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储存的历史经验
在古代,对茶叶的储存,古人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明代冯梦祯《快雪堂漫录》谓:“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处泄也。”说明当时已有用干燥和减少气体交换的方法以保持茶叶品质的经验。
1984年,瑞典打捞出1745年9月12日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海船,从船中找出被泥淖封埋了240年的一批瓷器,以及370吨乾隆时期的茶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批茶叶一部分还能饮用。当时,茶是用木箱包装,板厚一厘米以上,箱内先铺一层铅片,再铺盖一层外涂桐油的桑皮纸。内软外硬,双层间隔,因此,被紧紧包裹在里面的茶叶极难氧化。
大宗的茶叶贮藏,除了传统的石灰块收藏法、炭贮法外,目前尚有抽气充氮法等。家庭中收贮茶叶,则以罐贮法为宜。罐贮可用瓷瓶、陶罐、漆盒、玻璃罐等容器,尤以锡罐为好。
清人刘献庭在《广阳杂记》记载:“惠山泉清甘于二浙者,以有锡也。余谓水与茶之性最相宜,锡瓶贮茶叶,香气不散。”周亮工《闽小纪》说:“闽人以粗瓷胆瓶贮茶,近鼓山支提新名出,一时学新安,制为方圆锡具,遂觉神采奕奕。”可见明代后期已采用锡具贮茶。潮人之锡茶罐正是对此传统之继承。
目前,市场上的锡罐,多杂入铅锌等金属,久用是否有碍健康,尚未见有关论述。晚近流行的不锈钢大口双盖茶罐,洁净轻巧,又有各种不同规格,使用颇感方便。
家庭茶叶的保管
家庭买回的小包装茶,无论是复合薄膜袋装茶或是听罐包装茶,都必须放在能保持干燥的地方。如果是散装茶,可用干净白纸包好,置于有干燥剂的罐、坛中,坛口盖密。要使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在保管过程中,主要是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对茶叶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防止茶叶串上异味、怪味。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更应倍加注意。
控制湿度
茶叶最适宜在其本身含水量5%以下的条件下密封贮存。当其含水量在8%左右时,贮存6个月就会有陈茶气味;当其含水量在10%时,就很容易出现霉变气味;当其含水量超过12%时。如果茶叶中含水量过高,可用干净的器具温火炒干或烘干后,再贮存。
遮阴避光
茶叶在无光线照射的环境中存放效果最好。在有光的环境中,尤其是光线直接照射时,不仅茶叶的色泽变化加快,还能加速陈化变质,使其出现一种令人作呕的“日晒气”,“尘土味”,特别是高级绿茶,对光线的照射作用将别敏感。
单独存放,避免串味
贮存茶叶应避免放在用樟木、杉木等有较大异味的木材制成的箱、柜内,不能与香皂,花露水等异味较大的化妆品以及卫生球、油漆、海产品等一起存放,饮用时,会使人感到恶心。另外,红、绿、花茶分类密封存贮。
控制温度
茶叶适宜在低温下存放。由于温度较高,能促使茶叶吸湿变质。在温度0~5度的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其原有的色泽与香味不变;在10度左右时,其色泽变化缓慢,且无质变气味;在15度以上时,其色泽变化加快,开始出现老化现象,并伴有陈茶气味。
铁观音的来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间从未间断,可见他虔诚的心。一天晚上,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将他的好梦惊醒。
但第二日,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非常振奋。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将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
因为这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后来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