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管理寓言-企业管理哲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一个企业中,将才和帅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访高僧之一

    有一位商人想做很多事情,但既感到力不从心,又感到只做有限的几件事,获利不多。因此,怎样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断困扰着商人,让他总是心情不畅。为了排解心头的苦闷,他找到一名得道高僧请教。

    高僧闻知他的困惑后,拿出一个钵盂,让商人往里面装石头。

    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让他往钵盂里装碎石子,结果又装进很多。

    高僧又问:这下还能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笑了笑,又让他往钵盂里装沙子,结果,又装进了好多沙子。

    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让他再往钵盂里装水,自然又装进了很多水。商人顿悟!

    利益寻求犹如往钵盂里装东西,潜力无穷。任何事情只要专注,就一定还有潜力。

    三访高僧之二

    第一次拜访僧人后,商人的事业蒸蒸日上。

    过了几年,商人又找到僧人,说:我已经证实了我的价值,我想在我的后半生,写点什么。可是,我总是坐下来很久,思考很久,也不能下笔。请您指点。

    僧人又拿出那个钵盂,先让商人往里面装石头。

    装完后,僧人问商人:还能再装吗?

    商人回答说能装。于是商人又往钵盂里装了很多碎石子。

    装完后,僧人又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还能。

    商人又往钵盂里装沙子,又装进了很多沙子。

    装完后,僧人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能装。

    商人又往钵盂里装水,自然又装进了很多水。

    这时,僧人问商人:是否还能装?

    商人皱皱眉头,思考许久,说:不能了。

    这时,僧人拿起钵盂,将钵盂里的水、沙子、石头全都倒掉,又问商人:是否还能装?商人顿悟。

    接受新的事物,必须首先将所有的以往旧观念放弃掉,才能真正地、完全地接受新事物。

    三访高僧之三

    商人经过两次的请教,受益非浅,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为了能够更加稳健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第三次去请教僧人。

    僧人依旧拿出了那个钵盂,对商人说:“你仔细看这个钵盂,很小,却可以无穷尽地装载很多东西,是因为这个钵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商人经过再三斟酌后回答:“不是,这只是个普通的钵盂,是因为使用钵盂的人思想在不停地转变,才使得它也更有价值!”

    僧人听后,笑了笑,从身后又拿出了一个钵盂,对商人说:

    “世间何止一钵,又何止一山一水,一个钵所能承载的毕竟有限,可是如果把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的钵放在一起,那所装的何止山水,不是吗?”

    商人听后,独自回到家中,反复思考,终于大彻大悟,事业步入巅峰。

    对待手下或是对手,都要做到因材施用,知己知彼,集齐众人之智慧。

    编栅栏的难题

    古时候,有位充满智慧的马夫。由于他才识过人,远近闻名。国王知道后,请他到宫中,向他询问治国大略,发现他果然是深谋远虑,于是尊他为大臣。

    有一天,国王在这位大臣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见到养马人,国王关心地询问:“马棚里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哪一件事最难做呢?”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在养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怎能一一数落出来呢?养马人一时无言以对。

    大臣站在一长排拴马的栅栏旁,环视一周,代替养马人回答说:“从前我也当过马夫,我自己的体会是,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最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有曲有直。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笔直的木料就派不上用场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随后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编栅栏为了顺手、整齐,自然地要按前面木务的形状,一根根编下去。用人与选材也是这样。在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文化与部门经理有非常大的关系,部门经理相当于第一根桩,有自己的用人策略和用人哲学。他在招聘人才和提拔下属时,选择的必定是自己所熟悉和认同的一类人。因此,如何提高各部门经理的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谁的错

    约翰和亨利到一家公司联系业务。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可是,由于玻璃过于透明,许多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

    不到一刻钟,竟然有两位客人在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

    亨利忍不住笑了,对约翰说:“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约翰并不赞同亨利的说法,他说:“真正愚蠢的不是撞玻璃门的客人,而是设计者。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那就证明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缺陷。应该考虑怎么修正缺陷,而不是嘲笑那些犯错误的人。”

    亨利于是向该家公司的经理提了意见,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从此再没有来访客人撞到玻璃门了。

    这个故事涉及到“修路原则”,即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

    “路”有问题。此时,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管理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次完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断修“路”而进步一点点。“修路”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修路,而不是管理人。

    公孙抬驴

    从前,有个老公公带着孙子,牵着一头驴子,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听到有个路人说:“这爷俩,放着驴子不骑,真是傻瓜!”二人听后觉得有道理。爷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继续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着他们说:“这爷俩真是没人性,两个人骑驴,都快把驴给压死了。”

    听路人这么一说,那老公公觉得有道理,赶忙下来,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驴子步行。

    过了不久,经过一间旅馆,旅馆外站着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说道:“这是什么世道啊,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自己享受,让老人家走路。”

    老人听了,觉得老太太说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孙子下来,他自己骑上驴背。

    走着走着,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唉,这个老人怎么这么没有爱心,自己享受,让小孩受苦。真是不知羞耻。”

    听后,那老人脸红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

    最后,那爷孙二人向人们借了一条大绳和一根长棍,将驴四脚绑上,用长棍抬到市场上去了!

    要使每一个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公司法规的制定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最公平的法规,而不是取悦每一个人。

    拔菡助长

    古时候,有个急性子的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于是他天天到田里去看稻苗的生长情况。

    可是稻苗的生长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严格遵守自然规律的。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

    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起锄头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长得一定更高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迫不及待地去稻田看他的“成果”。

    哪知,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每一株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渐成长。农夫也必须天天辛勤地浇灌、耕耘等,才能获得成果。想坐享其成,反而欲速则不达。

    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需要辛勤工作、苦心经营。

    十六只羊

    十六只羊听说山的那边水草鲜美,于是长途跋涉,翻越山岭寻找水草。到达目的地后,羊首领便开始点数,唯恐遗漏。

    “一只,两只,三只……”

    它数了几次,总是少了一只。

    “奇怪?刚才明明是有十六只的,怎么现在却少了一只,难道有一只跌下山岭了?各位帮忙数一数好不好?”

    山羊们听队长这么一说,便数了起来。但数来数去都是十五只。

    它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此时,有名牧童骑牛走过,见到这情景,大笑起来。

    山羊队长生气地说:“你笑什么?我们都在着急,你却帮也不帮,还在幸灾乐祸!”

    那牧童说道:你们明明是十六只,但你们只用眼睛看人,不看自己,所以数来数去只有十五只啦!

    在公司中,有很多人总是以两只眼睛来看别人的错误,这个不好,哪个不是,为什么不瞧瞧自己呢?

    带兵与带将

    韩信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他作为统帅带领汉军打垮了项羽一楚霸王的强大的武装力量,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大功,因而被封为楚王。

    汉高祖刘邦在几年后,听信有人上书说韩信居功自傲,要谋反。

    刘邦对韩信早就有顾忌之心。为防止韩信造反,于是设置圈套,将韩信抓了起来。

    不久,刘邦又赦免了韩信,但是撤掉了他的王位,只给一个淮阴侯的封号。

    韩信知道刘邦妒才忌能,心中闷闷不乐,于是经常托病不去朝见皇帝。

    刘邦反而经常找韩信谈话,议论各位将军才能的大小。

    一次,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您最多只能带十万人。”

    刘邦又问“那么您呢?”

    韩信答话:“我带兵多多益善。”

    刘邦笑了,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又会被我抓住呢?”

    韩信说:“陛下虽然不能带更多的兵,但您却善于统帅和指挥将领们,所以我就被您抓住了。”

    韩信是一个很好的将才,能带领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必然会获得成功,取得胜利。而刘邦是帅才,能够统帅和指挥将领们。

    在一个企业中,将才和帅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龟兔赛跑之一

    第一次龟兔赛跑中,兔子由于过于自信,在途中偷懒睡大觉而输掉了比赛。比赛结束后,兔子很不服气,认为失败不是由于实力不济,而是由于过于轻敌造成的。为此它做了些缺失预防工作(根本原因解析)。它很清楚,失败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如果它不自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乌龟是不可能打败它的。因此,它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而乌龟也同意。

    这次,兔子全力以赴,从头到尾,一口气跑完,领先乌龟好几公里。

    动作快且前后一致的人将可胜过缓慢且持续的人。企业也是这样。对市场反应灵敏且政策具有连续性、不急功近利的企业将胜过反应迟钝,只考虑短期目标的企业。

    新龟兔赛跑之二

    乌龟在比赛失败后,深切体会到自己的劣势,于是天天锻炼,提高自己的速度。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乌龟为了检验自己的锻炼成果,提出再次和兔子进行比赛,兔子欣然答应了。

    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线路拼命地往前爬,尽管他用尽了全力,还是被兔子远远落在后面,心想:这次我输定了,不过比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比以前爬得确实快了。只要我尽力而为,赢不赢都达到了锻炼自己的目的。

    可当它挪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的时候,只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乌龟问它原因:“兔老兄,难道又睡觉了?”

    兔子哀叹道:“睡觉倒没有,却跑错了路。”

    原来兔子求胜心切,一上路就埋头狂奔,恨不得三步两蹿就到终点。估计快到终点了,它抬头一看,发觉竟跑在另一条路上,不得不返回叉道口重新奔跑起来,因而还是落在了乌龟之后。

    在市场竞争中,战略指导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一个企业实力再强、条件再好,也要依赖于明智的战略指导。如果战略方向错了,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说,战略决定胜负。企业经营者应该增强战略意识,强化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搞好企业战略研究与战略设计,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重点。

    新龟兔赛跑之三

    比赛失利后,兔子很沮丧,又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失败。它总结了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心再不犯同样的错误。

    一天,兔子和乌龟又相遇了。兔子提出再赛一场。

    乌龟很清楚,照目前的比赛方法,它不可能击败兔子,因为兔子绝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了。

    乌龟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对兔子说:“我可以接受你的挑战,但有个条件,由我来选路线。”

    兔子心想,管它什么路线,我跑的这么快,一定能赢。于是欣然同意了。

    比赛开始了,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远远地把乌龟落到后面。

    正当兔子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遇到一条宽阔的河流。而比赛的终点就在几公里外的河对面。

    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么办。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投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要辨识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改变游戏场所以适应(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也是如此,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规则或创

    造有利的市场规则来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金蛋的母鸡

    在一个贫穷的山村中住着一户人家,老伴两人膝下无子,只能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一天早晨,吃惊不已的老婆婆大喊大叫。“老爷!老爷!不得了!我们家的母鸡生下金色耀眼的蛋呀!”老爷爷过来一看,果然是这样。

    从此,母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并且卖得很高的价钱。原本很穷的他们,一下子变得很富有。

    然而,他们还想拥有更多的金蛋。“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那么它的肚子一定有很多金子吧!不如直接把蛋拿出来。”于是,老爷爷就把母鸡杀了。可是却找不到金子。

    老两口后悔不迭,老太太哀叹道:“糟糕啦!如果让它活着,每天还能生金蛋……现在惨了。”

    任一企业制定利润“目标趋向”时无不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杀型的选择,一种是生存型的选择。前者导致利润最大化进而导致短期行为。后一种选择即生存型的选择,奋斗目标讲的只是“适当利润”,为长期发展计,这类经理人要求企业以为社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宗旨,以薄利多销为手段;他们总是在消费者和社会信任与支持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企业持续地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支持以使自己兴旺发达。

    牧羊人的错误

    一个牧羊人为了扩张自己的事业,决定培养一只狼做帮手。

    于是,他每天训练狼如何捕捉小羊。他希望通过狼把邻近羊群中的小羊据为已有。

    这只狼事先并没有经过野生训练,是人工抚养大的,所以胆子很小。为了鼓励它,牧羊人说:“你是一只狼呀,既然如此,那么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变成一只最杰出的狼!”

    这只狼果然变得很杰出,因为它把主人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位猎人出于义愤击杀了这只狼,而牧羊人也从此沦为穷光蛋。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员工们去追求成功的热情。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只有纯洁的自信心才能生发出健康的热情。

    我们知道,自信心常能帮助人们达到成功。然而,如果一位员工的自信心只是为了个人的贪婪,那么他将对同事和公司构成潜在的危害。在不健康的热情驱使下,很可能会不计后果地胡作非为。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运用到企业中,就是迅速将有污垢或受损的公共设施回复原貌,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

    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现场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发挥潜能的舞台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郊外的电影院

    在半个世纪前的欧洲,电影是一种非常时髦的玩意,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里,总是挤满了看电影的观众。而在其中的一间电影院里,却出现了一件小麻烦。因为总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在欣赏电影时还戴着大帽子,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引来了不少投诉。

    于是,有人建议老板发出一道禁令,禁止观众戴帽子。但由于戴帽子是当地女性的_种风俗,老板想了一会说道:“这样做不太好,为了票房着想,只能用提倡的方法。”

    于是,等到下一场电影开始的时候,在银幕上特意打出了这样的一行通告:“凡年老体弱的女士,允许戴帽观看电影,不必摘下。”

    这样一来,所有的帽子,都立即被摘下。

    在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有时候采用禁止的方法,或许效果不彰,如果顺应人性,运用弓1.导的方式,效果相信会更好。

    神奇的发明

    数十年前,圆珠笔还是一种稀罕的物品,价格也十分昂贵。

    当时努力研制圆珠笔的大国——日本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原因是当笔芯只用到一半时,笔尖总会因为磨损而堵塞住,无法再出墨水。当时日本的科学家们,用了许多种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无论用何种金属物,每当写到还剩一大半的墨水时,笔尖就会不出墨水了。

    后来,有一位发明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着手开始研究。不过,由于此人对研发笔尖的工艺一窍不通,而且,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所以,当时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嘲笑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外行人能解决这个连许多科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但过了没多久,他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并获得了专利,还因此成了百万富翁。

    他究竟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说起来非常简单,那就是将笔芯做短一些,在其中少填充一些油墨,这样,当笔尖由于磨损而无法出墨水之前,笔芯中的油墨就已经用完了。如此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这道难题。

    在问题出现以前就已经解决,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毛毛虫

    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一个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法布尔(Jean-Henri-Fabre)曾利用列队毛毛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可以是队伍的头或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们被饿晕了,从花盆边沿掉下来。

    毛毛虫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其实,人在有些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领导盲目跟从。一旦领导发生失误,企业就陷入怪圈——这正是许多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教训。

    师旷论学

    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著名乐师说:“我已经70岁了,再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是个聪明人,他故意问:“晚了,那为什么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

    晋平公认为师旷很不礼貌,生气地说:“我跟你讲正经事,你怎么能开玩笑?”

    师旷就认真地对他说:“我听人家说过,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的人,好像早晨的太阳,前途无量;壮年时期开始刻苦学习的人,好像是烈日当空,虽然只有半天,可是锐气正盛;老年时期才开始刻苦学习的人,好像是蜡烛的光,虽然远远比不上太阳,但是比在黑暗中瞎碰乱撞,可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啊!”

    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是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其手段,就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训体系。

    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一位年轻的伐木工人,他身强力壮,干起活来精神抖擞。

    第一天,他拿着一把新斧头砍树,一天下来,砍了十棵树。

    第二天,他一样地努力工作,事实上,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工作更努力,但是只砍了八棵树。

    这位年轻人觉得不解,他想:明天,我要早一点开始。所以他提早上床睡觉。

    到了第三天,他尽全力地工作,但是只砍了七棵树;又过了一天,数目减少为五棵树。到了第五天,他只能砍倒三棵树,而且在黄昏之前就觉得精疲力尽。

    隔天早上,他正在费力砍树的时候,一个老人经过,问他:

    “你为什么不停下来磨一磨斧头呢?”

    他回答:“没时间,我正忙着砍树。”

    可是,忙了一天,他只砍了一棵树。年轻人于是照老人说的磨了磨斧头,结果第二天毫不费力地砍了十棵树。

    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因为培训带来的收益远大于付出。

    汽车的马力

    有一位年老的印第安人,终生都在贫困之中生活。他唯一的财产是位于奥克拉荷马州的一片贫瘠的土地。

    但时来运转,这片土地上发现了石油。政府以高价买断了这片土地,老印第安人顿时变成了有钱人。

    于是他买下_二辆卡迪拉克豪华旅行车,买了一顶林肯式礼帽,结了蝴蝶领带,并且抽一根黑色大雪茄,这就是他出门时的装备。

    每天他都开车到附近的小奥克拉荷马城。他想看每一个人,也希望被每个人所到。他是一个友善的老人,当他开车经过城镇时,会把车一下子开到左边,一下子开到右边,来跟他所遇见的每个人说话。

    有趣的是,他从未撞过人,也从未伤害人。理由很简单,在的大汽车正前方,有两匹马拉着。这位老印地安人不懂得插入钥匙去开动引擎。而当地的技师说那辆汽车一点毛病也没有。

    汽车内部有一百匹马力,而现在许多人都误以为那辆汽车只有两匹马力而已。

    现在的科学表明,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所开发使用的能力是其本身所拥有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要学会“插入钥匙去开动引擎”,调动我们内在的能力去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类最大的悲剧并不是天然资源的巨大浪费(虽然这也是悲剧),而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捕蝉的技术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老人说:

    “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见的、想到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么能捕到知了呢?”

    培训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

    英雄的弱点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攻占特洛伊城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这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唯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唯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由于局部细微的弱点而导致全局的崩溃,就是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质量管理也同样如此。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与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都密不可分,一个零部件装配的失误,就可能给整个企业带来巨大甚至致命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全力把好质量关。“零缺陷”管理就是对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管理创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