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全球顶尖的世界500强的大公司,还是在一些正在成长的中小企业,邮差弗雷德已经成为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代名词。很多企业每年都设立“弗雷德奖”,专门鼓励那些在服务、创新和尽责上具有同样精神的员工。
弗雷德的事迹告诉我们,工作职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岗位的人都可以从平凡走向卓越。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员工仍旧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为什么他们就不能走向卓越?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弗雷德的工作之道,从自身查找不足,你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耀眼的成绩。
任何工作都能闪亮耀眼
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
——杰克·韦尔奇
不管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甚至也不管它有多么糟糕,每个人在这个机构中,都能有所作为。上司可能对员工出色的表现设置障碍,或对之视而不见,或者不能充分赏识和鼓励;也可能上司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改善他们的业绩,并给予奖励。但不管环境的利弊顺逆,卓越的工作表现,还是员工自己抉择的结果。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琪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
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只要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杰出的、不同凡响的。无论你贵为君主还是身为平民,无论你是男还是女,都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卑贱的,那你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将它当成低贱的事情,那么他决不会尊重自己。因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的艰辛、烦闷,自然也不会做好。当今社会,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创造一番事业的必由之路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一种愚蠢的观念。
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种无聊的工作了。
她感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种事完全没有意义,真是在浪费生命。”
身边正在织毯的老修女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其实你织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带着她走到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年轻的修女呆住了。
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是圣婴头上的光环。她没想到,在她看来没有意义的工作竟是这么伟大。
你可能永远都无法看到整体工作的美,但是缺少了你那部分,整体工作就不完整了。
工作实质上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作出了最好的贡献。
没有哪一个人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工作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工作才会和谐美好。每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完整的工作才有意义,就像一部零件齐全的车才能在路上奔驰。我们不能想象一辆只有三个车轮的宝马汽车在大马路上飞速行驶。一只狮子,它对付一只大象时,会用尽其所有的专注、敏捷与力量,而当它对付一只兔子时,它使用的力量也是一样的。森林之王如此,人中之王亦当如此。
成功,就是将简单的工作重复地做。“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是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对如何才能成功所作出的最好回答。
罗马一位演说家说:“所有手工劳动都是卑贱的职业。”从此,罗马的辉煌历史就成了过眼云烟。令人惋惜的是,尽管历史给予人们如此深刻的警示,现代职场中,仍有许许多多的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
这一现象,在一些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身上尤为突出。他们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应该从事那些“体面”的工作,并得到重视。但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于是他们就有了许多怨言,轻视自己的工作。对现有的工作,不能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而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时间久了,最终受影响的只能是自己。
对此,纽约希尔顿饭店客户服务部经理莉莎·格里贝说,当初她应聘饭店职员,被分配到洗手间工作,她有很大的情绪,认为洗手间工作低人一等。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之后,她开始认识到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酒店的每一份工作都关系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从此她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周到,许多客人在接受她的服务之后,都交口称赞,因此,她被誉为酒店的榜样。她出色的工作表现,为酒店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久她被提升为客户服务部经理,更大地拓展了事业的平台。
莉莎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问题: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看一个人是否能做好事情,只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又与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个人。
当一个人因为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完善而激动不已的时候,当一个人安静地欣赏着自己所做的一切而心满意足的时候,这是真正的快乐,这是一种真正的成功,这种成就感可以促使你的各种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一旦力求至善的精神主宰了一个人的心灵,并且是渗透进一个人的个性中,它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气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看着一件完美的作品更加令人心神愉快,更加令人感到满足的了。
成功者乐于工作,并且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受他们,乐于与他们相处或共事。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工作,与同事相处是一种缘分,与顾客、生意伙伴见面是一种乐趣。
员工启示
有些年轻人用自己的天赋来创造美好的事物,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另外有些人没有生活目标,缩手缩脚,浪费了天生的资质,一生碌碌无为。本来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结果却与成功失之交臂,不能说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农夫,既有可能成为华盛顿之类的人物,也可能终日面对黄土背朝天,一直到老。
当我们积极进取、充满热忱、全力以赴地从事我们所做的工作时,才能让自己每天在工作中找到最多乐趣,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你也可以成为弗雷德
做一个一流的卡车司机比做一个不入流的经理更为光荣,更有满足感。
——B.C.福布斯
如果说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我从来没见过有谁希望自己的人生渺小、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看重,都希望自己每天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相反,自己生存,应该是为了创造价值和意义。最不快乐的大概要算那些因为需要钱,而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人了。为什么你不可以因为同样的需要,而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可以。让工作成为你的快乐,不是通过改换工作,而是通过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这就是弗雷德的与众不同之处。邮差成千上万,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它只是“一份工作”;对于某些人,它可能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职业;但只对少数几个弗雷德,送信才成为一件使命。
工作的平凡或伟大,取决于工作的人。
在《圣经》里,圣保罗说:人不工作就没有饭吃。我们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工作本来就是上帝的旨意,工作就是人类的天职和使命。
什么是使命感?使命感就是无论给予自己的任务有多么困难,都要有一定要完成的坚强信念。如果缺少这个“使命感”,你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员工。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员工,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中国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邮差,他的名字叫次仁桑珠。次仁桑珠是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邮递员,他所服务的地区是藏民牧区,每天要在高原牧场上骑自行车行走上百里为牧民投递邮件。比起弗雷德来,次仁桑珠的条件更加艰苦,行走的路线也更远。他不仅要为牧民送信,还要为那些不识字的藏族牧民读信写信,传递亲情。他还经常为自己服务邮区的牧民买药品,风里来,雨里去。这种敬业精神不正是每一个员工需要认真学习的吗?
从弗雷德和次仁桑珠的身上我们看到,以职业为使命是敬业的思想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能够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B.C.福布斯曾经说过:“做一个一流的卡车司机比做一个不入流的经理更为光荣,更有满足感。”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以职业为使命,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像这两位优秀的邮差这样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人,他们不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还具备极强的主动探索精神,他们不是被动地适应工作使命的要求,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改变所处的环境,尽力作出一些有意义的、至关重要的贡献,并从中汲取再一次走向成功的力量。
具有强烈工作使命感的人,他们都会主动要求自己努力工作,而不以薪水为目标。他们也不会畏惧自己工作上的坎坷,而始终沿着目标向前迈进,因此他们也一定能够享受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后上天所赋予的快乐。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演讲中曾说过:“在我看来,对一个具有强烈工作使命感的员工而言,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也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一个具有强烈工作使命感的员工,也正是一个优秀的、勇于负责的人,他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他在依靠自身的努力向前迈进的时候,也会受到各方面的真诚相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弗雷德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一个原则:为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这表明,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
华生是某电影院的一位小职员。但是这家电影院的生意并不好,一天只能放三场电影。经理天天迟到,管理人员也觉得每天按时上班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所以他们一般要过了上午十点钟才来上班。既然勤奋没人看见,懒惰一点没关系,那又何必不懒惰一点呢?于是,大家将迟到当成了家常便饭。
只有华生每天按时上下班。他认为,既然他是按每天八小时拿工资,就要干八小时工作。所以,他天天按时上班,从不迟到。没有事可干时,他就将电影院打扫一下,然后看看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钻研生意之道。
一天,有位世界500强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早来看电影,那时已九点多钟,可整个电影院里除了华生一人在打扫外,没有任何人,显得非常冷寂。主管感觉很疑惑,他走过去问华生:“年轻人,你是这里的清洁工吗?你们影院的其他员工呢?”
华生无奈地笑笑说:“先生……哦,不。我是放映员,只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法开展。已是工作时间,就我一个人在,所以我就顺便打扫了,这样会让观众感觉舒服一点。”
那位主管微笑着说:“年轻人,你对工作尽职尽责的态度很可贵。现在我们部门有一个实习的机会,你愿意去试试吗?”
于是,华生便这样进入了世界500强公司。
华生和弗雷德一样都不是单纯为追求别人的赞许和认同才去工作的,他们视工作为使命,视敬业为信仰,反而赢得了更大的成功。如果你能够像他们一样敬业、勤奋,那么,你最终也会成为弗雷德。
员工启示
要成为弗雷德,一切都要从你自己开始。只有当你把平庸变成神奇,其他人才会从中看到希望,并开始以你为模范,到那时你已经为自己成功打造出了个人品牌,成功和荣誉当然也会像属于弗雷德一样属于你。
在工作中创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公司的名称和商标是我们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资产。
——美国强生公司
弗雷德只是美国邮政的一位普通邮差,然而他却实现了从平凡到杰出的超越。他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新为客户创造超值的服务,让每一天都充实有意义。至今,邮差弗雷德已成为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代名词。他凭借自己优质的服务已经在工作中成功地创建了个人品牌。
一个员工一旦拥有了像弗雷德这样强势的个人品牌,就会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再不用为加薪、晋升和谋职发愁。
当然,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虽然吹嘘可以在短时间内迷惑一些人,并捞得一些好处,但时间一长,必然原形毕露。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吹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要在工作中树立品牌,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才是树立品牌的唯一途径。
乔·吉拉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在20年里,他推销出去的轿车或卡车比任何一个推销员推销的都要多。在业绩最辉煌的一年里,乔·吉拉德推销的汽车比排名第二的汽车推销员推销的汽车多两倍多。
乔·吉拉德在销售和服务生涯中有一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服务是在销售之后”。他说:“一旦新车子出了什么问题,客户找上门来要求修理。我会叮嘱有关修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知道这辆车子是我卖的,就立刻通知我,我会马上赶到,设法安抚客户。我会告诉顾客,我一定让人把修理工作做好,一定让他对车子的每一个小地方都觉得特别满意,这也是我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维修服务,也就没有成功的推销。如果客户仍然觉得有严重问题,我的责任就是和客户站在一边,确保他的车子能够正常运行。我会帮助客户要求修理厂进一步维护和修理,我会同他共同战斗,一起去对付汽车制造商。无论何时何地,我总是和我的客户站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当顾客把汽车送回来进行修理时,我就尽一切努力使他的汽车得到最好的维修……你得像医生那样,他的汽车出了毛病,我就要为他感到担忧。每卖一辆车,都要做到与顾客推心置腹,把情况都说清楚,他们不是要故意找麻烦或惹人讨厌。”车子卖给客户后,若客户没有和乔·吉拉德联系,他就会主动和客户联系,不断地与客户接触,或者打电话给客户,开门见山地问:“××先生,您以前买的车子情况如何?”或者是亲自拜访,问客户使用汽车是否舒适,并帮客户检查车况。在确定客户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他才离开,并顺便向对方示意,在保修期内该将车子仔细检查一遍,提醒在这期间送去检修是免费的。
当然,他的服务为他赢来了更多的客户。
客户为他介绍许多的亲朋好友来车行买车,甚至包括他们的子女。客户的亲戚朋友想买车时,首先便会考虑到找他。卖车之后,乔·吉拉德总希望让客户买到一部好车子,而且永生不忘。乔·吉拉德将客户当做是自己的朋友,把客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正是这种付出的精神和心态,使得客户不为他做点事都觉得惭愧,不为他介绍客户都觉得不安。
对于乔·吉拉德这位伟大的推销员来说,他时时刻刻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很容易从心理和情感上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赢得顾客心的同时,也以自己优质的服务顺利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一点上,乔·吉拉德和弗雷德是相同的。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普通的员工来说,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即要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别人认为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值得人注意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里斯·特劳特的《定位》中讲到“寻找空档”论,即“找出空档,然后填补上去”。比如你实在想当一个专栏作家,那么,就请你别再朝乐评、影评那方面努力,这两个领域已人满为患,且早已有人各占山头,要想脱颖而出实非易事。你需要调动“积极思考的力量”,如逆向思考,当人人都向东走时,看你能否找到一个空档向西走,而且你要坚持这个方向。
26岁的惠普科技电信部业务员甘清仁,他既没有管理者的职衔,也不是重要的小组成员,但是他的工作是代表惠普科技了解客户,组织公司的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甘清仁到电信部的第一年,分配的年度业绩是220万美元,实际上他的目标达成率超过300%,达到了700万美元,他是当年的超级业务员。
甘清仁说:“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就是善于沟通协调,希望自己可以让同事和客户感受到‘他可以信任我,并且可以被了解。’”
甘清仁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并善于给自己定位。品牌有了明确的定位,就要建立符合自己特性的品牌,才能打造和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就进入了体验阶段,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演员安东尼·鲁雷在《表演:解开俄耳甫斯神的秘密》中所写——先是愉悦感觉、引出好奇、涉及心灵,然后鼓励进一步的研究、有规律的实践,再扩展爱、开拓知识。特别要注意的是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逐渐建立个人品牌公司的联合,寻找与你志同道合、在某个方面能弥补你不足的合作者,并建立起长期的协作关系。
较强的工作技能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在工作场所,能力不强的人想树立个人品牌很难,就像一个产品,客户服务再好,如果三天两头出故障,也会让客户避而远之。精深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建立的重要元素。“个人唯有专精,才能生存,否则别人挑梦幻团队,不会想到你。”彼得·德鲁克在最新的著作中指出: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长。如何将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的风格形成一个特色,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
完美的工作技能需要用不断学习来完善,因此在这一阶段强调的是学习能力。建立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在学习上,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是漫无目标地学习、跟风学习。社会上会计热就学会计,电子商务热就学电子商务,也不管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职业有没有用。宋新宇博士认为,要建立个人品牌,就要学习那些对自己职业有用的知识,不要学一些今后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的知识。
再次就是品牌的增值,这是创造个人品牌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不断地抛掉原来那些老偶像,不断地超越你身边人的境界;你需要让自己警醒是否保持着高成长性。唯此,你才能让别人对你心存敬畏,才会显得你的前途似乎超越了他们所能达到的想象。只有维持这种稳定而高速的增长速度,你才能离成功最近。
最后,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是不利于建立个人品牌的。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什么是成功的包装?宋新宇博士认为,像商品的包装一样,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明确、信任、耀眼、平易近人。当然也要注意,过分包装会适得其反,宣扬也要掌握好度。
竞争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让人记住的东西。在工作变换频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公司、一个职位,你不是只能负责某项工作。从现在开始,你是一个品牌,你需要将自己当一个品牌经营。
员工启示
一般来讲,建立个人品牌应该遵循这样的过程:即先找到个人的目标,然后从个人技能和经历中去发现可以加强个人品牌的亮点,最后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考虑自己的特质和“包装”策略,使自己给人留下理想的印象,并通过学习,不断提炼自己的优势,把自己打造成为人才市场的“精品”;你要努力从多种途径了解别人对你个人品牌的反馈,从中了解到自己的品牌价值。
此外,在“享受”品牌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益处的同时,应避免让自己躲入品牌的“温室”,要结合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因时、因势而变,不断突破品牌的瓶颈,使自己的个人品牌随着个人的职业生涯而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永远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