么充满自信,自己这有两条腿的人当然也可以。顿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了起来。本来伦博朗只是想去向工矿银行借100美金的,可是现在勇气鼓励他去向他们借了200美金。本来告诉朋友自己打算到堪萨斯城去试试看能否找份差事的。可是现在他能够自信地告诉他们说,自己要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此后,伦博朗借到了那笔钱,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耶鲁卖花女

    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

    ——萨特宁

    如果你是耶鲁的学生,或许你不认识这所长春藤大学的校长,但你一定认识她——耶鲁的卖花姑娘。

    不管你是耶鲁哪个学院的学生,只要你在耶鲁的校园里走过,就肯定跟这位卖花姑娘打过交道。这位名叫安妮特的黑人女士,与“耶鲁-哈佛橄榄球赛”一样,成了耶鲁校园著名的风景。

    “小妹妹,你要一朵花吗?这位兄弟,给你的女朋友买一朵花吗?我的朋友!今天怎么样呀?要不要来一朵花呀?一块钱一朵。”走在耶鲁校园中心的埃尔姆街上,老远就能听到安妮特的叫卖声。她一般都站在校园的中心要道埃尔姆与约克街的十字路口,拿着一大捧生机勃勃的康乃馨向路人推销。有人真买花,但大部分人摇摇头,她也不纠缠,仍然热情地祝他们过得快乐。她似乎认识很多过路人,也有不少人停下来与她搭话。

    丽莎大一时就认识安妮特了。那时她卖的不是康乃馨,而是小菊花,用普通白纸或报纸包着,花朵也蔫蔫的。纽黑文有许多路边的“社区花园”,丽莎猜想她的花大概是从某个社区花园摘来的。那时,她每天出没在耶鲁校园的街道上,向过路人卖花。所谓“卖花”,其实是一种变相乞讨。但安妮特的花很受欢迎,许多人都停下来买她的花,有人虽然不买花,可仍然微笑着与她打招呼,这与耶鲁学生们对无家可归者惯有的冷淡态度大不相同。也许因为安妮特永远笑脸迎人。

    丽莎的朋友格蕾丝每次碰见安妮特都会买一朵花,尽管她走开后就会把花扔掉,但下一次仍照买不误。“我愿意把钱给她,她不像其他乞丐,她至少还在尝试着工作,并不只是指望别人施舍。我想鼓励这种行为。”格蕾丝说。“我喜欢她向你说‘你好’时的那种恳切。在耶鲁的路上见到陌生人谁都不答理谁,只有她向你说你好。”另一位朋友说。之后,丽莎也开始偶尔在她那里买一枝小花,慢慢地,丽莎成了熟悉安妮特的耶鲁学生之一。

    从继续的谈话中,丽莎了解到安妮特曾经当过建筑工人、油漆工人和食品店助理。她在耶鲁卖花已经快十年了。她从不避讳谈自己的问题:曾经吸毒,并且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她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住在纽黑文,由她的父亲和继母抚养。“我有很多问题,可我现在戒毒了,也在看心理医生。我不在意自己无家可归。耶鲁就是我的家。”安妮特说。

    在丽莎大三那年的秋天,《耶鲁每日新闻》突然在头版登出大幅文章,标题是《安妮特不能卖花了》。原来,纽黑文的警察因安妮特无照卖花,以“扰乱秩序”罪名起诉了她,如果罪名成立,安妮特就得被关进监狱。

    卖花执照要两百元钱,安妮特负担不起。不卖花的安妮特开始愁眉苦脸地站在路边,一边小声地问路人要钱,一边担心地回头张望在一旁注意着她的警察。“其实我以前也是在乞讨,”安妮特对《耶鲁每日新闻》记者说,“只是以前我可以给你一朵花作为回报,现在,我只能向你乞讨。”这篇文章在耶鲁社区引起巨大反响,同学们对安妮特的喜爱和关心远远超过了丽莎的想象,许多人写信给警察局提出抗议。有位热心的耶鲁学生马上着手组织一场音乐会,入场的门票全部捐给安妮特作为申请卖花执照的费用;许多耶鲁学生给逮捕她的校警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抗议他们对安妮特的不公正待遇;安妮特的朋友们还组织了一场抗议游行,就在安妮特经常卖花的埃尔姆街上,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场游行;在安妮特出庭的那天,许多学生手拿一朵鲜花,举着“花之力量”的抗议牌在法庭上旁听。

    这个故事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尾。警方放弃了对安妮特的起诉,安妮特拿到了卖花执照。之后,她不再卖蔫头蔫脑的菊花了,改成了新鲜水灵的康乃馨。现在,丽莎每天都能在路边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欢快的大嗓门。

    春夏秋冬轮流光临耶鲁,而安妮特是耶鲁所有季节里不变的风景。

    永恒的美德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马明·西比利亚克

    谢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作家。他曾写下了广受赞誉的小说《俄亥俄州瓦恩堡镇》,影响了许多年轻人。

    1919年,一个在欧洲大战中受伤的年轻人搬到了芝加哥的一处公寓,住在了离安德森很近的地方。他经常和安德森一起散步,和安德森谈文学、人生以及写作技巧。这个年轻人是读了安德森的作品后才感到文学力量的强大的,但当他和安德森接触后,安德森为人处世的观点更深地影响了他。

    后来年轻人离开了芝加哥,安德森也搬到了新奥尔良。几乎和上次一样,一个同样受安德森作品影响的年轻人慕名拜访了他,并虚心向他求教。安德森一样毫无保留地帮助他,还把他介绍给自己所认识的出版商,帮助他出现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许多年过去了,安德森从未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教的年轻人,他用他的作品和人格影响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著名作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考利称赞安德森是“惟一把他的特色和视野流传到下一代的人”。

    有必要补充一下前面那两个年轻人的情况。第一个年轻人在1926年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作品的名字是《太阳照样升起》,这个年轻人的名字是海明威。

    第二个年轻人在安德森帮助他的几年后写出了享誉全美的杰作《喧哗与骚动》,他的名字叫福克纳。

    许多人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安德森如此慷慨,愿意把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和写作技巧传给年轻人。也许答案在这里:安德森曾受教于另一个前辈作家——伟大的德莱塞。

    玫瑰天使

    如果这是一株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维尔玛在杂货店里随意地闲逛着。她的肚子不饿,也并不想买什么东西。失去丈夫的伤痛仍然锥心刺骨,到杂货店来只是想重温他们在一起时的美好记忆。

    以前丈夫卢迪经常会与维尔玛到这里来,而且几乎每一次他都在她挑选东西的时候走开片刻,再回来时手中会握着三枝黄色的玫瑰。丈夫知道她喜欢黄玫瑰。

    本以为来此寻找一些旧时的记忆会使自己略感宽慰,谁知心中的伤感却愈加弥漫开来。因此维尔玛只想给自己拿些吃的东西,就快快离开这个珍藏着自己太多往事的地方。

    站在肉类食品的冰柜前,维尔玛想找一块小些的牛排,心中不禁又记起卢迪生前是那样喜欢吃牛排。接着一位女士走到她身边,金黄色的头发,苗条的身材,穿着一身合体的绿色套装。维尔玛看到她拿起一大包排骨放进了购物车里,犹豫了一下,又将排骨放回了冰柜中。转身走出了几步,她又回过头来看冰柜中的那包排骨,同时也看到了维尔玛注视她的眼神。她笑了笑,说:“我丈夫特别喜欢吃排骨,可说实话这价钱有点贵。”

    维尔玛尽力平静自己的心绪,望着她淡蓝色的眼睛说:“八天前我丈夫去世了,他才刚刚三十七岁。”抑制了一下自己颤抖的声音,维尔玛继续说道:“把排骨买回去吧,好好珍惜你们共度的时光。”

    她摇了摇头,还是推着购物车走了,但那一刻维尔玛可以看到她眼中的感动。

    接着维尔玛又挑选了一些乳制品,便向付款台走去。那一身合体的绿色套装又映入她的眼帘,她意识到是那位美丽的女士正向自己走来。维尔玛注意到她的购物车中放上了那一大包排骨,同时手中还拿着一包东西,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而当她走近,维尔玛看清她手中所拿的东西时,泪水涌满了维尔玛的双眼。

    “这是送给你的。”她说着,将三支美丽的黄玫瑰放到了维尔玛的手中,并在她的脸颊上轻吻了一下。

    维尔玛想要告诉她这玫瑰对自己的特殊意义,想要感谢她的馈赠,然而还没有等她的话说出口,她便在维尔玛泪眼朦胧的视线中消失了。低头看着自己手中在绿色包装纸衬托下娇艳欲滴的玫瑰,感觉自己好似在梦境中一样,她怎么正好会送黄色的玫瑰给自己呢?

    突然之间,维尔玛找到了答案,丈夫卢迪并没有离开她,他一直在自己的身边,而那位美丽的女士就是他的玫瑰天使。

    “现在”就去

    发现你的存在是生命的开始,于是,每一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每一时刻都带来新的欢乐。

    ——奥修

    安东尼·吉娜是美国纽约百老汇中最负盛名的年轻演员。

    几年前,吉娜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在一次校际演讲比赛中,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最为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纽约百老汇中,成为一名优秀的主角。

    当天下午,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了一句:“你今年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去有什么差别?”吉娜仔细一想:“是呀,大学生活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于是,吉娜决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闯荡。

    这时,老师又冷不丁地问她:“你现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吉娜苦思冥想了一会儿,对老师说,她决定下学期就出发。老师紧追不舍地问:“你下学期去跟今天去,有什么不一样?”吉娜有些眩晕了,想想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和那双在睡梦中萦绕不停的红舞鞋……她终于决定下个月就去百老汇。

    老师追问:“一个月以后去,跟今天去有什么不同?”

    吉娜激动不已,她情不自禁地说:“好,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我就出发。”老师步步紧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你一个星期以后去和今天去有什么差别?”

    吉娜终于双眼盈泪地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已经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了。”

    第二天,吉娜就飞赴全世界艺术殿堂的巅峰——美国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艺术家前去应征主角。按当时的应聘步骤,是先挑出十个左右的候选人,然后,让他们每人按剧本的要求演绎一段主角的念白。这意味着应征者要经过百里挑一,两轮的艰苦角逐,才能胜出。

    吉娜到了纽约,费尽周折从一个化装师手里要到了将排的剧本。这以后的两天中,吉娜闭门苦读,悄悄演练。

    正式面试那天,吉娜第四十八个出场。制片人要她说说自己的表演经历,吉娜微微一笑,说:“我可以给您表演一段原来在学校排演的剧目吗?就一分钟。”制片人首肯了,他不愿让这个热爱艺术的姑娘失望。

    制片人听到传进自己耳膜的声音,竟然是将要排演的剧目对白。面前的这个姑娘感情如此真挚,表演惟妙惟肖。他惊呆了,马上通知工作人员结束面试,主角非吉娜莫属。

    就这样,吉娜来到纽约的第三天就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人生第一双红舞鞋。生活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很多人只知道把自己的理想定得比天还高,却从来不肯把理想的实现付诸行动。而吉娜在老师的启发下,撇开了所有的瞻望和等待,大步流星地去投奔了心中艺术的殿堂。

    六英尺四英寸

    如果你志在最高处,那么即使滞留在第二高处甚至第三高处,也并不丢脸。

    ——西塞罗

    泰迪小时候,父亲给过他一枚小钱,那是给他的“安慰奖”。当时泰迪试图把父亲的斧子上的缺口磨平,但他失败了。

    磨斧子并不纯粹是为了干着玩的。父亲需要把斧子磨快,用它劈柴生灶。那是1938年,他们家在弗蒙特州租了个年代久远的农场,以远离布鲁克林闷热的街道。当时泰迪的父亲是那里卫理公会的牧师。

    泰迪沮丧地凝视着这一分钱。“别泄气,泰迪,”父亲说,“我看你干得不错。”他试图鼓励泰迪;“看你手里的小钱,”他又说,“你知道那上面是谁的头像?” “知道,是亚伯拉罕·林肯。” “对。他也碰到过无数的挫折。不过,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父亲面带微笑,继续说着,似乎在讲解他的“初级教义”。泰迪的哥哥,八岁的迈克尔坐在一棵白桦树桩上,泰迪站在旁边。

    父亲问关于林肯他们知道些什么。泰迪能说的只有这个伟人出生在一间小木屋里,而且常常爱就着火光读书。迈克尔知道得多些:林肯解放了奴隶,拯救了合众国,并且为了他的理想,在耶稣被害同一天——倒霉的星期五,遭人枪杀。“一点不错,”父亲说,“但是,你们是否知道林肯经营过杂货铺,破了产,并且因此而负债累累?是否知道他两次竞选参议员均遭败绩?事实上,他一生坎坷,历经挫折。然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人能比他更顺利些呢?” “重要的是,林肯不失为一个有志者。”父亲说,“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一点正是你们现在就应该具有的品格,因为它意味着一种沉着而耐心地承受不幸的力量。”

    然后,出乎意料地,父亲在他的说教中讲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话,这段话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泰迪心头。“林肯在精神上和体格上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父亲说,“你们知道,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他走到后门廊一张他准备讲稿和写信的书桌前,取出一支削尖的铅笔。“来,孩子们,我给你们看他有多高。”

    他指着一根门廊柱子。“泰迪,你先来。”六岁的泰迪,把躯干伸直,贴在柱子上。只觉得铅笔在自己头上擦过,父亲画了一条线,表示高度。他把泰迪名字的首写字母EWZ和日期写在线的上方。又叫过迈克尔,也给他画了一条线,注上MSZ。然后,他又画出自己的身高,五英尺八英寸,并且标明VEZ。

    接着,他用木工折尺在漆得雪白的柱子上高高地画了一条线,并用印刷体写上“亚伯拉罕·林肯——六英尺四英寸”。

    刹那间,泰迪似乎能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就站在那里。

    父亲又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林肯的故事:从一个喜欢逗趣的平底船船工、魁梧健壮的锯木者、土地勘测员,到无师自通的律师、演说家,以及最终成为深谋远虑的总统。

    所有这些故事都告诉他们:林肯的伟大应归功于他能从他所受到的挫折中汲取力量。父亲说,失败能比成功给人更多的教益。身处逆境,人们日后才能兴旺发达;遭受挫折,人们才懂得奋勇向前。

    泰迪觉得自己似乎长高了些。

    光阴荏苒弹指数年。全家瞻仰了伊利诺斯州斯普林费尔德的林肯故居和林肯墓。以后,泰迪又独自到过气势宏大的林肯纪念堂。站在沉思的林肯雕像前,他完全被折服了。

    作为一个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是研究历史的学生,泰迪对这个伟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逐步体会到父亲对林肯那种不怕滚一身泥、沾一手油的精神所怀有的特殊敬意。“要记住体力劳动的尊严,”父亲说,“要坚信人都有从善的可能。正如林肯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善良的天地。’”

    一晃又是几年,泰迪此时也有了自己的儿子。以父亲为表率,他也想试着把林肯的价值观灌输给他们。

    八月的一个下午,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七岁,到弗蒙特州那间旧农舍去。那地方看上去比他记忆中要小些,却出奇的整洁。房子刚刚重新油漆不久。

    他们走到门前,大声呼喊。没有回答。那地方好像没人住。当他们转到屋子后面时,泰迪感到自己的心在怦然跳动。

    眼前出现了后门廊,几乎已经无法辨认出它就是昔日父亲用作办公室的地方。三十年前,他自己打的书桌和松木书架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泰迪看到他挂油布雨衣的钉子还在那里。那雨衣,他常用来遮挡狂风暴雨。

    像在黑洞洞的泥土里蠕动的蚯蚓,一个念头悄然爬上泰迪的心头:当年画的那些线还在吗?简直有些想入非非,毫无疑问,它们一定是被新涂的白漆覆盖了。泰迪转过身,面对曾经刻有林肯字样的柱子——顿时,眼前一亮:有人偶然发现了他们的圣地,并对其表示了他本人的敬意。细心的房屋油漆人没有涂抹柱子上的字,当年写的那些东西依然清晰可辨。

    他们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泰迪仿佛看到油漆者一身斑驳地站在那里,既充满好奇、又急欲干完手头的活,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他缓缓地沿着柱子向上看去:名字的首写字母,接着,又是名字的首写字母,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写得最高的那一排字上。

    谁能想象得出他脑子里联翩浮现的是什么呢?然而,无论他想的是什么,当时他的心情必定与当年发生那一幕时的情景十分接近,以至于他情不自禁地停了手。泰迪不禁想,假如今天再叫他磨那把斧子,那该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啊。从父亲的教诲中,泰迪感悟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长大成熟的力量,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只要人们用伟人的精神沐浴自己的灵魂,那么,一如人们在生理上必然长大那样,人们在心理上也会变得成熟起来。林肯的情况是这样,父亲和自己是这样,儿子们也将会是这样。

    “想把你们名字的首写字母写上去吗?”泰迪问孩子们。五岁的麦特首先挺直身子,靠在柱子上。于是,泰迪画出他的身高,用铅笔写上MSZ。接着是安迪,他略高几英寸。写完安迪的名字的首写字母ANZ,泰迪后退几步,站在那里,一种庄严的情感涌上心头。他久久地望着三代人的名字,望着柱子最上面那一排字:亚伯拉罕·林肯——六英尺四英寸。

    16岁的生日礼物

    失败者的一大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爱迪生

    世界足坛名将马拉多纳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来,他先挎着一串小铁桶上街叫卖,卖完铁桶后,就去巷子里的小足球队踢中锋。由于他学得认真,练得刻苦,球艺长进很快,不满16岁就被选入阿根廷的甲级队——阿根廷青年队。

    1976年10月,眼看马拉多纳就要过16岁生日了。一天,蒙特斯教练忽然兴致勃勃地告诉队员们一个消息:过几天,阿根廷青年队将迎战素有“雄狮”之称的塔赛雷斯队。马拉多纳听了,激动不已。他攥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踢好这场球,作为生日的献礼。

    比赛的日子到了,蒙特斯教练把一套印有16号字样的运动衣递到马拉多纳手中。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教练有意这样做,16号球衣使马拉多纳感到格外亲切,这不正和他的年龄相符吗?

    遗憾的是,在这场旗鼓相当的激烈比赛中,马拉多纳踢得很不理想。他一心想破门立功,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一连几个球都射偏了。于是,马拉多纳变得急躁起来。然而,越急躁,球似乎不愿意飞进大门。幸亏重炮手卡希雷拉在禁区外拔脚怒射,足球正中大门上角,才使青年队以1︰0获胜。这场比赛后,马拉多纳一直闷闷不乐,生日这天回到家中,还是打不起精神。父亲见他愁容满面,便开导说:“你已经是个大人啦,不能耍小孩子脾气了,吸取教训以后好好踢。”

    马拉多纳抬起头,对父亲说:“是的,您说得对。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尤其是射门的准确性亟待提高。”

    父亲满意地抚摸着儿子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好,这个教训就算你16岁生日得到的一件礼物吧!”

    一件非同寻常的生日“礼物”。从此,马拉多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阿根廷乃至世界足坛的一代名将。

    多看了一眼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狄德罗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霍夫曼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是一个荒凉破落的庄园,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日子的味儿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

    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风雨中的菊花

    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列夫·托尔斯泰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点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样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是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亲,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结了硬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你要看点什么?”卖花小姐训练有素,礼貌又有分寸。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花。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诡辩的艺术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布尔

    两个十五岁的学生找到他们的希腊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稍稍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道,“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先洗澡了呢?”

    “干净人。”两个学生改口道。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又反驳说,然后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位客人中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到底谁洗澡了呢?”

    “那看来就是两个人都洗了。”两个学生这次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老师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呢?”学生不满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似乎总是对的!”

    “正是如此,你们看,这就是诡辩!”

    在自由中活着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黑格尔

    艾尔比上了年纪,走起路来步子缓慢、沉重,头发理得短短的,裤腿留得很长。他给别人干活。

    他的主人有几间村舍,其中有一间达拉斯在夏天租用。每年春天艾尔比把自来水打开,到了冬天再关上。他把洗碗机安置好,把床架安好,还整修了路那边的牲口棚。

    艾尔比摆弄起东西来就像雕刻家那样有权威,那种用自己的双手工作的人才具有的权威。木料就是他的大理石,他手指在那上面摸来摸去,摸索什么,达拉斯不太清楚。接近木头就像骑手接近马一样,安抚它,使它平静下来。而且,他的手指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有一天,艾尔比在路那头为邻居们盖了一个小垃圾棚。垃圾棚被隔成3间,每间放一个垃圾桶。棚子可以从上面打开,把垃圾袋放进去,也可以从前边打开,把垃圾桶挪出来。小棚子的每个盖子都很好使,门上的合叶也安得严丝合缝。

    艾尔比把垃圾棚漆成绿色,晾干。达拉斯走过去看一看,为这竟是一个人做的而不是在什么地方买的而感到惊异。达拉斯用手抚摸着光滑的油漆,心想,完工了。不料第二天,艾尔比带着一部机器又回来了。他说,他要再涂一层漆。尽管照达拉斯看来这已经够好的了,但这不是艾尔比干活的方式。经他的手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不像是自家做的。

    达拉斯的身边有的是木料和工具,但是对于制作东西的基本常识却一无所知。一支铅笔或一支钢笔是怎样制成的?怎样才能从树身上得到纸?墨水是从……啊,是从哪儿来的?达拉斯只知道如何使用周围的物品——应答机、电话——却不会制作它们。如果它们坏了,自有别人来修好。

    但是在艾尔比的天地中,就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因为那都是他在某个时候制作的,修理的,或者拆卸过的。保险盒、牲口棚、村舍全是出自艾尔比之手。达拉斯羡慕他驾驭基本事物的能力。在他看来,就像在野生世界生存的能力一样,这是人类曾经具有的、而且应该有的能力。

    艾尔比的主人们从事着复杂的商业性工作。他们发行债券。但是当做这些事的人需要盖棚子时,他们就去找艾尔比,或找像艾尔比这样的人。他们明白艾尔比所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很有价值的工作。

    他认为该干什么活就自己做,达拉斯想,这就是自由的一个很好的定义。

    顺其自然

    “艺术”是大自然的美经过提炼而产生的。

    ——爱默生

    迪斯尼乐园举世闻名,它的设计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格罗培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是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

    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建设,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即将对外开放,但是,各个景点之间的路径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方案。路径的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更能体现和增添整个乐园的风格。于是,施工部打电报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期迪斯尼乐园能够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然而,这次的路径设计却让这位世界级大师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滨。他想整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路途上的所见竟然给他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到处是当地居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车。

    可是,当他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满了车。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了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公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立即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

    施工部按照他的要求在乐园撒下了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荫所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径,这些踩出的路径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在1971年举行的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把梦交给自己

    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

    ——奥斯卡·王尔德

    一个年轻的富豪伯杰,有一天在街上散步,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他走上前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自己富丽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渡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庄园主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酒会上,那位名叫特纳的“青年”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梦的启示

    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左拉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尔普雷西特是楔形文字的破译者。

    他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到了半夜,我觉得全身疲乏极了!于是,上床睡觉,不久就睡熟了。朦胧之中,我做了一个很奇异的梦:

    一个高高瘦瘦的、大约40来岁的人,穿着简单的袈裟,很像是古代尼伯尔的僧侣,将我带至寺院东南侧的一座宝物库。然后我们一起进入一间天窗开得很低的小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子,和一些散放在地上的玛瑙及琉璃的碎片。

    突然,这位僧侣对我说:你在22页和26页分别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有关刻有文字的指环,实际上它并不是指环,它有着这样一段历史:某次,克里加路斯王(公元前约1300年)送了一些玛瑙、琉璃制的东西,和上面刻有文字的玛瑙奉献筒,到贝鲁的寺院。不久,寺院突然接到一道命令:限时为尼尼布神像打造一对玛瑙耳环。当时,寺院中根本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僧侣们觉得非常困难。为了完成使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将奉献筒切割为三,而分成三段。因此,每一段上面,各有原来文章的一部分。开始的两段,被做成了神像的耳环,而一直困扰你的那两个破片,实际上就是奉献筒上的某一部分。如果你仔细地把两个破片拼在一起,就能够证实我的话了。

    僧侣说完了以后,就不见了。这个时候,我也从梦中惊醒过来。为了避免遗忘,我把梦到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说给妻子听。第二天一早,我以梦中僧侣所说的那一段话作为线索,再去检验破片,结果很惊奇地发现,梦中所见到的细节,都得到了证实。

    视讥讽为动力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起因于在一家餐厅发生的一件小事。

    根据亨利·福特的描述,当他还是一个修车工人的时候,有一次刚领了薪水,兴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向往的高级餐厅吃饭。却不料,年轻的亨利·福特在餐厅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钟,居然没有半个服务生过来招呼他。

    最后,还是餐厅中的一个服务生看到亨利·福特独自一人坐了那么久,才勉强走到桌边,问他是不是要点菜。

    亨利·福特连忙点头说是,只见服务生不耐烦地将菜单粗鲁地丢到他的桌上。亨利·福特刚打开菜单,看了几行,耳边传来服务生用轻蔑的语气说道:“菜单不用看得太详细,你只适合看右边的部分(意指价格),左边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费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惊愕地抬起头来,目光正好视接到服务生脸上满是不屑的表情,当下使得亨利·福特非常地生气;恼怒之余,不由自主地便想点最贵的大餐。但一转念之间,又想起口袋中那一点点可怜微薄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只点了一份汉堡。

    服务生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单。口中虽然没有再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却很清楚地让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这穷小子,也只不过吃得起汉堡罢了!”

    在服务生离去之后,亨利·福特并没有因为花钱受气而继续恼恨不休。他反倒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自己总是只能点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点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当下立志,要成为社会中顶尖的人物。从此之后,他开始朝梦想前进,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逐步成为美国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