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职场-领导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领导所想的,就是你要做的;领导所做的,就是你要做好的。这句话听起来百分之百的错,但做起来是百分之百的对。

    紧紧围绕在领导周围,早一天认识这个问题,早一天长大和成熟。

    你跟领导有多大的差距,你的成长就有多大的空间。如果你还不是领导,你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这个人就是领导。

    一句话反映一个人的境界,这不是偶然的,当一个人修为不够时,就算假装一下都很难。

    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情,你都要高度重视,立刻办,马上办,决不犹豫,决不拖延。

    读懂领导有两层意思:一是给领导出成绩,二是维护领导形象。

    当你做事的时候,请先想一想,你的领导会怎么做;当你说话的时候,请先想一想,你的领导会怎么说。

    不管在哪个单位,如果你还有模有样,70%的荣耀应该归功于这个单位,剩下的30%才是你的努力。

    当你不是领导的时候,你就不会以领导的眼光看问题。

    在每个单位上,坚守岗位的是领导,加班加点的是领导,领头干事的是领导,收拾烂摊子的还是领导。

    “能力”

    什么是职场上最为重要的东西?能力。对于这个答案,很多人确信无疑。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指办一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效果好能力就强,效果差能力就弱,这种对应关系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可在现实里却不尽然。

    同样一件事情,有人说好,有人说差,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混蛋。为什么会这样呢?皆因观点不同,对能力的评价也会不同。那么,怎样衡量一件事情的好坏?答案只有一个:看领导是否满意。如果领导满意了,这件事情就是好的,如果领导不满意,这件事情一定不会好。可见,一件事情好不好不在于你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夜,而在于你是否读懂了领导。如果你读不懂,你做的事情就是徒劳无益的。

    有些事情大家很认同,可领导不认同;有些人认定自己做了好事,可领导却不这样认为。于是有人质疑不解:领导不是代表大家的利益吗?的确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相同,充其量只是一部分交集而已。因此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需要用心甄别,尤其面对正面评价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他们对你的认可绝对不能替代领导的认可,纵使同一件事情,他们与领导的看法有可能是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在权力主宰的地方,屌丝的前程绝对不由自己做主,顺从和适应是不二的选择,倘若看不透这点,你永远走不出体制的怪圈。换一句话说,从你进入单位的第一天起,你的命运就交给了领导,可能他是一个没有脾气的家伙,但他却是最具刚性的价值尺度。他说好,你才可能真的好,你必须努力成为具有政治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领导需要怎样的人?只要看看领导周围,便见分晓。不管在哪里,领导需要的都是那些听懂话、想对事、做成事的人,这些人不仅是领导眼里的人才,是具有政治头脑的才俊,更是领导愿意培养、扶持、亲近的骨干。好钢使在刀刃上,如果有实力,你就要努力成为领导的左右手,帮助领导,支持领导,尽可能成为领导离不开的人物。

    还有一帮人,你也许不屑一顾,但却无法漠视他们的存在。放眼望去,在每一个单位都有他们的身影,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学问,专业能力也不高,但他们却擅长于溜须拍马,左右逢源。领导不开心时,他们陪在领导身边,效犬马之劳,为领导解忧;领导开心时,他们依然陪在领导身边,尽绵薄之力,为领导添乐。时间长了,他们也成了领导离不开的人物。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要以自己的道德底线去评价或者约束别人,只要不违反制度和法律,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行事方式。你可以愤世嫉俗,疾恶如仇,不与污同流,但也没有必要苛责别人和你一样。就像在舞台上如果个个都是青衣花旦,这台戏还怎么演下去,不管你是花旦还是丑角,重要的是演好自己的角色。

    单位就像每个人的福祉,单位好了,大家都过得舒心,单位不好,你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只要大家围绕在领导周围,领导才有力量,单位才有向心力,上下才能干成事,这不是桎梏而是你不得不这样做。而在另一方面,假如单位上有几个硬骨头,处处和领导对着干,人人各怀鬼胎,个个各行其是,这个单位就是一个烂摊子,领导倒霉,单位倒霉,你更倒霉。

    领导唱高你唱低,领导指东你指西,领导大会你小会,领导说对你说错,这样的人绝对不是领导看好的人。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不能为领导所用,便不能为单位所用。

    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这也许不是什么大事;如果常常说错话、做错事,这就是政治问题;如果一辈子说错话、做错事,这就是人生的大问题。当一个人政治上出了问题时,就等于前程出了问题,未来出了问题;当一个人的人生出了问题时,久病沉疴,回天乏力,这是连老天爷都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你的立场,面对一件事情,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和什么人在一起,这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还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这些小事情可以归结为一个人的政治意识,无论你学历多高、能力多强,只有在政治上旗帜鲜明的人,才是领导放心的人。

    职场是什么?职场就是政治,敏锐性就是职场的生命。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做,这是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的政治素养。也就是说,领导所想的,就是你要做的;领导所做的,就是你要做好的。尽管这句话听起来百分之百的错,但做起来是百分之百的对。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了,你做的事情才可能是好事。

    人生如戏,在一个单位,你会发现很多不如你的人被提拔了,很多学历比你低的人破格了,为什么他们成了你的领导,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如果你学历没有问题,吃苦没有问题,十几年过去了,你依然原地踏步,唯一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没有两可之间的选择。领导看好的永远都是那些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思想敏锐的人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这样的人才能为单位的事业添砖加瓦,才能让领导的前程蒸蒸日上。

    如果你想过好日子,就一定要给领导出力,帮领导出成绩;如果你只想做个局外人,就一定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给领导找麻烦的机会;如果你不想过好日子,就处处挖墙脚、唱反调、拆领导台、给领导添堵、让领导难看。这是一个无比简单的道理,可很多人并不懂。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职称高、本事大,就自以为是,这些东西其实与一个人的能力毫无关系。如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不能为领导所用,再大的本事都难以成事,再高的学历都会被闲置。人生悲哀的事情不是领导把你当驴使,而是领导根本不在乎你是半斤八两。因此,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你要做的事情很多,你要学的东西更多。

    有一个国家级的气象台站,地处高山,条件艰苦,每年都会接待不少领导,上到国家部委,下至兄弟省市。一般情况下当领导要来视察工作的时候,站上总要展示过往的照片,按照职位从大到小排列,这样的程序早已经模式化,可这次他们打破了惯例。

    这是一个刚从外地调来的领导,他来检查工作时,看到的第一幅照片竟然是自己五年前带队考察来这里时的一个镜头,这个细心的安排立刻打动了领导,话也多了,饭也吃了,末了为站上解决了不少问题。陪同的人感慨地说,从来没见过领导这样高兴过。

    这件事情虽小,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懂政治,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

    过人之处

    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

    为什么他能当领导而别人不能?他凭什么当上领导?他怎么就能当上领导?面对每一个领导,很多人都在心里盘算过十万个为什么,其中大多数人都将原因归结为“背景”这两个字,度人度己,自己当不上领导,不过是没有后台罢了……

    官场政治是一泓深水,浮出水面的有两类人:一是外力相助,有人伸手拉了一把,这是靠背景;二是自己拼命,终于成为水中强手,这是靠自己。不管是那种人,只要他站在领导的位置上,便有了责任、有了义务、有了担当。换一句话说,只要当上领导,他就要给大家一个交代,给上级一个交代。如果前者还算简单的话,后者就显得复杂了。纵使有背景,别人的背景比他还大;纵使有后台,别人的后台比他还硬。只要在这个位置上不合适,他立刻会被更合适的人所取代。

    当领导难,当好领导更难,这种难成就了一个人且锻炼了一个人,即便他没有经验,能力还不够,但只要有足够的历练,也能从一个新手变成一个高手。没有人生来就会当领导,压力大了,经历够了,干事多了,自然得心应手,当一个人自如地驾驭一切时,他就成了圈子里无可替代的核心人物。可见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一定有着不同于平常人的地方。

    首先,领导比你强。如果领导不如你,他既听不懂你说的,又看不懂你干的,他又怎么能领导你呢?你会说,领导就是个技术盲,他什么都不懂,其实在你和领导之间有一条壁垒,这就是常识。领导不一定是技术专家,但一定是常识专家,有技术的人不一定能做好领导,但有常识的人一定能堪当重任。

    其次,领导比大多数人强。单位就像一栋高楼,大多数人站在一楼,他们是普通人群众老百姓;少数人站在中间,他们是中层干部业务骨干;最高处才是领导。从上往下看,中层比高层差一截,底层又比中层差一截,这是能力上的差距,又是见识上的差距,当你还没站在最高处时,你就不会以领导的眼光看问题。

    小鬼难缠。为什么要善待乞丐门卫服务员这些人,因为他们拥有的东西比别人少,少得以至于只剩下自己的人格,这是他们唯一值钱的东西。他们能够忍受贫穷,但不能忍受人格凌辱,如果你试图挑衅他们,除了找死,不会得到其他的结果。

    阎王好见。大人物多数好打交道,举止低调,言语温和,平易近人。他们拥有的太多了,不在乎一枝一叶,他们对你的帮助等于举手之劳,你在感激涕零之后还会铭记一生,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不在乎,不计较,胸怀自然开阔了。

    阎王和小鬼的这种差别更像是领导和普通人的差别。不管在哪个单位,这条鸿沟把人分成了两个层次,一边是敞开胸怀,一边是握紧了拳头,前者什么都不缺,后者什么都想要。如果领导总是小鬼范,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可见在领导这一职位上,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合,如果没有一定的眼界和胸怀,即使有一天爬上了这个位置,也不会长久。

    你跟领导有多大的差距,你的成长就有多大的空间。如果你还不是领导,你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直到有一天,群众能站在中层的角度看问题,中层能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领导能站在全县(市)的角度看问题,每个人的眼界就开阔了,事业就兴旺发达了。

    《红顶商人胡雪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如果你有领导的眼光,用不了多久,你就是领导了。

    “翰皇”一元擦鞋店开张的时候,我和一些朋友不屑一顾;一块钱还叫钱吗?能养活一家门店吗?一块钱怎么管理呢?可一夜之间,“翰皇”就遍布大街小巷,出入其中的多是工薪阶层,直到我接触了一位员工才了解到其中的秘密。擦鞋店很小,简单装修一下,再放几把椅子就可以了,擦鞋一元,可擦靴子很贵,要买护理产品更贵。一桶鞋油,公司卖给员工,你擦40双鞋还是10双鞋,老板才懒得管呢,反正你擦得不好,客人就来得少,你损害的是个人利益。这就是领导的过人之处。

    电话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东西,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怎样问候对方,怎样让人感受到你的温暖,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在老家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我有没有时间给企业上节课,我说我在老家,他马上说爸爸妈妈都好吗?我一愣,但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原来他是说我的爸爸妈妈。这是一个资产过亿的老板,他把自己放得很低,但你能感受到他的胸怀,他的真诚。这就是领导的过人之处。

    《决战大学》这本书出版以来,周围人的反应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人是沉默,即便他坐在你的对面,他连一个字都不会提,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件事;第二类人是赞许,即便是一面之交,他也会和你提起这件事。巧的是,这两类人代表了两个典型群体:前一类人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他们大多是普通人,平平常常;后一类人都处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大多是领导,地位越高,他们对你的赞扬越是特别,甚至让你有点受宠若惊了。

    我曾经接到这样一条短信:我看到电视里关于您写给大学生那本书的采访报道,特别在一些高校引起共鸣,您为我们争了光添了彩,祝贺您!在节日来临之际,敬请赐书一本以拜读,吸取营养,增加智慧,教育孩子。祝节日快乐,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你看到他的真诚、他的低调、他的坦荡了吗?一位大领导,一面之交,仅此而已,可他却能如此谦和,真让我汗颜,自愧不如。

    一句话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襟怀,这不是偶然的。当一个人修为不够的时候,就算假装一下都很难。如果你胸怀大,你就能包容别人,赞扬别人;如果你包容不了别人,即便是恭维两句,都不愿意躬下身子,这不是骨气,而是一种悲哀。

    不读书不可怕,不感悟就可怕了,如果一辈子不感悟,一辈子就会原地踏步。

    最重要的事情

    这几年,“九办工作要求”几乎成了各个单位的圣经,处处可见,这九个办是:

    今天的事,今天办;限时的事,按时办;要紧的事,跟踪办;

    民生的事,优先办;困难的事,协调办;琐碎的事,抽空办;

    分外的事,协助办;个人的事,下班办;所有的事,认真办。

    作为体制内人,如果你能做好上面这些事,你就是一个称职的人,但还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一定要在“九办”前再加上一件事情,这就是“领导的事,立即办”,换一句话说,领导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你的工作才算是做到了点子上。

    看到这,有人要吐槽了。溜沟子、捧臭脚、拍马屁……这可以理解,问题是如果领导的事情不是最重要的,那么请问谁的事情才会是最重要的事情?张三李四的事情充其量很紧急,但紧急的事情并不代表很重要,只要不是生死攸关水火无情,这些都只是次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问题是时候感悟的了。一说到领导,很多人立马就和现实中的某个人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愿意谦卑本分地做一些事情。殊不知这个人物代表着一级机构,他的事情是大局高度上的事情,是涉及到单位利益与发展的事情。如果你不支持他的工作,就意味着不支持单位上的工作,这对于个人来说绝对是有害无利的。

    领导的事情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由领导的职位所决定的。在一个单位上,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谁第一个着急上火?当群众上访民意难平时,谁会一宿睡不着觉?当考核不过关上级不满意时,还有谁备受煎熬?当干部出问题安全出事故时,又有谁会愁肠百结?这个人只能是领导,不管当事人有多少责任,都不能替代领导的责任,惟其如此,领导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领导就是这样一群人,需要把一群人从现在待的地方引领到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有的时候还是他们自己也没有去过的地方。”不管领导是不是优秀,这个职位都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责和权力,他们是旗手,是领头人,他们不仅要赢得上级组织的信任,还要得到张三李四的拥戴。他们所面临的事情比一般人复杂得多,而一个好领导的标准就是能够娴熟地把握这些问题,一往直前,直至实现既定的一切目标。

    没有大脑的人就是植物人,没有领导的组织就是一盘散沙。只要你在体制内,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要领导在,大家都在忙,只要领导不在,大家都很闲,活是给领导干的,事是给领导看的。这样的场景重现在无数个单位,大家心照不宣,盼着领导出差,盼着领导有事。前一分钟领导刚走,后一分钟欢呼声一片,如果大小领导都不在,这一天简直赛过活神仙,好不自在。

    如果不是外力强迫,估计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扛起一份责任。职责恰是一种外力,只要在领导的职位上,他就要比别人想得深、想得早、想得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困难不重要,关键是发展。想办法,想出路,让大家干事,让群众实惠,即便这样,他也未必能守住这个职位。比如鬼使神差,张三李四闯下大祸,殃及池鱼,一票否决,他便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可见当领导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领导的事情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上级领导交办的事情,二是关键环节的事情,三是突发性、安全、应急类的事情。这三类事情举足轻重,事关重大,不管你有多少事,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情,你都要高度重视,立刻办,马上办,决不犹豫,决不拖延。

    和领导的事情相比,再重要的事情都不那么重要。

    不管你手头有多少事情,领导的事情就是你首先要办的事情。

    ——请你牢牢记住这句话。

    单位就像一个圆,人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圆周运动才有效率。不管在哪个单位,领导才是圆心,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替代,政府如此,国家如此。作为一个单位的核心,不管在组织上工作上管理上,领导都是这个单位上的代表,每个人要是参透了这个道理,只需要持续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为领导做事,为领导做事也就是为单位做事。

    只要领导交办的事情,你就要马上办、立刻办、丝毫不得马虎。也许你会说,领导并不急,过几天也不迟,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变化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只要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比预想的速度更快。在服务领导的问题上,唯有快马加鞭,只争朝夕,你才可能跟得上这种变化。

    把领导的事放在首要位置,服务好领导,这是一个下属最要紧的工作。一个人不可能毫无关联地存活于世,一个单位也不可能和别人没有一点关系,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兄弟单位、同僚朋友,这是一个由各种角色编织成的关系网,领导的职能就是要维系好这张网,使各个环节的联通成为一种正能量,从而为单位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惟其如此,领导的事情才会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为领导服务就等于为单位服务,为领导做事等于为自己做事,这就像一个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家庭就没有不兴旺的道理,一个单位就没有不发展的理由。倘若大家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七八个声音,五六个帮派,三四个混蛋,势必人心涣散,矛盾多了,是非多了,家庭和单位就成了一盘散沙。当领导干不下去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受害者,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好日子过。

    你有能力吗?你有水平吗?如果有,就为领导做事,为单位做事。为单位所用和为领导所用的人,才有自己的舞台,才是职场中最聪明的人。帮助领导,扶持领导,替领导分忧,为领导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只要按照领导的指示和精神去做,你所做的一切才是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说工作几年,你职位平平;如果说你做了很多事情,领导却不看好;如果说你学历很高,单位却不重用。此时此刻,你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好在,从今天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读懂领导

    天下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从来不知道领导在想什么。如果你不在乎这个问题,你和领导之间怎么会有共同语言,你又怎么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呢?

    知彼知己,领导究竟在想什么?答案只有一个:论公是政绩,论私是提拔——这是每个领导朝思暮想却从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一件事情。

    怎样才能得到提拔?这就是政绩,具体说就是在工作上出成绩。

    有人说,上级只认票子和女人,不可否认这样的渣渣很多,可无论这个人多么下作,他心里依然佩服那些干正事的人。人生在世,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如果在自己任期内干出一番事业,让下属佩服,群众追随,上级赏识,组织提拔,这样的荣光恰如拿破仑征服了全世界一样,能不骄傲吗?

    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抓实干更是难上加难。要干出点名目,就得身体力行,跑项目、跑资金、跑监管、跑落实,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很多人都是这样拼出来的。可干事情难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得担当责任,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可见,出政绩是需要胆识,需要胸怀,需要筹划,并不是轻轻松松的一件事情,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挑起的一副重担。

    政绩是考量干部最重要的尺度,这就像是一条由此及彼的食物链,你受益了,上级也受益,工作做得好,事业发展快,这是比送钱送礼更让上级开心的一件事情,也是当下领导最为看重的一件事情。只要是领导,他便有了一个野心,也许他在这个位置上力不能及,也许他根本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可他依然像个征服者一样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地追求更高目标。

    领导是一个职位,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足以穿越身份、学历、背景、能力,给人一种奢望,一种空前的魄力。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他们从不甘心眼前的一亩三分田,上级的一个暗示、一次测评、一句肯定,他们会受之如饴;仕途上的一个职位、一个机会、一个诱惑,又会让他们心跳不已。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步都是一种煎熬,也许明天他们会倒下,但今天绝对不会止步不前。

    按照彼得原理,每一个领导者最后所晋升到的位置,总是个人力量无法胜任的位置,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向上的步伐。他们就像一个爬山者一样,心中只有山头一个目标,这是他们衡量一切事情的价值尺度,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都会付出一切的努力,这成为他们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事实上,当一个人长时间关注自己的目标时,他就拥有了像放大镜聚集太阳一样的能量,能力倍增,力量倍增。

    不要抨击领导功利性太强,在我看来,只要是持之以恒的人,总会得到自己想到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看,领导比大多数人更擅长运用成功学,尽管他们可能是无意识的。而和领导相比,大多数人恰好缺少的就是这种意念,多少年如一日随波逐流,不以为过,反以为荣。如果能像领导一样持续关注一件事情,每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远比今天多得多。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猎手不可能同时捕获几只鸟,每只鸟的捕获都需要一心一意的等待,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一个人的目标就会飘忽不定,每朝前走一步,距离原定目标越来越远,纵使得到了一些机会,恐怕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读懂领导有两层意思:一是给领导出成绩,二是维护领导形象。领导进步了,你才有机会,领导进步的空间越大,你的提升空间越大。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领导就像是一棵树,当树荫足够大的时候,你才拥有了足够大的阴凉。如果你想得到更大的进步,就不要吝惜为领导做事。

    “替领导做事,把领导推上去”,这应该成为职场的座右铭。替领导做事,得到领导赏识,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一件事情,你值得为此付出。支持领导,成就自己,想清楚了这个道理,也许你就不会觉得纠结了。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愿意体恤下属,提拔下属,而给领导给力的人,多数人都不会混得很差。

    不管你吃了多少苦,在荣誉面前千万不要摆谱。领导都是聪明人,以退为进,你得到的更多;守成不退,功高盖主,你得到的恐怕都要失去了。比如岳飞可以帮助皇上打仗,但岳飞别想把岳家军的威势带到朝廷里来,进而影响宋高宗的统治权威,可岳飞不明白这个理,最终岳家军曲终人散,让人扼腕叹息。

    带兵打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皇上在想什么。岳飞执拗于把徽钦二帝带回来,让当朝皇上情何以堪,复仇不是皇上的意思,可皇上碍于情面说不出口,只是岳飞一厢情愿,固执己见,这无疑触及到皇上的底线,无论岳家军有多大的功劳,悲剧是注定了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却忽视了。

    领导,是这样一群人

    自然界常常给我们很多启示。看过《昆虫记》的人都记得里面有这样一个实验:一列松毛虫爬上一个花盆的边缘开始绕圈,一圈又一圈,整整绕了335圈,转了168个小时,爬了453米,最后还是一只饿晕了的虫子摔了下来,所有的松毛虫才得了救。

    这群松毛虫为什么要排成队?这是因为一种叫费洛蒙的液体,这种液体明白无误地告诉其他虫子——我们是一伙的,值得信任,只要第一只虫子这样做了,后面的虫子就毫不犹豫地跟定了前面的虫子。

    一个单位的风尚绝对不是老百姓所能左右的,而是由这个单位的领导所决定的。也许他们不是有意为之,但他们的影响却是无声无息无始无终无处不在的,就像费洛蒙一样粘连着整个单位,让每一处神经每一个部位每一块骨骼都留下了一种气味。时间长了,这种气味不仅成为单位的一种偏好,还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一种追求。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职业原因,这些年我接触了很多企业领导,我发现每一种企业文化都是领导的喜好、信仰、主张。比如他是一个保守派,企业文化必然是厚重的;他是一个创新派,企业文化必然是革新的。领导喜欢摄影,企业就偏好摄影比赛,领导喜欢书法,企业就喜好书法展示。这种传承是从上到下一脉相承的,进而成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

    单位也是如此,领导的风格就是一个单位的风格。不要抱怨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做事,也不要惊叹是非满天人心不定,只要看看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就找到问题的症结了。如果一个领导喜欢打麻将,这个单位就有很多人偏好打麻将,只有打麻将的人才有机会和领导凑到一起,和领导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

    一个单位的风气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领导是源,老百姓是汇。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就不要随心所欲地做事,不要百无禁忌地说话。一件事一句话也许只是一个场景,可老百姓从来不会这样认为,他笃定这种态度就是一种倾向一种影响力。从一个人到大多数人,倘若都偏好某种行为,领导就要闭门思过了。

    领导就是单位的一张标准像,喜怒哀乐都会成为晴雨表,何况在领导周围还有数不清的人在不停地揣摩、分析、观察,领导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让某些人多一份用心。如果领导不检点,他所释放出来的信息一定是错误的,不仅会误导一拨人,还会让下属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不疑神疑鬼,不胆小怕事,不喜怒无常,不朝令夕改,这样的领导才能给人信心。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领导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可能因工作出彩,可能因不凡的背景,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领导都是这个单位上的核心人物。无论专业上、技术上、科研上、事务处置上、接人待物上,他们都有着基本的素养,这是他成为领导的原因。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显得稚嫩甚至有着一些缺点,但在这个圈子里,他们依然是这个单位的领军人物。

    几年来,我接触了很多领导,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尽管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共性在他们身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来,就传统文化而言,这些共性是他们成为领导的重要品质。也许这些表现你还看不惯,但并不影响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也许你距离这个身份还有点远,但只要努力学习其中的学问,你就能离领导近一点。

    如果你是下属,请按照以下条款比对自己,不足之处就是你和领导之间的差距。如果你是领导,请按照以下条款比对自己,不足之处就是你不能成为好领导的原因。

    一、他们比较注意形象,穿戴整洁,像模像样。经常擦亮皮鞋,甚至打着领带,不会不修边幅,低头纳闷;

    二、他们比较注意说话,经常三缄其口,尤其不会第一个发表意见,不会轻易表态,更不会大声喧哗,怪声怪气;

    三、他们绝不会发牢骚,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议论别人,在任何情况下不会议论自己的上级领导;

    四、他们比较按部就班,按时上下班,按常识行事,不会走极端,出人意料;

    五、他们比较注意人际关系,努力与上下左右和谐相处,即使有意见甚至气愤,也会装在心里,不露神色;

    六、他们对一些话题或事情很敏感,如人事变动、职务升迁、未公开的决定等,即使说也是在自己圈子内;

    七、他们比较注意上级领导的想法和意见,努力保持一致,并寻找理由说服或影响自己的下属;

    八、他们努力记住国内外及当地的大事、奇事、趣事及一些可带来话题的常识,以便在饭桌、办事、聚会等场合交流,但不一定是为了显摆;

    九、他们在正式场合经常会很严肃,但私下里会经常说一些体恤、夸奖、同情的话,甚至嘘寒问暖、拉拉家常,努力不至于表现得高高在上。

    这样一群人,只要看一下背影,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同;

    这样一群人,只要看一下眼神,你就能感觉到他们的特别;

    这样一群人,只要说过几句话,你就能感觉到他们的不凡;

    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领导。

    给领导点个赞

    看历史让人明智,看传记让人明志,看身边的每一个人则会让人变得格外冷静。

    一个人的命运就恰如一部历史,血气方刚时经验不足,经验一大把时韶华已逝,遗憾总是伴随着我们,其中一些人赢了,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在合适的时间上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敢肯定,没有人愿意生来当一个脓包,一个看起来很怂的人曾经也血气方刚,只不过是在一次次的不如意中才败下阵来的。只要你细细地梳理一番,你会发现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容易。

    是时候看一眼你的领导了,看一眼他们的神情,看一眼他们的步履,看一眼他们的不容易了。十年寒窗,数年职场,他们流过的泪可能比你的洗脸水还多,他们走过的桥可能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他们经历的风雨可能比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还多。谁没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谁没有值得炫耀的一页,谁又没有一部奋斗史,而你又有什么资格漠视他们的存在?

    有必要让年轻人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年少去和领导比,不要拿烫金的文凭去和领导比,更不要拿自以为是的能力去和领导比。一个人之所以是领导,一定有其成为领导的支撑点,也许是勤勉,也许是执著,也许是某种背景,总之他能坐上眼前的这个位置,比大多数人更值得上级信赖。尽管这样的信赖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这个世界本不存在侥幸,即便是福利彩票大奖,在我眼里都归结为子虚乌有的事情。我信奉实实在在的事情,事情是干出来的,成绩是苦出来的,对于那些咋咋呼呼的人,说一句大话远不如举手之劳让组织受用;总是嫌弃别人的人,首先被别人所嫌弃;经常看不起别人的人,首先让别人看不起。

    人常常过高估计了个人的力量,以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活在体制内,长在体制下,看到被阳光拉长的影子,往往以为自己高大上,其实这不是真实的自己。我想说不管你在哪个单位,如果你还有模有样地活着,70%的荣耀都应该归功于这个单位,剩下的30%才是你的努力。今天你很牛气甚至于还有一点权力,看起来是个人才,你应该感恩于这个单位,如果离开了这个单位,你的牛气将化为乌有,你将回归为一个平常人,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

    一位网友说:原来我上QQ一直隐身,主要是担心有很多人找我说话。今天我上QQ,忘了隐身,放了一上午却没有一个人找我,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太多虑了。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一个人只有经过一些坎坷才会新生。换一句话说,你对于领导的主张,只有在自己当了领导以后才会有所感悟,而当你不是领导的时候,你就不会以领导的眼光看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只要是领导主张的事情,请务必认认真真做好,纵使你不理解,也不要妨碍执行的节奏。如果你和领导之间有分歧,请你一定相信,你很可能是错的。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思路就不同,这就是领导和一般人的差距。事实上,领导之所以是领导,不仅因为他们拥有权力,还担着一份责任,而别人对他们的认知总是停留在权力上,口诛笔伐,却往往忽视了他的另一面,这就是责任。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是说天下之人没有不趋利的,没有不自私的人。我并不以为领导就是一个圣人,只要是人就没有不在乎利益的,可领导除了个人利益外,还不得不在乎集体利益,这并不是说他有多么高尚,而是说如果他不去关照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就无法持续。如果这样,权力带给他的福祉就不会长久,他在这个位置上将很难混下去。

    只要你用心观察,总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个单位上,坚守岗位的是领导,加班加点的是领导,领头干事的是领导,收拾烂摊子的还是领导。有些岗位尽管权力没多大,可领导一点都不轻松,压力重如山,责任大过天,时时念着紧箍咒,日日没有轻松过。事实上,除了领导手里的权力以外,很多时候他远不如老百姓的日子轻松,这不是虚情假意的一句话,只有自己经历了,你才会有切身的感受。

    当权力像炙热的阳光辉映每一种念想的时候,除了在焦灼中热切渴望一种成功以外,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关注另一种悲凉。翻开中国历史,哪一次不是在革领导的命?家破人亡的是领导,身首异处的还是领导,仇富、仇权、仇出头,嫉妒、拆台、盼倒霉,这是国民骨子里的可怕。在和平时代,责任最大的是领导,考核最严的还是领导,即便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也可能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从台上到台下不过一步之遥,可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在我看来,只要在领导罹难之际,不在他身上踩上一只脚,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好人了。

    是时候该为你的领导点赞了,是时候该为他的付出点赞了。在你漠视他的日日夜夜里,是谁孤枕难眠,是谁劳心劳肺,是谁为你收拾破摊子,是谁为你撑起了一片晴天?

    有些事情不感悟,你会愚昧无知;有些事情感悟了,才知晓什么是知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