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接班太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接班之难,难于上青天!当不当太子,由不得自己,当了太子也不意味着就能接班,不过是在程序和仪式上距离权力之巅近了一步,而太子之途,更是满路荆棘,险象环生,充斥着阴谋诡计与无妄之灾。稍不留神,勿说与皇位拜拜,就是粉身碎骨,亦有可能。

    母亲短视父抛弃·刘荣命丧中尉府——汉景帝刘启长子

    在皇权世袭制时代,选立接班人算得上是头等大事,这直接关系到皇帝私产的继承与稳定。太子亦被称之为“国之根本”,应当尽早确定,以安天下人心。

    汉景帝的原配薄皇后患有不孕症,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从庶子当中挑选接班人了。前元四年(前154),景帝根据“无嫡立长”的原则,册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为了将太子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帝国接班人,景帝特意挑选魏其侯窦婴做儿子的老师。魏其侯不仅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而且是窦太后的侄子,在朝中威望很高。由此可见,景帝对太子的教育问题很重视。

    推崇儒术的窦婴很卖力,为太子倾注了大量心血;学生也很争气,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好评。然而,这样一位被家长和老师寄予厚望的孩子,却由于母亲的短视与愚蠢而丧失了大好前程,更由于父亲的抛弃,而直接丢掉小命,不禁令人惋惜。那么刘荣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到底犯了哪些致命错误呢?

    “诸吕之乱”被平定后,臣子们商量着选任下一届国家元首。齐王刘襄与弟弟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出力最多,朝中大臣却以齐王舅舅驷钧为人凶残,为防“吕祸”重演为借口,而将齐王兄弟踢出候选行列。他们盘算着,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比较安分,娘家人也没什么势力,杀伤力较弱,而代王不仅处事低调,还是所剩高祖儿子中的老大,于是共同拥立代王为新一任国家领袖,即汉文帝。

    当年不招皇帝待见的薄姬,此刻“母以子贵”,升格为皇太后。

    薄太后眼瞧着儿子做了皇帝,孙子刘启还缺个媳妇儿,便效仿当年吕后的“刘吕配”,玩了出“刘薄配”,把一个娘家孙女指定为刘启的法定妻子,借此抬高娘家的地位。刘启虽不乐意却也不敢执拗,因为父亲可是个大孝子,对奶奶的话那是言听计从,若是惹了老太太不高兴,说不定太子之位不保。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接班,是为景帝。太子妃薄氏此刻也成了皇后,可却一直没能生育。本来就不招丈夫喜爱,又没能生下龙子,这就注定了她的悲惨下场。果然,待到薄奶奶一死,薄皇后便被废黜,四年后郁郁而终。

    后位空悬,景帝的其他女人都在眼巴巴地盯着这个位子。

    然而,景帝似乎并不着急。

    按常理,太子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定下来了,若是依据“母以子贵”的原则,应该把太子的生母栗姬扶为正房。可景帝并没有这么做。这似乎是在传递一个信息:皇后待定!后宫的女人们开始想入非非了!

    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性情高傲,仗着老公的宠爱,目空一切,如今自己的大儿子又成了太子,就更令她忘乎所以,摸不着北了!栗姬寻思着:皇后的位子早晚是我的!

    栗姬是个醋坛子,但令她最忌恨的女人还不是丈夫的其他老婆,而是长公主刘嫖。这个女人可不一般,她是景帝的亲姐姐,窦太后的独生女。因封地位于馆陶县,故称馆陶长公主。

    刘嫖的名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此处“嫖”字发一声,而不是二声,是勇健轻捷的意思,可以和“骠”字通假。她有两个弟弟,大弟刘启做了皇帝,小弟刘武被封为梁王。为了讨好皇帝,刘嫖投其所好,常常向他进献各地海选出来的美女,使得姐弟俩的关系很是亲密。长公主也倚仗着老妈的宠爱和弟弟的纵容,出入宫闱,为自己和夫家攫取权利。

    然而,长公主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与权势,为了谋求利益的最大值,她开始进行一项长线投资。深谋远虑的长公主看着自己那漂亮的女儿陈阿娇,心生一计:即通过政治联姻,以稳固并提高自己的显赫地位。

    刘嫖首先盯上了太子刘荣。

    将宝压在帝国的接班人身上,这无疑是一项极富战略眼光的投资,也体现了长公主的胆量和气魄。倘若能够拿下这个项目,结成这门亲事,阿娇将成为太子妃,刘嫖也成了皇帝的亲家婆。有朝一日,太子即位,阿娇就是皇后,刘嫖便是新皇帝的丈母娘了。刘嫖可真会打算盘。

    一日,长公主乐呵呵地跑到栗姬的住处,前来洽谈事情。

    栗姬瞅见这个女人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心想:要不是你成天给皇帝送那么多的狐狸精,皇帝肯定天天都来我这儿过夜!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且看她今天能耍出什么花样!

    刘嫖厚着脸皮,一阵寒暄之后,遂将心中盘算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好弟妹,若是将阿娇嫁给太子,你我结成儿女亲家,岂不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自视甚高的栗姬冷笑道:“开什么玩笑?我的荣儿将来可是要做皇帝的,你家阿娇怎么能配得上?”

    刘嫖一听这话,羞得简直无地自容,二话没说甩袖子走人。

    当嘴上占了便宜的栗姬正在为自己的“胜利”洋洋得意时,恐怕愚蠢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得罪了这个姑奶奶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长公主碰了一鼻子灰,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她心想:俺乃堂堂长公主,当今太后的独生女,皇帝的亲姐姐,有心跟你结这门亲是瞧得上你,觉得你家儿子是太子,也算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你倒好,竟然给我脸色看,你等着!

    遭受羞辱的长公主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给脸不要脸的女人彻底搞臭、搞垮、永世不得翻身,你儿子也别想着当太子了,瞧我怎么收拾你们娘俩儿。

    碰壁的刘嫖并未灰心,她依旧盘算着给女儿找个好下家。这时,她想起了亲家婆王美人。

    刘嫖有两子一女,二儿子名叫陈蟜,娶的就是王美人的小女儿隆虑公主。此时的王美人正在得宠,儿子刘彻也很讨景帝的喜爱,四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胶东王了。极具战略眼光的刘嫖意识到这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潜力股。于是,长公主转而和王美人洽谈此事。工于心计的王美人一听这个计划,很感兴趣,二人随即结下了这门亲事,并达成了如下共识:双方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刘彻早日当上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这次政治交易意义非凡,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权力运作,更是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长公主的特殊身份,配上王美人的阴险狡诈,那真是双剑合璧,天下无敌。两个女人一共只用了四招即将对手打翻在地,完成了这次扭转乾坤的豪赌。

    第一招:贬低敌人

    这个脏活儿不能由王美人来做,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但是长公主就比较适合这个工作了。她是一个嫁了人的公主,超然于后宫争斗,又是皇帝的亲姐姐,说起话来自然方便许多。结果,常常出入宫廷的长公主逮着机会就对栗姬大加诋毁。

    有一次,她对皇帝说:那个栗姬啊!心眼儿可小了,常常妒忌别人。每次遇到陛下的宠姬之后,栗姬便让侍者在背后咒骂他们,还吐口水,别提有多恶心了。我还听说,栗姬为了勾引陛下,竟然学了很多歪门邪道的“媚术”。

    景帝最忌讳的就是后宫之人沾染巫术,如今听了姐姐的话,一股厌恶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招:吹捧自己

    王美人是一个离婚再嫁的女子,自然阅历丰富,极富战斗经验。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早在怀有刘彻的时候,她就曾忽悠过景帝。王美人对景帝说,梦见有一轮红日扑通一声掉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这是在告诉丈夫:俺怀的孩子可不一般。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景帝对此深信不疑,因而对王美人母子的印象一向不错。

    使出第一招后,皇帝就已明显疏远了栗姬,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美人母子就会受到特别青睐。而且,光靠她一人自吹自擂显然是不够的,长公主再次披挂上阵了。

    她见了皇帝就变着法儿地夸王美人母子:母亲心地善良,贤惠端庄,儿子聪明机灵,敏而好学……反正是好话说了个遍!

    正所谓:谎话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别管这句话在其他地方是否适用,反正搁这儿是绝对没错的。景帝成天听姐姐这么嘚啵,对王美人母子的印象自然更好了!

    第三招:借刀杀人

    通过这两位的联手行动,铺垫工作此时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缺的就是一次引爆炸弹的机会了。他们很快就等到了。

    景帝有一回病得很重,连他自己都担心挺不过去,情绪低落的他试探着向栗姬说起了身后之事:待朕百年之后,还希望你能够善待那些其他夫人所生的孩子啊!

    栗姬一听这话,立刻拉下了脸,嗲声嗲气地嚷嚷道:

    “你怎么在我这里还惦记着别的女人啊,我凭什么照顾别人的孩子啊,他们又不是没妈,哪用得着我去发善心耶。”

    原本对栗姬尚存念想的景帝一听这话,真是既失望又恼恨,本欲发飙,因考虑到自己的形象问题而把火强压了下去。

    景帝在栗姬那儿碰了钉子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王美人的耳朵里,这个外表美艳,内心毒辣的女人很快想出了一招阴险的伎俩。

    王美人对丈夫的脾气可谓知根知底。景帝是那种有了气儿常在心里憋着,不轻易发泄的人。这种人一旦发起脾气来绝对要比常人来得更加猛烈。如今,丈夫因为栗姬的事情正在气头上,心里憋着一把火无处宣泄。王夫人心想:何不趁此时机再添一把火,兴许能将栗姬打翻在地!

    王美人随即暗中派人去忽悠一些大臣抓紧向皇帝奏请册立太子生母为皇后。不明内幕的臣子们还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争着抢着要冒这个尖儿邀功领赏呢!经过选拔,主持外交工作的大行令幸运中奖,稀里糊涂地就充当了王夫人的炮灰。

    他上奏景帝:

    古人云:“母以子贵。”如今储君已定,可太子的生母却还没有名号,臣恳请陛下早日册立栗姬为皇后,以安人心。

    正在生栗姬气的景帝,一听这话,压了很久的怒气终于憋不住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此举必定是栗姬指使这帮家伙来要封的,你想要,朕偏不给。

    景帝怒斥:这难道也是你小子该说的嘛!来人,拖出去剁了!

    杀了这个多嘴的大臣之后,景帝仍不解气,继而将怒气撒向了栗姬的儿子刘荣,可怜的太子随即被贬为临江王。

    就这样,刘荣四年的储君生涯就此到头。此事发生在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四月。

    听闻儿子被废的栗姬成天嚷嚷着要面圣叫屈,可景帝对其已经厌恶至极,理都不理她。丈夫的抛弃和儿子的被废,令这个内心脆弱的女人彻底丧失了活着的念想,不久忧郁而死。

    栗姬母子的倒台,也昭示着另一对母子的崛起。景帝正式册立王美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阿娇成了太子妃。正如太史公所说:栗姬的被害,使得王氏心满意足。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第四招:斩草除根

    被下放到临江国(国都为今湖北荆州市)的刘荣并没有消沉,他把满腔的冤屈转化为无穷的动力,勤于政务,兴利除弊,在封国内赢得了很高的人气,深受国民爱戴。

    但有人却仍在惦记着他。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即便当权者没有指示要将已经失势的政敌彻底铲除,那些投机分子也会罗织罪状,落井下石,借机向主子邀功献媚。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有人告发临江王刘荣,罪名是:在扩建王宫的时候侵占了宗庙的地盘。这是一种可大可小的罪过,说大了是违制,应当处以极刑;说小了不过是皇子的一点过失而已,关键要看法律的制定者和仲裁者——皇帝的意愿了。

    听到举报之后,景帝下令刘荣立即进京。

    准备停当,正要出发的刘荣刚一上车,咔嚓一声,车轴竟然断了,这可是不祥之兆。送行的百姓看到这一场景后,纷纷落下了眼泪,呜咽着说道:我们的国王再也回不来了!

    谁知竟然一语成谶,悲剧应验了。

    景帝将儿子叫到了京城,一没让他进宫,二没把他交给主管皇家事务的宗正府,而是直接将他扔给了下手狠辣的郅都。景帝此举,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为人刚直不阿,坚决维护皇帝权威,爱好打击权贵豪强,并以此扬名立万,人送绰号“苍鹰”。此时正在担任中尉。

    刘荣一进长安就被传唤到中尉府问讯,郅都丝毫不留情面,上来就是一阵恐吓。贵为皇子,长于深宫之中的刘荣哪儿见过这等阵势,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刘荣请求郅都给他刀子(当时使用竹简记事,刀子是用来刮去错字的)和毛笔,想要直接写状子向老爸申诉。早已得了命令的郅都自然不答应,反而将他收监看押。

    听到临江王遭难的消息,窦老太太心疼孙子,便让太子当初的老师魏其侯窦婴偷偷地把刀笔送了进去,刘荣一把鼻涕一把泪将自己的冤屈写了出来,随后就抹脖子自杀了。

    刘荣死后,许多百姓都为这个孩子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就连燕子似乎也在为他哀悼,纷纷衔着泥土放到他的坟头上,莫非真的是万物有灵?

    不难看出,正是景帝这个狠心的爸爸将刘荣送上了黄泉路。那么,景帝何以至此呢!

    独裁者的所作所为是不能用常人逻辑去推断的。简而言之,帝国的利益,其实就是帝王的私利,当这些受到威胁之时,他们的脑海里没有什么亲情、爱情和友情,所想的只不过是如何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如何才能永保自己的这份家业,为达这一目的,一切在所不惜。中国历史上也因此而不断上演着父子、母子、兄弟互相残杀的悲剧。

    新太子刘彻此时年仅九岁,而景帝的身体一向不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留下一个羽翼未丰的幼年天子怎么了得。已经成年的刘荣不仅曾经当过太子,而且有着不错的口碑,对朝政颇具影响力的窦老太太亦对这个长孙很是疼爱。

    政治斗争,风云多变。万一刘荣造反怎么办?即便刘荣没这想法儿,朝中有人拥立他怎么办?基于以上考虑,刘荣必须死。

    废太子中幸运儿·刘庆美梦终实现——东汉章帝刘炟第三子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时代,“太子”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职业啊!天潢贵胄,尊贵无比,预备皇帝,前途无量。一旦君临天下,无限的权力与财富都将滚滚而来。然而,从来好事多磨难。太子这行的危险系数那是相当高的,距权力巅峰仅一步之遥,离身败名裂更是只差半步。

    可是,还有比“太子”更难干的行当,那就是“废太子”。当太子还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废太子”则不仅丧失了接班上台的可能性,更是成了统治集团眼中的不安定因素,多欲除之而后快。因而这行里没几个能活下来的。

    东汉的清河孝王刘庆也是个废太子,但他的命运比起其他同行来说,无疑算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

    刘庆是汉章帝刘炟的第三子,母亲是大宋贵人。

    宋氏出身没落贵族,号称西汉庄武侯宋昌八世孙。父亲宋杨是明德马皇后(汉明帝妻)的表舅,以恭孝名闻乡里,却远离官场,不应州郡征召,想必是位淡泊名利的长者。

    早在明帝永平末年,美貌贤淑的宋氏姐妹即被时为太子的刘炟相中,纳入东宫。不久,太子接班,是为章帝,姊妹俩都被封为贵人(妃嫔封号,当时仅次于皇后),深受宠幸。

    建初二年(77),章帝开始充实后宫。沘阳公主(光武帝长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女)的两个女儿窦氏姐妹和舞阴长公主(光武帝长女)的夫家侄女梁氏姐妹同时入选,亦被封为贵人。

    次年,大窦成为皇后。没多久,宋大贵人生下刘庆。皇帝等了一年,窦皇后的肚子仍不见动静,遂将刘庆立为太子。

    知书达理的大宋和小宋不仅招老公待见,还特别善于处理婆媳关系,很受马太后喜爱。

    女儿得宠,老爸也跟着沾光,宋杨被任命为议郎(郎官一种,职同顾问,可参与朝政)。虽然仅是一个俸禄六百石的中级官吏,但毕竟是皇帝的舅公兼老丈人,所以褒奖不断,赏赐甚厚。

    此时的宋家真可谓如日中天,前途不可限量,倘若运作得当,一个新的外戚集团不难形成。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场大祸亦不远矣!

    宋氏的崛起,使得另外一股外戚势力深感不安,那便是以皇后为首的窦氏家族。

    窦皇后出身超级豪门,曾祖父即东汉初年威名赫赫的窦融(官拜大司空,晋爵安丰侯)。当时,窦氏一门贵宠,无人能及,先后产生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到此时,虽已家道中衰,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窦氏家族依旧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宋家显然难以与之匹敌。

    窦皇后貌美如花,无奈肚子太不争气,总是怀不上龙种,真是愁煞人也!如今,宋氏姐妹恩宠不断,生下的娃娃还成了太子,致使心胸狭窄的窦皇后妒火中烧,忌恨不已。

    建初四年(79),贤明有德的马太后病逝,宋氏姐妹没了靠山,大难将至。

    宫廷之险恶,甚于战场。妃嫔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人皆欲争得夫君之欢喜,尽早产下龙子,为此不惜痛下杀手,致对手于死地。窦氏虽然家世显赫,背景深厚,但若长期无子,难保恩宠日衰,后位不保。因而,这一仗对于窦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马太后去世不久,窦后就将梁小贵人所生的皇四子刘肇强行霸占,养为己子。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如何将宋氏姐妹打翻在地,抢夺太子之位了。

    年纪尚轻,经验不足的窦后向老谋深算的母亲咨询计策后定下里应外合之计。在外,利用自家兄弟众多的优势,全力搜集不利于宋家的各种信息,上挖三代,网罗罪证。在内,拉拢收买大批宦官宫女,遍布眼线,记录宋氏姐妹在日常生活中的过失。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窦后布下天罗地网,宋氏纵然谨小慎微,亦难免不被人趁虚而入,抓住把柄。不久,窦后诬指大宋贵人行巫术诅咒皇帝。章帝偏听偏信,因此日渐疏远大宋母子。窦后火上浇油,没日没夜地诋毁情敌,结果,太子刘庆被父皇赶出东宫,发配到承禄观居住。

    建初七年(82),窦后再次发力,指使掖庭令(掌宫人簿账及蚕桑女工等事)将先前所搜集宋氏姐妹的诸多过失统统抖了出来。章帝大怒,废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太子。同时,投机分子蔡伦(造纸术改进者)秉承窦后旨意,捏造事实,伺机谗害,二宋被下放至暴室(宫廷染坊)劳动改造,反省罪过。

    昔日受尽万般恩宠的宋氏姐妹怎堪受此不白之冤,随即服毒自尽,以死明志。宋杨也被罢归乡里,后遭地方官落井下石,投入大狱,全靠友人奔走呼号,得免死罪。而后忧愤而死。

    宋氏家族的发迹与陨落,前后不过十年,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击败宋氏之后,窦氏将进攻矛头转向新太子刘肇的生母梁小贵人。她使用匿名信构陷并残杀梁贵人的父亲梁竦,姊妹二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窦皇后独霸后宫。

    刚被废黜,又遭母丧,年仅五岁的刘庆连遭大祸。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无处不在的风险要求他必须学会生存的技能。幼童刘庆竟然懂得了避嫌畏祸的道理,说话做事万分小心,从不敢提及宋氏。见此情形,狠心的皇帝爸爸也不禁爱怜起这个聪慧多难的孩子了,特别准许刘庆的服饰可与太子刘肇等同。

    刘肇曾亲眼目睹了宋氏母子的悲惨下场,似乎懂得了扶危济困的道理,于是对三哥格外地亲近爱护,入则共室,出则同车,形影不离,亲密异常,也对刘庆起到了保护作用。

    章和二年(88),章帝病逝,年仅十岁的刘肇接班,即和帝。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她遂以皇帝年幼为由,临朝称制。

    窦氏集团专横不法,为所欲为,成为威胁皇权的心腹之患。太后兄长窦宪尤其跋扈,不仅安插党羽,控制朝政,甚至豢养刺客,打击报复异己势力。

    和帝逐渐长大,越来越懂得权力的重要性,自然对于窦氏的专权行为日渐不满,时常与刘庆暗中商量对策。窦氏集团亦感觉到了危险,竟然图谋弑君篡汉。

    侦知窦氏阴谋的和帝深感不安,遂加紧制定对策,以防不测。然而,纵有几位朝中大臣可以托付,无奈宫中眼线甚多,难保大事不泄,唯有身边宦官较为安全。和帝经过观察,觉得钩盾令(负责皇家园林)郑众可以信赖,于是招其密商此事。恰好,郑众也早已看不惯窦氏的横行霸道,劝和帝早下手为强。

    皇帝年幼,政治斗争经验不足,试图从《外戚传》中的文帝诛薄昭、昭帝诛上官桀、宣帝诛霍禹中学习经验。于是密令刘庆潜往大哥刘伉处借取该书,以供研读,又命他向郑众传话,抓紧准备事宜。

    经过周密部署,年仅十四岁的和帝一举击败权倾朝野的窦氏集团。窦宪等人被赐自尽,窦太后归政。

    和帝论功行赏,郑众升任大长秋,职掌皇帝诏书封诰大权,后又加封为鄛乡侯;赏赐清河王刘庆三百宫女,车马、钱帛、帷帐、珍宝和各种玩物不计其数。

    从和帝对两位功臣的封赏不难看出其中的巨大差别。郑众得到的是真正的权力,刘庆所得不过是一些物质享受而已。那么和帝为何厚外而薄内呢?

    在专制体制之下,皇帝手中握有诱人的无限权力,所以那些稍具实力的王公大臣往往为了争夺皇帝宝座而争得你死我活。因此,皇帝为了确保自身的权力不受威胁,就会重用一些低级官吏来约束、排挤和打压那些具有威胁的王公大臣。西汉的刺史,南朝的典签,明代的大学士制度,均是因此而生。但这些低级官吏一旦掌权日久,就会成为又一股威胁皇权的力量,皇帝又得再想办法来制约。二者相较,宦官乃刑余之人,地位卑贱,没有后代,是一群十足的奴才,所以,宦官掌权仅是弄权而已,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不会生出篡夺皇位的念头,比起那些野心勃勃的官吏来说,宦官无疑更加的安全。

    再者,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情感上更近一筹,而且他们的社会联系较少,几乎是与世隔绝,也因此更易于皇帝控制,所谓“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是也!

    如此说来,官吏终究没有宦官好使,至于刘庆之类的皇族贵胄,那就更得日防夜防了。

    和帝与刘庆哥俩联手端掉窦氏集团,不仅夺得大权,也报了昔日的杀母之仇。虽然,此时的和帝尚不知晓如今的母后实为杀害生身母亲的元凶。

    当年,宋氏姐妹含冤自杀,既未获得葬礼,更没能进入宗庙,而只是被草草地埋在了樊濯聚(位于今洛阳城北)。每每想起此事,刘庆都会暗自神伤,深感遗憾。到了祭祀的日子,他也只能在自己的家中私下纪念。

    永元九年(97),失去权力的窦太后忧郁而死,和帝终于获知当年真相,追尊生母梁贵人为皇太后,谥曰“恭怀”,追复丧制。

    直到此时,刘庆才敢上书和帝,请求亲自为母亲祭扫坟墓。和帝批准,并命令相关部门按照规格提供祭祀用品,实际上为其平反。此时,距离宋氏姐妹死难已经十五年了。

    闻听祭母请求获得恩准,刘庆喜极而泣,呜咽着说:“虽然生前不能侍奉母亲,但最终能为她进行祭祀,本王的心愿满足了!”

    其实,刘庆内心深处还有个想法,那便是为母亲建造祠堂,进行隆重的供奉,但又害怕此举会落下自比梁太后的嫌疑,于是不敢开口,只是常常对着左右随从哭泣,认为这是终身之憾。

    后来,他上书说:“臣的外祖母王氏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地方医疗条件太差,恳请陛下恩准她到京都进行疗养。”

    和帝批准,下诏准许宋氏全家返回京城居住,并将刘庆的舅父宋衍、宋俊等全都任命为郎官。

    由于幼年惊吓过度和较早失去母爱的缘故,刘庆的身子骨不大好,时常闹病,而且患有轻微的精神病,病发时惊恐万分,坐卧不安。

    每当刘庆卧病,和帝都会派人朝夕探视,并送去药品和美食,关心备至。皇帝体恤臣子,臣子本应万分荣幸。然而,历经劫难的刘庆却不敢消受。他深知,作为一个被废黜的太子,能够保全性命便已是万幸,夫复何求。因而,皇帝的关怀,只能让他更加地惶恐不安。

    刘庆待人恭敬谦卑,行事谨小慎微,处处以光武朝废太子刘强的自保之术为标尺,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唯恐遭人猜忌,授人以柄。例如每次参加拜谒陵庙等大型仪式,刘庆都会半夜时分就开始准备,焚香沐浴,整装待发,怕因为迟到而受到指责。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告诫和约束下属,行事务必低调,不可张扬,出行之时,决不能超速行驶,与其他的王公大臣飙车。

    永元十六年(104),清河王中傅(负责监视诸侯王动向的宦官)卫忻贪赃枉法之事遭人告发。和帝大怒,下令彻查此案。不久,司法部门共查获赃款达千余万。和帝责怪清河王刘庆知情不报,身边养了这么大一只蛀虫。刘庆却申辩道:

    卫忻以师傅之尊,选自圣朝,代天子行事。臣本愚昧,但知言听计从,唯恐侍候不周,哪里敢去纠察,所以未得先闻。恭请陛下明察。

    和帝听到这番回答,非常高兴,对这个曾经的太子更加放心,遂将没收卫忻所得的财物全部赏给了刘庆。

    不久,年仅27岁的和帝病逝。刘庆悲痛欲绝,呕血数升,多次昏死过去,由此病情加剧,身体日渐衰微。

    和帝死的时候,尚未来得及册立太子。因此,选任下一届接班人的重大问题摆在了面前。

    当初,皇子接连夭亡,前后十多个无一幸存。和帝疑心后宫之中暗藏杀机,有人加害他的儿子,就将后来所生的皇子全都由奶妈偷偷抱往宫外,寄养民间。此等秘密行动,怎能轻易外泄,故而除了邓皇后之外,朝中上下无人知晓皇子下落。

    此时,找不到皇子接班的大臣们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邓皇后却胸有成竹,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计划。

    首先,邓太后提供线索,找出了两个皇子。大的八岁,名叫刘胜,却患有不治之症;小的叫刘隆,刚满百日。群臣请求拥立长子,邓后却以刘胜素患痼疾为由,坚持册立刘隆。当天晚上,尚在襁褓中的百日婴儿继位,邓氏以太后身份临朝摄政。

    不久,诸侯王前往封国就位。临行之际,邓太后对刘庆特别优待,礼遇远超其他藩王。

    刘庆的儿子刘祜,当时已经十三岁,邓太后因皇帝幼小单弱,担心将来发生不测,就将刘祜留在了京城。

    果然,仅仅过了八个月,刘隆便不明不白地死掉了,谥号“孝殇皇帝”,这个可怜的孩子还接连创下两项纪录: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殇帝夭折,邓后与哥哥邓骘密谋迎立刘祜为帝,连夜将他接入宫中登基,史称“安帝”,邓太后照旧掌权。

    消息传来,刚刚回到清河国(在今山东临清市)的刘庆感慨万千。遥想当年,他曾贵为太子,却遭奸人陷害,不仅丧失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母亲和小姨也都含恨而死。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惊恐之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现如今,总算是媳妇熬成婆,修成正果了。虽然自己没当上皇帝,可儿子却幸运地为自己实现了梦想,也算是不枉此生。

    但命运似乎又捉弄了刘庆一把,皇帝爸爸的好日子还没享受几天,病魔就将他的生命带走了。

    永初元年(107),刘庆病重,唯一的愿望就是死后能够和母亲宋贵人葬在一起,不久死去,时年二十九岁。汉安帝追尊父亲为“孝德皇”。这个名号,虽然低于皇帝但却高于诸侯王。

    当然,刘祜的继位也仅仅是开了个头。

    公元125年,刘庆的孙子刘保继位,即汉顺帝;

    公元144年,刘庆的曾孙刘炳继位,即汉冲帝。

    东汉清河王世家竟然出了三位皇帝。

    内外交困陷重围·杨勇竟被精神病——隋文帝杨坚长子

    在中国,“被精神病”的案例可谓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早在隋朝时期,太子杨勇在遭到废黜之后,就曾被取代自己位置的杨广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这一创举,真可谓影响深远,至今仍在被某些国人反复模仿,并且已经玩出了“跨省追捕”等新花样,他们真不愧是杨广的孝子贤孙。

    杨勇,小名睍地伐,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长子。早在北周时期,他就因为爷爷杨忠屡立军功的缘故而被封为博平侯。后来,杨坚掌权,进封随王,杨勇成为世子,待到杨坚当了皇帝之后,他也就成为了皇太子。

    杨勇性情宽厚,待人直率热情,从不弄虚作假,而且生性好学,善长词赋,能力出众,很早就显露出了不俗的政治意识。

    为了锻炼储君的从政能力,文帝特准许杨勇可以参与决断军国大事。杨勇也不负圣望,多次对朝廷弊政提出切中要害的处理意见,且都获得文帝的采纳和夸奖。

    然而,这样一位综合素质堪称上佳的太子,却在入行的第二十个年头被废黜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作为皇帝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太子的废立问题向来都是历朝历代的一件大事。而最高决策者隋文帝也并非草率之人,可以说,杨勇的被废,是一个矛盾长期累积的过程,是内外多方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而概之,共有三大势力对杨勇进行围剿,即隋文帝、独孤皇后和杨广集团。

    隋文帝靠阴谋起家,上台后难免内心发虚,于是竭力效仿古代圣王,节俭治国便是他的主打牌之一。

    一次,文帝去东宫视察,看见杨勇在给一副精美的蜀铠(蜀地出产的铠甲)添加装饰,文帝很不高兴,拉着长脸说: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生活奢侈的帝王能够长久的,你作为未来接班人,应当以节俭为先,这样才能承继家业。朕将过去所穿的衣服都各留了一件,时常取出来告诫自己不可忘本,现特赐你一把朕旧时佩带的刀,一盒你当年常吃的腌菜。希望你能够懂得朕的良苦用心。”

    其实,隋文帝是个十足的沽名钓誉之徒。他的节俭仅仅体现在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事情,省不下几个钱来,而营建新都大兴城,建造富丽堂皇的避暑圣地仁寿宫(位于陕西麟游县群山之中),个个都是劳民伤财的大项目!

    但,人家就是要通过作秀来博取虚名。

    某年冬至,百官都去东宫拜见杨勇。杨勇很高兴,排列乐队接受百官祝贺。

    文帝知道后,非常不满,感觉太子抢了自己的风头,就问道:

    “最近,朕听说内外百官在冬至那天都跑去朝见太子了,这遵循的是什么礼法?”

    主管礼乐的太常少卿辛亶听出了话中的杀气,赶紧回禀:

    “百官到东宫,是祝贺,不能说是朝见。”

    文帝面带怒色地说:

    “祝贺的话应该是三五十人,各自前往,为什么会是有组织地组团前往?而且,太子竟然身着礼服,大张旗鼓地奏乐接待百官,焉能如此?”

    臣子还欲解释,文帝不由分说地立即下诏禁止官员在冬至日前往东宫祝贺。他也因此对杨勇生出了猜疑戒备之心,恩宠自然日渐衰退了。

    不久,文帝从东宫宿卫军中抽调出大量精壮卫士来护卫自己。宰相高颎上奏说:

    “如果陛下把精兵都选走了,恐怕东宫的宿卫力量会过于薄弱。”

    文帝勃然变色,厉声说:

    “朕时常外出巡幸,自然需要强大的警备力量。太子只不过在东宫修身养性,哪里用得着壮士护卫!所以,在东宫保持强大的警卫力量是极大的弊政。在朕看来,只需在卫队换防之时分出一部到东宫去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专设两支队伍。朕对于前代的制度得失再清楚不过了,你不必拿以前的老规矩来提醒朕。”

    文帝此举,无异于敲山震虎,因为高的三儿子高表仁娶的正是杨勇的女儿。

    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全都是独孤皇后所生,难道文帝只有这一个老婆吗?难道后宫其他的妃嫔宫女集体患有不孕症吗?

    非也!这全都因为独孤氏专宠后宫,实乃天下罕见的“妒妇”。

    独孤氏坐镇后宫,一手遮天,吓得其他妃嫔宫女都不敢亲近皇帝,更别说侍寝了。后宫有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女子,文帝却只能干瞪眼,每天还要面对年老色衰的独孤氏,这对于天下至尊的皇帝来说,实在是一种煎熬。

    可即便独孤氏防备甚严,但只要文帝用心,机会总是有的。

    当初,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遭到镇压,他的妻女作为罪臣家属全都被罚入宫中为奴。文帝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尉迟迥的漂亮孙女,就跟丢了魂儿似的,胸中压抑多年的情感顿时全都涌向了这个女子。

    独孤氏醋意大发,竟然趁文帝坐朝听政的时候,暗中派人杀了尉迟氏。文帝大为恼火,但竟然不敢发飙,而是选择离家出走,独自一人骑着马儿,在山谷之中狂奔二十余里。高、杨素等臣子从后赶来,拦马苦苦劝谏。文帝长叹一声:

    “朕贵为天子,竟如此不得自由,活着还有什么劲!”

    高劝道:陛下身系家国社稷,怎能因一妇人而看轻天下?

    文帝怒气渐消,一直在外面发呆到后半夜才回到宫中。

    独孤氏的妒功可见一斑。此人不仅干预老公的性生活,而且把手伸到了王公大臣的家中。只要她一听说哪个人的小妾怀了孩子,就定会让皇帝斥责他们贪恋女色,不遵礼法。杨勇就是因此而遭到了母亲厌恶的。

    杨勇很喜欢女人,娶了不少老婆,其中最宠爱的当属云氏,而太子妃元氏却长期遭受冷落,也生不出孩子。后来,元氏一时想不开就犯了心绞痛,嘎嘣死了!

    独孤皇后认为太子妃的死因蹊跷,且怀疑是云氏下的毒手,但却毫无证据,遂迁怒于杨勇,将其痛斥一番。

    此后,云氏总揽东宫事务,先后生下了长宁王杨俨等三个儿子,其他的姬妾也很给力,生了不少儿子。储君多子,后继有人,本是好事,但却惹恼了独孤皇后,因为她向来最看不得的就是偏房篡位,夺了正房的风头。如今,她为儿子聘娶的太子妃成了浮云,其他的小妾反倒接连生了一大堆儿子,这不是造反嘛!

    独孤氏很不高兴,竟然派人到东宫盯梢,专找杨勇的过失和罪过。她的犯浑举动,很快就被一个蛰伏已久的阴谋家侦知了,即晋王杨广。

    杨广,小名阿嬷,是独孤氏的次子,不仅生得容貌俊美,举止优雅,而且聪明好学,性格沉稳,对朝中官员更是以礼相待,竭力结交,因此他的人气指数在五位皇子当中排名第一。

    当杨广了解到母亲厌恶大哥的原因之后,就针锋相对地制定了一系列的伪装策略。

    首先,杨广在白天时只和正房萧妃守在一起,对其他小妾及所生子女则毫不理睬,其实晚上的时候照旧淫乐。这种假象令独孤皇后非常满意,觉得二儿子遵行礼法,德行高远。

    其次,每当帝后驾临晋王府邸之时,杨广就将那些漂亮美眉全都藏起来,特地安排年老的和貌丑的仆人穿着粗布烂衣出来伺候。借此显示自己不好女色,崇尚节俭。

    第三,杨广将房中的豪华装饰全都撤去,改换成非常朴素的陈设,还故意把琴弦弄断,再撒上一层厚厚的尘土。文帝看到这些精心布置的景象后,深感欣慰,觉得儿子不喜声色。

    第四,对于文帝和皇后派来的使者,不论地位高下,杨广和萧妃必定出境远迎,并为来人大摆宴席,厚赠礼品。于是这些人无不竞相称颂杨广的仁孝宽厚。

    经过杨广的精心伪装,朝中大臣和宫中奴婢的大力颂扬,文帝和独孤皇后也越来越属意杨广了。

    有一次,杨广要离京返回扬州总管任上,临行前进宫向母后辞别,顺便来了段即兴演出。

    杨广趴在地上,两眼热泪,诉说着自己对母亲的不舍之情,感动得独孤氏也不禁潸然泪下。

    他哭着说:“孩儿愚笨,常常顾念兄弟之情,却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太子哥哥,令他常常满怀怒气,想要诬陷并加害于我。吓得孩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唯恐遭人暗害,死于非命。”

    一听这话,独孤氏急了,拍着桌子怒吼道:

    “睍地伐真是越发不像话了,想我当初给他娶了元家的女儿,他竟然晾在一边,专去宠爱阿云(云氏),还和她生下那么多猪狗崽子。当初,儿媳妇元氏好端端的就死掉了,显然是被奸人所害,事已至此,我也就不追究了。可他为何对你也生出了歹念!我尚活着,他便如此,若我死了,他还不整死你们!每每想到皇太子没有正妻嫡子,皇帝百年之后,你们兄弟竟要跪拜阿云的儿子,我这心里就跟针扎了似的,痛不欲生啊!”

    说罢,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从此之后,独孤氏下定了废黜杨勇改立杨广的决心。

    大臣宇文述乃是杨广死党,为了替主子分忧,壮大己方势力,他主动请缨,先是用大量财宝争取到了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长官)杨约,后又通过杨约将宰相杨素拉了过来。

    杨约对兄长杨素说:

    “圣上对于皇后那向来是言听计从。因此,你应趁早傍上皇后这棵大树,如此才能长保荣华富贵。兄长若是迟疑,一旦情况有变,太子即位,恐怕你我就要灾祸临头了!”杨素深以为然。

    过了几天,杨素进宫参加宴会。

    席间,杨素试图揣摩皇后对杨广的看法,就委婉地说:

    “晋王孝悌恭俭,真是与至尊(即皇帝)十分相像啊!”

    皇后立马流着泪说:

    “你说得很对啊!阿嬷非常孝敬友爱,每次听到皇上和我派的使者到了,必定亲自远迎;一到辞别之时,没有一次不落泪的;他的妻子也很令人怜爱,我派婢女去她那里,她常与婢女同寝共食,哪像太子和阿云那样终日沉溺酒宴,亲近小人,猜忌防备骨肉至亲!所以我愈加爱怜阿嬷,常常怕太子将他暗害。”

    杨素摸到了皇后的底牌,就大胆诋毁太子如何不成器,赞扬杨广如何出色。最后,独孤皇后还赐给杨素很多财物,让他煽动文帝行废立太子之事。

    这时,杨勇自身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敌人创造了许多可乘之机。

    当初,云氏的老爸云定兴为了讨好太子,没事儿就往东宫跑,还总是会向杨勇进献许多奇装异服和稀罕玩物。对于此事,左庶子(东宫侍从官)裴政多次劝说杨勇,都未被采纳。裴政转而警告云定兴:

    “太子妃暴死,外面议论纷纷,在这非常时期,您不避嫌,还总是往东宫跑,不但会给太子带来麻烦,您自己也会大难临头的。”

    云定兴却不以为然,跑到杨勇那里打小报告,杨勇因此越发疏远裴政,竟将他外调为襄州总管。

    杨勇不但远贤臣,而且亲小人。唐令则之徒,因为擅长音乐歌舞的缘故而受到他的特别亲近。

    右庶子(东宫侍从官)刘行本责备唐令则:

    “你身为东宫辅官,应当辅佐太子走正道。为何要用声色歌舞取媚于太子?”

    唐令则深感惭愧但却不知悔改。

    一次,杨勇宴请东宫臣僚,唐令则自弹琵琶,唱起了当时著名的淫词艳曲《媚娘》。太子洗马李纲起身对杨勇说:

    “唐令则身为辅官,职责应是调教指导太子,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娼优,进献靡靡之音。这种事情若是被皇上知道了,唐令则不仅会被治罪,恐怕还要连累殿下,请您速速将他治罪!”

    杨勇不耐烦地说:“我不过是想要快乐快乐,少管闲事!”

    李纲愤然退席。后来,裴政和刘行本先后病逝,杨勇就更没人管束了,错误也自是越来越多了。

    对于杨广集团的图谋,杨勇倒也非常清楚,虽然深感忧虑恐惧,但却束手无策。后来,他竟然让巫师王辅贤制作法器来辟邪,又在后园建造了一个贫民窟,里面全是低矮简陋的破房子。杨勇常常身穿布衣,铺着草褥子,吃着粗茶淡饭,在里面体验贫民生活,希望以此躲避现实中的灾祸。

    杨勇抓瞎,文帝窃喜,就派杨素去东宫打探动静,查看杨勇是否会露出什么马脚。杨素来到东宫门口后故意却步不进,让早已换好衣服等候自己的杨勇干着急。

    杨勇怀恨在心,在言行上表露出来。杨素就回去向文帝报告:

    “太子心怀怨恨,恐怕会发生变故,希望陛下对其严加防备。”

    听了杨素的诋毁之词,身为人父的文帝,非但不对儿子加以劝慰警告,反而学皇后玩起了手段。同时,文帝还对入值东宫的卫队加紧监控,将其中的勇猛之士全都调出,进一步削弱东宫的武装力量。不久,皇后也将从东宫暗中侦查得来的所谓情报全都上报文帝,两口子配合密切,充分做到了信息共享。

    爸妈帮忙,杨广自然也没闲着。

    为了将对手搞臭,舆论攻势自是必不可少的。杨广派心腹段达贿赂东宫幸臣姬威,使其暗中监视太子,一有动静立刻报告给杨素。杨素则在外造谣生事,大肆鼓噪,于是朝廷内外到处都是对太子的议论诽谤,天天都可以听到他所犯的罪过。

    文帝晚年时期既信佛,又信道,更信鬼神,神经兮兮的动不动就要求神问卜。一天,他命术士来和暗中给五个儿子相面。来和眯着小眼睛,捋着小胡子,煞有介事地说:

    晋王杨广眉上有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文帝很高兴,又询问擅长阴阳相术的大臣韦鼎:

    “朕这些儿子,哪个可以继承皇位呢?”

    韦鼎不敢掺和废立储君的危险事儿,狡猾地回答:“自然是陛下和皇后最钟爱的儿子应当继位。臣愚钝,怎么能够预知呢!”

    文帝笑道:“你小子,真不老实!”

    虽然文帝多次当众表示对于太子的不满之情,群臣也都知晓他的意思,但却无人敢当这个出头鸟,正式提出废黜太子的议案,因此一直没能形成声势浩大的废储浪潮。在这样的情形下,文帝只好亲自出马了。

    文帝在大兴殿召见亲信大臣,率先抛出问题:朕刚返回京师,本该开怀畅饮寻求欢乐,但却不知为何变得郁闷惆怅?

    吏部尚书(类似于组织部长)牛弘抢先回答:

    “是臣等不称职,才使得陛下忧愁劳累。”

    文帝本欲借此问题,引诱臣子揭发检举太子的过失,牛弘的回答自然很不合文帝的心意。

    文帝脸色一变,先冲东宫辅官发起了火:

    “仁寿宫离此不远,但朕每次从那儿返回京城之时,都得严加戒备,如同进入敌国一样。这些天,朕正在拉肚子,不敢脱衣睡觉,昨天夜里要上厕所,因为恐怕后殿不安全,就又跑回前殿解手,路上的时候险些拉到裤裆里。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想要危害朕的国家吗!”

    不由分说,文帝把唐令则等几个东宫辅官交付有关部门进行审讯,然后命令杨素将太子的不轨行径统统抖搂出来。

    杨素得令,开始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奉旨查办东宫属官刘居士谋反一案,让太子配合调查,追查刘居士的余党。谁知,太子接到诏书之后,脸色大变,暴跳如雷地对我吼道:

    “刘居士的余党都已伏法,让我去哪儿找?你作为宰相,身兼重任,还是自己去查核此事吧,关我鸟事!”

    太子还曾私下说:“当初禅让之时(杨坚篡夺北周政权),我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参与政变,如今父亲当了皇帝,居然待我还不如几个弟弟,处处与我为难,唉!真是太不自由了。”

    杨素说完,文帝接过话茬:

    “朕很早就觉得这个儿子难堪大任啦!皇后老是劝朕将他废黜,朕觉得他是朕在作平民的时候生的,又是长子,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才一直克制忍耐到现在。想当初,杨勇曾对卫王杨爽(文帝的异母兄弟)说:‘阿娘不给我娶个好媳妇儿,真是可恨!’

    然后他指着皇后的侍女说:‘她们全都是我的!’

    诸位听听,这话是多么的混账!太子妃刚刚死时,朕很怀疑她是被毒死的,就责问杨勇,这小子竟然怨恨地说:

    ‘真应该干掉元孝矩(太子妃的父亲)。’

    这分明是想要害朕而迁怒他人啊!

    长孙杨俨刚出生时,朕和皇后都很高兴,就把孙子抱来抚养几日,杨勇却连连派人索要,真不知是何居心。

    况且,杨勇宠幸的那个云氏原本就是云定兴在外野合而生,还未必就是他的骨肉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以前,晋太子司马衷娶了个屠夫的女儿,生下的儿子就喜欢屠宰卖肉。如今太子娶了这样的女人,是会乱了祖宗家法的。”

    文帝顿了顿,最后总结说:

    “朕虽德行不及尧舜,但终归不能把天下百姓交付给不肖子孙!长期以来,朕总担心他会谋逆,整日如防大敌,现在朕打算废掉杨勇,以慰天下。”

    五原公元旻赶紧规劝道:

    “废立储君,乃是国之大事,陛下金口玉言,诏书一旦颁行,悔之不及!谗言均为污蔑之词,万望陛下详查啊!”

    纵使元旻声色俱厉,犯颜强谏,文帝终以沉默对之,他在等待帮手。正在此时,受人指使的姬威越级上报,表示要控告太子的非法言行。文帝很兴奋,鼓励姬威把太子的罪恶全都讲出来。

    姬威咳了一声,打开奏章,开始罗列罪状:

    第一项:太子曾说要把从樊川(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城南)到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的广阔地域全都建成离宫别院,以供玩乐。他还说,汉武帝要建上林苑的时候,东方朔上表劝谏,武帝竟然赏他黄金百斤,真是搞笑,我可没有金子赏给这号人。若有人劝阻,只好一刀剁了,只要杀上百十号人,自然无人再敢妄言。

    第二项:大将苏孝慈在被解除太子左卫率(东宫属官)的职务之时,太子愤怒的胡子都翘了起来,抡着胳膊恨恨地说:大丈夫决不会忘记此事,终有一天,我要杀伐决断以求痛快!

    第三项:有关部门对于东宫非法索取的很多东西总是不予批准,太子每次都会大发雷霆,还曾说,宰相以下的人,真应该杀他几个,让他们晓得怠慢我的下场。

    第四项:太子常说:父皇厌恶我庶出的孩子多,北齐后主高纬和陈后主倒是嫡长子,怎么样呢?没一个好东西。

    第五项:太子曾令巫师占卜吉凶,之后得意地对我说:皇帝的忌日就在开皇十八年,快到了啊!

    姬威汇报完毕,文帝早已老泪横流,呜咽着说:

    “谁不是父母所生,他竟然如此!朕近来翻阅《齐书》,看到高欢放纵自己的儿子,就会非常气愤,朕怎么能仿效这种人呢?”

    于是,文帝下诏将杨勇和他的几个儿子全部收监,并逮捕东宫党羽。负责此案的杨素充分施展才能,舞文弄墨,巧言诋毁,罗织罪名将案子做实。

    结果,杨勇父子全都被废为庶人,原东宫僚属和那些与杨勇亲近的朝中官员大都被杀,罪犯家属全被罚没入官为奴。

    直到此时,杨孝政还冒死上书文帝:

    “皇太子显然是被小人教坏了,应该加强训诫教诲,不宜废黜。”

    文帝大怒,抄起鞭子就抽了杨孝政一顿。

    事后,文帝将杨勇堕落的责任全都归咎于东宫的属官,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斥责。众人惶恐,无人敢言,唯有李纲反驳道:

    “太子的性格本来就与常人无异,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若是陛下挑选正直的人辅佐太子,勤加督导,他足以继承祖宗基业。可诸如唐令则之类的小人竟然也被任命为东宫属官,他们只知用声色犬马娱悦太子,后果可想而知!这是陛下的过失,并非太子之罪。”

    文帝神色惨然,愣了半天才说:“李纲责备朕,不是没有道理。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挑选你为东宫臣僚,可杨勇不信任你,即便换上正直的人又有什么用处呢?”

    李纲生气地说:

    “臣之所以不为太子信任,全因奸人从中作梗,倘若陛下将唐令则等人斩首,更换贤能才学之士辅佐太子,我怎会被疏远抛弃呢?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国家多遭危难。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不要做下后悔之事。”

    文帝默然。

    不久,晋王杨广成为新的皇位接班人。

    文帝将杨勇囚禁在东宫,交给杨广管束。杨勇认为自己虽有罪,但不至于遭受废黜,就多次请求面见文帝申明冤情,但却被杨广阻拦。无奈之下,杨勇趁着放风的时候,竟然爬到树上大声喊冤枉呐!

    杨广赶紧派人将杨勇拖下来,关进了小黑屋中,再也不让他出来透风了。呼喊的声音传到皇宫,文帝也未在意。杨素说道:

    “杨勇神志不清,遭厉鬼附体,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文帝觉得杨素大夫的诊断结论很有见地,连声夸赞。因此,杨勇至死都没能再见上文帝一面。

    仁寿四年(604),文帝病重,临死之前发觉杨广非礼自己的爱妾宣华夫人,方知遭人蒙蔽,痛心疾首,捶床大呼:

    “枉废吾儿!独孤误我!”

    文帝赶紧派使者去召回杨勇,但行动早已被杨广控制,纵然悔青了肠子,也是无能为力了!不久,杨广弑父篡位。

    上台后,杨广首先抢占父亲的漂亮老婆,然后伪造诏书,派杨约将“神经病患者”杨勇勒死,后又接连杀害了他的十个儿子。

    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但当人性被权力欲望所吞噬的时候,这些说教之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独裁者们打着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幌子,实则为谋一己之私利,但凡有人对其权力构成威胁,那便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其凶残和丑陋的程度比之禽兽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章怀太子李贤本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位接班人,但却死于奸人之手,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阴谋背后的主角不是外人,正是他的亲生母亲——武则天。可怜李贤至死都没能想明白究竟是谁非要置他于死地。

    李贤,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永徽五年(654),他出生在爸妈前往昭陵祭拜爷爷唐太宗的途中。

    据两唐书记载,李贤年少时风姿端雅,而且读书过目不忘,聪慧非常,因而深得高宗喜爱。儿子出息,爸爸也有面儿。

    一次,高宗欣喜地对大臣李说道:

    爱卿啊,朕的这个儿子真是太棒了,小小年纪就已经读过《尚书》、《礼记》和《论语》了,还能背诵很多诗赋。有一回,朕让他读《论语》,当读到“贤贤易色”(大意为看到贤人,便会肃然起敬,类似于见贤思齐)的时候,他就再三地念诵。朕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生性喜爱这句。原来,他的聪慧乃是出自天性啊!

    李向高宗表示祝贺,并将此现象归因于上天对高宗功业的奖赏。高宗更加高兴。

    正当李贤无忧无虑地读书之际,他的母亲正在为了皇后的位子和一帮对手死掐。

    高宗的皇后长期无子,萧淑妃专宠后宫,王氏嫉恨,就想着邀请外援,以毒攻毒。此时,感业寺里的一个比丘尼进入了王皇后的视野,即先帝唐太宗的才人(妃嫔封号,正四品)武媚。

    话说当年,十四岁入宫的武媚,凭借年轻貌美,最初还是很招太宗喜爱的,但却在“驯马门”一事当中,急于上位,表现过于毒辣,给太宗留下了阴影,结果就此失宠,“才人”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二年。

    可胸怀大志的武媚怎会屈从命运呢?期间,她将投资对象锁定为生性柔弱,有着恋母情结的太子李治。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心机颇深的武媚很快就将猎物俘获了。

    太宗驾崩之后,无子的妃嫔大都被发往皇家寺院感业寺做尼姑,武媚也是其中之一。然而,遁入空门的武媚并不甘于寂寞,她与昔日的情郎,今日的高宗皇帝藕断丝连,时常暗度陈仓。

    正当这对偷情男女试图结束难熬的地下状态之时,王皇后帮了他们大忙。

    王皇后一心想要打击报复老情敌萧淑妃,觉得武媚可以助其完成夙愿,遂向高宗提议让其还俗入宫。高宗喜不自胜,遂于永徽二年(651)五月将武媚召进宫中,次年封其为昭仪(正二品)。

    武媚一出手,立马将专房权夺为己有,萧淑妃成了摆设。当然,王皇后也什么都没有得到,只不过是换了个对手而已。但当她回过神儿来,试图联手萧淑妃反击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接下来的三年,就是武昭仪个人的表演时段了。

    诬杀王皇后、萧淑妃;贬黜褚遂良,构陷长孙无忌等阻挠自己前进的异见大臣,怂恿李义府、许敬宗等图谋上位的野心分子为自己鼓噪声势,制造封后舆论。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正式册立武氏为皇后。不久,那位刚当上太子不久的李忠(宫女所生,认在王皇后名下)遭到废黜。武后的长子,是年四岁的李弘成为新的接班人。

    贵为皇子的李贤早在四岁时就被封为潞王,到了龙朔元年(661)之时,高宗改封他为沛王,加授扬州都督,左武卫大将军等荣誉职务。

    咸亨二年(671),高宗巡幸东都洛阳,让太子李弘留守京都长安,处理内外事务。期间,李弘在宫中转悠,无意间获知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宫廷内幕。

    武后残杀萧淑妃后,连她的两个女儿也不放过,将其打入后宫的牢房之内,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使其年过三十也无法出嫁。

    李弘看到两个同父异母姐姐的悲惨境况之后,十分同情,立即上奏请求将她们释放并出嫁。高宗批准,武后则大发雷霆,当天就把二人嫁给了两个当值的卫兵。李弘因此触怒了母后。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武后不仅在实际上掌握了大权,在名义上也和皇帝分庭抗礼了。

    次年,李弘随父皇前往合璧宫游玩,不久暴亡,年仅二十四岁。时人都认为他是被野心勃勃的亲妈用鸩酒毒死的。

    高宗悲痛万分。当年六月立次子李贤为新的太子。没过多久,多病的高宗命他代行主持国家政务。

    李贤不负重望,明达干练,办事周详,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赞扬。高宗也很欣慰,亲自下诏对其褒奖,诏书中说:

    “太子李贤自从代理国政以来,非常留心施政要领。抚恤百姓,竭尽爱怜;施用刑法,务求明察秋毫。而且,他还勤勉好学,闲暇时间全都用来研读经典,体悟圣人之道。太子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令朕非常满意,特赐丝绸五百段,以示表彰。”

    李贤爱才,身边聚集了很多才学之士,当中最有名的就要数“初唐四杰”之一的大才子王勃了。王勃是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的孙子,才华早露,人称“神童”,17岁时就被当时的沛王李贤聘为王府侍读。

    当时,社会上风靡斗鸡活动,许多王公大臣也都非常痴迷。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哥俩儿斗鸡,在旁观战的王勃玩性大发,挥笔写就了一篇《檄英王鸡》,以此讨伐英王鸡,并为沛王鸡呐喊助威。

    高宗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生气地说:

    “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辅官,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如此下去,势必挑起诸王之间的矛盾。”

    当年,高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就是捡了大哥二哥鹬蚌相争的便宜,他上台后自然对于皇子的关系问题格外敏感。于是,高宗当天就下诏罢免王勃官职,将其踢出了沛王府。

    此事也给沛王李贤上了一课。

    唐代史学十分繁盛,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经世致用,更将修撰史书作为巩固政权,粉饰太平的一种手段。太宗时期便曾由中央政府组织大批官方学者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修史活动,《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成于此时。

    为了给自己的夺权运动营造声势,增加筹码,并组建参谋团队,武后于上元二年(675)三月,召集了一批依附于己的御用文人,开始大量修书,先后撰成《少阳正范》、《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百僚新诫》、《臣轨》等书,达千余篇之多。

    武后密令这批走卒积极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之权。因为他们被特许出入皇宫北门玄武门,故而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太子李贤不甘示弱,召集当时研究汉代历史的名家张大安、刘纳言等人,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他不仅是这项文治工程的组织者,而且是主要执笔者,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

    注疏虽为解释和补充原著的作品,但所耗费的精力并不亚于著书。李贤不仅对原书进行注音、释义和校勘,还增补了大量相关史料,对于那些尚有疑问的,则将其列出,以示存疑,表现了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

    仪凤元年(676)十二月,该项工程胜利完工,李贤将其进献给父皇。高宗大喜,称赞不已,赐物三万段,并把此书送交秘阁(皇家图书馆)收藏。这就是流传至今,享有盛誉的“章怀注”。

    此外,李贤还著有《列藩正论》、《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籍,但均已佚失。

    正当太子李贤声望正隆之际,有个人却很不以为然。他再三向武后暗示,英王李显(武后第三子)和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十分相像,相王李旦(武后第四子)的相貌贵不可言,至于李贤则是不配做太子的。这个胆大妄为之人便是明崇俨。

    明崇俨是河南偃师人,小的时候曾经跟随一个精通请神招鬼的小吏学习巫术。他在做黄安县丞的时候刚好赶上刺史大人的千金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明崇俨用偏方将其治愈,一时名声大噪,被称作“神人”。此事被高宗和武后得知,特召其面谈。明崇俨大谈神怪之事,使得二人大为叹服。

    盛夏,高宗热得不行,盼望着下场雪,明崇俨很快就捧来一把雪进献,说是从阴山取来的,众人无不惊愕。

    四月,高宗突然想吃西瓜,明崇俨向其讨要了一百钱就出去了,没多久竟然献上一个黑美人大西瓜,还神神秘秘地说道:

    “这是臣从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市境内)一户老农的果园中弄来的。”

    高宗派人随明崇俨去寻找那户老农核实情况。老人说是埋藏的一个西瓜没影儿了,但却在土里发现了一百钱。

    一连串的奇异事件,令高宗夫妇深感不可思议,对明崇俨更加宠信了。

    话说武后在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残害之后,长期噩梦不断,痛苦万分,只得时常借故离开长安,跑到洛阳居住,但仍是时常发作。明崇俨施法念咒,帮武后解除了噩梦的困扰,他也因此得到了武后的特殊宠幸。

    对于明崇俨的诋毁,太子李贤非常不爽,可此人是帝后的宠臣,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愤恨。

    这时,宫中流传着这样的谣言,说李贤并不是武后亲生,而是她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武后姊妹三人,她排行第二,妹妹早死。自从武后得宠,守寡在家的姐姐武顺也跟着沾光,被封为韩国夫人,还常常带着漂亮女儿贺兰氏出入宫廷。次数多了,母女二人竟然全都被高宗相中,得到宠幸。没想到软绵绵的高宗还好这口儿,老少通吃。

    谣言听多了,武后心里也觉得腻歪,看着李贤越来越不顺眼,就将自己组织文人撰写的《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拿给李贤,让他好好学学如何当太子,如何做儿子。

    更重要的是,身为帝国接班人的李贤已经年长,对母亲的专权逐渐流露出了不满,这是武后无法容忍的,因此多次写信对其进行斥责。李贤心中疑虑,一想起惨死的废太子李忠和哥哥李弘,更加惊恐不安了。

    他私下作了一首《黄台瓜辞》,辞中曰: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李贤借此表达对于母亲频繁废立,残害骨肉的不满,和对自身危险处境的忧惧。

    调露二年(680),长安城中发生一起凶杀大案,明崇俨竟被盗贼杀死。正在东都的武后下令加紧搜捕凶手,但却一无所获。时人都说死者是被鬼神夺去了魂魄。

    武后不甘心自己的宠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掉,决心借此做一篇大文章。她觉得明崇俨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太子李贤,而且案发时期,正是李贤在长安主持政务,嫌疑颇大,遂命人诬告太子为幕后凶手,将其逮捕入狱。接着,武后让自己的亲信裴炎会同宰相薛元超、御史大夫高智周等官员联合审理此案。

    薛元超曾经得罪过武后,因而在问案过程中不敢过多发表意见,高智周则压根儿问都不问,一个劲儿地请求辞职,可见此案实则由裴炎操控,而他则是唯武后之命是从。

    期间,查案人员在东宫的马厩里发现了几百副铠甲,随即给太子李贤扣上了图谋造反的大黑帽子。而正在接受审讯的东宫奴仆赵道生,也扛不住了连日的严刑拷问,假称自己奉太子之命暗杀明崇俨。武后要求重治李贤,高宗素来喜爱这个儿子,非常不忍,请求武后对其减刑,武后厉声说道:

    李贤图谋叛逆,应该大义灭亲,绝对不可赦免。

    高宗吓得再不敢说话了,眼睁睁地看着李贤被贬为庶人,关进了牢笼。武后下令,将查获的铠甲全部拿到洛阳闹市区的天津桥当众焚烧,以儆效尤。

    接着,平日与李贤亲近的宰相张大安被贬为普州(治所位于今四川安岳县)刺史,东宫辅官刘纳言更惨,直接被贬到了海南岛,另外还有十余人因牵连此案而被贬官。

    永淳二年(683),李贤被发配到了巴州(今四川巴中市),受到严加监管。

    李贤被废之后,三弟李显成为太子。弘道元年(683)高宗病逝,李显接班,即中宗,在位不及两个月即被武后借故废黜。

    次年,武后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即睿宗,但却迫其长期窝在深宫,不得过问政事,她自己则是临朝称制,掌握内外大权,这也标志着武后进入了称帝的倒计时阶段。

    这时,武后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李贤,觉得此儿仍是横在自己称帝道路上的一个隐患,不得不除,于是派出臭名昭著的酷吏丘神前往巴州执行特殊任务。

    丘神首先将李贤囚禁到别处,然后命人在其住处翻箱倒柜,彻底搜索,但却没有查到任何与谋反搭上边的线索。丘神恼羞成怒,露出了魔鬼本质,逼令李贤自杀。

    李贤喊冤:“吾有何罪?”

    丘神恶狠狠地说道:“你生而该杀!”废话少说,免得老子亲自动手,否则就死的没那么好看了!

    陷入绝望的李贤磕破脑门也想不明白自己都混到这份儿上了还能对谁构成威胁,挥泪自尽,时年三十岁。

    难以想象,武后在得知亲生儿子的死讯之后内心作何感想。

    不久,李贤的追悼会在洛阳显福门隆重举行。武后率领睿宗皇帝和在京全体官员出席仪式。武后下诏,追封李贤为雍王,贬黜“擅作主张”的丘神为叠州(治所位于今重庆合川县)刺史,但不久就让其官复原职了。

    待到二十年后,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被迫退位之后,李贤的名誉才得以恢复。他被追赠为司徒,灵柩也被迎回长安,陪葬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中宗死后,睿宗通过政变,再次登上皇位,感慨之余,他想起了惨死的二哥李贤,遂追赠其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但这些虚名对于一个死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何苦生在帝王家·懿文太子郁闷死——明太祖朱元璋长子

    公元2000年5月下旬,南京市的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完明孝陵(朱元璋陵寝)东侧的一片荆棘灌木之后,一个规模不大,但颇为规整的明代皇家陵墓呈现在世人面前。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批皇室专用的建筑构件及遗物,包括黄釉或绿釉龙纹勾头、彩釉螭吻、蹲兽等,形制精美,釉面亮泽,代表了明代早期的皇家烧造工艺水平。

    这座陵墓基本采用孝陵建制,只不过在规模上有所缩小,建筑内涵上有些减省。那么,墓中所葬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为何他竟会安卧在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的身旁呢?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地武装暴动风起云涌,令昔日叱咤风云的大元帝国摇摇欲坠。

    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红军统帅刘福通访得原红军领袖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遂将其接至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立为皇帝,又号“小明王”,定国号为“宋”,年号“龙凤”。

    是年六月,红军右副元帅朱元璋一举攻克沿江重镇太平城(今安徽当涂县)。不久,政府军反扑,围攻太平。元璋披挂上阵,带领众兄弟坚守城池。正在酣战之际,传令兵来报:

    “恭喜元帅,长子降生!”

    年已28岁的元璋听此消息,喜不自胜,衣服一脱,光膀子上阵杀敌。将士一看大哥如此兴奋,军心大振,人人用命,很快将敌军击退。

    九年之后,朱元璋终于搞定宿敌陈友谅,将根据地扩展至湖北、湖南和江西地区,成为黄河以南地区最强大的割据政权。众臣劝进,元璋变身吴王,立长子朱标为王世子。

    干掉老陈之后,元璋再接再厉,弄死张士诚,扫灭方国珍,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公元1368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朱元璋在南京闪亮登场,自称皇帝,册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一个血腥而丑陋,龌龊而荒淫,但却坚挺了近三百年的王朝诞生了。

    作为长子的朱标,从被立为接班人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已不再享有阳光灿烂般的快乐童年。身份注定了命运,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外表平淡实则险象环生的道路。

    早在朱标十三岁的时候,望子成龙的父亲就带他去参加了一次不寻常的农家乐活动。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造访农户,询问农事,品尝农家饭菜,亲身体验了农民的艰辛生活。父亲此举,无非是要儿子不忘家庭出身,体察下情,重视三农工作,将来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回宫路上,父亲指着路边那些长满利刺的荆棘,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

    小子,看到了吗?这是古代用来打人的刑具,虽然打得很疼,但却一般死不了人。古人用心如此仁厚,你可要牢记于心。

    虽然元璋同志出身草莽,但戎马倥偬时期也曾学得一些文化知识。然而,出身赤贫,当过和尚要过饭的他始终无缘接受什么正规教育。每每想起这些,都令他深感遗憾。现如今当了皇帝,无所不有,再不能让自己的下一代上不起学了。

    为了将朱标培养成文武全才,元璋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聘请名师大儒、特设皇家图书馆“大本堂”、亲自勘定专用教科书,而且还从最高学府国子监当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高材生陪太子读书。

    众多师傅当中尤以宋濂对朱标的影响最大。

    宋濂,字景濂,浦江(今浙江义乌市)人,元末大儒,以善文和熟悉典章制度而被朱大帅赏识,成为高级顾问。

    宋濂知识渊博,德行高远,太子对其十分敬重,言必称师傅。老师也不辱使命,悉心教授,凡一言一行,都严格遵照礼仪法度讽谏规劝。每当讲到有关政治教化和王朝兴衰等重大问题之时,老师都会郑重地拱手说,殿下应当如何如何,切忌如何如何。朱标也会正色道,学生谨记。师生前后十余年,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长期儒家思想的熏陶,将朱标培养成了一位谦谦君子。他不仅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关心弟弟,待人接物温文尔雅。《明史》称赞其“为人友爱”、“孝友仁慈,出于至性”。总之有着众多可贵的美德。

    洪武十年(1377),朱标二十三岁,元璋开始让其学习处理政务。他命令相关部门汇报政务之时,先听听太子的意见,自己则掌握对重大事务的最终决定权。用心良苦的父亲还特意在儿子的实习仪式上发表了一番人生感悟和从政经验。

    自古以来,创业国君,历经艰辛,通达世情,所以办事儿都比较靠谱。然即位之君则是生长于富贵之中,如果平时不注意熟悉工作和提高业务水平的话,很少有不犯浑的!所以,朕特意命你每天都与百官见见面,听他们汇报工作情况,并试着进行裁决,以此来熟悉国政。为了让你能够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朕还特意为你编定了“五荣五耻”条例,希望你能够认真领悟其中的奥妙。

    以仁义慈善为荣,以粗俗暴力为耻;

    以选贤任能为荣,以宠幸奸佞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从谏如流为荣,以独断专横为耻;

    以清心寡欲为荣,以纵欲淫乐为耻。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做皇帝也不例外。朕自从登基以来,不曾有过半刻闲暇安乐,对于各项政事都务求恰当,唯恐有丝毫失误,辜负了上天的托付之意。每日披星戴月,宵衣旰食,这些都是你亲眼看到的。等你接班之后,若能够有朕这样的职业精神,那就是天下人的福祉了。

    元璋常常叮嘱儿子要善待这个世界,善待周围的人,将来努力做一个仁慈的君主,可他却说一套,做一套,杀起人来毫不眨眼,这使得善良纯真的朱标非常苦恼。

    一日,元璋在审决囚犯之后,令御史袁凯将判决意见交太子过目。太子一看父皇在这么多的犯人名下打了红对勾,内心十分不忍,于是做了很多减刑工作。元璋得知后,询问袁凯谁批决的恰当?袁凯无奈,只好答道:陛下施法严明,太子宅心仁厚。

    元璋此举,想必是要锻炼太子的杀心,并借机考察臣子的忠心,同时也表现出了父子二人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

    出身富贵,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朱标与那位丐帮出身,绿林深造,混迹于江湖、战场与政坛的父亲有着太多的不同。在统治人民的策略问题上,太子自然更倾向于仁治,而非其父的重刑典国,果于杀戮的法家手段。为此,父子二人也曾多次发生冲突。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罗织罪名,亲自导演了一出杀人大戏——“胡惟庸案”,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宋濂的长孙宋慎被牵连入案。皇帝定宋老师死罪。太子得知之后,立刻进宫跪求皇帝饶恕恩师,皇帝厉声说道:“等你当了皇帝再来赦免他吧!”

    这句危险的警告令朱标惊恐不已,着实吓出一身冷汗。他只好请求母后设法挽救恩师性命。

    马皇后对丈夫规劝说:“寻常百姓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以礼相待,更何况天子呢?而且宋老师一直养病在家,必定不了解此事,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不听。

    恰好,适逢轮到马后侍驾。元璋回家后兴冲冲地来吃饭,却发现餐桌上没有酒肉,这让他怎么吃得下去。

    元璋问道:“咋的没有酒肉,如何让朕下箸?”

    皇后闭目答道:“臣妾在为宋老师持斋祈福啊!”

    元璋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生气之余有些愧疚,随后就赦免了宋濂的死刑,改判流放茂州(今四川茂县)。屠刀虽从宋老师的头顶掠过,但却并未止步,杀戮大戏才刚刚开演。

    话说,元璋做了皇帝以后,随他征战多年的淮西老乡也纷纷鸡犬升天,位列朝堂之上。洪武四年(1371)论功行赏,共封六公二十八侯,其中淮人占据三十一席,淮西帮权势熏天。相形之下,即便是那位常被元璋誉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也不过爵封“诚意伯”而已。

    明朝建立伊始,中央承袭元朝旧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由左右丞相负责,又以左为尊,位列百官之首。在胡惟庸之前,李善长小心谨慎,为相四年后退休;徐达常年征战在外,挂名而已;汪广洋喜好饮酒作诗,只图自保,唯唯诺诺,看胡惟庸脸色行事,却依旧被淮西帮排挤出朝,构陷致死。唯有胡惟庸,作为李善长之后的淮西帮领袖,居相位达七年之久。然而,位极人臣的胡惟庸脑子发热,犯了为官大忌:身为奴才却独揽大权,骄横跋扈不知检点,抢了主子的风头。这令权欲颇重、猜忌好杀的领袖十分忌恨。

    相权的膨胀引起了皇帝的狂躁不安,遂指使检校(特务)罗织罪名,以“擅权植党”的罪名干掉了胡惟庸,同时将与胡来往密切的官员抄家灭族,之后屡兴大狱,使得“胡案”不断牵连扩大,一直杀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将早已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以谋反罪名被灭族之后才告一段落。

    此次大清洗,开国元勋被诛杀大半,共有三万余人身首异处,流放充军者不计其数。不难看出,绰号“百官之首”的丞相在皇帝的面前是如何不堪一击,相权对皇权的所谓制约作用实在是浪得虚名。

    朱元璋趁此机会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总揽大小事务,并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昭告天下,将该决议写入《皇明祖训》(虽为家法,但如同宪法大纲),永为定制,后世臣子若有妄言恢复者,杀无赦。此举将朱元璋杀戮功臣的终极目的暴露无遗。

    杀人如麻的父亲,使得主张以宽治国的朱标无法容忍,斗胆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元璋愠怒,莫不吱声。

    第二天,朱标入宫请安,元璋命他将提前放在地上的一根长满利刺的棘杖捡起来,朱标面有难色。元璋开始训诫:

    “你怕有刺而不敢拿,朕将这些刺儿统统去除之后再交给你,岂不更好?朕所诛杀的全是天下的恶人,屋里收拾干净了,你才好当这个家,老子这是为你好,明白了吗?”

    朱标不以为然地嘀咕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上有仁君,下有良民。放到这里显然是讥讽暴虐的皇帝只会生出暴虐的臣民。元璋勃然大怒,拎起椅子就朝朱标砸去。谁知,朱标练过凌波微步,致使元璋一击未中,元璋捡起椅子继续追打。情急之下,朱标只好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奔跑途中,刻意将藏在袖中的母亲画像掉在了地上。元璋一看见糟糠之妻的遗像,顿时蔫了。想起了往日夫妻之间的点点滴滴,也想起了老婆当初劝他善待儿子的话语,于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朱标因此逃过一劫。

    俗话说“妻以夫贵”,但朱元璋的早年却是绝对的“夫以妻贵”。投奔红军头目郭子兴时,他不仅一贫如洗,且相貌极其丑陋。后仗着作战勇猛和脑子好使,逐渐受到了领导的青睐,郭子兴竟将义女马氏许配与他。自此,重八(朱元璋本名)地位上升,众人不再称其绰号“朱老八”而改称其为“朱公子”。后来,子兴病死,余部逐渐由“朱公子”掌控,成为日后称霸东南,问鼎中原的基干力量。马氏虽和丈夫一样,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是位颇识大体的贤妻良母。她不仅辅助丈夫,艰苦创业,而且关爱子女,体谅臣下,经常充当君臣父子矛盾的缓冲人,挽救过多人性命。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病逝,元璋悲痛不已,感念夫妻情深,遂不再立后。然而,朱标深感与父亲矛盾日深,常常内不自安,愈加思念母亲。为防不测,他就把母亲的画像随身携带。危急时刻,果真派上了用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朱标奉命巡视陕西。此次出行,他肩负着两项使命,一是核实二弟朱樉的诸多不法行为是否属实;二是考察关中地区是否适宜建都。

    年初,秦王朱樉在封国内的斑斑劣迹被人告发,大致如下:

    母丧期间,毫无一丝的忧伤之色;偏信侧妃邓氏(宁河王邓愈之女)之言,虐待并囚禁正妻王氏(元朝河南王王保保之妹);公然强抢民妇,纵欲无度;发明种种酷刑,虐杀宫人。

    元璋震怒,感慨道:“古所未有,罪不容诛!”

    另外一个就是建都问题。此前,元璋已经钦定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府为北京,故乡濠州为中都。然而,他似乎对于以上三地都不太满意,仍然在考虑着更好的立都之处。胡子祺上书阐述了关中地区最为适宜建都的几条理由。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朱标赴关中考察山川地貌和风土人情,转达最高领袖慰问三秦百姓的圣意。

    关中之行,倒算顺利,可死神却已向朱标招手。

    回京不久,朱标得知父皇要将罪名属实的二弟朱樉处以极刑,遂奔赴宫中求情。尚未步入大殿,朱标就高声喊道:

    “不要杀啊,皇帝爸爸,求您放了二弟。”

    元璋郑重地说道:“今天朕要替天行道!”

    朱标跪求:“皇帝爸爸,手下留情啊!试问人谁无过,他总算是我的弟弟,弟弟有错,做兄长的也有责任,求皇帝爸爸放他一条生路吧!”

    元璋声色俱厉:“朕不消灭他,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

    朱标呜咽:“儿臣不会使您为难的,请皇帝爸爸跟全国人民说一声,儿臣愿意一命抵一命。”

    元璋大惊失色:“啊?”

    朱标哭泣道:“正所谓,吾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求爸爸您体谅。我这样做,无非是想感化二弟,以彰显吾皇慈悲的伟大公正形象啊!”

    元璋敛容:“善哉,善哉,朱樉,希望你有一天能够领悟到你大哥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经过朱标的苦苦哀求,元璋终于人性大发,放过了朱樉,准许其返回藩国。二弟得救了,朱标却病倒了。

    由于他长期生活在魔鬼父亲为他营造的压抑而恐惧的环境当中,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摧残。从西安回来后,旅途的劳顿,外加精神的刺激,更由于长期的高度紧张、惊恐和郁闷得不到排解,终于导致了此次疾病的总爆发。

    养病期间,心忧社稷的朱标还将考察团绘制的陕西地图呈上,并多次汇报出行期间的见闻,以及对于定都的看法。可无情的病魔终究吞噬了他的生命。

    次年四月,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N天之后,朱标的病情突然恶化,最终医治无效,逝世于南京。满朝文武和全国人民无不为失去这位好太子而感到深切悲痛。朱标的英年早逝,对于伟大领袖朱元璋,对于朝野上下,对于大明朝未竟的各项建设事业,都是巨大的损失。他尚未尝到做皇帝的滋味,便匆匆走完了他尊贵而郁闷的一生,享年三十七岁。悲哀,实在是悲哀!

    二十多年的悉心培养付之东流,白发人送了黑发人,怎能不令老年丧子的元璋悲痛欲绝。朱标死去多日后,思子心切的老皇帝依旧穿着丧衣,迟迟不忍脱去。

    八月,朱标被葬于孝陵东侧,谥号“懿文”。原来,文章开头部分提到的那座陵墓的主人就是这位可怜的懿文太子。

    只因师傅不给力·奕错失金銮座——清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第六子

    据清末太监信修明遗著《老太监的回忆》记载:道光皇帝曾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因为发怒,一脚踢中了长子奕纬的命根子,结果了儿子年轻的生命,而老二老三已在此前全部夭折了。九五之尊的庞大家业没了继承人,这可如何是好!

    幸好上天没有那么残忍,道光皇帝也没有灰心丧气。他再接再厉,之后又生下了六个带把儿的,最小的那个儿子出生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真可谓是老当益壮啊!众皇子当中,老六奕訢最为出色,才思敏捷,文武双全,皇帝也曾很看好他,但却最终选择了老四奕詝(咸丰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奕纬去世不到两个月,皇四子奕詝便出生了,六天后,皇五子奕誴也降临人世。

    不过,宫里面却传闻,原本应是奕誴先出生,因为他的受孕日期比较靠前,可是因为奕詝的生母全贵妃为了抢先生下长子(前面三个皇子没了,第四子遂成为长子),而让御医暗用催生药,这才使得奕詝早生。

    不管上述秘闻是真是假,全贵妃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奕詝出生不久,皇后佟佳氏病死,她则顺利接班,成为六宫之首。

    得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催产不但对产妇身体造成了危害(全贵妃33岁病逝),而且导致胎儿奕詝一辈子体弱多病,蔫不拉唧,刚过而立之年就挂掉了,这是后话。

    奕詝出生后的第二年,皇六子也降生了,道光皇帝十分高兴,当即给他取名为奕訢,“訢”就是快乐欣喜的意思。

    奕訢自幼聪明伶俐,很招父亲的疼爱,他的母亲静妃也深受宠幸,地位不断上升,先升贵妃,后升皇贵妃,成为后宫二把手。

    依清代祖制,皇子到六岁时就要入上书房读书学习,教师由皇帝指派,均由德才兼备的臣子担任。皇子们不但得起早贪黑,苦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经典,还需跟随那些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出来的武士学习骑马射箭等满族传统武艺。

    奕詝的师傅名叫杜受田,山东滨州人,出身书香官宦之家,号称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确实了不得。

    道光十五年(1835),正在山西任职的杜受田接到调令,回京入职上书房,教授皇四子奕詝。

    杜老师是位爱岗敬业的好园丁,为学生奕詝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学业上,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心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位明君圣主,所引用的案例竟然是三代以前的黄帝伏羲、唐尧虞舜等传说中的圣王。生活上,杜老师也对这位较早失去母爱,父亲亦很古板严肃的学生倾注了许多关怀。师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杜老师等人的教导下,奕詝熟读经史,弓马娴熟,在皇子当中已经十分出色,但若是比起六弟奕訢,不论文武,却总是差那么一截子。

    道光皇帝为奕訢挑选的老师是著名学者翁心存,可他没教多长时间就回家侍奉老母亲了,接替他的是位才俊之士,即道光六年(1826)科考的榜眼郎贾桢。

    贾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对奕訢倾囊相授,并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而不是像很多先生那样板着一副判官的面孔,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后来,贾老师的官越做越大,皇帝就改让卓秉恬来辅导奕訢学习。

    卓老师常年在基层任职,深知民间疾苦,有很强的行政能力,与朝中衮衮诸公不同。而且他还十分正直,有澄清吏治的雄心抱负。史书上说他在政治会议上时“时有辩论,不为用事者所喜”。卓老师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在言传身教中影响了学生。

    从教学内容看,两位老师除了教授传统的经义阐释之外,也非常重视对诗词歌赋能力的培养,这比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奕訢也确实能写一首好诗文,这从其作品集《乐道堂文钞》中可以看出。

    此外,奕訢在武艺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刀剑骑射,无一不精,是皇族当中的佼佼者。总之,聪明好学的奕訢逐渐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英才少年了。

    道光二十年(1840)是一个多事之秋。这年正月,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病逝,到了五月底,英国军舰封锁了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闭目塞听,热衷自慰的大清帝国被西方新兴工业强国轰开了国门,历史将道光皇帝推向了时代抉择的最前沿。

    是反省,走向改革,争取早日富国强兵,还是继续自慰,只求苟安,直至虚脱而死?结果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道光皇帝,这个生长于陈旧的皇权体制内的平庸君主,既没有改革的意识,也没有改革的魄力,更没有改革的能力。他和大多数的末代帝王一样,不是去正视暴露出来的病症,而是奉行鸵鸟政策,极尽所能地去逃避、堵塞、掩盖和拖延,只图能够熬完自己剩下的岁月,却将难题留给后人去应对。

    鸦片战争当中,道光皇帝举棋不定,多次贻误战机,所用非人,一败再败,直到最后战败仍然不思反省,雨过忘雷,装出一副雍容大度的“天朝气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宫里的事儿。

    孝全成皇后去世的时候,奕詝才九岁,道光皇帝就将他交给了静贵妃来抚养。如此一来,奕詝和奕訢关系拉近了,他们有了同一个母亲,从史书记载来看哥俩小时候的关系还是蛮不错的。

    某日,二人在书房外的空地上切磋武艺,琢磨来琢磨去,竟然共同创制出了枪法二十八势和刀法十八势。皇帝很高兴,为儿子的成果赐名,枪法称“棣华协力”,刀法叫“宝锷宣威”。当时,想必是奕訢的表现更为出色,因而皇帝特意赏了他一把白虹刀,奕詝则什么也没有得到。

    “宝锷宣威”中的“宝锷”即宝剑之意;“棣华”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常棣》篇,即“常棣之华,鄂不韦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世便以“棣华”来比喻兄弟情深。“棣华协力”自然是说父亲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同心协力,重振大清雄威了。

    据说白虹刀乃是当年大清开国功臣豫亲王多铎斩杀明将史可法时所用,当属传国之宝,足见道光皇帝对奕訢的厚爱了。

    看着两个儿子亲密无间的样子,道光皇帝陷入了苦恼之中。自己年事已高,传位之事迫在眉睫,两个儿子各有千秋,着实令他难以取舍,这可如何是好。

    道光二十六年(1846),皇帝旻宁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身体羸弱,每况愈下,他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皇五子奕誴,因为行事急躁,赋性粗荒而不讨老爸喜欢,生母祥妃也是行事张狂,不成体统,遭到丈夫嫌弃。于是,皇帝干脆将奕誴过继给了自己早已亡故但却没有子嗣的三弟绵恺,宣告了奕誴的出局。七、八、九三位皇子则因年纪尚小,暂不考虑。

    进入候选名单的就是老四和老六了,到底选哪个呢?老皇帝陷入了思索当中。

    比较起来,兄弟二人的特点很是明显。

    先说外形。从传世的照片和画像来看,奕訢虽然算不上酷哥靓男,但也绝对是五官端正,四体健全。奕詝则不然,不但长的尖嘴猴腮,一副短命相,而且还是个跛子(据说是在一次打猎的时候摔伤的),形象、气质都与人们理想中的一国之君相距甚远。

    后来在咸丰年间,京城曾流传着“跛龙病凤掌朝堂”的歌谣,“跛龙”自然就是咸丰皇帝了,“病凤”是说体弱多病的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

    说了外表,再看内在。

    在道光皇帝眼中,奕詝才气稍逊,但老成持重,办事稳健;奕訢则是才思敏捷,资质出众,但却略显浮漂,不够稳重。说白了就是前者是个平常人,虽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捅不了大娄子,后者则是大起大落,虽然有可能干出一番惊天伟业,但也有可能给祖宗基业带来危险。

    其实,所谓“浮漂”之类的评价,大都是普通人对人才的误读。既然是人才,那么就必然会异于常人,即卓尔不群,特立独行,而这些表现在占多数的普通人看来都是极不协调的,不正常的,靠不住的,这是担忧,也有那么一丝嫉妒。

    从上可以看出,奕詝很像那位平庸的父亲,稳重有余,开拓不足。因而,从情感上说,皇帝应该更倾向于奕詝,但奕訢的优秀毕竟是明摆着的,也令他很难放下。于是,道光皇帝借机举行了两场比试,以期能够尽早确定合适的人选。

    满人自马上得天下,夺取政权之后,历代帝王始终将骑马射箭视为一项不可荒废的必备技能,每年都要到猎场举办几次大型围猎,作为一种重申传统、耀武扬威的政治手段。虽然到了清朝后期,西方列强早就改玩洋枪洋炮了,但中国的皇帝依旧死守着所谓的立国之本,好像耍不好这个就要亡国灭种一样。

    某年秋天,道光皇帝带着几个儿子到南苑打猎,顺便测试一下他们的武艺高下。

    狩猎结束之后,侍从们清点战果,自然是武艺精湛的奕訢所获最多。野鸡、兔子、狍子,应有尽有。

    奕訢很得意,父亲也不停地夸奖他,随行的官员也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时,皇帝却发现奕詝两手空空,有些失落地站在一旁,像个丢了玩具的孩子。他很纳闷,因为奕詝的骑射水平虽算不上一流但也是不错的。皇帝问道:

    “众人皆有斩获,为何你却一无所获啊?”

    奕詝顿了顿,回答道:

    “启禀父皇,此刻正是春暖花开,鸟兽孕育之时,儿臣不忍杀生,违背自然和谐。而且,儿臣也不想仅凭弓马一技之长与诸位兄弟争高下。”

    瞧这话说得多漂亮,既显示了自己的仁者之心,又显示了自己多才多艺,并非只是长于弓马之术,还讽刺了获得猎物最多的奕訢是个没有好生之德,爱逞匹夫之勇的鲁夫。可谓是一箭多雕。

    怪不得老皇帝惊喜地夸奖道:吾儿真是有君子的气度啊!

    其实呢,智商平平的奕詝根本想不出如此高超的手腕和漂亮的措辞,这些全都是那位杜老师在打猎之前偷偷教给他的。

    此事过后,道光皇帝心中的天平渐渐地向奕詝倾斜了,但他仍然拿不定主意。其实,他这个裁判也很不好当,因为对于此事他不能和任何人商量,而只能凭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这就要说说当时的皇位继承制度。

    为避免康熙末年,诸皇子为争夺皇位杀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血腥场面再度上演,雍正皇帝搞了项发明,即秘密建储制度,简单说就是皇帝生前不宣布继承人,而是当众将事先写有太子名字的诏书放入一个匣子内,封好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除皇帝外,谁也不知晓此人是谁,待到皇帝驾崩,王公大臣才可打开匣子,宣布诏书。

    可见,这么大的事儿却不能找人商量,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于是道光皇帝准备再来一个回合。

    某日,道光皇帝病重,召奕詝和奕訢前来侍奉,借机观察哪个可以托付大任。

    两位选手都知道此次考验的重要性,于是来之前都专门请教了老师。

    卓老师对奕訢说:“做人应该诚恳,不管皇上问什么,阿哥(清代对未成年皇子的称呼)都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杜老师则对奕詝说:“如果是条陈时政,您是绝对比不过六阿哥的。但是,老师教你一招必杀技,只要皇上说到年老体衰,将要不久于人世之类的话,您就趴在地上可劲儿地哭,往死里哭,什么话也别说。”

    于是,两位选手分别按照老师的计策去做了,最后的结果是,道光皇帝判定奕詝胜出,因为他在面对病重的父亲之时,表现出了至诚至孝的良好品德。

    奕詝胜出了,不是因为他的优秀,而是因为杜老师号准了裁判的脉,对症下药,立竿见影。奕訢失败了,不是败给了与其对阵的奕詝,而是因为卓老师的策略有误,没能猜透裁判的心思。因为道光皇帝只是个普通人,他更欣赏与自己相像的奕詝,而不是天赋异禀,显得有些突兀的奕訢。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无疑是错误的。常言道,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人,身处危机的清帝国需要的不是抱残守缺,蒙混度日的守成之君,而是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有为明君。当然,我们所说的都不过是马后炮,当年的道光皇帝又怎么会知道身后的事情呢?

    道光二十六年(1846),道光皇帝终于作出了最后决定,在密诏上写下这么两行话: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历时多年的一个大难题总算画上了句号。四年后(1850),六十九岁的道光皇帝走了,留下了一个封闭落后,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选择的接班人能够扛起这副重担吗?没能当上皇帝的皇六子会就此消沉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奕詝上台,即咸丰皇帝,他的职业生涯是极其失败的,也是极其惨痛的。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都立国,与清廷分庭抗礼,同年,声势浩大的捻军运动爆发,清帝国陷入了空前的统治危机。内患未平,外祸再起。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下大沽炮台,戳到了清帝国的嗓子眼。清廷被迫与诸列强签订《天津条约》。不久,联军再度入侵,攻占首都北京,大清皇帝狼狈出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一年后死在了那里,而后又是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条约。

    十一年的职业生涯,咸丰皇帝一直坐在火山口上,他确实很不容易,但这并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因为他面对变局时的所作所为与他的那位父皇无甚大异。无怪乎后人会戏称其为“四无”皇帝,即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

    反观没能当上皇帝的奕訢却要比他出彩许多。

    咸丰在位期间,奕訢遭到猜忌,无所作为。但在清廷与英法联军的议和期间,奕訢的开明与睿智赢得了西方列强的好感,他也看到了清帝国的种种不足,决心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谋求国家的自强。于是,他与地方上的开明官吏,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手,开启了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虽然改革的领域很有局限,但毕竟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难能可贵。

    后来,奕訢不断遭到专横恋权的嫂子——慈禧太后的打压,最终被赶出了朝堂,但他始终保持着难得的独立性,而不是苟同附和,因此得以保全晚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奕訢在绝望中病故,终年66岁,谥号为“忠”。有清一代,宗室当中唯有他和之前的睿亲王多尔衮享受到了“忠”字的评价。想必这是清廷对奕訢的肯定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