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之于爱情,就像阳光、雨水之于植物,耐心在爱情中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没有耐心,就没办法让爱情开花结果。有很多彼此深爱的情侣走不到白头偕老,甚至才恋爱一段时间就没办法继续下去,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耐心。
爱情不像大棚里的植物一般能够速成,它要在春天播种,夏天成长,要经历风吹雨打,要耐得住秋日瑟瑟的寂寞,更要能挨过残酷的冬天。
杨金耀跟女友是相亲认识的。三个月后,两人觉得对方还不错,就开始谈婚论嫁了。
准备婚嫁期间,杨金耀跟女友过得原本很甜蜜。可是渐渐地,杨金耀觉得女友不像以前那样爱他了。
最初约会时,二人都会去一些咖啡馆、小餐馆,聊聊天,说说工作上的事,可现在,一跟女友谈约会,多半的回复不是“没时间,我还要出差呢!”就是“哎呀,我工作忙啊!今天还要加班呢!”原来还能跟女友常常见面,现在见一面实在不易,就是晚上打电话也是常常说着说着就没影了。
杨金耀跟女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女朋友也表示无可奈何:“我这不是工作太累了吗?你就不能体谅我吗?我怎么不爱你了?不努力工作难道等着被炒鱿鱼吗?”最后两人各持己见,越说越火大,更是发展成吵架。
事后,杨金耀仔细一想,觉得结婚后可能会有改观,便对女友说:我们不吵架了,我们结婚吧!”女朋友反而说道:“再等等吧。”杨金耀听到这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仿佛连谈恋爱也变得很快,好像短短几个月就要把很长的爱情路走完,没过多久就又考虑着结婚的事……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而是说爱情不能走得太快。就像酿葡萄酒,一见钟情时是把新鲜的葡萄放入桶里,热恋时是激烈的发酵。但很多人往往在这个时刻就要喝葡萄酒,尽管酒并没有酿好。太多的人不明白,葡萄酒在酿制阶段时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期,很多人又受不了这种沉淀,又心急难耐。
这种心态在恋爱中是不行的,恋爱中任何事都不能急,要讲究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爱情中有很多人变得很急,吵了架就不耐烦要分手,分别一段时间就感觉对方不爱自己了,出了矛盾又想通过结婚来解决。所以,一定要把这种浮躁的态度改掉,感情这种东西非常脆弱,虽然彼此深爱着对方,但是浮躁而没有耐心往往会使爱情夭折。
你不要找,你要等
爱情是美好的,是令人期待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爱情观。然而就算你百般期待它,它也不会对你高看,你的情路依然会有坎坷。很多心急的人就会在这个时刻频繁抱怨,抱怨为什么自己“命中注定的人”还不出现,关于这一抱怨,冰心老人早就给过答案。
2007年,著名作家铁凝和华生拿了户口本前往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这时铁凝已经50岁了。
时光倒退16年,1991年5月,冰心与前来看望自己的铁凝谈及个人生活。
冰心问铁凝:“你有男朋友了吗?”
“还没找呢!”铁凝回答。
“你不要找,你要等!”90岁的冰心老人说。
铁凝说:“我一直记得她说给我的话,‘你不要找,你要等!’那时我34岁,她的话在我听来充满禅机。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我说对爱情要有耐心,当然期望值不必过高,但不要让希望消失,我想是这样。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期待。”
大龄“剩男剩女”一定不要着急,爱情是不能急于求成的。一个人吃饭可以着急地吃,但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一着急就有可能把并不合适的人带入自己的生活,跟一个不合适的人相爱是一种多么痛苦的感觉,想必很多人都有过经历。
冰心说:“你不要找,你要等!”这是对耐心等待爱情的最好的注解。在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跟身边的人多接触,用长时间的考量来日久生情,来衡量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那么不妨继续耐心等下去,你迟早会找到合适的人。
当然,等待不是“傻等”,不是坐以待毙什么都不做,而是在等的过程中也要提高自己。“你不要找,你要等”的含义是不能急,二十岁恋爱没什么,三十岁恋爱也很正常,不能因为身边的人都纷纷恋爱结婚,自己就心焦气躁。爱情是一个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
2015年,刘若英在台北生下一个宝宝,刘若英跟老公钟石的爱情故事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
刘若英曾回忆自己跟钟石的相遇,她表示自己之前并不着急结婚,她说:“过了35岁,结婚的念头就很淡了——反正也这个年纪了,急也没用,索性好好挑挑。慢慢地,我一个人可以去做很多事情,逛街、看电影、喝咖啡……有一天我在家里,给自己煮了很好吃的牛肉面,配上新鲜的蔬菜,坐在阳光包围着的餐桌前细细品尝。我突然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真的也很不错嘛!就让我这样自己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可以。”
2006年刘若英拍摄电影《心中有鬼》,她跟导演滕华涛是好朋友,滕华涛就问刘若英:“为什么你人很不错,却没有男朋友呢?”刘若英打趣说:“那你有合适的人,可要帮我留意啊!”
滕华涛还真就记住了这句玩笑话,2010年的时候,滕华涛来问刘若英说想不想认识一个优秀的人,刘若英说想,但是别搞得像相亲似的,最好是一群朋友聚会那种。
见面那天,大家都带了很多朋友,刘若英就看到了高高大大、斯斯文文的钟石。“我就觉得很顺眼,于是就留了手机号码。”后来钟石打电话问刘若英愿不愿意去看他搞的一个摄影展,刘若英就去了,恋情就这样开始了。
2011年两人领了结婚证,还特地按照台湾的风俗给滕华涛送了喜饼。
刘若英说:“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在不得不说出年龄的时候,总要把自己说成是二十八九岁,因为好像30岁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年龄再不恋爱就“晚”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要给自己设限,更不要因为被家人催婚而设限,当我们对爱情保持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且不断地提高自己时,就静待缘分吧,迟早会和爱情相遇。
不要因为一时的寂寞而去爱
二十几岁的人正是寂寞的时候,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每天回来自己做饭、洗衣,压力大的时候也没有人可以诉说,更没有人可以依靠。很多人都熬不住这种寂寞,总会想找个人跟自己做个伴,在这种情况下人是非常容易动情的,但这种悸动也是最容易消退的,当悸动消退后,你会发现这场错爱已经难以宣告结束。
小希今年27岁,还是单身,她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晚饭,周末也还是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电影,小希有时会觉得孤独寂寞。公司新来了一个非常帅气的男同事,这个男同事的能力很强,非常得上司认可,而且为人也很风趣幽默,小希有些心动了。
一次,公司去KTV唱歌,小希正巧跟这个男同事坐在了一起,大家都喝了一点酒,在同事们的情歌氛围中,男同事对小希说:“我看你挺漂亮的,你有男朋友吗?”小希摇摇头。男同事说:“那正好,我也没有女朋友。”小希说道:“反正我也是一个人,要不然你做我男朋友吧。”
就这样,两个人谈了恋爱,一时间在公司里被传为美谈。
可是几周之后,尽管这个男同事对她也挺好,小希就是再也提不起恋爱的感觉。小希变得有些烦躁,就提出了分手,而男同事并不同意分手,两个人的变化也都被公司的人看在眼里。最后,脸皮薄的小希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悄悄地辞了职,换了一份工作,才结束了这段急躁的恋情。
有句话叫:“不要因为一时寂寞而去爱,以免因此而寂寞一生。”你因寂寞而去爱,爱的也许并不是对方这个人,你只是想逃避寂寞的感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依靠。可是你并不是真的爱对方,而且没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世界观,甚至都没有共同话题,说不定会让你更寂寞,在一起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不能为排解寂寞而爱。有的大龄青年觉得遇到一个合适的就赶紧恋爱结婚,认为以后日子还长,总会把好感变成爱情。事实上这可能吗?如今离婚率高、夫妻二人总是矛盾不断的情况,就是因为恋爱结婚的时候太草率,有的人甚至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反正自己一个人也挺没意思的,于是遇到看着顺眼的,就赶紧恋爱结婚。结婚是拍个照领个证,但是离婚则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因为寂寞就草率地结婚是对自己和对方的不负责任。
所以,我们在寂寞的时候更要守住自己的内心,去找寻真爱,不要“凑合”,不要“差不多”,不要“冲动”,要做最全面的考量,做漫长的打算,像沈从文所说的:“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赵宁过了今年就30岁了,父母就她一个女儿,赵宁比较争气的是自己月薪很高,生活算是富足。但是父母仍然不满意,因为赵宁还没有男朋友。天天被父母催着结婚,赵宁也很苦恼,她不是不想找,只是真的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赵宁想要自己创业干一番事业,就把父母给她攒的嫁妆钱给用了,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很不错。可是,这把赵宁的父母气得不行,骂了赵宁一通,而且更加频繁地跟赵宁讲结婚生子的事,简直成了每天的必备话题。赵宁的耳朵都快磨出茧了,有时候被逼急了就控制不住自己冲着父母吼叫:“催催催,再催明天我就去街上逮一个把自己嫁了。”
对于终身大事,赵宁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她全身心地扑到了生意上,每天忙碌而自在,生意越做越大,而她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做了家庭主妇,却非常羡慕赵宁的生活。
时间的转轴不停转动,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寂寞也就乘隙而来。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品尝寂寞,要知道,能把单身生活过好的人,才能更好地拥抱两个人的生活。婚姻是一生的大事,切不可冲动,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寂寞而去爱,而应该当爱情的感觉出现时再去爱。
要记住优质的恋爱能成就你,而劣质的恋爱会消磨你。孤独,不一定会永远不快乐,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谁的情路不是历经波折
感情之路就像是一条奔流的河,在奔赴大海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高山和低谷,只有奔流不息才能够汇入大海。所以,不要期盼着来一段绝对完美的感情,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迎接真爱。
2011年,国民女神莫文蔚凭借专辑《宝贝》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歌手奖。她从张惠妹的手里接过奖杯,显然很兴奋,告诉大家自己会在年底结婚:“这次我答应大家今年年底要结婚,而且最酷的就是,我居然可以跟我17岁时的初恋男友结婚。”
莫文蔚情路坎坷,一路走来历经波折,能回到“原点”实属难得。
1994年拍摄《大话西游》时,莫文蔚认识了周星驰,两人维持了一段恋爱关系,但是由于人生价值观不同,最终还是分手。随后,莫文蔚又遇到了冯德伦,与冯德伦相恋9年,仍然是以分手告终。
莫文蔚跟初恋男友是在她17岁在意大利读书时相识,可是因为各自回国,只相处了一年,便无声无息地结束了。
而到了2003年,莫文蔚赴柏林拍成龙的电影时又见到了初恋男友,但对方已是3个孩子的爸,任职德国金融业高层主管。莫文蔚说:“我们中间隔了很多年,10多年都没联系过对方,他也结过婚,我也有过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们在一个同学会上再次碰到,我们也没想到隔了那么多年最终还能走到一起。”
她说自己再次遇到初恋男友时,就感觉到他还有那份情感,她说:“可能有时候你有某种情感你也不知道,我就一直以为初恋情人是特别不一样。他等了我20多年,我觉得有现在的结果非常满意。”
《诗经·卫风·氓》讲述了一个女子遭遇不幸婚姻的事,里面写道一个小伙子向女子求婚,两个人幸福地结婚,可是婚后小伙子对女子不好,最终女子要跟他一刀两断。这首上古民谣体现的故事就已经在表现恋爱婚姻中的不确定性,谁也不能认定谁是自己的命中注定,恋爱的时候怎么看都顺眼,可一旦落实在婚姻里,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爱情也就被消磨殆尽了。
很少有人能够在最好的年纪,与最合适的人一见钟情,最终白头偕老。情路坎坷是再正常不过的,每经历一次你就会成长一次,更加懂得爱情、家庭应该是什么样的,会更加珍惜、会更聪明地去处理下一段感情。
所以,在情路波折的时候不要对爱情失去信心,更不要急躁地去寻找“替代品”,不妨静下心来,过一段一个人的生活,细细感受恋爱与单身的不同之处,反思上一段感情失败的原因,改掉自己的一些毛病。可以说情路波折的人都很不容易,可是,他们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才叫真正的爱情。
民国著名女文人陆小曼一生情路坎坷,书写了一段心酸的传奇。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刚刚毕业,就被父母许配给王庚。王庚是当时的青年才俊,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过,还在西点军校跟艾森豪威尔成为同学。王庚回国与陆小曼结婚时为陆军少将,后赶赴哈尔滨任警厅厅长。
可是,王庚没时间陪陆小曼,陆小曼也不爱他。这个时候,陆小曼结识了名动全国的诗人徐志摩。频繁的接触使他们感情越陷越深。陆小曼说:“可是,我们相识在不该相识的时候。”后来,陆小曼与王庚争执越来越多,便动了离婚的想法,而此时,徐志摩也想跟原配张幼仪离婚,两个人面临着重重阻力。徐志摩去找胡适帮忙劝说自己的父母,陆小曼也为此写了封信给胡适:“先生并非我老脸皮求人,求你在爹娘面前讲情,因为我爱摩,亦需爱他父母,同时我亦希望他二老爱我,我受人的冷眼亦不少了,我冤的地方只有你知道。”
1926年,陆小曼跟徐志摩成功结为夫妇,两个人不顾外界的冷眼,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然而,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陆小曼在《哭摩》中写道:“从前听人说起‘心痛’,我老笑他们虚伪,我想人的心怎会觉得痛,这不过说说好听而已,谁知道我今天才真的尝着这一阵阵心中绞痛似的味儿了。”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专心整理徐志摩文稿,晚年生活困苦潦倒,让人哀叹。
经历一两次失败的恋爱也没关系,情路波折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们不必为失败的感情纠葛,过度哀伤,也不须为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而心急气躁。不要心急,不要气馁,静下心来,缘分自来!
要坚信,一定有一个人在命运的拐角处等着你
一到适婚年龄,“单身”就好像是身上一个显眼的烙印,再也无法掩盖。总会有父母亲朋在耳边苦苦叮咛:“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人结婚吧!”有时候你也会动摇,也会告诉自己不要太挑剔,可是身边真的没有合适的人。是找个过得去的人,还是要一直空等下去?看着身边的朋友们纷纷结婚生子,你的心中急躁不安。
对此,我们要相信一定有一个人在命运的拐角处等着我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要宁缺毋滥,守得住孤独,才遇得见幸福。
王楠今年30岁,在大城市里打拼了六七年,也有了不少的积蓄,工作待遇也很高,只不过一直没有女朋友,家里二老对王楠总是催促,总说急着抱孙子,要王楠赶紧落实婚姻大事。
王楠也不是不想找,问题是找不到。他公司里男同事居多,仅存的几个女同事又都名花有主,而他自己平时又太忙,没有时间参加聚会、唱歌等活动,所以认识的女性很有限。眼看着自己的同事、朋友都纷纷结婚,每次王楠去参加婚礼的时候都特不自在,因为就他一个人单着身,他感觉总有异样的眼光落在自己身上。
但是王楠仍然忍耐了下来,他继续努力工作,之后在公司的一次外派出差中,他认识了其他公司的一个女孩,女孩美丽大方,谈吐优雅,两个人很快就产生了好感,王楠对那个女孩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一年之后两人走入婚姻殿堂。王楠说:“幸好我没有急于恋爱结婚,所以才让我遇见了她。”
看到身边的人都匆匆忙忙结了婚,加上家里人一直在你耳边催促,你是不是也产生过找个条件不错的就结婚的念头?那么,你想好让自己余下的人生跟一个还不熟悉的人一起度过了吗?如果没有,草率地恋爱和结婚只会伤到自己。
宁缺毋滥是一种很可贵的爱情观。要知道一段糟糕的感情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还会让我们对爱情产生动摇,所以我们宁可保持单身,也万不可找一个人凑合过日子。
很多人之所以对待爱情“凑合”,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已经是大龄青年了,不可能会遇到真爱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要对自己妄下结论,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呢?谁也不能断言自己一定不会遇到真爱,当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凑合”的心理。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钱钟书和杨绛相遇了,一个是名震京城的才子,一个是同样博学的大家闺秀。本来杨绛是要去美国留学的,可是,后来想来想去还是想去清华大学,就此遇到了一生的挚爱。
两人相遇时,钱钟书穿着青布大褂,戴着一副老式眼镜,目光如炬,一副书卷气。而杨绛则是大家闺秀的样子,非常文雅,两个人一见如故,聊了没多久,钱钟书就赶紧跟杨绛解释:“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而杨绛当时的追求者也很多,她也急着跟钱钟书解释:“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都不是事实。”然后,两个人就恋爱了。
其实,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去过钱钟书家做客,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寥寥。随后的五十年时光里,两个人一直相濡以沫,没吵过架、红过脸,铸就了一段爱情传奇。
有人说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在某些时候的确是这样的,对于缘分,着急是没有用的,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所以,当缘分还未出现的时候静静等待就好。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正像《遇见》的歌词一样:“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有时候没遇到真爱不要着急气馁,鼓起勇气,做最好的自己,说不定在下一个转角就能遇到爱了。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
林语堂说:“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一见钟情固然是有的,可是一见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应该学会慢慢地相爱。爱情在一瞬间迸发时是极为热烈的,但是瞬间的热烈未必能够保持太久,让爱情细水长流,把浓烈的爱化成一杯醇香的茶,让它长久地散发着清香吧!
李诚警校毕业,身材魁梧,长相英俊,而赵新柔性格开朗。两个人是在美丽的天山山脉偶遇的,之后用半年的时间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是一年之后,李诚被分配到边疆的哨所,而赵新柔则被分配在中部城市,两个人天各一方。
哨所的工作寂寞枯燥,刚开始赵新柔总会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看李诚。李诚带赵新柔游遍了新疆,带她看了大漠黄沙、巨大的胡杨……不过由于赵新柔工作越来越繁忙,她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两个人只好互通书信,但由于地处偏远,一个月能收发两三封信就非常不错了。赵新柔的朋友都劝赵新柔:“你说你找谁不好,非要找个当兵的,现在你俩分隔这么远,将来能在一起吗?”
赵新柔从来都不反驳她们,只是一笑了之,然后认真地给李诚回信。就这样慢悠悠地过了三年,李诚离开了哨所,跟赵新柔结了婚,两个人过着相濡以沫的生活。
又没过多久,李诚被分配到深圳工作,而赵新柔则被分配到新疆工作。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但他们仍然坦然面对这份思念的折磨,他们又开始写信传递思念。又是五年过去,李诚终于能够回到新疆工作,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毛说:“云淡风轻,细水长流,才是爱情。”年轻人的爱往往炽热冲动,为了证明自己的爱情,他们往往会做一些很疯狂的举动。不过当这种热情逐渐消退后,能够把爱情转换成细水长流的两个人,才能够长久地在一起,所谓“慢慢相爱”就是要提醒大家,恋爱慢有慢的好处。建立爱情关系之前,慢慢地考察对方,相爱之后,慢慢地把感情放长,慢慢地融入彼此的生活,不要着急结婚,结婚后也要慢慢生活,人生那么长,千万不要一下子就用尽了热情。
爱情并不仅仅是华丽的楼阁,在更多时候它会转化成一种无言的情感,在大风大浪中,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并不需要过多言语的交流,他们懂得相互搀扶、相濡以沫。199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便不再露面,妻子南希毫无怨言地担负起照顾丈夫的责任。随着病情日益严重,里根开始遗忘过去,连妻子也不认识了。但是,他的妻子一直默默陪在里根的身旁,直到他2004年6月去世。这就是“慢慢相爱”的意义,正如歌词中所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1929年,季羡林被叔父安排了一门亲事,与年长他四岁的彭德华结为夫妻。虽然季羡林心里不满意被包办婚姻,但是,他逐渐地发现妻子虽没什么文化,但是做人真是没的说,而且聪明贤惠,能吃苦耐劳。
1946年5月,季羡林拒绝了剑桥大学的邀请,执意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见到阔别十一年的妻子,季羡林几乎流出眼泪。当年离别时,彭德华的额头还光洁饱满,如今她的额头和她的双手一样变得粗糙,布满了折皱。季羡林看着沉默依旧的妻子,慨然长叹:“家贫、子幼,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到了“文革”时期,季羡林每天都要被拉出去批斗,有人对他又撕又打,还把浓痰吐到他的脸颊上。季羡林每天回到家里,彭德华都默默地为丈夫清洗伤口,细心地为他涂抹药膏。夫妻俩很少交谈,偶尔目光对视,季羡林能从妻子的眼神中看到剜心的痛楚。季羡林知道妻子心疼他,不光心疼,还在为他担惊受怕。
季羡林与妻子话语不多,但是几十年相濡以沫,两人仍是一路相互扶持。
爱情要细水长流,不能太热,一下子燃烧完了就不再有激情;也不能太冷,两个人在一起好像是在完成任务似的。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被小小的磨难所击退,我们要懂得细水长流,正如那句诗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濡以沫、一起到老并不难,关键就在于这个“慢”字,爱情中一切不着急,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