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章中提到,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爆发得益于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发展的典型首推佛罗伦萨。如果说意大利占据了有力的地理位置,威尼斯的地理优势就更胜一筹。佛罗伦萨位于托斯卡纳地区的中心,而这一地区由当时强大的美第奇家族统治,其经济、文化的繁盛可想而知。城中又有阿诺河穿过,占据了托斯卡纳地区的黄金地段,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及的地理优势,但这样的优势也只有在佛罗伦萨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在中世纪,托斯卡纳地区城镇选择建立在低洼的丘陵地带,阿诺河周边多低湿的沼泽,容易发洪水,因此很难使这些地区形成大的居民点。于是很多城市考虑选择建立在水源充足的山顶台地,往往几个山丘连在一起,建立一座城池,这样可以免受洪涝的侵害,。这些地势虽然易守难攻,但弊端就是城市难以得到发展。而佛罗伦萨却建立在河边,在当时只是一个小镇,人烟稀少。但当意大利经济有所起色之后,商铺增多,人口也有所增加,政府加强了对沿河沼泽地的治理。佛罗伦萨大展拳脚的时候也随之而来。但当时意大利发展的重点还是放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几个港口城市致使佛罗伦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它临河而又盘踞托斯卡纳中心平原的地理优势使它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水源充足,为毛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也为人口的增长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保障,而农业的发展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衣食来源。因此13世纪时,佛罗伦萨经济开始腾飞,而且有着比意大利其他城市更好的发展势头,一跃而成为全国排行前列的城市。它拥有的优势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国外市场,使得毛纺织业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行业;另一方面,利用与教皇结盟的便利条件,很快控制了教会的国际汇兑业务,并利用毛织业的飞速发展在欧洲各地建立了佛罗伦萨的钱庄银号,拥有了欧洲最大的银行产业与国际金融业务。
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之时,佛罗伦萨已经拥有了200座毛织业工场,一年可以产出呢绒8万多匹,全城更有3万人以此谋生,它的银行钱庄更是多达80多座,分号与办事处遍布欧洲大陆,而它铸造的佛罗琳金币更成为了西欧各国通用的钱币,犹如当今美元。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毛织业工场和银行商号的运营与管理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的性质,以毛纺织业为例,当时毛织业的工序相当复杂,要经过26道工序,从清洗梳毛开始,再到抽条纺织、制成毛呢,到最后染色和成品制成都是在企业主派专人监工,而由雇佣工人充当劳动力,工人可以在工场集中劳作,也可以领活回家制作,或者是企业主直接将部分承包给小作坊,但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早期特点,因为自始至终都是企业主拥有原料以及重要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归他所有,工人只是领取工资,这毫无疑问具备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当时佛罗伦萨的总人口有10万,但以毛纺织业为生的就达到了3万多人,可见这个行业在佛罗伦萨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有了如此重要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再加上其他的商业,使佛罗伦萨成为近代重要的工业城市已是无可厚非。与此同时,佛罗伦萨的农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自1298年政府取消农奴制之后,农民与地主之间再也没有人身隶属关系,农民成为了自由人,这也使得他们大量进入城市,这不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加速了农村的近代化进程。
随着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产业的发展,佛罗伦萨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七大行会,它们分别是毛织业行会、毛织加工业行会、银行业行会、丝织业行会、医药香料行会、皮毛业行会和律师业行会。它们并不像中世纪手工业者所组成的行会组织那样,而是一批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的大资本家与企业家组成,而且只允许大业主、大股东才可以入会。就连高级职员和高级技工都不被允许参加这些行会,更不说那些普通的工人了。这几大行会的组成也得到了政府认可,并且从一开始它们就凭借巨大的财力在佛罗伦萨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1282年起,佛罗伦萨的政府首脑必须通过七大行会的推举才可以产生,并且行会的成员要占据首长会议的六个席位。1293年,佛罗伦萨颁布了首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正义法规》,使得七大行会对政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并且加大了对贵族世家、豪门大族的限制,将他们列为专政的对象,规定了任何贵族都不能够担任政府要职,也不允许其参加市民举行的高级武装会议。此外还规定了任何一个贵族杀死一个市民,都将被处死刑,并没收其财产,摧毁其房屋。也就是说佛罗伦萨用《正义法规》肯定了自己的共和国性质,这也标志着佛罗伦萨的城市争取已经完全落入了行会资产阶级的手中,而且这个政权已经具备了资产阶级的性质。在这之后的整个14世纪,虽然佛罗伦萨的政权有过动荡曲折,但七大行会依旧将政权紧紧握在手中,也许就因为这个,佛罗伦萨一直保留着浓重的资产阶级色彩,这为它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政治上的自主随之带来的就是文化的控制权与领导权,佛罗伦萨成为资本主义中心城市之后,它的文化发展也必将带有资本主义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罗伦萨会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及最主要代表。众所周知,欧洲中世纪,文化的控制权与领导权都掌握在教会的手中而不是封建统治者手中,佛罗伦萨所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文化的特点除了城市政府掌握文化领导权之外,当然还有通过恢复、提倡古典文化来达到改造封建神学文化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改造神学文化并不是要消灭教会,也不是要取缔基督教,而是要通过消除宗教中的消极成分而使宗教为其所用,因为意大利本身就是通过教会与皇帝之间的矛盾而发展起来的,而佛罗伦萨的银行业也是利用教会在欧洲各地所设置的汇兑与代收税款等业务发展起来的,所以政府同教皇以及教会的关系并不是敌对的而是一种依存关系。当时很多市民,尤其是文艺复兴新文化的很多倡导者都是基督教的信奉者,宗教活动依然很活跃,只不过改变了教会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力。虽然当时的很多人都热衷于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这种复兴已经不是古典文化的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再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的创造。当时的人们希望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了解古代社会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通过对民主与科学的学习来建立以这两者为核心的近代文化,形成了以古典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它并不是反基督教,而是希望将其改为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
城市文化发展的表现
城市的急速发展必然会对文化带来诸多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形成了其独有的哥特式文化。13世纪,意大利也流行着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的哥特式文化,但经过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哥特式文化已经明显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这种不同除了建筑风格不同之外,还表现在教堂的修建权已经不再掌握在教会手中,而是移交到了政府那里。虽然教会依然可以参与,但工程的领导者以及政府资金的筹措主要来自城市大行会。这样,城市建造教堂的宗教意义已经不那样明显了,而是被居民看做是美化城市的主要标志,成为这座城市财力与审美能力的象征,成为这座城市的威望所在。也就是说,这些倾全国之力所建造的教堂就像新建造的政府大楼那样,已经成为市民眼中的政治势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代表,具有了经济、文化意义。也正是因为这样,各个城市纷纷把建造与管理本城市的主要教堂作为新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虽然建筑的风格仍然是哥特式的,但精神风貌却大大改观了。1296年,佛罗伦萨政府决定将原来城内比较简陋的教堂拆掉,在其他地区建造一座宏大的教堂,以彰显其经济实力。政府明确表示,新教堂必须能够反映人类想象力,其美观也应穷尽人类更多的更大的智慧力和想象力。因此佛罗伦萨所要建立的教堂要反映它的富强与人类的智慧。如果那样的话,它的宗教意义就退而其次了。政府在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就将具体的建造事宜交给了“大教堂工作组”的委员会专门负责。工作组从筹措资金到方案设计再到施工建设,政府的官员都参与其中。但这次修建是在毛织业行会与毛呢加工业行会的主持下进行的,原因很简单,这两大行会的经济实力最强,捐助的钱也是最多的。而且政府明文规定,建造的主要任务必须由政府主持完成,教会不得插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佛罗伦萨在文化上的领导权已经落在了资产阶级手中。佛罗伦萨大教堂在1296年宣布动工以后,最初负责设计和雕刻的是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他是闻名于世的文艺复兴的最早的一批艺术家之一,也正是因为是最早的一批,在他身上具备了过渡的色彩。在建造教堂的时候,他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古典文化,但却很难摆脱哥特式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佛罗伦萨政府要求教堂建造的要空前宏伟,他与大教堂工作组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蓝图:教堂的主厅与侧厅都要比原先哥特式建筑宽敞,而教堂十字架交叉点上的圆顶要等于主厅与两个侧厅加起来的宽度,这与以前的建造方式大不相同。教堂在阿尔诺沃去世之前才打好地基,而之后是由建筑大师布鲁内莱斯奇建造而成,成为了文艺复兴建筑史上一个堪称完美的杰作。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佛罗伦萨也不例外。佛罗伦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普及。中世纪,受教育权也逐步变成一种特权,只有教士才可以识字,即使上上层贵族也不通文墨,商人识字的更少,下层市民阶层就更不用说了。城市兴起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识字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受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佛罗伦萨城市兴起之后,社会各阶层识字的人逐渐增多,呈现了一种与中世纪截然不同的景象。据佛罗伦萨史学家记载,当时就有近万名儿童上学,而当时佛罗伦萨的总人口才不过2万人,可见当时入学率之高,教育发展之快,受教育人数之多。当时不仅大行会的企业主有文化,就连普通的技师、学徒、店员、帮工等都略知一二,学习珠算数学与文法逻辑的学生也非常可观,前者以实用为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理财所必不可少的算术以及一些类似于现在会计所需掌握的知识;而后者则是学习文法修辞,尤其是古典文献中的一些修辞,这样的学问并不像人们想得那样华而不实。学习修辞不仅可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还可以对政府公文、颁布的通告,日常的书信往来及广告的招贴的写作都大有帮助,而且这些修辞主要来自古文典籍,成为人们学习、阅读及了解古文的一条捷径,促使人文思想的传播,正可谓是一举多得。
教育内容的革新使得佛罗伦萨即使没有大学,也照样人才辈出,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的精英。反而那些较早的建立大学,如最早建立的波隆纳大学以讲授神学与哲学,反而积习过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倒不如像佛罗伦萨这样的学习班形式,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而在14世纪,人文思想逐步形成之后,佛罗伦萨组建了自己的大学——佛罗伦萨大学,而且聘请像薄伽丘这样的名人来担任教授,逐步开拓了一种新的教育体制。
在宗教问题上,佛罗伦萨也没有采取激进的态度,而是走上了一条温和的改良之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佛罗伦萨才没有遇到像光绪皇帝戊戌变法时那么尴尬的事——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佛罗伦萨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宗教的改革。当时教育的发展、政治的革新使得这座城市逐步形成了较为开放、宽容、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工商业的发展又使得人们注重科技创新。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之下,市民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注重创新、尊重人才、追求财富,而且更加注重高素质、高效率,就像他们对于大教堂建设时要求的那样。而佛罗伦萨的毛织业的崛起得益于它精益求精的态度,只有具备了这一态度才能够同时兼顾工艺与美感。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使得他们特别追求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佛罗伦萨人对科技的追求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也就是将对科技的追求演变成一种社会风气。也就是因为这样,佛罗伦萨的社会氛围才具备了近代的气息。人们所推崇的不仅是科技本身,还有对人才的重视。虽然当时的教堂很多,人们也普遍信仰基督教,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佛罗伦萨科技发展的阻力,因为当时的宗教人士也是很欣赏一些科技发明的。据说在14世纪,一位神父曾大力赞扬眼镜这一技术的发明,认为这一发明是世界上最好也是最有用的技艺之一。在这种相对比较自由的大环境下,佛罗伦萨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了艺术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人文主义在佛罗伦萨
1380年至1450年期间,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即文法、修辞、历史、哲学道德等作为古典教育基础的科目,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教育课程。虽然这些内容在中世纪被人们出于不同的需要和利益修改过,但并没有被完全排斥过。人们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人文主义的兴起”,这一现象完全可以与当时的法国对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发现以及应用于神学研究的热情相媲美,而人文主义的兴起也有很多原因,比如热衷于古典文化研究的学生逐渐增加,因对古典文化的共同兴趣而组建起来的文学团体的增多以及对古代作家已失传的抄本的热烈诉求等。人文主义研究的进展也发展迅速,同时对古典文献的研究日渐成熟、并且多样化,对希腊罗马的文化特性了解逐步深入。而佛罗伦萨人文主义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于古典文化兴趣的一个转变,也就是从单纯的对于文史资料的兴趣扩展到其他学科,扩展到对建筑、雕刻、音乐、数学及理科等多方面。它最引人关注及最能够引起争议的一面,就是它对当时社会准则及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改变了佛罗伦萨人看待世界的方法及态度。
这种对于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在当时已经很普遍了,即使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从来没有丧失过对古罗马的向往,也没有放弃过对古罗马文化的研究。很多准备投身教会职务的学生也在当时的文法学校学习了李维及贺拉斯的文章,并且学会了拉丁文。可以说,意大利人对古典文化的热衷与偏爱表现的极为明显,佛罗伦萨本地人为自己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而感到自豪。早在11世纪,波隆那等地开始了对古罗马法的研究。通过研究,意大利的法学家不仅对当时古罗马法典和释文汇编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帝国时期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政治史和法律史也有所熟识。当波隆那的法学家正沉湎于査士丁尼法典的研究时,其他年轻人却热衷于公证人这一职业,而公证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熟识修辞学。尽管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只是帮人写遗嘱、代写契约、商业合同等无聊乏味之事,但他们都会攻读李维与西塞罗的著作,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将古典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并且孜孜不倦。
因此,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彼特拉克开始了向“新文学”进军的步伐。他出生于阿雷佐城,后来被送往波隆那大学学习法律,但出于对文学的喜爱而放弃了对法律的学习。他的抒情诗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不少的赞誉,而且在法国、英国等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在大学期间,彼特拉克对拉丁作家,特别是西塞罗的著作就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发展成为了新文学最积极的宣传者和最顽强的捍卫者。在他生前,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古典文化的研究成为了意大利学术界主要的关注点。这种研究也发展成为了一种风气,具备了一种能够使人改变信仰的强烈力量的特质。
如果说彼特拉克是古典文学研究的发起者,那么使新文学成为研究中心的决定性人物是科鲁乔·萨琉塔蒂。在从事新文学传播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公证人,但成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文书长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很有实力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家,一个身居要职且德高望重的显贵上层。也正是他的显赫地位使得他为倡导人文主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虽然彼特拉克作为作家影响很大,但毕竟他从没有在佛罗伦萨生活和工作过,所以他的影响没有萨琉塔蒂大。萨琉塔蒂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虽不像彼特拉克那样深厚,在意大利文学界也没有造成巨大的影响,但他却在佛罗伦萨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化的研究。
萨琉塔蒂是奥古斯丁教派的重要一员,这一教派主要是由知名学者和有学识的市民团体组成,他们主要讨论道德与哲学问题。后来领导权转到了萨琉塔蒂手中,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为了佛罗伦萨居首位的人文主义的学者,当然还有一批在他的影响下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显贵子弟,他们都将他作为自己的导师以及保护人。萨琉塔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榜样,是他们建立自己的学术及文学兴趣的指向标。他们经常举行集会讨论相关问题,从藏书室中接触到各种书籍,而这些书籍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范围。而萨琉塔蒂自己也成为了学术知识界、政界、工商界接触的桥梁。甚至很多人文主义学者都会利用他在佛罗伦萨的声名与威望以及政治、社会的地位及影响来对付那些对古典文化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与他们辩论。
在整个学术生涯中,萨琉塔蒂都注重将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他所处的现实世界相联系。他所写的政府公函,用的是当时被称为西塞罗体的优美拉丁文,引经据典,成为了当时意大利公文通信的典范。吉安加利亚佐·威斯孔曾说过,一封萨琉塔蒂的书信足可以抵过一支拥有一千枪手的军队。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表明文学的才智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后来佛罗伦萨长老会议曾要求帕都亚统治者不要使用通俗白话文写外交照会,因为这样很容易因文体的缺陷或者是书记的讹读而导致误解,可以看出当时修辞学的训练对于一个外交使团成员价值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彼特拉克、萨琉塔蒂这样学者的提倡,人文主义才能在佛罗伦萨得以传播和发展,而它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人文主义注重对人自身价值、地位和尊严的强调,尊重个人的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向人们灌输人在神、基督教会面前的渺小、微不足道,认为人应该服从神,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会与神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神创造世界,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一世界的中心。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追求幸福和享受快乐的,而是为自己前世犯下的过错进行忏悔和赎罪的。人不能够有欲望,不应该学习文化知识,应该做的只有虔诚的信仰神和基督,做上帝忠实的子民,老老实实地接受教会的统治。而人文主义者却打破了这一局面,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天生高贵,有时候这种高贵超过了天使。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是要不断地发挥智力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样他们不仅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发起了挑战,而且也对教会禁锢人们的思想提出了质疑。彼特拉克也对“神”这一概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和“神”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概念。他深信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主宰的时代,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人存在于世的特殊的意义及地位。总而言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已经认识到并肯定了人的特殊的价值,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这一点。阅读他们的作品使当时的人们充满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使人们注意到自身的价值,以个人为中心,摆脱了“神”的束缚,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主义品质。而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佛罗伦萨也是最早认识到人的价值,强调个人,尊重个人的发展,所以取得了令后人称颂的成就。
其次,人文主义还反对禁欲主义,强调个人现实生活的意义,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幸福生活,及时享乐。而且充分尊重人的天性和对幸福的追求,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教会的鼓励人们禁欲苦行,追求来世幸福的说法。薄伽丘说过,僧侣宣扬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实际就是想让人们填满他们的钱袋。事实上也的确像薄伽丘所说的那样,这也是为什么资产阶级想要改变封建教会统治的原因。达·芬奇在他名画《蒙娜丽莎》中给世人塑造了一个丰满、幸福美丽的少妇的形象,与那些虚无无边的圣母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微笑使我们感到她正在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实不再是充满痛苦,而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无阶级、身份差别,任何人都是可以追求的。这种幸福感反映了当时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积极投入现实社会斗争、争取个人独立发展的诉求。
最后,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科学和理性。他们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向尊贵、至高无上的神学发出了挑战。当时,“地球中心说”是教会宣扬的主要观点,并且这一观点是不能被质疑的,否则就要受到教会的审判和制裁。哥白尼对这一学说提出了质疑,但鉴于教会的权威,只是在临终前才将自己写的《天体运行论》公布于众。针对“地球中心说”,他提出了“日心说”,虽然“日心说”后来被证实也是错误的,但他敢于向教会提出挑战,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从他开始,人们开始大胆地质疑教会所谓的真理,使人们在自然地理方面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人文主义者追求真理与知识的坚定信念给当时的人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人们从愚昧与迷惘中清醒过来,看清了整个世界,使人们能够尽情徜徉于科学知识的海洋中。强调个人价值、鼓励人们大胆追求现实幸福生活、提倡理性与科学,使当时的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观察整个世界,获得了自身的解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世界的创造中。这也是为什么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起城市的缘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