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有道-趣看奉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神农发现了茶叶以后,历经唐宋的发扬,明清的改革迄今,它已在中国历史上吟咏了至少三千年以上,“茶”号称为“国饮”一点都不为过。尽管“茶”现已风行各国,成为世界饮料,然中国人还是有中国人饮茶的方式与精神。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礼节,在中国流传至少已经有着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中国的敬茶

    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晋时期,中书郎王蒙就用茶汤待客,太子太傅桓温、吴兴太守陆纳用茶果宴客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诗句,也是以茶敬客的民俗的反映。

    敬茶,也是汉、蒙古等族交际风俗。汉族以茶待客,历史悠久。唐代已有此俗。其内容和名称因地而异,有元宝茶、香茶等。蒙古也称”敬奶茶”,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文人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献与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意。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俗称”茶七酒八”;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

    随着饮茶、敬茶习俗的发展,还从中派生出了许多别致有趣的茶俗,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生活习俗之一。如“点茶、吃茶、送茶”,也是订婚、贺婚的代名词。

    在有些地区的婚俗中,男女青年订婚的彩礼中,有茶叶一物。每当有婚庆,亲朋好友在结婚当日或是前两日,前来贺喜,这个礼节俗称“点茶”,也叫“送茶”。

    奉茶礼仪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如今,沏茶更是家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它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主人自己的修养。别轻视敬茶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其中的礼数还真不少。

    嗅茶

    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

    先把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装茶

    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避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请茶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把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水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俗话说:酒满茶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

    续茶

    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茶艺

    表演茶道技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其严格的操作程序。

    奉茶的传说

    中国有个叫土地公的神明。土地公住在各地的庙里,在中国,各地的土地公都必须一年一次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位土地公出去旅行,为了观察自己管辖地方人们生活的情形。出外旅行不久之后,土地公的口感觉非常渴。

    走了一小段路后,看见一位中年男子,并问其哪有水解渴,那名男子告诉他前方有个大茶壶,走了不久之后便看到一棵大树,树下放了一个写着奉茶两个大字的大茶壶。口干舌燥的土地公便用旁边的茶杯装了茶,咕噜的喝了下去。并感叹:“我在天上界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茶,是谁准备的?”

    延着路一直走就看到许多房子。土地公在村子中来来回回的走着观察着人们的生活。不久之后又看到了奉茶字样的茶壶,土地公吓了一跳。又有装满茶水的茶壶,这到底是谁放的呢?在又走了一阵子后,土地公看到有人在耕田,又看到奉茶字样的茶桶。

    之后,沿着道路一直走,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来到了海边的村庄,这里也放着奉茶的大茶壶。

    从旅途回来的土地公,立刻在自己的庙里也摆起了奉茶的大茶壶。并带着大茶壶走到玉皇大帝的面前,安安静静的从大茶壶中倒出茶水,请玉皇大帝享用。玉皇大帝喝了一口茶,惊讶的说居然有这么好喝的茶,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

    奉茶这件事连在天上界都从来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过的事情,人们是拥有怎样美丽的心啊。从现在开始天上界也要向人们学习,让这奉茶的习惯可以广为流传。从此之后,在天上界的入口处也开始放置奉茶的茶壶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